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99|回复: 0

选择中医微博集之2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0 23: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董洪涛中医微博集——2012.12.20~2013.6.30
  
  董洪涛中医微博集(一)
  
  医论
  
  一、时评
  
  (一)
  
  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生抱怨,患者也不满。我认为医生一定要洁身自好,行事端正,保持一身正气,至少可以少惹麻烦。但对患者来说,因看不好病就打杀医生,也没有道理。社会都要求医生要有医德,但病人看病也当有德行。况且现在的医学水平还很不足,患者不能因为自己的病没治好而跟医生过不去。
  
  患者身苦病痛,当躬身诚心而求医诊治。如果患者心高气傲,不把医生放在眼里。医生工作时没有自尊,水平发挥不出来,何来的良好疗效,最终吃亏的还是病人自己。固然大家都希望医生诊病时当态度温和,面带微笑,一心赴救,不计劳苦,但这需要双方配合。如果患者态度蛮横,医生再继续微笑就成了死脑筋了。
  
  今日报载: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中国人均年消费抗生素达到138克左右,是美国人均用量13克的十倍。而这之中就有超过1/3是通过鸡鸭鱼肉等肉食性食品进入人体。抗生素性多偏寒凉,用于实热证或相火过旺诸症的确有效,但若是虚寒证,或者三阴体质,越用抗生素体质越差,病情越顽固。
  
  当前由于各种原因,不少人对中医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解。有人认为中医是骗人的,有人认为中医不科学,有人认为中医是迷信,如此等等。我在博客与微博里努力传播中医正能量,希望更多的人能认识中医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医的神奇疗效,并能享受到中医所带来的健康与快乐。中医兴旺,也将是中国文化的兴旺。
  
  某网友如此留言:“中医宣称能治癌症的,大都是骗人的,建议通过手术治疗。”看到这样的观点,我觉得十分可悲。有些人自己对中医完全不了解,却敢大胆地否定中医,要么是无知,要么是小人。岂不知滥用手术让多少肿瘤病人陷入绝境,后悔不已。我认为,手术永远都不可能是治疗肿瘤的首选方法。
  
  俗话说,病急乱投医。病急病重则心中慌乱,于是到处乱请医生,有时请的是明医,效果自然不错,但大多数时候请的反而是庸医甚至道姑仙婆。乱中添乱,不如不请。如何才能在病急时心中淡定,不慌不忙呢?我的观点是平时不妨学点中医,再了解周围可信任的中医,病急则坚信此医,不要心中犹豫而换来换去。
  
  惊闻李可老中医仙逝噩耗,不禁泪流满面,心中非常感伤。数年前我曾有幸得李可老中医当面指点医术,豁然开悟,受益良多,至今回忆其时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斯人逝去,是中医界的大损失,在我亦失去一位良师。呜呼哀哉,斯人之逝,天地同悲!愿李老在天之灵安息。
  
  @80后铁杆中医:今日惊悉李可老先生去世的噩耗,不由感慨万千,泪流满面。我曾有幸和李老几次深聊中医,他对我的教诲还历历在目,对我的中医之路也有着深深的影响!祝福他老人家一路走好!阿弥陀佛
  
  为什么选择中医?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更了解生命的本质。以治病为例,中医更重视整体治疗,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擅长“治未病”,无病先防远胜于有病再治,中医在保健长寿领域大有前途。我认为,虽然中医目前远离了主流医学,但中医代表着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将来中医必然会光明普照天下。
  
  2013年春节给各位拜个年,祝大家新年快乐、健康、幸福!!!感谢一直支持我、鼓励我的朋友们,也感谢愿意接受中医的朋友们,祝福所有病友都能早日享受到中医所带来的快乐与健康。并且,也祝福所有想学中医以及正在学中医的朋友们都学有所成。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创作更多的中医微博,希望继续关注。
  
