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抑郁症是现代西医学用的名词,从字面上可理解为抑制郁闷。表现为情绪的低落,言语减少,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消极悲观,自我评价过低,甚至企图自杀等等。 抑郁症应大致属于中医郁病的范畴,或也可以和中医中的癫有兼容的部分。类属于郁的病例,据统计,约占综合性医院门诊人数的10%左右。 《灵枢·本神》曰:"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曰:"郁,脏气病也,其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 这句话或许说出郁病的根结。"脏气弱"是发病的内在因素。而"思虑过深",这个思虑就象是佛家讲的"妄念",是一些虚妄的,不合适宜的念头,而这又是最消耗人能量的。你的身子骨本来就有弱的一面,而头脑中的妄念又要大量消耗你的能量。如果头脑是中央,五脏六腑是地方,在精气神的沟通线路上出问题,出现或积或滞或结,按照《丹溪心法》就会有气、血、火、食、湿、痰,六郁的说法。 《古今医统大全郁证门》曰:"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变病多端,古今这个"变"是有不同的。西医学的介入,绝大多数患者长期、大量服用西医的抗抑郁的药物,无异于饮鸩止渴。像三环类抗抑郁剂,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多是作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调节。像是镇痛剂,头脑不感觉痛了,而引起疼痛的因素尚在。这时的头脑是个傀儡的中央政府,我们看长期吃抗抑郁药的患者,对身心的伤害是很大的。 第一,腹诊是中医传统诊断方法之一,而中医在临床上已很少应用,几乎已淹没于现代西医学的腹部触诊。当我们去触摸腹部时,头脑中想象的多是具体的内部器官,而缺少的是经络和气的观念。 中医四诊有:望、闻、问、切;腹诊属于按诊的范畴,是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问·调经论》曰:"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灵枢·水胀》曰:"以手按其腹,虽手而起,如果水之状。"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更多的腹诊的论述。 在《通俗伤寒论按胸腹》中:"《内经》曰:‘胸腹者,脏腑之郭也’……故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源,若欲知脏腑如何,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而腹诊从哪里入手呢?我们看《厘正按摩要术》中的一段话,"诊腹之要,以脐为先。人身之有脐,犹天之有北辰也。故名天枢,又曰神阙,是神气之穴,为保生之根。徐按之而有力,气应手者,内有神气之守也。若按之而气不应者,其守失常也(《阳山》)。肚脐很重要,是人在出生前和母体沟通最重要的通路。有一个先天的生物气场在这里,是身体机能优劣重要的体现部位。 在临床中,做腹诊,中年人,十之六七,肚脐四周会有痛点。而从心口到肚脐,有痞结者,尤其接近心口,多会有情志的问题了。这个痞,《说文解字》说:"痞,痛也。"而《伤寒论》149条曰:"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伤寒论》中的痞,或指自觉症状,即窒塞感;或指腹内的肿块,即痞块,这是体征;此外,痞也指气机阻滞不通的病机。结,是凝聚的意思,可理解为有重压感,如有物结聚于里。 2007年4月,为一大姐做腹诊,肚脐左侧有痛,在心口下有四指长,米粒大小宽的条索状物。我对她说,你心中有抑郁的感受啊。大姐对答,自从我儿子死了,我一直不愉快。你到是第一个说我抑郁的医生。为其针,取上脘穴,本来还欲取肓俞穴。这大姐呼到,够了,够了。已经满腹都是得气的针感。这是个对经络和气极其敏感的人。她是这一段时间门诊,留针候气,用穴最少的患者。针毕,周身舒畅自然许多。 2005年夏天,有亲戚的男孩子求诊,是个中学生。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之后出现精神抑郁的症状,整日呆滞,常喜闷睡,不与人接触,有时又行为对抗。为其诊,舌苔白腻,脉象细滑。触摸其胸腹,汗渍滑湿;手在腹部略停,肤肌寒湿。我用一小型的红外线热疗仪为其照射腹部,虽在盛夏,却诉说很是舒适。 《难经》曰:"重阴者癫,重阳者狂。"《金匮》曰:"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我们在临床中,可以体会抑郁症的患者,病前在性格和体质上多见阳虚的征象。