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快乐的千金方
作者:释达通,原安庆师范学院美术专业 1.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 说到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都不陌生。人们经常提到所谓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佛教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当代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等等,都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那么具体什么是人生观价值观呢?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生存的意义和目的。 人生观价值观每个人都有,它在我们生活中具体是怎样体现的呢?比如这次各位老师和同学来参加佛学研讨会,本来大家的暑期活动可以有很多选择,比如和朋友一起去旅游,或者在家里上网、打游戏、看大片,或者打工、做家教赚点外快等等。但是您为什么选择千里迢迢来参加这场学术研讨会呢?其实就是我们的价值观做出的选择。我们经常会将ABCD种种答案进行排序罗列,然后按着我们的价值取向进行选择,觉得还是去参加研讨会比较有价值。 作为出家人,经常被人问:你为什么出家呢?为什么不在家上班工作,或者娶妻生子呢?为什么在这近乎与世隔绝的大山里闻思修佛法?我的回答是:闻思修行更有价值。这就是我的价值观的选择。那么如何衡量这个选择是否有价值?这不在于金钱,而是要看我们做的这件事情,能否给自他带来快乐和利益。 当然,有些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快乐,有些人追求的是物质上的快乐。有些人认为如果能像比尔·盖茨一样有钱会很快乐,有些人认为创立自己的一番事业会很快乐,有些人认为和女朋友一起聊天会很快乐,有些人可能认为在鸟巢体育馆看一场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会很快乐。 事实上,这些快乐每个人都会拥有。作为佛教徒,我们则会认为:断除烦恼,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很有价值、很快乐。我们来到人间,不可能马上像圣人一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但也不一定有“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价值观。价值观是随着我们的知识、年龄、社会阅历的变化而变化的。相信通过这次交流研讨,很多同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有一定的改变。 2.佛教获得快乐的方法 2.1 利用缘起规律 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就是想得到快乐。怎样才能得到快乐?怎么样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呢?今天,我在这里想介绍的是一种佛教的方法,一种更为科学和积极的方法。 我们想要追求的快乐,实际上是一种“果”。打一个比方,就好像我们吃的一个苹果,这个苹果是很多因缘聚集,才产生的一个结果。最开始它是一颗种子,在某个苹果基地里,依靠阳光、水分、土壤、果农等种种的因缘,它成长且开花结果。然后通过运输、出售等诸多因素,才来到我们面前。有些人可能会想,没这么麻烦吧?我想要一个苹果,马上到街上就能买一个。我们接着分析:买苹果的钱哪里来的?爸爸给的。爸爸为什么会给你钱,他的钱哪里来的?我是他的孩子,他的钱是工作赚来的。我们这样一直往前追溯,发现有无量的因缘。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说当我们希望得到一种幸福、一种结果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看到它的因、它的缘起,并积极去创造它的缘起、播种快乐的因。这就是佛教的获得快乐的方法,是更科学和积极的方法。理解和利用缘起规律,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2.2 因和果之间的关系 2.2.1 决定性 第一,因和果之间的关系是决定性的。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又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决定得瓜,种豆决定得豆,这就是因和果之间的一种决定性。 前一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新的流行语叫“恨爹不成刚”。我爹为什么不是李嘉诚?我爹为什么不是李刚?很多人,包括我在内,以前经常这么抱怨:社会的公平何在?老天为什么这么不公?如果你真正懂得了因果缘起的道理,就会明白今世父母是谁,乃至今生的性别、相貌、习气、能力、爱好、家庭、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都是我们上一世所作的因决定的。 有些人会想,其实我是非常被动地来到这个世界,我没得选择。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来这个世界是你获得的一种果,它是有原因的,是以前的因造成的今生的果。