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中医养生
›
护生茶楼
›
中国烹饪中的养生思想
返回列表
查看:
1138
|
回复:
0
中国烹饪中的养生思想
[复制链接]
梁知行
梁知行
当前离线
积分
15559
发表于 2008/2/28 07: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作者:白文杰
不管我们在理论上如何说,在心理怎样想,事实上,现代营养科学产生于西方。在此,我把中国烹饪中的
养生
思想总结归纳一下。虽然它历史悠久并且和现代营养科学还有着或深或浅的联系,但在总体上,它们都是片面的、模糊的,不能自成一种科学体系。对此,我们在继承和发扬时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大体来说,中国烹饪中的养生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食物结构说。我们是一个重整体、喜综合的民族,善于从宏观上认识问题,我们的先辈很早就认为,人若想
健康长寿
,在饮食上一定要有一个科学实用的整体结构,也就是说要有一个相对固定合理的饮食习惯。
过去我们的食物结构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谷物和熟食为主。从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进入农耕社会,人们的饮食开始以谷物为主。春秋战国以后,小麦成为北方的主粮,而稻米则在南方一花独秀,历经数千年,其主粮地位也一直未变。
(二)
素食
为主,肉食为辅。《
黄帝内经
·
素问
》很早就提出“
五谷
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科学饮食结构,而谷、果、菜均为植物性食物。正是这种以粮食为主,辅以适量的肉食、
豆制品
、蔬菜、水果等杂食型的食物结构,体现了中国烹饪中养生思想的精华。
(三)讲究五味调和。“调和”是中国烹饪中的核心之一,注重五味平和而勿使过偏是我国饮食结构的一大特点。《吕览·本味篇》说:“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是从滋味出发,强调调味品应当适量。而忽思慧进一步从健康原则考虑,指出:“五味调和,饮食口嗜,皆不可多也。多者生疾,少者为益。”他说:“多
食盐
,骨气劳短,
肺气
折。”所以盐不可多吃。又说:“
肝病
禁食
辛”,就更有意义。
总之,由于各地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的不同,人们对饮食所要求的味就有所不同,人们对饮食所要求的味就有所不同。黄河流域的人民普遍喜爱腌制食品,口味较重;而长江流域的人民崇尚“大苦咸酸、辛甘行些”来调五味,有所谓“北人嗜葱蒜、蜀湘嗜酸辣、粤人嗜淡食、江浙嗜糖食”之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我国的鲁、川、粤、苏四大菜系。
到了近、现代,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专家在对我国古代的饮食结构进行去粗取精的基础上,又融和现代烹饪学、
营养学
、食品学、保健医学等学科的
知识
、制定出我国的
膳食
“金字塔”——这一科学的“饮食结构”模式,来指导居民的一日三餐。其主要内容为,每人每天摄取的食物由多到少分为五层,由下到上第一层是谷类食物(如米、面、玉米等),应该吃得多一些;第三层由肉、蛋、、家禽、鱼构成,每天要吃得适量;第四层是奶类和豆类,适可而止;第五层是油和糖,属于应吃得最少的一类。五层堆垒起来,就形成了上尖下阔的“金字塔”。
“饮食结构”说,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养生观念,它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了人体健康与饮食习惯的关系,为烹饪中的菜肴制作、筵席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但由于其模糊综合的特点,缺乏对具体事物的深入分析和系统科学的发展。
二、膳食平衡说。与西方哲学更多地强调矛盾斗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同,中国哲学更多地强调矛盾和谐。因此,中国传统哲学中虽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却往往以矛盾的调和为终点,较多地注意了统一的一面。
在中国传统烹饪
文化