而抑郁症患者,在看中医前,多数已接受了西医药物治疗;狂躁者有些多次用电休克的治疗。西医抗抑郁的药物,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的影响,用中医的语言讲,多是损伤人体的阳气。而电休克,也是一样。《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损伤了这个阳气,由狂至癫。北方俗语,癫是文疯子,狂是武疯子。武疯子被治成文疯子,由阳证转为阴证,其实更难恢复正常了! 第二,在临床中,我们用理气开郁,化痰散结,效果并不理想。再者,用了西药、西医电击之后的郁证已非昨日之郁证了。在临床上我们用温潜的路子,往往会有较为满意的疗效。师法民国祝菊味先生,用四逆汤(附、草、姜)加灵磁石,龙骨、牡蛎等诸药,引温暖药达到下焦,追复散之元阳,滋不足之真阴。 再用针灸,来调节冲任两脉。针刺取任脉膻中至关元诸穴,取冲脉肓俞、天枢及带脉穴;轮换用艾灸法温通。冲任气脉开了,四逆汤纳下更为便捷。 这只是一点粗浅心得,下面还会举病例来说明。 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在西医学被列为精神失常。在中医学中一般把精神失常分为癫、狂两种形式。《灵枢·癫狂第二十二》曰:"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病,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 这里的癫疾大致是抑郁的状态,在刚刚发生时,先是感到闷闷不乐,头沉重,两眼往高处看,且发红,心绪烦乱。这时医生怎么处理呢?候之于颜,观察其颜面的表情,取手太阳、阳明、太阴的穴位,运用手法。血变而止,看来是要用放血疗法的,放出的血可能一开始暗红、粘稠,为什么这么推测呢?你看上文,"赤甚作极",气血应是有淤滞的,有邪实。血变,应是变为鲜红,变为正常的时候,就停止治疗。 古人是用刺血的方法来对治的,能行吗?有什么道理呢?手太阳小肠经,是和手少阴心经相表里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相表里的,肺主魄。神和魄代表人精神活动的不同层面。相表里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就象一个一居室,有一厅一室。厅在外,是腑;室在内,是脏。这样一对脏腑,相互协调,会主导一种情志活动。如小肠和心,主神。大肠和肺,主魄。通过对手太阳、阳明、太阴经的调整,就起到一个安神定魄的作用。 神魄,怎么观察它们的存在呢?我们平常说眼神,观察一个人的"神",往往是通过眼睛的,"视举目,赤甚作极。"而魄呢?我们说一个人有魄力,内在的这个人肺气要足。外形上,胸的轮廓会充实。有个成语叫"小肠鸡肚",形容人狭隘小气。当然,不是人的个子高,魄力就大。许多作成大事业的人物,个子矮小,气度伟岸。人体形态是有个比例,内在是讲究气质的。 有个成语"失魂落魄",魂失了,还可以找回来。而魄落了,人就要完蛋了。落魄,从那里落呢?从大肠向下落。怎么证明呢?在老辈儿的经验中,人溺水救上来,先怎么处理呢?是要先看肛门松没有松。肛门在中医里被称为"魄门"。肛门松了,魄丢了,一般不好救了。肛门没有松,魄没有丢,要赶紧用东西堵住肛门,不让魄从肛门出来。不要轻视这个方法,是管用的。 为什么调整手太阳小肠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会对情志有调整呢?西方科学家也研究发现,神经元细胞除主要集中在大脑外,还大量聚集在肠胃。我们的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知道了脏腑和神志的关系。这也可做为强调情志病从腹论治的佐证。 《灵枢·癫狂第二十二》上讲的是取手太阳、阳明、太阴,或多是在上臂。腹部主要是足阳明胃经和冲任二脉,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环循胃口,上膈属肺……"在对气血的调节,直接取腹部的经脉会更直接。后面《灵枢·癫狂第二十二》中有"癫疾始作",比始生更进一步时,也强调用足太阴、太阳、阳明。 《灵枢·癫狂第二十二》曰"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之处。病至视之,有过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之血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骶骨也。" 这里讲用灸的方法,灸骶骨。在西医的解剖学中,在骶骨和尾骨,到了脊髓的尾部,下面就是终丝和马尾。