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休闲广场
›
医药看台
›
《红楼梦》与中医
返回列表
查看:
1206
|
回复:
0
《红楼梦》与中医
[复制链接]
梁知行
梁知行
当前离线
积分
15559
发表于 2006/1/6 19: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富贵人家的
保健养生
与其它明清涉医小说相比,《
红楼梦
》写得最具特色的是卫生保健和
养生
方面的
知识
。
《红楼梦》以贾府的日常生活为主要表现内容,衣食住行的描写占了很大篇幅。在红楼人物的日常饮食起居活动中,融合了大量的卫生保健和
养生知识
。例如第三回写贾府吃饭时,有“丫环执着拂尘漱盂巾帕”,“饭毕,各各有小丫环用小茶盘捧上茶来”,第一道茶用来漱口,第二道才是吃的茶。书中多次写到以茶漱口。饭毕漱口,有益于口腔卫生,牙齿保健;用茶水漱口跟用清水相比又可以去除油腻;饭后喝茶,也有消食作用。
贾府里常有聚会饮宴,喝酒的时候,特别是在冬天,都要烫热了再喝。第八回写宝玉喝冷酒,宝钗马上劝阻他:“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
五脏
去暖他,岂不受害?” 这番话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喝冷酒对肠胃有很大害处,如果把酒烫热了再喝,一方面可以减少体内热能的消耗,另一方面又可以使酒中的刺激性物质挥发掉,减少其对肠胃的刺激,同时还可以加强酒的活血行气作用,使酒味更芳香醇和。
关于饮食与卫生保健和养生的关系,书中还有多处描写。例如第三十八回写贾府开蟹宴,贾母看到宝玉等人喜欢吃蟹,就告诫说:“那东西虽好吃,不是什么好东西,吃多了
肚子疼
。”黛玉体弱,果然才“吃了一点子”,就“觉得心口微微的疼”,赶紧喝热酒来压。这是因为蟹性
寒凉
,蟹黄又属于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不易消化,因此吃多了对人不利。黛玉多病,经常不思饮食,只靠补药支撑身体,宝钗劝她:“古人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竞不能添养精神
气血
,也不是好事。”又说:“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
人参
肉桂
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
平肝
养胃
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
胃气
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这些话提出了食补胜于药补、食物养身的观点,指出了滥用补药的害处。
《红楼梦》很强调用
食疗
的方法来治病健身,第五十三回写道:“这贾宅中的风俗秘法,无论上下,只一略有些伤风
咳嗽
,总以净饿为主,次则
服药
调养。”晴雯伤风,“净饿了两三日,又谨慎服药调治……便渐渐的好了”。第一百零九回写贾母因多吃了些,胸口饱闷,鸳鸯要去告诉贾政,贾母不让,说:“我饿一顿就好了,你们快别嚷。”
第四十二回
御医
王济仁为贾母诊病, 也说:“太夫人并无别症,偶感一点风凉,究竟不用吃药,不过略清淡些,暖着一点儿,就好了。”同一回写王济仁为凤姐的女儿大姐儿诊病,同样劝她:“只是要清清净净的饿两顿就好了。”贾府里的人生病,也常用清淡的饮食如
米汤
、
稀粥
来调理,书中写到的粥有六、七种之多,如“碧粳粥”、“枣儿熬的粳米粥”等。书中还写到了多种药食同用的
保健食品
,如合欢浸的酒、玫瑰露、
茯苓
霜等,尤其推崇
燕窝
,多处写到燕窝的吃法和功用,例如第四十五回写黛玉不思饮食时,宝钗向她推荐吃燕窝粥:“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
冰糖
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
滋阴
补气的。”
对于
外感病
邪的预防,《红楼梦》也作了大量的描写。第五十八回写宝玉病后出门看众婆子料理园子,史湘云看到了说:“这里有风,石头上又冷,坐坐去罢。”这是写避
风邪
。第六十二回史湘云喝
醉酒
后睡在石板凳上,众人看见推醒她说:“快醒醒儿,吃饭去,这潮凳上还睡出病来呢1”这是讲要避
湿气
。第五十一回写晴雯病倒在怡红院中,老女佣传王熙风的话说;“两剂药好了便罢,若不好时,还是出去为是。如今的时气不好,沾染了别人事小,姑娘们的身子要紧。”这是说要防止
传染病
(“时气”)。
第十三回写宝玉得知秦可卿病死,马上急着要去看望,贾母劝阻他:“才咽气的人,那里不干净。”这是因为病人死后,身上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沾到家具等物品上或散发到空气中,健康的人一旦接触,就有可能被传染,因此贾母才阻止宝玉,不让他马上去看望秦可卿。以上这些预防保健的描写,都是很符合科学道理的。
