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微信荟萃
›
中医书友会
›
名医熊继柏教你治疗各种“汗”
返回列表
查看:
450
|
回复:
0
名医熊继柏教你治疗各种“汗”
[复制链接]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
当前离线
积分
8
发表于 2015/3/22 16: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这是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
中医书
友会甲午年冬月十八第496期内容。新书友可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快速关注。
作者/
熊继柏
⊙ 编辑/闫立彬
导读:
熊继柏先生是湖湘地区继中医五老(李聪甫、刘炳凡、谭日强、夏度衡、欧阳锜)之后最有名的
中医师
之一,其对《
黄帝内经
》的造诣颇为深厚。此文是熊老在中年时代所写,将
内经
中的汗证分门别类并配以代表方药,读者仔细读后定会对内经中所涉及的汗证有个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研习相关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经》汗证证治研讨
在《内经》中所载汗证颇多,如魄汗、多汗、炅汗、大汗、漉汗、灌汗、寝汗、夺汗、绝汗、漏泄等。历代医家研究《内经》汗证,有按
五脏
分类者,有从病因分类者,有依汗出的表现特点分类者。笔者认为,《内经》之汗证,约可分为以下四类。
1.
自汗
证
在《内经》中称为魄汗、多汗。《
景岳全书
·汗证》说:“自汗者,濈濈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内经》中的自汗证主要有炅汗、漏汗、灌汗等三种。
炅汗
:炅,热也;炅汗,即热甚
出汗
。阳热太盛,蒸发汗津,其汗甚多,又称之大汗。《
素问
·举痛论》云:“炅则
腠理
开,
营卫
通,汗大泄。”《素问·
生气
通天论》云:“因于暑,汗。”《素问·刺热篇》云:“
肝热
病者……甲乙大汗”、“心
热病
者……丙丁大汗”、“
脾热
病者……戊己大汗”、“肺热病者……庚辛大汗”、“肾热病者……壬癸大汗”。《素问·疟论》云:“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
灵枢
·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温淫汗出”,凡此皆指热甚出汗。
张介宾《类经》十六卷释曰:“热蒸于表则津泄,故腠理开而汗出。”观仲景《
伤寒论
》所述阳明
实热证
之“大热、大汗、大渴”“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吴鞠通
《
温病条辨
》所述暑温证之“汗大出”等,皆属此类。
后世治疗此证,法主
清热
止汗,一般选用
白虎汤
或白虎加
人参
汤;
漏汗:指外受
风邪
,又兼体内有热,风热相迫致汗漏如泄。《灵枢·营卫生会》称之为漏泄,谓“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此
外伤
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故命曰漏泄。”
又《素问·风论》载有“饮酒
中风
,则为漏风”证,亦以漏汗为主要表现。张介宾说:“酒后中风,则汗漏不止,故曰漏风。”漏汗、漏泄、漏风,皆系风袭于表,腠理开疏,汗漏如泄之证,故其汗出多伴
恶风
,治法亦须疏风
固表
止汗,可选
玉屏风散
之类。
灌汗
:谓
大汗淋漓
,如水灌不止。《素问·脉要精微论》云:“
肺脉
软而散者,当病灌汗。”
肺脉软而散,属
肺气
虚弱。张介宾谓此为“肺虚不敛,汗出如水”,实属
气虚
自汗。又《素问·脉要精微论》:“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素问·痹论》“
阳气
少,阴气盛……故汗出而濡。”则属
阳虚
自汗。
气虚自汗者,自汗兼见少气、乏力、
舌淡
、
脉虚
。阳虚自汗者,则更兼
恶寒
、肢冷等症。
灌汗,当属气虚自汗或阳虚自汗之甚者。因此,治疗灌汗须益气
温阳
,固表敛汗。方选生脉散合
黄芪
牡蛎
散之类;若见
阳虚者
,可再加
附子
,或用《石室秘录》之收汗生阳汤。《景岳全书·汗证》并云:“因气虚而火未衰者,宜二阴煎、参归汤、人参
建中汤
之类主之。……若阳气俱虚者,宜
参附汤
、大建中汤之类主之。”
2.寝汗证
后世称为
盗汗
。戴思恭《证治要诀》释:“眠熟而汗出者曰盗汗,又名寝汗”,《素问·藏气法时论》云:“
肾病
者,
腹大
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所谓肾病寝汗,兼有胫肿、喘咳、身重、憎风等证,此证当系
肾气
或
肾阳虚
衰、封藏不固所致。
高世栻《素问直解》释为阴阳两
虚证
,谓“生阳之气,不周于身……寝则阳气归阴,阴虚故汗出。”
又《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
》云:“太阳所致为寝汗”,是指阴寒损伤阳气之寝汗证。张介宾释:“寒水用事,故为寝汗”由是观之,《内经》所论寝汗,主要在于肾气及肾阳虚衰。
朱震亨
《丹溪心法·汗证》曾说:“
杂病
盗汗,责其阳虚”。《
金匮要略
·
血痹
虚劳
病脉
证并治》所载:“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即属阳虚寝汗证。治法须
温肾
固气以敛汗,《
外台秘要
》提出用二加
龙骨
牡蛎汤,《类证治裁》提出用黄芪汤。