在临床上,患者尾骨骨折了,有些西医就说,问题不大;如果是未生产女性,在生小孩时对打开产道会有影响,其他不要紧的。但我们发现,有一些人在尾骨受伤后,就出现头疼的问题了。查找原因,其实是尾骨损伤引起的。所以我们不要轻视尾骨的损伤,一定要积极处理。终丝和马尾对脊髓和脊神经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在传统练功中,站庄时,头要中正,尾闾也要中正。有一句口诀"尾闾中正神贯顶"。尾闾要中正,神气才会贯通头脑,头脑才会灵明。"要把骨髓洗,先从站庄起"。通过站庄,会对脊髓,脊神经,脑脊液、脑血管都会有良性的调节。在前苏联,科学家做一个实验,把脑脊液从脊髓抽出来,再注射进去。达到什么目的呢?说是通过脑脊液活动,可以起到对脑的一个按摩作用。 我们在这里是想说明灸骶骨,是对脑神经有调节作用的。 《灵枢·癫狂第二十二》对"狂"的论治:"狂始生,自先悲也,喜忘、喜怒、善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阴、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 在这里讲,狂证开始发生,患者先是悲伤,记忆力差,容易发怒,常常恐惧。怎么治疗呢?取手太阴、阳明的穴位,再取足太阴、阳明的穴位。 后面又讲述,狂证发作时,少卧,不饥,善骂,狂言,善笑,目妄见(幻觉),耳妄闻(幻听),治疗时,也是以取手太阴、太阳,足太阴、太阳、阳明等。 狂证刚刚发作,还不太有以上明显症状,古人怎么处理呢? "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壮。" 曲泉穴是足厥阴肝经的穴位,曲膝,在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凹陷处。这个穴,是肝经的合穴。中医里讲"五输穴",在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的运行情况比作自然界的流水,来说明经气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五输,井、荥、输、经、合。经气象水从井里流出来,所出为"井",井是水的源头。刚出的泉水微流,就是"荥";水流由浅入深,就是"输";水在河流中畅流,就是"经";经气充盛,进而深入,汇合于脏腑,如百川入海,就称为"合"。曲泉合于五脏,滋始于肾,环绕于血海(曲泉穴的斜上是脾经的血海穴),有清泉自然生发之力,养气含其中……(《会元》) "及盛者见血,有顷已",属于实证,血脉盛,泻出血,不久就可以见好了。"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壮。"不见好,就要,灸骨骶二十壮,在骶骨的部位灸二十壮。这里又提到用灸的方法。 狂证,开始多是阳证、实证。得病久了,会有阴证、虚证的趋势。我们看癫狂第二十二最后两条怎么讲。 "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浚体重,懈情不能动,补足少阴之经也。" "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足少阴,去血络。" 这里是讲气血衰弱了,就要补足少阴肾经。如果有淤血,也是要去掉淤血。 第三,癫狂证自古有之,历代医家也在阐释他们的理念和治法。我们看看清末的几位医家的讲法。 河北盐山人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曰:"人之元神在脑,识神在心。无病之人识神与元神息息相通,是以能独照庶务,鉴别是非,而毫无错谬。乃有时元神、识神相通之路有所隔阂,其人之神明艰险失其所用,恒至颠倒是非,狂妄背戾,而汩没其原来之知觉,此何故也?盖脑中之元神体也,心中识神用也。人欲用其神,自脑达心;不用其神明,则由心归脑。若心脑之间有所隔阂,则欲用其神明,而其神明不能由脑达心,是以神明顿失其所司。而究其隔阂者果为何物,则无非痰涎凝滞而已。" 我们讲一下元神和识神的概念。"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父母的精血相合,形成这个与生俱来的"神",称为"元神"。而后天获得的意识活动称之为"识神"。人在出生时,哇地一声,先天元神隐退而后天识神接替,先天元炁隐而后天呼吸之气现。识神是元神的具体体现,识神中寓有元神。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精明就是神明,脑是头的中心,神明是藏在头脑中的。而《素问·灵兰秘典》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明是藏于脑中,而发露与心。所以说是出而不说藏。 有时说"心藏神",是指藏的"识神",是后天获得的意识活动。