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6391|回复: 92

不治已病治未病.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2 07: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與作品】朱震亨(1281-1358),字彥修,號丹溪,婺州義鳥(今屬浙江)人,元代著名醫學家,滋陰學派的代表人物,金元四大家之一。早年曾從同郡許謙學習理學,後因母病,乃立志於醫,廣求名師,得杭州羅知悌之傳,潛心鑽研《內經》等古典醫者,深受劉完素、張從正、李杲等醫家著作的影響,認爲陽易動,陰易虧,故人身“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主張保存陰精,勿妄動相火。他根據江南土地卑濕的條件以及當時濫用《和劑局方》辛燥之劑的弊端,極力反對機械搬用《局方》成說的作法,提倡滋陰降火,以補偏救弊。他的學說對雜病和溫病學派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著作有《格致餘論》、《局方發揮》、《本草衍義補遺》、《素問糾略》等。《丹溪心法》系後人整理而成。全書五卷,分一百門,包括外感、內傷、外證、婦科、幼科等。每一病證,先引朱氏原論,次記其門人戴元禮有關辨證的論述,並介紹治療方劑,較全面地反映了朱氏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該書卷前有六篇醫論,卷後附《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辭》和《丹溪翁傳》兩文。明代程充曾對該書予以校訂,並復刊於1481年,亦即現在的通行本。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①;蓋疾成而後藥者,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爲醫家之法②;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③。夫如是,則思患而預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聖人不治已病治病未病之意也。

  嘗謂備土以防水也,苟不以閉塞其涓涓之流④,則滔天之勢不能遏⑤;備水以防火也,若不以撲滅其熒熒之光⑥,則燎原之焰不能止。其水火既盛,尚不能止遏,況病之已成,豈能治歟?故宜夜臥早起于發陳之春⑦,早起夜臥於蕃秀之夏⑧,以之緩形無怒而遂其志⑨,以之食涼食寒而養其陽⑩,聖人春夏治未病者如此;與雞俱興于容平之秋(11),必待日光于閉藏之冬(12),以之斂神匿志而私其意(13),以之食溫食熱而養其陰,聖人秋冬治未病者如此。

   或曰:“見肝之病,先實其脾臟之虛,則木邪不能傳(14);見右頰之赤,先瀉其肺經之熱,則金邪不能盛(15)。此乃治未病之法。今以順四時調養神志而爲治未病者,是何意邪?”蓋保身長全者(16),所以爲聖人之道;治病十全者(17),所以爲上工之術。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說,著於《四氣調神大論》,厥有旨哉!昔黃帝與天師難疑答問之書(18),未嘗不以攝養爲先,始論乎《天真》(19),次論乎《調神》(20)。既以法於陰陽,而繼之以調於四氣(21);既曰食飲有節,而又繼之以起居有常(22)。諄諄然以養生爲急務者(23),意欲治未然之病,無使至於已病難圖也(24)。

   厥後秦緩達乎此(25),見晉侯病在膏肓,語之曰:“不可爲也。”扁鵲明乎此,視齊侯病至骨髓,斷之曰:“不可救也。”噫!惜齊晉之侯不知治未病之理。

    【注釋】

   ①攝養:保養;攝衛。
   ②法:規章;法度。
   ③攝生:養生。
   ④涓涓:細水緩流貌。
   ⑤滔天:漫天。形容水勢盛大。《尚書·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X墊。”
   ⑥熒熒:微火閃爍貌。 “嘗謂”六句,《六韜·守土》:“涓涓不塞,將爲江河;熒熒不救,炎炎奈何?”
   ⑦發陳之春:萬物發散、敷陳的春天。《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髪緩形,以使志生。“王冰注:“春陽上升,氣潛發散,生育庶物,陳其姿容,故曰發陳也。”清·孫詒讓《札X》卷十


   一:“謂久故更生新者也。”
   ⑧蕃秀之夏:萬物茂盛、華美的夏季。《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王冰注:“陽自春生,至夏洪盛,物生以長,故蕃秀也。蕃,茂也,盛也。秀,華也,美也。”
   

