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净土信仰
七、皈命弥陀
2-7-1三宝犹如暗室的明灯,歧途的指南,苦海的慈航,火宅的甘霖,贫者的宝物,病者的良药。皈依三宝:如囚出狱,如子归家,如迷趋觉,如苦得乐,如堕反升。
2-7-2学佛首先要“皈依”,但是皈依不是目的,皈依只是初步、基础,皈依的究竟目标是要成佛,如果学佛或皈依的目标不是成佛,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学佛,也不是真正的皈依。 念佛也是如此,如果念佛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佛,那他就不是真正的念佛。
2-7-3皈依是真正信佛学佛的开始,是学佛的第一课,也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信佛学佛乃至成佛,要从三皈依开始。三皈依也是学佛成佛的基础,所谓“万丈高楼从地起”,若无地基,五层十层乃至百层高楼不可能稳固;若无三皈依,要脱离三界六道轮回乃至成佛,那是不可能的,可见皈依三宝的重要。
2-7-4凡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者,即是真皈依、大皈依、无上皈依。
2-7-5净土宗之本尊乃西方愿王阿弥陀佛,其佛格为报身报佛,是酬报因位之愿行而万德圆满之佛。虽谓报身佛,实则三身(法、报、应)圆具于一身之高妙报身佛。
2-7-6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发愿要救度每一位众生,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特色是: (一)主动而来,不必我们请求拜托。阿弥陀佛在无量劫之前,就主动为十方众生发愿,建设极乐世界,修行完成救度十方世界众生的功德。他当时为我们发愿,我们并不知道,当我们轮回在地狱或是饿鬼、畜牲道时,我们都不知道阿弥陀佛已经在为我们发愿修行了。 (二)平等无差别:不分出家人、在家人,不分有修行的人、没修行的人,不分善人、恶人,阿弥陀佛的救度都没有差别。佛心冤亲平等,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哪有分别说你是高僧我就救你,你是一位下劣根机,一生没有行善积德,我就不救你,没有这些差别观念的。 (三)绝对无条件:任何人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这种心一生不变,就已经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获得必定往生的身份。于此娑婆世间,凡事都是有条件的,譬如说要当人,必须有守五戒的条件;要升天,必须有十善的条件;要移民奥克兰,更有一些条件,独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需要条件的,只要你当下真的信受弥陀的救度,愿给弥陀救到极乐世界去,从此就专称这句名号,就已经被阿弥陀佛救度了。这不是我们修行的能力,是阿弥陀佛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2-7-7所谓“无缘大慈”,缘就是条件,无缘就是无条件的大慈悲,救度不能救度的人,这种慈悲才是大;如果有不能救度的人,那么这种慈悲跟智慧就有范围了,就不是大了。阿弥陀佛的救度,是绝对没有条件的无缘大慈,而且阿弥陀佛已经完成了救度我们的功德能量,因此他才成佛的。
2-7-8各宗各派的本尊是不一样的,我们这一宗的本尊就是“南无阿弥陀佛”,除了南无阿弥陀佛之外,不作他想。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唯以阿弥陀佛一佛为独一无二,可以说是独尊独一的法门。 何故安置本尊?罪恶深重之我身,感念阿弥陀佛救度之恩深,同时对阿弥陀佛归依之情切,渴慕阿弥陀佛,仰望阿弥陀佛,深切渴仰之余,不知不觉深生欲瞻仰佛身万德之尊容,欲顶礼佛身庄严之妙相,因而以万德庄严之弥陀妙相,作为本尊,安于佛堂,日夜瞻仰顶礼,表达渴慕仰望之情,这是念佛人归依之心的自然流露。
2-7-9我们礼拜时,对象只有礼拜南无阿弥陀佛,他是我们唯一的本尊,其他诸佛菩萨都不是我们的本尊,那可不可以礼拜?当然可以礼拜,只是我们不是专门的、常常去礼拜这些佛菩萨。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礼拜阿弥陀佛是一种身心性命的归投、依靠弥陀的救度,所以对阿弥陀佛是感恩戴德的礼拜;对其他诸佛菩萨的礼拜心情就不一样了。那这样是不是对其他诸佛菩萨的不敬呢?其实不是,反而是“顺佛教故”──随顺诸佛的教导。
