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stream4423

[转载][长篇连载]大转折 —中国的对策与未来 BY黄飞鸿007(2.8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0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好几天上不了论坛首页。今天从一个文章链接中才进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01: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二十世纪西方文明
  
  关于二十世纪整个世界的主题早已有定论,笔者也完全赞同。二十世纪前半页的主题是革命与战争,后半页的主题则是和平与发展。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在第一章我们已经谈到,西方文明是扩张型的文明。整个社会的运转是依赖于扩张的,一旦扩张无法进行,社会就必然出问题。当西方文明把全世界都纳入其殖民体系之后,问题来了,再向哪里去扩张呢?全世界就这么大,再扩张就要去外星球了。而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德国虽然由于地理位置不利,统一完成很晚,但是德国社会内部蕴藏的创造力,丝毫不小于英国。德国统一之后经济迅速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二。德国尽管在第三波次的扩张中充当了急先锋,抢到的殖民地比起英法来还是少得太多。除了抢占英法已经占领的殖民地,没有其他路线可走。英法的殖民地如同其生命线,绝对不可能拱手送人。当时整个欧洲各国统治集团的心态前文已经说过,完全被征服全世界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目空一切不知道天高地厚。想要让各方通过协商重新瓜分殖民地绝无可能。如此则一场遍及全欧洲的大战在所难免,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由来。美国由于建立在一片蛮荒之地,经济发展需要的时间长,所以也是全球殖民大潮中的后来者,也同样要求重新瓜分全世界的殖民地。如果我们用比较学术的语言来概括,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呢?那就是当西方文明在地理方面的扩张达到极限之后,其社会矛盾必然激化,社会开始运转失灵。这里的矛盾激化首先表现在国与国之间的层面上,社会运转失灵的具体形式就是世界大战。对于扩张型的文明而言,这是其内在的特性使然,是其不可改变的宿命。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为标志,西方文明结束了长达四百年的全球扩张期,进入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动荡期。根据一战的这一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应当在西元1914年较为合适。
  
  这个动荡期开始于一战,结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其间西方国家也有过相对繁荣和稳定的时期,但是整体而言,这个时期是动荡不安的。革命与战争是整个时代最明显的特征。西方文明每遇到一个扩张的极限,就会导致一次动乱的发生。眼下的金融危机,同样是西方文明遇到一个扩张极限所导致。这个极限将在第十一章《下一个时代》中讨论。由于环境灾难的发生较晚,历史已经走过了二战,西方文明在各方面已经进行了调整,因此环境灾难没有给欧美造成严重的动荡。
  
  截断历史的预测方法


  以前曾有网友向笔者询问,如何才能掌握一种预测这个世界变化的方法。当然预测这个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果我们抛开玄学不谈的话,窃以为一切预测都必然是基于对历史的直接或间接的研究。这样的方法如果能够建立,对于我们今天无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毫无疑问,我们的一切经验都存在于历史之中。一切预测,本质上都是根据我们的经验以及当前情况所分析得到的结果。哪怕是明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此简单的预测,也是建立于我们的经验之上。更深一层说,整个科学体系就是把人类所有的经验按照一定方式排列起来的结果。当然这种排列的方式绝不止一种,就好象用积木搭房子,同样的积木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换言之今天我们所建立的物理化学等知识体系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换一个方式,也同样可以建立一整套理论来解释这个世界。当然,现在已经建成的理论体系,有可能是所有可建成的体系中最简洁的。从这个角度说,康德哲学是有其独到之处的。所谓认识,一定程度上是人类主动去构造世界的过程。言归正传,到底怎么来预测世界的变化呢?说到底很简单,就是根据一些历史规律以及眼前的世界,去推演世界未来的变化。那么怎么来练习推演的过程呢,方法就是截断历史进行“预测”。如果一条规律是普适的,那么它不仅现在起作用,以前必定也在起作用;换言之,以往的历史演变轨迹就包含了这条规律的影响。假如我们设想自己回到以前的某个时代,并对这个时代之后的历史进行“预测”,当我们的“预测”结果与此后真实发生的历史基本吻合的时候,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理解了历史规律的作用。当反复的进行这种练习之后,站在今天预测未来就不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需要强调的是,假想回到以前的某个时代,必须要设身处地。既然回到这个时代,就意味着对于其后的历史一无所知,决不能在“预测”时随手把这个时代之后的历史事件拿来使用。这样讲可能比较乏味,让我们举个例子看看。
  
  当时笔者在帖子中向网友介绍的就是一次世界大战这个例子。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而且这个例子比较简单,易于理解;我们不妨来重温一下。现在,我们假想自己回到了西元1900年左右。请注意,回到1900年就意味着对于此后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一无所知!决不能在推演过程中使用任何1900年之后的史实!由于此时全世界都已经纳入殖民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必然性已经可以看到了。下面让我们来一步步推演整个战争的进程。首先,既然是群殴,谁和谁一伙呢?三国同盟虽然在1882年签订,但是到1900年条约已经过期,我们不妨假定其不存在。战争的目的既然是瓜分殖民地,那么必然会有些国家的目的是保住现有的殖民地或者领土,另外一些国家的目的则是抢占他国殖民地或领土。拥有共同目标的国家会很自然的结成同盟。当时的欧洲已经占有广大殖民地或领土的是谁呢?很显然,英国、法国、俄国。而试图洗牌的则是德国和奥匈。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应当指出这样的是,如此结盟有深层的历史必然性。因为英法俄三国的位置是在欧洲的边缘,他们的国家安全易于保障,向外扩张的道路畅通,必然成为殖民体系中的既得利益者。德国和奥匈位于欧洲中部,就像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而且他们向外扩张必然经过英法俄的控制范围,否则无路可走。类似的处境使得他们都没有广阔的殖民地,成为急于洗牌的后来者。意大利这个国家在产业革命部分曾有简单介绍。其国力有限且军队战斗力较差,不管加入哪边对于整个战略格局影响都很有限。
  
