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89|回复: 0

三个乳腺癌的故事:病树前头万木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9 23: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床上,女性乳腺癌患者是最为常见的,乳腺癌的发病率高,也相对容易控制,故美国的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4%。但由于多数乳腺癌是明显受制于激素的,影响因素也多,8~10年以后复发的并不少见;再加上女性通常更为细腻、敏感,情绪好波动;滋生的临床问题也多。对于这种情况,愿特别强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经治了数千例乳腺癌患者后,事实告诉我们: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能够“柳暗花明”,准健康地活下去。关键在于能否坚持合理且持续治疗,有效地调整生活方式(包括个性、情绪及应对模式等),同时实施必要的追踪、监控、防范措施等。
  在此,我介绍三个比较有意义的乳腺癌案例,也许会有启示。
  刘凤香,住南昌青山湖区青春家园。2004年患上乳腺癌,出现了3次转移,但她不向命运低头,以坚强的毅力抗争着;且乐于助人,被喻为癌症病友的“止痛片”,在她的关怀下,许多病友重拾生活信心。故在南昌患友中,她被尊称为“刘姐”,享有盛誉。
  那年7月,她被确诊为乳腺癌,开始,经过痛苦的化疗后,癌症并没有控制住,反而扩散至脊椎,“我觉得治疗对于我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就站在窗户前准备跳下去”!她自己曾痛苦地回忆说。但是亲人的关怀和鼓励,促使她选择了坚强。她含泪在日记本上写下“我要挺住!”由于优化了化疗方案及她积极配合,病情一度有所控制。但几个月后,家人还来不及庆幸,却发现已向双肺转移,她不得不再次化疗。这次化疗把她彻底打趴了,回家上5楼,正常人一两分钟就能上,坚韧不拔的她却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显然,化疗难以为继了。更为麻烦的是,肺内病灶依然没有消失的同时,06年5月,她又发现第六颈椎骨出现新转移灶。又一次面临困厄的她,思忖着“2年时间,又是手术,又是9次化疗、20多次放疗,癌症还是转移了,放弃吧,还有什么希望呢?……”
  她有一批患友,常一起在公园练功。一次聊天中,一位患友推荐她不妨服用一些我研发的抗肿瘤中药片剂,无奈中,她开始试用。三个月后的11月份复查,居然第六颈椎明显修复,病灶淡化,几乎看不到了。这时,她有了一丝信心。2007年,她清楚地记得我去南昌会诊的日子。那天,很多人找我会诊了,她也是其中的一位。她的回忆录里写道:“1月27日,何教授看了我的片子及病理报告后说:‘你的病情在我的手中不算是最重的’,便一下有了信心,兴奋得不得了!抱着患友说:‘我们有救了!’且大声喊出来了。”3个月再复查,进一步修复性改变,更加坚定了信心;07年6月,再一次查CT,这次重点查肺,提示肺部病灶明显吸收,几乎看不清了。从那以后,“刘姐(我也如此昵称她)”一直很好,非常稳定,骨与肺部都控制良好,病灶完全消解了,可以说临床痊愈了!
  她第一次来找我看病,我还依稀记得,当时她述说胸椎到胸前部疼痛不适,我怀疑可能是高位胸椎压迫神经根之故,对症处理后三四个月,症状消失。此后的十余次看病过程中,她从未述说过一点不适。而且,奇特的是,她仅仅借助中医药,没用其他方法,肺骨转移都被有效控制了。有很多人误认为骨转移是癌症的绝对晚期,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其实,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目前,包括中医药在内,对骨转移的控制是有不少有效方法的。至于“刘姐”,她放疗中病情还在进展,纯用中医药却有效加以控制,其中有一个重要特点不宜忽视:那就是她自我心理的调整,全身心地重新投入她想投入的生活中,不被癌症所击败。
  第二位,林老师,现年68岁,温州某技校教师,一位曾经的晚期乳腺癌,两肺转移而现在居然完全痊愈者,我的一位很好的老病友加老朋友。
  她1994年6月,49岁时确诊为晚期乳腺癌。她还清楚记得是端午节那天,在温州第一医院做的右乳腺癌超根治术,将胸大肌、胸小肌、内乳淋巴结、腋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及部分软肋骨都摘除的手术。考虑到已是晚期,当地医生建议到上海进一步治疗。术后一周便到上海肿瘤医院做放射治疗,并进行化疗,愈后情况尚可。但2001年3月,林女士不小心感冒了,最初,她没放在心上,吃了些感冒药。但这次感冒很顽固,咳嗽很厉害,几星期都没好,一种不详的预感萦绕在她心头。经温州第一医院CT检查,发现两肺癌转移。当时她及先生都吓懵了!当地医院说这边治不了,去上海试试吧!她们旋即托人在上海租了房,3月20日就赶到上海胸科医院,经过四个疗程化疗(据要求还必需继续化疗),因为血象指标都太低了,呕吐很厉害,吃不下饭,身体极度虚弱,难以再承受。这时,胸科医院的一位大夫告诉她们,中医药在调理身体和控制晚期肿瘤上有一定优势,劝他们不妨试试。