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中医养生
›
中医学的养生之道(吕炳奎)
返回列表
查看:
2468
|
回复:
0
中医学的养生之道(吕炳奎)
[复制链接]
微尘子
微尘子
当前离线
积分
598
发表于 2008/6/18 01: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建议花半小时看看,终生
受益
!
最好与下文同看,收获更多
养生
论(王骧陆)
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5593&extra=page%3D1
中医学的
养生之道
(
吕炳奎
)
中医学的养生之道,是指如何教人保持
身体健康
的方法以达到
长寿
的目的,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会重视的大问题,尤其是中
老年人
。但如何养生,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方法和理论。中医学在这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顺其自然以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符合生命规律的
养生方法
和理论,则是中医学"上工治未病"宗旨的由来。养生的目的是为了
健康长寿
,特别是中医学"上工治未病"即教人不生病的宗旨,使它有着一整套养生防病、健康长寿的方法和理论。
任何学说均是由哲学方法指导下建立的,中医学是在中国哲学方法指导下建立的,其养生方法和理论,也同样如此。它包括二个方面:第一,是以其
阴阳五行
学说为理论,首先阐明人与地球万物的关系。如,日夜与四季变化、人的情绪变化及行为的不当等等因素对人体生命健康的影响;第二,各种
疾病
的致病原因。当我们懂得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获得养生的最佳效果。
现今,大多数人对养生很投入,但由于不懂得中医学的阴阳
五行学说
,以及不知道中医学中对各种疾病的致病原因的认识,结果,虽然投入很大,其效果甚微,并没有远离疾病获得健康。中医学治未病的宗旨,为此提供了使人不生病的理论与方法。
(一)
为使读者有一完整的的、详尽的有关中医学阴阳
五行
学说的常识,先简单介绍这一学说。无此学说,中医学的养生理论就成为空话。
首先,必须明白,阴阳五行和阴阳五行学说是两个概念。阴阳五行是中国哲学方法的核心,中国哲学方法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阴阳五行是对地球万物宏观的表述。宏观,简而言之就是绝对真理。由于宏观是由思维即哲学方法把握到的,属于形而上的范畴。故如何说明宏观是一个难题。中国哲学方法运用了中华民族思维和语言上的独特方法--形象化方法,解决了在对宏观表述上的困难。
阴阳五行就是运用形象化方法表述的结果,用现代语言讲:阴阳是对地球自转的形象化表述,地球自转带来了日夜的更替;五行是对地球公转的形象化表述,地球公转带来了四季的更替。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不可分的,故阴阳五行也是不可分的。
阴阳五行学说,则是与阴阳五行这个地球万物宏观相对的微观。因为地球万物均要随地球一同自转和公转,在这种旋转
运动
中,地球上的气候不断在变化,致使地球万物也因此变化而形成各自独立的阴阳五行属性。中医学中的药物归经理论,就是对已经被认识到的药物阴阳五行属性的认识,归经是指药物与人体
经络
的关系,或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的运动方向,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的核心是
