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蓝天百云

不治已病治未病.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09: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治已病治未病.論.丹溪心法

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苟不以相参而 断其病邪之逆顺,不可得也。为工者深烛厥理,故望其五色,以青黄赤白黑,以合于五脏之 脉,穷其应与不应;切其五脉,急大缓涩沉,以合其五脏之色,顺与不顺。诚能察其精微之 色,诊其微妙之脉,内外相参而治之,则万举万全之功,可坐而致矣;《素问》曰∶能合色 脉,可以万全。其意如此。原夫道之一气,判而为阴阳,散而为五行,而人之所禀皆备焉。 夫五脉者,天之真,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五色者,气之华,应五行,合四时,以彰 于面。惟其察色按脉而不偏废,然后察病之机,断之以寒热,归之以脏腑,随证而疗之,而 获全济之效者,本于能合色脉而已。假令肝色如翠羽之青,其脉微弦而急,所以为生;若浮 涩而短,色见如草滋者,岂能生乎?心色如鸡冠之赤,其脉当浮大而散,所以为顺;若沉濡 而滑,色见如 血者,岂能顺乎?脾色如蟹腹之黄,其脉当中缓而大,所以为从;若微弦而 急,色见如枳实者,岂能从乎?肺色如豕膏之白,其脉当浮涩而短,所以为吉;若浮大而散 ,色见如枯骨者,岂能吉乎?以至肾色见如乌羽之黑,其脉沉濡而滑,所以为生;或脉来缓 而大,色见如 者死。死生之理,夫惟诊视相参。既以如此,则药证相对,厥疾弗瘳者,未 之有也。抑尝论之,容色所见,左右上下,各有其部;脉息所动,寸关尺中,皆有其位。左 颊者肝之部,以合左手关位,肝胆之分,应于风木为初之气;颜为心之部,以合于左手寸口 ,心与小肠之分,应于君火为二之气;鼻为脾之部,合于右手关脉,脾胃之分,应于湿土为 四之气;右颊肺之部,合于右手寸口,肺与大肠之分,应于燥金为五之气;颐为肾之部,以 合于左手尺中,肾与膀胱之分,应于寒水为终之气。至于相火为三之气,应于右手,命门三 焦之分也。若夫阴阳五行,相生相胜之理,当以合之于色脉而推之也。是故《脉要精微论》 曰∶色合五行,脉合阴阳。《十三难》曰∶色之与脉,当参相应。然而治病万全之功,苟非 合于色脉者,莫之能也。《五脏生成篇》云∶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夫脉之大小滑涩沉浮 ,可以指别,五色微诊,可以目察,继之以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谓夫赤脉之至也喘而坚,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黄脉之至也大而虚,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此 先言五色,次言五脉,欲后之学人望而切之以相合也。厥后扁鹊明乎此,述之曰∶望而知之 谓之神,切脉而知之谓之巧,深得《内经》之理也。下迨后世,有立方者,目之曰神巧万全 ,厥有旨哉。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治已病治未病.論.丹溪心法

