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548|回复: 0

气功与临床医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1 04: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气功与临床医学
张天戈
气功以其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色和丰富多彩的锻炼方法,博得了人们的喜爱,其流传数千年不衰的原因虽多,关键只在其医疗与养生保健的效果。限于篇幅,本文仅就气功医疗临床问题,略抒管见。

一、古代气功医疗已涉及临床
气功医疗,古时称其为导引、按跷、吐纳、养生……等。早在公元前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记述的“导引按跷”,即类似现代的气功综合疗法,而《灵枢·病传》则把导引行气、乔摩列为当时的一些医疗方法之首,可见其应用之普遍。此外,当时已提出按病症练功,亦即现今所称之辨证选功、练功,如《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述:“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吸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舍下津令无数”。到汉代,气功医疗有新发展。马王堆《导引图》和《却谷食气篇》的出土,说明气功的动功已发展到不同的病症可采用不同的导引动作,且可由调理膳食以提高疗效。当代刘贵珍氏开展气功疗法的四调(调身、调息、调心、调膳)中最后是调理膳食,却谷也是当时的一种治疗方法华佗的仿生五禽戏动功也为气功医疗临床辨证选功提供了示范。
梁,陶弘景六字诀已发展到辨五脏之病而发五音,唐以后气功临床发展可以从《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古典文献中反映出来。在巢氏“养生方导引法”中所列古代气功200余条,以药物为主、气功为辅,或以气功为主、药物为辅的综合治疗,已形成临床医疗常规。不同病采用不同气功方法,如“虚劳候”、“痰饮候”、“风痹手足不随候”等在练功时间、姿势、呼吸、意念、次数都有不同要求。宋、元、明在气功医疗的分科治疗又有发展,如气功治疗眼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也有记述,布气治疗方法(“外气”)也在临床采用。清代以后,由于西洋医学的引进,王朝的腐败,中医发展受到影响,气功医疗被列为江湖术,濒临灭绝。

二、当代气功临床医学的建立
建国后政府制定了中医政策,气功随之获得新生。1954年至1955年,唐山市建立了气功疗法实验小组,并在唐山市进行了尚无先例的临床实践工作,为当代气功临床学揭开了序幕。在实践中曾得到一批热爱中医气功的医学专家协作,并参与设计科学实验方案。如北京协和医院原放射科主任余贻倜教授、唐山工人医院原院长王锦溥教授、负责医师王树彬、功法指导刘渡舟、刘贵珍,以及有志于气功医疗事业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多次重复试验。为了肯定气功的医疗效果,实验组的同志们担风险停止一切药物,让病人住在医院里练功,进行细致观察和记录,获得了可贵的临床资料。经过总结分析,四种疾病的疗效都在90%以上,溃疡病的治愈率达80%,有效率达100%。在卫生部领导的关怀下,河北省卫生厅段慧轩厅长、原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黄月庭教授对气功疗法的命名参与了意见。1955年卫生部李德全部长签发的奖状中,明确写上了“气功疗法”字样,气功医疗由此进入当代医学舞台。
中央领导对气功疗法的疗效和特点也很满意,五十年代我国处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缺医少药,针灸、气功的推广符合国情,1956年,用12种文字向国外报道时使用的语言是“中国不吃药、不打针、不花钱、不费事的民间疗法——气功疗法”。1957年,中央领导谢觉哉同志题词:“气功疗法,人人可行,不花钱,不费事,可以却病,可以强身,可以全生,可以延年”。《气功疗法实践》一书问世,对气功医疗普及起了积极作用,气功临床从此奠定了基础。

三、气功临床医学的进展
继唐山、北戴河气功疗养院的建立,1957年上海气功疗养所、温州气功疗养院也建立了起来,嗣后综合医院以及各省疗养院均开展了气功临床医疗,如辽宁兴城工人疗养院、干部疗养院、八一疗养院、北京小汤山、亚非拉等疗养院,还有青岛、大连、太阳岛的疗养机构以及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不胜枚举。1959年,北戴河召开全国气功医疗学术座谈会上,登记开展气功临床医疗的单位就有200多家(不包括未到会的单位)。几百家卫生医疗单位开展气功医疗,为临床提供了大量不同的病种,所以1956196610年,是气功医疗临床发展的黄金时期。
气功临床观察治疗有效的病种已经达到30多种,挖掘整理的功法80多种(均为传统功法和广为流传的民间功法),从治疗内科疾病发展到治疗传染病。如上海第二结核病院用气功治疗肺结核,兴城工人疗养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上海还用放松功治疗急性阑尾炎,均取得可靠疗效。
当时的住院病历、门诊病历虽不统一,但都以医院或疗养院病历为依据,增加练功日志和练功反应表、症状消失表、饮食增减表等,利用医院当时所有的监察手段,采用西医病名和中医病名同时并列,所以中国气功临床是以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的。
对气功医疗的用语也作了规范化尝试,如对气功、气功疗法、气功养生、气功三调、静功、动功、练功反应、练功效应、练功偏差、气功康复、气功综合征、、气功疗程、气功医护常规、气功调膳、气功入静、气功纠偏……等名词作了统一解释,并为大家所通用至今。气功术语的初步规范,为医疗临床实践、学术交流提供了方便。可以认为,气功临床的基础研究,在五十年年代末已经起步。八十年代后,气功医疗又得以新生,各地气功床位恢复,为气功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条件。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原院长刘贵珍的《气功疗法实践》再版,赵宝峰等著《中国气功学概论》、张天戈著《实用气功手册》、田宏计等著《虚明功》等著作出版,总结了“气功临床医疗规律研究”重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而《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气功卷》的出版,又标志着气功临床进入新的里程碑。由此,气功医疗走向世界,世界医学气功学会成立。

四、对气功临床医学研究的展望
气功临床研究是气功医疗的基石,否则会同甩手疗法、饮水疗法、鸡血疗法一样,刮一阵风就过去了。气功在四十年历程中虽经过大起大落,但“气功热”已经热了几十年,其原因虽多,根本一条还是临床的疗效要让人信服。今后的气功发展重点仍在临床应用,对此,兹提出以下看法。
1、建立更多的临床试验基地,并开展多学科协作研究,在今后十年拿出更多的具有客观指标的气功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科研成果。
2、在临床研究同时,对气功中反应、效应、偏差等进行基础理论研究。
3、名词术语规范化,功法归类并对功法辩证提出临床依据。
4、建立医学气功体系,培养气功医学人才。
我相信,气功医疗将是21世纪风靡世界的自我身心锻炼方法,人类需要气功医疗。

原载《气功》杂志1996年第17卷第6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