气血
,并且认为气与血是相互作用的,有"气行血流,
气滞
血瘀
"的概括。中医治病的原理就是让病灶处滞停的气血重新流通起来,而药物归经正是使病灶处的气血重新流通的关键。中药是行气的,行气的目的就是让血流起来。中药的归经,是指药之气在体内向与自己所属经络的运动,并能促使此经络停滞的气行起来,把血调过来,目的是将所属经络中的滞气打通,使
正气
行起来,血流起来,达到治病的目的,而并不去直接杀菌、止痛。
中医学的养生之道,以阴阳五行与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首先教人重视的是饮食起居。因为,饮食起居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即阴阳五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现今,由于中国哲学方法鲜为人知,一般都以西方逻辑方法来解释阴阳五行,结果将以形象化方法表述的阴阳五行,即地球万物的宏观,木火土金水,说成是具体微观的五种元素,这就将阴阳五行的宏观内涵彻底否定了。阴阳五行就是指地球万物的宏观,它包含有时间、空间、方位、运动方向、动物、植物、矿物、
情感
、颜色、气味、声音以及静的状态等等。这些内涵没有具体所指。而在其具体的每一行中,这些内涵就有了具体所指,这就是微观了。所以,阴阳五行学说是对阴阳五行的微观。五行中的每一行所包含的属性即具体所指,是必须弄清楚的,否则,就无法理解中医学的养生观。另外,阴阳的概念在此也说明一下。阴:除了黑夜、雌性、静外,凡是可以看的着、模的着的物质都属阴;阳:除了白天、雄性、动外,凡是看不见、模不着的物质都属阳。在人体中,气属阳,血属阴;脏属阴,腑属阳。
五行各行属性简介如下:
木行:春天、东方、向上的运动方向、青色、酸味、在脏为肝;
火行:夏天、南方、浮在上方的运动方式、红色、苦味、在脏为心 ;
土行:土旺四季、中位、上下左右运动兼有、
黄色
、甘味、
脾脏
;
金行:秋季、西方、向下的运动方向、白色、
辛味
、在脏为肺;
水行:冬季、北方、沉在下方的运动方式、黑色、咸味、
肾脏
。
从五行各行的内涵看,就可以知道,季节、气味、颜色等均有了具体所属,并与各脏均有了关系,中药中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也均被包括在内了。这些关系正是我们养生所要遵循的法则和理论依据,是必须牢记的。
(二)
除了阴阳五行外,最重要的就是中医学中"气"的概念。气,用现代语言讲可以说是人体的生命力,它是看不见模不着的,但可以感觉到。人体内的气,中医学又称为真气,它属于正气,与它相对立的是邪气,邪气在中医学中称为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它们也都是看不见模不着,但可以感觉到的。
气或者真气,它在人体生命中与血成为一阴一阳的组合,气为阳,血为阴。气的作用是引导血在
毛细血管
中的
微循环
,使
动脉
血所带的养分被细胞吸收并带走废物,中医学将细胞的这种吸收与排泄废物的运动称为气化功能。而
心脏
的运动只负责血在动脉
血管
的循环,毛细血管内的微循环,则是由气来负责的。中医学将气对血的作用称为气行血流、气滞血瘀、气为血帅。人体生命的这种气化功能越强,说明身体越健康。中医学根据气血为人体生命核心的认识,得出凡是生病的部位和脏器,均是此部位和此脏器的气化作用停滞的结论。气不通血就不到,血不到,细胞就无法得到养分,无法正常工作,人体生命也就生病了。气滞有多种因素:
1。因情绪变化造成的。情绪变化对人体内气的运行是有干扰的。中医学对此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忧伤肺"的认识,对情绪的控制,使人的心态保持静的状态,中医学有
气功
方法给以解决。遇事心平气和,就避免了情绪变化带来的气滞,也就避免了疾病;
2。因六淫邪气造成的。六淫以
风邪
