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438|回复: 0

欲说还休话牛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0 04: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来,关于牛奶的话题,又见热闹。网上有人整理了一连串专家之言,得出一个结论:牛奶是人体必要的食物,国人排斥牛奶是无知的。文中还不时引用美国人每天平均牛奶摄入量以为参照,得出结论:与美国相比较,国人的水平差远矣!国人们,赶快向美国看齐,努力喝牛奶吧!
  看了此文,笔者无语!因为被引用的都是营养学界的大牌,其中不少还与我熟悉。
  只是笔者似乎觉得里面有些蹊跷,故欲说还休,来几句废话,可能会令某些人不爽。但作为学者,只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为的是一吐而快,别无它意,也不想跟风凑热闹,更不想害人!故知我罪我,一任众人。
  在说废话之前,我想确认争辩的两个原则:一、凡事均需与时俱进(最早是孔夫子老人家的“与时偕进”);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早由列宁提出)。对此,作为探讨前提,应该没有人反对吧。
  确实,日本战后贫穷,国民身体素质欠佳,实施过类似的计划,的确一定程度改善了日本国民的素质。此后,冲绳被美国占领军移交给日本人暂管(上世纪70年代),冲绳民众的总体营养状态也普遍不良,也许与当时的大陆差不多。日本政府或许是为了笼络人心,推行了“一人一杯奶”计划,也很快见到实效,冲绳在上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民众体质、身高等都有改善。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一度曾经把冲绳列为典范。但不久又发现冲绳民众的现代文明病也随之攀高了,据认为是引进牛奶的同时,生活方式也西方化了,以西方饮食为主,肉类多吃了,因此,现代文明病增多。这一口号也就偃旗息鼓了。
  很显然,时代不同了,营养要求也不一样。在20—30年前,这个口号绝对是正确的,今天就不然了。笔者于上世纪60年代初患营养不良肝炎,政府给予的营养品是500克葡萄糖(只有一张票,到药店凭票购买,印象很深,叠得方方正正的一包白色粉末)。那时候,500克葡萄糖可是宝贝啊,要凭票供应的!可今天,谁再愿意吃葡萄糖?打死都不会吧!
  牛奶的情况也一样。在2002年,卫生部开展的关于“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就已显示中国的现状是:“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贫困与富裕文明病并存”。很显然,营养过剩主要集中在城市,富裕文明病近些年快速飙升,就是其最好的注脚。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从80年代后期的不到1%,飙升到2007年的9.7%。5年过去了,情况更为严重了,这是谁都明白的事实。因此,在20—30年前,对于贫穷的人群,牛奶绝对是好东西,笔者在上世纪90年代初,是凭了一张劳模证明,才享受一天一瓶牛奶的。到了90年代末,我们不需要了,因为营养增多,有过剩趋势了。其实,大多数城市里的人与笔者一样。
  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在中国,有消费能力的人(城市里的、能够买牛奶的),大都已经不需要太多牛奶了!真正需要牛奶的,是那些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是那些山区或农村的孩子们,但他们没有消费能力。因此,我们吁请,善良的牛奶商们,如果你们真的关心中国人的素质,建议多向老少边穷地区公益性地奉送牛奶!政府既然有心也有钱,不妨拿出一小部分,资助牛奶商做善事,相信举国皆会热烈欢迎。因为这才是利国利民、积德积福的大好事!
  牛奶的推荐者们总是好拿美国为例。有一点我要大声疾呼:不要动不动以美国为例。其实,健康专家都知道,美国在健康领域开支最大,综合收益最差,因为全部商业化了。美国用国民生产总值的16%—17%(几乎相当于中国14亿人口创造的所有GDP),维持约2.6亿人口(有4000多万人没有享受医疗保险)的医疗开支,其期望寿命只是排在全球第37—38位。与上海相比,还落在了上海的后面,更是居发达国家之末。美国的牛奶人均消费量的确很高,但结果呢?美国人中,肥胖占了多少?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又占了多少?!至少,30%—40%的美国人属于严重肥胖,30%属于超重,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健康正常。这种例子举了,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吗?
  关于牛奶与癌症的例子。国际上的例证太多了。今天城市里的一些营养过剩所致的癌症,牛奶难逃其责。美国前列腺癌绝对高发,有一种观点就非常明确,因为研究提示:前列腺癌高发与牛奶销售量成正比例关系。乳腺癌也有类似研究报告,信不信任由大家。其实,这类案例太多,已经无需赘述了。
  国外有个惯例,研究报告发布时,要求发布人提供研究经费提供者,因为许多研究是厂商提供的,他们的结论自然会打折扣,绝对不能轻信。国内某著名的白酒厂商在海外科研杂志发表研究报告,表明他们著名的白酒(高度酒)居然有保肝作用,但就是这家厂商的管理者,患了酒精肝、伴发肝癌,找到了我。我很调侃地说:“你们的酒不是保肝的吗?怎么会伤肝致病呢?”牛奶是这样,维生素也是这样……正因为这样,千万别轻信一两份所谓的专家报告。相对来说,提出反对意见者更值得重视。我知道,推荐文章中,牛奶商最讨厌的美国专家坎贝尔,在美国也是受排挤的,特别是美国的牛奶商,因为他说的是真话。他还是癌症协会终生成就奖获得者。这些不足以说明什么吗?
  其实,有一个公开的秘密——专家是分档次、有立场的(笔者从来不信有公共专家):有御用的专家(网民常常称其为“砖家”,帮人说话、拿好处的);有混混的专家,没有自己研究与立场的;也有直言不讳的专家。直言不讳的专家往往是另类的,不太讨人喜欢的,甚至经常受到攻击的……但他们说的大都是真话!就像那个看见皇帝没有穿裤子的孩子。
  当然,话说回来,笔者不认为牛奶绝对不能喝。笔者的看法与经验(仅供参考):0~20多岁,可以多喝点,因为你在发育,但是已经肥胖者除外;25~40岁(或45岁),有所控制地喝,因为你发育已到顶点,可能营养过剩!40岁或45岁以上,不喝为妙,会诱发一些问题,再说,你体内的需求开始下降,当然,一直营养不良者除外,对牛奶过敏者除外。此时,不喝牛奶喝什么?告诉各位,喝豆浆、豆奶!这是中国人对世界的贡献,可信。至少,这十来年,本人是喝豆浆的!
  此外,月亮不是国外的好,牛奶也不见得国外的好!香港不是查出日本四种牛奶有问题吗?别迷信了,只不过国外的商业推广做得好,这一点,中国商人确实该好好学别人!
  