治病必求于本  

将以施其疗疾之法,当以穷其受病之源。盖疾 之原,不离于阴阳之二邪也,穷此而疗 之,厥疾弗瘳者鲜矣。良工知其然,谓夫风热火之病,所以属乎阳邪之所客。病既本于阳, 苟不求其本而治之,则阳邪滋蔓而难制。湿燥寒之病,所以属乎阴邪之所客。病既本于阴, 苟不求其本而治之,则阴邪滋蔓而难图。诚能穷原疗疾,各得其法,万举万全之功,可坐而 致也。治病必求于本,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者如此。夫邪气之基,久而传化,其变 证不胜其众也。譬如水之有本,故能游至汪洋浩瀚, 而趋下以渐大,草之有本,故能荐生 茎叶实秀,而在上以渐蕃。若病之有本,变化无穷。苟非必求其本而治之,欲去深感之患, 不可得也。今夫厥阴为标,风木为本,其风邪伤于人也,掉摇而眩转, 动而螈 ,卒暴强 直之病生矣;少阴为标,君火为本,其热邪伤于人也,疮疡而痛痒,暴注而下迫,水液浑混 之病生矣;少阳为标,相火为本,其热邪伤于人也,为热而瞀 ,躁扰而狂越,如丧神守之 病生矣。善为治者,风淫所胜,平以辛凉;热淫所胜,平以咸寒;火淫所胜,平以咸冷。以 其病本于阳,必求于阳而疗之。病之不愈者,未之有也。太阴为标,湿土为本,其湿邪伤于 人也,腹满而身肿,按之而没指,诸痉强直之病生矣;阳明为标,燥金为本,其燥邪伤于人 也,气滞而 郁,皮肤以皴揭,诸涩枯涸之病生矣;太阳为标,寒水为本,其寒邪伤于人也 ,吐利而腥秽,水液以清冷,诸寒收引之病生矣。善为治者,湿淫所胜,平以辛热; 以其病本于阴,必求其阴而治之。病之不愈者,未之 有也。岂非将以疗疾之法,当以穷其受病之源者哉?抑尝论之,邪气为病,各有其候;治之 之法,各有其要。亦岂止于一端而已。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入里者,下而夺之;其在高 者,因而越之,谓可吐也;剽悍者,按而收之,谓按摩也;藏寒虚夺者,治以灸KT ;脉病挛 痹者,治以针刺;血实蓄结肿热者,治以砭石;气滞痿厥寒热者,治以导引;经络不通,病 生于不仁者,治以醪醴;血气凝泣,病生于筋脉者,治以熨药。始焉求其受病之本,终焉蠲 其为病之邪者,无出于此也。噫!昔黄帝处于法宫之中,坐于明堂之上,受业于岐伯,传道 于雷公,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纲纪万物,变化生杀之妙。盖有不测之神,斡旋宰制于 其间也。人或受邪生病,不离于阴阳也。病既本于此,为工者岂可他求哉!必求于阴阳可也 。《至真要大论》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此求其病机之说,与夫求于本,其理一也。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09: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医以德为尚

医被认为是人类的崇高事业,而医者首先应该是道德的师表。“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验于己而发蒙解惑”(《举痛论》),就是《素问》中集中表现出的医德信条。它规定为医必须具备“四德”,即一要了解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人的关系;二要掌握脏腑生理病理,正确使用针刺、方药等治疗手段;三要全面了解病人的社会、生活、精神、体质状况;四要审察色脉的变化。
                                  
谦虚谨慎,礼义待人

黄帝、岐伯、雷公是《黄帝内经》中的“圣人”、“真人”、“至人”、“贤人”的代表;他们在谈医之中处处表现出的自谦和敬重对方的医德学精神,也正是古代众多医家道德形象的化身。名高位极的黄帝能屈尊下问曰:“不知其所谓也?”(《六节脏象论》)不知为不知,求知之态度真切;学问渊博的岐伯就恭敬回答说:“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同上)有知而自谦,礼人之言语动情。善医的雷公在谈到医道时的一段话,则更深刻地刻划出了一个真正有知识的医者那种虚怀若谷的大家形象。他认为自己对医学的道理还“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著至教论》),连用四个“未”字,谦虚之貌跃然眼前。接着又表态说:“愿得受树天之度……上通神农,著至教疑(拟)于二皇”(同上),还要不断学习,掌握完备的医学知识,最终要向神农、伏羲二皇的水平高度去努力。为医若能如是,“文人相轻”之风不就代之以“文人相亲”了吗?更值得褒奖的是,古人还把医学知识看作是社会的财富,认为“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同上),提倡把医学知识写成书传给后人,作为人类战胜疾病的法宝。
                                  
学风端正,方法灵活
                                 
医学作为一门医人的科学,掺不得半点假,“法往古”(《八正神明论》),学习继承祖先的经验非常必要;但必须“验于来今”(同上),与所处时代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更显得必要。而且应该把后者作为继承的标准,“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举痛论》)一句话,要做到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素问》提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认为要“循法守度”(《示从容论》),严格遵守各种基本法则,“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同上),经过自己的思考以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异法方宜论》),还要了解病人的具体情况,掌握治疗的一般规律;再“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同上),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因地、因时、因人而用之,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它在这里所谈的,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个单纯的学风和学习方法问题,实质上它揭示了医者的世界观,即医德问题。
                                  
