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914|回复: 6

问路----中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3 19: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路------中医
作者:中医修正

借问路在何方

    医学的宗旨是兼善天下,中西医研究的对象同样是人体,将来彼此融汇,取长补短,走向大同是必然趋势,也是人类为疾病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希望看到的最好历史结局。然而,相遇一百多年来,中西医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上,能实现真正融合的却极少,因为双方研究人体的方法有着巨大的差异。中医将人体各内脏器官看作整体,再将人与自然界(天)看作整体的思维方式,西医人虽然觉得不够精细, 玄了些,并不怎么反对。但中医在天人合一的前提下,引出特有的核心理论——藏象学却让西医人望不见北。实际上不止西医人,中医人自己也是一头雾水,又何尝不觉得眩?

    西医人无法理解中医,中医人无法解释中医,于是医学界开始研究中医。然而至今为止所进行的,都不是正常意义上的研究,而是努力在西医学的理论思维里得到认可。也就是说,研究的本质是向西旁靠,从未见中医本身的向前拓展。对自己的经典著作,中医人学习都困难,根本谈不上研究,而西医人的研究中医却是利用、否定、再吞并。

    研究中医的缘起,是西医到来,他们用前所未有的眼光审视中医。没有西医的到来,也许再过几百年我们也不知道自己的缺点,也就无所谓研究中医。西医要研究中医,先要了解中医,这当然得由中医人先来个自我介绍。然而,百多年来西医人始终听不懂我家兄弟的自我介绍,是我们的嘴不行——口才呆滞?还是我们手不行——运笔不灵?都不是的,我们脑袋不行——对自身理论的理解从来就是似懂非懂:

    作为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一半的素问,全书有81篇 ,仅开头9篇就看得不清不楚,说了千年痴话。尤其是第六篇阴阳离合论和第九篇六节藏象论,从来就没有人看得半懂,然而历代医家依然大模大样地“注解”。

    另一部中医经典伤寒论,作者张机因此书被尊为医圣,但该书的灵魂——三阴三阳也从来就没人看懂。鄙人相信今天活着的中医人都心里清楚,自己从未真正理解张机伤寒论这部中医圣经。看不懂圣经,则为旁门,以旁门之资,如何代表中医向西医作出解释?

    今天的中医能否称得上正宗中医,值得认真思考了,竟然中医学院又要让经典废修,使若断若存的正宗承传可能彻底断裂。以中医现状看,后生俊秀哪个愿意来学中医?考得上北大清华的人不会到中医学院来,这既是不怀好意人的嘲笑,也是时代现实。我们已经没资本为这一嘲笑而愤怒,而是应该恐惧修省。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经典之伟大,独怆然而泪下。无须讳言,我们可能到了路尽头,见过的发展创新都是虚有其名,每年上百项的省级、国家级成果,也阻挡不了中医的加速沦滑。 今天,我们只有走回头路,回顾一下中医走过的路径,或许还可以发现错在哪里。万一有幸明白了中医从哪里开始步入歧途,以今天这样前所未有的官办规模,修正的希望还是光明的。反过来,回顾一下西医在中国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不可否认他们的科学冲击力是巨大的,中医学今天在政府庇护下的巨大规模,如果做不到实质内容的提升,会在很短时间内坍塌的。


正宗中医之争

    正宗中医在民间,近年巷闾间、网络上、甚至在中医学院也时有听闻。这好象是民间中医中医院、中医学院、甚至中医研究院和中医科学院(强称四院)挑起的嫡庶之争,实际上是基层中医人员和中医爱好者对多版中医教科书和几十年间所谓的研究成果长期厌倦后的诘问!

    民间中医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言辩行文当然不及那些大学本科出生的官学中医,就连最勉强的组织形式都难以见到,很大程度上属无证游医的空喊。听到这些刺耳的“杂音”时,人们不难看出中医问题的严重性——中医教育和研究严重失职,四院名不副实!这些中医学术医疗机构,大致上是政府扶持下的摆设:

    一)如果没有政府政策的压力,大医院的中医科很快会被取消。

    二)如果拿掉西医的设备和药物,最象样的中医院也会大面积坍塌。因为中医学院的毕业生早已半西不中,普遍使用西药,遇到大病重病时,不管中药上不上,西药一定先上。西医西药已经是“正规中医师”倚靠的法宝。