   ⑨緩形:使形體舒緩。 遂其志:使自己的志意順暢。
   ⑩養其陽:謂養育人體的陽氣。《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
(11)容平之秋:萬物成熟的秋天。容平,容狀平定,謂成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王冰注:“萬物夏長,華實已成,容狀至秋,平而定也。”
(12)閉藏之冬:萬物潛藏的冬季。《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王冰注:“草木凋,蟄蟲去,地戶閉塞,陽氣伏藏。”

(13)斂神:謂收斂神氣,不使發散。 匿志:謂蓋藏志意,不使外泄。 私其意:謂使志意歸於已身,也是不外泄之意。
(14)“見肝之病”三句:因肝屬木,脾屬土,木能克土,故肝病,應先補脾,以免肝亢侮脾。《難經·七十七難》:“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也有類似說法。

(15)“見右頰之赤”三句:因右頰屬肺經,赤色屬火,右頰呈赤色,爲火爍肺經之征,故應先瀉肺經之熱,其邪便會減弱。
(16)保身長全:《傷寒論·序》:“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
(17)治病十全:語出《周禮·天宮·塚宰》。見本書《醫師章》。
(18)天師:對岐伯的尊稱。出《素問·上古天真論》等。又,《莊子·徐無鬼》:“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莊子》之“天師”指襄陽童子。《十駕齊養新錄》卷十九《天師》:“天師之稱,始見於《莊子》。特一時尊敬之詞,非以爲號也”。 書:指《素問》。

(19)天真:《素問·上古天真論》的簡稱。
(20)調神:《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的簡稱。
(21)調於四氣:本於“四氣調神大論”這一篇名。
(22)常:常規;規律。以上四句多本於《素問·上古天真論》:“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23)諄諄:教導不倦貌。《詩經·大雅·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說文·言部》:“諄,告曉之孰也。”(孰,同“熟”。)急務:急須辦理的事務;首要的事務。
(24)難圖:謂難以救治。
(25)秦緩:秦國醫生緩。醫緩爲晉景公治病事,見本書《秦醫緩和》。下文扁鵲給齊桓侯診病事,見本書《扁鵲倉公列傳》。

【課文簡析】本文選自《丹溪心法》卷前,據明·成化十七年(1481)刻本排印。文章就《秦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加以發揮,說明順應四時氣候的變化,注意飲食起居的規律,可以預防疾病,保障健康。第一段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本意在於“思患百預防之”,以求無患;第二段以備土防水、備水防火爲例,明防病的重要性,並概述《素問》四季治未病之法;第三段辨聖人之道與上工之術,說明“以養生爲急務”是聖人的不倦教誨;第四段舉晉景公、齊桓侯病入膏肓,以致名醫束手事,再次申說治未病之不可忽視。

【參考資料】
一、同郡朱震亨,字彥修,謙之高第弟子也。其清修苦節,絕類古篤行之士,所至人多化之。
《元史·儒學一》

  二、泰定中,丹溪朱先生起江東。先生,許文懿公高第,諱震亨,字彥修,婺之烏傷人,爲元鉅儒,因母病脾,刻志於醫。曰:“醫者,儒家格物致知一事,養親不可缺。”遂遍遊江湖,尋師無所遇。還杭,拜羅太無,乃得劉、張、李之學以歸。窮研《素問》之旨,洞參運氣之機,辟《局方》之非宜,悟戴人之攻擊,別陰陽於疑似,辨標本於隱微,審察血氣虛實,探究真邪強弱,一循活法,無泥專方,誠醫道之宗工,性命之主宰,而集先賢之大成者也。其徒趙以德、劉叔淵、戴元禮氏,鹹能翼其道,遺書傳播有年。景泰中,楊楚玉集其《心法》,刊于陝石。成化初,王季王獻附方重梓於西蜀。志欲廣布海內,使家傳人誦,不羅矢枉,其用心仁矣。而楊之集,篇目或有重出而亦有遺,附以他論,使玉石不分。王因之附添諸方,多失本旨。充,江左一愚,夙志於此,每閱是書,實切病焉,輒不自揆,妄意竊取《平治會萃》、《經驗》等方及《玉機微義》、《衛生寶鑒》、《濟生拔萃》、東垣、河間諸書校之,究尾會首,因證求方。積日既久,複得今中書烏傷王允達先生以丹溪曾孫朱賢家藏的本寄示,合而參考。……庶幾丹溪之書,猶涇渭合流,清濁自別,烏鷺同棲,皂白攸分。學得免惑於他歧,疾疢得歸於正治,未知其然否乎?

