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肺痈久不敛口。 用合欢皮, 白敛, 二味同煎服。 合欢皮即槿树皮也, 亦名夜合。
紫菀茸汤一五六
治饮食过度, 或煎卅伤肺, 欬嗽咽干, 吐痰唾血喘急, 卅痛不得安卧, 肺痿等证。 紫菀茸去苗, 桑叶经霜者, 款冬花, 百合蒸焙, 杏仁去皮尖, 阿胶蛤粉炒, 贝母去心, 半夏制, 蒲黄炒, 各一钱。 人参, 犀角镑末, 甘草炙, 各五分。 水一锺半, 生姜三片, 煎七分, 入犀角末。 食后服。
升麻汤一五七
治肺痈胸乳间皆痛, 吐脓腥臭。 川升麻, 桔梗炒, 薏苡仁, 地榆, 黄芩炒, 赤芍药炒, 牡丹皮, 生甘草, 各一钱。 水二锺, 煎八分。 食远服。
如金解毒散一五八
治肺痈。 桔梗, 一钱。 甘草, 一钱半。 黄连炒, 黄芩炒, 黄檗炒, 山栀炒, 各七分。 水二锺, 煎八分。 徐徐陆续饮之, 不可急服。 按: 此方乃降火解毒之剂也, 凡发热烦渴, 脉洪大者, 用之即效。 若脉数, 欬痰腥臭, 或唾脓瘀者, 宜用桔梗汤。
如圣柘黄丸一五九
治肺痈欬而腥臭, 或唾脓瘀, 不问脓之成否并效。 肺家之病虽有方, 惟此方功效甚捷, 不可忽之。 柘黄, 一两, 为末。 百齿霜即梳垢, 二钱。 用糊为丸, 如桐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 米饮下。 柘黄, 乃柘树所生者, 其色黄, 状如灵芝, 江南最多, 北方鲜有。
葶苈散百六十
治过食煎卅, 或饮酒过度, 致肺壅喘不能卧, 及肺痈浊唾腥臭。 甜葶苈, 桔梗炒, 瓜蒌仁, 川升麻, 薏苡仁, 桑白皮炒, 葛根, 各一钱。 甘草炙, 五分。 水一锺半, 生姜三片, 煎八分。 食后服。
知母茯苓汤一六一
治肺痿喘嗽不已, 往来寒热, 自汗。 知母炒, 茯苓, 炙甘草, 人参, 白朮, 五味子炒捣, 麦门冬, 半夏制, 薄荷, 桔梗, 柴胡, 款冬花, 各一钱。 阿胶蛤粉炒, 黄芩炒, 各二钱。 川芎, 五分。 水二锺, 姜三片, 煎一锺。 食远服。
四味排脓散一六二
治肺痈吐脓, 五心烦热, 壅闷欬嗽。 嫩黄耆盐水炒, 白芷, 五味子研炒, 人参, 等分。 右为细末。 每服三钱, 食后蜜汤调下。
八味排脓散一六三
治肠痈少腹胀痛, 卅急后重, 脉滑数, 或时时下脓。 黄耆炒, 当归酒拌, 金银花, 穿山甲蛤粉炒, 白芷, 防风, 连翘, 瓜蒌, 各三钱。 水二锺, 煎八分, 食前服; 或为末, 每服三钱, 食后蜜汤调下。 如脓将尽, 去穿山甲, 连翘, 倍当归, 加川芎。
薏苡仁汤一六四
一名瓜子仁汤。 治肠痈腹中卅痛, 或胀满不食, 小便短涩。 妇人产后多有此证, 纵非痈, 服之尤效。 薏苡仁炒, 五钱。 瓜蒌仁, 三钱。 牡丹皮, 桃仁去皮尖, 各二钱。 右水煎。 空心服。
牡丹皮散一六五
治肠痈腹濡而痛, 时时下脓。 牡丹皮, 人参, 黄耆炒, 白茯苓, 天麻, 白芷, 桃仁去皮尖, 薏苡仁, 当归, 川芎, 各一钱。 官桂, 甘草, 各五分。 木香, 三分。 右水煎服。
梅仁汤一六六
治肠痈壅痛, 大便秘涩。 梅仁, 九个, 去皮尖。 大黄炒, 牡丹皮, 芒硝, 犀角镑, 各一钱。 冬瓜仁, 三钱, 研。 右水煎, 入犀角末服。
大黄汤一六七
一名牡丹皮汤。 专治肠痈小腹坚肿而热, 按之则痛, 肉色如故, 或焮赤微肿, 小便频数, 汗出憎寒, 其脉沉紧, 脓未成者, 急服之。 牡丹皮, 瓜蒌仁, 各三钱。 桃仁去皮尖, 大黄煨, 芒硝, 各二钱。 水二锺, 煎一锺。 食前服。 本方去瓜蒌, 即名大黄牡丹汤。 立斋曰: 此方乃行血破血之剂也, 如发热自汗恶寒, 小腹作痛, 小便如淋, 脉未数者有效。 丹溪曰: 小腹肿痞, 按之痛, 小便如淋, 或自调, 发热身无汗, 复恶寒, 其脉迟紧者, 脓未成, 宜下之, 当有血, 此结热所成也, 故[金匮]用大黄利之, 即此方也。 若无前证, 恐不宜用。 其有脉滑数, 腹内胀痛, 或时时后重, 而脓已下, 宜用八味排脓散, 蜡矾丸, 及托卅之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