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04|回复: 0

2013年02月03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7 03: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王冰:春阳上升,气潜发散,生育庶物,陈其姿容,故曰发陈也。所谓春三月者,皆因节候而命之,夏秋冬亦然。天气温,地气发,温发相合,故万物滋荣。温气生,寒气散,故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法象也。春气发生于万物之首,故被发缓形,以使志意发生也。春气发生,施无求报,故养生者顺于时也。所谓因时之序也。然立春之节,初五日东风解冻,次五日蛰虫始振,后五日鱼上冰。次雨水气,初五日獭祭鱼,再五日鸿雁来,后五日草木萌动。次仲春惊螫立节,初五日小桃华,次五日仓庚鸣,后五日鹰化为鸠。次春分气,初五日玄鸟至,次五日雷乃发声,芍胡荣,后五日始电。次季春清明之节,初五日桐始华,次五日田后化为★,牡丹华,后五日虹始见。次谷雨气,初五日萍始生,次五日鸣鸠拂其现,后五日戴胜降于桑。凡此六气一十八候,皆春阳布发生之令,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也。
  新校正:详小桃华《月令》作桃始华。详芍药荣、牡丹华,今《月令》无。
  杨上善:陈,旧也。言春三月,草木旧根旧子皆发生也。天之父也,降之以德;地之母也,资之以气。德之与气,俱能生也。物因德气,英华开发也。春之三月主胆,肝之府,足少阳用事,阴消阳息。故养阳者,至夜即卧,顺阴消也。蚤字,古早字。旦而起,顺阳息也。生、予、赏者,顺少阳也。杀、夺、罚者,逆少阳也。故顺成和,则外摄生也。内外和顺,春之应也。斯之顺者,为身为国,养生道也。萧延平按:蚤,《素问》、《巢氏病源》均作早。注主胆肝之府,袁刻作主肝胆之府。谨按:主胆二字为句,肝之府三字为句。胆为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肝经为表里,于义既足,玩下文小肠心之府注自明。广步于庭,劳以使志也。被发缓形,逸以使志也。劳逸处中,和而生也。故其和者,是以内摄生者也。
  张景岳:发,启也。陈,故也。春阳上升,发育庶物,启故从新,故曰发陈。广,大也。所以布发生之气也。缓,和缓也。举动和缓以应春气,则神定而志生,是即所以使也。后放此。皆所以养发生之德也。故君子于启蛰不杀,方长不折。予、与同。四时之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凡此应春气者,正所以养生气也。
  李中梓:敷和之纪,木德周行。俱生者,氤氲之气也。天地氤氲,万物化醇。荣者,显也。发也。此言在天主发生之令,在人须善养之方。夫人卧与阴俱,起与阳并,卧既夜矣,起复早焉,令阳多而阴少,以象春升之气也。广步者,动而不休,养阳之道也。被发者,舒在头之春气也。缓者,和缓以应令也。如是则神志调适,肖天气之生矣。《尚书纬》曰:东方青帝,好生不贼。《禹禁》云:春三月,山林不登斧。《管子》云:解怨赦罪,皆所以奉发生之德也。
  张隐庵:天地之气,俱主生发,而万物亦以生荣。夜卧早起。发,生气也。广,宽缓也。所以运动生阳之气。东方风木之气,直上巅顶。被发者,疏达肝木之气也。缓,和缓也。举动舒徐,以应春和之气。志者,五脏之志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以四时皆当顺其志焉。
  姚止庵:发,发舒也。陈,陈积也。谓发舒其去冬之所陈积也。注言气潜发散,陈其姿容,是陈与发无辨矣。
  丹波元简:[万物以荣]《尔雅》:木谓之华,草谓之荣。[广步于庭]仓公曰:车布广志,以适骨肉血脉。《巢源》作阔步于庭。
  丹波元坚:《尔雅·释天》:春为发生,夏为长赢,秋为收成,冬为安宁。注:此亦四时之别号。文异而旨近。又《荀子·天论篇》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唐书裴度传》曰:夫颐养之道,当顺适时候,则六气平和,万寿可保。道家法春夏蚤起,取鸡鸣时;秋冬晏起,取日出时。在阳胜之于阴,在阴胜之于阳。