了解患者,不分贵贱患者是医者的服务对象,医生对患者要“观其志意,与其病”(《五藏别论》),“必正其神”(《了解》),首先要了解患者的思想状态和精神意识,然后才能真正掌握病情,进行治疗。“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血气形态》)人不同,病不同,治亦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是立法的基础。其中对患者社会和经济地位的了解,也是诊察疾病中十分要紧的内容。因为“贵贱贫富,各异品理”(《疏五过论》),他们的生活条件、思想品行和个性是不同的,发生疾病的情况也就不一样。“膏粱之变,足生大丁”(《生气通天论》),比如以美食厚味为主的富贵人就容易患疮疡疔疖之疾;而“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平人气象论》),连饭都吃不上的穷人则容易患严重和难治的疾病。了解这些情况的目的,是为了施以“仁术”,在“一视同仁”的前提下,救人于水火之中。如果“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厚薄,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徵四失论》),对病人地位的高低、生活的贫富、周围环境的好坏、形体的寒热、饮食的习惯不了解,就无法有的放矢地因人施治,也达不到不分贵贱,“预救生灵”的目的。
不为功名,不图利禄功名和利禄是客观存在的,只是道德观不同而对待它的态度也不同罢了。《素问》中反映的我国古代医家的道德观是不追名逐利,不贪图钱财。他们“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阴阳应象大论》),安于清心寡欲的生活,不作脱离实际的追求;“高下不相慕”,“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上古天真论》),没有因地位高低所引起的羡慕,没有因嗜欲和淫乱邪说而引起视听混乱、心志动摇。并且公开批判那些“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徵四失论》)的人巧立名目、好自为功,而损害病人利益的“后遗身咎”(同上)的恶劣行径,称他们是语“驰千里之外”而“诊无人事”(同上)的夸夸其谈、不懂医患关系的无为之医。医生应立足于“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出发点(《四气调神大论》),“作汤液醪醴论,为而不用……以为备耳。”(《汤液醪醴论》)医学是以救人为目的的慈善事业,“防患于未然”是完成这一事业的积极措施之一,万不可为了单纯赚钱而待“病已成而后药之”(《四气调神大论》),乘病人危难之机才“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同上),去大发横财。它所宣扬的这些医德学思想虽然难免杂有“无为”的消极思想和“恩赐”的道德意识,但其中的不少内容在现在看来仍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09: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医以德为尚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医和巫有过密切的关系,这一点无须忌讳;但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的文明进步,随着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较量,人们对于医和巫的认识就大相径庭了。以《素问》为代表的唯物史观,公开声明“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宝命全形论》),宣传医学作为一门科学并不神秘,是按照它自身的特点发展和进步的,根本不存在鬼神迷信之说。针锋相对地向唯心主义宣战说:“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五脏别论》),迷信鬼神的人根本没有资格谈论医学。“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同上),病人如果没有诚意接受医治,病是没有办法治好的。它表现出的这种进步的医德学思想和鲜明的科学观点,对我国医学实践的进步和医学理论的形成无疑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和催化作用的。
                                  
按照《素问》提出的医德标准,医生并非是人人都能干得的。“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金匮真言论》),即言不教没有诚心的人,也不要把医学知识传授给没有真正掌握医学精髓的人。所以,作为一名医生必须勤奋学习,有所追求,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进行经常性的医德修养,以成为有用的“良工”。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气交变大论》),“要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示从容论》),“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八正神明论》)显而易见,要成为具有这样高标准的好医生,如果没有牢固的思想基础和经常不懈的努力,是很难实现的。
                                
术为医之基。一个好的医生,必须具备高明的医术才能解除患者的痛苦,解民于倒悬。所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研讨医术,如何使自己的医术精益求精,又怎样把自己的医术贡献给人类这几个命题,自古至今都被作为是医生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即医德的标准。关于这一医德思想,《素问》中有大量的论证和记述。
                                  
首先,医生要认真研究医学理论,从事医疗实践,“通书受事众多”(《徵四失论》),否则,“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同上),等遇到困难的时候才埋怨自己学术不精或归罪老师教得不好,那就晚了。如果造成“绝人长命,予人夭殃”(《离合真邪论》)的悲剧发生,把痛苦留给了患者,把本不该死的人给治死了,那就更应该受到道德的遣责。
                                  
鉴于此,医生必须从多方面下功夫,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防、康复的各个环节上去进行深钻细研,“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像加工骨角那样切之而复蹉之,像加工玉石那样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真精。
                                  
《素问》中记载了多种多样的治疗原则,可谓“术之精”反映的一个侧面。有从八纲辨治入手的,如“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阴阳应象大论》),此阴阳之治也;“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同上),此表里之治也,“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至真要大论》),此寒热之治也;“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同上),此虚实之治也。有从运用五行生克规律入手的,如“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六元纪大论》)还有从调整机体平衡关系入手的,如“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至真要大论》),“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阴阳应象大论》)等。
                                  