  明确了战争双方的组成,下面我们来推演一下战争会打成个什么样。战争爆发的时间是受偶然因素影响的,具体在哪一天爆发,由什么事件引发是无法准确预测的。但是可以肯定必然爆发,欧洲国家拉帮结伙打群架在近代史司空见惯;如三十年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拿破仑战争等等。大战打起来之后,局势会如何演变呢?首先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对于任何一方而言,一旦打起来都是输不起的。对于德国和奥匈帝国,如果战争打到半路提出议和,必然割地赔款。大家不要小看了所谓的割地赔款,似乎不一定是什么伤筋动骨的事情。当时的德国和奥匈是二元制君主立宪的帝国,一旦割地赔款社会信心将受到严重损伤,君主威信扫地,只有退位一条路可走。也就是说一旦议和就意味着整个帝国的末日。这种情况在1900年之前已有实例。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皇拿破仑三世战败求和,消息传到巴黎后舆论哗然,法兰西第二帝国瞬间土崩瓦解。拿破仑三世19年的统治遂被终结,三年后郁郁而终。殷鉴不远,德皇和奥匈帝国皇帝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战争打到底。俄国当时也是帝国,受欧洲思潮的影响民心浮动,割地赔款对于俄国沙皇而言同样是极其危险的。俄国也同样要不计一切代价打到底。对于英法来说,中途议和必然要求割让殖民地以满足德国的胃口。法国受普法战争新败之辱,再次议和就意味着再次割地赔款,国内舆论无法交待。而且法国一旦退让,俄国根本不可能单独抗击德军的压力,德国肯定会迫使俄国投降。如此一来德国领土向东大展,成为整个欧洲大陆的霸主,法国永无出头之日了。为了保住自己的国家地位,法国在流尽最后一滴血之前也决不能退。英国虽然有海峡保护,德国未必能把英国本土怎么样,但是一旦德国成为欧洲的霸主,英国的国际地位也无法保住。再者德国胜利后其海军必然继续壮大,加之德国经济实力本身就比英国强,德国海军超过英国那是没有悬念的事情。而英国的生活早就离不开他的殖民地了,不但原料来自殖民地,连粮食都要从殖民地进口。德国海军全面超过英国皇家海军之日,就是英国国内断炊之时。基于这几点分析,英国的境地同样是有进无退,后退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说明一下:本节内容未完)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01: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截断历史的预测方法 (续)
   
  
  通过对参战国的分析,我们可以断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必然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如果没有外部力量的介入,各参战国不打到把血流干是不肯罢休的,至多出现短暂停战然后再打。同时,一战时期陆战的主要兵器是机关枪和步枪。机关枪这种武器使得冲锋非常困难,因此战线有可能长时间僵持不动,谁也冲不过去。这种情况一方面会使战争陷入长期消耗战,漫无尽头。另一方面机关枪的屠杀速度百倍于步枪,这必将造成一次大战的伤亡人数远高于历史上欧洲的历次战争。实际上参战双方士兵伤亡近900万人,平民伤亡近650万人。虽然可以断定战争必然是旷日持久的,但是具体会打多久,在战前是无法准确预测到的。战争何时结束,既取决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取决于各国国内形势的变化。下面从各国国内形势来看一下。
  
  战争必然造成生活水平下滑,社会矛盾激化,各参战国都有发生国内叛乱的可能。那么哪个国家可能最先发生叛乱呢?我们逐个分析一下。英国和法国由于民主政体,可能性很小。社会矛盾激化之后,政府下台再换一届即可,不至于激化到武装暴动的程度。德意志这个民族其特点是极其严谨又富有纪律性。纪律性如此强的民族,不会首先发生叛乱。况且德国当时的经济实力全球第二,家底还是比较厚实的。相比之下,奥匈帝国和俄国都存在首先出现国内叛乱的可能性。但是奥匈帝国的位置决定了即便出现叛乱也不会成气候。德军由于其民族性影响,单兵素质在欧洲首屈一指。一旦奥匈帝国出现叛乱,德军为了防止这个盟友瓦解,必然立即出兵镇压。奥匈帝国正规军尚且不是德军的对手,镇压下去完全不成问题。因此奥匈最多就是出现小规模的叛乱,影响有限。如此推算下来,只有俄国最先出问题的可能性最大。事实上俄国在1917年发生了两次革命。从理论上预见到第一次革命比较简单,预见到第二次革命复杂得多,超过了本书容量。但是理论上讲,出现第二次革命的可能性很大。结合欧洲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地图进行分析,西方文明随后的两大阵营对立是其文明决定必然出现的局面。
  
  从国际角度说,美国的态度至关重要。美国是当时的头号经济大国,军事实力也在稳步增强之中。当时欧洲两个阵营实力势均力敌,美国支持哪一方,哪一方就能稳操胜券。从政体角度看,美国支持德国可能性不大。英国和法国都与美国政体相同,美国支持德国向国内舆论无法解释,将影响大选中的选票。另外美国支持德国也难以操作。德国的港口距离美国太远,不经过英国皇家海军控制的海域,不可能到达德国港口。美国即便想支持德国,也无路可走。综合考虑,美国最终会选择加入英法俄一方。当然美国不会过早的加入任何一方。作为中立国能够从双方挣到钱,利于发战争财。美国军队战前规模很小,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宣战和扩军本身也需要时间。而且参战过早对美国国力消耗大,等到双方精疲力竭的时候加入,能够成为最后一个砝码,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日后最大的发言权。因此美国的影响主要在战争后期,会使战争以非常快的速度收尾。历史的实际情况正是如此。
  
