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502|回复: 0

直指心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8 07: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授:宁玛巴/顶果钦哲仁波切
内容提要密宗上师为帮助弟子打开心门,开显自性的子光明,在适当的时候要当机对弟子直指心性。此篇即是宁玛派法王顶果钦哲仁波切对弟子直指心性的教授,可以说,与噶举派《祖师谛洛巴:恒河大手印》、《马尔巴祖师:大手印教授》及祖师梅纪巴《指示大手印精髓》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的禅修得正确吗?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进步?我是不是永远无法达到我上师的水平?——挣扎在希望和恐惧之间,我们的心永远无法安宁。
    由着我们的性子,我们的修持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我们执着静修时出现的好觉受,在散乱时又放弃禅修,这些都不是正确的修行之道。
    无论我们思想怎么变化,我们必须踏实地去次第修行,日复一日;直观我们的动念并回归到它们的本原。我们不应该奢望能立即得到日夜安禅的能力。
    我们开始禅修于心性,开始最好先短点时间修行,但每天多作几次;坚持下去,我们渐渐地会认识到自己的心性,证悟越来越坚固,到此,念头会丧失牵制我们的能力
    “空”是法身的实性,是绝对身,但不是简单的虚无。它本自就具有遍知的能力。这就是“明”,或是俱生法身之“觉”。法身非因果之所造,它是心的原始本然。
    认识到本然自性,正如无明黑暗中升起慧日,诸暗顿然消除。法身之明性不是像月亮那样盈亏,而如同太阳中心散发的不变之光
    无论乌云聚合,自性之天空却无污染,无论乌云消散,自性之天空却无改善。这天空无亏损和增益,它无改变。这正如心性:念自来而无损害,念消融而无改善。心性乃空,显现为明,此二者是心性一体之二相。将自己系缚于空、明的概念——就好像它们是实体一样,那是没有益处的。根本心性乃是超越一切概念、定义、分割的
    “我能在云端行走”,孩子说,但是假如他到达云端,他会发现无立足之地,假如一个人没有审查心念,那时便有坚固的心念显现;但是假如他检查心念,结果会一无所有。这就叫做现空不二。心之空性不是“无物”,不是在无记的愚钝里,它本来自发拥有本然知觉之明性力用,这就是所谓的“明觉”。空明二者,无可分离,本质一如,犹如镜面与其内的映像。
    心念自显于空,又收摄于空,犹如面孔在镜子中出现又消失,面孔并非存于镜内,当它不再于镜中显现时,它也没有真正消失,镜子本身也无任何改变。因此,在前往修道之前,我们呆在所谓轮回的浊相之中,在那里,表面上为无明所统治。当我们趋入修道,此处无明与智慧混杂参半。然后最终,我们证得正觉之刹那,惟有纯智存在。但是在一切修道之道路上,尽管有转化的表面现象,但心性却从来无改:它不因入道而亏损,不因证道而改善
    纯净涅槃,本初智慧不可思议广大的性质,是吾心之本质,无须造作创生,非新成者,仅仅经由净化之证悟而得以显露,这就是修道。最后,若以最了义之观点,此等均为性空。
    故此轮回是空,涅槃是空,故而,无一物是恶,无一物是善,认识心性之人解脱于对轮回和涅槃之欣与厌,犹如稚子,净观世间,无美丑好恶之概念,不再掠食于二元执取——此亦欲望与厌恶之根。其无目的担惊受怕,害怕“生活被终结”,好像另一种孩子,他们喜欢建造沙碉,然后在沙碉坍塌时哭喊。看那些冲进困境的人多么的幼稚啊,好象飞蛾扑火,一如觊觎其贪求者,铲除其憎恨者。不如放下重担——一切虚幻执取之重负。
    佛果自具五身(见《密宗灌顶论·第一章灌顶真义》),显现身、大乐身、绝对身、本质身、不变金刚身,此等均非我等身外觅得,与我们自心无可分离,一旦我们证悟之,无明即结束。我们无须外觅菩提,商主在整个纯金之岛登陆,无论如何努力,都不会找到单独的一块金子,我们必须知道一切佛德均早已常驻吾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