《素问》中集中了丰富多彩的治法,可谓“术之精”反映的又一个侧面。有从整体出发而决定的标本先后和逆从正反的不同治法,在《标本病传论》和《至真要大论》中有详尽的论述,指出“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有从疾病的不同情况入手而采取各种不同治法的,分布于全书许多章节中。如以手法为主的针法、灸法、洗浴、熨贴、按摩(《玉机真藏论》)、导引(《奇病论))等法,以药物治疗为主的汗法(《玉机真藏论》)、下法(《热论》)、清法、消法(《六元纪大论》)、温法、补法、和法(《至真要大论》)等和放血(《三部九候论》)、食疗(《病能(态)论》)、隔离(《刺法论》)、康复(《热论》)等其它方法。
                                  
《素问》中汇集了精要的药物学知识,这也可以认为是“术之精”的反映。它运用了谷、生铁落、血余炭、泽泻、鸡矢白、乌贼骨、佩兰、辰砂、雄黄、雌黄、金箔等多种动物、植物、矿物作为治病的药物,并制成汤、丸、散、膏、丹等多种供内服和外用的不同剂型,有的用于疾病的预防,有的用于疾病的治疗,不仅开创了我国方剂学的先河,而且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药物的认识也达到了相对臻善的程度,指出药物的性味与其作用于人体部位的关系是“味厚者为阴”,“阴味出下窍”;“气厚者为阳”,“阳味出上窍”(《阴阳应象大论》);与治疗的关系是“味厚则泄,薄则通”(同上);具体作用是“甘缓”、“辛散”、“酸收”、“苦燥”、“淡泄”、“咸泻”(《至真要大论》)等。
                                  
其它像对病因病机、辨证施治、防治手段等方面的精辟论断在《素问》中亦属常见,均可反映出“以术为精”的医德思想精华。医生只要按照“以术为精”的医德思想进行修养,“见微得过,用之不殆”(《阴阳应象大论》),以能在纷纭复杂的情况下得心应手地对疾病进行准确诊疗的目的是能够实现的,从而最终成为“善诊者”、“善用针者”(同上),使“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异法方宜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除人类的疾患之苦。
                                  
《黄帝内经》中的医德学思想奠定了我国传统医德学的基础,对我国传统医德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对整个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对保障中华民族的休养生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它的许多内容不仅作为历代医家顶膜的圣典被模仿、效法并不断发挥,而且在今天看来还不失为一面有益的镜子,这正是它思想上的人民性和学术上的继承性的表现。但是,决不能因此而把它和社会主义医德打等号,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应用。这是因为,第一,这些理论本身尽管在字面上和我们今天讲的医德规范有相似之处,但实质上并不完全相同,第二,我们择引的是其精华部分,而不是其全部。
                          
对于《黄帝内经》中的医德思想,我们大体上可分为三种情况来对待:一是优秀的部分,可以认为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食粮中的珍品,值得我们学习继承,但必须结合新的历史条件的要求不断发展它、丰富它、提高它,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使它成为社会主义医德的构成。二是基调尚好,但存在有恩赐观点和唯心主义成分的那部分,则需要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扬利除弊的改造,吸收其有益的成分,改造和处理其中的消极因素,然后再去发展、丰富、提高它。三是对于反映统治阶级道德观念、剥削阶级陈旧意识、封建礼教思想、迷信思想等属于糟粕的部分,当然要毫不吝惜地把它摒弃掉。
发表于 2007/4/12 18: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未病、欲病和已病

唐代孫思邈將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層次。《千金要方˙論診候第四》曰:“古人善為醫者,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於事混淆,即病者難以救矣。”意思是說從事醫生職業的人,最好的醫生善於在人們身體健康之時預防疾病,注重養生,保持健康。中等水準的醫生善於抓住將要生病而還沒有發生疾病之時,預防疾病的發生和注重欲病早調,避免疾病的發生。一般水準的醫生治療已經發生的疾病,然而待疾病發生了診治就會很困難。

    未病之病,是指身體健康,沒有疾病,同時還包括心理健康。人體要維持健康的狀態,達到延年益壽的境界,除了軀體的完整和健全外,還包括心理以及社會的適應能力的正常。這種狀態,中醫稱為“陰陽平和”,屬於未病的範疇。
发表于 2007/4/12 18: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未病、欲病和已病

欲病之病,孫思邈曰:“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須早道,若隱忍不治,希望自差,須臾之間,以成痼疾”。意思是說很多人的痛苦在於身體不適,精神和體力今不如昔,一定及早瞭解養生的方法,儘快調理,避免疾病的困擾。如果勉強忍受不進行調理,自認為可以自愈,過不了很久,就發展為頑固之疾。這種僥倖心理在實際生活中屢見不鮮。欲病之病,在外表上雖然有不適的症狀表現,僅僅是“苦似不如平常",又不足以診斷為某一種疾病,即屬現代所說的亞健康階段,全身不適,勉強堅持工作,到醫院檢查各項指標又都未見異常,是人體處於未病與已病之間的一種狀態。

