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8/3 05:03:01
关注医务工作者:12%医护人员患抑郁症2012-08-03 13:53 来源 华西都市报
昨日下午1点过,成都某着名三甲医院急诊科一女护士张玲,因严重的抑郁症,为自己注射了过量药物自杀身亡,年仅27岁。
人民南路三段19号是一个老式小区,昨日中午1点过,突然传出的声声呼救,打破了小区往日的宁静。
门卫李师傅说,当时他听见呼救声,循声望去,认出呼救的是人在附近药房上班的姑娘,小区里的租住户徐丽。而那个需要急救的人,是两个月前才搬来与徐丽合住的张玲。小区里一名听见呼救声的男子,迅速冲到位于4楼的徐丽家中试图救人。几分钟后,120赶到现场,医生虽然全力抢救了10多分钟,还是未能挽回这条年轻的生命。
小区的《流动人口出租房屋信息报告单》上简单登记着张玲的个人资料,“27岁,西昌人。不久前其母亲搬来与她同住。”
此外,由于抢救的需要,在抢救过程中,室友提供了一些有关张玲自杀的信息,她是小区附近某大医院急诊科的护士,她患有抑郁症,以自行注射药物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小区里认识张玲居民也都表示,张玲为人很谦和,有礼貌,平时看到哪个都要打声招呼。
后经记者多方证实,张玲的确是成都某着名三甲医院的急诊科护士。了解张玲的人说,工作压力大可能是张玲患上严重抑郁症的原因之一。由于张玲是因过量注射了一种管制类药物,抢救无效死亡的,110随后将张玲的母亲和徐丽带往跳伞塔派出所了解情况。
(文中人物系化名)
最新调查
12%医护人员患抑郁症
2010年,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有28%的医护人员有焦虑、烦躁感,12%的医护人员患有抑郁症。80%的医卫人员有疲劳感、40%以上的医卫人员缺乏工作中的成就感、28%的医卫人员有焦虑感、烦躁感,还有12%的医护人员已经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专家表示,长期的心理压力导致了医护人员的“五高”:第一,离婚率高,尤其是护士行业;第二,服用安眠药的比例高;第三,过量抽烟的人多;第四,患慢性病,尤其是消化性疾病的人多;第五,自杀率高。在55种社会职业中,医生的自杀率排在第一,护士的自杀率排在第三,男性医生的自杀率是普通男性的3.7倍。
新闻连接
成都女医生注射百草枯自杀
2008年4月14日凌晨7时50分,24岁的梁静在省医院抢救14天后,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14天前的深夜,这名年轻的女孩最后一次运用她所学的肌肉注射,将剧毒农药百草枯稀释后,用冰冷的针头注入了自己的身体……从记者采访和她的日记看来,她内心所承受的压力包括:考职称,领导批评,患者时不时的“冷眼”或不理解等等。
四川8医生违规注射麻醉剂
2009年7月3日,绵阳市某医院肾脏科的26岁医生女医生黄婉,为缓解工作压力带来的失眠,连续7天睡前自行注射丙泊酚(Propofol)。这是一种能在30秒内使人失去知觉,被广泛用于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的药物。川大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物质依赖科副教授唐林说,该中心此前已有相同的7例病患,用药者均为医生。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8/3 05:04:02
中国将总结推广试点城市医改经验 2015年全面推开2012-08-03 13:54 来源 新华网
家国情怀推医改 三年实践聚共识--我国深化医改三年取得阶段性成效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虽遇千难万阻,但由于推行者的家国情怀,全社会的理解支持,这一涉及13亿人民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在三年的实践中终于凝聚成共识,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制度优势”催生“阶段成果”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走过农村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风风雨雨,却迟迟没能走出医改的困境。卫生部部长陈竺说,当时曾一度认为医疗卫生事业能够通过市场化来解决,因而对卫生事业投入相对不足。直到2003年,我国有医保的人仍只占15%左右,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广大农民和没有医保的居民,只能“小病拖、大病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比较普遍。
医疗事业的属性问题从2006年开始得到各方关注,最终明确“在基本医疗上必须由政府主导,强调其公共产品的属性”。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医改坚持群众利益至上,贯彻群众路线。这样的方向和路径,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取向,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前提。”
短短三年,中国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药补医机制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破除;各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累计覆盖近2亿人群;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时期。
