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26|回复: 0

[伏梁]经典之义可分为三种即心积伏梁、风根伏梁和脓血伏梁,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4 20: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伏梁是古病名。主要是指心下至脐部周围有包块(或气块)形成的病证,大多由于气血结滞所致。
  
  根据经典之义可分为三种病变,即心积伏梁、风根伏梁和脓血伏梁。
  
  
  李经纬、邓铁涛等主编《中医大辞典》云:“伏梁:古病名。①指心积症。《灵枢·邪气藏腑病形》:‘心脉,……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难经·五十四难》:‘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治宜伏梁丸等方。②指髀股胻皆肿,环脐而痛的疾患。《素问·腹中论》:‘人有身体髀股胻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以本证为心积伏梁之日久不愈者可见之,亦宜用伏梁园治之。③指少腹内之痈肿。《素问·腹中论》:‘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儒门事亲·卷三》:‘其一伏梁,上下左右皆有根,有大脓血,此伏梁义同肚痛。’1972年甘肃威武汉滩坡出土《威武汉代医简》有‘治伏梁裹脓在肠胃之外方’,用大黄黄芩芍药、消石、桑卑肖、蟅虫,祛瘀破坚,清热解毒。”
  
  诊断依据
  
  1、临床不太常见,发病以青壮年多见,男略多于女。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呈渐进性发展。
  
  2、腹痛常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常于纳后发生,伴肠鸣,便后缓解,亦可呈持续性腹痛或全腹痛。于右下腹或脐周常可扪及包块,有压痛腹泻大便呈糊状,一般无粘液、脓血及里急后重,常伴有不规则发热,恶心呕吐,纳少,乏力,消瘦等症。部分病人可见便血、关节疼痛、口糜、肝癖、肝着等病症表现,或并发肠结
  
  症状
  
  症见脐上至心下部位有包块,大如手臂,久不愈,令人心烦睡眠不安。(《难经·五十六难》)
  
  下腹部坚硬胀满,有包块在腹腔肠胃的外面,推之不移,内有脓血瘀积,脐周围疼痛,身肿,下肢浮肿,忌切按。(《素问·腹中论》)
  
  在心胸之下的部位,能升能降,有时唾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