为最,中医学有"风为百病之长"的论述,说明了风邪对人体生命的危害是首要的,其实,其它五种淫邪,也可以认为是以风的形式存在并对人加以危害的。六淫邪气进入人体,就会将它所到之处的气路(经络)堵住,造成局部的气血不通,于是病就来了。在中医学中,对风引起的疾病有很多,其中
致命
的也不少,像
高血压
、
心肌炎
、
肾病
、
面瘫
等等,如何防止风邪引起的疾病,在现今完全被忽视了,如高
血压
在中国现今的高发病率就是证明。在穿衣上也存在招致肾病高发病率的潜在危险,当今年轻
女性
喜欢穿露腰及
肚脐
的短衫的趋势,正是招致肾病的主要原因。具体致病原因后面将详细道来,有关高血压的致病原因和
治疗方法
是笔者的最新发现,并在临床上已有大量的治愈病例;
3。由细菌、病毒入侵人体造成的,中医学称之为
温病
。细菌及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就会马上释放毒素,去堵塞人体内气的通道,扩大空间,阻
止血
的到来。然后细菌、病毒就可以安营扎寨,人的病也就越来越重,中医学治疗此种疾病仍是
行气活血
,而不用去杀灭它们;
4。行为不当也会引起疾病,中医学对此有"久走
伤筋
,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视伤血,
久卧伤气
"的认识。有经验的人都会知道,人躺久了就会感到虚弱,尤其是病人,能坐就不要躺,其原因就是躺久了会伤气。也告诉我们,做事不要一个姿势太久,太久了就会引起身体不适。
当我们明白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六淫致病的原因,还有行为姿态上持久不变而造成的危害,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防病
祛病
了。
(三)
光懂得一些中医学理论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更多的懂得中医学对各种具体病症来源的认识。这些致病原因的认识和中医学的一般常识,却恰恰是被当今人们所忽视了的,人们只知道得了病去看医生,而不知道如何使自己不得病。而且在现今
中医界
,
中医师
们似乎也不太重视"治未病"是中医师的本分,大多中医师只讲自己会治什么什么病,而不讲如何预防,用什么方法不得病。又由于中医学对各种病症的认识与西医学不同,也造成人们不知按照哪个医学的理论办。这点是不要紧的,两种医学的存在,通过平等竞争,谁认为哪个有道理就听哪个医学的。但有关中医学的,还是要以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这是中医学的灵魂所在。
(四)
前面将中医学对病症的认识,与气血在人体内的作用等做了简单的介绍,下面先从
中医养生
学中至关重要的饮食起居开始,对如何养生,如何防病逐一介绍,以飨读者。
1。饮食:饮食对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有"民以食为天"的古训,但它并不只是指吃饱肚子而已,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它除了要有吃饱饭的经济基础外,还指如何吃的好,吃的健康即食补。中医学本身就有"医食同源"的认识,食物虽然不是药物,但从阴阳五行学说的内容看,食物同样有药物的行气功能,中医有许多
偏方
均是以食物为药给以治病的,效果还相当好,这是对医食同源最好的证明。
首先,时间对饮食有着制约作用。例如,每天的三顿饭,要求做到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晚上不要吃夜宵。这个规律是适合人体本身在一天中的变化需要的。其次,四季对饮食也同样有制约作用。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中五味所属,春季多食酸,夏季多食苦,秋季多食辛,冬季多食咸,甘以调之即甘味四季均可用。多食某一种味,并不是只食这一种味,只是加重点而已。根据