中,矛盾和谐的思维方式很多,形成了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对偶结构,如调和、搭配、合一、名实、内外等等。而平衡膳食说,就是这一文化的集中体现。古人很早就言“饮食文化有节,身必无灾”,但科学全面地定义平衡膳食的概念,则是现代营养学诞生后的事。而中国烹饪中的"膳食平衡说"主要包括以下六大平衡关系:
(一)主副食的平衡。主副食比例适当是保证营养平衡的前提。孔子所言的"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即所食动物性食物不应超过植物性食物。现在有人崇尚西方多食肉,少吃粮食的饮食结构,这一观点极不合理。
(二)食物杂与精的平衡。人体需要的营养是多方面的,从人类进化史看,必须有众多来源的食物才能满足营养的需要。著名的营养学家李瑞芬教授曾谈到,为保持
身体健康
,每天应吃25-30种不同的食物,可谓杂矣。由于微量元素等微
营养素
只能从外界摄取,体内不能自身合成产生,因此杂食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三)膳食的酸碱平衡。食物一般分为酸碱两种,瓜果、蔬菜属碱性食品,富含
蛋白质
的鸡、鸭、鱼、肉类等属于酸性食品,。在日常生活中应掌握好膳食的酸碱平衡,两者不可偏颇;只有平衡方可益补得当。
(四)膳食的冷热平衡。“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指出了膳食的冷热平衡原则。“食宜暖”,生冷、凉食进食过多会损伤
脾胃
和肺气,微则为咳、甚则为泄,
体虚
胃寒的人,特别是老人和儿童,夏日更应谨慎。反之,饮食也不可太热,否则易伤
胃脘
、
咽喉
。华北地区
食管癌
高发区居民诮喜欢滚开水、热粥的习惯。
孙思邈
在《千金冀方中》的论述我们应当借鉴:“热食伤胃,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
(五)膳食寒、热、温、凉四性的平衡。食物同中药一样,也有寒、热、温、凉四性之分。如绿豆性寒,
清热
止渴;羊肉性热,补虚
祛寒
流。西瓜则有“天生
白虎汤
”之誉,适用于发热、
口渴
。人们喜欢夏天喝
绿豆汤
、菊花茶,并以西瓜为餐后水果;冬天则爱食涮羊肉,正是基于对这些食物功效的了解。我国的烹饪传统中,也十分重视食性的平衡,吃寒性的食物时必须搭配些热性食物,如螃蟹属寒性,
生姜
属热性,吃螃蟹时要佐以姜末等。破坏食物的四性平衡自然有损于健康。
(六)膳食五味的平衡。我国烹饪理论主张菜肴的五味要配合得当--五味调和,不可偏嗜。在日常膳食中,五味的平衡,可增进食欲,有益健康,反之则会带来弊端。如酸味可增进食欲、
健脾
胃,且能增强
肝脏
功能,提高钙、磷的吸收率,但食酸味会使消化功能紊乱七八糟。甜食有
补气血
、解除肌肉紧张和
解毒
之功效,但食糖过多则影响食欲。所以,《
内经
》主张“谨和五味,骨正经柔,
气血
以流,腠得紧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膳食平衡说”是一种科学辨证的理论,体现了我国烹饪博大的特点,且在具体实践中,推动了我国烹饪的原料选择、配菜规律、烹调方法、菜肴创新等多方面的进步。
三、饮食宜忌说。饮食宜忌说体现了中国烹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大智慧,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整体认识观和辨证烹饪观。整体认识观说明了我们的先辈很早就认识到烹饪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它、发展它,才能更好地让它服务于大众。其有两层内涵:
第一层是指人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各个组织
器官
之间在结构上是紧密联系的,在功能活动上是紧密协调的,在病理变化上是相互影响的。绝不可只观局部,不重整体。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烹饪时必须有大局观,要从多个层次、多个方面思考去设计饮食,应突破传统的色、香、味、形、器的标准,应“以人为本”,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情况,进行适宜的烹制。
第二层是说人与自然界同为一个整体,人体的内环境时时受到外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这又叫做"天人相应"观。具体地说,烹饪应从春夏秋冬四季气候、东南西北地理变化以及生存条件状况、饮食风俗习惯等多因素考虑,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操作。比如炎夏之际,宜服食清凉、生津、止渴、除烦、解暑的菜点,忌吃温热上火、辛辣肥腻、香辣损阴食品。到了寒泠的冬季,宜多吃温补助阳之物,忌吃生冷