    孫思邈告誡我們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欲病預防在先,“五臟未虛,六腑未竭,血脈未亂,精神未散,服藥必活”。即在五臟沒有虛損,六腑尚未衰敗,氣血運行還未紊亂,神氣猶未渙散,病勢處於輕淺階段時,及時服藥調理,每能痊癒。欲病先防,強調順應自然的整體觀念,重視調動體內正氣的作用,《素問•遺篇法論》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如果錯過了對未病的預防,就必須重視對欲病的預防治療良機,不能再錯過。發展到“五臟已虛,六腑已竭,血脈已亂,精神已散”時,疾病已成,五臟六腑功能衰敗,氣血運行紊亂,精神氣耗散,服藥救治也不一定都有效,即使保住了生命,其生命的品質也就難保證,沒有希望恢復到健康的狀態。

    預防的含義,應該是天人合一,主動適應和順應大自然的規律,增強體質,在未病的情況下積極防禦,避免發展到欲病狀態,而且這一階段至關重要,對生命品質的影響主要在此。預防的位置,可以在未病之前,也可以在欲病之前,但最好別在已病之時或之後,以免木已成舟,為時太晚!

    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固然與外在的邪氣侵襲人體有關,但必須是在人體氣血臟腑失和時,才會發病。即疾病的發生是外因(邪氣)作用于內因(正氣)的結果。所以臨床上十分強調顧護正氣,防患於未然。
发表于 2007/4/12 18: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未病、欲病和已病

治未病主要是養生防病和欲病早治,屬養生延年的範疇。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清代葉天士《溫熱論》曰:“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溫病屬熱證,熱偏盛而易出汗,極易傷津耗液,故保津護陰屬未雨綢繆、防微杜漸之舉,對於溫病是控制其發展的積極措施。吳鞠通《溫病條辨》的保津液和防傷陰,亦為治未病。

  《內經˙素問˙四氣調神論》曰:“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從正反兩方面強調治未病的重要性。《素問˙刺熱篇》曰:“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所謂“未發”,實際上是已經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時期症狀較少且又較輕的階段,類似于孫思邈所說的“欲病”,在這種情況下,及時發現,早期診斷治療無疑起著決定性作用。《靈樞經˙逆順篇》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強調在疾病發作之先,把握時機,予以治療,從而達到“治未病”的目的。元代醫學家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進一步解釋道“與其救治於有病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蓋疾成而藥者,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為醫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夫如是,則思患而損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漢代張仲景對於治未病有獨到的研究。據《針灸甲乙經˙序》記載,一天,仲景與侍中王仲宣相遇。仲景說他已患病了,40歲時眉毛要脫落,然後過半年就要死去,並告訴他服五石湯可免除。王嫌他的話逆耳,就沒服藥。後果如仲景所言,先是眉落,繼則死去。由此可見,仲景診察未病的造詣很深,其對治未病理論亦有獨到的闡發,如:《金匱要略》曰“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傷寒論》中治陽明腑實證創三承氣湯,實為急下存陰之法。

   明末清初醫家喻嘉言《醫門法律》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精神貫穿始終。中風門中的人參補氣湯便是禦外入之風的綢繆之計;血痹虛勞篇中對於男子平人諄諄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虛勞病成,強調于虛勞將成未成之時,調榮衛,節嗜欲,積貯漸富,使虛勞難成。
发表于 2007/4/12 18: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未病、欲病和已病

表面上看似健康的人,突發重病,而且難以回生,這絕不是偶然的,潛伏在體內的變化,往往被人們忽視了,對醫生而言即是誤診。

已病之病,就是已經發生了疾病。正如眾所周知,很多老百姓:十年辛苦創小康,一朝患病變窮光。眾多的病人面對著高昂的醫療費用痛心欲絕,很多病人為生命的最後幾小時,動輒花費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的搶救費用,只是無數患者在花盡了畢生的積蓄之後,卻不得不面對著束手無策的醫生,懷著對生命的無限眷戀,遺憾地與世長辭!而此前,對預防不以為然,嗤之以鼻,更不願花萬分之一的金錢或時間於此。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意識到預防的重要性。總而言之:未病先防,欲病防變,已病早治(未病=健康,欲病=亞健康,已病=疾病)。
发表于 2007/4/12 18: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更要治"未病"首家"治未病中心"在穗成立

