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45|回复: 0

中医学的养生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1 08: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生,又叫“摄生”,原义为“保持生命”,有点类同于现代所说的“卫生”。养生观就是关于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持生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基本看法。
1.养生防患乃医学之要道预防为主,不仅是我国现行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之一,也是中医学一贯强调的中心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古代医家就主张:“上工治未病”。高明的医生,其关注的重点在于未病防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也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张介宾在《类经》中分析认为,“古人的预防之道,由于治于未形,所以用力少而成功多”。
预防疾病,是中医学的关注点。积极的预防,主要可通过养生来增进健康,改善俘质状态。扶固正气以抗御邪气。养生不仅有助于防病,还可提高个体生存的质量,延长生存的时间,使之活得更好些、更长些。因此,养生是医学之要道,历代对此都非常重视。
中医学认为人的“天年”,即正常寿命延续的时间,大约在一百至一百二十岁。《内经》提出了“春秋皆度百岁”的理想长寿境界,《灵枢·天年》中也指出:“人之寿百岁而死,……百岁乃得终。”并详细论述了各个阶段的生理、体态、行为和性情等方面的特点。唐代名医王冰在注释《内经》时说:“度百岁,谓至一百二十岁也。”这些认识,与近代关于长寿研究的一些资料有吻合之处。可见其关于养生的理论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追求各“尽终其天年”,“春秋皆度百岁”,就是中医学养生的主要目的。
2.养生贵在顺应自然中医理论认为:“生气(生命活动)通天”,“天人相应”,故养生的最重要原则就在于顺应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是专门讨论这一问题的。文中指出:“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违背)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四时阴阳是指春夏秋冬的阴阳消长变化过程,这一变化是促使万物表现出生、长、化、收、藏的生态过程的根本原因,万物都不能违背这一自然规律,人的生活、起居、精神情绪及养生活动也都必须与四时环境相适应。在这一精神原则指导下,《内经》中《四气调神》等篇章还详细介绍了顺时调摄养生的一系列具体方法措施。
3.养生须动而中节人的生命活动源于动,有动才有生机。孙思邈,陶宏景等名医兼养生家都强调人欲常动。这里的动,是广义的,包括肢体活动、运用心脑、体育锻炼及导引行气等。然而,“人欲常动,但不可大疲尔。”必须动中寓静、动静结合、动而中节。这事实上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重视“中庸”,重视“中节”在养生学中的体现,它表达了古代学者对哲学范畴的“度”的深邃的把握,是符合辩证法的。
养生强调动而中节,就是主张人应积极参与活动,但又须注意有所节制,要掌握一定的尺度,不可太过。太过非但起不到养生和增进健康作用,相反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动须中节也是广义的,其精神可体现在摄生行为习惯的各个方面,比如,体力活动、脑力活动、情志活动等都须适度,饮食要有规律,性生活要有节制。《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其知道者(懂得养生规律的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体现了上述基本思想。
4.养生应注重调摄精神精神情志与人的形体机能关系十分密切,稳定的精神状态和良好情感活动可使气血协调,脏腑和谐,从而增强人的抗病能力,促进心身健康。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恢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反之,不良的精神情志活动可削弱人的抗病能力,干扰脏腑气血的机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引发疾病,加速病症恶化。因此,调摄精神亦是养生之关键。“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吕氏春秋·展数》)。《淮南子》就提出了“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的观点。嵇康在《养生论》更明确指出,“故须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