    三)就算堂堂皇皇的中医研究院,从成立到晋升为中医科学院,都不见一项真正被中医理论认可的成果。

四院有真学实技吗?行内人扪心自问。修正虽然不相信正宗中医在民间,也可轻易否定你们是中医正宗。

    曾经何时,西医人本着他们的理论思路,从中药提取了黄连素,认为中医清热解毒的原理在于某些中药含有天然抗菌成份。几十年后,他们已经弃如敝屣,仍然魔术般地影响着中医人对抗菌和清热解毒的看法,勉强发展出众多的中药注射液,不自觉地成了西医人“废医存药”的帮凶,却也被记录成中医的“研究成果”。中医人一诱便动,一方面是对西医迷信,另一方面是对自己学术心中无底,而以后者更为致命。这种灵魂出壳、离开本位的学术研究动向,是近几十年才有的,并加速发展到今天。今天中医高科技队伍的研究,不再接受中医理论指导,您们拿着国家发展中医的俸禄,在阉割中医。从今天的中医科学院网站看,那里的大师们似乎没有意向、也没有能力为中医发展提出能统揽全局的方案,最有兴趣的便是“某某经验”这些延续千古的原始实践积累。而他们培养出来的中医博士们,通读一遍内经伤寒杂病论的,估计不到十分之一,原因可能是博导们有很大比例是“经盲”。(待续)


    官学中医衰落了,民间中医又如何?中医经典,那些本科生、甚至博士都看不懂的古卷,难道要由考不上大学的民间无证游医来诠释吗?荒唐到不可思议!然而,民间中医并没有傻,可不拿着经典与官学中医叫板,中医秘方便是他们从小说和医林掌故中呼唤出来的神灵。您们的秘方绝活真有一手,现在官学中医也开始附会了,媒体上已经看到、听到不少神医了,这对大医院内日趋艰难的中医,可是上品安慰剂啊,不!致幻剂。

    说实在的,修正虽不敢相信他们是中医正宗,在某些方面还是挺佩服民间祖传中医,因为他们的祖师爷可比历史上任何神医都神多了。各位看官,你道是谁?正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奠定周朝八百年江山的开国元勋!如是我见:他们先凭三寸不烂之舌,向社会宣称拥有秘方,再追封某某前朝望家或世外高人为师,还会煞有介事地供起灵位,当众上香呢。封神手续可比那姜子牙简单而高明多了,不必政审,也不必投票,衣钵在此,手祭桃木剑,咒曰“弹簧装舌下,射沫飞流星,吾今封汝神,急急如律令!” 表弟,我们毕竟亲戚,您们可不能完全否定我家四院,这可是中医界从新政府那里得到的最大赏赐啊。今天中医的规模和待遇,应该说是我们师祖梦寐以求的啊。

    巫师、神棍们的吆喝,一哂而过可也。外戚们所作所为,虽然我们可以不予理会,官办中医还是有必要出面澄清是非。然而,族人少小的反诘,可关系中医事业的根基,没有理由因为他们职称的低微而被忽略。易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不知这种来自中医阵营底层的骚动,可否触及近日得封“卅魁”的大师们心灵?尝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尊敬的大师们,当年商败牧野,始于前徒倒戈。今天“正宗中医在民间”的杂音,可否让您们警觉“履霜坚冰至”的圣训?  

     几十年来领导中医一路衰落的中医研究院、中医科学院,相信您们没有勇气自称正宗中医。沿街吆喝、因媒体而暴神的“神医”、“大师”,要考核他们的学历和执照。那么闻名一隅,拥有真正临床经验或秘方的中医师,是否就是中医正宗呢? “藕皮散血,起自庖人。牵牛逐水,近出野老”可以找到我们的真祖宗吗?希望同道们好好思考,有必要认真地审流溯源,以归宗认祖。


老中医之路

    从中医事业发展的大事记看,近年正宗中医在民间说法兴起之前,我们先走了大约30年的名老中医之路。为什么要走名老中医之路呢?因为50年代开始培养的中医学院学生,二三十年来日渐西倾,中医界也没有出现普遍认可的学术权威,主政者担心中医失传,于是在原来教授、研究员、专家之外加上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学术头衔——名老中医,等同高职称。当时,鄙人才二十几岁,进入中医学院不久,当然没有参与名老中医的评定。但从名老中医四个字看,应该不需通过考试或者论文。

