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050|回复: 0

做有中国精神的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8 00: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做有中国精神的孩子
                                                                                                                                     陈明磊
         同学们,你们必定有一天要挽起黑色的头发,走向成年的殿堂,戴上祖先的冠笄,向皇天后土揖拜,担起华夏复兴的重任。为了这一天,你们必须要懂得:仅有身体的长大是不行的,还必须让自己的血液里流淌着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就是华夏民族的精神。
     开天辟地的盘古用自己的身躯化作了大地的山岳河流,从此,中国精神就像山岳一样高大,像河流一样悠长。她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不屈抗争;她是女娲炼石补天的悲悯善良;她是夸父追日的坚强豪迈;她是精卫填海的勇敢执着;她是大禹治水的为公天下……从我们的祖先无比奇丽的神话和传说里,豪迈地走出了一个有礼仪之大、章服之美的伟大民族叫华夏!她走过的土地就是如日经天,如月之恒的华夏之邦,称作中国。
        同学们,你知道早期中国人的样子吗?翻开司马迁的《史记》,我们会看到“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的专诸、聂政的故事,反映了我们中国人舍生取义的侠肝义胆的豪情;   赵氏孤儿、管鲍之交,反映了中国人的耿耿忠烈的品质;“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荆珂刺秦王、易水河畔樊于期自刎头颅为其饯行的壮举、田横五百壮士的集体自杀报主都表达了中国人不畏强暴 、杀身成仁的民族血性;张良刺秦,一介书生为报韩国覆灭之仇,竟敢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说明当时的读书人并非像后世儒生那般手无缚鸡之力的懦弱;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封狼居胥,以“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战略威慑,以“汉兵奋迅如霹雳”的打击力度,追杀匈奴远遁欧洲,解除了威胁华夏民族生存的千年大患;张骞两闯西域,班超投笔从戎,大漠孤烟,使华夏文明直达中西亚和欧陆;大汉使节苏武,曾被匈奴扣押在茫茫雪原的地窖内十九年而不改汉节,每天仍持旌节遥望南方为祖国祈祷……
        今天,生为一个中国人,除了无法改变的黄皮肤黑头发的生命外观特征外,还有多少中国精神的血液在体内流淌?在一片“哈日、哈韩族”们的喧嚣中,放眼望去,高楼大剧院越来越宏伟了,但都是建立在文化的沙漠之上,再壮观的灯火辉煌也掩盖不了内里的贫瘠荒芜。
        且看所谓的名导大腕的清宫辫子戏,铺天盖地向人们宣传的是属于与现代文明相悖的“明君”、“清官”的崇拜和“专 制”、“人治”的向往,是对宫廷内和官场上阴谋诡计、阳奉阴违、阿谀奉承、争权夺利的颂扬。他们理解的民族文化就是烟花柳巷的大腿琵琶舞,并且还搬上雅典奥运八分钟。将一句充满抗争精神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唐诗演做了一场充满乱伦和阴谋的宫廷政变,将满城大奶妹晃悠出来的低级庸俗来娱乐大众,去获取洋大人们猎奇心理满足后的廉价掌声。
         这些把持我们文化阵地的精神贵族们,哪里懂得我泱泱华夏的文化精神内涵?他们只懂得把京剧、脸谱、大红灯笼、二人打诨转、腰鼓、毛肚巾、大秧歌、旗袍大腿歌舞这些外表的视听感观元素拿出去摆弄,却以传播中华文明的堂皇借口,将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当作了的玩偶。这种属于大众娱乐的形式主义东西虽不能说是一文不值,但决不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虽然这种农村大集庙会上的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可以舒解人们生活的精神压力,但决不是促使一个民族自新向上的精神动力。这就像桃子一样,时下那些文化贵族们把玩不已的东西充其量只是些腐烂变质的外表皮肉,他们却把真正有价值的内核扔掉了。而真正的中国精神应该像桃子的内核,可以抵抗住风霜雨雪的侵蚀,生根发芽,灼灼其华。
        我们民族的先圣先哲和志士仁人,在历史的风云变换和个人的困苦磨难中,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
