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15|回复: 0

董洪涛博士选择中医微博集之二十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1 12: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一)


荐书:田从豁《古代针灸医案释按》。历代针灸医案明显较中药医案为少,故欲学针灸,舍经典及部分针灸医著外,难得有医案佐助,则理可与案互参。幸有此书广汇历代诸家临证病案,按病名分类,极利于吾辈参考学习。是书极得历代针灸精华,宜乎细研精思,结合临证,深悟前贤用针用灸之旨义,则能有成矣。


古贤精医者多通针灸,观其所著医书多见针药并施。现今中医学院把中医与针灸分开设科,学中药者基本不学针灸,而学针灸者,亦未能尽通伤寒。如此导致学生未能学全中医诸科。更甚者,中医院分设针灸科,中医内科亦按西医分为内分泌、神经等诸科,如此则从事中医者不能尽用中医诸法,临床疗效自然变差。


历代以来未曾重视针灸医案的记录与整理,读古贤医书,见多详细于中医内科医案,而于针灸则粗略记之,法不详,穴不全,使后人难窥前贤针灸临床诸妙处,如此殊为可惜。我们临床应用针灸当重视医案的记录,需详细得当,文笔舒畅,以使传统针灸技术能在我们手中留下详实记载,既利于自己提高,又方便后学。


荐书:魏稼等《针灸临床类编》。世人皆知孙真人医道精湛,且善养生,却不知其精通针灸。孙氏宗经旨及《甲乙》而发挥针灸良多,其创奇穴数百,嘉惠后人,功不可没。此书于《千金要方》及《翼方》中搜罗孙氏全部针灸内容,且归类整理,稽考源流,勘别正误,探究本义,阐释明理,极有待于来者。


不少中医爱好者要求我提供一本可以入门的书,我觉得可以读一下李可的《人体阳气疾病》。另外如果想找到学医的门径,则《名老中医之路》是本相当不错的书。如果下定决心要学习中医,则不妨选择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作为入门的基础教材。目前的中医院校大学课本多有堆砌材料之弊,不建议阅读。


近日给我的学生推荐了几本必读的书,包括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黄煌的《经方使用手册》以及范中林的《六经辨证医案选》。我要求他们精读这几本书,以奠定六经方证思维。并且多读前四史,以培养古文根基,最好能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翻烂。


读医书必明读法,否则落于窠臼而不明其所以然。读古医书之法,自认为有几种。一则泛泛读之,学几个实用的方子,可开拓用方思路,提高临床疗效。二则精读能明其理,学其用,明其变,临床时或效或不效,能知其所以然,并能了解自己医术进境。三则学而自悟,按医书思路思悟,进而启发灵感,自能化出新意。


读古医书读到至境,字句烂熟于胸中,书中再无遗义,心中明了,如风来吹云,明乎若见苍天。虽手中无书,而胸中实藏无穷意。静坐诊室,与病人对,诊脉辨病,思路开阔,病象万千,而神用无方,药证变化,不离乎自心。其时思如泉涌,妙义灿然,有不能尽道出于口中者。古人心即我心,豁然通贯,无有滞碍。


荐书:《谢锡亮灸法》。此书为名老中医谢锡亮从医60余年的灸法专著。谢老深谙灸法之道,擅用灸法治疗各种病证,疗效显著。谢老喜用小艾柱直接灸法,此法简单实用,施灸时病人往往不甚烫痛,且便于自己操作。推广灸法,可惠及大众健康。本书图文并茂,易学易用。建议喜欢灸法保健治病的朋友参考应用。


医案者,医家临证心得也。学医需明理,然后临床,则理通而效显。余自思:读书、思悟、临证,三者为学医之三个阶段,缺一不可。前贤诸家对于经典之感悟、治疗杂病之经验多可从其医案中品出。故读古贤医案,如师在侧,耳提面命,可助思悟,进步极大。吾辈临证之余,需关注各家医案,以促进医学修养提高。


(十二)


我颇是重视中医各家学说的学习。而且,我认为这本书应该作为大学的必修课,而不是选修。目前出现了各个不同出版社以及不同版本的《中医各家学说》,在我看来,都可以用。一般认为任应秋的最为经典,是此门学科的鼻祖。我大学所学即是此本,感觉极是受用。十余年来,仍手执此卷,反复研读,常读常新。