    以中医学一代不如一代的逻辑看,70年代请出来的名老中医是50年代大批民间中医的优秀人材被延揽入中医学院和大医院后剩余的人材。一批人材进入官学府院,培养了一批不如自己又不象自己的人材,于是回根据地再招旧部来压阵,果真是正宗中医在民间啊。然而能当担先锋的一定是最优秀人材,可以上阵助威的都招走之后,老弱病残变成了民间正宗中医?修正相信主政者的初衷是为了中医的承传能顺利进行,迷信一批所谓的名老中医可能“操不死之方”或者“操不传之方”。30年后回头看,这不但是发展中医事业的蛇足,简直如水浒传中洪太尉搬开了张天师法堂上的压堂巨石“洪见开”,引来了30年后由“民间中医”发起的内讧。其结果是:

    1)  打击了中医学院正规教育的努力。

    2)  怂恿考不上大学的“民间中医”出笼,四处运舌如簧,将中医学拖回江湖。

    3)  一部又一部却了无新意的“某某”行医集锦、论医集严重毒化了中医界的学术气氛。鄙人的确也从中看出了些某某人的经验,但至今未见一本能明了医理的名老中医经验集,全是千古一辙的原始实践记录。同道们,我们不是已经走了两千年的师徒传教之路吗?现在如何?今天还要再顺着这样的路走下去,直到灭亡?到底是西医消灭了我们,还是我们自己走向毁灭?

    30多年过去了,名老中医可曾献出什么秘方?调教出了高徒?为什么中医学进一步沦陷到担心被废的境地?当然,鄙人也承认众多的名老中医中,也有极少数学技俱佳的,但经过学术私有化两千年的中医传统熏陶,基本上不愿意完整地贡献给国家,而更愿意私传给弟子,以期历史留名“当今某某名医,曾是某地名医的传人”。中医人何尝就没有垄断和寡头的歪思想作祟?从历史的高度审视,名老中医之路根本就不是一条创新之路,只是延续那蹒跚艰难的沦滑。



名老中医之路

    上世纪50年代,各省相继成立了中医学院,政府的用意很明显,要将全国数目庞大的个体中医业者纳入正轨,授以高等教育,扶持提升,以期凝聚共识,继往开来地发展中国传统医学,光宗耀祖,为人类做出贡献。 50多年来,中医界当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培养了大批人材,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当时众多个体医被纳入正轨,成为今天众多老教授、老中医的主体,但学术研究的结果却是向西旁靠,中医本身进一步沦滑。也就是说,组织形式上入轨了,但学术内容却脱轨了。

    当时西医已经占据中国医学界的主体地位,理论实技高度统一,具备了完整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医疗体系。而数目庞大的个体医初会中医学院,犹如萍水相逢,还带着师徒承传的门派之见,和至今中医人都不愿明言的江湖习气。所以,从历史的眼光看,当时主政者以西医学来规范帮助中医可是正确的。

    当时衔命来帮助中医学院的西医人,相信自觉不自觉间都有偏见。他们在“帮助”中医人的时候,肯定不会忘记炫耀西医,或者仅仅为了学生们掌握更多的“真本领”,都无可避免地慢慢改变了中医人的思想,“变节投靠”情况在中西比较之后是常常发生的,无法预防的。我们不能指责学人选择自己的路。另一方面,主政者可能出于“国医”的民族感情,疏忽了对萍水相逢的中医人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必要的在职修习。回顾中医学院几版教材,一样的烂。众多的学术成果,不同的嘘。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中医学院起事人和老一辈中医人竟然将时下中医沦滑的责任推向年轻的一辈——中医学院学生们对中医不忠诚。太可笑了,在中医学院5年期间,难道他们不是向您们学习教科书、见习和实习的吗?他们在中医界就业有困难,难道不是您们这些老前辈几十年的活动结果吗?真是因果倒置!

