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能否把我的《选择中医》新浪 微博汇集起来,分门别类地整理成一册,以方便阅读查找。由此有了下面的文字。并且,我将把整理后的微博分数篇发在博客里,以方便诸位网友下载。如果能让更多的人读到我的文字,并且由此而喜欢上中医,或感受到中医的美,或享受到中医所带来的健康与快乐,这也是我的希望与目的所在。
受好友张树剑博士(我的《选择中医》一书的序言即由张博士提供)的影响,我自2011年9月我开始写作新浪微博,至今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但之前数年我已经在 伤寒论坛及 民间中医论坛参与 中医讨论,发表过十数篇算是比较通俗易懂的中医文章,之后在QQ空间以及新浪博客里继续创作自己的博文。断断续续地写作,到现在已经有两百余篇博文了。
微博以其短小精悍的风格,特别适合于随写随发。因我平时要从事临床工作,每天节余下来的时间也不太多,而微博可以于少许时间里构思并写作完成,虽不一定成一大篇,但极是方便写作一些零碎的东西。由此,我把微博作为我宣传中医的主阵地。我给自己的要求就是围绕中医创作一些有关 养生、保健、理论探析、中医临床实践与思考、读书与治学、针灸、之类科普文章,目的在于推广中医、宣传中医,希望能让大众认识中医、接触中医、了解中医,最终能享受中医。
于是我就坚持了下来。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不管多忙多累,我几乎每天都努力写作几条,日积月累,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条微博了。而且,基本上我都会尽量利用短短的240字的空间把字数写满。虽然有时意思已经讲明白了,但我总有种感觉,如果不把微博写满,似乎就是对读者不尊重了。或许诸位网友不这样看,但我却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每天坚持创作微博的确不容易,毕竟我还有繁重的临床工作,另外每天争取都读点书,也思考些临床收获,再抽点空余时间写作几条微博,这样的日子倒是非常充实的,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感。特别是看到我的微博的关注量越来越多,看到不少网友回复说因我的微博提供的 知识与思路而恢复了健康,我更充满了信心。
我沉迷于中医十数年,而且,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我也天天都在证实着中医的确实疗效。我相信,中医将会是未来人们追求健康的不二选择。我矢志推广中医,为此曾于2010年初出版了《选择中医》一书,我的微博也是《选择中医》的延续与补充。希望我的工作能带给更多的人健康与开心。
在微博的私信以及关注里,经常会有网友问我一些问题。其实有些问题我的确已经在之前的微博中有所解说,由此我就想找个时间把我的这些微博整理一下,分分类,方便网友可以随时查阅。现在这个工作终于被网友李飞跃给做好了。李先生搜集了我自2011年9月25日至2012年12月20日所发表的所有微博,共计二十多万字,一条条地分类整理,这件工作费心费力,颇不容易,这里我要向李先生表示衷心地感谢,正是由于他的工作,我可以方便地分类查找曾经写下的东西。我想这样的分类也适合于诸位网友检索一些问题的答案,并且,也可请读者在检索查找时订正我的一些学术观点,并提出建议。
下文附录李飞跃先生的来信,以见李先生的热心与真诚:
作为业余(普通公务员),多年前就接触到老师的文字了,当然,那时在 伤寒网只知“ 医者佛”的网名。也多时不上过于热闹的各中医论坛了,今日重读医籍,网读上,还是观博客有累积之功。
在下不学,只是在歧路观望而已。但董老师的博客,平正大气,针药并用,拳拳之心,尤近 医道,是以每读必有新意;为 学习计,化半月之时,得微博之数辑,但过以求全,略加类分,不及细列,诚不足为训也。
吾意以为,纯以案类,不足以成学,尤不足以授人以渔;医当有论,有规范和修养之道;于针灸当重 经络,当以道为上,当有法为要,是故,大而全求之,不吝陋简,自以为是,得类分如下:
董洪涛中医微博集
2011.9.25~2012.12.20
董洪涛中医微博集(一)
〔医论〕
一、时评
二、论学
三、针药
董洪涛中医微博集(二)
一、理论
二、应用
董洪涛中医微博集(三)
〔辨病〕
董洪涛中医微博集(四)
〔针灸〕
一、法度
1、经、穴
2、法度
三、妇幼病
四、外科
董洪涛中医微博集(五)
〔药治〕
一、常见病
二、妇幼病
三、外科
四、疫症
五、疑难杂症
董洪涛中医微博集(六)
〔养生〕
一、四季
二、饮食
三、住行
四、情绪
五、其他
董洪涛中医微博集(七)
〔读书〕
一、读书
二、修养
一些分类,略有重复,但大体上各归其类。尽管如此,但仍尽量以时间前后序列。
就有限的识见,私以为《全国 名医验案类编》之针灸 医案最为详尽,尽管是唯一的一篇。(杨华亭之“ 风痹案”)是案详于诊断,尤详于疗法。以诊论脉部之异而见证;记疗法之运针详如日志。 刺穴有深浅之度,运针有一定之数,针法有医患迎随之配,行针有择日之宜。 艾灸之具,操持之法,运用之序,莫不一一详明,此等针灸之医案,实乃案中之仅见也。私以为,针之法度,犹如药治之量,实有深意;高手过招,细节以别。今日针灸之案,多类 中成药之板板钉钉,穴之主治,套之可也;至于辨其时、其地、其症、其理、其法、穴穴之别,一概皆无;也难怪“ 儒医”远针灸,冠“中医”名之书多无用针,中医第一大类之法,也随之衰败矣。
初次交往,过于放言,实在惭愧,望多多海涵。
这样编类,或许对老师的翻检,会有些助益。若蒙老师不弃,次日当逐一发上。
董洪涛
2013年5月4日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