我们举一个例子,在早些年的《参考消息》上有这么一个报道,在英国有一位女士,做了心脏的置换手术,换的是一个伙子的心脏。这个小伙子生前爱酗酒、飙车,因此出车祸而亡。这位女士在换心不久,也出现爱酗酒、飙车的爱好。爱酗酒、飙车"积神于心……"(《灵枢·五色》)神,人的情志,也是有一定的物质性,是可以积淀在脏器中。《聊斋》故事中为笨书生换心也是有其理论依据的啊! 今天翻读我在1990年代的学习笔记,是这样记录的,老师讲现代医学的脑电图,可以查到六七个月的胎儿有周期性出现阿尔波(α波),但实际上脑细胞并未对外界起能动反映,是无识无知的状态,而胎儿的神经活动主要是下意识的肢体活动,更多的是心脏自律神经的活动。窦房结是这一自律活动的控制点,这也许是"心藏神"的先天根据吧。作蛙的心脏实验,当心脏离体后,我们观察到在窦房结的主导下,还可以有一段时间的兴奋和收缩。这是心脏的自律神经的活动,而这一神经活动的控制点在在窦房结。这就增进了我对"心藏神"的感官的认识。 张锡纯讲隔阂在心和脑之间的是无非痰涎凝滞,这个痰涎凝滞,是分"有形"和"无形"。现代人一想就是有形的东西,所以不能全面、多维的去理解中医的内容。比如在临床中有一种胳膊痛,是痰证引起。怎么治疗呢?要取任脉的中脘(脐上4寸)等穴,胸腹的痰化开,胳膊很快就不痛了。这个痰是有形还是无形呢? 张锡纯对脉甚洪实者,投之于大剂承气汤,重用赭石辅之,大黄用至一两,名为荡痰汤。有一病例,是张氏治一少年癫狂,服药后下大便连泻七八次,降痰涎若干(应是随大便,下了许多粘粘糊糊的东西吧)。而张氏对思虑过度,伤其神明,或思虑过度,又暗生内热,心脏之血消耗日甚,以致肝火上冲头部,扰乱神志,不至于疯狂过甚者,用调气养神汤。药物的组成如下: 龙眼肉、柏子仁、生龙骨、生牡蛎、远志、生地黄、天门冬、甘松、生麦芽、甘草、镜面朱砂、铁锈。来养神明,滋心血、理肝气、清虚热。 四川伤寒学家郑钦安在其《医法圆通》中讲到"癫狂"证时,论述很简约。"按癫狂一证,名异而同源(同者在心经也)。癫虚而狂实,癫为心阳不足,神识昏迷。狂乃邪火之横行,神无定主。 郑氏指出,"癫者,言语重复,嬉笑无常,做事无绪,皆由心阳不足,神识不清,寒痰易生,上闭心窍,亦使人颠颠倒倒。然专于治痰,便是舍本逐末,不可为法,交通上下,是为治本要法,宜细心体会之。" 对狂证,郑氏指出"以下夺清热为主""治癫贵于养正,兼以行痰;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而今,我们讲的抑郁证,类似于"癫证"。就是一些"狂"证,多数经过西医的治疗,用西药控制,也元气大伤,变狂为癫了。西药是直接控制患者的"神",他不是让你的"神"明,而是让你的"神"受控于药物,使"神"昏。它不是从人作为一个整体,从形、气、神的整体上对活生生的人去做合理的协调,而是服用西药直接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使这个身体是老老实实,让神昏沉;而病的内因依然存在。服药的患者和家属想必体会是最深刻的。 我在前面提出用针灸来畅通人体的气机,用温阳汤剂内服后面还会阐述。 抑郁的对面是欢畅和喜乐,我们谈谈喜乐的道理。在《论语》的开头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的开篇,就安排这三句话,说明孔门的弟子对儒家思想理解的精深,阐释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生。学而时习之,学什么呢?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我们平常的学习,多是强调器的层面。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多强调学习具体的知识;或为谋生获得一纸的文凭。而孔子讲的"说"是在感悟人生,获得智慧而喜悦。比如学生时代,苦思冥想,为解开了一道数学题目,内心中非常高兴。具体的数学知识,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几乎用不到,而享受其中开启智慧的喜悦很是重要。 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是在开启身心的智慧,感悟生命的真谛。如学习器乐,是要学习音乐表达内心的情感,体会音乐对生命活动有益的影响。若是为了考级,为升学加分,怎么会喜悦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马克思讲,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需要朋友,融入社会的。不管是红颜知己,酒肉朋友,还是伯牙和钟子期。而孔子讲的"朋"来自远方。这个"朋"是二月相照,双方都有内心获得光明的喜悦。孔子或许多是孤月独明,内心凄凉寂寞时,更能体会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有朋自远方来,这个"远"从时空上来理解,人生是难以得一知己的。