    时至今天,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中医研究院、甚至中医科学院都有了,主政者为我们“办了”该办的事。请问中医人,中医学院使命执行得如何?1)门派之见并没有在中医学院内得到融汇统一,而温病教研处、伤寒教研处却分别在高雅之堂得到了“正名”。 2)江湖习气带进了中医学院,在废除中医呼声再起之际,他们已经为散伙准备——开始寻找并标榜自己的“师承”,他们勇敢地向西医人显示了自己的“特色”——重回江湖。(待续)


中医学院使命

    上世纪50年代,各省相继成立了中医学院,政府的用意很明显,要将全国数目庞大的个体中医业者纳入正轨,授以高等教育,扶持提升,以期凝聚共识,继往开来地发展中国传统医学,光宗耀祖,为人类做出贡献。 50多年来,中医界当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培养了大批人材,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当时众多个体医被纳入正轨,成为今天众多老教授、老中医的主体,但学术研究的结果却是向西旁靠,中医本身进一步沦滑。也就是说,组织形式上入轨了,但学术内容却脱轨了。

    当时西医已经占据中国医学界的主体地位,理论实技高度统一,具备了完整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医疗体系。而数目庞大的个体医初会中医学院,犹如萍水相逢,还带着师徒承传的门派之见,和至今中医人都不愿明言的江湖习气。所以,从历史的眼光看,当时主政者以西医学来规范帮助中医可是正确的。

    当时衔命来帮助中医学院的西医人,相信自觉不自觉间都有偏见。他们在“帮助”中医人的时候,肯定不会忘记炫耀西医,或者仅仅为了学生们掌握更多的“真本领”,都无可避免地慢慢改变了中医人的思想,“变节投靠”情况在中西比较之后是常常发生的,无法预防的。我们不能指责学人选择自己的路。另一方面,主政者可能出于“国医”的民族感情,疏忽了对萍水相逢的中医人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必要的在职修习。回顾中医学院几版教材,一样的烂。众多的学术成果,不同的嘘。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中医学院起事人和老一辈中医人竟然将时下中医沦滑的责任推向年轻的一辈——中医学院学生们对中医不忠诚。太可笑了,在中医学院5年期间,难道他们不是向您们学习教科书、见习和实习的吗?他们在中医界就业有困难,难道不是您们这些老前辈几十年的活动结果吗?真是因果倒置!

    时至今天,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中医研究院、甚至中医科学院都有了,主政者为我们“办了”该办的事。请问中医人,中医学院使命执行得如何?1)门派之见并没有在中医学院内得到融汇统一,而温病教研处、伤寒教研处却分别在高雅之堂得到了“正名”。 2)江湖习气带进了中医学院,在废除中医呼声再起之际,他们已经为散伙准备——开始寻找并标榜自己的“师承”,他们勇敢地向西医人显示了自己的“特色”——重回江湖。(待续)


    回顾中医之路打算写:借问路在何方,正宗中医之争,名老中医之路,中医学院使命,科学研究百年,震惊伴随无奈,创新还是歧途,红紫色郑卫音,津梁在此绝断,大约九篇。敬请审阅指点。
发表于 2014/10/15 05: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未见一本能明了医理的名老中医经验集,全是千古一辙的原始实践记录。”

的确如此。
写得很精彩,请继续。
发表于 2014/10/16 18: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问题不是现在才有,是汉朝之后就出现了。人类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经济活动,医疗活动也不例外。中医怎么生存说到底是中医人怎么生存的问题。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社会竞争激烈,生存竞争激烈,这个中医人不考虑吗?
我也是中药老学院派,由于我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我没有用中药这个专业谋生——间接偷拐骗抢,而是用另外一个办法谋生发财——间接偷拐骗抢。我现在还学传统中医,作为业余使用。
发表于 2014/10/16 19: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路不用问了,交给市场吧。国家办医院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与市场经济是不符合的。医生是自由职业者,而不能是打工仔。
发表于 2014/10/16 19: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未见一本能明了医理的名老中医经验集,全是千古一辙的原始实践记录。”
楼主认为名老中医会把“真功夫”公布于众吗?好笑!
发表于 2014/10/18 00: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一半的素问,全书有81篇 ,仅开头9篇就看得不清不楚,说了千年痴话。尤其是第六篇阴阳离合论和第九篇六节藏象论,从来就没有人看得半懂,然而历代医家依然大模大样地“注解”。”
呵呵,真正看懂的人应用的都出神入化了,不懂装懂的竟然还在这里自以为是。
发表于 2014/10/19 05: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的和学院的都不行,那天下第一非这位修正莫属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