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一贯天机中医直讲

2011/5/27 18:50|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3579| 评论: 0

摘要: 一贯天机中医直讲 -芥子医论 楔子 什么决定人类行为?是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中西医区别之根本在于何处?就 ...
一贯天机中医直讲
                                                    芥子医论

                  楔子

什么决定人类行为?是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中西医区别之根本在于何处?就在于世界观的不同上面。所以中西医的差别,本质上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差别,是古代科学观与现代科学观的差别。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观的差别,是由于认识方法不同所导致的。在这广袤的宇宙之中,揭示一切根源的真理究竟是什么?我想,现在没有人能够回答出来。但是我可以肯定的一个事实是,我们目前距离这个根本问题的答案还很远。作为人类文明本身,是否能够延续到以现代文明的方式揭示这个答案的那一天,我尚且持怀疑态度。
所以芥子认为,目前根本没有必要去争论这个问题-现代文明的科学观与传统文明的科学观到底 “谁更科学”?因为,大家都只是行走在路途上。就好比是登山,传统文明是从北坡向上攀登,现代文明是从南坡向上攀登,大家出发点不同,沿途所见的风景自然是有差别的。从南坡上的人,不能因为双方交流时北坡登山队所描述的见闻与自己不一致,就说北坡登山队登的不是这座山。
一般来说,人类认识世界,是从差别开始的。比如说,从小父母亲就教会我们识别:天空是蓝色的、河水是流动的、小草是绿色的、鸟儿是长翅膀的等等。我们熟知的这个世界之所以这样丰富多彩,是来源于我们所看见、听见、触及、感知的无数个“不同”而构成的。从现代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这些形形色色的差别,本质上都是人体感受器官所产生的电信号而已。于是,有人会反过来思考一下,这个世界中的所有一切,真的如同我们所见、所听、所触那样的吗?千差万别的现象后面,真相是什么?事实上,的确有很少数的人思考过这个问题,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比如爱因斯坦,他就曾经说过:于我而言,世界万物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场”而已。
换一种思维方式,你就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要了解中华传统文明,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首先就是学会-从普遍联系中去认识世界!中华传统文明,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思维方式下形成的文明。
这种从普遍的联系中去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优势呢?芥子认为,只有它,才有可能是我们在有限生命的前提下,去触摸这宇宙中最根本的真实。中国有句古话:“一尺之棰,日分其半,不可穷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即使只有一尺这么长,每天截取一半,也是永远取不尽的。(这实质上描述了一个“无限”的概念。)西方世界也有句话叫做:世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把这两句联系在一起,似乎是个暗示:从差异的角度认识世界,可能永远没有尽头!
所以,要想认识到这个世界不为众人所知的真相,首先要打破的是固有的思维方式。要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第一章、中医的源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