五脏
归属,肝属木,木在春季,酸入肝,故春季食酸对肝有益;心属火,火在夏季,苦入心,故夏季食苦对心有益;肺属金,金在秋季,辛入肺,故秋季食辛对肺有益;肾属水,水在冬季,咸入肾,故冬季食咸对肾有益;脾属土,土旺四季,甘入脾,故四季均可食甘以利脾脏。
另外,就是五行中
五色
对人体健康的作用。由阴阳五行学说五色分主可知,青入肝,红入心,黄入脾,白入肺,黑入肾。由此,食物颜色对人体健康的功能也就不说自明了。青即绿色,入肝,各种绿色蔬菜均可;红色入心,红米、
赤豆
等;黄色入脾,
小米
、
黄豆
、
金针
菜等;白色入肺,
葱白
、
白萝卜
、白
木耳
等;黑色入肾,
黑米
、
黑芝麻
、
龙眼
干等。中医学养生最注重
养肾
,但一般不主张吃药去
补肾
,而主张食补。有谓"药补不如食补""是药三分毒"就是这个道理。补肾食补最好的食品是黑
芝麻
。将黑芝麻拣净沙粒,
炒熟
不糊,然后舂成粉或磨成粉,稍加些糖拌匀,装入容器内,每天服食两调羹,在嘴中干嚼至糊状后咽下,然后漱口,干嚼的目的是让
唾液
搅拌均匀,这对人体吸收有益。中医学有"
肾主骨
"的理论,在实用中也证明这是正确的,肾强壮了,就会从肠中把钙抓出来去主骨,这对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是一极为方便有效的方法;煮食龙
眼干
也同样可以补肾,尤其对儿童则更好。肾强壮了,
失眠症
就会消除。
对五色的作用,
民间
还有许多偏方和简单易行的方法。如凡是黄色的均有消肿的作用,在野外如果摔跤摔肿了某个部位,可用黄色的花揉碎后敷在摔肿处,可消肿;如崴肿了脚,马上用一把黄豆煮一锅水,开后十分钟,用黄豆水烫脚,一般一夜即可消肿。民间还有
红糖
补血
的方法,在妇女来月经时,一般要喝
红糖水
以补充血的流失,等等。中国民间对食补的方法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但这要在生活中注意收集才是。
现在许多人不懂得五味与四季的关系,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关系,这是中医学常识没有在小学中学中宣讲的结果,除了上述四季与饮食的主味关系外,食物还有寒热之分。属寒的食物,到了秋冬季就不能吃了,如绿豆、西瓜、
苦瓜
、菊花等等;属热的食物,除了春夏季少吃外,上火时也不能吃,如上火时不要吃橘子、辣椒、
荔枝
等等。另外,许多少女、少妇在夏天极喜欢吃冰激淋和冰镇的食物,结果带来了
妇科病
,如
痛经
、
月经不调
,严重的甚至会患上
红斑狼疮
,原因很简单,我们知道,从冰箱中拿出的物品,很快就会有许多水珠结在上边,这是空气中的水汽遇到冰后的反应,当冰镇食物吃到肚里,肚里的水汽也会结水珠,这些水珠会停留在脾脏内,造成脾脏的气血通道堵塞不能正常工作或停止工作。脾脏停止了工作,不会像其它脏器病了会直接危及生命,例如,西医对脾脏的疾患可以直接切除而不必置换。但是,脾脏停止工作后,会带来其它疾病。故建议少吃冰镇的食物,不要为了一时的痛快,把身体健康破坏了。还有,现今在中国发病率一直攀升的
高血压病
,从中医学的观点说,高血压不是因为生活好了,吃肉、抽烟多造成的,而是风寒造成的,是科技发达(空调)带来的。后面会详述高血压形成的原因。再者,现今
肥胖症
比率上升的很快,原因很简单,即
口渴
时以
饮料
和
果汁
代替水造成的。因为人口中的唾液含有分解糖的酶,喝饮料和果汁,躲过了酶对糖的分解作用,造成大量糖分进入体内致使肥胖。。
中医学要求在进补时必须在秋冬季,因为这两个季节在中国人眼里是收藏的季节,中国哲学方法要求认识事物要顺其自然,对春夏秋冬四季概括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进补必须使体内能够将其收藏住。秋冬之所以能进补,关键在于收与藏,万物的变化是顺其自然的,人体也同样如此,一收一藏就把所补之物全吸收了。当然,大虚之人不受补与大实之人不宜补,又是例外。
