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丸的传说 宋代汉阳史君王王琴,博采民间验方,著《百一选方》,其中收录“香白芷”一味,炼蜜为丸名“都梁丸”,治妇人痛经有效。“都梁丸”的来源,据说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都汴梁(今开封),一时太平盛世,人才荟萃。传说南方一富商的掌上明珠年方二八,患痛经症,每逢行经即腹部剧痛,有时昏厥过去不省人事。虽遍访当地名医,疗效甚微,痼疾缠绵,形体日衰,容颜憔悴,精神萎糜。急得富翁食不知味,夜不成寝。为了治好千金之疾,富翁携爱女带佣人日夜兼程往京都寻找名医。赶至汴梁,适逢女儿经期,腹痛顿作,呼天唤地。正巧,一采药的老翁路过闻之,经仔细询问病情后,马上从药篓里取出白芷一束相赠,嘱咐以沸水洗净,水煎饮用。富翁半信半疑,但眼看女儿痛苦异常,无药可施,只好就地泡制,一煎服而痛缓,二煎服而痛止,又服数煎后,来月行经,安然无恙。富翁喜出望外,四处寻得采药老翁以重金酬谢。从此,白芷一药,在庶民百姓中广为流传,后有人先把白芷用沸水泡洗四、五遍,再等干后研末,炼蜜为丸,丸如弹子大。因“香白芷”在京都汴粱觅得,故取都梁为名,更增添了它的神奇色彩。 古今医药春联 近日翻阅收集的报刊资料,读到几处医人写的春联,奇特有趣。 春联,是我国独有的应用文学形式,沿习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古今的春秋,几乎都是祝福之词,吉祥之句,但也有一些与此内容相异的特色春联。 清代浙江宁波有位著名的老中医名叫范文甫,他写过两副奇特的春联。一副贴在自家的大门上,联曰:“但愿人常健,何妨我独贫。”他一反常态,怀着一颗医生所特有的“赤心”,衷心祝愿人常健,哪怕自己诊所无人光顾而“独贫”。另一副对联贴在自己书斋的门上。联曰:“何必我千秋不老,但求人百病不生。” 良医此心皆同,真是无独有偶。清末湖南湘乡有位兼开中药铺的名老中医自题一副春联:“只要世上人莫病,何愁架上药生尘。”江西吉水也有一位开中药铺的中医写过一副内容相似的对联:“但祈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清代以文风鼎盛而闻名天下的安徽桐城,至今还流传不少医家的这类春联,如“春夏秋冬,辛劳采得山中药;东南西北,勤恳为医世上人。”有一家药店对联奇巧:“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从前广州漱珠岗下有座小庙,里面塑着“医圣华佗”和“财神赵公”,每年春夏疫情流行,华佗面前香火特盛;秋冬一到,赵公又大走其运。两位神都不相让,都说你沾我的光。庙祝为了息事宁人,也让他二位有点自知之明,便请人写了副对联。其联云:“天上有财难买命;世上无药可医贫。” 有的药铺在店堂前挂对联,对仗工整,含意深刻,如“一药一性,岂能指鹿为马;百病百方,焉敢以牛做羊”,或“除三亲四友病痛,收四海五岳精华。”意指医生要有救死扶伤、善济疾苦之高尚医德。 李时珍猜谜识中药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李时珍采药避雨来到一条小船上。老渔翁和他的两个不到10岁的孙子热情地接待了他。老渔翁为李时珍端来吃的,李时珍也从包里拿出一瓶酒,招呼主人一齐坐下共酌。交谈了一会儿,老人对李时珍身份身份便清楚了,老人把自己知道的药物知识全告诉了他。末了,老渔翁想起一个问题,说:“我们这里还有一种草药,能治身痒、癣疮。” 李时珍问:“它生长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征呢?” “这种草长在水上,离我们很近。”老渔翁笑哈哈地又说了四句话: “天生灵芝本无根,不在山间不在岸。始因飞絮逐东风,泛根青青泛水面。” 在一旁大孙子听后说了一首童谣: “有根不带沙,有叶不开花。