  面对病人、朋友及亲戚,我喜欢多谈中医养生保健之类的话题,借以宣传中医,希望大家都能借助中医而健康起来。但反复说同样的内容亦觉辛苦。因此,退而写作微博、博客,这样可以省些说话的力气,一劳永逸地讲清中医的道理,可以让更多的人由此而认识到中医的奇妙,从而选择中医,并能最终受益于中医。
  
  (二)
  
  孩子生病,不少年轻的妈妈开始准备选择中医。但孩子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反而成了选择中医的最大阻力。一位妈妈说,每次孩子不舒服,都要顶着家人的压力不给乱用西药。孩子咳喘,从拒绝打吊针、住院,到开回西药不给吃,冒着西医所谓窒息的危险,最终都证明选择中医是对的。可这坚持的过程真累啊。
  
  谈起给孩子找中医看病时所受的家庭压力,一位年轻的妈妈说,自己的心里也很慌乱,就怕中医效果不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孩子出现别的意外。而孩子奶奶竟然说,这是不是你的亲生孩子呀,怎么这样狠心!最终顶住了压力,病也好了,从此体质也改善了,也不再容易生病了。想想当时的心路历程,真觉得庆幸。
  
  经常读到某中医专家的观点,说中医治疗某某病效果不好,不如西医快。也许,是中医真的不行。但也存在着其他的可能。一则,可能是辨证不准确。二则,中医不是只有汤药内服,还有针灸、有中药外治、有推拿等等,不见得每个方法都效果不好。三则,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或许换个中医,就有了效果呢。
  
  有不少人其实完全不理解中医,反而污蔑中医。有位中医反反如此叫嚣:“请你给我中医治感冒的药方让我一天好。我要和你公开打赌,找不同岁数的感冒的人做实验公开来,你这个骗子。请你不要宣传落后的中医。我要和你公开打赌!”看到这样的话,让我充满战斗的激情,我知道:推广中医,真的是任重道远呀。
  
  据《纽约每日新闻》近日报道,美国女孩萨曼莎10年前因为发烧,吃了儿童布洛芬(止痛消炎药),反出现高烧喉咙痛眼睛出现红点等症状,身上90%的皮肤灼伤,随即失明。多年来,此类西药被认为是非处方用药,质量稳定,即使是非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其实退烧药只是让人舒服一些而已,还是要祛邪治本。
  
  多年的西化教育,让不少人迷失了。认为感冒要一周治好才是科学,肿瘤手术切除再加放化疗是科学,疼痛要用吗啡是科学,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终生服药是科学。而不知道感冒可以一天治愈,肿瘤不一定需要手术加放化疗,疼痛也可用针刺见效,三高症可从根本上治愈。当科学逐渐成了迷信,科学也不靠谱了。
  
  现代医学采用机器检测生命代谢产物,观察指标变化,以此来了解生命现象。但人体生命自有其活动规律,并且与天地阴阳变化相适应。指标检测根本就无法真正描述生命的健康程度。盲目相信指标,把指标看成是否健康的金标准,就会闹出笑话。比如某人指标一切正常,却极不舒服,可能就会被诊断为精神官能症。
  
  今日诊治一病人,汗多,疲乏,忽冷忽热,难受欲死。曾找他医治疗,重用附子扶阳,但服后更增不适。问我是怎么回事。我回答说这是营卫失调,根本原因是中阳不足,相火外泄,不能光补阳而不收敛。即处以乌梅丸汤方加味。诊毕病人再三询问同样的问题,而绝不理会我的解释。临床遇到如此病人只能多些耐心。
  
  正如某网友所说:最简单、最安全、最舒服、最有效、最省钱的治疗方案才是治病的首选!现在的医学趋于商业化、复杂化、高风险,但能卖个好价钱。中医正因为简便验廉,反而被挤出市场!医学与市场经济挂钩,让医学变味了!我认为医改最大的失败就是把医疗市场化了。当命可以用钱来换时,医学已经没落了。
  