若以一年、十年、百年、甚至千年、万年为时间单位,我们可以说,人类的历史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如果以百万年、千万年、甚至亿万年为时间单位,整个人类的历史都好像在一瞬间产生,一瞬间消亡。从这个角度来说,何所谓进步?何所谓发展?生命应当遵循的规则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又体现在哪里?而这些问题又有谁曾经思考过?答案是:华夏先民。
所以,欲要学习、理解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时时刻刻把这些问题放在心里。
有文字记载的中华历史大约在唐尧时期,(《尚书》-“尧本纪”)而传说中的文明起始则要久远的多。参看《史记》我们大致可以确定,中华早期文明成熟的时期,应当在轩辕黄帝时代。有道是“历史成就英雄,英雄谱写历史”。轩辕黄帝统一了黄河流域和部分长江流域的诸多部落,进而集成了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大致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1、  确定天文历法;
2、  设立政治体系;
3、  开始使用文字;
4、  推行礼制民俗;
以上四个方面内容,其实是在一个统一思想纲领下的表述。这个思想纲领是什么呢?答案是:人法天地。人从天地而生,依天地而立,所以人的活动以天地规律为指导,是顺理成章的。中华传统文明的实质,就是探讨天道与人道的关系。而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历程,就是这个关系不断发生蜕变的历程。
在先秦以前“天人之道”是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的,即人道必须合乎于天道。晓周诸子之作,都可以看出其中“天主人从”的思想。
到了汉代,这个结论有了一定的变化,改为“天人感应”了。这是董仲舒提出来的。董仲舒认为:人天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天道之中包含了人道,天道也需要由人道来体现。董仲舒虽名为大儒,但师承多家,本人又很聪明博学,将一些其他学派的理论与儒家理论结合起来,在公元前134年给年仅十二岁的汉武帝上了“天人三策”。其中“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理论深深打动了年纪虽小,抱负却大的武帝。在政治强力的推行下,最终导致了“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文化独裁后果。
经过“罢黜百家”之后,“新儒学”(由董仲舒在孔子的基础上集成)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一路绵延下去,直至最后一个高峰“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是在“新儒学”和“古典儒学”的基础上,结合道、释以及融合外来文化后发酵的产物。驳杂、碎片化是其特点。后人将整个理学体系分为:气学(以张载为代表)、数学(以邵雍为代表)、理学(以二程、朱熹为代表)、心学(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四个体系。经过秦、汉两度摧残后,不能不说“宋明理学”再度兴起是一个奇迹。但从文化传承角度来说“宋明理学”,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破碎、分化,血统也不再纯正了。这一阶段关于“天人之道”的表述是:存天理,灭人欲。
回顾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我们再来寻找中医的传承与变迁。先前已经说过,中华传统文明集成于黄帝时期。黄帝时代所集成文化是从“普遍关联中认识世界”的原创文化,是华夏先民主动思维与朴素的自然现象结合的产物。所谓“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德于地,傍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自黄帝以后,文化的传承也是遵循这个原则、依照这个方法来进行的。这个方法是什么呢?即通过“普遍联系来认识世界”,指导自我完善。与“差别中认识世界”的途径不同,“联系中认识世界”所获得的知识是一种“内识”。“差别中认识世界”,可以将每一代人所获得的知识加以累积,并在累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乃至于无限。而“联系中认识世界”所获得的“内识”,产生的途径源于“内心”的体验,它可以从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中去认识本体的一致性,最终意识到-人就是自然的映射的真相,而整个过程,是可能在个体生命的历程中就完成的。因此,这种认识是一种有尽头的认识。这个尽头,黄帝称之为“道”。很显然,黄帝时代的文化基础是遵循这个结论的。所以,他参日月五星、仿山河地理来组建社会的结构,考四时轮回,观昼夜交替、听八风之变而建明堂,治百姓,演医理。我们在《内经》中已经得知,黄帝学习、传授医理,都是在“明堂”完成的。那么,“明堂”是什么?(记得有个版本的中医教材将“明堂”解释为“明亮的大房子”,想想看倒也有点道理。毕竟搞教学活动,房子明亮一点、大一点还是好些。)明堂是上古帝王处理政务、举行祭祀、颁布农时的地方,其政治地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南海。明堂的特点在于其建筑结构是依照四时八节、九星七曜交替规律排列的。不仅仅是一间明亮的大房子,而是几十间明亮的大房子。不同的房间,供不同的季节、发布不同政令、开展不同活动时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明堂是建筑版的“宪法”、“民俗”与“日历”。这在没有纸张和印刷术的时代,的确是个伟大的、用于文化推广创意。
