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51|回复: 0

董洪涛博士选择中医微博集之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1 06: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


明日三月四日,说说三和四。按河图之理,三八为木,居左,四九为金,居右。则左三右四,是为东西。不三不四,不是东西。丢三落四,是丢了东西。颠三倒四,是颠倒东西。说三道四,说的是东西。巴三揽四,争的是东西。推三阻四,则不欲东西。勾三搭四,招惹东西。东西之道,在中国文化之中却有如此妙义。


当前我们周围的人多是受建国之后的文化教育出来的。“破四旧”之后,科学成了王道,中医被认为没有科学性,自然也就属于被忽视的对象了。但中医能治病,特别是能治大病重病急病急病,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即使西医再怎么科学,中医依然强悍地存在着。我想,这就是中医精神,不屈不挠。


在当前社会环境中,中医式微,我辈中医人心甚忧之。欲呼吁所有中医人都自强不息,但发展中医需要经济实力。中医的地位不高,在社会上被普遍认为价值低于西医。因此纯中医采取高收费,则病人往往不理解。曾有病人说,纯中医治疗感冒虽然速效,但花费与西医差不多,认为太贵,中医应该便宜才合理。


我相信,中医是永远不倒的,因为中医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禀受着传统文化的滋润。中医不仅是一门医学体系,它更是哲学,是文化。只要中国文化不灭,中医就不灭。历史以来,中华民族虽屡经外族统治,但文化的根从来没有倒掉,中医亦依然屹立挺拔。发展中医,就一定要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国学是根本。


经常有年轻人问我学中医需要什么条件。其实,最关键的不在于条件,而在于学者自己。简单来说,需注意几点:一则虽有志于医,但畏难怕进,持志不坚,结果中道而废。二则好高骛远,欲短期成功,其志缥缈难成。三则,不了解自己所长,不擅记诵,诱于所惑,偏听偏信。统而言之,以上三点,最为初学所忌。



学医,先立志。立志为大医,则大医可成。立志为明医,则明医可就。若志不立,如舟之无舵,任意飘荡,虽颇见努力,而终是流于奔逸闲散,难成一固本目标。因此说,学医当先立志,实关乎将来之成就,不可轻忽。见有年轻之辈,似有意于中医,但并无大志,盲目读书,东看看,西翻翻,虽经年不懈,最终无获。


近日给学生讲解理中汤,此方去白术而益增扶中阳之义。于是布置作业,要求找出所学方中所有含有理中的方子。努力所得,竟有二十余首汤方,皆含理中三药。再嘱诸同学分析思考诸方含理中之旨义,以增强对于理中汤的认识理解。我所教学,多类于此。每天临证之余,总要布置作业,以增兴趣,扩视野,促进步。


什么叫铁杆中医?我的理解是把中医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生命不能舍去,中医也自然不能舍去。当遇到生死攸关的时刻,可以用生命去相信中医,去选择中医,无怨无悔地把中医进行到底。这样的中医,才是真正的铁杆中医。面对抉择时,就是要有无畏的勇气,朝秦暮楚,不是真中医。


我对于中医现状,一则一喜,一则一忧。喜,因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医存在着越来越广阔的市场,且中医正显示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在国外,中医(针灸)前途远大。忧,因中医人偏要拿西医装门面,不肯作纯中医。甚至于有中医人以能开西药为荣。反问我曰:“西药也有效,何必用中医?”


选择中医,就是选择自然疗法。比较而言,中医疗法对人体的损害最小,且不会留伏邪于体内。当然,要求是有明中医诊治。中医的临床疗效最为快捷,且越是症状明显的病症,中医取效越快,病人所遭受的苦痛越少。比如疼痛、痉厥、呕吐、高烧之类,都可凭中医而速效。即使是慢性病症,中医亦有良效。

(五)


学习中医,该从何处入门,这样的问题困扰了不少年轻的学子。我认为可以由博返约,由涉猎至精研。具体来说,可以先泛读当代诸位中医大家的著作,不拘于一家一派,也不执着于精深的理论,只是泛泛读之,不求甚解。目的在于培养兴趣,并借此了解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各个层面。只先勤奋读书即可。


当前,洋学教育在中国盛行,国人对于中医的认知非常薄弱,急切需要加强。大部分人表现为对中医不了解,也不理解,更不懂得中医的治病机理,甚至于排斥阴阳五行理论。我曾电话里帮助病人改方,说桂枝,病人必然会问“哪个桂,哪个枝”;给病人诊断肝郁克胃,病人会问是什么意思,说是胃溃疡则马上明白。