  中医的“中”字,或认为是中国的中,我认为是中庸的中,朱子论道“无过不及谓之中”。中医是一门讲究平衡、重视和谐的医学体系。天地之所以生生不息且能涵养万物,是因为阴阳往复升降于一个平衡体系之内。疾病是阴阳平衡失调,是失中,而治病是恢复其平衡,也就是治中。故合乎中的医学,方能称为中医。
  
  (三)
  
  某中医反反说:很多医院住院处的墙上都刻着"糖尿病是不可治愈的,必须终生服药",凡是说糖尿病可以治愈的、凡是说不需要终生服药的,不是胡说八道就一定是骗子!《内经》早有明训: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有些人不懂中医,居然敢用“凡是”去蒙蔽愚昧广大患者,岂不知西医所谓的不治之症并非绝对的。
  
  中医的临床不能光是喝中药,应该结合多个治疗手段,这样效果才更好,而且可以更多地兼顾病人的诸多症状与体征。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最好能把汤药与针灸结合起来。汤药多治其本,针灸多治其标。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病人。比如,病人腹痛,除处以汤药外,还可先用针灸迅速止痛。
  
  近日又闻噩耗:相声演员王平因心脏病突然去逝,享年只有50岁。以前曾有篮球中锋穆铁柱、相声演员马季及侯跃文、歼15项目负责人罗阳亦因心脏病突发而英年早逝的报道。近年来美国NBA不少巨星也曾因心脏病而死亡。大量的病例已经证明:预防心脏病刻不容缓。我主张选择中医,既可预防又可治疗心脏病。
  
  我致力于推广中医,目的首先在于推广正确的中医养生保健常识,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认识到中医对于保健以及疾病康复的巨大促进作用,从而选择中医,享受中医。我们知道:中医是治病的医学,中医擅长治疗各种慢性病,但我们更应该知道:中医更是“治未病”的医学,而且还擅长治疗各种急症重病。
  
  治病的关键在于恢复健康,因此科学的思路是如何恢复体内的阴阳气脏腑经络平衡,而不是重点考虑什么原因导致了不平衡。这是中医与西医治病的本质区别。中医重视内环境的调理,以平治于权衡为目的,以人为对象;西医重视外因,以攻杀各种致病因子为目的,把病毒、细菌、微生物等作为治病的对象。
  
  何为医德高尚?我的理解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生充满自信,而且会把这种自信传给病人;想病人所想,忧病人所忧,即所谓的医者父母心;充满爱心与同情心,关心病人,且态度和善,如对家人;理解病人的感受,愿意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病人;认真负责,做事严谨,绝不马虎、应付、敷衍了事;努力提高医术。
  
  临床治病要取得良好的疗效,不仅需要医生精湛的医术,还需要其他方面。我的观点是需重视人文,即医生需与病人保持交流;尊重病人;认真倾听病人的描述,并愿意与病人在治疗中共同努力;让病人感受到医生的真诚与努力;给病人以康复的自信心;让病人保持向上的精神状态等,这些都会体现在临床疗效之中。
  
  当前社会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我认为其中的关键是医生与病人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医生对病人缺乏关心,甚至把病人看成了没有灵魂的生物。医患关系本来应该非常和谐,但如果医生没有把对病人的兴趣放在心灵交流上,就会出现互相的误解。如果医生表现与病人一起在治疗中努力,相信病人会理解医生的真诚。
  
  良医治病,会把病人当成活生生的有灵魂的人,因此,会重视更多地交流,理解病人的苦痛,其行为上表现出对病人的关心。我认为医学首先是人的医学,机器是辅助的,但若过于重视机器设备,就会落入窠臼,变成以机器为主,而忽视了人的层面,结果必然会出问题。中医治病需在这方面多多吸取现代医学的教训。
  
  现代社会过于迷信机器检测的指标,导致许多病人不死于病,反死于恐惧。比如,某人本来生活如意,健康自在,一旦机器发现肿瘤,马上就会陷入担忧恐惧之中,精神迅速崩溃。岂不知百岁老人多有营养不良,八十岁以上人群多有肿瘤,但生命仍在继续。不过分迷信指标,我们也许可以活得更滋润,更健康。
  