  关于战争的胜负问题,在1900年只能看到双方取胜的可能性大小,并不能断定某一方必然取得胜利。在俾斯麦之后,德国君臣的战略眼光都要差的多,两线作战的格局一旦形成,对于德军而言是相当不利的。但是据此认定德国和奥匈一定失败在事前也是缺乏足够依据的,只能说协约国集团取得胜利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是一场赌博的话,应当去押协约国胜利。但是从理论上严格分析,德国还是有取胜机会的。从军事和工业实力的对比看,同盟国集团并不弱于协约国集团,战争的结果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运气。这样的说法似乎让人难以接受,然而事实就是如此,不但一个人需要运气,一个国家也同样需要运气。如果在战争过程中,出现了明显有利于同盟国的变化,比如法国出现了全国范围的自然灾害,或者俄国沙皇由于某种原因突然逝世导致俄国不得不退出战争,那么整个欧洲的战略格局就完全不同了。如果这种变化来的足够早,以至于在美国参战之前德国就能够迫使法国或者俄国中的一个投降然后迅速集中兵力迫使另外一个投降,那么英国是不可能单独支持战争的,最后结果也必然选择与德国和谈。事实上,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曾经把英国逼到了投降的边缘,如果当时俄国的潜艇再多一些或者运气再好一些的话,迫使英国退出战争是可以做到的。当然,一切都依赖于德国的运气,只有当运气足够好的时候,德国才能够取得战争胜利。一旦德国无法在美国参战之前迫使法国和俄国退出战争,那么德国就绝无取胜的希望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及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和德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德国卸下了东线的压力,把兵力全部集中到西线,向英法发动了一战中最后一次战略进攻。这个时候英法德都已经是精疲力竭,没有后备力量可以动用了。这一波攻势谁能打垮对方,谁就是胜利者。如果谁也打不垮对方,战争就只能无休止的拖下去。德军集中全部兵力,在1918年3月至7月连续发动五次攻势,初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迫使英法联军步步后撤,其中第三次进攻一度到达距离巴黎37公里处。英法紧急向美国求援,美国于1917年5月实行义务兵役制,将陆军从战前的30万人扩充至300万人,其中的200万人陆续派往欧洲。至此战争的结局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德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拼凑足够的力量去对付这两百万美军,只得转入防御直到战争结束。前线节节失利导致德国内部不稳,德皇无法控制局势被迫退位,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如果我们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去分析战争的话,应该说战争结束段所用的时间和整个战争的时间长度相比太过短暂了。也就是说,战争收尾的过于仓促。直到德国投降的时候,德国陆军的主力根本没有被歼灭,战争也没有打到德国境内。这一点日后被纳粹党利用,大讲德国不是被协约国打败的,而是被革命党在背后放冷枪搞垮的。由于德国陆军确实主力尚存,因此这一说法很有市场。倘若不是美国大力支援,在1918年结束这场战争恐怕英法自己也不敢想象。以德军的实力和英法拼消耗打到1920年不成问题,甚至把整个战争拖到1924年以后也未必没有可能。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于仓促的结束给欧洲留下了后遗症。战争结束较快当然有利于保全欧洲的经济和人民,不过深层的问题没有解决。之所以能够较快的结束,是因为有美国这样一个可以隔岸观火的大国存在,而并不是西方文明自身具有这种能力。可以说美国的存在掩盖了西方文明深层的缺陷。希望读者对于这句话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美国对整个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影响!美国的这种影响笔者数年前分析世界近代史的专文已有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下载。虽然有睿智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已经意识到西方文明的深层缺陷,但是绝大多数欧洲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意识到就不可能去进行反思,不进行反思就不会对社会制度以及其心态方面很多不合理之处进行改进。欧洲的心态依然故我。法国在“巴黎和会”上必欲让德国永世不得翻身而后快,思想中完全没有尊重弱者这样的观念起作用。这种结果不可避免地要再次流血,只有血的代价才能让整个社会从迷梦中清醒过来。巨额赔款导致德国经济崩溃,纳粹党崛起并在二战中占领法国全境,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屈辱的回忆。人不管在什么时候,凡事不要做绝了,做绝了既害人也害己。这话要用古汉语的话这样表达,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当然后者的含义比前者丰富深刻的多。欧洲当时肯定是不屑于来向中国先哲学习的,那就要继续流血才能长记性。通俗的说法,这就是交学费。一个国家如果交学费,轻则千万亿的财富,重则毁灭整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这里有必要强调,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时代,如果不愿意主动的去思考去学习,那么就必然被历史法则强迫交学费。这种学费绝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而是成千上万的生命。后来的欧洲历史就应验了这一点。
  
  概括来说,一战在美国的参与下提前结束,对西方世界的深层触动不多。而欧洲又没有主动去反思自身文明的缺陷,于是在此后二十余年的时间里,欧洲又用整整一代人交了学费。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20: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危机

到笔者完成初稿时,1929年到1933年的大危机仍然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本次金融危机是否会超过上次大危机,现在仍需要观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在于扩张型文明遇到了扩张的地理极限。大危机的爆发,是西方文明遇到了一个掠夺的极限而导致。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逐利润,因此其生产能力有无限扩张的趋势。但是生产出来堆积如山的商品卖给谁,就是一个大问题了。不完成这个步骤,资本无法获得利润。这也就意味着,随着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扩张,需要不断地向这个体系输入购买力。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这个问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起始阶段资本主义的生产规模不大,需要的购买力数量也不大。在征服美洲之后可以源源不断地从美洲获得黄金白银,购买力来源问题就解决了。随着产业革命的进行,掠夺范围扩大到亚洲和非洲的腹地。一方面可以在这些地方勒索战争赔款或者收税,另外一方面可以在当地倾销自己的商品,把当地积累了上千年的黄金白银变成利润源泉。当商品倾销受到阻碍,他们就寻找特殊的商品来掠夺购买力。我们熟悉的鸦片就是这种商品。英国为了能够继续在中国贩毒,不惜发动一场战争,可见资本主义对于白银的欲望是何等强烈。

不过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模式是存在问题的。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扩大,对购买力的胃口也不断膨胀。但是与此同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积累在不断被淘空,贵金属被基本抢光了之后,不可能继续满足西方世界掠夺购买力的要求。这种矛盾长期积累的话,欧美的经济肯定会出问题。事实也正是如此,所以大危机不可避免的爆发了。或许有读者要问,上面怎么没有考虑欧美等国的国内市场?的确国内市场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在前一章我们已经谈到,欧美国家的统治集团被近代全球扩张冲昏了头脑。他们对外轻视弱势文明,对内轻视弱势群体。这样必然导致工人工资水平低下,购买力不足。根据凯恩斯的观点,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高递减。这个结论的意思是,随着以个人收入的增加,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例会逐渐下降,而用于投资的部分所占比例则会上升。道理其实是比较简单的。当人们收入很低刚能吃饱的时候,所有或大部分收入都被用来消费。当收入增加了,用小部分钱就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剩下的钱就会被拿来储蓄或者购买股票债券或者开办工厂等等,总之被用于投资。根据这个原理,当社会的财富比较平均的分配时,社会的消费倾向较高。当社会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时,更多的钱被用于投资,少部分钱被用于消费。用于投资的结果一定是增加了社会总供给,简单说产品越来越多。但是消费倾向最强的人手里又没有钱,所以社会的消费能力就跟不上总供给的增长速度。因此,即便是考虑了国内市场,大危机仍然是必定发生的。这是西方文明在国内和国外遇到了掠夺极限的必然表现。