2003年艰难起步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进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阶段,已如利刃划竹般顺利,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同步推进和完善的,还有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截至去年年底,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覆盖率均超过95%。
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说,“医改刚起步时,我们这些参与者、推动者,是决心大于信心、勇气大于底气。现在,信心和底气都增加了。”尤为重要的是,实践证明医改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路径是可行的,这比成效更为重要。
“民生至上”成就“德政口碑”
三年医改,重点在基层,成效也凸显在基层。
湘西的大山、贵州的苗岭、云南的傣寨、青海的藏区……在这些偏远地区,孙志刚一次又一次被基层群众和患者感动:“我到湘西农村,农民提起医改,不断喊‘共产党万岁’;我到贵州云南的一些地方,那里的老百姓拉着手不让走,虽然话语不多,但那是发自内心的感谢。”
陈竺表示,医改获得初步成效,得益于我国政府“民生至上”的执政理念。此轮医改重点在农村,随着保障制度的完善、筹资水平的提升,医改开始将一些重大疾病纳入大病保障。陈竺说:“目前有8个大病种包括宫颈癌、尿毒症等,在试点的基础上已全面推开,仅去年就有20多万患者获得补偿。”
曾担任此轮医改方案起草组副组长的张茅表示,当初设计方案时,就把群众的诉求作为医改的主要内容,坚持从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出发。如今,13亿人被纳入医疗保障系统,大部分农民不再“小病拖大病扛”。
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住院医师焦峥说,2007年前病房收治的多是医保病人,农村来的病人很少。现在,消化科的病床数翻番,每天50多名病人中,大部分是参加新农合的病人。
让陈竺津津乐道的是,反映国家整体健康水平的一些重要指标明显改善,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降低,而且反映城乡差距的两条曲线趋向合拢。因为医改方案安排了中西部孕产妇免费分娩的政策,使我国的住院分娩率超过96%。
走过风雨,彩虹在前
聚焦医患关系的电视剧《心术》之所以能够持续热播,从另一个层面表明了社会对医改的关注程度。张茅曾两次约见《心术》作者六六,鼓励她客观地展现医患矛盾,真实地展示各种冲突。“只有直面问题和矛盾,才会找到化解的办法。”张茅说。
“三年医改一路走来很不容易,遇到很多非议和阻力。”孙志刚感慨地说,现在取得的成绩让越来越多的人达成共识,那就是“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效果明显”。
实地考察过中国医改成效的各国同行,对中国医改都给予肯定评价。法国专家介绍本国情况时,打出第一张幻灯片就是“与中国医改同行”。
三年医改实践,还在基层实现了医患关系的改善。上海市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队长严正,长期坚持为社区居民服务,陆续有51位老人将家里的大门钥匙交给严正。这不仅方便了严正更好地照顾老人,更是对一位社区医生的绝对信任。
说起公立医院改革,张茅表示,当前要抓紧把试点城市的改革经验总结推广,2015年全面推开,让公立医院改革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医改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形成合力。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尹力表示,十二五期间,药品电子监管的实施范围将从基本药物扩大到所有药品,充分发挥电子监管在打击假劣药品、追溯和召回问题药品方面的作用,全力维护群众身体健康。
医改是长征,“三年”结束了,医改还在继续。面对成绩不沾沾自喜,面对困难不妄自菲薄,进入深水区的中国医改,已然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底气。
中国医改,风雨走过,挑战仍在,彩虹在前。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8/3 05:05:03
海南万宁医患纠纷引群体事件2012-08-03 13:44 来源 新华网
7月31日中午12时许,海南省万宁市公安局禄马派出所接到110指挥中心的指令称,一妇女因服用农药在禄马卫生院里抢救无效而死亡,其家属情绪激动,纠集了亲属近百人,不让前来抢救的“120”救护车返回市人民医院,并要打砸医院、殴打医生,一场恶性医患而引发的群体事件一触即发。
接到指令后,禄马派出所负责人陈希军立即带领民警赶往事发现场。经了解,禄马联群村委会石坝村一名叫杨某山的村民,早晨和妻子何某燕因家庭琐事而发生口角,妻子何某燕觉得很委屈,越想越气,甚至不想活在人世了。于是,她趁着丈夫外出,悄悄进入自家的鸡寮里将铁门反锁后,服用了两瓶事先准备的“敌敌畏”农药。
8岁的女儿小花看到妈妈进入鸡寮好久没出来,敲门叫妈妈但没得到回应。女儿小花匆忙叫爷爷回来,老人回到家后,看到儿媳妇已瘫在地上,他立即拨打了“120”电话,但终因“敌敌畏”的毒性剧烈,人没有抢救过来。
之后,因死者家属质怪万宁市人民医院“120”动作慢,抢救不及时,造成了患者的死亡。情绪激动的死者丈夫杨某山等近百人要打砸医院、殴打医生,并将“120”救护车留下,要求该市医院领导来禄马卫生院处理后方可放行。
禄马派出所负责人陈希军看到群情激动事态不好平息,马上将现场情况向市委常委、公安局长张兆腾、市局叶青政委、叶国彪副局长和北大镇书记倪业高等汇报事态。张兆腾常委指示陈希军“控制事态、做好善后、避免群体事件的发生”。陈希军马上组织警力和其家属沟通,做好安抚和控制事态发展的工作。稍后赶到现场的镇委书记倪叶高、镇人大主席张斌、市人民医院陈副院长等有关部门领导也积极参与处置工作。
针对禄马派出所、北大镇委提出的以“人道救援”为主的协调方案,万宁市人民医院最终同意支付1万元人民币作为死者安葬费,一场即将引发为恶性群体医患事件终于平息。
补充阅读:医患纠纷缘何愈演愈烈?