最爱随风飘,江河都是家。” 接着,小孙子也唱了一段儿歌: “有根不着地,有叶不开花。整日随风飘,四海就是家。” “这三个谜语都是一个谜底,你们祖孙三人出题考我也!”李时珍低头思索了一会儿,忽然眼睛一亮,抬头看到船外,一种水草在风雨中依然团聚不散,飘飘游游,便指着船外说“就是它!”就是它,它是什么?您能猜得出吗? 六神丸的传说 相传,在康熙年间,有个叫雷允上的走方郎中从江西来到苏州,在观街摆了个草药摊。 这时,恰逢江苏一带生疮的人很多,并有传染蔓延之势。雷允上一看机会来了,就凭着自己多年行医经验用蟾酥、麝香等药制成药丸,并声称是靠神仙指点制成的。因天神有六路,故取名“六神丸”。 别看这药丸小如菜籽,可疗效神速,只要是热毒疔疮,一吃就好。顿时名扬四方,各地商人纷纷前来进货,雷允上因此发了财。在周王庙弄口开起了雷允上中药店,生意越做越大。后来他的子孙又在上海开设雷允上南号、北号、支店等中药铺,六神丸甚至远销东南亚。 莫徭用艾叶救大象 古时有个叫莫徭的人,见一头老象卧在芦苇丛旁,痛苦地呻吟着。老象一见莫徭,便举起前脚,那脚上扎着一个尖锐的竹钉。莫徭急忙走到老象身旁,用力将竹钉拔出,鲜血随即涌出。旁边的小象拔起一把艾叶,举向莫徭。莫徭将艾叶塞在老象的伤口上,不多时血便止住了,老象竟能站起来走动了。 后来老象常带小象为莫徭耕田犁地,更为重要的是,人们从此懂得了这普普通通的艾叶是一种天赐良药。 巧对药谜结良缘 唐代诗人王维在居士山隐居读书时,一次偶染小疾,便上街去买药。他来到一家药店门口,见柜台坐着一位容貌秀丽、文静素雅的少女,心中不禁暗暗称奇:“市井之中,竟有如此佳丽,不知她才学如何,何不试她一试。”于是上前问道:“姑娘,今日小生上街忘记带上药方,望姑娘方便一二,不知可否?”姑娘彬彬有礼地答道:“方便顾客,治病救人,是医家的本分”。 王维脱口说道:“一买宴罢客何方?”姑娘莞尔一笑,从容答道:“酒毕宴罢客‘当归’”。 王维接着又说:“二买黑夜不迷途。”姑娘不慌不忙地答道:“夜不迷途因‘熟地’”。 王维继续说:“三买艳阳牡丹妹”。姑娘回答道:“牡丹花妹‘芍药’红”。 “四买出征在万里”。“万里戍疆有‘远志’”。 “五买百年美貂裘”。“百年貂裘好‘陈皮’”。 “六买八月花吐蕊”。“秋花朵朵点‘桂枝’”。 “七买难见熟人面”。“难见熟人面“生地”。 “八买酸甜苦辣咸”。“世人都称‘五味子’”。 “九买蝴蝶穿花衣”。“‘香附’粉蝶双双归”。 “十买青藤缠古树”。“青藤缠树是‘寄生’”。 王维连声称妙,思忖这姑娘洒脱艳丽,才思敏捷,可谓才貌双绝,自己求学哪能怠慢偷闲,落于姑娘之后。从此更奋发攻读,终于中榜及第。但他始终忘不了那少女,便去求婚,最后喜结良缘。 青娥丸的传说 “青娥丸”为古今补肾良方,首载于宋代的《和剂局方》中,“青娥丸”之来历及流传,与唐代相国郑姻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郑姻(公元762~829年),字文明,唐宪宗时,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居相位四年而罢。唐元和七年(公元812年),郑年五旬时,奉朝廷之命,出任岭南节度使。郑因年高体弱,加之南方地势卑湿,任职不久即因湿邪感伤内外,引起多种疾病发作,身体阳气也渐衰竭。经服用钟乳石等“补剂”,百端不应,正苦无良策。这时,一位来自词陵国(今印尼爪哇或苏门答腊)的船主,名李摩诃,获知郑的病况后,前来探望,并向郑献上一方并附有已配好的药,嘱病者服之。郑初时未敢服,经摩诃再三苦劝,始服下。不料药后七八日,郑觉得有些应验,病情开始减轻,于是又坚持服下去,效果更加明显,最后竟痊愈了,身体也强壮了许多。此时,郑笃信此方之功力。 三年后,郑相国罢郡归京,将此方录下传之他人,经多人服用后,发现该方不仅对腰痛、脚气(因湿造成的下肢肿胀或萎软症)等有良效,而且经常服该药还能“壮筋骨、活血脉、乌鬓须、益颜色“。