大危机迫使各国不得不全面调整经济政策,从自由市场经济转向有限的国家干预。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包括几个方面,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制定了保护工人的政策,比如规定了最高工作小时和最低工资。罗斯福的新政还规定允许工人组织工会和雇主集体谈判,年满65岁的退休者可以每月领取养老金,实行累进税以向中低收入者倾斜。在二战结束后长达60年的时间里,资本主义没有爆发过破坏力较大的经济危机,可见这些保护工人的政策作用之显著。更深层看,这实际上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转变。一战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没有刺激西方文明完成大的转折。经过大危机西方文明吸取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开始关注弱势群体,构成了整个西方文明从激进转向温和的一个方面。

罗斯福的新政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废除了金本位。在罗斯福就职仅仅一个月后,宣布禁止私人存储黄金,停止用美元兑换黄金。又过了半个月之后,禁止黄金出口,废除金本位。废除金本位后,向社会输入购买力的方法又多了一个。理论上讲,只要开动印钞机,要多少货币就有多少货币,再也不用受黄金数量的限制了。在社会购买力不足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印钞的方式由政府向社会输入购买力。输入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兴建大型工程,也可以兴办其他公益事业。这样可以为社会提供上千万个就业机会,而政府印出来的钞票就通过工资的方式进入消费领域,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复苏。开动印钞机刺激消费,对于摆脱大危机成效显著。但是由此开始的滥发美元,直接导致了今天的金融危机。

应当指出的是,大危机的发生使得西方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微观向宏观转化。由着重研究局部到着重研究整体,体现了西方社会思维方式的缓慢变化。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二十余年之后环保思潮的出现,直至延伸到今天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同样是西方社会思维方式变化的体现。人们不再站在自然的对立面,为了满足自身欲望去思考如何掠夺自然。而是把自己看成整个自然的一部分,思考如何能够和谐的共处。这同样是从关注局部到关注整体的变化。可以说,这种从局部到整体的变化,是西方文明试图修补其内在缺陷的必然选择。对这一话题的深入探讨超出本书容量,请有兴趣的读者自行完成。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20: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次世界大战

如果说一战结束的比较仓促,欧洲相对流血较少而没有长记性的话,那么二战则要惨烈的多,欧洲用整整一代人交了学费。二战之后,欧洲人思想上受到的触动远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深刻的多。欧洲这次是彻底长记性了,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讲,明白了什么叫天高地厚。不过由于战争没有延伸至美国本土,所以美国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影响较欧洲小得多,美国将在这一次金融危机中交足学费后才会知道天高地厚。

之所以说用一代人交了学费,因为二战的破坏力远大于一战。这一切是技术发展的必然,更进一步说从近代西方把发展技术作为征服其他地区的杀手锏时,这种结果就注定了。机关算尽太聪明,到头来终究是葬送了卿卿性命。空军战斗力的提升,使得前方和后方的界限变得模糊,所有参战国平民都饱受轰炸之苦,颠沛流离无家可归。因此战争给各国老百姓造成的精神伤害远大于一战。二战时的陆军主导兵器升级为坦克,坦克与俯冲轰炸机的组合使战争不再如一战那样陷入长期僵持对峙。老百姓很可能发现前几天战线还远在千里之外,早上一睁眼自己的土地已经沦陷了。同时空地协同配合也大大提高了屠杀效率,如果说冷兵器是镰刀的话,机枪就是联合收割机,而空地协同的大屠杀就是台风,核武器则如大地震来临鸡犬不留片瓦无存。二战中的平民死亡约五千万到七千万,加上军人死亡总数可能超过一个亿。

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一战的后遗症和大危机的影响,深层原因则是西方文明没有在一战后及时反思自己的缺陷。一战后的巨额赔款重创德国经济,大危机中德国的处境极其艰难。不过由于一战并未打到德国本土就结束了,德国的军事工业未受损失,元气尚在。只要遇到合适的时机,其巨大的战争潜力就会表现出来。虽然大危机发生后,由于西欧各国无力偿还一战时期向美国的借款而免除了德国剩余战争赔款,但是给德国经济和民族感情造成的严重伤害丝毫没有消除。德国魏玛共和国软弱无能无所作为,丧失在民众中的号召力,希特勒趁机上台,德国的短暂共和制消亡。随后希特勒以铁腕政策干预经济,德国经济奇迹般迅速复苏,基本消灭了失业现象,为其扩军备战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一战的另一个长期影响是导致一种新意识形态国家的出现——苏俄(联)。苏俄的建立成为西欧和美国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这样就形成了两大阵营的对立,这种对立贯穿了二十世纪大半部历史,直到1991年苏联集体。希特勒充分利用了两大阵营之间的矛盾,坐收渔人之利,兵不血刃的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进一步充实了军事和经济实力。到欧洲战争大战全面爆发时,一方面德国的实力大增,另一方面德意志这个严谨而富有纪律性的民族在希特勒的狂热煽动下充分表现了其战争潜力,德军的战斗力之强单兵素质之高可以说令整个欧洲不寒而栗。德国以区区一国之力,对抗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在42年之后美国的加入令欧洲盟国的实力和士气大涨,即便如此德国还是把这场战争进行了6年之久。应当指出的是,德国直到1944年8月才进行全国总动员,此时盟军已经完成诺曼底登陆两个月之久。这说明什么呢?通俗的说就是44年8月前德国妇女基本全部在家做饭带孩子描眉涂口红,而此时的苏联妇女全部在工厂或农田里面干体力活。苏联在苏德战争爆发后,马上进行了全国总动员,整个社会完全是围绕着战争运转。德国由于未进行总动员,社会的战争潜力还远没有完全被压榨出来。对于二战历史稍有研究的读者都很清楚,如果希特勒的运气再好一些或者在1941年下半年即进行全国总动员的话,把欧洲战争打成平局是完全可能的。德军将长期控制包括法国北部、低地国家、挪威、丹麦、奥地利、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在内的广大地域。对于整个欧洲而言,能够彻底打败希特勒是一次险胜,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其中。或许欧洲国家的老百姓们从电影电视上看不到这一点,但是相信那些亲自指挥和参加了欧洲战争的政治家们心里是一清二楚的。这对于后二战时代影响极其深远。