医患纠纷走向恶化的表现,轻则"医闹",患方以不正当手段,在医院堵门,到处拉挂横幅,甚至围堵医务人员,限制其人身自由,重则对医务人员进行谩骂和殴打,对医院进行打砸破坏。甚至刺杀医生,导致血案频频发生。
据新华社报道,2006年,我国内地共发生9831起严重扰乱医疗秩序事件,打伤医务人员5519人,医院财产损失超过两亿元。2006年1至6月,广东省各级医疗机构因医疗纠纷引发的患方"暴力索赔"事件共200件,平均每月33件。有医学界专业交流网站统计,2011年,光媒体报道的全国砍杀医务人员恶性事件就有10起。
“医闹”是源于患者对医疗纠纷处理办法的不信任
就以医疗诉讼中的核心程序—医疗技术鉴定为例。2010年《侵权责任法》生效后,国家统一了医疗损害与其他人身损害的赔偿标准,但这部法律没有对医疗诉讼中最核心的程序医疗技术鉴定程序作出规定。关于鉴定机构的选择,目前仍存在双轨制,各个地方的法院都自行其是。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法院优先委托本地医学会,也有部分地区的法院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委托医学会以外的机构。无论是医学会还是医学会以外的司法鉴定机构,都可能面临不被患方或医方信任的结果。比如医学会,表面上是公正的,专家都是抽签产生,似乎没有问题。但医学会事实上与卫生行政系统存在利益关系,很多医学会专家也都是当地医生,跟出事医院关系紧密,委托本地医学会,很难得到患者信任。至于医学会以外的鉴定机构,其鉴定专家多由鉴定机构指定,为了市场生存,会顾及公正,但难保不被操纵。
很多患者都认为医学会和医院"就是亲爹和儿子的关系。
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曾披露,在2003年到2005年间,广州地区的医疗事故纠纷中,354宗申请的医疗事故鉴定最终只有39宗被鉴定为医疗事故,所占比例只有11.02%。
着名医疗器械打假人陈晓兰说,确实有些医学会的医疗事故鉴定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鉴定书上只有医学会的公章,参加鉴定的专家不签字,也不写鉴定意见,法院审判也不出庭接受质询"。
广州军区联勤部原研究员阎惠中肯定了上述现象的存在,认为这使得医学会的医疗事故鉴定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大打折扣。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8/3 05:05:41
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拟订四大重点2012-08-03 13:57 来源 新华网
1日起公开征求意见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医院管理廉洁风险防控、医疗服务廉洁风险防控、供应商诚信管理、患者满意度管理列为“高”风险等级重点防控内容。
在开展医院管理廉洁风险防控、促进医院管理干部规范用权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基建权要实行工程造价跟踪审计,重点防范招投标和资金管理使用中的廉洁风险;采购权要重点加强药品、设备、试剂、耗材等物资采购的监管,加强对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询价采购和单一来源采购的管理;人事权要强化对干部任用、人员招聘、职称评审、编制管理、转岗和执业资格管理的监控;财务权要强化对资金集中统一管理、执行财务内控制度和基建项目、大额购置、专项资金等重点支出的监控。
在开展医疗服务廉洁风险防控、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方面,征求意见稿针对社会普遍关注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规范诊疗服务行为,防止收受“红包”、回扣、过度检查治疗、乱收费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临床用药要强化对药品来源、基本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使用、超限处方、不合理处方、贵重药物和单品种药物用药数量的监控;医用耗材和试剂使用要强化对来源、采购、资质、出入库、使用的监控;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要强化对检查阳性率、检查权限和重复检查的监控;医疗收费要强化对收费标准、项目执行情况和超标准超范围收费、分解项目收费、重复收费的监控。
在开展供应商诚信管理、净化医院工作环境方面,征求意见稿坚持受贿、行贿两个方面同时抓,提出实施诚信承诺制度,供应商与医院签订的业务合同必须设置不得收、送商业贿赂的条款,并明确约定法律责任;实施诚信评估制度,对供应商廉洁守信、依法经营情况,每年全面评估和分级排队,作为是否续签合同的重要依据;实施风险预警制度,开展供应商产品价格监测,把出厂和销售差价较大的作为监控重点,严厉打击失信行为;实施诚信捐赠制度,供应商对医院的自愿捐赠资助不得附加任何影响公平竞争的条件,不得与采购商品(服务)挂钩,不得指向特定内部职能部门或个人;实施不良记录制度,对经核实有商业贿赂行为的供应商按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购买其产品。
在开展患者满意度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在门诊大厅、收费和取药窗口、住院病区显要位置设置评价信息采集器,建立出院患者回访制度;实行全员与大样本相结合评价,评价结果定期在医院内部公开;建立评价信息采集制度、定期分析改进制度和奖惩制度,定期分析患者不满意的问题及原因,促进医院规范管理。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8/3 05:19:59
新医改试水已三年今年终入“深水区”2012-08-03 09:03 来源 河南商报
全省深化医改工作会部署今年医改重点
40县(市)列入试点 探索药品零加价
全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将达七成以上
新医改试水已三年,今年正式进入“深水区”。
昨日,我省召开深化医改工作会,在要求进一步加大医保覆盖范围以及报销比例、探索大病救助等模式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为今年任务的重中之重。
40个县(市)列为国家试点,将探索公立医院药品零加价,改革“以药养医”。
医保
住院报销比例达七成以上
让老百姓敢看病,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扩大医保覆盖面。根据会上发布的《河南深化医改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今年,我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医保与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要提高到95%以上,而新农合更要确保超过97%。重点做好农民工、灵活结业等没有“铁饭碗”的群体参保工作,其中,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
而为确保医保保障水平,今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即人均筹资达到300元左右。有了这个基础,我省今年要保证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超过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或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而且不能低于6万元。而新农合更进了一步,最高支付限额达到15万元。
《工作安排》还要求城镇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七成以上,新农合则要达到75%左右,逐步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之间的差距。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付比例不低于一半。并探索通过个人账户调整等方式,逐步建立职工医保门诊统筹。
鼓励医院“先诊疗、后结算”
