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69|回复: 0

在“月犁中醫文化講習所”第一講 (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4 18: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9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庆,我们请启功老先生题了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匾额,用大理石镶在校门上边。启功老先生写的那个医就是“醫”,繁体字。贴上去不久,来了个自称文字工作委员会的人,说这个字违法。最后生生地把这两个字敲掉,从启功老先生其他的字儿里面找了个“醫藥”贴上去。你们不觉得可悲吗?
  更有意思的是,2007年我出版了我的心血,叫《字里藏医》,解释汉字的。我说能不能给我出成繁体字竖排的?出版社说,这个违反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法。我说我们现在是汉族统治吗?居然我用我祖先的文字出本书还违法。2011年,台湾的一个出版社发现了我这本书,通过厦门中图公司买了版权,在台湾出版了竖排繁体版。这本书去年被台灣《中国时报》评为十大好书之一。
  我建议大家学中医的话先认繁体字。简化汉字基本上把中国文化抹杀了大半。有人说你危言耸听,来咱试试啊。
  脏,五脏六腑的“脏”。这个字还念zāng,所以现在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那么多,肿瘤那么多,我说这汉字弄的,把内脏都弄脏了,看见这个字你就觉得很恶心。它从哪来的呢?他把两个字合并成一个字了。“臟”,这是古字,或者连月都不带,“藏”,这是我们古字里的脏(zàng)。“髒”,这念“zāng”。读古书的时候这俩字分得清清楚楚。
  再看一个字,溪。中医有很多穴位叫溪,比如太溪,比如小肠经的第三个穴位后溪。我们学针灸的时候就问老师了,什么叫太溪呢?很大的一条小河?解释不通啊。老师说这古人起的名我也不知道。从哪简化来的呢?“谿”。它跟哪个字相对的呢?“谷”。《黄帝内经》讲了:“肉之大会名为谷,肉之小会名曰谿。”就是说在肌肉丰厚的地方有个接缝,很宽的一道沟下去叫谷,很细的一条窄沟叫谿。它讲的是气。
  汉字可以简化,简化可以作为民间书信啊,俗体,而作为严肃的官方的东西,代表你本民族智慧的东西,怎么随随便便就简化呢?!另外我告诉大家,繁体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沉淀,从甲骨文、金文还有各种书体的变换,流传到现在,自然有它的道理。繁体字基本上六个要素: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指事。这叫汉字的六书。就是说繁体字你看到以后脑子里就会出现一个全息的画面,这是中国人高于那些拼音文字民族思维的最大特点。搞拼音的人都是单向的逻辑思维,认死理的,会患上逻辑强迫症的,1加1就要说等于2的,你说大于2小于2他要疯的。可中医1加1有100种可能。我在美国讲这些东西要用英文翻译汉字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原来我们的祖宗是那么的高明。
  比如“靈”。描述了一个巫,以口念咒语,然后沟通天地祈雨而且雨下来了的过程。中医说到最后是用心去体会,汉字简化以后把所有的心全砍了。“愛”,有心吧。现在爱你还用心吗?“應”,啥字?我们现在的“应”有心吗?
  再比如“頭”,头为什么带个页?“頸”、“項”是不是也有个页?颜面的颜是不是有个页?为什么?这个页在这发音“泄(xiè)”,指的是头颅。所有跟头颅有关的汉字都带着这个“页”。所以我建议大家去认字儿不为过吧?
  认字以后要识字。
  中国古人说话言简意赅,没有那么多废话。为什么?刻个甲骨、刻个竹简多费劲,能用一个字说完就不用俩字儿。这是我们古人的高明和严谨。白话文什么意思?我们哄小孩儿,穿鞋不说穿鞋,穿板板;吃饭不说吃饭,吃饭饭。啥意思?对幼稚的人就要用幼稚的语言。白话文就是把高级的语言变成幼稚的语言。把近意字放在一块儿用,啰里啰嗦的。这啰里啰嗦还不可怕,怕的是用着用着就产生歧义了,最后搞得大家不知道这字是什么意思。
  比如,“穷”。什么叫穷?没钱。为什么咱们现在会这么想?是因为“贫穷”这俩字一块儿用。真正古代讲没钱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叫“贫”。穷是什么意思?穷是走投无路的意思。山穷水尽;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什么叫穷寇莫追啊?没钱的敌人别追?是当人走到穷途末路的时候是会负隅反抗跟你死拼的,所以你要围三缺一给人留个出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什么意思?按照我的理想我都走到走投无路了仍然不放弃。现在你拿白话文去理解古人:我没钱的时候我也……现在都认钱了。
  再比如“走”。古人说的走就是跑。什么叫走狗?是runningdog,不是那散步的walkingdog。走狗就是那个屁颠屁颠跑着给你办事的人。“扁鹊见桓侯而还走”,转身就跑了。这才符合那个语境。
  以前陕北大生产的时候排个剧目叫《夫妻识字》。我说不对,那叫夫妻认字。认是指具象,能指认。把犯罪嫌疑人往那儿一摆,这人你认得不?认得。那你了解他么?什么叫知人知面不知心啊?那就是说你对这个人认而不识。识是什么?识是高度抽象对本质本性的把握,它不指具象。“等闲识得春风面。”你把春风给我指一下,指认不出来了吧?但是我能感觉得到。“天下谁人不识君。”我没见过你但我了解你。自打我们这个《黄帝内经》播出以后,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到哪儿一提,哦原来你就是讲《黄帝内经》的那个人,哦,就了解我了,起码我是个热爱中医的人。
  你认得这个字儿,经过这么多年浅薄的白话文的推广,导致你不“识”这个字。所以我说咱现在吵架都没法吵,貌似我们说的都是汉语,用的都是汉字,但你表达的是你的意思,我是我的意思,或者我作为一个老师想表达我的意思,到你那儿成你的意思了,最后没学好还说中医有问题。所以我建议大家每碰到汉字的词的时候,求求你想一想,把它给分开,一个字一个字去识。
  举个简单例子,咳嗽。什么叫咳什么叫嗽?第一,我们应该承认,这俩字是有区别的,不然古人为什么造出这俩字?第二,区别在哪?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美国讲中医的时候,把咳翻译成cough还是把嗽翻译成cough?这俩有什么区别?然后我就去翻字典,咳,咳者嗽也。再翻嗽,嗽者咳也。男厕所在哪儿?女厕所边儿上;女厕所在哪儿?男厕所边儿上。没办法再往下深究了。为什么要深究?作为一个医生,要知道每个症状的病机是不一样的,病机不一样,治则就不一样,用药就不一样。我们不是为了研究字而研究字。我们上大学时候说,有痰叫咳没痰叫嗽。但咳也有干咳,你说有痰叫咳,那干咳叫什么?你说没痰叫嗽,京剧老生出场之前都要痰嗽一声,那是干嘛呢?中国人把这个症状分得很清楚:如果你是通过气管的震动,把气管里面不干净的气体、黏液、痰排出来,这叫咳;通过逆向运动食道和胃里面的黏液排出来,那叫嗽。所以咳是肺的病,嗽是胃的病。所以我们中医说治咳要治肺,治嗽要治胃;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