如果以古希腊历史来类比的话,德国就是欧洲的斯巴达。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相当于现代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一战的延续。如同伯罗奔尼撒战争摧毁了古典民主制,一旦打成平局,则两次世界大战将很大程度上摧毁现代民主制。倘如此西方文明的光环将荡然无存,其他地区的人们也不会带着崇拜的心理看待西方文明和其历史。之所以没有出现这种局面,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美国的存在。在一战的分析中已经提到,美国的存在加速了一战的结束。美国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最大的影响就是掩盖了西方文明的深层缺陷,在这里有必要再次强调。如果读者有兴趣理解二十世纪世界历史的话,请务必对这一点给予足够的重视。二战中美国再次发挥了类似的作用,一方面使得希特勒获胜和平局的可能性大减,另一方面也缩短了整个战争的进程。下面我们仅从几点进行分析。

说明:本小节未完
 楼主| 发表于 2009/3/1 18: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美国在参战之前就开始向英国和苏联提供援助,帮助了英苏两国的防御作战和后来苏联的大反攻。关于向苏联援助物资的多少众说纷纭,本书无意纠缠于这样的细枝末节。不论怎样讲,美国的援助对于苏联在大撤退时期迟滞德军进攻速度和提高士气是有积极作用的。在战争初期苏联工业体系受到重大创伤,如果美国不提供后续的援助,苏联将极度缺乏火车头和汽车。苏军将不能够在此种情况下进行大兵团的战略机动,后来著名的十次打击效果将大打折扣。苏联石化工业落后于美国,无法生产出高辛烷值的航空汽油。顺便提一句,日本炼油业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导致其航空发动机同等排量的输出功率小于美国20%左右。这造成了日本的零式战斗机先天不足,缺少防护措施和垂直机动性。由此可见一国的战争潜力与其整体工业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书归正传,苏德战争末期,苏联的人力资源已达到承受极限。为了补充兵员,监狱里的刑事犯也被强征入伍。如果没有美国援助,战争不可能在1945年结束。第二,只有美国有实力组织诺曼底登陆。美国不参战,仅依靠英国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发起诺曼底登陆战役。是役,盟军出动一万三千架飞机,九千艘舰船,以英国的国力不吃不喝也凑不出这么大的阵容。集中如此多的舰船,美国也是倾其所有。为了凑足登陆艇的数目,美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不得不从太平洋战区抽调,招致美国海军的强烈反对。如果不能够顺利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德国可以集中兵力应对东线,守住罗马尼亚经波兰至东普鲁士一线问题不大。第三,美国在二战中生产的飞机数量三倍于德国,英国和苏联的飞机生产数量与德国基本相当。没有美国的参与就无法对德国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德国的战争潜力会衰减更慢。德国为了进行国土防空作战,把东西两线的战斗机大量抽调回本土,造成了德军全面丧失各战区制空权。获得制空权既是进行登陆作战的基本前提,也是苏联顺利反攻的必要条件。

至此结论已经很清楚。美国参战大大缩短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减小了战争对整个欧洲的破坏力,挽救了现代民主制。这再一次验证了前面的一个论断,美国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掩盖了西方文明的深层缺陷。从一战到二战结束是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动荡期,正因为有美国的存在,动荡期的破坏力被极大得削弱,西方文明的元气得以保存至今。对于美国的这种影响,本书称之为减震器效应。然而是不是西方文明的发展一定能够建立起美国这样有巨大影响力的国家呢?答案是否定的。美国的建立必须在一片新大陆上,这片大陆上的土著文明发育缓慢导致入侵文明可以将其全部或大部杀光,否则不可能出现美国这样的国家。毫无疑问,美洲大陆不是西方文明创造出来的,因此美国也不是西方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能够建立起来的,建立的前提是造物主准备了这样一片大陆。另外,这片新大陆上只能建立一个强国,这一点能够成为现实是具有一定偶然性的。这要求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没有向北美的温带地区殖民,而且美国内部的分裂倾向又没有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双峰曲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标志着西方文明走出动荡期。此后虽然发生过环境灾难,但是对社会的影响不大,因为整个社会迅速进行了调整。二战之后整个西方世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吸取了经验教训。再也没有人掐着德国的脖子勒索战争赔款了,相反战胜国主动拿出钱来救济德国难民,帮助德国进行重建。

战后的整个欧洲百业萧条,民生凋敝。仅仅依靠欧洲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复兴的。此时的美国充当了向半个欧洲输血的角色。美国能够充当这个角色,同样是由于其本土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美国广大的领土和美洲丰富的资源使得美国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个庞大的工业体系可以生产出欧洲重建需要的一切产品。在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下,西欧经济迅速复苏,西方文明在动荡期之后开始进入第二个上升段。在第一章已经谈到,西方文明是大起大落型的文明,因此其轨迹如果没有强大的外力影响应该是一个单峰的曲线。但是由于美国的存在,西方文明在20世纪的轨迹不是单峰,而是双峰曲线。出现双峰的主要原因不是西方文明内在的特性,而是地理条件使然。这个曲线的第一个峰顶是在完成瓜分非洲完成和迫使满清政府彻底堕落之时,时间大约是1900年左右。第二个峰顶刚刚过去,选择911事件和次贷危机全面升级作为标志性事件都是有道理的,以本书观点,选择911事件更加合适。从911事件开始,后二战时代结束,西方文明进入第二个动荡期之前的过渡期。在第一个动荡期中,全世界都被西方文明拉下水,世界大战的破坏力远超出欧洲和北美。在第二个动荡期,如果中国和其他国家不能够及早的进行调整的话,那么将再一次被西方文明的动荡拉下水。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个重大的挑战,需要从现在就开始积极准备应对。

第二上升段的西方文明相比近代扩张段要温和得多。对内继续执行改善工人地位的政策,并推出了全面的社会福利制度,整个社会的矛盾得到很大的缓和。对外基本放弃了赤裸裸的军事征服政策,承认了原来各殖民地取得的独立地位,改由贸易手段从欠发达地区掠夺资源。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主要方式不再是发动战争,而是尽可能通过谈判和妥协解决问题。各方在使用军事手段方面都克制的多,联合国相比一战后的国联在制止战争方面发挥了大的多的作用。美苏之间古巴危机的和平解决,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彻底放弃了征服自然的想法,代之以环境保护,并逐步发展成为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将这一时代的主题确定为和平与发展是非常贴切的。