还有一些人认为要健康就要食素。这个认识是错误的。中医学要求人们要杂食,但不能过量,要保持中庸,即要有一个度。比如,每日除了要吃蔬菜外,还应该吃几块
红烧肉
,而且要带皮的。首先这对
胆囊
有益,能促进胆囊运动分泌胆汁,可防止胆囊疾病;其次对脑力有帮助,通常老人和小孩喜欢食肉,是因为老人需要补脑,小孩需要长脑。
吃的学问很多,就中医学而言,人体生命有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之分,先天之气是指
遗传
而来,后天之气则是靠饮食而来,饮食方法是否正确,影响着人体生命的健康与否。以此而论,
脾胃
、也就是五行中的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脾胃健康,就能有好的吸收。如何使脾胃健康是个关键。现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保脾胃的方法:中医学讲求温中,中即指脾,意指脾胃不能多食冰冷的食物,在夏季很热的情况下,少吃一些还是可以的。患有
胃病
的人,靠药是不能根治的,有时反而会越吃药越重,有了胃病或不想有胃病的人,只要做到吃饭按时定量,量最好在八成饱左右,有胃病的人要做到吃饭时不喝汤和水,即食干的食物;没有胃病的人要做到饭前喝汤,坚持几个月,胃病就会慢慢好起来,长此下去,胃病就能彻底根除。其道理是,胃在消化时是要蠕动的,只吃干的食物并且只吃八成饱,对胃的蠕动大有帮助,每日如此进食,胃就会在蠕动中逐渐恢复健康。中医学反对暴食暴饮就是要保护胃的健康。
又如,对妇女的
乳腺增生
,有一非常简单的菜肴就可解决,并且履试履爽。这就是金针菜(
黄花菜
)炒绿豆芽。
饮食对健康是最重要的环节,民间有许多饮食偏方可以治疗大病而不用
服药
。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2。起居。除了饮食外,起居也同样对保持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今,人们往往不知道起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工作一忙,就更不管了,等到得了大病,真是后悔莫及。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起居同样与四季变化有关。根据中医学理论,起居一般为春季早睡早起,夏季晚睡早起,秋季晚睡早起,冬季早睡随太阳起。这里的早,是指早上5~7点,晚指晚上11~12点以前,随太阳起指冬季早上7点左右。起居的时间性,是与气有关系的。每日凌晨是大地
阳气
回升的时间,5~7点,正是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起床,外出散步或做些轻微的运动,就自然而然地补充了阳气;
睡觉
时间一般在晚上11点以前为好,因为11~1点是子时,这个
时辰
是养肾的时辰,此时睡觉正好补肾。现今许多人早上睡懒觉,晚上不睡觉,使得早上该补阳气时补不上,晚上该养
肾气
时养不了,造成肾
虚症
。
起居不当不但对肾脏有极大的影响,对
肝脏
也同样,中医学有肝肾同源的认识,是非常正确的。不注意保
护肝
肾是非常危险的,如
糖尿病
就是肝肾同时虚弱造成的。许多人工作时没有节律,该休息时不休息,疲劳作战,这样首先对肾有损害,其次会使肝火上亢,轻者造成上火,如
口腔溃疡
,口舌生疮,鼻脸
牙龈
肿胀等等,长此下去,就会造成肝虚。就中医学而言,糖尿病是肝肾两虚造成的。现今,中国糖尿病患者急剧增加,笔者认为,是由于不懂或不知道中医学的养生方法造成的。
正当的起居应该按照中医学的起居时间作息,如在中午再能有20~30分钟午睡,那是再好也不过了。当然,起居的内容还有如卧具软硬的要求,床的朝向,远离潮湿的居室等等,但起居的时间则是最重要的,不能忽视。