此外,李杲《东垣十书·汗证》说:“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出汗如浴,觉来方止,是属阴虚。……宜
滋阴
降火,
当归
六黄汤。”
李氏所说的阴虚盗汗证,多兼见
心烦
、入夜潮热、手足心热、舌红、
脉细数
等阴虚之象,此与《内经》所指之阳虚寝汗有别,临证不可不辨。
3.绝汗证
后世又称脱汗,乃阴阳离决,阳气将脱,表现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之状。《灵枢·经脉》云:“
六阳
气绝,则阴与阳分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经文明确指出,人体六
阳经
的经气竭绝,阴阳离决,便发生绝汗。
据《
难经
·二十四难》所述,绝汗“大如贯珠,转出不流,即气先死。”张介宾《类经》十八卷说:“汗本阴精,固于阳气,阳气绝则阴阳离决,而腠理不闭,脱汗乃出,其死在顷刻间也。”
临床所见绝汗,除了《灵枢·经脉》所述的
亡阳
危候之外,尚有亡阴之危候。亡阳绝汗,症见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神
疲倦
卧,脉微欲绝。治宜
回阳
固脱,亟宜大剂
参附
汤或参附龙骨牡蛎汤。亡阴绝汗,症见大汗淋漓,手足尚温,
口渴
而欲
饮冷
,
脉细
数或疾促无力。治宜固气敛阴,可用大剂生脉散。
4.五脏汗证
在前文所述肺虚灌汗、
肾虚
寝汗之外,《内经》还分别提出了五脏汗证。
心病
汗出
:《素问·经脉别论》云:“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此由惊伤心神,使“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致心液外泄而为汗。并可伴见
心悸
、怔忡、
失眠
、
多梦
等症。治宜
养心
安神,方选天王补心丹及
甘麦大枣汤
之类。
肺病
汗出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云:“肺脉……缓甚为多汗……头以下汗出不可止”。《素问·藏气法时论》又云:“肺病者,喘咳逆气,肩
背痛
,汗出。脉缓甚,乃指肺热,此与肺气虚之灌汗有别。
张志聪《灵枢集注·邪气藏府病形》说:“缓则热甚,故多汗。……肺主周身之气而朝
百脉
也,腠理开,故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头以下者,颈项胸背之间,肺之外部也。”
盖邪热在肺,则迫津外出而为汗;肺气上逆,则为喘为咳。治法当清热泻肺,可用泻白散或麻杏石甘汤之类。若肺热不甚而阴伤汗出者,可用
清燥救肺汤
。
肝病
汗出
:《素问·经脉别论》云:“疾走恐惧,汗出于肝。”疾走过劳则
伤筋
,又加恐惧伤肝魂,故其汗出在肝。临床所见,肝阴虚患者,在精神紧张或烦劳过度时,每多汗出,并伴见心烦、
口干
等症。治宜滋阴柔肝,可选
一贯煎
合
酸枣仁汤
。
脾病
汗出:《素问·经脉别论》云:“摇体劳苦,汗出于睥。”劳倦耗气,使脾气损伤,失于收摄,因而汗出。《类经》十六卷谓:“揺体劳苦,则肌肉四肢皆动,脾所主也,故汗出于脾。”
又《素问遗篇·本病论》指出:“醉饱行房,汗出于脾,”亦是脾气损伤。治法当主健睥益气,方选
补中益气汤
加
麦冬
、
五味子
。《杂病源流犀烛》并载用补气运脾丸。
此外,《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载有湿热
黄汗
一证:“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
风水
,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其证亦属脾病汗出,然与《内经》所述则有虚实之别。
肾病汗出
:《素问·经脉别论》云:“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王冰释:“骨劳气越,肾复过疲,故持重远行,汗出于肾也。”《素问·水热穴论》又云:“勇而劳甚,则肾汗出。”是谓房劳过度,损
伤精
气,肾
虚汗
出。上述经文所指皆属肾虚自汗,它与肾虚寝汗的
病机
有相同之处,而其汗出的表现有异。据临床所见,肾虚自
汗多
有
腰膝
酸软、神疲乏力、阴股间汗多等症状特点。治宜
补肾
固气敛汗,可选《杂病源流犀烛》之五味子汤或安肾丸。
【本文转自《山东中医杂志》1995年第7期,由中
医书
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尊重
知识
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投稿邮箱:tg@linglanshuyuan.com】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关注中医书友会
▼▼▼
素问
,
内经
,
自汗
,
阳虚
,
阳气
,
中医
相关帖子
•
《失去中医,国人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
《驳:反中医的种种言论 系列之一二三》
•
关于召开第三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中医,源于内证式实验
•
【九 极 中 医 文 摘】阴阳气动模型
•
站长您好,民间中医网经常无法访问
•
音乐能治病,听音乐调五脏。
•
关于召开第四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重返感言
•
中医七不治 - 什么叫胃气绝,有什么症状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