览众家而知流传,由之而益精经典;宗经典以寻其源,继而可由源及流。《中医各家常说》,余素重视。闲来常翻,多识百家流派,因流而溯源,由源而析流,而医史更晰、医理亦明。学医必博必精,通百家,精一家。唯先晓百家,而后始能精专一家。博然后返约,精继而博通,此为医进阶之途径。故是书不可不读。


读清代医家黄元御著作,其文多以骈体,风格独特,其意则精微,内容恢弘,汪洋成一大家。读来启迪后学,发人深省。因歌以咏之:黄师之方,药简义微。祖述圣意,另有发挥。不执诸家,见证思悟。前后融贯,一脉相随。有此病理,辙用此方。非经非时,奥义内藏。暗合五行生克制化。轻妙灵动,效验非常。


黄元御医书数种,皆彰显仲景之学而传之后世,助吾辈思辨进阶。用黄师之法,悟五行生克之理,验于临证,益知其学之精微。因歌曰:四圣在前,黄师祖述。医理阐明,如灯如炬。吾辈有幸,得睹其书。苦心孤诣,埋首攻读。临证见病,心法参悟。佐以气化,斯得轴枢。左右逢源,见功应手。神精不惑,此为圣度。


黄师元御赞:仲圣绝学,千载迷雾。皓首穷经,百家疏注。端绪难寻,意旨各殊。学人迷惑,善者何书。黄师幽思,始揭正途。灵源顿起,神明恍悟。辨惑复明,振起坠绪。条理综贯,纲领并举。群疑冰释,轩岐意出。嗟夫,古今无双,空明研悟。游思圹垠,玄览涤虑。山高海阔,黄师元御。天长地久,文传千古。


黄元御《四圣心源》弘扬岐黄旨义,阐发经典精蕴,其词美,其句韵,其意深,其旨宏,颇可反复体味。研读再三,忽而悟出此书不仅是指导方药临床的,更可用以指导针灸。把阴阳脏腑气血辨析明白,更配以十二经络及正经穴位的五行属性,则书中几乎句句在讲针灸,讲穴位。试以临证,霍然有功,其妙不可言。


荐书:《国学导读》。是书纵览历代国学,博大宏雅,精思致微,为学医为文必读之书。古圣及历代诸贤多有著述,需居敬持志、循序致精,方能得其智慧。读书为学之法,尽在此书。以医为业者,亦需精研国学,增其识见,奠其根基,博其雅闻,则医道与国学可共同进境。余之心得:虽无上人之智,治学力在勤奋。


中医也有经史子集。经者,道天地之常理,四大经典《素问》、《灵枢》、《难经》、《本草经》及《周易》、《伤寒论》,皆为中医之根本。史者,记述中医发展史,亦含历代医案、医话及医论。子者,狭义指秦汉方技家,包括医经与经方。广义则指各家学说,历代诸家医学观点、思想。集者,历代医家著述皆是。


学中医一定要先学好国学,国学是中医的根基,是学医的门径。要学国学,可先明了治学方法,以此为初学入门的阶梯。继而可泛滥于经史子集,按自己的兴趣随意浏览。总以先研经为是,经典常读常新,乃古贤人生智慧的结晶,当反复研读。诸子可选一家或几家,学习其旨义。史部与集部最为精彩,可作平时书读。


荐书:吕思勉《为学十六法》。治学需读书,读书需有门径,若有门径可循则难者亦易矣。吕氏此书教人读书为学之法,其文恢宏博雅,辩达通畅,从二十四史之治学法谈及人生,通贯古今,联系实践,博而约,实而广,于年轻学者裨益良多。且治医亦如治学,其法亦治医之法,明其理,通其用,为医亦能渐入佳境。


(十三)


治史即治学之一端,治医亦治学之一端。医之渊源,在先秦两汉之间诸经学及子学。故治经、治子亦治医也。治学之法,在居敬持志,循序致精,治医尤当如此。广而论之,治经、治史、治子皆有备于医。故善为医者,读史、读经、读子而医理益明。善治医者,亦必属善治学者。专心于医,古今学问皆可一以贯之矣。


有时忙于临证而读书不勤,自觉渐渐掉入窠臼之中,拘泥于一成不变的几个方法,似有些效果,但见症治症,终觉思路渐窄,变化不足。此时我往往放下心情,喜读诸家医案,观其如何于枝节肯綮之处变化心思,从而纵横捭阖,灵活机变。读上数案,即觉心胸豁然舒畅,思路顿开,而之前所拘泥形迹之处即无所遁形。


二、修养

(一)