对“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不同的质疑声音

原载《北京科技日报》

  1.牛奶可能透发的癌症。
  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大量饮用牛奶会增加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这是科学家对6万多名每天饮用2杯以上牛奶的妇女调查后得出的结论。科学家对61084名年龄在38岁至76岁的妇女跟踪了13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有266名妇女被诊断出患上了卵巢癌,125名尚未确诊。那些每天饮用4次以上奶制品的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比每天喝2杯牛奶的妇女高出一倍。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有多项研究宣称过多饮用牛奶可能诱发女性乳腺癌、卵巢癌,男性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
  2004年10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牛奶可能是女性乳腺癌的重要诱导因素。来自丹麦的研究人员对117000名妇女的调查发现,8-14岁少女青春期的成长速度对其成年后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很大影响,青春发育期体形高而瘦的女孩成年后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那些胖而矮的女孩。
  2.牛奶的补钙功能受到质疑。
  对于牛奶可以补钙,从而防治骨折和骨质疏松的观点,一些研究也提出质疑,一项为期12年、涉及78000名妇女的哈佛大学的护士健康研究表明,大量饮用牛奶的妇女比那些少量饮用或者不饮用牛奶的妇女骨折的比例高两倍。
  医学研究表明,大量钙流失是导致骨折的主要原因,盐和动物蛋白质,例如鸡肉、鱼、蛋等都会引发钙流失。牛奶中含有的几种蛋白质也会引起钙的流失,从牛奶中吸收到的钙有三分之一会从尿液中被排出,而从奶酪中吸收的钙三分之二会流失。
  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最高的正是那些牛奶和奶制品消费高的国家,例如:美国、瑞典、芬兰等。北欧的爱斯基摩人平均每天吸收250-400克动物蛋白,从鱼骨中吸收的钙质有2200毫克,却是世界上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最高的民族。而饮食中乳制品很少的亚洲国家,骨折发生率最低。平均钙摄入量只有300毫克的新加坡,骨折率只有美国的1/9。因此大量饮用牛奶可能不仅不能增强骨质,还可能适得其反。
  3.有一半人属于对牛奶过敏的体质。
  研究结果显示,有一半人属于对牛奶过敏的体质,因此至少有一半人是天生不适于喝牛奶的。人和牛的消化系统有很大区别,牛奶适合小牛而母乳才适合小孩。而人类固执地将牛奶纳入食谱,难免会带来很多问题。
  此外,奶牛吃的草是打过杀虫剂的,喝的水是被污染过的;为了让奶牛在短时间内迅速长大或者为它们治疗乳腺疾病,人们通常会给它们喂食各种催长剂和抗生素,而这些药物最终都进入牛奶并被人喝进肚里。因此,喝牛奶不但不会促进健康,还有可能给人带来危险。
  然而,不幸的是,美国、欧洲或者其他地方的奶制品商实在是实力太雄厚了,因此,他们可以通过广告等各种各样的手段对人们展开心理攻势,让人们接受他们所要出售的商品,以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
  另外,游牧民族都不直接喝牛奶,而是花费巨大的人工和时间通过发酵把牛奶加工成各种制成品,才吃。比如奶酪、酥油、奶豆腐酸奶等等。历史上的畜牧民族都很少直接饮用牛奶,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吧。
  所谓牛奶多喝有益,商人的宣传,桩脚卖力造出的骗局。“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无稽之谈,胡说八道,事实就是,没有科学的根据。牛奶含有丰富的营养,可是那不是给人的肠胃准备的,人的消化系统没有办法很好的分解、利用,再丰富有什么用?
  4.进口牛奶也未必可靠。
  今天市面上出售的牛奶,无可避免奉送大量剧毒农药激素、抗生素及其他药物。牛奶只宜视死如归者喝。你仍然要喝牛奶?以下新鲜热辣的资料或者值得看一看。
  美国食物与药物管理局年前批准了畜牧业使用牛类生长激素,目前美国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乳牛长期吃这种药,结果是产乳量大增。
  牛类生长激素是一种基因改造而成的药,当年食物与药物管理局批准使用时,依据的资料数据,全是一间生产推销该药的厂商提供的未出版公布的实验研究报告(该厂亦同时生产一种害人不浅的代糖Aspartame)。该报告指称实验室的老鼠喂了大量牛类生长激素,仍无证据显示它们会吸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