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904|回复: 5

道医学入门 空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6 19: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家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道家文化分为文道、武道。道家的“文道”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体系庞大的文化系统。道医学就是道家“文道”中的五术之一,道家五术分为医、卜、星、卦、山五大门类。其中道医学名列五术之首,是道家历代修真者的必修课之一,也是道家法脉承传中代代相继、口传心授的重要内容。只是由于法脉承传秘授的特点,所以历史上鲜见文字专著流传于世间。
  道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道医学的内容长期以来在道家内部的不同脉系之中师徒相授,代代相传。为人民健康的预防、治疗和保健贡献着力量。由于道医学是内功修真者在世间“广施方便,救死扶伤,德化众生,积行累功”的重要工具,所以古往今来,道医学可以说是最接近人民大众的一门医学,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道家人物布施医道、起死回生的脍炙人口的故事。道医学以药物便易、方法简便、疗效可靠而著称于世,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国流传几千年而不颓,逐步发展成独立的医学体系。
  道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由于是一种自身实证基础上的医学技术,它已经超越世俗“眼见为实”
  认识论的限制,是人体生命科学中,必须跨越太极阴阳相互之间的障碍和制约,自由穿越太极弦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的学科,是一种深层次高领域的生命医学领域。所以,真正上乘的道医学都必须在本身进行系统内功修证的基础上,证至相应的层次和阶段,然后经过上师的心传印授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所以道医学历代都是师徒承传,理论和方法只限于笔抄纸录,口诀相延,不付梓印。虽然其中许多方法在历史长河中也与世医相融交汇,但是其中根本的精华,仍然深藏脉系之中,不易被世俗所掌握,故而历史上鲜有道医学这方面的专著论述。
  道医与世医(道家将国医或中医称之为世医)都是同源共脉,都源自于自然大道。古有:“歧黄源于道”之说,此言非虚。世医是根据道的易理、阴阳、五行气血理论而阐发,这些显性的医学理论和方法利于世俗学习掌握和运用,只需掌握文理精义即可临床应用医术。但是,道医则必须隐显、阴阳理论和实践集于一身,能够洞穿太极弦,显性和隐性同步掌握,才能将道医学运用于临床实践。所以相对于世俗中的医学而言,道医学是比较难以全面掌握和应用的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必须依靠医者本人坚实而且系统的精气神内功修炼基础。
  道医与世医之间的根本区别,其实是对精、气、神这三大人体基本生命物质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认识之间的差别。世医对人体精气神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理论认识、理性掌握的范畴中;道医则是既要有理性认识,同时也要对精气神具有自身内环境实践的直接感性认识,在双重认识整体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掌握。
  道医学的基础理论,建立在以甚为深邃的洞察力内证,运用自身的深度静定慧观,对生命进行长期全面而细致的观察,根据观察所得而逐步建立起人体医学理论基础。世医在历史上则是继承和运用道医学中的这些基础理论,仅以智观加以学习和运用发展。中医学发展至现在,已经偏重于单纯的智观性发展和丰富,甚至将道医学中经过慧观所取得并且建立的基础理论,部分地轻率地当作糟粕抛弃掉。例如在一个时期阶段中全面否定阴阳、五行学说,摒弃三魂七魄学说,甚至否定经络学说、气机学说等等。将中医学的灵魂抽离抛弃,全面向单纯的智观领域发展。这种现象在道医学领域是不可能发生的,道医学注重智与慧同观研究实践任何事物,而且将慧观所得作为指导智观的基础,是“慧智同观”研究医学的一门学问。
  道医学的学习与掌握,首先在于对传统理论的全面继承,而不是轻率地否定。道医学诞生于道家修真者数千年以来,以自己的性命为试验室进行长期反复的研究和实践,首先在自己身体之内进行全面归道性转化实践,探索精气神与形之间的本质关系,成就了千千万万的祖先,使他们步入真人的行列,并且同时产生了道医学。