为了方便报销,我省今年将积极推广医保就医“一卡通”,基本实现参保人员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及时结算,加快推进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的跨省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
据悉,我省新农合已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内实时结报,即省内异地在哪看病,出院都能报销。而从今年4月1日起,沁阳4家公立医院、12家乡镇卫生院全面推行“先住院,后结算”的医疗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走在前列。
私人诊所也能成为医保定点机构
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曾坦承,我省一些医院的公益性质被淡化,过度医疗、过度用药、多度检查等普遍存在。
而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的,就是通过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报销支付方式改革,逐步覆盖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而为了引导老百姓首诊到基层,《工作安排》要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在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和三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差距要拉大到一成以上。并将符合条件的私人诊所等非公立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大病救助
救助群体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
为破解因病返贫难题,我省也一直在探索。
《工作安排》明确,虽然参合农民平均报销比例在75%左右,但如果一次性住院花费超过6万元,则报销比例直接提高到八成,而10万元以上则能达九成。
此外,今年我省要全面推进尿毒症、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等8类大病保障工作,并将肺癌、食道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
同时,进一步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救助范围从低保户、五保户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以及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等困难群体,将资助他们参加医保,并提高救助水平,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稳固提高封顶线,进一步提高他们自己担负那部分医疗费用的救助比例。
医疗资源
港澳台医生能在豫开诊所
《工作安排》明确,我省将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结构。
不过这个调整将“偏向”社会资本,我省明确,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已达到4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以此防止一些医院大而无当的扩张。
而对于社会资本,将敞开大门,放宽准入范围,要求各地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境外优质医疗资源等办医院,如果是发展非营利性的,还将给予优先支持。并争取进入境外资本独自举办医疗机构国家试点范围,就算是港澳台有资质的人员,也能来河南开诊所。
公立医院改革
试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今年医改的重中之重,就是试水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昨日,我省还发布《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就是取消“以药养医”。“以药养医”是过去我国政府财政资金不足时的一项临时措施,但也成了目前导致医患矛盾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我省规定,试点县级医院全部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也就是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
而按照规划,2015年年底,我省所有的医疗机构都要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
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将提高
去医院看病,一些高昂的检查费用又成了患者另外一个负担。而在这些首批改革试点医院里,大型设备的检查费用也要下调。
《方案》要求,试点公立医院要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政府出资购置的大型医用设备,按不含设备折旧的合理成本制定检查诊疗价格,已贷款或集资购买的大型设备,原则上由政府回购,回购有困难的限期降低价格。据悉,大型设备的范围以及费用下调幅度,我省根据各地情况正在制定中。
不靠药挣钱,检查费也要下调,那么医院缺的这块咋弥补?《方案》特别明确,通过调整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以及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补偿。医疗技术服务包括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等。
据悉,标准也在制定中,不过可以明确的是,提高也不是无限度的。《方案》规定,价格调整的总量,只能占医院因药品零差率销售减少的合理收入的八成,剩下的由政府补贴。不过,调整后的医疗技术服务也将纳入到医保报销范围。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8/5 17:31:15
构建医患和谐应医者先行2012-08-06 08:54 来源 健康报
“我们的医疗队伍是一支精干的队伍,靠着比较微薄的收入为国民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8月2日,卫生部部长陈竺一行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调研并参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座谈会。会上,陈竺对在场医务人员语重心长地说:“公立医院改革下一步就要走向大医院,我相信,当根本性的体制机制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以后,医患关系就会越来越好。构建医患和谐,医者应先行一步。”
“假如患者是你的亲人”
“我省卫生系统集体讨论后共同形成的指导思想是:要眼睛向内看,通过行业内部的深入挖潜,剖析不足,多措并举,主动出击,努力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辽宁省卫生厅党组书记王大南说。
盛京医院小儿外科主任王维林认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一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用真心换取病人的信任;二要技术精良,无愧于患者的托付;三要和病人进行良好的交流,让病人知道医务人员是在尽全力救治他们。
该院普外科主任刘金钢说,每天早上科室都要进行一次术前讨论,讨论后经常有手术被叫停。“我常常和年轻医生说,假如这位患者是你的亲人或者就是你自己,你会给他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要把患者当亲人,替他们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该院感染科副主任李智伟说,疾病越严重,花费和风险就相对越高,“人财两空”的可能性就越大,一些恶性伤医事件往往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医生不仅要依照规范的医疗程序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还要在治疗中把可能出现的费用和结果提前向患者讲清楚,使矛盾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通过制度设计把医务人员解放出来
