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670|回复: 12

刘逢军 2010年(庚寅)二十四节气养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9 17: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逢军个人简介:

    刘逢军,男,1952年生于山东省招远市农家。18岁参军,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42岁退出现役。取得法学、中医学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在军中,曾任军事检察官、“解放军军事法律顾问办公室”总法律顾问等职。退役后,曾任北京光明中医学院养生教研室主任、养生学教授。现任北京大道堂中医养生研究院院长,北京养生文化学会会长等职。

    工作业绩:
   
    刘逢军同志于1993年创立大道堂养生,提出“化繁为简,以简制繁”、“人与自然和谐”及“向科学的起居饮食要健康”的理念,以达到养生为民、造福社会的目的。著有《中国龙文化养生之道》、《大道堂养生简论》,编著有《养生师基础理论培训讲义》等书,并为一些刊物撰写多篇养生理论文章。近年来,在国内做过多场大型养生报告,正式出版的光盘有《调理平衡,和谐人生》、《善待癌症,中庸养生》、《传统科学,优生优育》、《起居饮食话养生》、《以人为本,科学养生》、《向养生文化要健康》等。获2007年北京西城区劳动奖章,被评为“五好党员”;获2008年“首都劳动奖章”和“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称号;2009年被评为“西城区优秀党务工作者”。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7: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庚寅年大寒时令提示 2010-1-20

刘逢军

公元2010年1月20日(农历己丑年十二月初六)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也是中医时令己丑年的结束,庚寅年的开始。
    庚寅年统运(即统治一年的五运之气)是金运(太过)。金性凉主燥,因而庚寅年总体上气候会偏凉燥。
    一年六步气中初之气为大寒至春分(公历1月20日至3月21日),大寒是初之气的第一个节气。庚寅年初之气地气(主气)厥阴风木,天气(客气)少阴君火。地气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天气是木、火、土、金、水星围绕太阳公转周期的不同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地气与天气相加形成了一定时空下的气候。
    初之气处于春三月之中,春天应肝。初之气的地气(厥阴风木)千古不变,而天气是变化的,庚寅年初之气的天气是少阴君火(是跨越春夏之间的气候)。人体厥阴经分为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人体少阴经分为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综合地气和天气因素,庚寅年的春天是个“暖春”,大寒至立春15天气温暖于往年,且风不大。
    综上所述,大寒时令起居饮食可参考以下提示:
    一、起居:晨起夜睡总的原则是:跟太阳走。天睡我睡,天醒我醒。太阳是生命的起源。得阳则生,失阳则死。人气随太阳之气升降。白天太阳高悬天空,人的阳气随之上行而精力充沛;夜晚太阳在地球的对面,人的阳气随之潜藏使细胞得以休养生息。人好比一部机器,晚上睡眠如充电,白天工作学习如用电。充电不足,必用电不利。
    天地为人充电是有节律的。这个节律分为四部分,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四大乐章循环往复,如环有序。顺应则健康长寿,相悖则自毁身心。一年有四时(四季),一天也有四时,即北京地区北京时间(以下均以此计)3~9点为一日之春,9~15点为一日之夏,15~21点为一日之秋,21~3点为一日之冬(使用北京时间的京外地区计算出时差,在国外则按当地时间)。日春、日夏、日秋、日冬划分了人一天行为应注意的时间段,日冬时段是人“冬眠”的最佳选择。清朝时期,皇家规定皇帝和5岁以上的太子早晨3点起床理政、读书,19点左右睡觉。3~5点是寅时,也称平旦之时,即阳气未升,阴气未退。古代早起不过3点,晚起不过5点。一年有24个节气,一天也有24个节气,3点“立春”,5点“惊蛰”。惊蛰时分,地球生物阳气涌动。人在此之前起床活动,阳气化为清气,不起则使阳气转为火气。5点不起,则6点春分阴阳不分,易引起人头昏脑胀、腰膝酸软。
    3点以后醒了,可以继续睡,但勿过5点;如果睡不着则不宜赖床,可起来喝杯热茶,在室内做缓和的锻炼,冬三月不宜室外锻炼。乏累者可早饭后补上一觉,而不宜一觉睡到7点。
    冬天洗澡、洗头尽量在早晨。洗头之后一定要及时吹干,避免寒邪伤人而患头风。
    二、饮食: 庚寅年金气太过,则会克制肝木太过。肝主藏血,主筋,主情志,开窍于目。肝气被抑欲发而不得发,容易引起人郁郁不乐;血热、血粘、血稠的人则易怒,身上皮肉发紧而硬;血稠的人还易引发脑梗、心梗之类的疾病。因此,人们应注意尽量不吃辣味食物,少喝或不喝白酒。
    血粘、血稠、血热的人在大寒至立春间尽量不吃下列温、热性食物:
 (一)温性
    1. 谷类:高粱米。
    2. 蔬菜类:大葱、葱头、蒜苗、蒜苔、柿子椒、香菜、南瓜、茴香。
    3. 调料类:大蒜、生姜、醋、大料(学名:八角茴香)、花椒。
    4. 水果类:山楂、金桔、甜橙、桃、荔枝、杨梅、杏、樱桃、木瓜。
    5. 肉类:鸡肉、鸡肝;羊肉、羊肚、羊肾、羊骨、羊油、羊奶;牛骨、牛油;鹿肉。
    6. 水产品:海参、海虾、带鱼、鲢鱼、鲩鱼。
    7. 酒类:黄酒、葡萄酒、啤酒、米酒。
    8. 其他类:大枣、人参;炒干果。
    (二)热性:  
         辣椒、胡椒、肉桂、精白面、豆油、白酒。
    未满16周岁的男孩和未满14周岁的女孩尽量不吃上述温、热性食物。
发表于 2010/1/19 18: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发表于 2010/1/19 23: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发表于 2010/1/22 16: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好