  道家理论认为:自然大道的顺变演化过程是:虚化神,神化炁,炁化形,形生而产生万物,物形一旦形成,道炁则滞塞不通。自然大道的逆向回归过程是:形化炁,炁化神,神化虚,当进入虚明境界后,虚实相通,就能穷通万物而复归于道。人类对道对自然的认识,必须经过:体于物而知“身”,体于形而知“炁”,体于炁而知“神”,体于神而知“虚”,体于虚而归道的正确过程。在这五个阶段和过程之中,人类绝大部分固囿在一个“体于物而知身”的初级阶段和过程中。人们通过逻辑思维后天的智识观察、研究和实践对自然万物的探索,从而逐步明白、知晓我们人类自己与万物的之间的辩证依存关系。但是对“万物皆有炁,万物乃一物”的真理,如果不进行内证,产生高质量的系统而可控的灵感思维,就不知道还要研究和实践多少年才能产生真知形成共识。道家修真者与世俗不同,他们运用的方法是灵感思维与逻辑思维同步“穷通塞之端”,炁的滞塞既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障碍,也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运用三因理论研究这个炁“塞”的真正原因所在,探索解除这个闭“塞”不通“因”的转归。这个“端”就是打开塞的根本源动力,也就是暂时看不见又摸不着,但是实际又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炁”。炁是生化之源变化之端。炁虽然不可见,但是它却决定着形的成败、生死与活力。
  道家修真者的“体于物而知身”,首先是以诚信之心承传着祖先们的成功经验,是一种显隐高度结合对炁的全面实践。穷通塞之端,体形炼真炁,修心归虚明,回首返先天。君子体物而知身,体身而知道,这是修真者必然的正确的实践过程。体于身知炁,是一个较长时期的艰苦历炼修持过程,也是掌握道医学的基础。内功界的师傅们常说:“知精者可为常医,识炁者可为良医,达神者则为神医。”这种根据内修水平确定道医学识层次的分类方法,与世医有着根本的不同。“虚实相通,一体掌握”才能真正全面地掌握道医学的精华。
  道医学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宗,以经络学、脏象学为基础,以“气血”为理用。尤为突出对炁的灵活运用和调整,把握这一生化之源,造化之端,为人类的健康服务。这一点也正是被现代医学所忽视的根本所在。
  世医对人体健康的恢复和保持,侧重于运用药物、针灸等等各种方法对人体的精气神进行调整,使其恢复动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道医则是根据“万物皆有气”的原理,在同时运用世医方法的基础上,直接调集各类相应的“气”进行灵活运用。对人体内的气机进行清除病气、浊气、邪气,补充生气、清气、正气。使机体中的精气神恢复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疾病的认识,病因机理的分析,世医重视二因,即内因和外因的致病作用。道医对疾病的认识,则重视三因,即本因、内因和外因。这也是道医学与世医学的根本区别所在。本因,是指一点灵光在历史时空中携带而来的致病因素,它们是能在体内逐步释放,并且与内因和外因密切协同作用,从而产生疾病的因素。本因是一种以全息信息方式储存并且携带的,以炁的方式客观存的致病因素。现代医学已经从微观领域发现了DNA 遗传基因病因携带现象,但是要发现慧观中疾病的全息携带现象则尚需时日。目前的科学研究方法还暂时难以真正全面地进入“炁”的领域之中。
  世医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偏重于对内因和外因研究和应用。道医非常重视整体,本因内因外因这三因的协调性研究和应用,“上工治未病”防胜于治,化优于堵。道医将预防和化解三因对人体的作用力作为重要医疗方法。道医学还非常重视外环境各种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作用以及调整化解。运用道家五术山术中的“风水学”对阴宅、阳宅这些外环境进行巧妙处理,常能使许多慢性疾病加速治愈或者不药而愈。运用“万物皆有炁”的基本原理,运用各种方法调适和营造良好的炁场环境保持和维护人体的健康。
  简而言之,道医学与世医学同源同根,世医学中所具备的内容,道医学中都存在着,而道医学中的内容,由于理义更为深奥,有许多内容并非世医所能完全理解与接受,所以仍然保持着它自身的独立性,在道家内部承传。另一方面,数千年以来道医学与世医学互渗交融,众多的内容早已同化于世医之中,我们从世医名著的大量名词术语中即可见一斑。只是各自阐释的深度广度和准确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今人的阐释由于缺乏自身内证的体验,其中也不乏许多曲解之论误导后进者。今人如想进行道医学的实践,如果在掌握世医学的基础上步入,也不是非常艰难的过程。例如:医用古汉语、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腧穴学、经络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学方剂学知识,都是进入道医学的基础。吾亦将在各篇中对世医所未能论及的相关理论方面,根据师传和实践所得作一些简要的介绍,以飨读者。
  余幼承家学师传,蒙师心传道医心法,从事道家佛家内功修证和临床医学实践数十年,进行传统内功和医学教学工作十余年,对道医学的博大精深和至简至易颇有一些肤浅的感受,虽然所知晓的道医学内容也只是一麟半爪。但是有感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医林的繁荣昌盛,所以不揣冒昧,拾笔作些介绍,以管见呈之于杏林同仁,也希望有缘者因此而得遇明师口传心授,步入道医学的殿堂,真实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医学文化。救世济危,造福人类。