那么,黄帝在明堂中传授的医理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即是人体的自然规律。天地有规律,日月有规律,四季有规律,人有没有规律呢?当然有。是什么呢?这个规律非常的简单,简单到一个字就可以概括,就是“和”。“和”什么?“和”天地之“节”。“节”是什么?“节” 就是天地变化的节律。黄帝在明堂里讲的口干舌燥,不外乎说三个重点:
1、  天地是有节的,而节是可以度测的;
2、  天地与人体是一致的;
3、  人背离了天地之节的后果与处理办法;
记得柳宗元有一篇文章叫做“种树郭橐驮传”,提到一个当时最著名的园艺人才-郭橐驮。此人善于移植苗木,成活率接近100%,靠这个技能给“国家干部”和“国企老板”规划园林发了大财。于是就有人来取经:你底有什么绝招啊?这个人到也实在:我哪里有什么绝招啊,树移植完,最关键的就是别瞎折腾。之所以你们移植的树活不了,就是因为关心太切。一会推推树干,看看是不是种结实了,一会怕树旱着,又给浇点水。一天搞个两三回,树就是给折腾死的。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是曲谏当朝:不要一会让农民种辣椒,一会又发动农民盖猪圈,要与民休息。政府是服务人民的,不是指挥人民的。
这大道都是相通的,联系到黄帝的中医理论,也颇有契合之处。这个契合点在那儿?即是顺物性。《内经》认为,人要保持“平人”(健康)状态,最要紧的就是 “和节”!童话作家郑渊洁有句话:健康最大的敌人,就是健康杂志。说得好啊,生命就像一个种子,有了合适的外部环境,自然就会发芽。人要健康,“和节”就好了,没事瞎折腾,花钱招病受!
理解了上面所说的,也就明白之所以我反复强调“中医不存在发展的问题,不存在现代化问题,只存在继承和发扬的问题”是什么意思了。
在第一次文化大灭绝事件中(始皇焚书)中,医书因其实用性而幸免遇难,但在不久以后的意识形态对文化的阉割过程中(抑黜百家),医书终究没有逃过去。我们现在学习《内经》时,会觉得有些“大论”存在前言不搭后语,甚至有前后不一致的现象。除去错、讹、漏之外,与意识形态对文化的阉割行为也是不无关联的。
纵观传统文化的传承历程就会发现,中医传承史上的几次大的变化,与文化传承历程是暗合的。
中医文化是黄帝所集成的文化成就的一部分。黄帝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普遍关联与核心一致。从这个角度来说,仅就理论而言,中医理论在它被讲述出来的同时就已经完善了。即不可改变也不可发展。因为它已经到了尽头,也成了事实。后来的问题在于,这种逆向、早熟的文化如何传承?这不仅是个问题,而且还是个困难。它存在的土壤是社会文化环境。当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变化时,中医的传承也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也就是中医传承史上的几次大的变化,都与文化传承历程暗合的原因。
在《内经》之后最伟大的中医著作便是《伤寒论》了。《伤寒论》成书于汉魏之际,相对《内经》的全面与多样化而言,《伤寒论》只能说是部分继承。然而即便是部分继承,也是非常之可贵的。可贵之处在哪里呢?我们说,《内经》流传下来的是中医理论的基础部分,而《伤寒论》则较为系统的保留了中医理论的应用部分。要注意应用理论与应用技巧的区别,汉代以后晋、唐之际的医书绝大部分都是应用技巧与经验的记载。唯独只有《伤寒论》,不仅保留了应用技巧与经验,同时还保留了中医的应用理论。这足以把《伤寒论》的地位提高到仅次于《内经》的地步。正是因为《伤寒论》,架起了一座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技能之间的桥梁,没有《伤寒论》我们就无法从《内经》中源源不绝的汲取营养来提高中医的实践效果。没有《伤寒论》中医现在早已经被党和人民彻底抛弃了。
中医传承的历史在唐代之后逐渐进入一个黑暗期,这与那个动荡的历史年代有关。到了宋金元时期,一股对经典研究的热潮挽救了颓危的势头,刘、张、李、朱四人通过研读经典而各有心得,发挥而成“四大家”。这股热潮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渐渐终止。
从传统文化的传承来看,基本上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趋于消亡。究其根本,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有人为的推波助澜因素。
中医是黄帝时代“天主人从”思想的产物。在这一点上,是无可辩驳的。道理非常明了,健康之与生命规律之间的关系就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事实胜于雄辩,哪个不服的自己可以试试。唯一可能的争论在于如何解读这个“天地之节”。我们必须遵循某些规律,问题在于,这些规律内容是什么?是否经的起事实的检验?http://rrhealth.bokee.com/
                                             本文转载自芥子行者的博客

本文内容由 ww9188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