俗话说,“树无根不立,人无本不固”,对于炎黄子孙来说,国学就是我们的根本。作为中国人,如果只重视洋学,而抛弃传统文化,终究不是件有面子的事。国学中蕴涵着数千年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包含我们祖先对于自然、人以及社会的认识与观点,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舍此而他求,终是偏离正道。


我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当重视中学国学教育,多编一套普及国学的教材,包括传统艺术、古代哲学、文学、中医等各个方面。不一定要考试,但作为辅助读物,可以引导学生多了解一些国学基本常识,我相信对于将来他们从事任何事业都会有帮助的。特别是了解了中医,在面对疾病苦痛时,不至于片面选择一种医学。


医理论的基石是天地人合一。其理论框架由阴阳、五行八卦、天支、地支等组成。若舍弃这些哲学概念,只在形体脏腑津液上下功夫,是拘泥于人体形质而忽弃了中医理论的根本。中医之道,本在天地人合一。中医的临床治病效果与其所掌握的天地之道有密切关系。境界越高,治病的思路越是合于天地之道。



中医根基于天地人合一,因此,雨风雷电、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禽兽鸟鱼、土石水露都与人类在阴阳二气之中存在。自然界的万物都得天地之气而有其五行偏性,因此,无物不可入药,无物不能治病。五谷果蔬多得五行正气,故可以养人;药石草木多得五行偏气,故可以疗疾。其根本皆在于阴阳二气的升降变化。


中医的核心在于三大理论基石:天地人合一、辨证论治、整体观念。而有些人主张中医现代化及科学化,即用所谓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研究中医,这实质是对中医的无情阉割。虽然挂着发展中医的招牌,但其结果必然导致中医走向死胡同。近数十年来中医的现状已经让人担忧,再搞下去,中医只能退出历史舞台了。


人的生命在于一个一个地圆运动,一天是一个圆圈,一年也是一个圆圈,大圆圈套住小圆圈,反复循环,即是我们的生命循环。如果圆圈不圆了,生命的循环就出了问题。如果圆圈停住了,生命也就结束了。因此,善养生者,一定要养生命的圆圈,使之更圆更大,这样生命力才更旺盛。这个圆圈即是中医的道。


我教我的学生,重视培养其对医道的理解,而并不过度重视医术。我认为读医书或者跟师学医,关键在于明白医理,提升境界,决不是学几个方子,会几个手法,有几个独门技术。这些都是术,如果离开了活泼泼的医理,就可能死在术下,一辈子跳不出来。因此,如果迷惑于几个祖传秘方,反而最是误人误己。


以前我实习时喜欢站在老师背后,详细地抄下老师的临床用方,而且把一些效方珍藏着,作为临证时的宝贝。后来读书临证,自己思悟,慢慢地境界提升了,才知道这样做其实是有害无益。拘泥几个方子,就可能失去了活泼的辨证;重视一家之术,就可能忽视灵动的思维。学医万万不可拘泥于药方,关键是提升境界。

(六)


我经常给学生布置作业,我的作业多是整理临床讨论,就某个题目思辨医理,分析病例等等。我要求学生一定要跳出西方的思维定式,敢于思考,不要被传统限制了思路。作业既可独立完成,也可以讨论,可以翻书,可以上网查资料,但必需要有自己的思想与收获。境界的提升需要辨难与思悟,这才是学医的关键。


我读大学时,曾经有机会得到我村中某位老中医的祖传秘方,后来机缘错失,当时曾有一阵子心中颇为遗憾。多年后读书临证思考,境界提高了,心中反而庆幸不已。没有得到秘方,却学会了灵动的辨证思维,则天下无病不可治。如果当时拘泥于几个秘方而不肯进步,思维模式必然会被局限,如此则得不偿失了。


古来圣贤之教人进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此督促语也;又曰:“立德、立功、立言”,此依于仁,游于艺,志在利他语也;更曰:“为天地立气,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彰显儒者襟怀、器识与宏愿,以内圣外王之道为后人立法之语也。吾辈心有所悟,进而笃行,岂非快哉。


周易》有言“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以道御器。”就中医而论,道是理,是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是辨证思维,器是处方、中药、穴位等治疗手段。形可谓之法。以道御器,即是理与法相结合以指导临床。中医之所以高明,就在于其理论是形而上的道,与自然天地相通。道与理相通相贯,就是道理。