  有病友来信要求我马上回复,在此我答复:我每天在临床工作之余还需要读书、思考、写作并回复微博,还要给弟子们上课,因此,不可能每天都回复邮件,更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检查邮箱。若给您带来不便,请原谅,但请不要生气。并且,也请理解我。如果实在需要急诊,建议马上去当地医院,以免耽误病情。
  
  (四)
  
  我的微博与信箱是公开的,我也一直努力回复病友的来信。但有的问题我颇难回复。比如,有人问是否有治某某病的经验,有人列出个西医病名问如何治,有人列出某医开的方子问能不能吃,有人想来面诊但要求包治,有人让我推荐某地的明医,有人问某病多久可治愈等等。对于此类问题,述我无法给您满意的回复。
  
  我的所有微博全部围绕着“选择中医”这个话题,我试着从让读者了解中医的各个层面,包括读书、治学、中医理论、针灸、养生、节气、中药、四诊方剂临床经验等。或有提到某个经方,但限于篇幅,我一般不提供处方的具体用药及用量;或提到穴位,但也不再描述其标准定位,请读者自己查书或百度即可。
  
  在我的微博里经常会有病友列出自己的症状,要求诊治。我一般会提出大体的诊断建议,但网诊弊端很多,我强烈建议在当地请明医当面诊治才好。不要过于依赖网诊,以免耽误了病情。另外,微博的私信功能非常不好用,在私信问诊我会经常错过回复,有时要查找病情记录亦不方便,建议病友不要在私信问诊了。
  
  中医理论对于疾病的发展变化是有预见性的,因此,明医对于能否治好某个病人是能够预言的。表现在与病人的交流上,就会给病人一个确切的肯定的答复,而不只是说一句试试看。可惜我未能精悟医道,没有这样的本事,对于大病重病疑难杂证我都尽力去治,我常说“我会努力帮您的。”但决不说“没有希望了”。
  
  听说侗族有一种可以随意生男生女的药方,在怀孕的头二三个月内,吃这种药物可改变胎儿的性别。数年前我朋友拿了一包药问我,是否可以试一下。我的观点是生男生女是自然选择,如果硬是把男的换成女的,女的换成男的,这不是逆天吗!况且,按中医理论以及传统相学观点,某夫妻生男或生女其实是有定数的。
  
  最近几年,随着媒体的大力宣传,中医养生保健慢慢地火了起来。有推广中医保健品的,多以市场经济为目的;有宣传按四时节气变化而养生的,此是宗《内经》之旨,多源于大学教授;有强调食疗的,中国老百姓一般都有些或对或错的食疗养生知识;有宣传艾灸养阳或三伏灸的,临床针灸医师推广地比较多。
  
  一病人苔黄厚腻,表现为痰多湿盛。来诊时问,我是阳虚吗?我说不是。又问能吃附子吗?我说不能。又问那我能吃六味地黄丸吗?我说你千万别补阴呀,越补痰湿越重。又问不能补,万一体虚了怎么办?我说你不虚呀。又问不虚怎么会生病?我有些崩溃,说痰湿的本质也是脾阳不足。又问那还是要补阳。我无语了!
  
  中医不属于现代医学,如果用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成果来开中医方子,则属南辕北辙,非常可笑,而且临床疗效必然是极差。近数十年来国家重视对中医中药的研究,于是各中医院校的中医学者努力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研究为什么针灸某穴有效,为什么某方某药治某病有效。研究成果一大堆,但又与中医有什么关系呢。
  
  在我看来,中医对于生命的理解远较现代医学高明,中医把人放在天与地的大环境中研究生命与健康,其框架极大,其理论极为精微深奥。因此,良医可以察天则地而应之于人,按照这个标准,中医是可以通过天地四时运转来预测疾病变化的,只是这个理论非常难以掌握,以至于历代良医太少,斯为遗憾。
  