陈竺指出,公立医院是医患关系的聚焦点,改善医患关系措施的重中之重在于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以药补医,变成了‘以药腐医’。如果根本性问题不解决,政府投下去的钱买不到好机制,那么很多问题还会持续发酵。革除以药补医,能够把流通领域的水分挤出来。同时,医保水平的提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支撑起大型公立医院的运行,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医事服务费堂堂正正地拿到劳动所得,这个回报与付出的辛苦、承担的风险相匹配。”
陈竺说,在大医院,看病贵和看病难常常结合在一起。在一个日门诊量过万的就医环境下,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难上加难,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我们的优质资源非常短缺,但同时又被大量浪费,实际上有一些主任医师在干着主治医师的活儿,有一些副主任医师甚至在干着住院医师的活儿。这是制度设计出了问题。我们要通过制度设计把医务人员解放出来,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待遇提高上来,如果一部分专家和医生下到社区去,下到县级医院去,大医院的病人流量就会大大减少,群众也会得到更多实惠。”
辽宁省副省长滕卫平表示,作为一个特殊行业的从业者,广大医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医生应该通过高强度、高技术、高风险的劳动获得体面的收入,但绝不能用过度医疗、过度诊断的方式来获取高收入,把负担转嫁给患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根本在于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就是要逐步扩大医疗保险支付比例;所谓节流,就是要解决医院的过度医疗问题。”
将建省级统筹大病医保减少因病致贫
为最大限度避免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而引发的医患矛盾,该院内科主任郑长青建议医保采取分级报销制度,适当提高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报销比例。
该院内镜诊治中心主任孙思予介绍说,日本为发现消化道早期肿瘤制定了这样一个策略:高危人群每年可以用医保做免费胃肠镜体检;如果不做体检,一旦诊断出晚期肿瘤,则医保在报销上将有所惩罚。他认为,如果我国能把医保扩展到高危人群筛查上,将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陈竺指出,当前老百姓对医疗卫生领域最不满意的方面仍然是费用。随着新农合筹资水平的提高,国家决定下一步从基本医保中拿出一块建立省级统筹的大病医疗保险,并且考虑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服务,从而提高参合群众抗大病风险的能力。“到那时,在制定规范化诊疗路径方面,还需要得到各位专家的支持。”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8/5 17:32:31
2012年6月全国医改亮点综述2012-08-06 09:10 来源 卫生部
2012年6月,卫生部医改办共收到医改信息269篇(期)。按上报单位分,省(区、市)卫生厅局244篇(期),卫生部医改办成员单位19篇(期),部医改综合联系点卫生局6篇(期)。
现将分析整理的6月全国医改亮点综述如下。
一、推进新农合制度建设
(一)提高保障水平。湖南省张家界市在全市推行参合农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费用全报销制度,规定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起付线不高于150元,起付线外的住院基本医疗费用实行全报销。
(二)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江西省下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要求今年底前每个设区市均有不少于50%的县(市、区)开展改革试点,2013年6月底前将全面开展。海南省全面推行统筹区域内按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等综合支付方式改革。
(三)探索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海南省逐步扩大重大疾病病种范围,把包括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在内的22种重大疾病纳入到新农合补偿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并实行单病种限价和分级定点救治。新疆自治区将在部分地州市开展大病统筹试点,在现行“门诊统筹+住院统筹”的基础上,从新农合基金中提取10%资金建立大病统筹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建立新农牧合大病补充保险,由盟新农合办作为投保人,保险对象为当年参保的农牧民,保险费为每人每年15元,保险费从新农合专项基金中扣除。
二、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
(一)加强基本药物配送管理。山西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采购配送管理的通知》,每月将对基本药物生产配送企业供货情况进行监测、汇总、通报,对履行合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下年度招投标的评分依据。
(二)提高乡村医生补助标准。新疆自治区通过4个渠道对乡村医生予以补偿,除国家规定的3个补偿渠道外,对持有乡村医生证书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证书的分别给予每人每月800元和1000元财政补助。同时,将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在岗的乡村医生逐步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
(三)加大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力度。浙江省提出今年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1297名,其中本科生489名。河南省计划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选拨研究生50名,为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选拨本科生550名,为乡镇卫生院选拨专科生2000名。宁夏自治区计划招收1000名现有乡村医生或农村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进行成人专科学历教育,定向免费为村卫生室培养成人大专学历村医。
(四)其他。广西自治区出台《关于“十二五”期间农村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方案》,提出在完成县级医院建设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江西省九江市针对参合农民启动“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试点,并准备逐步在全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施。