值得一提的是,后二战时代世界和平的维持,与这一时代政治家的经历有关系。后二战时代的政治家大部分在二战时都曾经直接参与战争。他们要么在统帅部运筹帷幄,要么在战壕里冲锋陷阵。战争的残酷经历使他们对和平更加重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谋略水平和政治智慧。在美国随着克林顿上台,标志着未经历二战的政治家登上历史舞台。小布什和奥巴马都属于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通过对二十世纪历史脉络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对整个历史大势的影响。基于这样的认识,再来思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变化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将会容易的多。这一点我们将在第九章中详细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09/3/1 19: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与宗教

子曰:敬鬼神而远之。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的程度,不可谓不发达。然而环顾整个世界,宗教依然繁荣昌盛,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出科学要将宗教打倒的趋势。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科学不够发达造成的。那么对比产业革命以前的技术水平,全世界的科技水平早已不知飞跃了多少倍。既然如此巨大的科技发展都没有打倒,何以见得以后继续发展就会打倒呢?

不论到了什么时候,人类的知识永远是有限的。那么以人类有限的知识而言,总有更大的未知领域,宗教完全可以占据这片未知领域,而且其版图总归比科学所占领的要更大。科学充其量宣布在已知的领域内没有发现神存在的证据,对于未知领域无法否定。不论科学的研究多么深入,宗教自有其彼岸世界,是科学所无法进入的。而且科学必然是以规律来解释世界,但是这些宇宙法则是谁制定的,科学无法回答。无论科学如何发展,所做的都是不断发现新的规律,但是规律从何而来始终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于是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近代以来几乎所有的顶尖科学家都是宗教信徒,比如爱因斯坦、牛顿、巴斯德等等。对于他们而言,发现一个如此精巧而复杂的宇宙按照各种法则有规律的运行着,实在无法回避谁是宇宙秩序的创建者这个问题。既然科学自身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那么不到宗教里去,又能够到哪里去呢?

自然科学发展到今天,本身似乎也越来越体现出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大爆炸产生了所有的物质和时间空间等。在这个大爆炸之“前”,所有的物理定律都是不适用的。应当指出,前面这句话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时间是由大爆炸创造出来的,根本就无所谓大爆炸之前这回事情。没有大爆炸也就没有时间,哪里谈的到什么之前呢?这种情况实在是人类的语言无法描述,脱离了时间和空间概念人类的语言已经完全被束缚住了,我们只好继续使用大爆炸之前这个错误说法。既然大爆炸之前所有物理定律都不适用,人类也就无法去认知;那么上帝——如果存在的话——自然可以呆在这一领域,以大爆炸的方式来创造这个世界。如此一来,自然科学的发展等于给宗教提供了一个佐证,打倒宗教更加遥不可及。

这些还不是问题的全部。技术进步不能够改变人性,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人们的精神世界总是需要有些其他的东西来充实。这个世界恐怕总归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人性的弱点给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带来了痛苦。这种痛苦远不是物质生活的改善可以填平,人们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归宿。对于科学给出的结论,大多数人恐怕未必听的懂,也不想去听。即便听懂了,对于缓解其精神痛苦也没有多少帮助。于是选择信仰一种可以带来寄托的宗教,自然成为多数人的精神归宿。另一方面,人总归是要有所敬畏的,否则社会将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产生巨大的破坏力。法律的约束力依赖于执法,况且很多问题并不是违法,但是却对其他人造成危害。唯有植根于内心的约束机制是最有效的,无需去建立一套庞大的执行机构,而且能够24小时不间断发挥作用。在中国文化中,这种力量是道德;在西方文化中,这种力量就是宗教。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欧美社会销量最大的书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还是《圣经》。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在西方世界达到人手一册的程度。
 楼主| 发表于 2009/3/3 06: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的局限性

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实际上是被作为一种扩张工具来使用的。当其扩张能够继续的时候,技术主要为西方文明带来的是繁荣和财富。当扩张遇到某种极限而不能继续的时候,西方文明必然陷入动荡之中,技术就转而表现出另外一面,增加了动荡对整个社会的破坏力,直到让这个文明彻底衰落为止。也就是说,技术通过加强西方文明的扩张能力使得这个文明发挥其优势一面,等到其衰落期技术又会变本加厉让其迅速走向衰落。技术水平越高,其大起大落的特点就变现的越明显。之所以尚未表现出这种影响,是地球帮了人类的忙。如果不是大西洋和太平洋同时充当了美国的天然屏障,西方文明早在二战时就已经被自己创造的技术打垮了。

当技术进步尚不足以制造能够跨越整个大西洋对美国进行远程打击的武器时,美国本土就是安全的。美国老百姓可以安心生产不用深更半夜爬起来满大街找防空洞,美国的工厂可以昼夜三班倒而不用在夜间实行灯火管制。当时的航空技术水平,还无法制造出实用的越洋轰炸机。以美国国力之强,到大战末期也只研制出了实用作战半径不超过3000千米的B-29。这种飞机由于投下原子弹而在航空史占有重要地位。B-29即使不携带任何弹药同时携带额外燃料,最大转场航程也只有9650千米,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大西洋上飞一个来回。因此,以二战时代的航空技术水平,对美国进行越洋轰炸是不现实的。如果当时的技术发展的足够高,如同二战之后一样可以制造越洋远程轰炸机,那么美国还能够充当西方文明的减震器吗?因此,减震器效应得以实现,既依赖于美国两侧的天然屏障,也是部分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不够高,而不是人类的智慧有办法抑制技术的这种破坏力。

二战之后,西方文明的扩张不再主要依赖军事技术,而是通过民用技术的发展,从自然界获得更多资源。此时的西方文明比起扩张与掠夺时期的西方文明而言,已经变得温和很多。此外美国在二战后主动向欧洲输血,使得西方文明出现了第二个高峰。这一时期西方社会矛盾缓和,社会道德水平普遍提高,一方面是由于民用技术的进步带来了西方社会生活的持续改善。另一方面西方社会运用其软实力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只能停留于输出资源类产品的阶段而无法提高。西方国家获得资源和奢侈的生活,同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环境污染和虚拟的信用。