《丹溪心法·序》明·程充
三、中古以來,予所取五人。曰孫思邈氏,其言嘗見錄于程子;曰張元素氏,曰劉守真氏,曰李杲氏,皆見稱于魯齊許文正公;曰朱震亨氏,實白雲許文懿公高第弟子。斯五人者,皆儒者也,而朱氏實淵源于張、劉、李三君子,尤號集其大成。朱氏每病世之醫者專讀宋之《局方》,執一定之法,以應無窮之疾,譬之儒者,專誦時文,以幸一第,而於聖經賢傳反不究心,乃作《局方發揮》、《格致餘論》等書,深有補於醫道,而方書所傳,則有《丹溪心法》若干卷,推脈以求病,因病而治藥,皆已試之方也。

《丹溪心法·序》明·程敏政四、《丹溪心法》五卷,元朱震亨撰,明程充編。震亨有《脈因證治》,已著錄。充字用光,自號複春居士,休寧人。

  丁福寶、周雲青《四部總錄·醫學編》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4/12 23:3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07: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治已病治未病.論

   这是金无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先生名著《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论》中摘下来的一句话。这句话流传很广,它成了治未病的代名词。同时,也是治肝病时必不可少的基本规则。在此之前,《难经*七十七难》中,以及《金匮要略》中《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都提及到。
   
   在五行中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其理论根椐在此。在临床上,因肝而影响脾,不健脾而单纯治肝,将是无功而返。所以历代医生,是念念不忘,遇到肝病,则脱口而出。那么,从理论上讲,是不错,在实践中,履试履效。那未,肝病在机体内,是如何影响脾的?什么东西是脾呢?我们知道;中医所说的肝和脾,决不是解剖学中的那种实质性的肝和脾。中医中的肝的生理表现为:”藏血、主疏泄、在志为怒、在体合筋、在液为泪、开窍于目”等。脾脏呢?它表现在“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四肢、主肌肉、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开窍于口”等。真正在体内发挥主导作用的,肝为疏泄;脾为运化。

   那么,疏泄何讲?是使其畅通无阻。拿现代话来说,相当于,火车站里的调度。也就是说,人身的气血,哪里需要什么样的物质,就向哪里调。那末,脾的运化呢?相当于现代的装卸工,它能把物资,搬进去,搬出来,哪里需要,就向哪里搬。不这样理解五脏的作用,就有好多问题难以改决。这种功能,不是人身上哪一个器官能解决的,也许,每个器官都俱备有这种作用或功能。也就是说,中医学说中有五脏功能,只能说它是在生命生存的过程中,必须俱备的五个生存条件。决不可把五脏分开看待。每一个脏器中都有生存的五个必须条件。每个脏器,它既有“调度”,它也有“装卸”。当然,还有其他的几个功能。生物它有这个特性,某一脏器排泄出来的有害物质,它恰好又是另一个脏器中求之不得的东西,这涉及到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本文不打算细谈)。当胆汁进入肠道时,它却是帮助消化(对脂肪)的上好东西。我们再来看:当肝脏这个器官病了,是如何影响脾的。

   这可以从现代医学得到证实。病毒性黄疸、乙肝、肝硬化、等等一系列的肝病,基本上都有肝功能破坏的后果。我们从现实中看到,一个病人,当肝功能受到破坏时,首先影响到的是食欲。病人慢慢地饮食不佳,直到饮食不进,危及生命。所以,当肝功能发生破坏时,每个医生都知道:先要让肝功能恢复正常,病情才无大碍。少阳病的“默默而不欲食”,指的就是肝功能在开始受到破坏时的首先表现,有经验的医生,只要发现肝病的病人,一旦出现“默默而不欲食”的情况,就会得出肝功能在受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生化检查,就可以得到证实。