三、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广东省深圳市在全市公立医院取消所有药品加成,并以此为突破口,同步推进六大配套改革措施,包括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推进医疗支付制度改革、建立药品流通企业与医院药房竞争机制、改革药品采购供应制度、查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和健全公立医院监管机制。浙江省宁波市从6月28日起,全市24家县级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同时增设一般诊查费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二)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浙江省出台《公立医院优化工程实施方案》,规定政府原则上不再举办新的城市综合医院,在严格控制城市公立医院数量的同时,扩大专科医疗资源总量,扩大社会资源办医比重,扩大区域医学中心规模。广东省将开展“平价医院、平价诊室、平价药包”建设,要求县域范围内至少有一家“平价医院”,二级以上医院至少拿出1/10的资源开设“平价诊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提供用于治疗小病的“平价药包”。
(三)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北京市在开展医院科室全成本和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成本核算工作,启动病种成本核算系统的研发和试点工作。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建立“定药品比例、定处方金额、定输液组数、定抗生素使用比例”的电子监控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临床合理用药进行动态监控。
四、其他方面
内蒙古自治区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重新核定,实行打包提供、打包管理、打包考核。河南省将对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千分制考核,并依据各项服务的分值权重确定任务量和资金分配比例。湖南省在桃园等5个县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全免费试点工作,9月起将在全省农村铺开。西藏自治区全面启动全民健康体检工程,截至5月底,全区共对128万余城乡居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其余居民将在年底前完成。吉林省长春市将每年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河北省邯郸市将建设100个集防病知识讲座、防治措施指导、疾病筛查等功能为一体的“健康小屋”,以市区二级以上医院的专家个人姓名命名,由专家定期到“健康小屋”指导开展工作。四川省新津县投入490多万元建设自助式健康检测室,居民可免费享受6大项健康体检服务,年内将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江苏省淮安市发行具备健康卡、金融卡双重功能的居民健康卡。广西自治区在广西医科大学等5所高校分别举办了5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医学生使命形势报告会”,自治区副主席李康专门作了报告,鼓励广大医学生服务基层、建功立业。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8/5 17:33:39
青海公立医院9月起“先住院后交钱”2012-08-06 08:46 来源 新华网
此次“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覆盖省、州(地、市)、县(市、行委)公立医疗机构(含中医和民族医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服务对象为参加省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住院患者;与用工单位签订医疗协议的工伤病人;“三无”病人(无姓名和居住地等身份证明、无责任承担机构或人员、无抢救治疗费用的病人);突发公共事件中需紧急救治的患者以及医疗机构认可的其他人员。
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在为患者办理住院手续时,将根据患者医保证(卡)、身份证或户口簿、低保证、五保证、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证等有效证件审核患者参保身份和救助对象身份,对符合条件的患者签订住院费用结算协议,并将相关证件交医疗机构保管,不需交纳住院押金即可入院治疗。
医院在患者出院前一日出具发票和总费用清单,由患者或家属到医疗机构出院处办理出院结算手续,交纳自付费用,医保和医疗救助报销费用由医疗机构定期向医保经办机构和民政部门进行结算。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8/6 02:54:37
医学生眼里的医改成效2012-08-06 10:53 来源 廖新波的博客
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培养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这是老生常谈。其实,到了研究生阶段,更重要的是社会实践。为什么毛泽东非常反对旧的教育制度,为什么主张工农兵上大学,是有其中的道理的。毛泽东的这一主张以我的判断,可能是被矫枉过正,或者在选材和选才的时候过分强调“政治身份”与“政治表现”。如果从他的理论分析,绝对是正确的,比如他的《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实践论》等着作就是表达了这样一个思想。所以,我对我的研究生非常强调社会实践与社会现象观察,不要因为写论文而写论文。但是,有时候也非常同情与可怜他们无法逃脱残酷的现实制度。
下面是我的在读研究生的一篇《假期小感》,从在读研究生的角度看社会。
放假回家这些天,安静了许多,教材编写的在22号总算按照要求再次修整完毕上交了,可以专心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些问题也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
三年新医改
学校放假我还没回家那时就有看到新闻: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近三年来,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跨入具有全民医保制度国家行列,目前我国的基本医保已覆盖了96%的人群。
覆盖率如此之高确实是个鼓舞人心的消息,说明了三年新医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忽视如此高的覆盖率背后,老百姓所享受到的保障有多少,程度几何的问题。在当前,我们的保障还是比较低水平的。虽说我们广东经济比较发达,有些地级市和县区经济实力较好,能够做到相对较高的水平,比如南海,居民医保筹资水平由510元/人/年(2009年)提升至670元/人/年(2011年);门诊医保已经统一为180元,住院医保由330元/人/年上升至490元/人/年;这670元中,政府补贴366元,个人缴费304元。相较于今年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时部署的“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以及“我省2012年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240元,实现所有地级以上市城乡医保统筹”,南海可谓是提前实现了目标,完成了任务,但相比于南海自己2011年平均出院费用4430.7元/人次,平均每床日费用为617.72元/天的数据,保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说到保障,不得不说大病保障的问题。近几年,在新闻媒体、微博上经常会听到、见到各种患病求助消息,有白血病、先心、地贫等等,各种消息不绝于耳。我记得广东省对儿童白血病和先心患者是有一定保障的,福彩基金似乎也有对这两类人进行救助,但先撇开保障水平不说,单单就这两个疾病的保障,那其他大病呢?况且这个还是针对儿童的,大人呢?老年人呢?您也曾在微博上说过:“人民网传广州财校一骨癌截肢女生一年医疗费10多万元,靠借债过日子。热心网友帮其求救政府,欲申请大病医疗救助。遗憾未果。谓:此项制度已经没了。为何这项制度没了呢?如果一人患病而致一家因病致贫而没有得到社会制度的保护,谈何谓之幸福?医院能力微小,社会善助无力,唯政府勇担此责了!” “大病救治不是靠领导的批示来解决,而是要建立一项制度来保障!我就是不理解,为什么原来建立起来的大病保障制度,现在又没有了呢?”