发表于 2008/11/6 21: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愿闻其详!!
发表于 2008/11/10 20: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大作继续。愿意向您学习道医。今年本人刚参加了成人高考中医本科的考试,过段时间才能知道录取结果。自己希望学好中医,为更多的疾病患者服务。
发表于 2008/11/11 00: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一篇文章

论《道医学》--作者:熊春锦
发表于 2008/11/24 03: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看到楼主的续篇
发表于 2009/4/25 07: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医学已出版!

读《道医学》(转帖)----http://www.dedao.org/home/html/daoyixue/lilunyanjiu/20090425/501.html

读《道医学》



天一水



道医学,是源自于道家的修身学说,最初期是诞生于伏羲黄老学说中的守一法之中,在2500年前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传统医学系统,其代表作以现存的《黄帝内经》最具有代表性。中医学界基本上是以《黄帝内经》为基础,2500年以前的黄老学说中,循得一守一法而研究的生命科学成就,比2500年以后逐步诞生的金丹修真法所取得的成就,更为系统和深刻。因此《黄帝内经》也就成为传统中医的坚实基础。使后代形成的中医学基础理论,无法超越于它。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班固根据刘歆《七略》增删而编写的《汉书·艺文志》记载医经七家,《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白氏旁篇》,这其中只有《黄帝内经》流传于今天,其余都没有流传下来。以今人的眼光来看,尽管《黄帝内经》记载的医学内容已经十分丰富了,但是我们可以大胆地推论,还有一些医学的内容,是《黄帝内经》所没有记载的。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内求法”为特点的文化,这些医学内容,都是祖先以自身为实验室而得出来的科学结论,当然在内求法的过程中,也不排斥外求法,不排斥逻辑推理和实验证伪,不排斥归纳和演绎,不排斥思辨。但,内求法是占根本性的地位,特别是在医学及生命科学里,更是如此。

道医学在历代传承的过程中,与中医学交相影响,许多内容已经融入到中医学体系里了,例如,少室隐者所传的八脉交会穴,已经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有更多的内容,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仍然是在道家内部承传,比如说道学文献《黄庭经》、《修真图》、《内经图》等,其中许多道医生理学内容都是中医学典籍所没有记载的。分析起来,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一些道医生理学的内容高深,是深刻内慧观的结晶,而这些内容对于普通的患者来说,例如,道医学所阐述的培生类性体,对于普通患者来说,基本上是没有这些培生类性体的,防治疾病的意义不大,所以中医学典籍就没有记载。二是,一些生理学内容,是医者外慧观(医者慧观患者的内环境等等)的记录,而患者是没有表现出来的一些人体结构,医者就没有记载。例如,八脉道系统,在患者身上就是弱流量的状态,并没有全部开启其功能,而高于八脉道系统的全真经脉系统,四线三窍,在普通患者身上来说,基本是量级极弱,或者没有,所以医者就没有记录于医学典籍。

在《道医学》这部书里,熊先生介绍了道家的“一元四素方法论”和“三元(源)化生万物学说”,介绍了道医学的三元生理学、道医病因学。由于道医学是古代修身者在“恬淡虚无、正气内存”下对生命真相全面、深刻地进行慧观内视,以及研究人与自然辩证关系成果的部分记录,所以道医学,无论是学术理论还是防治方法,都要高深于传统中医学,许多内容要比中医学完整而深刻。这体现在多个方面,下面简述一下。

在人体防御系统的卫气,中医学就是简要地记述了其行于脉外,和其防御功能等等,而在道医学里,可以证明出来,其有九层之多。例如,皮肤受凉而感冒,在慧观中会发现人体体表的九层卫气出现漏洞或塌陷,邪气会沿着经络的传输而进入上呼吸道以及肺内,外邪迅速入侵,作用于有形有相的实质性器官组织。从而使患者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

在经脉学里,首先将经脉分为基础经脉、初真经脉、全真经脉。这种分类方法,使得人们对经脉的层级,有了明确的思路。道医学的深刻内求法慧观性,使其更为系统。人与天地相参,十二经脉系统中,由于1994年开始至2000年期间,地球的隐态结构场发生明显的改变,这使得在十二经脉也发生同步改变,在十二经脉外上方,又出现一个悬浮的对应性的经脉,这个对道医治疗,特别是针灸治疗,有着高度的应用价值。

其中八脉道系统,在常人来说,都是弱流量,没有完全开启其功能,是高深于十二经脉系统的。对于带脉的记载,中医学只记述了腹部1条带脉,而道医学在内慧观的基础上对生命的深刻认识,认识到人体全身有带脉,四肢、头、胸腹各3条,全身总带脉1条,一共19条之多。全真经脉系统,四线三窍——网脉线、之脉线、内丹脉线、外丹脉线、天脉窍、理脉窍、混沌窍,中医学基本上没有记载。

道医三元生理学里,书中详细阐述了人类的性体系统——本体性体系统、培生性体系统、永生性体系统、灵光内蕴性体系统,这些都是我们生命的不同层级的“真主人”,有的管理主宰着我们生命,有的和病因发病有着重要的关系,在中医学里面,基本上只论述了魄魂神系统,并且许多细节论述的并没有道医学论述的详细。特别是人体灵光内蕴性体,无论是传统中医学界,还是在道学界,都没有显传的文献资料对这些系统介绍透露得这么详细。