   说到此,“见肝之病,必先实脾”的真正含义才落到了实处。才能明明白白地告知,肝脏一旦生病,肝功能就会受到破坏,要治肝的病,“必先实脾”。那就是说,首先要保证肝功能不能受到破坏,一旦肝功能受到破坏,病情就会恶化,当肝病出现肝功能破坏,治疗时,得首先恢复肝功能,如果肝功能得不到恢复,那末,谈治肝,是徒劳的。这就是“见肝之病,必先实脾”这句话的所指。“实脾”,用保护脾脏,或者用健脾,加强脾脏的功能,来解释或处以治疗,那是“隔靴搔痒”,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4/12 23:5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08: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治已病治未病.論。词语现象的剖析

从阅读古代医书的实际出发,关于词语的现象,应主要掌握同形词语、复用词语、简略词语,计·数词语与中医特定含义词语。下面分别加以剖析。   

同形词语

同形词语即古今同形异义词语,顾名思义,是说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词语的字面亦即形体相同,而词语的意义有异。在汉语演变和运用过程中出现的这类特殊词语现象,我们应予以重视,不然,由于习惯成自然的原因,很容易为其形同的表层所迷惑,而忽略其义异的内核,从而发生以今释古的错误。词语的古今同形异义现象,常见于单音的和双音的,而尤以单音的为多。单音的占今同形异义现象,比如“稍”,今语多作“稍微”义,而古书常意为“逐渐”,如《类经·序》  “遍索两经,先求难易,反复更秋,稍得其绪”的“稍”即为此义。他如“善”,今语多作“善良”、“擅长’’义,而古书常意“多”,如《伤寒论》之“善咳”“善”,即为多咳、多饮。这种单音的古今同形异义现象,古代汉语的各种读本一般都要加以辨析,在字典辞书中也可以查阅得到,只要勤于翻检,不至于产生差错。双音的古今同形异义现象,占代汉语的各种读本往往不加涉及或语焉不详,在字典内,因超出其范围而不列入,在辞书中,既难以备载其各种表现,又不便加以比较分析,查检不便,辨析乏术,因而每易引起误解。有关双音的古今同形异义现象,根据古代医书中的实例,择其要者,可以大别为三种。
   
今语双音词与古语双音词同形古今都是双音词,而且形体相同,但是意义有别。这就要注意不要把古今同形的两个双
音词视作同义。例如:厥阴所至为和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和平”的含义与“战争”相反,而此例意为“和缓”。高士宗《素问直解》注:“和平,舒迟也。”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养生论》)“一切”的含义多为“全部”、“一律”,但此例为“一般”、“普通”义。藏府经络之曲折。(《类经·序》)“曲折”的含义多为“弯曲”,而本例是“原委”义。苏抚庄公欲开震泽七十二港,以泄太湖下流。(《徐灵胎先生传》“下流”一语,今义多为“不正派”,本例却为“下游”义。有时“下流”也有“向下流动”的意义,这就不是双音词,而是偏正词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味出下窍”王冰注:“味有质,故下流于便写之窍。”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4/13 00:0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08: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治已病治未病.論

今语一个双音词与古语两个单音词同形古语两个单音词只是偶然运用在句中相邻的位置上,没有构成词组,却凑巧与今语一个
双音词的形体相同,这就要注意不要把古代的两个单音词错误地当作现代的一个双音词。例女口: 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灵枢·岁露沦》)“因为”不是双音连词,而是没有结构关系的两个单音词。  “为”与下文的“所”构成“为……所”结构,意为“被”。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丹溪翁传》)
“时方”不是相对于“经方”而言的双音名词,而是没有结构关系的两个单音词。“时”“当时”,“方”为“正在”的意思药性少热,而阳毒发狂之类,人口即觉清凉,殆不可以常理论也。(虞抟《医学正传·或问》)  “可以”不是双音的能愿动词,  “理论”不是双音名词,而分别是没有结构关系的两个单音词。“以常理”构成介宾词组,意为“按照通常的道理”,作动词谓语“论”的状语。诸疮原因气血凝滞而成,切不可纯用凉药。(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总论》)“原因”不是双音名词,而是没有结构关系的两个单音词,  “原”是“原来”的意思,  “因”意为“由于”,同·“气血凝滞”构成介宾结构。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08: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治已病治未病.論。复用词语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多见于两个)词根(现称单音词)合成的词称为复合词(现称复用词语)。复用词语的实际意义小于构成该词语的单音词意义之总和,也就是说,复义变成了单义,这是复用词语的特点。按照构成复用词语的单音词之间的意义关系,复用词语一般可分为同义、反义、类义复用词语三种。
   