等一辈子,也不一定会来。南怀瑾先生把远字解释为"难得"! 朋和友是不同层面的交流。朋更多是精神的传递。友在古字里是手拉手的造型,应该也是相互提携的。朋友是有精神能量沟通的。 如坐春风,是说在有德行的师长周围,内心喜悦的感受。宋代朱光庭在汝州听程颢讲学,听了一个多月,回家给人讲听学的感受说:"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中医的说法,是老师阳气足;在他身边,有教益和感化,如坐春风! 徐文兵大夫曾给我讲,他在北京协和医院毕业实习时,跟老师看糖尿病,一天下来,便有周身发紧的感觉。老师说,这一回知道什么是糖尿病了吧。老师是明师,徐大夫也敏锐。老师说糖尿病到后来,是寒证,是身体的阳气不足了。 "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巫医",远古,巫与医不分;"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做巫医,要有恒心、恒德。这个德,不但是指"品德",而更重要的是指要有恒定功力,要养自身的浩然正气的。不然,解决不了问题,就会蒙羞。医者、患者是有能量和信息传递和沟通的,做能解决大问题的医生是身处险地的。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有宽广的心胸,有纯和的正气,旺盛的生命力,自然坦荡喜乐。别人不理解他,就像小孩不理解大人的智慧,大人可以莞尔一笑,怎么会不愉快呢?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他始终高高兴兴,不要误以为是儒家的穷酸,这是有深刻的修养在里面。 喜和乐,在佛家的修持里,是不同的概念。喜是打心眼里高兴,乐是浑身上下都感到舒畅。由喜而生乐,是从初禅到二禅的功夫。到后面还有涅槃喜。是在练功入静后,脱离了日常生活的种种烦恼,身心极度的愉悦。我们看佛像都是喜相。罗汉像是另一码事。 我们讲喜乐,是要说在抑郁时,是身体的气血的阻滞,引起神志的失衡。头脑缺少了正常能量供应,会正常吗?如从形上诊查,多是堵在心腹的区域,这是心腹之患。西医学是直接去控制你的脑袋,还不懂心腹之患,用药的方式多是"扬汤止沸"。 扬汤止沸是比方,抑郁证身体内阻塞了,有的人会有双相障碍。有时好像是有火,急躁易怒,这其实是虚火,是郁而生火。像我们在农村沤粪,玉米秸、小麦秸本来潮湿乎乎的,堆集久了,再搬运时热气腾腾。你发怒,躁动,等于把热气放一放,凉了,又平静了。 抑郁证主要是阻塞,是能量不足。得病久了,服用西药久了,摸一摸心口下,从胸至腹,已冰凉。 2007年3月,医院同事杜xx,女,31岁。接受针灸治疗,她不是抑郁证,是内科有些问题。下班前,为其用腹针。嘱咐值班年轻的医生小董要细心观察,可以久留针,留针候气。 第二天,两人都给我说有一个奇妙的现象。小董说:昨晚,在留针时,杜xx讲,留针时,她现在好象在大海边,海面平静,鸟儿在树林中鸣叫,有花香,感到很美妙。小董以为是说着玩。杜xx告诉真的感觉是啊! 当杜xx给再讲时,我给她讲了其中的道理。 这是一种幻觉,它的机理和睡梦时受到种种刺激而招致的梦境相似,但又不等同。冬天睡觉时,没盖好被子,或许梦见在冰天雪地,很冷。梦是虚幻的,而做梦时身体冷的感觉是真实的。 针灸留针(当时还用艾条温灸针刺穴位),"气一动志",气血的畅通,达到一种整体优化的状态,"气和志达",体内感到舒适愉悦。杜xx有是兴奋神经型的人,此时逻辑思维处于朦胧状态,以前生活中给你留下美好感觉的"记忆痕迹"使你不自觉的追忆,曾经的经历即可展现出来。针灸中,自身的"气"的质和量优于平常;此时,景象会比平时更加艳丽和富有光泽;声音也更动听。针灸的环境也是个因素,下班了,医院周围环境安静了,人也心情平静。 诊疗的环境很重要!嘈杂的环境,浮躁的心态是难于有好的疗效。 在宗教的修炼中,也会有幻景出现。道家《性命法诀明指》中说:"魔之来害,是我阴神忧吾心君"。把幻景称为"魔"。《金刚经》中说:"以色相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是说修行者,不能把禅定中的形相或声音当作如来,不可以求之觅之,不然,就误入歧途,是邪道。 宗教的修练,讲精神稳定是为了更高境界的追求,去优化的生命状态。而抑郁症、狂躁证患者出现的幻听、幻觉,是神识混乱所致;气血凝滞,郁火,虚火上炎,就狂躁;神意耗损,元气不足,就冷漠,自闭。 马克思讲,宗教是精神的鸦片。在德语中,马克思的原文中的这个鸦片是个中性词,就像中医里也拿鸦片治病一样。西药中这些抗精神失常药,都类似鸦片,有暂时缓解的作用,但对身体的伤害显尔易见,不会根治疾患。 一定有许多方法是可以使抑郁的心态舒畅起来,传统中医是个宝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