中医学的一些难题,在道医学的角度和层面来看,也就是一解而云消雾散了。例如“命门”问题,中医学界观点各异,并不统一,其实是由于缺乏深刻的内慧观,仅仅从文献及思辨方面进行探讨,甚至形成了各家学说。但从道医学内慧观角度一看,左玄肾门,右牝命门,就很清楚了。这些并不是空穴来风,这个在道学典籍《修真图》早就有明确的记载。

八脉交会穴是如何与奇经八脉相联系的,这也是中医学界讨论的一个问题。在道医学内慧观角度来看,例如阴维脉中,上肢有一条重要的分支,一直未见前人立文字阐述,这就是在阴维脉的结构分布中,在表层天突穴的内部深层中,在主干阴维脉上,有一重要支脉,沿腋下和手臂内侧中线的深层下行,至内关而止;在阳维脉中,上肢有一条重要的分支,一直未见前人立字阐述。这就是在阳维脉的结构分布中,从肩井穴解剖位的内部深层中的主干阳维脉上,有一重要支脉,沿肩和手臂外侧中线的深层下行,至外关而止。这就是内关通阴维、外关通阳维的客观机理。这些都是来自深刻修身内慧观的结果,而中医学罕见这方面的论述。

其实,反观一下中医学的一些难题,有一些是中医典籍对一些医学内容记载不全或者简要,而后来的读者又离开了修身内求法,无法进入慧观科学领域里,常常只是在智观科学领域里研究,因而产生了一些难题。

道医藏象学,将隐显五脏、五行、五德、五脏阴性阳性性体,一体而论。明确指出了,五脏有有质有形的显态解剖学上的五脏,还有对应的有质五行的隐态五脏。隐态的五脏是内慧观下的结果,而内慧观下的有质无形的五脏,和对应的显态的有质有形的五脏,有的隐显脏腑有位移,所以就造成了对中医藏象学认识不清。五脏中,物元、质元、体元,三元一体,以体元为主导,物元为体,质元为用,进行着五脏的功能。五脏里面的性体,有阳有阴,阳性性体主导五脏良性的功能,而阴性性体,破坏五脏的良性功能。《灵枢·本神》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留气薄而生者也。”德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肝藏仁德,心藏礼德,脾藏信德,肺藏义德,肾藏智德,五脏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五脏五德能量的盛衰生克乘侮而论的。五德品格的亏缺,导致个人的人格的亏缺;五脏中五德能量的不足,导致相应的脏腑易发某些疾病,这些在心理学和体质学、疾病预防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道医病因学中的玄源全息体元致病外因,也是发病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现在社会上也有这方面的病因,这个病因,现在无论是中医界还是西医界,都罕见这方面的论述。其实这不是子虚乌有,古人都能认识到这个病因,甚至针灸古籍都记载有相关的治疗方法,只是现在人们普遍丢失修真内求法,“眼拙慧盲”而无法认识这些病因,就将一顶迷信的大帽子扣给古人。实乃是冤枉古人。例如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就明确记载了治疗这方面的疾病的方法,可惜现在这一部分内容,常常是被删除,只能是在古刻版的版本及少数的现代印本里才能找得到。

《难经·六十一难》有:“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之说,扁鹊饮上池之水,见齐桓公望而知之的历史典故,今人读来多以为言过其实。在道医诊断学里,确有此等望而知之之诊断方法,但其不是肉眼的望,而是心望,道医学的望诊,疾病的三因,本因、内因、外因,望而知之。

在汉唐以后,脉诊成了四诊中的重要的技术方法,今人脉诊常常是“胸中了了,指下难明”,普遍反映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道医诊断里,手中指剑掌眼一展,切脉如探头入体,疾病情况,一诊而知。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院长邢来田先生说过:“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距,在于思维方式。”《道医学》一书,我认为,不在于具体介绍道医学的一些知识,而在于读者通过读此书,而开启我们的心灵和头脑,启发我们研究医学甚或生命科学的思路,我觉得这是最大获益。当我们启动灵感思维甚或执一思维,我们会发现,我们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科学研究领域,这将是我们医学发展之前途,是我们人民群众之福!

《道医学》一书,非常适合中西医医生、中西医院校教师和学生阅读,非常适合人们养生健身、防治疾病参考,非常适合有志于修身实践进入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者参考。愿此书的面世,有助于中华道德根文化的复兴!有助于中医药学在当今的继承和发展!有助于人们认识生命的真相而和谐养生、防治疾病!有助于生命科学的研究!

衷心祝福每一位读者,德性品格纯真,五德能量淳厚,从生命控制的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