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作者:关天相 肯定按脉知症 我读了脉诊在临床运用上的经验交流第一次座谈会上萧熙老师的发言,特别是提到关于月经和脉象的问题,使我非常感动。我家三代行医,家父认为萧老师所说的,确实是言有所据、理有所归的。刚才广州中医学院刘汝琛副院长在讲话中,指出向中医老先生们采风,不仅验方要讲,脉学也必须讲,这些都是亟待继承的活的宝贵经验。我认为这个指示很正确。按脉知症,先前刘赤选老师已经举过生动的实例。家父对我说:“不待病人自诉,而只是凭脉象的诊察,就能知道所患的是什么病症,这并不是什么‘神乎其说’”。先祖父是位举人,也能行医。他年少时,脚上患病,在上海找陈莲舫诊治。陈莲舫以御医而名震沪浜,求治者真是“踵接”。他用两只手同时进行两个患人的脉诊,看病很快。特点是“看脉知病”。否则候诊的人那样多,根本就不可能有时间讲述病情,也没有时间一一去审问。当他按着先祖的脉时,随即把病情指说出来。我的家乡是广东南海附近的九江,九江有一位著名的老医生绰号叫做“村社”的,相传“察病如神”,每天看了一定数量的病号,即关门停诊。他看病的特点,也是不需要人家讲病,而能按脉知症。先祖服过陈莲舫的药,效果不很显著。由上海到江西到南海求医,一直看到“村社”。他一诊先祖的脉,就说是病在脚上,结果给他治好了。所以家父是肯定“按脉知症”和重视脉学在临床诊断治疗上的意义的。 不应怀疑脉学 刚才说的按脉知症,多数人很怀疑。有的连“凭脉辩症”都有难于置信的倾向。由于脉理深奥,体验非易,因此不懂脉学或知之不深的人,多有非难。我所知道的,在行家中,个别的亦有认定按脉是完全不可靠的。由不少的人根本蔑视脉学,不肯钻研。有的在脉诊时只是数几下脉搏,看看一分钟是70或80跳(我不是说不要学习西医的数脉的跳数,中医也是要一息几至地来数脉的)。初解放时,我在中医院所记病历,老同学们甚至有的是老前辈问我:“你这样填写脉象,到底左右两手会有如何不同呢?”其实,比如左寸脉象浮大,右寸未必照样浮大。我觉得谈中医,如果真的能够研读医学经典书,是不会不承认脉学的重要性的。比方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什么是少阴的症候?大家都知道:“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第281条)。现在是开始得了少阴病,寒邪直中,根据患者的脉沉,可以毫无顾虑地主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怎么说是沉脉是作为最后确诊的一种决定性的根据?这只要看第39条太阳病中篇的:“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乍有轻时,无少阴症者,大青龙汤发之”的经文,就可以知道在类似的症候中,从脉浮脉沉的衡量上,来选择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和大青龙汤的去取。这个举例可能还不够明确,再拿金匮要略论述肠痈的记载来做比喻:“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而作为判断脓已成和脓未成的,是脉象的鉴别,所以在上述这些肠痈的症状后,紧接着的下文就是:“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可见仲景在临床上,使讲究凭脉论症,据脉用药的。而且仲景对于脉学,讲的很深很透,这一点应该明确起来。 伤寒论第1条太阳病上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首先指出浮脉是太阳之为病的主要体征。这个主要体征的变化,反映着病势的是否去留,如第327条厥阴篇:“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它又标志着一般病因性属、病理及症状,如第134条太阳病下篇:“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同时,脉象更可以作为具体症候的信号,如第140条太阳病下篇:“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者,必下血”。根据手足部位的差别,其所现的脉象,又说明着不同的病理变化,如金匮要略卷中(论黄疸病第15)说:“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就是在气口来区别脉情,也有许多细致入微的鉴别标准,即使是在寸关尺三部,这里面还要分析它在这三部中的某一偏多偏少区域所透示的病情,金匮卷中(五藏风寒积聚病第11)说:“脉来细而附骨者,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还有:“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真的是各以其部,绝对不假;在许多场合,脉位和病位及病情的关系,实在是丝毫不乱的。这些论据,持“脉不足学论”者应该好好地认识一下。我的意思是:脉学值不值得重视,及如何重视?与及怎样地掌握脉学的精神?这些问题,今后应该更好地展开讨论,以便使中医通道的思想能够明确些,以及由可以遵循的路子去走。 高血压和中风的脉象 卢主任说的:高血压寸脉浮大的居多,事实确是这样,而且弦实的也属常见。但是也有在常规以外的:有一个患者叫吴珠芬,他患高血压,脉无浮大弦实,而血压升到200多度。我给处用桂枝加苓术附汤。患者把我的处方给另外的一位医师(是我的医专毕业的同学)看。这位医师连忙打电话来问我:“是否开错了处方”?我回答说:“无错!我不是根据血压用药,而是根据脉象用药的”。服后效果很好。另外,还有两个病例:一是卫生所陈科长的父亲,患中风,半身不遂。深夜十一点钟邀我会诊,脉象散乱,一阵间,脉又不同。根据瞳孔反应和症情等,病势很是严重。我主用资寿解语汤治疗。另一例是自己也行医的李蔼如,病重,而且缩阳,先吃了些肉桂,同业医师们说是花柳入脑。好多医师都来会诊,他已失语;介绍来中医院。这时脉搏每分钟120至。莫xx医师和省市医院都认为是死症。患者体温极高。我连续给予大剂真武汤,一剂附子用到二两以上。医好了他的病,彼此遂相交为友。四年后,病又复发,我说:“不行了”!因为脉和上次的完全不同。为什么呢?那就是象“广东中医”第八期所载钟少卿先生的发言那样:“脉必须有胃、根、神”,李蔼如这一次的病,就是死于脉里面缺少了这三样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