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733|回复: 10

《人间万事》 阿赖耶识 佛光山星雲法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6 00: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间万事》 阿赖耶识 佛光星雲法師


《人间万事》 阿赖耶识



作者:星云大师



各位读者,大家吉祥!

「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七识都有死亡、毁坏的时候,只有第八阿赖耶识的「我」,是吾人的真心本性,它可以随着我们流转五趣六道、轮回天上人间,是永恒而不会消灭的。

阿赖耶识这个「我」的生命,就像念珠的线,把一颗颗的念珠串起来;阿赖耶识把我们一期一期、一阶段一阶段的生命衔接起来。在三世流转的生命里,虽然因为人有「隔阴之迷」,因此不知道前世、来生,但生命的业力流转,那是丝毫不差的。

玄奘大师形容阿赖耶识是「去后来先做主翁」。意思是说,人到世间上来,阿赖耶识比眼耳鼻舌身意先进入母胎;人死之后,阿赖耶识是最后离开的识,它是我们生命的主体。阿赖耶识有四种比喻,恰好说明它的功能与特色:

一、阿赖耶识像一块田地:田地是生长禾苗的地方,播了什么种子,就生长什么果实。阿赖耶识带着前六识所造的业,不管善的、恶的,经过第七识传送给它,它都会一一接受。然后在八识田中随着业力成长,是善是恶、是幸是不幸,前面的诸识都不管了,只有第八识像一块田,让种子发芽,成为果报。

二、阿赖耶识像一个仓库:仓库是存放东西的地方,金银财宝可以存放在仓库里,桌椅条凳也可以存放在仓库里。阿赖耶识就像仓库一样,存放贪、执所造作的成果,在这间仓库里,都不会被人盗取,也不会烂坏。只要等到时机因缘成熟,就会显现报应,那就是吾人在人间产生苦乐人生的主因了。

三、阿赖耶识像一片大海:在唯识家看来,阿赖耶识就像大海一样,河川溪水流到大海,大海不会嫌弃、排拒;即使把肮脏的垃圾丢到大海,也不会污染大海的清洁。就等于人在世间所造作的业力,尽管生命的主体阿赖耶识要去受业报,但业报是有尽的,生命的存在是永恒的。所以人有生死,那是业报的现象;但是真实说来,生命主体的阿赖耶识,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它永远与时空同在,与自然共存。

四、阿赖耶识像一条命根:阿赖耶识就是吾人生命的主体,这个主体的命根就如木柴烧火,木柴烧了一根再烧一根,一根又一根的木柴尽管不同,但生命的火炬会一直延续。这就如同我们在五趣六道里流转,尽管张三、李四,猪、马、牛、羊,生命的形体不一样,但是生命的火都是一样地燃烧,所以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

所谓「木有本,水有源」,生命其来有自,并不要神明创造,也不要上天给予,那是自然的循环、自然的业报。所以吾人在世间,只要管好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行善做功德,就算这些不是真实的,但是会影响我们的主人翁阿赖耶识去受报,因此人生的幸与不幸,就看自己的业报了。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93047


     佛光山的现任住持心培法师
   著作:道在那里?禅是什么?二本一套--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7月初版三刷)
    如是说:『
   禅是甚么?禅就是我们的「心」。
   这个心不是分别意识的心,
而是指我们心灵深处的「真心」(电子版最前页)
所以要从生灭心去体会一个不生灭的心。P.24
   参话头,乃中国禅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门,是北宋末年间,大慧宗杲禅师所提倡的修行法门,是参禅中独特之法门,过去的古德,就有不少人是因为修此法门而明心见性。P28页』
六祖所悟的自性即是含藏识,如: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CBETA, T48, no. 2008, p. 349, a17-22)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
(CBETA, T48, no. 2008, p. 360, b4-5)
   禅宗祖师所依之经典,亦如是说:

   《大乘入楞伽经》卷610 偈颂品〉:「显示阿赖耶、殊胜之藏识、离于能所取、 我说为真如」(CBETA, T16, no. 672, p. 626, a14-15)
   有禅有净土,禅净双修之永明延寿禅师亦说真心即是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即是真如理。如下:

《宗镜录》卷47:「此阿赖耶识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随染净缘,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故名藏识。如明镜不与影像合,而含影像。此约有和合义边说;若不和合义者,即体常不变,故号真如。因合不合,分其二义,本一真心。湛然不动。若有不信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别求真如理者,如离像觅镜,即是恶慧,以未了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义,而生二执。」(CBETA, T48, no. 2016, p. 694, c27-p. 695, a6)
   乃至玄奘菩萨亦说菩萨见道就是证解赖耶识,如下:

   《成唯识论》卷3:「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或诸菩萨皆名胜者。虽见道前未能证解阿赖耶识。而能信解求彼转依。故亦为说。」(CBETA, T31, no. 1585, p. 14, b28-c3)
   难怪星云大师会说:『只有第八阿赖耶识的「我」,是吾人的真心本性。』真乃符合经典、论典及禅宗祖师语录之所言。善哉!善哉!星云法师说真心阿赖耶识
发表于 2008/9/16 02: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星云和尚。
赞叹心培法师。
发表于 2008/9/16 05: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星云法师的诸多演讲是诸多法师中表达最好的,现代人最易听明白。
发表于 2008/9/16 21: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股怪味.


萧骗子认为菩萨都不在其眼内,属于可怜悯之列,何必对于星云的文章如此庆幸欢呼?是不是有点自降身份啊?有必要这么激动吗?


萧骗子说:见性应以肉眼亲见佛性为凭.

的为独步古今之高论.

此高论能否拉来同盟者?


拭目以待中......
发表于 2008/9/16 22: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怪味不少。
发表于 2008/9/17 22: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有本,水有源”
学习了,谢谢
发表于 2008/9/25 00: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话头,乃中国禅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门,是北宋末年间,大慧宗杲禅师所提倡的修行法门,是参禅中独特之法门,过去的古德,就有不少人是因为修此法门而明心见性。P28页』
又六祖所悟的自性即是含藏识,如: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CBETA, T48, no. 2008, p. 349, a17-22)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CBETA, T48, no. 2008, p. 360, b4-5)
   禅宗祖师所依之经典,亦如是说:
   《大乘入楞伽经》卷6〈10 偈颂品〉:「显示阿赖耶、殊胜之藏识、离于能所取、 我说为真如」(CBETA, T16, no. 672, p. 626, a14-15)
   有禅有净土,禅净双修之永明延寿禅师亦说真心即是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即是真如理。如下:
《宗镜录》卷47:「此阿赖耶识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随染净缘,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故名藏识。如明镜不与影像合,而含影像。此约有和合义边说;若不和合义者,即体常不变,故号真如。因合不合,分其二义,本一真心。湛然不动。若有不信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别求真如理者,如离像觅镜,即是恶慧,以未了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义,而生二执。」(CBETA, T48, no. 2016, p. 694, c27-p. 695, a6)
   乃至玄奘菩萨亦说菩萨见道就是证解赖耶识,如下:
   《成唯识论》卷3:「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或诸菩萨皆名胜者。虽见道前未能证解阿赖耶识。而能信解求彼转依。故亦为说。」(CBETA, T31, no. 1585, p. 14, b28-c3)
   难怪星云大师会说:『只有第八阿赖耶识的「我」,是吾人的真心本性。』真乃符合经典、论典及禅宗祖师语录之所言。善哉!善哉!星云法师说真心阿赖耶识



星云此文一出,各邪教论坛庆幸欢呼。真正太奇怪了。

《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指月录》、《六祖坛经》等几乎所有禅门要典,乃至神圣的大藏经不是都已经被萧氏会道门邪教破除,诽谤过了吗?

六祖在他们眼中都是凡夫,怎么这回又引用起我们佛门的经典来了?

要不要我们列出证据来?

那是我们佛门的东西,不要引证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00: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指月录》、《六祖坛经》等几乎所有禅门要典,乃至神圣的大藏经不是都已经被萧氏会道门邪教破除,诽谤过了吗?"???
是真的吗?
发表于 2008/9/25 04: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帖上来给您看看???


需要吗?


你们自己应该清楚吧?
发表于 2008/9/25 04: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鼠会诽谤的历代佛门大德简况

《宝性论》见证邪恶

莫谤大藏经


这是以前发过的,好好看看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