  喜多存直宽:《五常政大论》:发生之纪,是谓启陈。王注:物乘木气以发生而启陈其容质也。軙,古陈字。宽案:唐石经以《月令》冠诸《礼记》四十九篇之首。王氏资应中人,特以明皇御删文是,所以引用于注中也。
  沈祖緜:春气生,新陈代谢之际,故曰发陈。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王冰:逆,谓反行秋令也。肝象木,王于春,故行秋令则肝气伤。夏火王而木废,故病生于夏。然四时之气,春生夏长,逆春伤肝,故少气以奉于夏长之令也。
  杨上善:肝气在春,故晚卧形晚起,逸体急形。杀、夺、罚者,皆逆少阳也。故其为身者,逆即伤肝,夏为伤寒热病变也。其为国也,霜雹风寒灾害变也。春时内外伤者,奉夏生长之道不足也。平按:《素问》逆则伤于肝作逆之则伤肝,夏为寒为变作夏为寒变,奉下无生字。《巢氏病源》夏字下有变字,寒下无为变二字。注晚卧下形字,恐衍文,袁刻无。
  马莳:以,已同。此以下四节,言当随时善养也。正、二、三月,春之三月也,阳气已生,最能发生而敷陈之,故气象谓之发陈也。(《五常政大论篇》谓之自★。 ★与陈同。据下文蕃秀、容平等义,当以气象言。)当是之时,天地以生物为德,万物荣茂。吾人于此,当有善养之术。其卧则夜,其起则早,正阳气正舒也。起而广步于庭,以布夜卧之气。被发而无所束,缓形而无所拘,使志意于此而发生。其待物也,当生则生之,而勿之杀。当与则与之,而勿之夺。当赏则赏之,而勿之罚。凡此者,盖以春时主生,皆以应夫春气而尽养生之道也。否则春属木,肝亦属木.逆春气则伤肝木,而肝木不能生心火,至夏之时,有寒变之病。寒变者,水来侮火,为寒所变也,岂不少气以迎心脏欲长之气哉?奉之为言迎也。
  张景岳:逆,不顺也。奉,承也。肝属木,王于春。春失所养,故伤肝,肝伤则心火失其所生。故当夏令则火有不足,而寒水侮之,因为寒变。寒变者,变热为寒也。春生既逆,承生气而夏长者少矣。
  高士宗:予、舆同。是知调春生之气,乃为夏长之基。
  姚止庵:此言人若不能顺时以养其气,则病自生也。逆,注作反行胜己之令,太拘。不能顺时而养其气即逆也。逆春之气,何以夏为寒变?盖木旺于春而实火之所自生,既不能应春而养其生发之机,则木衰无以生火,故至于夏,宜热而反寒,是为寒变也。奉者,自下与上、从此达彼之辞。天地之气,生发于春,长养于夏,收敛于秋,归藏于冬,缺一不可,倒置不可。冬之藏,秋所奉也;秋之收,夏所奉也;夏之长,春所奉也;春之生,冬所奉也。苟不能应春而反逆其生发之气,至夏自违其融和之令,是所奉者少也。后仿此。
  森立之:此四时为病,甚叵解。窃谓:《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此文又出《生气通天论》,文少异。是辨风寒暑湿之于春夏秋冬,其病传变不同也。《金匮真言论》所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云云、故春气者病在头云云、故春善病鼽衄云云者,是论四时之正气必中其部位之经俞也。其与此条自别。此则谓不依四时之气调神,则本气结屈,久而为病也。其说如左。案:寒变者,热之谓,寒变则为热是也。夫逆夜卧早起之类诸养生之道,则失肝木柔和之令,故奉承夏长养之气者甚乏少。至夏心火用事,遂发为寒变而成热之病。盖春夏宜养阳。若不养阳则其伤在阳分而肌表受邪也。《病源候论》卷九·时气病诸候曰: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也。寒变二字之义,得之益明了。《灵枢·论疾诊尺》云: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故曰:冬伤于寒,春生瘅热。春伤于风,夏生后泄肠★。夏伤于暑,秋生★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是谓四时之序也。此与《阴阳应象大论》、《生气通天论》所说同。但云冬伤寒,春生瘅热者,即寒变而为热之义。故今此载其全文,以资考镜耳。
  喜多存直宽:据後文例,寒变疑似是病名,宜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