新华网广州3月30日电(记者杨霞)首家定位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技术研究和临床基地──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29日成立。 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為中心揭牌,給予了高度評價。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为中心揭牌,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醫藥素來注重養生保健,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說,中醫不僅治療疾病,更要“治未病”,“治未病中心”的成立,體現了中醫藥把預防、保健、養生融于一體的傳統精神,從而使你不生病,把關口前移,既節省金錢,生活也更健康、更快樂。    中医药素来注重养生保健,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说,中医不仅治疗疾病,更要“治未病”,“治未病中心”的成立,体现了中医药把预防、保健、养生融于一体的传统精神,从而使你不生病,把关口前移,既节省金钱,生活也更健康、更快乐。

    “治未病中心”根據“防患于未然”這套理論而設立,服務對象主要是亞健康人群,以及高危人群、慢病初期及康復人群。    “治未病中心”根据“防患于未然”这套理论而设立,服务对象主要是亚健康人群,以及高危人群、慢病初期及康复人群。 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介紹說,“未病之人”,也需要看醫生,對於“未病之人”進行準確的體質辨識,並做出相應的健康管理計劃,至關重要。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介绍说,“未病之人”,也需要看医生,对于“未病之人”进行准确的体质辨识,并做出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至关重要。

    她說:“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您可能會經常出現一些例如感冒、上火、便秘等,或者活力不夠、應變能力下降等情況,但是去體檢的時候卻查不出病因。其實這些情況,都屬於未病狀態,有些還是一些重大疾病的預警信號。”    她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您可能会经常出现一些例如感冒、上火、便秘等,或者活力不够、应变能力下降等情况,但是去体检的时候却查不出病因。其实这些情况,都属于未病状态,有些还是一些重大疾病的预警信号。”

    中醫藥對養生保健和亞健康群體防治方面有著獨特優勢。    中医药对养生保健和亚健康群体防治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這個中心設置了“辨識體檢中心”、“健康調養諮詢門診”、及“傳統療法中心” 。这个中心设置了“辨识体检中心”、“健康调养咨询门诊”、及“传统疗法中心”。 “未病之人”可先填寫一份詳盡的健康辨識表,中心將運用中醫辨證等方法,並結合現代醫學體檢服務,採取先進的個性化評估技術,使服務對象自知體質、狀態和易患疾病。“未病之人”可先填写一份详尽的健康辨识表,中心将运用中医辨证等方法,并结合现代医学体检服务,采取先进的个性化评估技术,使服务对象自知体质、状态和易患疾病。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健康體質,而體質的偏頗,往往是導致疾病發生的基礎性因素。”楊志敏說,體質包括平和、氣虛、血虛、陽虛、陰虛、淤血、痰濕、濕熱、氣鬱及特稟質等十大類。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健康体质,而体质的偏颇,往往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基础性因素。”杨志敏说,体质包括平和、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淤血、痰湿、湿热、气郁及特禀质等十大类。 “有些人可能沒症可辨,但有體質可辨,專家可根據提供個性化疾病預防方案,因時、因地地養生調理規範。”“有些人可能没症可辨,但有体质可辨,专家可根据提供个性化疾病预防方案,因时、因地地养生调理规范。”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已病早治”。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已病早治”。 這個“治未病中心”,對於發現有明確疾病者,由專家給出專科診療建議。这个“治未病中心”,对于发现有明确疾病者,由专家给出专科诊疗建议。 有調理需要的,還可以到“傳統療法中心”通過針灸、按摩、熏蒸等療法綜合調理健康狀況。有调理需要的,还可以到“传统疗法中心”通过针灸、按摩、熏蒸等疗法综合调理健康状况。 十多位擅長中醫體質辨識中醫藥專家也將坐診,為患者看病的同時,也可獻上怎樣不生病的“錦囊妙計”。十多位擅长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专家也将坐诊,为患者看病的同时,也可献上怎样不生病的“锦囊妙计”。
发表于 2007/4/12 18: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素問·八正神明論》:"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

    《黃帝內經》的醫學養生學思想強調預防為主,又特別體現在無病先防和有病早治兩個方面。有人評價這種具體的預防學思想是世界醫學文獻上的最早記載,于現今和將來永遠都是具有生命力的。無論是未病防範于未然,還是已病救其萌芽,成功的關鍵又在於人體的正氣(真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