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08|回复: 0

师徒制不是振兴中医的救命稻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3 04: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面对着中医日渐没落的现状,有些中医界的人士认为这是由于学院式教学不适合中医的传承导致的,所以呼吁恢复以前的师徒制。
  
  实际上,师徒制也不是振兴中医的救命稻草。
  
  虽然中医学对生命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可以达到的学术水平能够很高,但是回顾历史,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从每一个时期的中医从业者的整体水平来看,如今的中医整体水平并不一定比以前的中医差。
  大家只要看一看每一个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对时弊的针砭,就可以看出当时中医从业者的整体水平了。
  汉末的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序言里说: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大家想一想,张仲景没有深入钻研医学之前,一个200多人的家族,不到十年的时间,就病逝了三分之二,可见当时中医从业者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张仲景老先生描述的很清楚,当时中医从业者,各自继承家族(师傅)传给他们的医疗技术,只知道按照上一辈人怎么教的就怎么用,而不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唐代的药王孙思邈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大多数中医从业者的水平很一般。当时的太医治疗伤寒发热,用的是大青叶知母,百无一效。太医尚且如此,更不用谈一般的中医从业者了。
  
  宋末元初,据当时的名医李东垣记载,北方的医生不知道中气虚也可以导致发热,都用治疗伤寒得方法来治疗这种气虚发热,导致病情轻的变重,病情重的被治死。当时中医从业者的整体水平可想而知。
  
  同一时代,南方的朱丹溪看到很多医生只知道用温燥药,不懂得保护病人的阴精,结果导致病人病情加重。于是,朱丹溪呼吁大家多用补阴泻火的药物,如生地、黄柏、知母等。
  
  明代,中医从业者都遵从朱丹溪的补阴医学思想,用寒性药,结果导致病人阳气伤而病情加重。张景岳针对当时的医界弊端,提出补阳学说。
  
  清代,江浙沪一带温病流行,中医界仍然遵从张仲景治疗伤寒的办法治疗,直到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等医家的出现,才真正找到温病的治疗办法。
  
  到了民国,从祝味菊、陈苏生等先贤的著作,大家就可以看出来,当时大多数中医从业者的水平也不是那么高。祝味菊为了救病人,甚至用药前签字画押,保证治好,当时一些号称一方名医的人也不能理解祝味菊的医学造诣。
  
  这样回顾下来,很容易看出来,即使是实行师徒制的时代,虽然每一个时期都有少数认真研习经典,悟出经典真谛,最后达到中医的高境界,但是,中医界的整体水平也并不高。历史事实和那些厚古薄今的人的凭空想象完全不符。所以,并不是恢复了师徒制就能解决目前中医的困境。
  
  民国的时候,丁甘仁施今墨等著名中医学家,认为师徒制有弊端,积极探索办中医学校,希望通过学院式教学提高中医水平。
  
  为什么每一个时期,只有很少的几个人能够真正领悟中医的真谛,成为高水平的中医呢?怎样才能提高中医传承的效率呢?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医人士所深思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