西方文明第二个高峰的出现,使得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技术进步终于到了可以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程度了。事实恐怕并非如此,道德水平的提高实际上是建立在普遍的优越生活基础之上,但是这是以全球资源供应少数国家才能够达到的效果。脱离了通过国际贸易剥削他国资源,这种生活就无法维持,社会的道德水平同样谈不上。不论是在奥尔良的洪水中,还是在2008年美国圣诞节促销踩死人的事件中,恐怕并不能够看到社会道德水平有多高。如果经济持续萧条下去,此类事件只会更多不会更少,技术水平丝毫没有滑坡,社会道德水平却已今非昔比。当然如果一定要拿出证据的话,暂时未必有多少证据,证据一定是社会以血的代价提供的。

对于军事技术的发展有一点应当强调,并非所有军事技术的出现都仅仅体现技术的负面影响,某些军事技术对于农耕民族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工业建立之前,农耕民族无法有效的把经济实力转化成军事实力,在与游牧民族的对阵中长期居于被动地位。随着机关枪的发明,游牧民族的军事威胁彻底消失了。游牧民族的军事优势,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元朝和清朝的建立都与此直接有关。明代自其建立之初对于热兵器的发展就比较重视,这应该与明朝对抗蒙元骑兵的实际需要有关。为了弥补早期火器射速太慢的缺陷,明初大将沐英首创三线战法,明成祖时期进一步发展了三线法。三线法又称三段击,简单说就是士兵站成三排,当第一排开火时,第二排和第三排装弹准备。第一排射击之后退至最后开始装弹,第二排站至第一排的位置射击。然后第二排退至最后装弹,第三排站至最前射击。如此循环往复,大大提高了步兵方阵的射击速度。同样的方法日本和欧洲后来独立发明,日本晚于中国一百年,而德国的腓特烈二世则晚了三百年。腓特烈二世靠此战法纵横欧洲,跻身欧洲五强,奠定了后来德国的基础。到明中晚期,中国的火器制造技术落后于欧洲。明朝以开放的心态先后引进了佛朗机和红夷大炮,主要通过澳门的葡萄牙人作为中间商,随后大量进行仿制。在明军晚期作战中,火器地位相当重要,但是火器射击速度还是没有达到可以抵抗骑兵冲锋的程度。李自成率兵50万进攻北京途中,代州总兵周遇吉在宁武关死守。虽然周部已经粮尽,火药用尽之前李自成对于宁武关仍然无可奈何。直到把明军火药全部耗尽才得以攻占。

本章小结
二十世纪前半期的动荡期是西方文明内在的缺陷使然,随着殖民扩张达到顶点,必然出现这个动荡期。
美国的存在使这种缺陷没有完全暴露出来,减少了动荡期西方文明受到的破坏,否则后二战时代欧洲的繁荣将变得不可能。兴衰周期
动荡期之后的西方文明全面由激进转向温和,体现在对内对外以及人与自然各个方面。
911事件的发生标志着后二战时代的结束,西方文明开始进入第二个动荡期之前的过渡期。

第四章完
 楼主| 发表于 2009/3/3 06: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中国文明

与扩张型的西方文明明显不同,中国文明是比较内敛的文明,在类型上属于融合型文明。中国文明不强调个体的独立,而更强调个体之间的融合与和谐。中国文明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其顽强的生命力。顽强的生命力用学术名词来讲的话,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熨平了兴衰周期。世界所有古文明中,只有中国文明传承至今没有出现中断。下面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分析一下中国文明。应当说明的是,这样只能展示整个文明的一个侧面,这种论述顺序仅仅为了方便现代读者理解。

文字

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文明长期湮没无考,后人无法读懂古埃及的文字。直到18世纪法国学者商博良破译了古埃及的纸草文字,世界才得以重新了解古埃及文明的面貌。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对于现代读者同样如天书一般,如果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不可能读懂其中含义。印度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古印度没有统一的语言和文字。印度直到今天,还是以印地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作为官方语言。梵语只是宗教和学术性质的专门用语,这一点和拉丁语很类似。伴随着古罗马的扩张被推广到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拉丁语,如今也仅在科技文献中尚有使用。事实上能够驾驭拉丁语的人寥寥无几,拉丁语已经成为死语言。当代欧洲只有梵蒂冈使用拉丁语作为官方语言。

文字是凝固的语言、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的消失,必定意味着其对应的文化消失。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他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无法用其他语言表达出完全相同的意思。语言之间的翻译一旦跨越了语系,必定会丢失大量的信息。比如古汉语和欧洲语言之间的互译,一千个人可以有一千种译法,或许每一种都对,但是任何一种也不与古汉语表达的意思完全等价。欧洲语言是精确语言,古汉语是模糊语言。当使用精确语言表达模糊语言表达的含义时,一定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反之把欧洲语言译成汉语同样有类似的问题。精确语言可以把很多细节描述的更加清晰,而模糊语言则更加凝练简洁极富概括力。在分析很多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时,精确语言有其优势,将西方的科技文章翻译成汉语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汉字是方块字所以不能进行屈折;也就是说,汉字不能像字母文字一样增加前缀后缀,也不能通过改变单词中间的部分拼写来体现词性或者格的变化。精确语言通过语法和构词的细微变化所体现出来的意思,如果直接翻译用汉语无法表达,只有用其他办法增加说明。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东西方文明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产业革命这样的事情,不会首先由中国人发起。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古汉语不如欧洲语言呢?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如果单独讨论自然科学的话,应当说古汉语有其不足之处。但是社会生活是复杂而多样的,需要考虑的问题林林总总。模糊语言自有模糊语言不可替代的巨大优势。首先模糊语言如果要把一个事情的细节说的很清楚的话,可以加长篇幅来解决。但是精确语言如果要想表达模糊的意思,那就不满足其自身的语法和构词法,因此想说也说不出来。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事情都适合说清楚的,硬要说清楚将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具体的例子我们在本章稍后解释。其次,如果古汉语不是模糊语言的话,那么中国文明传承至今将是完全无法想象的。描述同样的事件和思想,古汉语是最精炼的。任何一种欧洲语言都需要更长的篇幅。这样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更容易将前代的文化成果保存下来。每个社会都会周期性的陷入混乱,混乱时期一定会出现典籍失落流散。而且入侵者很可能纵火焚烧。篇幅越是冗长的东西,越难以保存下来。以古汉语的精炼,这种现象也不可避免的发生。比如《盐铁论》中所载孟子曰:“尧、舜之道,非远人也,而人不思之耳。 ”今本孟子无此语,可能在传承中部分丢失。墨子曰:“吾见百国《春秋》。”这话也不见于今本墨子,但是记载在《隋书》中。可见也同样存在部分章节散落。这种情况在欧洲更加极端。古希腊罗马的典籍在历次战乱中消失殆尽,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因为这些典籍传到了阿拉伯世界,西元11世纪之后又通过翻译运动重新从阿拉伯文翻译回来。要是阿拉伯人不替欧洲人保存种子的话,现在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