学医要时刻保持着中医的思维,对于生命现象、生活所见及自然规律要有中医的分析。比如吃什么健康,不要总想着维生素蛋白质,要分析食物的四气五味;雷电固然是带不同电荷的云层碰撞,但也要知道冬天打雷会外泄敛藏的阳气,至春易生温病;“瑞雪兆丰年”,是因为阳气更好地收藏。如此之类,皆需存心。



当前中医没落,几被取缔,干祖望老中医认为“水平日下——疗效低落——尝不到中医学术甜头——更不想奋发图强——水平日下”形成中医衰退的恶性循环。干老强调“中医的兴衰存亡,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祸福无门,惟人自招。”诚然,发展中医需要吾辈共同努力。中医理论本属高明,奈何临床使用却不高明。


人体生命活动极为复杂,临证时必神清而谨慎,胆大而心细,稍有不甚,则易为祸。需知医能救命,亦能伤人。有庸人初学中医,未明经络脏腑,执针滥刺,虽或有效,亦有坏事之时。故医者不可一日稍懈,勤奋不倦,博学诸家,慎思明辨,道极精微。若学医未精则不可滥施刀针汤药,既对病者负责,亦对自己负责。


不少学子学医五年毕业,但仍觉境界低、识见浅、经验不足,想提高医术。我有几点建议:一则重视经典学习,每年都需重读一遍《内经》,结合一年的临床实践,每遍都将有新的体会。二则拜一明师,需是理论与实践俱强的明师,耳提面命,有助于迅速进入境界。三则勤奋不懈,夜则读书思考,日则临证实践。


综合历代诸医家,有门派,有风格,有境界,有识见之各异。秦汉即有《内经》至《难经》一派,重理论与针灸;有《神农本草经》至仲景一派,擅用经方。近两千年来,医家代有高明,各有心悟,由此而门派叠出,风格各异。或重拙如运大斧,药简而量重;或轻灵如飘飞羽,味杂而量小。而境界识见亦有高下之别。


学医之径,在于从师,然师所传授者医理之规矩方圆,其不可传授者临证之心营意造。故欲达至境,需凭津筏。津筏者,从师及临证之自悟也。故跟师数载,反复临证,耳提面命,退而读书,更兼独立临证,思考得失,则心中渐能有所贯通。学医虽凭师承,更重心悟。必聪颖慧智之士,勤奋进取,始能终至明医境界。

(七)


医学是一门既充满康复的希望,又造就无限遗憾的学问。俗语云“药医不死病”,病都是可以治的,“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因此大医施术,往往药到病除,甚至挽回造化,起死复生。另一方面,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客观规律,顺应自然,就应该直面死亡。当病至膏肓,良医亦徒然无措,无奈之中充满遗憾。


临证时面对大病,时时心中会生出无力感。但病人正苦于病痛折磨,看着已经不忍,怎能不尽心治疗。于是自我激励,鼓舞精神,细心辨证,调方用针,竟然亦能收到不错效果。病有可治者,有不可治者,病家有生之希望,医者更不可轻言放弃。大医治病,每每不计自身毁誉,全心施救,无怨无悔。此可为我辈楷模。


数千年来,除中医外,中国还有藏医、蒙医、壮医、维吾尔医、回医、傣医、满医苗医等等各种医学体系,但传承至今,只有中医仍有发展潜力,且方兴未艾,其他医学多未能广为传播,有的甚至渐入没落。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任何一种医学要发展,并不在于其理论是否伟大,关键在于医学体系背后的传承者


近来年于临证之余课徒学医,我发现不少年轻人不精古文。若直接从经典入手,文义晦涩难明,往往进境缓慢。因此,不若直接从近现代诸临床大家著作入手,比较容易引起兴趣。进而可渐及明清诸家,多读其医集医著。医集中对于经典颇多发明,且浅显易懂。最后再上溯至唐宋秦汉,则庶几可自易入难,渐入佳境。


学中医与治学一样,都有途径可循。由博及约,先易及难,既可保持兴趣,又能渐进提高。不妨先读中医学史,了解历代中医发展概况。然后自明清诸家中选取一两家,读其医著全集,如可选陈修园黄元御二家,较易于进境。读书过程中,配合临床见习与实习,使读书与临床相结合。如此由杂返精,自可建树医功。



自经典入手需首先精熟古文,特别是秦汉时代的古文。因此,可先学《医古文》,配合以王力《古代汉语》为基础。再者,中学语文课本选取了不少古文名篇,古代汉语词法语法讲解亦极精,最适合于循序渐进。精熟古文后再从经典入手,则颇为可行。否则荆棘既多,每字句皆需查阅字典,卒至不能终卷。


有人认为:儒医害人不浅。客观而论,秦汉以来传承发展中医的,修道者有几人,习儒者又有几人。若没有历代先贤的努力,中医血脉估计早就断绝不续了。当前欧洲草医零落不堪即是例子。且儒者“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精神殊为可贵。或讥儒者少实修实证经验,试问有实修实证经验的又给中医多少传承与发扬呢?