这样好的制度怎么会没有了呢?难道说在前几十年医疗技术水平、医疗保障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然获得迅猛的发展,人民群众期望寿命也比解放前高得多得多,那现在医疗技术水平提高了,就可以继续保持低水平的医疗保障甚至什么都不用保障了吗?怪哉!在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幸福广东的此时,医疗保障必须要跟得上呀,不然老百姓如何安居乐业,如何去建设呢?现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不少,身边就有鲜活的例子。
作为兼职辅导员,其中一项工作就是要关注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在这方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必不可少,因为有些家庭因素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在过去这个学期,我带的班里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学生:该生原本有个小康之家,但开学不久,她母亲就被检查出癌症,从当地医院转到中山三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家里积蓄基本花光,还欠了债,虽然村里面有支援,但也是杯水车薪,所以该生心情很不好。不管是面对面还是电话里的交谈,我都不断给她加油,鼓励她坚持下去。幸好这个学生比较坚强,每天一边上课,一边到医院照顾母亲。但是临近期末,她打了我电话表示之后上学有困难,后来我跟她讲了学校助学金以及助学贷款的内容,她考虑后打算下学期通过申请来完成学业。
想一想,幸亏学校这边是有相应的助学政策,不然这个孩子就真真要辍学了,就算我们发起捐款了,但对于庞大的费用而言,也只是略尽绵力而已。所以,根源在于大病保障,在于我们要去恢复建立这样的一项保障制度,不至于在社会不断发展繁荣的今天,老百姓一病回到解放前。只有有了制度的保障,老百姓才能安心学习、生活和工作,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去。
我还在想一个问题,医科大学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占了相当比例,至少我们学校是这样,我带的班就占了20%,而且这只是有提出申请的,另外还有比较“倔强”,坚决不申请,自力更生的。经过一段时间跟学生们的谈话,发现其实这跟我们的医疗保障有很密切的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去年9月,他们来到大学开始大学生活,但还没军训,就有好几个同学主动联系我说要转专业。一个一个的谈话之后,我就发现这些学生一心想学医的原因其实就一个:家里亲人病了,而且几乎是大病,甚至是因病失去劳动能力,医疗费用较高,家庭经济又困难,所以想通过自己学医去医治亲人,也改变家里的经济环境!其中有一个学生是非医不读,家里父母亲都病了,父亲卧床不起,母亲年老下不了田,只靠姐姐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他连续参加了三年高考,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考上一非医科的大学,上了一个月后毅然退学,第三年考上我们学校,但又被非医专业录取了。如果我们医疗保障水平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而且有大病保障,大病救助制度的话,那么也可以解决父母子女的后顾之忧。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的“病有所医,老有所终”何时才能真正实现?
想想这些学生也是一班有孝心的孩子。《孝经》有云:“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这种孝道思想在我国老百姓心中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就算知道父母病重,时日无多,但依旧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付出多高昂的医药费,依然要医生继续诊治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亲人,目的一个,就是期盼父母亲人能够延长生命,多留在人间一刻,可以继续一家团圆,继续享受子女和孙辈的孝顺。这也是亲情的难以割舍,情感的一种体现。
与大病保障相对应的却是医保资金的过度使用。之前您在批注论文的时候提到“‘病人点菜,医保买单’这种过度的‘以病人为中心’现象”。部分享受医保的患者在就诊时,往往会要求医生多开点药,甚至是指明要哪些药。对于这样的要求,医生一般不会拒绝,表面上看是“以病人为中心”,满足患者的需求,但实际上是因为按项目付费的方式以及政策规定的15%药品加成可以增加医生收入。这种“一人医保,全家享用”的行为造成了“病人点菜,医保买单”的现象。患者和医生的“无知”无形中造成了医保资金的过度支付,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这充分体现了“逆向照顾法则”,经济比较好,比较富裕的人群相比于穷人享受了更多的医疗资源。“病人点菜,医保买单”其实就是一种不公平获取医疗资源的途径。在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以及农村医疗保险这几类医保报销比例不等的情况下,享受职工医保的与农村医保的在同等条件下,同样多的药品,大体上前者可比后者报销的多。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也将扩大贫富之间的不公平健康状况,进一步拉大两者在社会中的差距。一个美好的愿望是让医疗保障比较缺乏的人群优先得到医疗资源,以使他们的健康状况得以更好的改善。当然美好愿望实现的前提是做好两种人群对医疗资源需求的调研,之后根据调研做好资源的配置。现在“保基本,强基层”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朝着这个公平的目标奋进。不过对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好才是真,也期望大病保障制度能够尽快建立,最起码能够给穷人提供支持,不失去希望,从而避免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维护社会安定。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8/6 02:56:16
卫生部拟规定医患双向签字不送“红包”引争议2012-08-06 08:55 来源 新华网
桌上签字能否阻止桌下“交易”?
——卫生部拟规定医患双向签字不送“红包”引发关注
卫生部日前就《加强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征求意见,规定“患者入院时进行医生不收‘红包’、患者不送‘红包’双向签字,协议书纳入病案管理”。此举引发社会热议,一纸协议能否根治屡禁不止的“红包”痼疾?“红包”现象,患者有怨言却要送,医生不情愿却在收,到底何时才能跳出这一怪圈?
