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4134|回复: 7

中医望诊 - (1)首辨阴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3 01: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仿佛先生原著:
阴阳,道也:
贯彻三才万有.事理物情,故学莫能逾,法莫能外矣。

一阴一阳之谓之道。《易• 系辞》

按古之为道.三坟相因。三坟者何?曰:《 伏羲易经》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经》 也。

古者,医易一脉,理法一贯,故中医本祖易道而则阴阳.是以《 黄帝内经》 ,所以以阴阳为医道之指归云。

果福居士阐释: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指宇宙间一切万物生存、运动、变化的规律。
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都不会违背此规律.它是以阴阳变动的形式来表现的。
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阴阳相合,相互作用,相反相成,循环不已。这就是天的法则,也是《 易》 的道理。
传统以伏羲氏、神农氏及黄帝所著的著作,称之为“三坟”,而且相继承袭他们的学术思想,用来阐明道的规律。因此,可以说医学和易学在理法上是一脉相贯的。
中医学理论继承了易道思想,以阴阳作为法则,《 黄帝内经》 就是以阴阳学说作为医道的基本理论宗旨

(未完待续)

[ Last edited by wesleybb on 2007/2/7 at 10:29 ]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2: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仿佛先生原著: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
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既医道本诸阴阳,则诊治之道,则望诊相法,自亦莫能外矣。而人之形神,外相之神色形态,内相之喜怒替恶.乃至人之时运之穷通寿夭,盛衰病安,自亦莫能外也。
故日‘’天地之道”' , “变化之父母”、“神明之府也”。

果福居士阐释:


阴阳是宇宙间的普遮规律,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纲领和起源,是生死存亡的根本。阴阳运动形式既变化莫测,而其现象又极为显著。
既然医过之本,源于阴阳,那么诊治的规律,及望诊相法,也必须推求阴阳这个根本。

中医理论认为,就人的形神而言,“有诸内必形诸外”.外相讲神色形态,内相究喜怒善恶,都离不开阴阳的变化,以至于人的寿命长短、疾病的盛衰预后,都必须遵循阴阳的法规。

在我国,通过观察人的面貌、五官、形态、神气来推浏其体质、智商以及疾病发生的时间、病变部位、病程预后等,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人禀赋于先天,在体质、外貌、智力、性情等方面各有差异;后天的环境又进一步影响了这种差异。因此,中医望诊相法,根据神、气、色、形来进行诊断,预测人的心理状态、体质强弱、智商高低、疾病的发生与转归,生育能力及寿命长短,是有科学道理的。它除了涉及到生理学方面的内容,亦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内容。

例如:我们看一个人,五官端正相配.神气光润鲜明,形态慈善安详,行动敏捷灵活.举止从容大度.那么,我们就可以预测此人,身体健康,性情温和,工作能力强、生活及工作环境顺利.受过良好教育.周图社会环境良好,本人有组织领导能力,受人尊敬,而且会长寿。这里,就涉及到了生理,心理及社会的一种立体模式的判断。

[ Last edited by wesleybb on 2006/1/13 at 18:18 ]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7: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仿佛先生原著:

《 内经》 于人之形相,亦别阴阳,阳人阴人,一极两仪也。殆两仪而四象,始肇分之曰:阳中有阳,阴中有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也。是以阴之阴者,名日“重阴”;而阳之阳者,命日“重阳”。阴阳各具形相,故:

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 灵枢• 行针篇》

“重阳”,阳之阳也。“神”, “气”,皆阳也。阳主动而阴主静,故阳人之神气“易动”, “易往”也。

果福居士阐释:

《 内经》 望诊相形,首分阴阳。分为阴人和阳人,阴阳就是两仪。阴中有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中有阳,即两仪而分四象。
阳中有阳,这种两阳相合的情况,就是“重阳”。重阳之人,指偏重于阳分之人。
一般来说,重阳的人多是心肺的脏气有余,心肺居人体隔之上,心主阳,肺也主阳,肝肾之气相时就显得不足了。重阳的人,神经非常敏感,而且神气上表现很有余,阳人的神气容易动,其性格特征是外向型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1/14 02: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仿佛先生原著:

重阳之人,  熇熇高高, 言语善疾, 举足善高, 心肺之藏气有余, 阳气滑盛而扬, 故神动而气先行《灵枢• 行针篇》

“熇熇”,炽盛也.“熇熇高高”.盛而急疾之貌也,“言语善疾”者,快嘴利舌,皆动而疾之阳象也。“举足善高”者,动作举止,好动而善动也。

阳为高而阴为下,故阳人之动尚高也。“心肺”者,脏之阳也。重阳之人。独盛于阳,故心肺之气有余.而肝肾之气不足也。阳盛则气盛,气盛则气行,神旺而易动,故“神动而气先行”也。

夫阴阳之道,对待之道也。明于此道,则相人之法,自在其中也。阴阳之对,表于天地,故阳主动而阴主静,阳主行而阴主凝,阳主高而阴主卑,阳主张而阴主合,阳主疾而阴主徐.阳主盛而阴主衰.阳主气而阴主血,阳主神而阴主形,阳主上而阴主下,阳主明而阴主暗,阳主泽而阴主晦,阳主清而阴主浑… … 推而演之,可致无穷也。

果福居士阐释:

重阳之人感情丰富,像炽热的火一样,性格上不卑不曲,形态上语言畅快,走路很快,好像高抬着脚步走路.这是因为心肺两脏的脏气有余,由于阳气的特性为运行滑利、充盈,向上举扬,故在动作上表现为高亢型。

这种人往往神经比较敏感、重阳之人,独盛于阳.阳盛则气盛,气盛则气行。神旺则易动,神动则气先行。所以,我们望诊看人,必须举阴阳之道,阴阳之道扰是一种对待之道,阴阳是相互对立的。

一般来讲.阳主动,阴主静,阳主运行,阴主凝滞,阳主高亢,阴主低卑,阳主快,阴主慢,阳主神气旺盛,阴主神气不足.阳主明润,阴主晦暗.如此等等二这些,我们在临诊中一眼看去,就可以从人的形态神气上感觉出来。

[ Last edited by wesleybb on 2006/1/14 at 18:15 ]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09: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仿佛先生原著:

人之情性,《 内经》 亦尝分之为阴阳,如
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 灵枢,行针篇》
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素问• 调经论篇》


喜为心志,故属阳;怒为肝志,故属阴。喜乐向阳而忧悲向阴.但参后文示年忌四时论篇第九中所载.自能了然于心也。

果福居士阐释:

因为喜是心志,怒是肝志,心属阳,肝属阴,因此,喜为多阳者所有.怒为多阴者所有。

多阳的人,看上去光明爽朗,多见喜乐;多阴的人,看上去沉滞压郁,动则易怒,很容易向别人发脾气。从给人的感觉上来看,多阳的人比较敏感,多阴的人则比较迟钝。

另外,因为“神”为阳气所主,阳有余,神则有余,从情志上来看,神若超过了一定范围,就会出现“笑不休”,而神不足则悲哀不已。从病理上来看,像狂躁型精神病、精神分裂症,都是属于阳有余;与此相反的,如果出现的是一些忧郁症状;无故悲伤,厌世,具有自杀倾向,一般来讲,属于神不足,也就是阳不足。

临证诊病时,通过望诊了解人的喜悲,向阳向阴,病人一来,就知道这种人属于哪种类型了
发表于 2007/2/16 03: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有道理!
发表于 2007/2/28 22: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有这本书哦,这书很好,很值得一看
发表于 2007/11/22 02: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仔细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