大寒
之品。北方天寒,宜吃温暖,南方天热,宜吃清淡。这些都是饮食宜忌说的具体实例。
而辨证烹饪论,是指进行烹饪时既要了解原料的性能,又要考虑就餐对象的身体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烹调方法和口味特点。举例来说,最常见的
感冒
患者,若属
风寒感冒
,则宜吃些辛温散寒的生姜、
葱白
、
红糖
、紫苏等食物,烹制上应用煮、烩等以水为主要传热介质的技法,而忌用以油为主要传热介质的技法;而属
风热感冒
时,则适宜吃些绿豆、
薄荷
、
金银花
等凉性食品,烹调技法的选择应以保持本味为主。
“饮食宜忌说”大加深了我们对一些烹饪原料的认识,对丰富菜肴的制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以脏补脏”说,直接推动了以动物内脏为主要原料菜肴的兴盛。近几年走红的“全肾宴”、“全鞭席”和各类杂碎小吃的风行就是很好的明证。
唐代医学家兼
养生学
家孙思邈,在长期实践中,创立了“以脏补脏”和“以脏治脏”的理论。例如,肾住骨,他就利用羊骨粥来治疗
肾虚
怕冷
。肝开窍明目,他又发明了以
羊肝
来治疗夜盲雀目。这些方法都大大增强了中国烹饪 中菜肴的科学性。发展到现在,"以脏补脏"理论和现代烹饪技术的结合面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已成为菜肴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例如,采用新鲜或冷冻的健康牛羊
猪肝
脏烹制而成的各种“肝脏菜”,已成为肝病和各类
贫血
病患者的抢手菜。新近推出的,用猪、牛、羊的
胎盘
烹制而成的菜肴,也深受
神经衰弱
、
发育不良
者的喜爱。
第二方面:“发物”
忌口
说。这一学说为中国烹饪“用料广泛”这一特点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使其在选料中作到了“博中有精、宽中有窄”,体现了较强的科学辨证性。
所谓“发物”,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其容易诱发旧病、加重新病。常见的有鹅肉、鹅蛋、猪头肉、鲤鱼、杏子、李子以及葱蒜之类辛辣刺激性的调味品等。特别是患有疮疡肿毒或慢性
湿疹
皮炎
之类
皮肤病
人以及
过敏
性
疾病
患者,发物忌口更显重要。
“发物”忌口说加深了我们对一些食物性能的认识,丰富,拓宽了烹饪的理论范围,给我国烹饪的科学化提供了有益的养分。
但是,饮食的宜与忌也只是相对的,关不是说宜食之物就可以大饱口福,狂饮暴食,也应适当节制。正如晋代养生学爱葛洪所说:“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忌食之物,也非点滴不可沾唇,绝对禁止入口,只是少吃或暂缓食用而已。
四、医食同源说。战国时期的
名医
扁鹊
就曾说:“……君子有疾,期先命
食疗
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孙思邈在《千金食治》中也指出:“夫为
医者
,当须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夫为医者,当须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俞,然后命药。”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至,关于医食同源,食物与药物不可分,我国很早就有记载和说明。
“医食同源说”为中国烹饪的发展开拓了巨大的空间,烹饪学与中医学的融合互补,也大大丰富了中国烹饪的科学内涵。正是由于食物也是药物,药物也食用,食物也有性味归经之分,有着良好的疗养效果,所以,医家和烹饪工作者也常常把食物的功用主治同药物等同起来,把配置一盘菜当做开一药方看待。例如,牛肉作变食品,能
补脾
胃,益气血,人们在实践中就把牛肉的功效与中药
黄芪
是了等号。
明白了“食物同源”的道理,就可加深人们对食性的进一步理解,进而从多个角度去烹制菜肴、开发新菜。这几年兴起的各种
药膳