“红包”原本在桌下,桌面签字无意义?
对于卫生部此举,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说,用明文规定告诉患者和医生,送“红包”和收“红包”都是不可取的,对于规范医疗行业从业人员行为是必要的。
然而,北京市人大代表、隆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强磊表示,约定虽可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但实际意义不大。“红包”本身就是暗箱操作的,怎么会写在书面上呢,这是道德问题,应该靠良心去做。“桌上签协议,只是走形式而已。”
记者在北京、深圳等地采访了一些医生,他们表示,中国是人情社会,人们习惯了办事给人家一些好处,实际上很少有医生主动向病人索要“红包”,病人大都是自愿的,因此这与违法犯罪是两回事。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则认为,患者发自内心尊重医生的医术、医德、人品表达感激送“红包”的数量不会太多。更多的患者是“从众心理,不送‘红包’不放心,怕不送得不到好的服务”。另外一种可能是,患者想得到额外更好地服务,比如提前住院、提前手术等。
来自山东省的陈峰对记者说,去年他父亲患心脏病住院手术治疗,有朋友提醒一定要给医生送‘红包’,否则不好好给治。陈峰不好意思地趁医生一个人在屋时,塞了2000元的信封在医生口袋里,也给住院处的护士长送了同样的数额。
“还好我送了。”陈峰后来发现和他父亲同病房的其他人也送了。“因为医生到底会不会认真手术和治疗,患者没法检验。”陈峰说。
服务不好、医生待遇低,岂能靠“红包”解决?
记者在医院采访时,有医生表示,医生是个高风险、高门槛、高强度的工作,收入并不高,“红包”是劳动价值的扭曲体现。
贾继东认为,医生的劳务价值没得到体现确实是问题,要改革,但是不能通过收“红包”来改。如果依靠收“红包”弥补劳务价值不足的损失,无异于饮鸩止渴。“医生收‘红包’本身就是不合法的行为,而且还有损医生的尊严。”
如果对医生不能依靠政策规定获得体面的收入,用“红包”形式提高收入,最直接的是损坏了医患关系。“如果有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他可能会想,我为什么没有得到好的治疗,因为我没有送钱,或者说送的不够多。”贾继东说。
解决医生劳务价值不能得到体现的问题,必须靠政策解决。比如现在医药分开,增设医事服务费就是往这方面走的一步。“医生不是不能谈钱,关键是要靠自己的知识、技术、劳动合法、公正、体面地取得应有的报酬和地位。”
有人担心自己不送红包就可能得不到好的服务?贾继东说,主要是因为医患间缺乏信任。医院的运营体制存在问题,非营利性医院客观上存在趋利性,医院自身的运营、发展全靠自己去挣钱。而医院自己挣钱的来源主要不是靠技术,而是靠卖药和检查费用,因此过渡用药和检查一定程度上存在。目前,医药分开的改革就是要革除这一痼疾。
有医生说:“现在是不拿‘红包’的都很清贫,拿‘红包’的活得反而很滋润,这样下去很可怕。”贾继东认为,在当前这个体制下,医术越高超,医德越高尚,挣钱越少的问题确实存在。
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刘国恩说,患者找不到好的医生,或者做一个手术要等很久,因此送“红包”成了解决稀缺资源的手段。尽管“红包”确实起到了补偿医生收入的作用,但医生待遇问题不应该通过“红包”来解决。
桌上协议与桌下改革并举,杜绝“红包”或可期
多位专家表示,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医生不收“红包”,有更高的合法收入,拿“红包”的医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强磊等一些法律界人士指出,医务人员收红包,相当于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触犯了刑法,是犯罪行为;送红包也是行贿行为;如果有医务人员表现出“不给红包就不好好手术”的态度,就是罪上加罪,变成“索贿”。
但实际上,在司法实践中,很少有医生因为收受“红包”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即便被查处,也至多是做违纪处理。许多地方出台了规定,一旦发现医生收受红包将予以开除,但业内人士表示,收“红包”较多的基本都是医院业务骨干,医院怎么可能开除这些人呢?所以很多“禁令”最终沦为一纸空文。
贾继东、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主任医师郑胡镛等认为,仅仅是原则性的规定缺乏约束力,行之有效的是严格的法律约束和监管机制。在欧美等法律体系发达的国家,医生和律师、教师等都是高社会责任的职业,对这些职业的监督体系非常敏锐,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严格处罚,才能起到震慑作用。
郑胡镛认为,调整现行的医生收入体系,正确评价医生的劳动价值是解决医生“收红包”和根除医疗领域商业贿赂的关键所在。贾继东等医务人员认为,政府在进行制度安排时,必须充分考虑医生的收入,保证医生在接诊某个具体病人时,在具体的医疗行为时,不一味地想自己的收入。这才是合理的制度安排。
贾继东、刘国恩认为,从更深层次来看,还是需要解决医疗供给不足的问题。卫生部门要想办法开放医疗市场,解放医生,为其提供有效的平台,同时引入社会力量,加大医疗服务供给量。
还有专家指出,除了医疗系统内部的改革外,还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