  中医治病,讲究身与心同治。临床上见到一些病人,住院治疗后身体上的病治好了,但心理上并没有平衡,这仍属于五脏之气不中和,病并没有痊愈。因此,还应该继续治疗,可以选择中医,通过针灸或汤药的手段来平衡机体的阴阳气血,辅以自我调理心性,使身与心都和谐起来,如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恢复健康。
  
  (五)
  
  疾病包括身病与心病,身病比较容易体会,病人也足够地重视,医院里治的多是身病。但治身不治心,最终还是没有完全健康,治病要身心同治。有些人身病治好了,但习性不改,久则病易复发。因此,病人当重视从心理、意识、性情方面调养,并通过中医的方法培补中和之气、中和之性。如此身心并治,方为正治。
  
  今日诊治一五岁女孩,头部打伤十余天后出现右眼上睑不能抬起,诊为重症肌无力,说胸腺增生,要求胸腺手术。病人父亲盲目地听从了建议而手术。其病好转一年,之后左眼又出现上睑不能抬起。此证有外伤史,必与血瘀有关。无奈庸医滥用手术,现病人前胸留下一条近十厘米长红色疤痕增生,病人父亲后悔莫及。
  
  某中医反反说:中医的证我所知肯定是不超过数百种,也就是说成千上万的疾病在中医看来都可以归属到这数百种证中,治疗方法也就是这数百种,无论是癌症还是感冒在中医看来只要是同一种证都用同样的治疗方法,这样的诊治原则居然有人相信。在此人看来,以简驭繁反而不科学!岂不知中医的高明正在于此。
  
  所谓庸医杀人不用刀,庸医之所以能生存,大概治病手段独特,擅用寒凉,攻伐有力,可以速效,的确能迷惑不少病人。于是病人放心地把生命交付出去,让庸医滥施毒药。岂不知攻伐最伤正气,寒凉最损真阳,虽见短效,却成内伤。大病重病久病患者若以此法治病,渐治而正气渐弱,而病邪反渐盛,最终陷入困境。
  
  庸医诊病时多喜夸耀其功,张大其能,甚至稍听病人几句话就敢说包治。有的医疗小广告敢说根治或包治,多是一些个体医院、门诊或科室的宣传手段。有些保健食品或设备为了多赚些不义之财,亦喜夸大功效。如此等等,皆是害人手法。病患千万不可病急乱投医,以免误入其蛊,轻则破财,重则伤命,的确不值。
  
  两千多年以来中医是中国的国医,劳动人民靠中医摆脱病痛的折磨。近现代虽然西医渐而取代中医成为主流医学,但中医在民间仍极为盛行。传统以来民间流传着数不清的药方,唐代王焘整理成《外台秘要》,孙思邈亦多有收集,宋代官方整理民间献方而成数部方集,至明清,不断有医家收集民间验方,有著作传世。
  
  中医效方代有传承,或秘不示人,或录于书本,或存于古籍,或传于口头,或师传徒,或父传子,或民间互传,或自经典所悟,或临证偶得。这些验方多是临床经验的积累,若能整理学习并应用于临床实践,这将是一件了不起的工作。建国后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献出所藏验方秘方,使古方得存,百姓受益,功德极大。
  
  科学工作者的精神在于追求终极真理,中医人的精神在于追求医道的极致,二者虽然所研究的范围不同,但其精神却是一致的。因此,唯有执着于人类健康,愿意牺牲名利与荣华的人,才有可能日日精进。否则,或拘于功名赞誉,或泥于财物玩器,则心中有所滞涩。真正的中医人必然是心中汲汲所系,只在医道医术。
  
  治病我主张面诊,可以通过四诊资料来详细判断病情,方便用方用药,并可配合针灸。我不建议病人网诊,特别是重病大病急病危病患者,病情危急,万万不可依赖网诊,强烈建议在当地医院诊治。当地医院是治病的官方机构,也是治病的首选,实在不得已才有必要跑去外地。但若因网诊而耽误了病情则实在不值得。
  