我们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和体验:在社会上跟人接触的时候,有时感觉跟某个人特别投缘,似曾相识;而对有的人则感觉特别不顺眼;有时候我们对某一种知识具有不共的天赋,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回答是:这些都是我们在无始劫的轮回中带来的信息。所以释迦牟尼佛说:“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些话很好理解,意思是你想知道上一辈子做过什么吗?看看今生的命运果报,就可以推测出来。比如说在座都是知识分子,前世肯定种了善因,今生才会获得知识和智慧。那么我们的来生会如何呢?就要看今生都做了些什么了。一切都由因果规律决定。 2.2.2 增长性 因果规律的增长性就是指果报现前时,其规模比当初的因增长广大无数倍。好比把一粒树种洒到地里,几十年后,就会长成参天大树。又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粮”。 2.2.3 已作不失 什么叫“已作不失”?就是指只要因缘具备,果肯定会现前,想拦也拦不住。比如烧开水,当水、水壶、火等因缘全部具备的时候,只要温度到100摄氏度,水肯定开,想让它不开都不可能。 在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中有些阅人无数的智者,他们看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能推断出这个人将来的祸福。为什么?因为他们掌握了一部分因果规律。我看过曾国藩所著关于看相识人的《冰鉴》一书,该书收录在《曾国藩文集》里。有个曾国藩的故事是这样说的:清朝有个湘军将领叫江忠源,是一个文人出身的勇将,很有才华。有一次,他到北京,以晚辈同乡的身份拜访了曾国藩先生。曾国藩先生跟他交谈甚欢,觉得很投缘。在江忠源起身告辞的时候,曾国藩目不转睛地目送他走出门外。然后跟身边的人说:这个人将名扬天下,但是会悲壮节烈而死。后来,果然在一次团练镇压太平天军的战役中,江忠源战至最后一人,溺水而亡。 这个故事里,曾国藩先生为什么能看出江忠源将来会名扬天下,但悲壮节烈而死呢?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他已经在某种因上观察出了结果。有人可能会问,是不是曾国藩能看到江忠源过去造了什么因,现在会感这个果?不一定!但已作不失,江忠源在过去必然造了某种因,以致在他今生的言行举止中,或所谓的“神”或“骨”中,有所体现,所以被曾国藩看出来了。也就是说,古人早已发现存在这样的因果规律。 2.2.4 未作不受 所谓“未作不受”就是指如果过去没有造作因,现在肯定不会承受果。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努力就不会有收获。比如,如果在公司里没有努力工作,老板肯定不会认同你。如果过去没有在初中、高中、大学里认真学习,就没有今天的成果。 2.2.5 因缘和合方有果 当然,仅仅造作因,如果缘不具备,也不一定有果。比如想到英国剑桥大学去留学,如果单单具备主因,例如成绩很好,但如果别的缘不具备,那么留学的梦想不一定能实现,即使天天祈祷,也不一定有用。所以,只有因缘和合时,果才会现前。 再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分析:根本因+俱有缘=果。我们经常会用到火和烟这个例子。我们生火,肯定会冒烟,火能生烟的道理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想得到这个烟,肯定要去点火;如果点了火,肯定会有烟的产生。这种因能生果是决定的规律,叫做因果决定理;而果的出现一定需要观待因的存在,叫观待理;这种道理通过推理能够成立,叫事势理;若有人问:火为什么能生烟?法尔如是,这个道理本来就存在,这叫法尔理。 3.总结 当年,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启明星而悟道。他证悟了什么道理呢?就是洞彻一切万法无不是无尽的缘起规律。佛经云: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缘起的规律是一种自然的法则,是解译法界宇宙的密码。你遵循了这个规律,就会有所成就。譬如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无不是对缘起规律的利用或发现。但是这种发现相较佛陀的智慧来说只能算是沧海一粟。 所以我认为,如果想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使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可以参考佛教里面讲的三种人生观价值观: 未来的幸福比现在的幸福有价值; 利他比利己有价值。 不管你想要的是哪一种,有的人可能是愿意自己得到幸福,没有关系。如果你想自己快乐、或你想解脱、想利他,只要从因上下手,我们肯定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在前两天的讨论中也提到,我们并不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皈依佛教,进入佛门;但是我们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幸福快乐。请记住: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