同义复用词语
  .
所谓同义复用词语,是指古书中具有相同意义的两个单音词连用,它的意义仍为其中任何一个单音词的意义,而不必重复解释。清代著名语言学家王引之在《经义述闻》卷三十二《通说下》中指出:  “往往有平列二字上下同义者,解者分为二义,反失其指。”意思是说,两字同义复用而不能分为两义解释,正是讲的这种语言现象。例如: 颈痛,项不得顾,目泣出,多眵赅,鼻鼽衄。(《甲乙经》卷七《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中㈨    .吕氏春秋·尽数》:“处目则为赅为盲。”高诱注:“酿,眵也。”可证.“眵”、为“眼屎”义。这是同义名词复用。又若经文连属,难以强分。(《类经·序》)“属”音zh6,谓“连接”、“连续”,与“连”同义。《说文》:“属,连也。”《广雅·释诂二》:“属,续也。”《尚书·禹贡》:“泾属渭油。”孔颖达疏:“属谓相连属。”.并可证。这是同义动词复用。男子脉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脉经》卷八《平血痹虚劳脉证》)“清”亦为“冷”义。《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足清”,王冰注为“腰足冷”。《素问·五常政大论》“其候清切”,王冰注:“清,大凉也。”“大凉”即“冷”。是知“清”与“冷”一义。这是同义形容词复用。  是以不揣荒陋,锐意编集,以成全书,一皆根据乎《素》、《难》。(虞抟《医学正传》“一”与“皆”同义,都是“完全”.的意思。《荀子·劝学》:“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杨惊注:“一,皆也。”这是同义副词复用。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08: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反义复用词语

所谓反义复用词语,是指古书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单音词连用,构成一个复合词,这个复合词的意义不是两个单音词意义的总和,而只是其中一个单音词的意义。换句话说,构成复合词的两个单音词,其中只有一个具有实际意义,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并无实际意义。这类复合词称为偏义复词。例如: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下之,宜大承气汤,(《伤寒沦·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52条)“表里”的“表”具有实际意义,“里”仅作陪衬,“表里”义偏于“表”。“无表里证”谓无表证。既无表证,则有里证,故下文言“此为实”,而用大承气汤急下。这是反义名词复用。大小便难,饮食进退,腰脚沉重,如坐水中。(《中藏经·虚实大要论》)“进退”义偏在“退”。饮食减退与“大小便难”、  “腰脚沉重”及“如坐水中”般地软弱无力,都是疾病的反映。这是反义动词复用。咳家,其脉弦,欲行吐药,当相人强弱而无热,乃可吐之。(《脉经》卷八《平肺痿肺痈咳逆上气痰饮脉证》)久咳常虚,而其人脉弦,自应审察病人体强而无热,方才可用吐药。是知“强弱”义偏于强”。这是反义形容词复用。在句中出现一对反义词,需要分清两种情况,一是如以上所讲的偏于其中的一义,但也有可能是两个反义词构成联合词组。我们可以比较下列例句:设有人焉,正已夺而邪方盛者,将顾其正而补之乎,抑先其邪而攻之乎?见有不 的,则死生系之,此其所以宜慎也。(《类经》卷十二《病有真假辨》)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这两例各有“死生”一语。前例义偏于“死”。对正虚邪盛的病人“见有不的”,自然是“死系之”。后例谓“死与生”。因为前面讲“天地”、“阴阳”、“变化”,则后面的“死生”就不可能偏义。狗脊,味苦平,主要背强、关机缓急。(《神申农本草经》卷二)凡诊脉,当视其人大小长短及性气缓急。称其形性则吉,与本性相乖则凶。(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二十五《诊脉大意》)   这两例各有“缓急”一语。前例义偏于“急”。因为上面说“腰背强”,那么下面应当是“关机急”。后例谓“缓与急”。前面说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后面自然是说或缓或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08: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类义复用词语