对老年人可起延年益气,悦心明目的作用,特别是服此药可使人鬓发变黑,人显年轻,具有美容美发效果。此方如此功效卓著,对此后人有诗赞日:“三年持节向南隅,人信方知药力殊,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须。”“青娥丸”之名大概就缘由于此。青娥者,古代指少女美貌,也指耳前鬓发。方名取青娥,也表明该方确有“乌鬓发、益颜色“之功效。 其实,李船主所献药方仅有二味药,即后来“青娥丸”中之主药补骨脂和胡桃肉。此方制法和服法是:将补骨脂洗净研为细末,胡桃肉去内皮捣如泥,用蜜和糖和匀,贮于瓷器中。每日晨,以暧酒二合,调药一匙服之,后以饭压,或以开水调服亦可。后来的“青娥丸”中又加入杜仲炭或蒜,制丸服用。本方主治肾气虚、五脏虚损、各类腰痛及脚气症等。近年有研究证明,服用“青娥丸”不仅有补益肾气,延缓衰老功效,而且能提高骨密度,对防治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有良好效果,不愧是老年人的保健佳品。 武则天与虫草全鸭 武则天晚年体衰多病.咳嗽不止,稍感风寒便病情加重,尤其冬季,不敢轻易地走出寝宫。太医为治疗她的病,什么贵重的药品都用过,但是不见多少疗效。 御膳房的康厨师跟随武则天多年,见她不思饮食,身体孱弱,便想方设法把饭菜做得既可口又有营养。他记得家乡的老人常用“冬虫夏草”炖鸡滋补身体,便想给武则天做一道,试试看。但鸡是发物,有可能引起老病复发,他惟恐对武则天的病不利,于是用鸭子取而代之。 鸭子炖好后,康厨师将其端给武则天品尝。武则天见汤里有黑乎乎的似虫非虫的东西,疑惑不解,认定是康厨师要害她,便吩咐左右把他拘起来,要以谋杀罪论处,武则天念其以往没有过失,没有马上问斩,将其打进了大牢。 御膳房的李厨师与康厨师是同乡好友,非常同情康厨师的不幸遭遇。他想,只有用冬虫夏草治好武则天的病,才能还康厨师以清白,否则他难逃厄运。 一天,李厨师一边拔鸭子身上的毛.一边琢磨怎样用冬虫夏草炖鸭子,既使鸭子有营养又看不见那黑乎乎的东西。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个好办法。他扒开鸭子的嘴,把几棵冬虫夏草塞了进去,之后,将其放进锅里炖起来。这道菜就叫“虫草全鸭”。 武则天觉得鸭子做得很好,肉嫩,味鲜,此后每隔三两天便吃一次。一个多月后,武则天的气色好转,不再咳嗽了,宫廷上下都为她的健康高兴。一天,武则天心情怡悦,邀请监察御史吃饭。李厨师端上了“虫草全鸭”,武则天说:“我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得益于这道菜。”监察御史夹起一筷子尝了尝,果然味道好极了! 席间,武则天问监察御史如何处理康厨师谋杀一案,这时李厨师斗胆抢了几句话说:“康厨师的鸭汤里,那黑乎乎的东西是‘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性温、味甘,具有补肺益肾的功能,主治虚劳、咳嗽、痰血、气喘、腰痛等。康厨师所以这样做,是为给皇上补身子……” 李厨师现身说法,把制作“虫草全鸭”的整个过程原原本本地向武则天和监察御史作了表述,之后,从鸭子的嘴里取出了黑乎乎的东西。 武则天沉思了许久,慢条斯理地说:“看来是我错了。”于是吩咐人马上把康厨师放出了大牢。 夏令清暑利湿药六一散 “六一散”,在琳琅满目的中成药里要算是最简单的品种了。一是它的处方简单,是由滑石6份和甘草1份所组成,二是制法也简单,只是将l两味药研粉拌匀就可以了。 相传“六一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别号刘河间)所创。在公元1147年(金皇统元年)的仲夏,金熙宗晋尚书右丞相韩企先为濮王,赐宴三日。谁知,未出三天,韩企先却得了一种怪病: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不畅、大便泻痢。