何谓腐儒?我认为腐儒是一些学了些儒家思想,但只会写花样文章,浮夸好辨,不通经世致用,不会通古思变的人。简单来说,就是迂腐之人。历代中医里有没有腐儒呢?中医不是光做做文章,是脚踏实地治病的学问,中医最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纵观千年,中医先贤里极少有只会著书做学问而不会临床看病的。


作为中医临床工作者,首先是看病的,然后才是读书做学问的。但如果要提高看病水平,又不得不读书做学问,二者相辅相成。传统中医往往把二者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既救人无数,又有等身著述。我希望病人能因为我的临床工作而找回健康,而不仅仅是读我的书找些快乐。


中医临床每每有意外收获,除了治病之外,还有其他惊喜。某小儿感冒咳喘经针灸治愈后父母反应孩子更听话了;某女病人面瘫渐愈而数年紧皱的眉头亦见舒展;内科诸症痊愈后性格亦更开朗了;不少病人杂病得愈,自觉人生重新充满了希望。如此等等,临床每每常见。病人固然惊喜,医者亦觉欣然。

(八)


中医理论渊深精微,浩瀚无际。故欲学中医,先需立志,次而读书。需知学海无涯,书山有径。一旦开始,就不可遇难而退,浅尝辄止则永远不能进步。与其贪羡他人成就,何如退而进学。学习中医如同治学,必兢兢业业,日夜孜孜,修学进德,循序渐进,不可稍怠。斫木可成器,砺金以有锋,吃得其苦,方享其甘。


中医最重视“信”,一则病人自信一定能康复,有求生的信心;对医生有信心,相信医生能治好自己的病。二则医生自己亦当有藐视病邪的信心;对于所处方药及施术经络穴位都了若指掌,自信必效。这种自信出自于内心深处,从实践中得来,绝无丝毫犹豫。即使暂时未效,亦能明了正邪盛衰,心中澄明,不杂疑虑。


民国以前学界颇有著述等身之大家,其文章藏珠蕴秀,极有韵味,反复研读,仍觉意犹未尽,不忍释卷。而今世有人学识浅陋,胸无点墨,所著医书,洋洋洒洒数十万字,读其文只觉沉寂空泛,如吃冷猪肉,乏味之极。如此著书,东摘一节,西凑两句,堆积前贤经验,皆属拾人牙慧,毫无新见,实在是浪费读者生命。


历代学者对于治学门径多有论述,前有八史《艺文志》,后有纪晓岚、张之洞、胡适、梁启超、屈万里、吕思勉等大师,皆有治学门径嘉惠后学。诸家所述虽只在国学,但亦完全适用于中医。中医属于国学的一部分,与先秦诸子共同繁荣于春秋战国时代。且历代医家多精国学,读古人医著,医文交辉,极是赏心悦目。


古人称医生为郎中、大夫,这都是官名。一则古时医生多有官职,故以其职位称呼其工作;二则大概古时医生医德高尚,颇受患者尊敬,因此流传下来的仍是敬称;三则古人看病称求医,亦可见对医生颇为尊敬。今时则不然,时有医生被患者打杀的情况发生,医生或有过错,但患者有意伤害医生也实在是世道没落了。



面对中医确切的临床疗效,科普工作者的态度当如何呢?严谨的会慎重考查其疗效的真实性,进而思考科学的不足;激进的则无视事实,直接开骂。在他们看来,凡是不科学的都是迷信。至于中医的疗效则一概视为偶中,或者西医曾误诊,或者病本当愈等等。更何况中医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更让此类人心生反感。


中医之所以流传两千多年后仍有生命力,我认为根本在于中医的强大临床疗效及其高明的理论基础。虽然中医所用的说理工具是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但正因为此,才显示出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既包罗万象,又深合自然之道,且能有效地指导临床