《红楼梦》中的许多人物生病,都与情志有密切关系,因此书中对节制情志以保健养生也十分重视。例如第十九回写秦可卿生病时,尤氏说:“连蓉哥儿我都嘱咐了,我说:你不许累持他,—不许招他
生气
,叫他静静儿的养几天就好了。”第八十三回写黛玉
吐血
,探春来看望她,说:“只要你肯安心吃药,心上把喜欢事儿想想,能够一天一天的硬朗起来。”这两例都是说明情志平和,心情放松对治病有很大帮助。
第三十二回宝玉对黛玉说:“你皆因都是不放心的原故(指对与宝玉的婚事),才弄了一身的病了。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的了!”第四十八回写香菱加入诗社,为学作诗“挖心搜胆”,夜不成寐,宝钗警告她:“学不成诗,弄出病来呢?”这两例是说忧愁思虑过度容易致病。
除了注意饮食、预防外邪、节制情志以外,书中还写到了许多其它的保健养生知识。例如第十九回宝玉去看望黛玉,见她天大亮还在睡,对她说:“酸疼事小,睡出来的病大。”第六十七回薛宝钗根据自己的经验劝林黛玉说:“妹妹若觉得身子不爽快,倒要自己勉强扎挣出来各处走走逛逛,散散心,比在屋里闷坐着到底好些。我那两日不是觉得发懒……因此寻些事情自己混着,这两日,才觉着好些了。”中医有“久坐伤肉,
久卧伤气
”之说,这两处描写都说明了长时间坐卧不动,对身体不利。即使有病,如果不是很严重。也应该尽量活动活动,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坐卧的孤独无聊,转移对
疾病
的注意力;二来也可以活血行气,增强体质;宝玉、宝钗的话看似平常,却是经验之谈。
生动的医生形象
《红楼梦》全书写到的各种医疗人员有14个,有太医、御医;
江湖郎中
、巫医、法医等,其中某些类型的医生如御医是其它明清小说中所未见到过的。写得最形象、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太医张友士、御医王济仁以及
庸医
胡君荣。
张友士是外地
名医
,为给儿子捐官来到京城,与上层官僚有联系。第十回写他为秦可卿诊治 疾病,据脉辨证,据证审因,理法方药,均说得头头是道,表现出很高的学识,正如书中所说的“学问最渊博,更兼
医理
极精”。他为人不卑不亢,对病家诚恳坦率,从来大夫不像“他说的痛快”,“不是那等混饭吃久惯行医的人”,是个较为典型的
儒医
形象。
王济仁是书中所有医生中出场最多的。他与贾家是“世交”。第四十二回写他初次来到贾府为贾母看病,“贾母见他穿着六品服色,便知是御医了,含笑问:‘供奉好’?”反映出他不同 于一般医生的身份地位。但他进贾府时仍十分谨慎,“不敢走甬路,只走旁阶”;见了贾母“不敢抬头,忙上来请了安”;诊毕又是“忙欠身低头退出”。为贾府其它人诊病,也都是彬彬有礼,有问必答,表现出御医的儒雅风度和修养,但也反映出长期居于宫中为皇室及王公贵族服务而养成的拘谨性格。
第八十三回治黛玉吐血,王济仁写的
医案
是这样的:“
六脉
弦迟,素由积郁。左寸无力,心气已衰。关脉独洪,肝邪偏旺。木气不能疏达,势必是上侵脾土,饮食无味;甚至胜所不胜,肺金定受其殃。气不流精,凝而为痰;血随气涌,自然咳吐。理宜
疏肝
保肺,涵
养心
脾。虽有补剂,未可骤施。姑拟‘黑逍遥’以开其先,后用‘归肺固金’以固其后;不揣固陋,俟高明裁服。”医案理法合度,格式规范,用语严谨,一看就可以知道是太医院中训练有素的结果。
他还有一个特点,
医书
读得多记得熟,讲起诊治道理来,必引经据典。如第五十七回写他为宝玉诊病,说: “世兄这症。乃是急痛迷心。古人曾云:‘痰迷有别:有气
血亏
柔饮食不能熔化痰迷者,有怒恼中痰急而迷者,有急痛壅塞者。’此亦痰迷之症、系急痛所致,不过一时壅蔽,较别的似轻些。”贾母听了不耐烦道:“你只说怕不怕,谁和你背药书呢:”这一方面反映出御医的博学,但也说明他们往往过于墨守古训,有迂执的一面。
《红楼梦》还塑造了一个庸医胡君荣,
医术
平庸。晴雯偶感风寒,
鼻塞
声重,加上平时又娇养,身体并不壮实,而他却开了一剂很重的疏散之方,用紫苏、
桔梗
、
防风
、荆芥之外,还加上
枳实
、
麻黄
等破气解表发散的药。幸亏宝玉知医,及时发现这剂“虎狼药”,才没有酿成不良后果。第二次进贾府为尤二姐治病,又乱下攻药,结果将尤二姐腹中的男胎打下来,导致尤二姐彻底绝了贪生之念,
自杀
身亡,断送了两条人命。
胡君荣不仅是个平庸之辈,还是好色之徒。第五十一回写他为晴雯
诊脉
时,
眼睛
注意到的竟是“这只手上有两根指甲,足有二三寸长,尚有风仙花染的通红的痕迹”。第六十九回写他为尤二姐诊病,号完脉后,又说要看气色。尤二姐从帐子露出脸来,他一见尤二姐的花容月貌,“早己魂飞天外,哪里还能辨气色”。与《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书不同,《红楼梦》写胡庸医不是采用漫画式的手法,也没有冷嘲热讽的评述,只是通过细节描写,就把一个好色而不学无术的庸医的嘴脸暴露无遗。这正是《红楼梦》的高明之处。
《红楼梦》对当时一些与医药有关的风俗习惯也有很形象生动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反映出古人一些卫生保健知识和与医药疾病相关的心理观念。例如第三十一回写道:“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端午节在门上簪蒲艾,是为了辟浊