家人四处求医,熙宗也派太医前来诊治,无奈近百剂药下去,病势有增无减,便在城门悬榜求医。 当时20岁的刘完素正在京城购置药品,见了榜文,一则他初出茅庐,不知深浅;二则自认为对此病颇有把握:三则早闻韩企先博通经文典章,能仿宋律制定皇统新律,所以刘完素很想见见这位贤相。因此他揭了榜,入王府为韩企先诊治。经过按脉察色后问道:“可有身热、心烦、口渴、头晕、少气、多汗之症?”韩闭眼而微微点头。 “当有恶心泄泻,胸闷纳呆,倦怠身重。”刘完素言道。“对,对。”韩企先说,这时睁眼打量了一下刘完素的模样。 “此乃暑湿也,治暑不治湿,医之过也!”“暑湿?”太医忍不住说:“吾等岂不知暑湿之理?”刘完素说:“你们治暑祛湿,泻热不养阴,尤其小便不利、大便泄泻,定然不敢使用寒凉之剂,故洽而无效。” 韩企先挺起身子,睁大眼睛问:“你有何方?”刘完素思索有顷举笔处方:滑石、甘草,共研细末。一旁韩夫人问:“此为何方?”刘指着方中“滑石六两,甘草一两”,脱口而出:“六一散”。他解释道:“滑石能解肌清热,滑窍行水而利湿,统治表里上下三焦。加入甘草泻火和中,便能清暑利湿。” “如何服法?”“每用三钱,和白蜜少许,冷开水或灯心汤调服,三日见效。” 韩企先见他说得有理,就照方服了三贴,果然小便通而泄泻止,不禁感慨万分。韩企先找来刘完素,请他弃医从政,但刘却只要求赐医书若干。此后仍然用心攻读,终于成为一代名医。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也颔首称赞“六一散”。因此六一散被誉为“凡人之仙药”。 小长工“取药” 从前,有个财主的儿子得了风湿病,腰酸膝痛,行动不便,后来瘫痪在床。请了许多医生也没有治好。财主听说二十里外南山有个药农,善治此病,就指派一名小长工,每隔两天进山取一次药,但连服了多种草药,仍不见效。 这年冬天,天气特别冷,又连降了几天大雪。这天小长工刚上路,由于衣着单薄,冻得浑身打颤,实在无法进山,便徘徊村外。他想,反正吃什么药也不见好,于是就把老桑树枝叉上长的一种小枝条折下来,冒充草药送给东家,财主照常煎给儿子喝。小长工见瞒过了财主,便每天去掐那枝条充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财主儿子的病却一天天地好了起来。药农得知消息后,觉得很奇怪。心想,整整一个冬天没来取药,他到底吃了什么药治好了病呢?于是亲自下山来探问究竟。药农刚迈进财主家的院门,刚好碰到小长工。小长工怕露了“馅儿”挨打,只好将事情经过告诉了药农,并央求药农为其保密,药农答应了小长工的要求。小长工领着药农来到村外老桑树下,折了一些树上的小枝条。药农回去用这些小枝条,先后治愈了不少风湿病患者。因为这些小枝条寄生在桑树上,药农就给它取名为“桑寄生”。 蟹疗治漆毒 做新郎原本是人生中的喜事,可是,突遇怪病缠身的新郎,恐怕就非喜即悲了。话说清朝年间,有一位小伙子即将洞房花烛夜却得了一种怪病。往日清秀的脸已肿得变形,明亮的眼睛也被极度浮肿的眼睑遮盖得不见了踪影,头大得如斗状,笔挺挺的新婚礼服再也无法容纳肿胀而又布满疹子的躯体。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新娘甜蜜的心好像被黄柏汁泡过一样苦不堪言。家人震惊之后赶紧去请名医叶桂(清代名医)。 叶桂诊病有个特点,凡诊一病,一定要弄清病由。他为新郎诊脉,六脉平和,只是略有一点虚弱。觉得这病是有点蹊跷,便仔细沉吟起来。不知不觉,时已近晌午,他感到有些饿,就让人在病人的床前摆下饭菜,对着病人吃起来。只见病人用手指使劲掰开肿胀的眼睑,直愣愣地看着他吃饭。叶医生问道:“你想吃东西吗?”病人说:“很想吃,只是医生都告诉我不能吃。”“没关系,想吃就吃吧!”叶桂说着吩咐家人为他盛上饭菜,只见病人大口大口地吃得十分香甜。叶桂越发觉得奇怪,沉思了良久,便把目光移开了病人,扫视了一下房间。忽然,他发现床、衣柜、桌子、椅子是全新的,而且嗅到一股熏人的漆味,顿时,他恍然大悟。