火锅、药膳滋补汤、药膳菜肴等,既满足了消费者营养保健的需要,又兴旺了餐饮市场,大大推动了中国烹饪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食药同源说”的精华是从中医的角度用中医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烹饪学,主要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食物的性味。性味是食物性能最重要的部分。性,也称四性,即寒、凉、温、热。实际上是寒热两个方面的性质。确定事物“性”的依据和药物是相似的,是从食物作用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中概括出来的,与食物的食用效果是一致的。一般而言,有
清热泻火
、解毒安神等作用的食物,其性质是
寒凉
的,如西瓜、
苦瓜
、萝卜、
紫菜
等。反之,有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的食物是温热的,如姜、葱、蒜、辣椒、羊肉等。食物中过于寒凉或温热的较少。一些食物寒热性质不明显,也可称为平性。
烹饪中的味也和药物一样,主要有酸、辛、苦、甘、咸五味。《
黄帝
内经》中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苦入脾,是谓五入。 ”它们进哪一脏,就对哪一脏发挥作用。一般说来,酸味有敛汗、
止泻
等作用,如梅子;苦味有清热下火等作用,如苦瓜;苦味有补虚和中的作用,如南瓜、
大枣
。所以调味理论有"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之说。而醋的酸、香料的辛、盐的咸,也都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有调滋味、增食欲的作用。
(二)食物的归经。食物的归经是指食物主要对体某经(
脏腑
及
经络
)或某几经产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它是根据食物被食用后反应出来的效果,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起来的。
归经和性味一样,只是食物性能的一个侧面,必须把它们相互结合起来看,才能比较完整地认识一种食物的性能。在选择烹饪原料,特别是进行药膳配方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三)食物的配伍。食物的配伍在烹饪中相当于配菜,主要是为了增强食物的食疗效果和可食性。根据食疗的具体情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相须相使,即性能基本相同或某一方面性能相似的食物相互配合,能够不同程度地增强原有食疗功效和可食性。如
菠菜
猪肝汤,菠菜与猪肝均能
养肝
明目,相互配伍可增强这一功效,长于治疗肝虚目错和
夜盲症
。
2、相畏相杀。当两种食物同用时,一种食物的毒
副作用
被另一种食物降低或消除。在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前者对后者来说是相畏,而后者对前者来说是相杀。这一点在调味过程和配菜过程中应注意。
3、相恶。两种食物同用时,由于相互牵制,而使原有功能降低甚至丧失。产生这种配伍关系的食物其性能基本上是相反的。如食羊肉、牛肉、狗肉之类温补气血的食物,再食绿豆、鲜萝卜、西瓜等,前者的温补作用就会相应减弱。当然,在日常饮食中,这类典型不协调的食物,同是出现在食谱里的情况很少,我们在设计套餐和筵席时稍加注意即可。
医食同源说是中国烹饪与养生文化完美结合的一个典型。它说明了中餐不仅有美味佳馔,还有与中药结合的
保健食品
,体现了中国烹饪的博大精深。现在中国的药膳药饮,越来越多地涌入国际市场,如菊花酒、竹叶酒、
枸杞
酒、
茯苓
饼、八珍糕等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这些都证明了中国烹饪的勃勃生机。我们需要抓紧机会,加大开发力度,努力把这一优秀传统发扬光大。
以上四种学说从宏观上概括了中国烹饪中的养生思想,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一些新的饮食方式已经出现并开始流行,但究其思想内涵与理论源头也只是以上现四种学说的变通与发展。
摘自《烹调知识》
膳食
,
养生
,
食疗
,
药膳
,
孙思邈
相关帖子
•
[转载]《神奇的胎息秘法》函授讲议
•
长辈的饮食十忌!身为子女,你知道几个?
•
揭秘:中医行医的招牌,原来是它!
•
敝人治病养生的四大核心
•
名老中医养生经,食疗秘方首度公开!
•
【2015年11月法布施】济缘冬季养生小方(小防风汤)
•
关于举办首届珠海中医膏方节暨学术活动的通知
•
2017年北京预测
•
我为什么不能在自己的养生室回贴了?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