当我们懂得和了解了中医学有关饮食起居的内涵后,只要认真遵循去做,就会远离疾病。当然,除了饮食起居外,还有其它具体的防病常识,如果不知道或不懂得,也会招致一些伴随终生的疾病。要防止疾病,首先要知道疾病的致病原因,这样去防病才能有的放矢,下面将由因风(六淫)、因伤(经筋)两大类致病原因,逐一介绍给读者。
(五)
1。因风(六淫)致病的预防
中医学谓"风为百病之长"。意思是指由风造成的疾病是最多的。俗语把
感冒
说成是伤风,就说的是受风的意思。现今,许多由风而得的病大多人们都不知道,又由于中西医在认识上的不同,西医根本不承认气的存在,也造成人们不懂中医学对由风引起的疾病的防范,使得本因可以防止的疾病,反而是发病率上升;不但不能治愈,反而要病人终生服药,如高血压症和糖尿病症是也。这对中医的故乡是一个极大的讽刺。现就因风而起的疾病从头说起。
(1)
偏头痛
许多患有偏
头痛
的人,以为是脑子出了问题,其实不然,这是由于风寒进入头皮内,堵塞了气的通道而形成的。中医学有"气行血流,气滞血瘀"的认识,是指当风寒将气路堵塞后,被堵塞的部位血流也就停止了,使得这部位的细胞没有了养分,就会产生
疼痛
的症状,这个原理对因风造成的疾病都适用。如何区别是偏头痛还是脑病,只要用手指按压疼痛部位,如有
压痛
和肿胀的感觉,有时甚至像按在海绵上一样,就是风寒造成的偏头痛。治疗时可以用湿烫毛巾热敷,
按摩
或擦
风油精
等追风药,严重的话,还是要服中药和按摩治疗。预防此病,首先,睡觉时不要开窗或不要让风直接吹到头部;其次,在秋冬,尤其在冬季,要戴帽子或头巾,以
防风
吹头部;其三,在冷气间工作,要注意保持精力,切忌疲劳和瞌睡,这种状态风极易趁虚而入;
(2)面瘫
受风部位在脸部,轻者嘴角微微上翘或下斜,重者嘴呈倾斜或竖直,一只
眼睛
无法闭合,
干燥
疼痛,或伴随有一侧脸面
麻痹
。面瘫患者既不能安睡,说话漏风,吃东西也会漏掉下来,口水不断。
预防面瘫,最重要的是防风,尤其在疲劳时,更要注重防风;不要在风头里睡觉;夏天最好不要开着风扇睡觉;也不要在大开的窗下睡觉;过去,中国的房间里都有气窗,并且不是直开而是向上斜开的,这就避免了风直接吹到人体上,现在这种气窗已经很少见了。体育运动后,因为疲劳也容易受风而引发面瘫。每日早晨用冷水洗脸;外出归来用热毛巾敷脸,都能起到防风的作用。
(3)高血压症
当今,中国的高血压症人群已达到一亿二千万之多,并且呈上升的趋势。之所以有这么多的高血压症患者,是因为现今世界医学界没有找到引起高血压症的真正原因,因而防不胜防。而从中医学"风为百病之长"的认识,和笔者长期研究和临床的治愈率看,高血压症同样是由风寒造成的。有高血压症的患者,一般均伴有偏头痛和面瘫的症状,并且,高血压症在早期表现是
低血压
症(
贫血
),待积累了数年后就会突然转为高血压症。
中国高血压症的高发病率,除了由糖尿病引起的外,是随着空调的普及带来的。因此,在空调房间里工作或生活,一定要注意头部的防风,并保持旺盛的精神,如果感到疲劳,最好不要打瞌睡,或离开冷气间,因为疲劳或打瞌睡时是人体卫
气虚
弱的时候,此时风邪最容易入侵人体。这也是高血压症趋向年轻化的原因。
中医学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要每一个中医师懂得把握各种疾病的病因,知道了病因,才有可能去教人如何防病祛病。现在,高血压症的病因找到了,防病的方法也就在其中了。这就是防风。
治疗高血压症的方法就是
祛风
。将病灶部位的风寒去掉,血压就会降下来。中医学可用中药治疗,也可用气功医学的
点穴
方法治疗。
(4)
落枕
造成落枕的原因很简单,仍然是由于风邪入侵颈肩部位将气路堵塞引起的。睡觉翻身时使被子与肩膀分离,风邪趁机入侵颈肩部,或当风工作时风邪进入颈肩部造成局部的经筋收缩,使得头颈无法转动并且疼痛不已。此症不治疗几天后也会自然好转,治疗也是以祛风和松懈紧缩的经筋。
(5)五十肩
此症西医称为
肩周炎
。其实,它并没有所谓的
炎症
,仍然是由风邪入侵肩关节与颈部造成的。此症有时可以不治而愈,有时又会发展为锁肩症,即手臂无法前后运动像是被锁住了一样。并且十分疼痛。故防止它仍然是以防风为主,治疗也是以祛风松懈经筋为主。
(6)心肌炎