于是,命令家人把病人搬出新房,又派人到集市上买了几斤鲜螃蟹,捣烂成粥样,然后遍敷病人身上。不到两天,病人肿消疹退。原来,新郎是中了漆毒。 古人对漆过敏早有认识,在古医书上称为“漆咬人”、“漆疮”。对漆过敏的治疗,《淮南子》中,就有蟹疗法的记载。本草书上用紫苏、蟹煎洗浴。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中还记载了一个“蟹汁治漆伤眼”的案例:有一个狠心的州牧,将生漆涂入一人眼中,使这人顿时成为“盲人”,恰逢村中一个老头看见了,非常同情他的遭遇,告诉他:“赶快找蟹捣碎滤汁,滴入眼内,漆便随蟹汁流出,眼伤即可痊愈。”他依照此法做了,果然治好了眼伤。 杏林、橘井的典故 众所周知,“杏林”—词是中医界常用的词汇,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然而“杏林”一词典出汉末三国闽籍道医董奉。 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 在诸多有关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有影响的乃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看好一个轻病,只须栽一颗杏树。所以四乡闻讯前来求治的病人云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为医酬。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之多。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贩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二万余人。后来还说有老虎镇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杏子,想吃杏者只能以米谷换取,而董奉则把换来的谷米来救济贫民,故又有虎守杏林之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后来人们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如此一来,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这类的话语来赞美象童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 更多典故: 夫不返妻心焦泪凝相思子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中医行医的招牌 葫芦 哥俩好:紫花地丁的传说 彭祖的房事养生诀窍 中国传统医学史上还有一则典故“橘井泉香”也与道医有关。这则典故说的是西汉时湖南一位叫苏耽的道人,身怀绝技,对母亲极为孝顺,后得道成仙。在成仙之前,嘱咐母亲,明年将有疾疫流行,到时可用井中的泉水泡橘叶来救治。第二年果然发生大规模疫情,他的母亲便遵照嘱咐,用井中泉水泡橘叶施救众乡邻,活人无数,一时传为佳话。这则“桶井泉香”典出《列仙传》之《苏耽传》,清代闽人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就将其收入《医术名流列传》之中,流传甚广。至今湖南郴州市东北郊苏仙岭上的苏仙观、飞升石、鹿洞,以及市内第一中学内的杼井,都是纪念苏仙的遗迹。 “橘井泉香”一词与“杏林春暖”、“悬壶济世”一样,在中医学界脍炙人口。过去医家常常以“橘井”一词或橘、杏并用来为医书取名,诸如“桶井元珠”、“橘杏春秋”等,寓意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