所谓类义复用词语,是指古书中具有相类意义的两个单音词连用,构成一个复合词,这个复合词的意义只具有其中一个单音问的意义。类义复用词语与反义复用词语比较接近,差别只是在于前者是具有同类意义的两个词语连用后偏义,后者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词语连用后偏义。类义复用词语多见于名词。例如:又有一士大夫不快,佗云:“君病深,当破腹取。然君寿亦不过十年,病不能杀君,忍病十岁,寿俱当尽,不足故自刳裂。”土大夫不耐痛痒,必欲除之。(《华佗传》)“痛痒”义偏在“痛”。因为上文已明说“病深”,而病人又一定要求施行破腹手术,那自然是痛不可忍,不会只是一般的痒。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灵枢·五邪》)   脾主肌肉,邪在脾,则病肌肉痛。因“脾”而及“胃”,“脾胃”偏义为“脾”。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素问·金匮真言论》)兹纪予于三旬之外,忽于臀下肛门前骨际皮里生一小粒,初如绿豆许,不以为意,及半年而如黄豆矣,又一年而如皂子,复如栗矣……使其日渐长大,则如升如斗,悬挂 腰股间,行动不便,岂不竟成废物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四十七《瘤赘》)这两例各有“腰股”一语,!:皆为偏义,但所偏意义不同,前一例,王冰注:“腰为肾府,股按次之,以气相连,故兼言也。”据王注,病在肾,而腰为肾府,自然是“俞在腰”,而不是“俞在股”或“俞在腰与股”。因“股”邻近腰,故“兼言”之。“腰股”自宜偏义于“腰”。后一例,上文既明言瘤赘生于臀下肛门前骨际皮里,则“悬挂腰股间”的“腰股”。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08: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略词语

简略在古书中的表现极其广泛。从简略的对象来说,有宇词的简略,有词组的简略,有句子的简略,有段落的简略;从简略的方法来说,有承上哀、蒙下文的简略,有对话中的简略,有一二语带过式的简略,有疏略式的简略,有意合式的简略,有跳脱式的简略,有包含式的简略等等。从词语的角度来说,古代医书中常用的简略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简称词语    。

所谓简称词语,即以简略的词语表示所指事物的全称。在古代医书中,对人名、书名、篇名,药名、方名、穴位名等等,使用简称词语的较为常见。例如: 余制举之馀,从事于医……犹马迁之于文,子美之于诗,平原之于书。  (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自序》)    ·《素问》起于轩黄,《难经》起于秦越。(《金镜内台方议》冯士仁序)西晋王叔氏所著《脉经》,其理渊微,其文古奥。(尤乘《增补诊家正眼·自序》)首例的“马迁”为司马迁。次例的“轩黄”乃轩辕氏黄帝,“秦越”指秦越人,即扁鹊。木例的“王叔”系王叔和。这是姓、名、字、号的简称。余幼习儒书,长究医业,浪迹江湖间三四十年,探考《枢》、《素》,绎络群方,未尝怠。(周礼《医学碎金·自序》) 予自弱冠时,读《左》《国》《史》《汉》,一人一事,必求其详。(沈金鳌《沈氏尊生书·总序》)前例的“枢、素”分别为《灵枢》、《素问》。后例的“左、国、史、汉”分别指《春秋左氏传》、《国语》、《史记》、《汉书》。这是书名简称。昔黄帝与天师难疑答问之书,未尝不以摄养为先,始论乎《天真》,次沦乎《凋神》。(朱震亨《丹溪心法》卷前《不治已病治未病论》);  《霍乱》、《易复》、《痉湿暍》、《汗吐卞》,计九十三证。(张志聪《伤寒论集注·凡例》)前例的“天真”、  “调神”分别称《素问》中的《上古天真论》、  《四气调神大沦》。后例的“霍乱”指《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易复”指《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痉湿暍”
指《辨痉湿暍脉证》,“汗吐下”包括现今通行的明代赵开美复刻本中的《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辨不可吐》、《辨可吐》、《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辨可下病脉证并治》、《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等八篇,皆为《伤寒论》的篇名。这是篇名简称。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08: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略用词语