祛毒
;至于在臂膀上系画有老虎(也有其它形象如钟遁等)的符,则是迷信习俗,也是为了祛邪。像贾府这样豪门富户尚且有这些做法,可以想见当时这类习俗是很盛行的。
第二十一回写到凤姐的女儿大姐儿出痘,请大夫诊视。大夫诊完脉后,“说:‘替太太奶奶们道喜:姐儿发热是见喜了,并非别症。’王夫人凤姐听了,忙遣人问:‘可好不好?’大夫回道:‘症虽险,却顺,倒还不妨,预备桑虫、猪尾要紧。’凤姐听了,登时忙将起来,一面打扫房屋,供奉‘
痘疹
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给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裳。”后来“大姐毒尽癍回,十二日后送了‘娘娘’,合家祭天招祖,还愿焚香,庆贺放赏。”
在古代,小儿出痘疹是险症,因此必须避讳,医生说是“见喜”,就是为了讨吉利的话,这反映了人们对这种疾病的畏惧心理。除了求医
用药
,还要供奉“痘疹娘娘”,据说她能保佑患儿平安。与旁人“厢房”,是为了避免对患儿的干扰,也可避免传染。至于家中禁止煎炒食物,拿红布给奶子丫头亲近之人做衣服,则是因为出痘疹时患儿往往
眼睑
红肿、羞明涩痛,身边的人穿上颜色较深的红衣服,可以减少对患儿眼睛的刺激;同时也暗合痘疹能出透出齐的意思(因痘疹通常为红色斑点)。痘疹出完,患儿康复,还要恭送“痘疹娘娘”,祭天招祖,以表示谢恩。
这段描写,十分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古代有关小儿痘疹的习俗,是不可多得的医学民俗资料。其中有的做法属于迷信的观念心理,但也蕴含了一些朴素的科学道理。
活灵活现的医疗记载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诞生于清代乾隆年间。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系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作。小说以贾、史、王、薛四个封建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通过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转衰的过程,展示了一幅封建社会的历史画卷,深刻地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红楼梦》代表了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红楼梦》以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几乎包括了古代
文化
和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的知识,因此它被人们赞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中医药
作为古代文化和古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在这部书中得到了充分而真实的反映。著名的红学专家端木蕻良先生说过,曹雪芹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同时还是一个大医学家,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这部巨著中的医学知识是非常广博的。另一位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也说,曹雪芹当年写《红楼梦》,并非专为医学而写,但小说中却有很多宝贵的医学知识。诚如两位专家所说的那样,《红楼梦》中的医药知识的确是相当丰富的。
有人作过这样一个统计:《红楼梦》全书涉及疾病与医药卫生的描写有291处,字数约5万余字,大约占了全书总篇幅的1/18。书中写到各类医疗人员14人,疾病114种,
方剂
45个(包括丸
散膏
丹等成药),药物127种,使用各类医学术语达160多个,有完整或比较完整的医案13则。中医学各方面的知识,从
基础理论
到临床疾病诊疗、方药、针灸、
推拿
、保健养生,以及与医药有关的风俗习惯等等,都在这部书中得到了反映,甚至还写到了当时刚在我国出现不久的西药。如此丰富而全面的医药描写,不仅是古代其它任何文学作品所无法比拟的,就是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很罕见的。
小说创作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而中医药知识中与人关系最密切的部分是疾病医疗,因此《红楼梦》中写得最多的也是疾病医疗方面的内容。书中的人物生过病的有50多人,100多人次;各类病症110多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宫、皮肤、精神各科,同时还提到了“杵作”(法医)和祝由科等。