在此借用西医学的病名。此症也是由于风邪入侵心脏,造成心肌的气路堵塞,心肌无法得到动脉血而不能正常工作。故,此症并不是心肌
发炎
,而是
心肌缺血
,也不是病毒引起的。风邪侵入心肌,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少儿在
剧烈运动
后,浑身热汗当风;一种是
疲劳过度
当风。并且发病症状极似感冒,往往被误诊。
中医治疗
仍以祛风为主,一旦风邪被祛除,心肌重新获得新鲜血液,心脏就会正常工作,病也就痊愈了。
(7)感冒(伤风)
风邪入肺,就会造成感冒。在民间,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是煮
姜汤
加红糖,趁热喝下,然后捂上被子发汗,如果10分钟后仍未
出汗
,再加饮一杯开水,以补充体内水分。汗一旦发出来,所受风寒也就随同汗液排出体外,病也就好了。如果是病毒性的流行性感冒,则要服些中药,轻微的或刚刚得的,可服感冒冲剂,严重的则要看中医了。预防它有一简单易行的方法:在室内烧醋少许,让蒸发的醋味熏满空间,人在吸入醋蒸气后,就会有
抗病毒
的能力而避免染上它。
(8)肾病
肾病与风寒十分密切。一旦风寒进入肾脏,就会有
腰膝
酸懒,浑身无力,
尿频
等症状。因此,中国人传统上睡觉一定要盖好肚子和腰部,就是在夏天,睡觉时也要用毛巾盖在肚子上,以防风邪入肾,尤其是儿童特别要注意。前面所讲的穿露肚脐的服装也不要忽视。
(9)
类风湿
症
类风
湿症
中医学认为是由于风湿进入到关节内与骨液结合,造成骨液钙化,将关节接缝处的缝隙铸在一起,造成患者行动困难,疼痛无比。
治疗此症中医学一般贴
膏药
,服
汤药
。刚刚得的,可以服用乌稍蛇酒祛风。
预防类风湿症除了防风外,主要是不能在草地、地板和水泥地上睡觉。草地上
湿气
大,而地板和水泥地则不透气,使得身体排出的水气转变为湿气;还有,睡觉的床垫和沙发不要包裹塑料布,这同样是不透气的。
总之,风寒可以从人体的任何部位入侵,许多症状都与它有关,中医一般是以
拔火罐
、
刮痧
、
放血
等方法去祛除造成疼痛的风寒的。风瘫是最典型的风寒症,它是人在当风处睡觉风寒侵入人体,造成周身
瘫痪
,失语,稍不注意,就会有生命危险。可见,睡觉时绝对要避开当风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
2。经筋病的病因与预防
中医学中的气功医学有一独特的学说--经筋学说(见拙著《气功医学之经筋学说》中医
古籍
出版社)。它笼括了与
腰腿痛
症相应的全部病症。经筋是中医学的名词,它相当于现代的韧带,但在走向和长度上与之有所区别。
经筋学说认为,人体的经筋一旦受损,经筋就会本能地将受伤部位紧缩形成筋结保护起来,经筋只要没有治愈,就不会停止收缩。人体最容易受损的经筋是足太
阳经
筋,它从头面经过
脊柱
两侧到脚。腰
腿痛
症主要就是足太阳等经筋受损后紧缩造成的。中医称为经筋病。它包括有
颈椎病
、脊柱变形、脊柱侧弯、椎管狭窄、
椎间盘突出
、
骨盆
倾斜和
股骨头坏死
等等病症。
要预防这些疾病,主要是防止经筋的损伤。首先,体育运动前,一定要认真做热身运动,这样可以使经筋柔韧,能应付关节的突然变位;其次,劳动时,不要干与自己体力不相称的活,以免使经筋受损;三者,长期伏案或长时间一个姿势不变的行为,一两个小时一定要活动,如做工间操等,它会造成经筋的静力或疲
劳损
伤。
现就上述各病症详细介绍如下:
(1)
颈椎
病
现代医学将颈椎病分成4~5个类型,而且都是从颈椎骨的变形去区分的,它忽视了经筋的主要作用。其实,颈椎病完全是由于经筋的收缩造成的,椎骨的变形也是经筋的收缩造成的,不同类型的划分,只是经筋收缩强度的不同而已。还要明白的是,颈椎部位经筋的紧缩,不完全是此部位经筋受损,而是整条经筋受损收缩后影响到颈椎部位的。一般颈椎病患者,以伏案工作的居多数,这是因为当经筋受损后,伏案造成颈椎部位受力强度大,再加上静力损伤的因素造成的;
(2)脊椎变形
脊椎变形有两个类型,一个是侧弯,一个是生理曲线变形。但二者均是由于经筋受损后收缩造成的。
