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90|回复: 0

“数的崇拜”与中医理论建构有关吗?(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1 15: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曾在一次全国性的中医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上作主题报告,专门谈了揭开一些“数”的深刻文化底蕴与真切了解中医许多基本理论的确切含义有着密切的关系。会后就被一批与会代表团团围住,索要论文全文,并与笔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该文要点在《医学与哲学》杂志发表后,也收到了多封读者来信,表示对此问题的兴趣。因此,深感有必要对数字与中医理论的关系再作一番简析。  文化人类学家注意到在原始民族中,普遍存在着对于某些数的特别崇拜,这些被崇拜的数因地、因民族而异,相对比较集中于“三”、“四”、“五”、“七”、“九”等数上,如崇拜“四”就在世界各地十分普遍。古印度、古希腊、美洲的大部分印地安人都崇拜“四”;希腊人胸前划各端相等的十字,也是对四这个数的自然崇拜的标记和符号。阿拉伯人和马来人则崇拜“七”,认为“七”是神圣的。文化人类学家认定这种对数的崇拜,源于原始思维的某些观念。在古人眼里,被崇拜的某些数,“具有巫术的力量”,“每个数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个别的面目,某种神秘的氛围,某种‘力场’。”(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这在中国也同样,古代先民也崇拜某些数,如“五”与“九”,并赋予了不同的数以不同的神圣含义。其中,关于“五”的崇拜已见诸五行的讨论中,本文只是就其他一些数在中医理论中的特殊意义作些分析。
  首先来谈谈“九”,《内经》有深刻的崇“九”倾向。《素问》、《灵枢》各“九九八十一篇”,《难经》列九九八十一难;《内经》认为:人有九候,“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必谨察其九候,针(灸)道备矣”(《素问·调经论》);人有九窍,对应九州(《素问·生气通天论》);医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虚实之要,九针最妙”(《灵枢·九针十二原》)。此外,还有九宜、九宫、九野、九藏、九变等种种说法。而这只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体现。如讨论音律时,《汉书·律历志》也围绕“九”,“律长九寸”;“宫数八十一;黄钟长九寸,九九八十一也”,并强调:“九者,……为万物元也”。西汉的杨雄,一部《太玄》更把世间的一切都纳入他那九九八十一的数字迷宫中,……。可见,"九”这个数字在中国人眼里具有神秘和神圣的属性。
  我们曾探究过崇九观念发生发展的大致脉络(参见拙作《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认为这观念主要萌生于殷商至春秋战国时期。“催化”其产生的因素很多,已知的大约有三:
  1.朱熹(宋之大儒)曾指出八卦“盖取龟象”而成,这不无根据。龟在上古为神灵之物(因其高寿),龟背细分实际上有九大区域,而洛书及宗洛书而成的八卦图均酷似龟背的九个区域划分;出土文物和捕获的白龟中都有近似龟背八卦图的,可资佐证。古人见了神灵之物背驼着神秘之图,惊奇之余,认为此属“天启”,遂奉作神数,应是顺理成章之推测。
  2.《易》授周朝之筮法,很繁杂,每一个爻(阴爻、阳爻—)要筮三次才成,三个爻才成一个卦,故乾坤坎离等八卦每个均需三三得“九”变方可成,而八卦是推演万事万物的基础,在这过程中,九变这个数自然也身价倍增。
  3.每一次筮法,加减乘除后可得出四个数中的一个(即六、七、八、九),其中,“九”为“老阳”、“极阳”,趋于极盛之数。巫术的互渗律又使得“九”与“久”“究”等相通,故用于指代那些极为繁杂、精深、困难、趋于极点、费时久长之事,遂《素问·三部九候论》总结说:“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
  鉴于上述分析,“九”的主要旨趣不难明了。《灵枢》、《素问》、《难经》皆取九九八十一篇,其意也不言而喻。《西游记》杜撰唐僧西行取经,历经磨难九九八十一,用意亦昭然。作为一个极阳之数,九也暗喻阳刚之质。如祭天用的北京天坛,象征太极与天道的中央圆石外围,分三层,每层以九圈扇面形石块铺地,每圈用石皆为九之倍数,三九二十七,其铺石块从最中央开始的九块一直排列到最外围一圈的(27×9)243块,又代表着对天道(阳道)的至诚至敬。汉唐时期的房中术(当时列为医学支派)专著中,甚至主张男女行房时插入阴道的次数也应以九为基数,以利于体现阳刚之质,并借此采阴补阳。其中,“一益”行二九次;“二益”行三九次;直到“八益”行九九八十一次,最为理想。在隐晦而难以传告的性术中都尚如此,更遑论“九”对其他方面之影响了。
  此外,作为一个有趣的话题,八卦是最基本的,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才能指代万物,而六十四卦中每一卦有六个爻,需十八变才能定出一卦,故《易传》有“十有八变而成卦”之说。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民俗中有一系列有趣的说法,如大姑娘十八变、十八般武艺、十八罗汉、十八层地狱、胡茄十八拍、十八相送、十八子、十八公、十八学士、会试的十八房、汉初的十八侯、乐曲的十八调等大都(尚未一一考证,不敢妄说所有)缘“十八变”演变而成,自有其特定的文化底蕴。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