我学中医,努力提高技术的同时,也努力提高人格。医术精进让我可以为更多的病人提供服务,并且更方便地解决病家的苦痛。而人格提升促我回归儒家,体会前贤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之情怀。我觉得为医处世,收获极大。不仅是谋生,更可以真正收获人生的快乐与幸福,挖掘自己的自信与坚韧。这已经足够了。


一个人在世上的价值如何体现,我认为就是在为社会的贡献中体现出来。现在的社会人心浮躁,孜孜于自己享受,汲汲于外物诱惑。这样的人生其实足以为真正的悲哀。社会需要每个人去努力,去服务。虽然行业不同,但每个人只要努力,就会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所帮助和提升。为人,对社会负责,即是对自己负责


人是要有责任心的。一则是自我进取的责任心,永不言放弃;二则是对家庭的责任心;三则,亦是对社会有责任心,一生需有所贡献社会。人生不能只图享受与回报,这样的思想很无聊。人生在世,当思进取。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对于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作为医者,为病人解除痛苦,即是责任心的体现。


我的目标,是按儒家思想塑造自己的人格,把自己慢慢培养成儒医。我知道路还很长,我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对比儒家先贤,我愧无以当,十分地汗颜,实在是差得太远,还得进取,进取!现在社会人心浮躁,多诱惑于名利仕途。我则于此无所动,潜心安神,从事中医学问,且自觉静以读书,动以临证,有无穷快乐。


在我看来,中医严格来说是属于儒医的。道医只在道家之内存在,且历来少有行世的,多孜孜汲汲于自己修道成仙了。真正愿意为天人病患服务的,还是儒医。道医之中以陶弘景孙思邈最为著名,亦最有功于后世。其传下许多中医经典,至今仍嘉惠后世。儒医则多不可胜数,是历代中医的中坚力量。


(二)


临床医家必需研读医案,从中汲取精华,再反诸己之临床,则能学有所本,治有可法。多积久累,渐能与古圣大医心意相通,于其病案中领略理法方药,从案外无字处悟出前人治学精神。进而严以律己,勤奋读书,于医道之中不稍懈怠,最终医术渐精,且精益求精。古人有谓: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此之谓也。


医案乃学医之途径之一。读好案则如名师在侧,耳提面命,实后学之幸事。余曾多读诸家医案,读至精彩处,每每为其肯綮难识而掌心汗出,盖证之误治正治,医家反复辨析,有心能悟而口不能言之妙境。非入其案中,不能如此也。由此而论及读医书,至此种境地,则书与我两心交通,已不知我是书耶,书是我耶。


观前贤医案,字简而意精,往往寥寥数十字,而赅尽整个治疗经过。读来赏心悦目,足以怡情,足以爽意。若进而能思悟其医理,更验于临证,则足可学以致用,于医案中得收获良多。观现今医案,面目全非,中西杂投,诸药纷施。此症初去,彼症又见,既不知此何药之效,亦不识彼何法之失。读此类案,徒增笑耳。


我弱冠以来,即有志于中医,因而求学不断,转徙于大江南北,读过四所大学。其间颇有艰辛,亦不足道也。唯是坚持读书,多年不懈,自觉有些收获。数年来曾读过大量医书,兼且临证不断,颇觉医术渐进,境界渐增。由此,于临证闲暇整理部分读书心得,分享于网络,愿与诸位志于医道者共勉之。


关于反省躬行,亦并非要打坐练功。孔子主张“学而不厌“和”为之不厌“,即是把学与为结合起来。所以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我极是欣赏此观点。读书不只作书面学问,而是为了实践。学医亦不是从书本到书本,当致力于临床治疗。读书之后即要实践,再学再实践,反复知行,反复临证,久久必将医术提高。


作学问,一则要做身外的学问,再则亦要做身内的学问。身外的是读书文献,身内的是内省躬行。曾子的三省吾身即是内省功夫。另外,亦需要把所学所得用至实处。以医为例,必能融会入于自己生命之中,触类旁通,自然能体会出医学的切身经验与价值。如此才算是明于医者,否则,得到的终是医学知识而已。


做学问,一则要博览,二则要通达。学医亦是如此,博览则可知诸家之所长,通达则能致精于一家。再结合自己临证体会,根于经典,反复思考,渐可提高。久久用功,则或能创出新意。观历代中医大家,对经典每多发挥,且能著述传承,多所创新。其成功之路,亦不离乎此二条。