        回望我们华夏历史,在南宋抗击蒙元入侵的卫国战争中,华夏儿女抵抗到祖国的南海厓山,在经历了殊死惨烈的战斗后无力回天,丞相陆秀夫身背少帝投海殉国,誓死不向野蛮的侵略者投降受辱,南宋军民至少十万人亦相继跳入滔天的巨浪之中。而关押在蛮酋的京城大都三年的文天祥经受了威逼利诱和残酷折磨后,慷慨就义。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浩气长存天地间。
      华夏民族的国虽破,但中国精神却在山崩地摧中的经受了考验,深深地埋藏进华夏的土地。这种精神的种子支持着我们民族没有亡于满清剃发易服政策下的野蛮屠杀和文化歪曲灭绝,也没有灭绝于日寇大半个世纪的觊觎和对大半个中国的八年占领。“为争取最后的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一位中国 军 队 抗日将领的誓言闪耀着中国精神的光辉。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民族顽强追求变革和虚心学习进步的精神,在近代以来力挽民族彻底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中国精神是不可侮的民族自决,更是华夏民族走向现代化的苦苦求索。从戊戌六君子变法维新失败后的慷慨赴死,到孙中山领导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辛亥革命,到高扬民主科学精神的“五四运动”,到解放战争时期闻一多、李公仆无畏枪口的拍案而起,再到“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的抗 议“四人帮” 法 西 斯 统治的“四五运动”,……女娲和伏羲的子孙,九死而不悔,至今日己经结出了巨大的果实,却远未结束。
     这种进步的果实,并不体现为高楼大厦、也不体现为飞机大炮,当然,更不会是美女抚弄琵琶时丰腴的大腿,而应该是一个力量——阴柔与阳刚结合的力量,阳刚体现为勇敢和执着,阴柔表现为包容与学习。这种现代的力量,与先民的神话精神是从一而终,始终贯穿着华夏民族精神的主线。中国精神的当代直观形象应该是一个走过困苦、走过迷茫,却依然风华正茂的青年,既充满阳刚,又沉稳豁达,用强健的臂膊和宽广的胸怀带领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新生。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精神的孩子?怎样来实现?你们现在还是读书考试的学生,读书是为了什么?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可思可鉴: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苏轼,是同学们无比敬仰的古代文学家和政治家,有的同学在作文里甚至渴望以做他的书僮为荣。苏轼小时候也要为应试去读书,但他并没有把读书去看作是升官发财的手段,而是通过读书让自己获取了中国精神的滋养,他以东汉的范滂为榜样,从此以后的苏东坡以天下为己任,遇苦厄而不悔的用世之意,是深受范滂影响并以之为典范的,那么范滂是何许人?
        范滂是后汉时代嫉恶如仇、忧国忧民的气节之士,有澄清天下之志,他为反对宦官专权的黑暗朝政,解民于倒悬而被捕杀害,临刑前辞别老母,母亲说:“汝今得与李、杜(指李膺、杜密,皆当世名士,亦同时被害身亡)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范滂别母,给天下人和中华文化史留下了一段千古绝唱,真是“幽深牢破室族而不顾,至于子伏其死而母欢其义,壮矣哉。”     
         我们读到这里,就可以理解苏轼以老迈之躯被贬谪到当时蛮荒的海南时,犹深入土著居民之中,指导桑麻,兴学办教,传播华夏文化的那种执着达观精神了,更不难理解他“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诗句中传扬的中国精神了,他决不是为了像今天一些旅行社宣传的那样,是贪恋海南岛的风光之美。所以,我们应该为那些只追求金钱利益而丧失中国文化精神的经济恐龙们感到悲哀,同时,也应该为自己问一下我将为我们的民族做些什么?
         去读懂我们民族的哲学和文学经典,去读懂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思想著作,你们既要如数家珍般地铭记老子和孔子等华夏先哲的无私仁爱教诲,也要接受西哲伏尔泰、卢梭的自由平等的权利主张。
         老师希望你们在应试教育的夹缝里顽强地成长着自己的精神之树,用热情和思想的双臂拥抱即将到来的青春华年,每天抽出时间来阅读中外文化经典,一步步走向人类伟大精神的高地,然后把中国精神的种子撒向一片片文化的荒漠沙丘,再造“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的伟大中国文化,为着华夏复兴的光荣使命而挥写自己美丽的人生。


[ 本帖最后由 梦觉 于 2009/9/8 16:12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