2-7-10我们的本尊,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本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本尊”是信仰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只可有一,不可能有二有三。尤其是极乐世界是弥陀所建的,救度众生的愿是弥陀所发的,我们之所以能够离开娑婆往生极乐,也是单单由于弥陀一佛独自成就,所以我们这个法门的本尊,只有南无阿弥陀佛一佛,无论是称念、礼拜、赞叹、供养,或者思惟、观想,都是专一南无阿弥陀佛。
2-7-11我们的本尊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因此我们所遵从、供奉、供养、礼拜、赞叹、称念的,都只有南无阿弥陀佛一佛,所谓“唯此一尊,无二无三”。
2-7-12所谓“皈”就是“归投”;“依”就是依靠他,信任他,在他怀中得到安稳,这样他就能够登上彼岸,解脱生死轮回的苦难。总结而言,我们皈依三宝其实就是皈依“南无阿弥陀佛”。因为无论是十方诸佛或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娑婆世界,都是要劝导我们、引导我们最后归投、依靠“南无阿弥陀佛”。
2-7-13善导大师说:“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归命”是阿弥陀佛呼唤我们归回极乐故乡的命令,这是从佛那边来解释的;再者,“归命”就是归顺阿弥陀佛呼唤我们回极乐故乡的命令,阿弥陀佛的命令我们不违逆,我们归顺他,这也是归命的意思。 所以“南无”是“归命”,而“归命”有二种意义,一种是从佛这边来解释,一种是从我们众生这边来解释。众生在这娑婆世界,受着六道轮回,可以说极其无常,如果归投至阿弥陀佛无量寿的生命当中,就能够跟阿弥陀佛同样无量寿,不再轮回生死,而且永恒存在。所以,“归命”也可说是将我们这个无常、造罪、污秽的生命,归入阿弥陀佛永恒、清净的生命,而与佛同体,跟阿弥陀佛一样成为无量寿、无量光。
2-7-14以何心情皈依:一、真诚、恭敬、殷切心。二、了解三皈、清楚表达。三、郑重其事,以期圆满究竟。
2-7-15一般来说,如果感受到佛法的好处,而想更进一步虔诚学佛的话,都会皈依。如果还没有皈依,表示对学佛、对念佛、对将来要往生极乐世界的心还不够恳切与殷重。
2-7-16我们皈依三宝,皈依佛,就是皈依“南无阿弥陀佛”;皈依法,就是皈依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法门,佛是“南无阿弥陀佛”,法是“本愿救度之法”,那么净土呢?是阿弥陀佛的净土,也就是报土。每一个学这个法门的人,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以后,都没有阶位高低的种种差别。所谓“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每一位往生的,都是由阿弥陀佛正觉花所化生的菩萨。所以学这个法门的,往生的净土都相同,莲花也相同,因为我们的法门是“一佛一法一净土”。
2-7-17“寄花五净,风日不萎;附水灵河,世旱不竭。”道绰大师这句偈的意思是说,将我们这个无常的、生灭的、轮回的生命,归命于南无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是无量寿,而且在极乐世界永不轮回──生命超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永恒存在,就无所谓寿命长短了。
2-7-18衣服若脏,清洗则净;东西放久,要晒太阳,否则会发霉。罪过要发露忏悔,忏悔则清净。众罪如霜露,忏悔能消除,所谓“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念佛即是忏悔,若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即是根本皈依、根本忏悔。可谓一皈永皈,一忏永忏。善导大师说:“念念称名常忏悔”。
2-7-19弥陀的慈悲是,即使我们不晓得念佛,没有意愿依靠他,阿弥陀佛一样很恳切的一直在我们面前,甚至跟我们合掌、要求我们、拜托我们,希望我们称念他的名号,依靠他,让他救度到极乐世界去,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所谓“大慈大悲”的地方。
2-7-20“除苦恼法”在于弥陀本身,凡是全凭弥陀救度的业深障重之苦恼众生,其苦恼立即消除,决定往生,不断烦恼得涅槃,此后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2-7-21将我们罪恶的生命、污秽的生命、生死的生命,归入阿弥陀佛功德的生命、清净的生命、无量寿的生命,才叫做“归命”。
2-7-22归命阿弥陀佛,就是用我们轮回无常的生命依靠无量寿命的阿弥陀佛,永恒的阿弥陀佛,绝对救度的阿弥陀佛。此后就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没有杂修杂行,这样生死根源一刀斩断,就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决定成佛!