疾病中既有
常见病
、多发病如
风寒感冒
、
肠胃病
等,也有
疑难重症
如痨症(
肺结核
)、精神病等。治疗的方法,除了常用的
汤药
以外,还有针、灸、推拿、食疗和
心理治疗
等。像秦可卿的气
血虚
亏症,林黛玉的痨症,薛宝钗的喘咳,晴雯的伤风和女儿痨,凤姐的
小产
,贾瑞的
遗精
病,巧姐的痘疹和
惊风
,妙玉与赵姨娘等人的精神病,香菱的干血痨和
不孕症
等,书中都作了细腻生动的描写。
通过这些人物的疾病诊疗,融入了大量的中医药知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和清代的医药学水平。以第十回“张太医论病细穷源”这一情节为例,这一节写的是太医张友士为贾蓉之妻秦可卿治病的经过。秦可卿患月经失调、不安寝食、倦怠气力诸症,先后请了几位太医诊视,“都不能说得真切”。贾珍慕名请来了张友士。书中写张友士“调息了至数,凝神细诊了半刻工夫”,然后分析道:“看得尊夫人脉息:左寸沉数,
左关
沉伏;右寸细而无力,
右关
虚而无神。其左寸沉数者,乃心
气虚
而生火;左关沉伏者,乃肝家
气滞
血亏。右寸细而无力者,乃
肺经
气分
太虚,右关虚而无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心气虚而生火者,应现今经期不调,夜间
不寐
。肝家血亏气滞者,应胁下胀痛,月信过期, 心中发热。肺经气分太虚者,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
自汗
,如坐舟中。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定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
接着又详细分析了秦可卿的病源:“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
经血
所以不能按时而至。”针对病人水亏火旺、气虚脾弱之证,拟了“益气养荣
补脾
和肝汤”,处方为:“人参二钱,
白术
二钱(土炒),云苓三钱,
熟地
四钱,
归身
二钱,
白芍
二钱,
川芎
一钱五分,
黄芪
三钱,
香附
米二 钱,醋
柴胡
八分,
怀山药
二钱(炒),真
阿胶
二钱(蛤粉炒),
延胡索
钱半(酒炒),
炙甘草
八分,引用建
莲子
七粒去心,
大枣
二枚。”
这个汤方以古方“
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获苓、炙
甘草
)和 “
四物汤
”(熟地、
当归
、白芍、川芎)为本,用以益气
补血
,和
脾胃
调月经。在此基础上再加黄芪增强补气作用,用阿胶加强养血效果;又以柴胡、香附、延胡索和脾理气;
山药
、莲子、大枣
健脾
养胃。“张太医论病细穷源”这一情节,艺术地再现了中医诊疗疾病的全过程。张友士据脉辨证,据证审因,分析病人的证候、
病机
、病因,脉络清晰,辨析精当。所用方药切
中病
情,有理有据,完整准确地体现了中医的辩证论治及理法方药的结合。整个病案既包含了丰富的疾病诊疗知识,同时还涉及到诸如
五行学说
、脏象理论、
脉学
等方面的中医基础知识。
艺术化的医学描写
曹雪芹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严格按照生活的真实面貌来创作,因此《红楼梦》中的医药知识既丰富全面,又相当准确。
有人曾将书中描写的林黛玉患痨证的病情与现代医学所描述的肺
结核病
症状相对照,结果发现两者竟是惊人的一致。又如书中所提到的方剂,绝大部分都出自于方书,有据可查。即便是“少数纯属虚构的医药内容,也都写得入情入理,中规中矩。”
例如,第七回宝钗说她天生“从胎里带来的一股
热毒
”,禀赋不强,因此经常喘嗽。吃的药用一味自制的药引,叫“
冷香丸
”。
药丸
的配方与制法都很奇特而琐碎,“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
荷花
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用四季之雨水、露水、霜水、雪水调匀和丸。服用时用黄柏煎汤送下。”这个药方不见于任何方书,其制法复杂,也不像是作者从
民间
获得的
偏方
,可以断定它基本上是艺术的虚构。但它所用的药物以及制作的方法,却是符合中医原理的。
方中的白牡丹等四味药合用,加上黄柏汤送服,确能起到引火下行、
清肺
热定喘咳的功效。这个药方用了地上的四季花蕊,和药时采用天上四季的雨、露、霜、雪之水,蕴含有阴阳相交、天地精华周全之意,体现的是中医天人感应、阴阳合一的观念。连药名也符合中医之理,因为花有香味,又因为宝钗是“热毒”引起的热喘咳病,据中医“热则寒之”的法则,故药名取“冷香丸”。从艺术上来说,这个药名也很雅致。由于《红楼梦》描写的医药知识准确科学,因此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医学价值,有的还具有史料价值。