我认为,中医需讲儒家思想,则可以让医者禀受天地间的浩然正气。这个正气是不仅是作人的根本,亦是健康的保证。每个人都要养自己的浩然正气。一旦正气充足,则人格自然高尚,身体自然健康。且中医需讲人生的目标,需有立志为苍生大医的愿望。如此则能不断进步,激励自己进取不懈,从而真正为病患造福。


儒家思想最接近中医。儒家重视入世思想,充满着激励与教诲。而中医是救人性命、减轻苦痛的,亦关于人生健康。二者相通,都是要去做去行。正如孔子所倡导的一样,医者需尽其一生去进取,去努力,去尽医生的责任。再兼以儒家思想指导人生,此即是儒之大者,为国为民,不辞身死。


学中医,就要志于达到仲景的水平。病是可以治好的,只是医生不会治而已。因此,永远不要放弃努力,只要世上尚有一个没有治好的病人,那我们就需要继续努力。医学是没有终点的。我们周围总是有人死亡,部分自然死亡,但多数是病死、怨死、枉死。为医者其责任重大,就是要让天下没有病死、枉死、怨死之人


(三)


我的目标,是按儒家思想塑造自己的人格,把自己慢慢培养成儒医。我知道路还很长,我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对比儒家先贤,我愧无以当,十分地汗颜,实在是差得太远,还得进取,进取!现在社会人心浮躁,多诱惑于名利仕途。我则于此无所动,潜心安神,从事中医学问,且自觉静以读书,动以临证,有无穷快乐。


我认为中医学者需建立儒家思想,此为根本,欲以培养经世儒医也。且儒家思想重进取,求其日新,最合于中医之理。故学子需博览经史子集,看似于医道无关,但素闻之“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国学乃为医之根基,此亦余所求大矣。中医属国学之一奇葩。精于国学,自可轻易入于中医之门。此亦学医门径也。


为医者当知:术由师授,而学由己成。舍师而就学,则或茫然失措,或误入歧途,或缺乏督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不可或缺也。师以引导之,学生仍需自己进取,方能成就。而成就之道,在于读书。故我强调从师,亦重视自学。若只跟师而不肯自悟,终如懒人挂饼于颈,不肯低头食之,如何能解其饥。


瞻前贤学问,巍巍高山;思古人医道,洋洋大海。吾辈仰之、羡之,心生渐愧,能不自醒而奋起乎?故治学读书亦向贤比贤之唯一正途也,岂能不尽心哉。悟以往之所失,知来者之可追。任重道远,吾辈努力且从今日始。


人生苦短,需进取努力,志存高远,治学济世,以不负百年。前贤“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思天下之兴,行匹夫之责”,其志向远大,极为吾辈楷模。人生有涯而求知无涯,故读书治学,以广德行,存心性,长学问,达高明。为医者尤需如此。临证之余,且需发弘读书之风,以继天人之责。欲求医道,舍此奚为?


临床治病效果不错,医者开心,病人亦满意,往往送来小礼物。由此,我们门诊几乎每天都能收到蛋糕、巧克力、葡萄酒等礼物。若是适逢节日,则礼物更多。更有给小费者,或多或少,亦是心意,送者表示感谢,收者亦颇为欣喜。本来临床治病,诸症若失,患者怡然,已觉快乐,又能兼得礼物,更增人工作兴趣矣。


古人进学,师必教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家、平天下,而今之人入学,则教以一技之长,以为谋生之本事。古今对比,境界自是不同。今人有从政者,虽施政清明,亦少有古贤之胸怀与气魄,更无伦求财求名之辈。吾侪从事中医,当先具儒家精神,把习医学艺与理想结合起来,如此则境界自高。


医道渊深,医法精微,非善学善悟者不能通其极致也。两千余年来良医百工代有著述,有直指心法者,亦有充数滥竽之类,每令人迷惑无所适从。若欲贯通医理,或习经典,或习后世诸家,皆可致之也。唯后世诸家简而易学,渐至经典,则艰涩难通。要之余意当从经典始。灵素难经为医经之本,本草伤寒为药方之基。


人生短暂,右白驹过隙,博学尚属不易,精专一业更为难得。因此,就学习中医来说,博读之后,当反复临证,尝试各家各派之理法观点,以求能切之于自身体会。于各家观点皆不执着,不必心中先存想某派家法,或先自归某家,只以雅量胸怀统统收之于自己心中。如此可为专精打下基础,进而专攻一家,自然见功。


2012年新年里,给自己一些希望。一则,要更加努力,多读书,多思考,尽最大努力提高医术。二则,更深入地研究《伤寒论》,临床多用经方。三则,用心体会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感悟人生的快乐。