中医要达到一定的知名度,需要长期不懈地积累,包括理论学习与临床提高两个方面,绝不可能心存侥幸一举成名。历代大医名垂青史,当其开始临证时,无不是普普通通,但经过日积月累,治好一个又一个的病人,口碑相传,渐而成就一世英名。其成名之路无不由平日的博览群书、艰辛苦读、临证思悟等等所铺就。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正如学中医,如果能息心静志,苦读寒窗十数载,胸藏万卷书,博学于文,且精研中医经典,纵然默默无闻,一旦临证,有起死扶伤之医术,声名必将鹊起。因此,年轻学子要想成就大医事业,不需着急苦恼,且退而求学思悟,先把自己锻造成一块金子,将来必然会有发光的一天的。


中国前贤在数千年前就创造了一套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医学体系,此理论体系源远浩瀚、博大精深、奥妙无穷,超越古今,对于疾病、健康、养生、长寿等人类生命活动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并一直指导临床至今。可惜的是,因为当前的科学水平还没有能力理解这套理论,因此被一些过分执着科学的人视为迷信。



中国古贤为了能从根本上把握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规律,由此而设置了一套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为基础的理论框架,并以此指导医学临床实践,取得了相当了不起的成就,至今此理论体系仍然适合于探索人类生命活动。这套理论体系把天地自然与人的生命活动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形成一个开放的巨系统。

三、针药

(一)


临证治病,我最喜针灸。一则可以马上帮助病人解除痛苦。二则极少付作用。三则,省去煎药服药的麻烦。四则,快捷方便。五则,是药三分毒,针刺通过皮肤治病,无毒无害。六则,既可治小病,又能治大病重病急病。因此,平时出门在外,我总会带些针,曾经在火车上、驴行途中、朋友家里都发挥了急救作用。


身在欧洲,每天临证,只用针灸。日数十病例,皆以针刺为主,或加灸法,或助以推拿,或辅以刺络。针刺取穴亦博杂多变,或取十数穴,或只三五针,总以见效为是。如此治法,皆见疗效。且时有急症来诊者,多见各种疼痛、发烧、痉挛、炎症等,往往针入病除。当地患者惊异于针灸之速效,每每叹为观止。


中医的精髓在于其理论,只有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等等,才算是真正完整的中医。时下诸多宣传中医的册子多偏重于某方治某病,某穴治某症。或许也有疗效,但这只能算是僵化的中医。真正的中医是需要辨证的,一证一方,人人不同。因此建议中医宣传当立足于理论,理论结合临证才是。


学中医,关键是学其中的道理。如果仅仅拘泥于学几个穴位,认几个方子,头痛治头,足痛治足,这是僵化的中医,是假中医。因此,推广中医的术,远不及推广中医的道更值得。否则,将来终有一天中医会迷失在术中而没落。欧洲曾有传统草药学,但因只重术,即某药治某病,而未能发展理论,最终被遗失到博物馆


有人说,医生脚踩两条船,一边是医院,一边是法院。诚然如此。凡为医者,皆需毕生读书,不懈努力。临床救治疾病,常需反复思考,辨识阴证阳证,权衡用药利弊,又需切合人情世故。我相信,多数医生工作时都在为救治病人而努力,但人力有限,时有不能回天之遗憾。作为病家,希望能多给医生一些宽容。



中医临床用药,需十分谨慎。稍有不慎,轻则病情加重,重则伤人性命。因此,用方用药以平和为是。但药方又不全是和平之属,多有偏性。岂不知药之偏性正是治病之灵丹。治重症大病,阴阳偏颇非常明显时,需要大将执利斧以匡正乾坤。毒药反而必用。但有时知其可,却不能行。或由人情,或由药典,十分尴尬。


有时,医生的自信是一方面,但病家的执着又是一方面。再怎么自信的医生也会遇到不讲理的病人,如何办呢?最好的办法是老老实实地按药典用药。不是明哲保身,而是省去不必要的麻烦。毕竟药性难识,人心难测,按法律用药,总胜于自找麻烦。善为医者,一定也精通于人道。孙思邈即强调此点。


我读大学时,曾听老师讲,某某西医以前攻击中医不遗余力。后来有机会移民美国,于是一改前言,求我的老师教他一个月的针灸,然后到美国靠针灸维持生计了。如此之人想来还有不少。既然瞧不起中医,就不要拿中医混饭吃。这种人估计是没有什么人格的,有饭吃就是娘。国外针灸比较混杂,不少出来混饭吃的。