应该指出,这样来描述古汉语的特点是非常片面的。之所以这样解释,只是为了方便现代读者理解。除了古汉语本身概括能力极强之外,中国人的古典写作方式也同样有影响。大量的含义被写在字里行间,而不是直接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用意十分,下笔三分”。一本孙子兵法,算来不过区区五千余字,足以成为兵经圣典。而西方军事理论鼻祖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洋洋洒洒七十万字,全部打印出来不知道他自己能搬动几本,更不要说背诵了。其他如《老子》、《论语》等同样是短短几千字或万余字。其全部含义需要读者反复的去读才能够体会,甚至反复读也未必能够体会,而是需要读者自身逐渐积累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感悟才会明白。相信很多人有过类似的体会:中学时候读古代典籍,感觉不值一读乱七八糟;大学再读,开始逐渐觉得有道理;等到工作之后回头去读,就能够体会到很多话实在是至理名言。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人生经历的积累,逐渐能够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意思。人类的语言是有很多局限性的,这一点不可改变。对于完全没有经历过或者没有感性认识的事物,依靠语言无法描述。比如向一个盲人描述什么是颜色,这是语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任何语系任何类型的语言都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当然如果玩概念游戏的话,可以说波长为435纳米到480纳米的无线电波刺激视网膜细胞产生的电信号传递到大脑后引起的感觉,就是蓝色。不过这话说了半天跟没说也差不多。但是除了语言之外,人类没有其他办法可以交流和传承思想,这样就会导致一些与哲学有关的问题。西方哲学最早关注的是外部的世界,即从所谓的世界本原问题开始研究。到了近代之后,西方哲学关注的重点从外部世界转向人类的认知能力。二战之后又从认识论转向语言论,开始思考人类的思维工具本身。这种转变实际上说明了一点,西方哲学的关注重点正在从外部向人本身逐渐转移,实际上反映了西方文明从扩张缓慢趋于内敛的过程。如果再讲的宏观一点的话,这是西方文明在向东方靠拢,或者用一个新词来描述,这是西方文明中国化过程的一部分。中国的哲学与此是显著不同的,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关心的就是人类社会,因此中国哲学以现代的名词描述就是更多的偏向于政治学和伦理学。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01: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崇拜

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实际上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能够体现这种不同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东西方绘画的不同。中国画和油画的风格差别之明显,任何人都能一眼辨认出来。中国画更多的追求意境,而不是去描绘细部。油画正好相反,隔得远点去看,很可能误以为是照片。那么模糊的思维方式,对于文明的生命力有哪些影响呢?我们用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来说明。中国的天崇拜就体现了模糊的思维方式如何增强了文明的生命力。中国人所崇拜的天,本身就是非常模糊的。天是什么,这是个无限简单而又无限复杂的问题。每个人都能够看到天,但是每个人看到的都只是天的一部分。而天到底是什么样子,这既无法用语言描述,也无法用绘画展现。天对于人而言,是无法穷尽的,只能是模糊的。天同时又是统一的、连续的、不可分割的。这样的一种崇拜,与中国人的大一统观念是吻合的,促进了整个国家一次次由分裂走向统一。而任何神崇拜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任何人格化的神都是个体的、分散的、不连续的。人可以给神塑像,但是不可以给天塑像。

由此导致了东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不同,那就是中国没有君权神授的思想。除了洪秀全这个对基督教一知半解的邪教头目自封为耶和华的次子耶稣的二弟,中国的君主从不宣称其权力来自于神。至少从西周开始,中国的皇帝(王)始终以天子自称。中国的君权是天授的,而不是来自于任何神。秦始皇玉玺上刻的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如果西方人看到这种情况,很可能认为天是被人格化的,否则不可能成为人间统治者的父亲。实际情况是,天并没有被人格化,中国人虽然动不动会说到老天爷这个词,也只不过说说而已。这个概念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基本没有地位。但是如果说天没有被人格化,那么恐怕也不合适。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无意义,如果一定要说的话,中国人讲的天既不是人格化的,也不是非人格化的。实际上中国人根本就不关心天是不是人格化的,对于中国人而言用不着去研究。天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如果一定要用精确的思维方式来思考这个概念的话,必然陷于其中无法自拔。前文提及中国哲学对于外部的世界不是特别关心,这里同样得到体现。哲学家们并没有浪费脑细胞去思考这个问题,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谈论着天和天道,但是并不纠缠于概念本身。

这里体现了东西方文明之间的深层差异,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用西方的词汇硬要描述东方的一些现象,就像非要把唐诗翻译成英语一样,必然变得面目全非。如果对历史研究有兴趣的人,一定能够体会到这一点。以西方的概念硬要描述东方的历史,很多时候就是在削足适履。殊不知东西方的鞋是不一样的,都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根据自己的脚定做出来,切掉自己的脚去穿别人的鞋,毫无疑问伤害的是整个民族。这里体现了强势文明的话语霸权和学术霸权,其他国家的学者往往身不由己地跟着西方的指挥棒在转。本质上说,是因为西方文明的强势地位,很多人潜意识里将西方文明看成了全人类的归宿。因此想当然的认为一定是自己的脚出了问题,绝不可能是对方的鞋出了问题,即便切自己的脚会导致血流成河伏尸千里,那也一样在所不惜。前面在讨论中数次提到:西方人带来的观念,远比他们的武器更有杀伤力。这里同样体现了这个问题,请读者务必注意这句话。以观念杀人,比用原子弹杀人更加恐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