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民间中医网
›
中医临床
›
查看内容
麻黄剂临证“一剂知二剂已”的启示
2011/6/16 14:57
|
发布者:
david92003
|
查看:
2119
|
评论: 0
摘要
: “一剂知二剂已”是古人对于中医疗效的一种描述,意思是见效和治愈都极快,与当今社会对于中医“慢郎中”的印象大相径庭。是古人夸张,还是中医水平今不如古呢?笔者近日临床遇一病史一年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用麻黄剂 ...
麻黄
,
服药
,
伤寒论
,
附子
,
伤寒
“一剂知二剂已”是古人对于中医疗效的一种描述,意思是见效和治愈都极快,与当今社会对于中医“慢郎中”的印象大相径庭。是古人夸张,还是中医水平今不如古呢?笔者近日临床遇一病史一年的慢性
荨麻疹
患者,用
麻黄
剂初服无效,改变
服药
方法后,却效如桴鼓。
患者李永庆,男,33岁,介休市南街村人。起病原因为2008年冬天清理水箱,症状为遇风冷则手上起疹,奇痒无比,冬天重夏天轻,中西药治疗一年无显效。2009年12月24日初诊,左
脉细滑
,右脉
浮滑
,
舌苔
白,舌下淡暗。平素
出汗
少,
口干
不苦,欲热饮,不能喝
冷饮
,
饮冷
则腹中不适。其内外皆寒:不欲冷饮、苔白为内寒,口干为寒饮内停、水液不得正化所致。素汗出少,又逢冬日水寒外侵,表为寒郁可知。右脉浮为
正气
有抗邪外出之势,只是苦于自身力量不足,因其证、顺其势治以
麻黄附子细辛汤
原方,麻黄9g,制
附子
9g,
细辛
6g,4服,嘱大火熬开后,小火久煎120分钟以上,取药液分2次
温服
,药后温覆,身体发热、得微汗则可望速愈,汗后余药勿服。2009年12月28日二诊,患者诉未发热,更无汗,无效。诊得脉证同前,治以
麻黄汤
原方加附子细辛,加强发表之力。麻黄18g,
桂枝
12g,
杏仁
12,
甘草
6g,制附子9g,细辛6g,5服。嘱久煎120分钟以上,第一服分3服,隔两小时服一次,药后温覆,得汗则停后服。若无效,第2服,分2服,隔1小时服一次,得汗则停后服,无效则继续缩短服药间隔,可一日服至2到3剂。一周后2010年1月4日三诊,患者诉病已愈十之八九,药还余两服。详细服药情况为,患者白天工作,晚上服药,第一天晚上服第一服,量少间隔长,无效。第二天晚,从晚9点服药至次日凌晨1点,4小时内喝完2服,服药4次,晚上电褥子低温开一夜,身热汗出一夜。第二日起床后,发现病症已失。停药观察5天,病情无反复,欣然来告。症状只余手指中节背面略觉发冷,出汗不多,处方以麻桂各半汤加减以善后。2010年1月13日回访一切均好,嘱咐平常多服
生姜
、
红糖水
,务求经常得微汗。
从以上病例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临证中不仅做到方药对证,还要强调服药方法,“一剂知二剂已”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分言之有以下3点启示:
不可过药,安全第一。唐代大医
孙思邈
说过“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所以医生要“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仲景书中反复强调“停后服,不必尽剂”,就是为了避免出现他书中很多地方提到的过药伤正,不仅不能愈旧病,而且带来新病,甚至伤及生命的情形。如“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
汗多
亡阳
,遂虚,
恶风
烦躁
不得眠也”(38条大青龙方后注)。笔者开方后会告知患者,得效后,余药勿服,停药观察,或者及时与医生沟通,开药后嘱咐患者出现什么情况需要“停后服”是迅速取效的前提。因为希望药物迅速起效,就必须开有力量的药,药过则会伤正。古人有言“欲用其利,必先预知其弊”,所以强调“得效后,余药勿服”是重要而且非常必要的。另外,久煎也是为了安全,方中附子、细辛据研究久煎可以去除毒性,保留有效成分,故笔者采用的
煎药法
均为汉代的大锅、久煎、一次
煎法
,临床未见不良反应。
治,以知为度,后服促其间。治疗是为了去病的,在辨证正确的情况下,没有出现预计的
治疗效果
,也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感觉是不温不火、和没有吃药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一日一服的常规服药方法是注定不会快速起效的,而不能快速起效有时会贻误治疗时机。《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言“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其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
六腑
,其次治
五脏
。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即是告诫后人要抓住治疗时机的。上诉患者二诊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所服药物是一样的,第一天没有反应,而第二天大效就说明了“促其间”、“以知为度”服药方法的重要性。“以知为度”见于《
伤寒论
》247条麻子仁丸方后注,知的意思在《简明实用
伤寒
论词典》中128页解释为:痊愈之意,笔者认为解释为“得效”会更符合原文的意思,“以知为度”的意思就是得效后就不必再加,或者不必再服了。使用丸剂未效需要“渐加,以知为度”,服用汤剂未效则需要“后服小促其间……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服至二、三剂。”
吴鞠通
在《
温病条辨
》中提到
银翘散
的服法为“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可谓善学仲景者也。
温覆的重要性。《
医宗金鉴
》中论及麻黄汤时讲到“
庸工
不知其制在温覆取汗,若不温覆取汗,则不峻也”,是说如果不温覆,就起不到很有力的发散作用。上诉病例中,患者服药后睡在开着电褥子的被窝中,极好地做到了温覆,这也是其起效迅捷的原因之一。近代中医学家张山雷在《
本草
正义》中说:“麻黄发汗,必
热服
温覆,乃始得汗,不加温覆,并不作汗。”
上诉病例中所用麻黄剂为《伤寒论》所载
方剂
,亦称
经方
,古人称经方使用正确,确有“覆杯而愈”之速,观以上病例,知古人并非夸张,取效不速,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所学未精。这就要求我们在
学习
《伤寒论》时,不仅要师其方,更要细心体会《伤寒论》方后注的科学内涵,师其用方之法。(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本文内容由 bygzpf 提供
收藏
分享
邀请
相关阅读
•
【原创】奇难杂病:积善民方——荨麻疹特效方
•
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
麻黄汤治疗腰痛效宏力速(原创)
•
年初八麻黄汤退高烧记
•
积善民方__荨麻疹特效方
•
淘米水洗去荨麻疹 方法简单 疗效奇佳
•
大汗用大剂麻黄取效之验谈 转
•
麻杏石甘汤中,麻黄不可以用薄荷代替
•
太阳病麻黄汤证(过案回顾)
•
麻黄细辛附子汤化裁愈阳虚感冒
•
太阳病;桂枝二麻黄一汤证(过案回顾)
•
一首经典高效的古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荨麻疹
•
<外台>麻黄汤,藏在深闺人未识
•
母亲感冒服用麻黄汤,是否过汗了?
•
[原创]麻黄汤蒙难记
•
儿科佳方----麻黄汤
•
出乎意料的麻黄
•
麻黄煎煮的时候没有沫
相关分类
中医理论
中医学习
中医临床
重症辨析
中医书籍
针灸推拿
男性保健
女性保健
育儿知识
老年保健
中医养生
吃出健康
儒家文化
佛家文化
中医畅谈
中医草药
爱生护生
求医问药
休闲新闻
医药信息
中医方剂
中药材网
常见疾病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