  中医在近世渐有没落之势,因此强烈呼吁政府为中医立法,目的在于保护中医,特别是保护民间中医,让中医人可以挺起腰来,让更多的人能受益于中医。可分三步,一则调查各地中医的生存现状,包括医院、民间、高校等;二则分析限制中医发展的因素,特别是法规政策;三则重视中医的传承,培养民间中医的根。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有人重视创造财富与社会地位,古贤则提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者把人生立德、立功、立言,视为三不朽。中医人的人生价值在于执着于自己事业,努力奉献而不在索取,积极给予而不是得到。让传统儒家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让自己的人生因中医而灿烂。
  
  (六)
  
  时代在进步,医学在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病种也在增加。现代医学认为有一种病就要有对应的药物。如此发展下去,现代药物都有上万种了,可还是应付不了这么多的疾病。中医把所有的病症分为六经,即三阴三阳,执简以御繁,这样是先进还是落后呢?可惜今时的中医居然要分内外妇儿科,圣道渐晦,令人感伤。
  
  回复@老中医张文彬:张仲景华佗扁鹊、孙思邈时代,中医是不分科的。中医的没落其实从分科时就开始了。吸取前代教训,中医要发展,先需把按现代医学模式的分科给取缔掉。表面上看中医分科似乎更科学,更合于疾病的临床分型,但按中医理论来看,分科反而让中医变得缩手缩脚,让临床疗效大幅降低了。
  
  回复@洋白菜日记:现代中医没落的原因也便在于此了。中医要复兴,先要培养一批真正的中医人,一批能用纯中医手段治疗疑难杂症的中医人。中医的希望既关乎政策,但更在于人才。而且,也只有重视了人才培养,才可能让中医走上复兴之路。
  
  今日新闻看到某省卫生厅印发的的关于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提出板蓝根冲剂可预防H7N9禽流感。板蓝根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用于实热证颇有良效。但若正气不足而滥用此药,则伤阳损正,为患实烈。此药现代研究发现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大概中医专家们按现代药理学思维去看待此药了。
  
  不少人受当代教育影响,总想用现代医学理论去解释和理解中医,甚至一些中医人也不能做到纯中医临床,偏要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且美其名曰中西医结合。比如,拿甘油三酯高当痰饮,认微循环差为血瘀,看炎症即是火,如此等等都是假中医。若以此理论从事中医临床,而放弃活泼泼的辨证论治,则必然失去疗效。
  
  数十年来某些人搞了一个所谓的中西医结合,预想能够互相取其所长,弥补两种医学的不足,为患者带来更大痊愈几率。结果在实践中发现这种结合反而丢了中医,完全是以西医为主,中医治疗变得可有可无了。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事实上两种医学理论体系完全不同,说是结合不如说配合,或许更合乎实际。
  
  有人认为中医理论太深奥,不如利用现代检测手段进行前后比较,会更加有说服力。诚然,对于某些病来说,辅以现代检测手段有助于确诊病情。但我发现不少病人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反而更相信机器的诊断了。比如自己感觉良好,机器说有骨质增生,于是忧心忡忡。难道机器诊断真的比自己的感觉更重要吗?
  
  治疗大病重病,是选择中医还是西医,各有各的道理。假设某人发现癌症,或者选择中医,服汤药调理,渐治而诸症渐减。或者选择手术,并做放化疗,数月之后亦觉肿瘤消失,精神好转。假设二者皆于后五年肿瘤复发而不治。试问,如果情况如此,面对肿瘤是选择中医呢,还是选择西医?
  
  今日新闻:中国癌情告急:去年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全国每6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到八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糟糕了,怎么办?或者移民国外,但对大多数人不现实;或者花钱买健康食物与水;或者及时选择中医,努力找回健康的生活习惯。
  
  回复@于胜远:中医教育不应该胡乱拷贝现代科学的培育模式,应该努力找回符合中医实际的教育模式,而传统的师带徒模式就有极大的优越性。近年来我尝试着按传统师带徒模式培养一些中医人才,通过几年的努力,成果显著。经过短短四五年的培养,我所带的几位年轻人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特别是临床水平。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