2-7-23念佛人身心性命完全归付于弥陀,把我们卑微、渺小、无能无力的生命,污秽、罪恶的生命,无常、轮回的生命,归投依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阿弥陀佛,归投依靠清净无染、涅槃寂静的阿弥陀佛,归投依靠永恒长住、无量寿命的阿弥陀佛。归命阿弥陀佛的人,是活在阿弥陀佛的佛心当中,是薰习着阿弥陀佛的佛心在过日子。阿弥陀佛就是他的主人,一切苦乐祸福的背后,有阿弥陀佛在承担、在主宰,所以凡事不论顺逆,他都会想到背后所主宰、依靠的阿弥陀佛,因此就不会那么的忧悲苦恼,患得患失。
2-7-24我们有没有贪瞋痴?有没有妄想杂念?如果没有贪瞋痴、妄想杂念,那就是阿罗汉了!阿弥陀佛若是为了救阿罗汉,经过五劫的思惟来发愿,经过兆载永劫来修行,岂不是没有意义吗?因为阿罗汉本身就可以离开三界六道轮回,何必要阿弥陀佛救度?所以阿弥陀佛要救度的是五浊的众生。 我们因为有烦恼而惭愧、欢喜来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同时因为我们有烦恼,所以才更加感恩阿弥陀佛的救度。凡是念佛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不要因为自己有烦恼、有杂念而感到退怯,感到往生不够格而怀疑阿弥陀佛。如果这样的话,岂不就让阿弥陀佛非常的失望、伤心流泪。阿弥陀佛本来就是不嫌弃我们,才为我们发愿修行、救度我们,所以只要任凭弥陀的救度,只要专称弥陀佛名,不管自己有没有清净的心,有没有一心的功夫,都不管。
2-7-25“造罪是人,救度是佛。”既信佛力,自知其罪甚深,除地狱外,无栖身处;除净土外,无得救法。在信受间,自知应忏悔而无忏悔心,应惭愧而无惭愧心,其罪恶实不可形容,如是之人,佛德薰心,心多柔软,常仰念佛恩,欲以现生行“还相回向”之普贤行,而深感心余力绌。 如是之人,欲善而不能,何况故意为恶,甚或以恶为庄严?断无此理。若其藉口弥陀慈悲救度而放浪形骸,则可知其未深深体会机法两种深信,非真实信者,未蒙佛恩,故其言行无佛德之薰习。
2-7-26一旦堕落三恶道的话,那么就是所谓的苦重、时长:痛苦非常的深重,而果报又非常的漫长,所以,要念佛!能够诚恳的念佛,就是真正的皈依。 2-7-27 我们学佛的人,其实就是有一种惧怕的心才来学佛的。昨天晚上净良法师说,他从小就有一股无以名状的寂寞感,那种恐惧,又不晓得是有什么不安。那种心理状态其实是善根的发露。 看到影子时的那种心理状态,就是想嚎啕大哭。嚎啕大哭为了什么?不知道,莫明其妙;或者是寂寞袭上心头,好像一种凄凉的、寂寞的、感觉缺少什么的那一种心理状态。 一个踏上宗教领域进而修行的人,都是事先有那种心路历程。我们都会有那种心。如果能遇到佛法,那太好了;如果不能遇到佛法,就会悲哀地过一辈子,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所以,很多大文学家、大哲学家到最后都自杀,因为他苦闷的心中,找不到滋润的甘露啊!黑暗的心中没有光明照射进来呀!
2-7-28病者善知识也,我依此病故,深生道心。亦依此病故,知无自力,唯有放开双手,任凭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勉某莲友)
2-7-29不知我病之重,则不能感谢高明的医生。不知烦恼病重,则不能感谢释迦、弥陀、善知识的深恩。 庆哉我身之病!越感自身苦,越愍同苦人;越生悲愍心,越知弥陀佛。知悲者,能悟佛之慈悲。喜哉我心之病!(勉某莲友)
2-7-30一个学佛的人,就要时时刻刻观照自心,这样才是一个学佛的人;当心念浮起的时候,自己要能察觉到,自己在察觉到当下的念头时,当下要警惕自己就将这个念头消解;但是,我们知道自己没有这样的消解力量,所以我们将这个念转来念南无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