于是,她在老病人的介绍下,找到我们,开始了中医药治疗,而且,从那以后,她认准了中医药,走上了中医康复的不归路。除必要的检查外,她几乎不再利用西医学方法。有趣的是,约一年后,到2002年底的CT检查,病灶已完全消失,后经十几次CT、MRI(磁共振成像)复查,肺内完好如初,似乎不曾有过损伤。现在已经是发病后的第19个年头,转移后的第12个年头了。林老师尽管已近7旬,仍然神采奕奕,声音洪亮,快人快语,丝毫看不出曾经是位几次游荡在鬼门关旁边,死里逃生者。她除了肯定中医药治疗康复的特殊意义外,还经常寄语新患者:一、患了癌症既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盲目乱来,要合理治疗;第二、本人的精神千万不能垮;第三、亲戚朋友的关怀至关重要。她还强调:康复中要特别注意合理饮食和生活调理,避免疲劳,适当进行力所能及的身体锻炼等以提高自身的体力。
  第三位也早已成了我的老朋友,一家都和我很熟悉了。她和我是同龄人,知青,插队江西后回上海,在某银行做财务,96年确诊为左乳腺癌,在上海的一家著名医院做的手术及后续治疗。手术中发现多发性淋巴转移(11/14),然术后做了两次化疗就没法再做下去了,血象不支持,血管损伤厉害,脸色发青,肝损伤,虚弱不堪……她的先生是位领导,主治医师对他摊摊手,无奈地摇摇头,表示无能为力了!这让她先生绝望了。她先生插队落户的“插兄”与我是中学同学。所以,几近周折,找到了我。当时,我印象很深,开着车接我会诊时,车在高架上,她先生一言不发,只有一句话:“知道也没有办法了,我这只是最后尽尽义务了,也不抱多大希望了……”说此话时,我侧面瞟过去,他眼里噙满了泪珠。我看到她实际情况时,却并不悲观。我帮助他俩做了个决定:不再考虑化放疗等创伤性治疗了,一心一意中药调整。尔后,一年、两年、五年过去了,她情况越来越好,生龙活虎,又恢复了工作(现已退休),但一直在康复治疗中。
  到了,2008年,也许是闲着无聊,也许是鬼差神使,她心血来潮,在小区做体育锻炼,努力去拉健身器,可能用力过猛(乳腺癌患者术后手臂禁止剧烈活动,以免伤口拉伤或诱发远端水肿),回家就觉得左手臂有钻心样疼痛,不久发现原伤口开裂,流出脓水。因为她当时是根治术,开刀的伤口很大。开始,她还没太在意,过两天发烧了,这时,有点急了。到了医院,用了吊瓶(抗生素),体温仍一时未退。然后就敦促她先生来找我咨询(她那时已经住院)。当时,我很谨慎地对她先生说:“左臂伤口我相信是可以处理的,不妨找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外科大夫!最担心的是她很可能因此促成转移,特别是肺内的转移……”果然,他们请来上海中医门诊部的一位资深的中医外科女大夫,不断以外敷药治伤口后,伤口倒真的一点点收口了。但我的预测却一语成籖:不久,她出现了剧烈咳嗽,一查,发现两肺密密麻麻的小转移灶(满天星)。此时,医生会诊后与其先生商量了,明确地说:“你现在没有选择了,只能给她大剂量化疗试试。但恐怕效果也不会好……”她先生追问:“化疗有多大把握?”医生答曰:“也许化疗能拖延她6~9个月,不化疗或许很快就走……”
  焦虑至极的她先生出了医院就直奔我办公室,一筹莫展地对我说,这次完了!我当时倒还是有几分自信:我觉得她癌性伤口能愈合,其中一个因素或许是因为她已用了长达10多年的中医药,身体基础状态是相当不错的(换句话说:癌症是白军的话,机体自我康复能力就是红军了,红军已经够强大了,她之所以出问题,完全是个例外)。所以,当时我就坚信她仍有很大可能发生奇迹。按照她当时情况,一化疗,一方面伤口会重新崩开(新生组织最容易受抑制);二是她对化疗的心理阴影没有消解(十年前的惨景她还时时挂在嘴上)。鉴此,我明确建议其先生:你不妨先观察观察,3个月为期!如果咳嗽缓解,症状不加重,你就让她这样活着……她先生进一步问我:像她这种情况,你预估她大概能够再活多长时间?我坦率地说:“8到10年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吧!(因为关系太熟识了,所以回答没有忌讳)。”她先生带着一丝犹豫与期盼,回去了。马上转告患者本人:“教授说的,先观察,别化疗了!”据说,患者高兴地不得了,当场就要求出院。然后,回家认真吃药。我还提了其他一些要求(如不准抱孙子,屋内湿度增加,每日加阿司匹林100毫克等),她都一一照办。一个半月后复诊,脸色完全变了,有点神采了,咳嗽症状也没加重;半年后,时至2009年夏日,咳嗽全无了,做了CT检查,肺内没有大的变化,结节影似乎有所收缩(可能炎症控制了)。现在又三年多过去了,肺内病灶有明显消减及变淡趋势,身体已无任何不适,连呼吸都没有任何障碍。
  对于她,至少我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因为中医药治疗就像是“煲汤”似地,时间越长,越浓(综合效果越好)。这一关过了(已经过了),我相信她不再出这类意外的话,争取活到上海市民的期望寿命应该不是梦!
  她姓梁,在我的门诊,也算是个活生生的好榜样了!因此,与她类似的好几个都受她的感染,走出了困境,成了枯木前面嫩芽竞发、生机盎然的新树了。
  因此,记住古训:“车到山前必有路!”天无绝人之时!有时候,需要的只是如何选择及把握。人们若采取错误的或者过激的措施,孤注一掷,堵一把,那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