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刚听完郝万山老师讲的“阳明热证”,里面谈到了桂本。前几天刚欣喜的下载了咱们论坛校对的桂本,作为一个中医新手,在桂本的争论面前,显的不知何去何从,一直在看郝老师的讲座,所以很想听听他的看法,没想到在这节讲到了,总的来说郝老师是怀疑桂林,但没有彻底否定,这种怀疑无可厚非。希望广大支持桂本的朋友们,不要因为郝老师的观点批判其个人,这也不是我的初衷,只是想与大家探讨一下“何为证明桂林的有力证据”。而不是空谈桂本真假。 ************************************** 原文如下: (白虎汤)第二组证候,热在中焦,胃热弥漫证。 原文第176 条,“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用的既然是白虎汤,白虎汤又是辛寒折热的一张方子,所以这里的脉浮滑的浮,就不是主表的浮脉,而是主热的浮脉。 ...... 接着下面两个证候,“表有热,里有寒”,这显然是错简,里有寒不应当用白虎,而且表有热,在《伤寒论》中只有表有寒的时候,也没有表有热。明明知道这是错简,但是我们在写《伤寒论讲义》的时候,还要根据它的原文照模样给它画下来,但是我们后人要给做一些解释。 有一个叫张绍祖的人,自称他是张仲景第46 代孙,他自称自己保存着一本书,(连用“自称”,可见郝老师对本书的怀疑,这种怀疑是可以理解的,严谨的说,这种态度是科学的,当然郝老师也无法证明张绍祖是假的,所以持怀疑态度)是张仲景修改过第12 稿的《伤寒杂病论》,也是十六卷。一个自称自己是张仲景第46 代孙子的人,叫张绍祖,他保留着张仲景亲自修改过第12 稿的《伤寒杂病论》,怎么流传到今天的,咱们也不知道(对桂林的流传持怀疑态度),然后他就把这种书传给一个叫左盛杰(德)的,左盛杰(德)又传给一个叫罗哲初的,然后就刻印发行,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这本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凡是在《伤寒论》中,像刚才这一条不能够解释的,或者怀疑有错简的,在那本书里都修改得天衣无缝。那本书里怎么说的呢,它说“伤寒,脉浮滑,此表无寒,里有热,白虎汤主之。”这么一修改,表无寒,表有寒是白虎汤使用禁忌证呀,表无寒就是没有白虎汤使用的禁忌证,里有热是白虎汤使用的适应证呀,所以只有适应证而没有禁忌证,当然要用白虎汤了,这个修改多么严丝合缝呀。(对桂本近乎完美的内容,持怀疑态度。当然不能说桂本完美,桂本就是伪书,如果真是仲景手稿,谁会怀疑她的完美。) 可是为什么当代的校刊家并不看重这个本子呢,一个是,这个故事编得稍稍的有点离奇一点,第46 代孙保存着张仲景亲自修改过的第12 稿《伤寒杂病论》,再有一个,作为一个古籍的话,总有难以尽如人意的地方,可是在这本书里,凡是在《伤寒论》中难以尽如人意、难以解释的地方,它都改得特别好,所以这就觉得是后人经过精心学习之后修改的,所以在校刊上,没有人把它当作一个真正的本子。 不过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可能会得罪特别推崇这本书的一些医生。我们还是这个意思,一个古籍,一个文物总有一点缺陷,有缺陷才是真的,完美无缺的东西就太新了。你看在古玩巿场,我们不说这东西是假的,拿起这个杯子(讲桌上的保温杯),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东西,看了半天,我只能说这是新了一些,意思是说这是假的,只能说新了。所以我们说张绍祖的这本书是新了。(认为桂林本偏于假,但又没直说,也就是还没有彻底否定。可以看得出郝老师不是性格偏激的人,态度是科学的)。 *********************************************** 从我的愿望来说,非常希望桂本是真本,当然热爱“伤寒”的人来说,都是希望如此,郝老师的希望程度应该不在你我之下,可是我认为东方科学也是要理性的,不能从感情出发(不知对不对),尤其是医学。 暂不论桂本真假,且说其实用价值,尤其是书中增加的那一部分,比如“禹余粮丸”的临床效果,“温病脉证并治”中的临床效果。我们与其花大量的时间讨论桂本的真伪,不如多在临床上应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己经证明不了什么了,只要其在临床上用应用价值,既使是后世增补,也堪为人称道,亦大有功于伤寒。希望各位高手多多谈一下这方面的内容。解后学之所惑。 [ Last edited by 睡虎 on 2006/6/28 at 11: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