如乳石之忌参、术,触者多死。(《良方·自序》) 以硝、黄为前矛,而大便立通;以芩、芍为后劲,而饮食渐进。(魏之璘《续名医类案》卷十二《衄血》)前例的“参、术”谓人参、白术。后例的“硝、黄”指芒硝、大黄,“芩、芍”指黄芩、赤芍。这是药名简称。 桂葛投,鼓邪出,外疏通,内畅遂。(陈念祖《医学三宇经·痢证》)棱赤枯燥者阴烁,都气六味参麦能平。(严燮《医灯集焰·舌苔赋》)前例的“桂葛”先后谓桂枝汤与葛根汤。后例的“都气六味参麦”分别指都气丸、六味地黄丸与生脉散(因生脉散由人参、麦门冬等药组成,故称参麦)。这是方剂名简称。眼痒眼疼,泻光明于地五。(窦默《标幽赋》)
原夫络别支殊,经交错综,或沟池溪谷以歧异,或山海丘陵而隙共。(窦默《通玄指要赋》)前例的“地五”为地五会穴。后例的“沟池溪谷”指水沟、风池、太溪、合谷四穴丘陵”指承山、气海、丘墟、阴陵泉四穴。这是穴位名简称。“山海”
   
所谓略用词语,是指古书中只用一个单音词,其义却包含与之相反或相类的某个单音词的意义,单义亦即成为复义。此类现象正好与前面所讲的复用词语相反。例如:病九日者,三刺而已;病一月者,十刺而已。多少远近,以此衰之。(《甲乙经》卷
    《内外形诊老壮肥瘦病旦慧夜甚大论》)“多少”指刺数之多少,“远近”指病程之长短。“病九日者,三刺而已”,谓病程短则刺数少:“病一月者,十刺而已”,谓病程长则刺数多。是知“衰”当谓“盛衰”,意为“增减”。水泽边生者,花小办单;人家栽者,花大蕊簇:盖壤瘠使然。(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五《旋覆花》).“水泽边生者,花小办单”,其原因是“壤瘠”;
肥”。是如“瘠”当谓“瘠肥”。以上并为一词而兼有与其相反之义。“人家栽者,花大蕊簇”,其原因当是“壤
    跌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伤寒沦·平脉法》第73条)张志聪《伤寒论集注》:“夫胃为阳土,脾为阴土,相为上下i行于周身·,达于肌腠。”而脾气以上行为当,胃气以下行为顺,既然讲“不上下”,·可知是脾胃不上下,即脾不上,胃不下,因而不能运行周身,通达肌腠,造成身冷肤硬的后果。因此“脾”字不仅具有它自身的意义,还兼有与它相类的“胃”的意义。张志聪出“脾”、“胃”两字,是为的注。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15条)“胃”当赅大肠而言,“胃”意为“肠胃”。以上并为一词而兼有与其相类之义。
   
表数词语
   
在古代医书中,表数词语使用得非常广泛,且与诊断、治疗具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这里例析序数、乘数、虚数、分数以及比较数的表示法。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4/13 00:3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08: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治已病治未病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出处】此语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注释】

1、“阴阳”,此处喻指世间万物动态平衡的规律。

2、“治”,治理、诊治。“从之则治”中的“治”做名词用,译为健康。

3、“乱”,混乱、动乱。“逆之则乱”中的“乱”做名词用,指疾病。

4、“是故”,因此。

5、“夫”,发语词,可不译。

6、“药”,做动词用,意为服药、治病。

7、“穿井”,挖井、掘井。

8、“锥”,锋利的锐器。

【译文】世间万物只有遵循客观规律才能够生存和发展,反之就会停滞与衰亡;人的身体也是如此,顺从客观规律就健康,反之就容易患病。……因此明智的人不是等疾病缠身时再去治病,而是在未得病时就及早预防,就是这个道理;要是等到患了疾病再治疗,社会出现动乱时再去治理,就犹如临渴而掘井,临阵而磨枪,那不是太晚了吗!

【简评】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将防病看得比治病更重要,“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这种防病理论的典型代表。这里说的“不治已病”,并非是对已经患的病不进行治疗,而是强调在治病的过程中,不要单打一,就病论病,强调了防病的必要性。所说的“治未病”,是指未生病时防生病、患小病时防大病、患一病时防多病等内容,突出了预防为主的理念。病已做成,治疗难度大,不如尽早预防,防患于未然,更容易体现治疗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