(四)


近日于闲暇之时,认真地体悟中医,自觉临床之余,需要这样的空闲时间,用来思考。孔子认为,学而不思,思而不学,皆非做学问的至道。因此,以后当经常于临证之空闲,思考得失,琢磨用药规律与临床经验。学与思结合,读书与临床结合,久久用功,或能医术进阶。中医大道渊深,需要一生去体味。


好的中医应该重视精神与心理治疗,面对病人应该充满微笑和自信,让病人感受到平和与希望。真正的中医不仅仅重视医术进步,更需要把自己的医术体现在个人行为上,包括对待病人的态度、面对大病的信心、百折不挠的勇气以及努力不懈的精神。医生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被病人感觉到。


中医是文化,是重视“道”的学问,而不仅仅是医学知识。道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其实极为简单,就是阴阳。若能把握阴阳,则是执道之法。庸人学医多在繁复医理中探索攻坚,不知退而求简。舍此入医,似是有得,终难登堂入室。可惜学人多不自醒,舍简求繁,误途也。


医者道也,亦艺也。孔子曰“依于仁,游于艺”,最合于为医。医需以仁心为依托,以医术为凭恃。艺者,非所谓无聊养性之物,而是优游涵咏,悦心安身之本。故立定于仁,而有游艺之资;求艺之精,则具仁爱之性。二者结合,仁艺双进,以求其成,自是不朽之事。吾辈从医,当谨记之,则志有所本,学有所资。


什么是中医的境界?比如,读前贤医案时,遮住一半医案,先看前面的病情描述,然后自己思悟,琢磨其理法方药,自觉颇为满意了,再与原案方药对比。看差别在何处,其中的差别就是自己境界待提升的地方。然后分析为什么自己不如前贤,找出原因,进而努力读书,结合临证深入思考,这样慢慢地境界就进步了。


有人认为境界最是忽悠人,因为看不见摸不着。其实,这是拿现代思维模式来说事。对于西医来说,谈境界似乎有些玄妙。但对于中医来说,境界是存在着的,而且,医术的高低直接与境界相关。明医看病,了了数味药而疗效如神,这就是境界,就是后辈需要努力学习的方向。境界决不是背几个方子,学几手技术。


古来圣贤之教人进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此督促语也;又曰:“立德、立功、立言”,此依于仁,游于艺,志在利他语也;更曰:“为天地立气,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彰显儒者襟怀、器识与宏愿,以内圣外王之道为后人立法之语也。吾辈心有所悟,进而笃行,岂非快哉。


余每自勉进学,历历三十余年,回首求学之路,屡屡探索门径,每每潜心苦读。学医以来,益以用功,然大道渺茫,唯求自悟,如盲人摸象,蚂蚁争流,其中辛苦,难言于口。心力有限,至今医术未精,引以为遗憾。自觉儿时读书颇算用功,当时所记诵古文,今多未曾忘,偶回忆所记文章,亦有三分意趣,两分享受。


余每以“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为喻,激励诸学医同志进取。余意,学中医当以传统文化为体,以医理医术为用,如此进学,兼以十数年功夫,概能有所小成。故要求诸同学多读前四史,背诵前贤诗文词赋,以此为进学途径。久久用心,胸藏书万卷,腹有诗三百,然后作文赋诗,自然文意泉涌,医道渐进,此之谓也。


医有道医、佛医、儒医,唯儒医能传承中医学术,至今不衰。分析其原因,佛医有四大、三毒、五蕴等理论,与中医颇不相同,佛家虽有悲天悯人之心,却重修心修佛而轻养生治病。道家最得中医本原,追求长生成仙,虽有助延年益寿,但终落于虚妄。唯儒家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志,故中医被儒家代有发展。


(五)


有人说,作为医生每天看好自己的病人就行了,何必谈治学。我认为中医属于国学,亦当按国学方法治学,若只是临床自悟,或能有所成就,但却无以了解前圣先贤的学术所长,闭门造车,必有所短,终不如广聚众家为好。再者,治学需要儒家精神,中医人“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有此抱负,则能精进有得。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医生治病,虽有心怀慈悲、一心赴救、不计得失的精神,但亦需自己先养出一身浩然正气。否则医生正气不足或大病缠身,面对病患时,邪气反侵,自保尚且不及,哪里还有正气可以为病人祛邪御病。因此,医生一定要经常练功健身,平时恬静淡然,自信乐观,尽量少受物欲七情名利侵袭。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