在欧洲从事针灸临床工作,我深以体会。一则,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很荣幸我学的是中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欧洲工作我颇是自豪。欧洲有的是发达的西医,但他们没有我们的中医。因此,我才获得了当地人的尊重,包括当地西医的尊重。如果我在国内学的是西医,我想如果来到欧洲,我根本就没有市场。


我常想,为什么这个时代不能再培养出象张仲景、孙思邈一样的名医出来。从孩子开始就完全教以传统中医不行吗?中医一定要依附于西医才能生存吗?如果张仲景、孙思邈穿越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他们是生存不下去了呢,还是一跃成为诺贝尔奖得主?我们允许陈景润式的数学家存在,为什么就不能允许纯中医存在呢

(二)


中医的无奈:直到今日,仍有不少人相信中医是伪科学,就如鲁迅所说的中医是“或有或无的骗子”。这句话影响了几代人。由此,造成了社会对于中医的不信任。即使是面对中医的疗效,亦有人认为是偶然取效。所以不少病人宁肯西医手术,也不愿试试中医。虽然最终苦的是病人,但作为中医人,心中亦颇觉凄凉。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若病情渐减,则万事大吉。若稍见反复,即指认中医不好,怀疑中医治坏了其病。而病人却不自省自己的生活、行为、饮食方式是否遵从了医嘱。也不自省自己正在吃的西药。在他们看来,中药皆有毒,而西药永远都没有付作用,反正脏水都往中医身上泼。如此病人,见得多了,实在无语。


肿瘤病人来信,自述先在别医处看病,后又来我处面诊。唯前医处方五千多元,我的方子才几百元。病人想想还是先吃贵的方药,结果药未吃完,病情反而加重。知此实在令人可叹可哀。按此逻辑,如果医生多卖贵药,多开大方,多收费用,反而能让病人产生信任。世道如此,无怪于中医渐入没落。中医其悲哉!


有的病人来看中医,不知基于什么心理,得方后并不吃中药,还是以西药为主。最终病情加重了,才慌张来找中医复诊。问之,则曰信西医多一些。而病情渐重,中医亦难救治。若是出现不测,则不思西医无功,反认为是中医所害。我曾接诊一朋友推荐的病人,西医治不好了,才想起中医,但已经花去三十万费用。


只要是临床出了意外,或者病人未能挽回生命,大部分人马上认为是中医的过错。当年演林黛玉的陈晓旭晚期乳腺癌去世,即认为是为中医所害。前不久患胰腺肿瘤去世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亦被人认为是中医的过错。可是,如果西医没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呢?毕竟西医治死的更多!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医,殊为可恨。



我觉得中医没落,并不是中医宣传的不够,而是现代科学发展太快了。我们每个人从小所学即是现代自然科学,西医属于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比较容易被现代人所理解。而中医则偏于形而上的层次,强调的是天地人相通,这与重视形质的自然科学颇有些抵触,会让人感觉有些玄,不太符合科学。


中医治病对医患都有要求。在医者要求手段高明,识见不凡,在病人亦需要选择和勇气。选择中医只是第一步,如果遇到病情变化或者排邪反应,病人应该先与医生探讨其原因,并坚信中医,则能面对病邪外退的各种变化而心中淡然不惊。否则,因害怕而放弃原有治疗方案,反求诸西医挂水,即是缺乏勇气的表现。


我在奥地利治疗的病人以白人为多,偶尔也有黑人、棕色与黄色人种,综合数年临床观察,我发现黑人对针刺的敏感性最高,也最容易出效果。白人次之,最差是黄色人种。我也曾听过去非洲的针灸医生说,黑人的临床疗效极好,远高于华人。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黑人天真纯粹,心性澄洁,故经络气机流畅,易于取效


不少人认为中医是慢郎中,不能治疗急病,只能调理一下慢性病。这样的评价其实很不公平。中医的优势不仅在于慢性病,即使是急症,亦多能迅速见效。中医绝对不是慢郎中,我倒觉得中医是治疗急症的医学。如果是中西医打擂台,随机各找一百个病人。相信中医的疗效绝对会高于西


近年来,随着中药产业化的发展,中药质量也越来越差,药效亦难以保证。名医难为无药之方,有幸的是,我们还有针灸。因此,建议诸位病友多选择针灸疗法。现在多用一次性针灸针,安全可靠,且无付作用,疗效又好,值得重视。针灸能治疗的病种极多,严格来说,除大失血大失液之外的病证,都可选择针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