《红楼梦》写了如此丰富全面的医药知识,但是丝毫没有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或游离于作品之外的感觉。书中的医药知识,都是通过文学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的。这反映出曹雪芹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高度的艺术技巧,并能自如地将医学与文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红楼梦》中的医药描写特别是有关疾病诊疗方面的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性格、处境和
命运
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以林黛玉为例。书中第三回写到她一出场就是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从会吃饭时便吃药”,也不知“经过多少名医”。她在贾府的日子里始终不离医药,直到最后因为听到宝玉与宝钗结婚的消息受到刺激导致病倩急剧恶化而死去。
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采描绘她的病情和诊疗过程。她的病情的反复及最后的恶化,是与她在贾府中处境的变化以及与宝玉爱情的悲剧结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关疾病医疗的描写,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反映了黛玉的性格和命运。其它如秦可卿、王熙凤、晴雯、尤二姐、香菱、贾瑞等人也是这样,书中有关他们的疾病医疗的情节和细节描写,对塑造这些人物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红楼梦》中许多人物的疾病,也多与情志有关,林黛玉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她生性多愁善感,常为一点点小事生
闷气
,郁郁寡欢,这是导致她多病的重要原因。第八十九回写她风闻宝玉即将与宝钗联姻时,一时心事重重,病情迅速加重,不到半月,“粥都不能吃了”,奄奄一息。后来听说宝玉宝钗的事“原是议而未成的,又兼待书说是凤姐说的,老太太的主意,亲上作亲,又是园中住着的,非自己而谁?因此一想,阴极阳生,心神顿觉清爽了许多,”病情也逐渐好转了。她的死,也是由于宝玉与宝钗结婚,使她对爱情完全绝望,精神受到重大打击,导致病情恶化而造成的。
秦可卿的病,张友士说得很明白,是由于“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书中还写她“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的,她可心细,不拘听见什么话,都要忖量个三日五夜才算,这病就是打这‘用心太过’上得的。”
第五十五回写凤姐因过年操劳太过小产,加上“平生争强斗智,心力更亏,故虽小月,竟着 实亏虚下来,一月之后,又添了下红之症。”其它如贾瑞死于单相思引起的遗精,赵姨娘精神受刺激导致
精神分裂
症而暴死,晴雯因抄检大观园被王夫人赶出园外忧愤交加而病倒等等,也都是情志致病的例子。
因此《红楼梦》对节制情志以保健养生也十分重视,这在前面已经介绍过。造成情志致病现象多的原因,就在于贾家表面上看起来虽是“诗礼簪缨之族”,实际上内部矛盾重重,勾心斗角,十分压抑。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人,必然容易由情志而致病。有人曾提出《红楼梦》强调饮食的致病因素,强调补益脾胃以及写“
伤寒
”病较多,是因为曹雪芹学术上持补脾派和伤寒派的观点。其实作品写得多的东西,并不一定就代表作者的倾向。《红楼梦》某些类型的疾病及某方面的医药卫生保健知识写得多一些,是作品中的人物及其生活环境条件所决定的,曹雪芹不过是忠实于生活的本来面目而已。
红楼梦
,
知识
,
疾病
,
中医
,
保健养生
,
痘疹
相关帖子
•
中医可以治愈血液病的原理
•
《失去中医,国人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
《驳:反中医的种种言论 系列之一二三》
•
关于召开第三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中医,源于内证式实验
•
站长您好,民间中医网经常无法访问
•
音乐能治病,听音乐调五脏。
•
关于召开第四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重返感言
•
中医七不治 - 什么叫胃气绝,有什么症状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