生理曲线变形主要有颈椎、胸椎和腰椎,三者变形均有向内(前)和向外(后)之分。颈椎的向前和向后变形,是颈椎病加重的证明;胸椎除了前凸后凸的典型
驼背
外,生理曲线的向前和向后变形,均会造成胸口的不适,如心脏
早博
、胸区疼痛、呼吸紧张,甚至有短暂窒息状况等等,从临床上看,许多
心脏病
的原因是在胸椎生理曲线变形上,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脏病;腰椎的生理曲线变形,患者往往长久站立腰就会酸痛。三者的变形,是经筋收缩严重的症状。治疗时要有耐心地逐步将生理曲线恢复到原位,并以松筋为主。
侧弯也同样有颈椎、胸椎和腰椎。初生婴儿有斜颈病症,这是在胎内颈椎受压,造成颈椎骨呈梯形状,颈椎像拱旋一样使头歪斜。此症在两岁以内运用气功按摩是可以治愈的,千万不要动手术校正。一般颈椎侧弯,还是经筋收缩造成的;胸椎和腰椎侧弯须有一条件:当脊柱两侧经筋的收缩力不平衡的时候,外力作用在紧缩的一侧经筋处,脊柱受力后会顺着力的方向弯曲,一侧紧缩的经筋借此将弯曲的脊柱固定住,造成侧弯。治疗时首先要将侧弯正直,然后就是松筋。腰椎侧弯容易造成
环跳
处疼痛,即所谓现行的
坐骨神经痛
。原因是经筋紧缩造成的。中医可以用手法进行脊椎复位,西医手术治疗预后不好。
(3)骨盆变形(倾斜)
当经筋的收缩力量增大时,还会将腰四五椎间撕开拉成楔状,造成骨盆倾斜,一腿长一腿短,并且短腿髂骨及环跳处会疼痛不已,以及整条腿都感到紧缩疼痛而屈伸不利。还有的患者伴有脚后跟痛,也有所谓的坐骨
神经痛
的症状。顺便提示一下,神经是人体的信息传导系统,哪里有不适它就会以疼痛或不舒服的感觉通知大脑,故所谓神
经痛
其实是所痛部位有了麻烦,而并不是神经有了问题。
中医手法也可以对骨盆倾斜进行复位,手术对此无计可施,笔者只是知道美国西医有对此症进行切换半个骨盆的手术。而仍不能对4~5腰椎进行复位。
(4)椎间盘突出与椎管狭窄
当脊柱两侧的经筋收缩力不同的情况下,在外力从侧边向腰部作用下,脊柱会顺着力的方向弯曲。如果力在紧缩力大的经筋一侧,脊柱的弯曲,正好使紧缩的经筋有了紧缩量,外力与经筋的紧缩量结合,形成一股挤压力,正好将椎间盘挤压出去,形成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与突出的原因差不多,只是椎间盘不是被挤压出去,而是被挤压变扁变大,进而挤压到椎管,造成椎管狭窄。这里的原因仍然是经筋收缩造成的。
(5)
股骨
头坏死
此症是由于股骨头即大转子与骨盆臼槽之间的缝隙没有了,走路时二者相磨,把股骨头的软骨层磨坏,疼痛无比。这仍然是由于经筋收缩造成的。西医一般对此症均以手术置换人造的股骨头,中医则可以服中药和手法治疗。
………
总之,懂得了如何保护经筋,是防止上述各症的关键。还有就是女性的高跟鞋,长期穿高跟鞋会使脚踝骨处的经筋受损,造成踝骨部位疼痛和垂足。可以说,现代的高跟鞋与
中国古代
的裹足,异曲同工。
为了使读者明白中医学的养生方法和理论,列举了上述两大致病体系,中医治未病的宗旨,就是要人们懂得顺其自然的养生方法,而达到健康长寿。愿每一个读者读后都能多多少少的获得些中医养生的
知识
,并能重视健康长寿的问题。这也是笔者的心愿。
[
本帖最后由 微尘子 于 2008/6/18 19:17 编辑
]
糖尿病
,
胃病
,
芝麻
,
中医
,
阴阳五行
,
中医学习
相关帖子
•
关于召开第三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中医,源于内证式实验
•
站长您好,民间中医网经常无法访问
•
音乐能治病,听音乐调五脏。
•
关于召开第四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重返感言
•
阴阳五行是超迈古今的,关于宇宙自然的科学认知体系
•
阴阳五行是超迈古今的,关于宇宙自然的科学认知体系
•
黄元御圆运动理论与实践
•
中医七不治 - 什么叫胃气绝,有什么症状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