只是,啤酒是温性的么?这点存疑
发表于 2010/1/22 16: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test

发表于 2010/1/24 16: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啦 得多看几遍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6: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与时令养生

编者按:“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天与人相处的法则,也就是说人的生活规律应该与自然界天地日月的变化相同步。事实上,我们的身体,也是一个极其微小的星球,日月星辰在运动,我们的身体也应该与之相呼应,并顺应其时令和阴阳的消长,起承转合。一年分四季,一天也分四季,本文为读者呈现了《黄帝内经》中关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的养生道理,并将这些时令的特点和该阶段的易发病与临床相结合,提出了起居饮食需因时令及不同时期的养生重点。

                                                
                                                《黄帝内经》与时令养生

                                         □ 刘逢军 北京大道堂中医养生研究院
己丑年的冬天是极其寒冷的。有人说30年一遇,也有人说60年一遇。按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有关气候的论述分析,上述两种说法都对。此类寒冷会发生在己丑年和己未年,两者相隔30年。

  中医时令源于《黄帝内经》
  按《黄帝内经》的论述,一年有六步主气(地气),由大寒开始,到来年的大寒结束,每步气60天。
    初之气名为“厥阴风木”,由大寒至春分;二之气名为“少阴君火”,由春分至小满;三之气名为“少阳相火”,由小满至大暑;四之气名为“太阴湿土”,由大暑至秋分;五之气名为“阳明燥金”,由秋分至小雪;终之气名为“太阳寒水”,由小雪至大寒。
     己丑年终之气是“冬行冬令”,即主气(地气)和客气(天气)皆为“太阳寒水”。在五行之中“土”主湿,“水”主寒,湿寒相加,必多寒冷和雨雪。
    时令养生是《黄帝内经》的重要内容。书中称:五日为候,三候称为气(1个节气15天),六气称为时(6个节气90天为1个季节),四时称为岁。一年四时,各随其五行的配合而分别当旺。木、火、土、金、水五行,随时间变化而递相承袭,各有当旺之时,到一年终结时,再开始从头循环。一年分立四时,四时分布节气,逐步推移,如环无端。节气再分候,也是这样推移下去。所以说,“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好医生应该了解气候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己丑年时令分析及影响
    2009年的己丑年,初之气天气、地气皆为“厥阴风木”,使木气过旺。肝属木,藏血,应春天。己丑年的春季气候易对人产生肝气亢进的影响。紧接着二之气天气和地气皆为“少阴君火”,使火气过旺。心属火,主血脉,应夏天。少阴经包括足少阴肾经和手少阴心经。木生火,己丑年开春木气过旺,过渡到夏初又逢心火过旺和肾阴虚火旺。肝藏血,肝肾同源,心主血脉。气候促使人“血热”,暴发了世界性的“甲型H1N1流感”。《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在论述丑、未年时写道:“二之气,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湿蒸相薄,雨乃时降。”这段话讲的是:二之气主客气相同,故火得气化之正,万物因而生化,人们也感到气候平和,这种气候易引起温热与疫疠大行,远近患者的病大致相同。湿与热气相遇,雨水乃按时降下。
    2009年的“甲流”的特点是体表温度过高。在此间运用中医的凉血之法,并嘱患者吃偏凉性的食物,均在短期退烧,应验了《黄帝内经》的论述。与2009年相隔6年的2003年癸未(羊)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非典”疫情。所不同的是癸未年(2003年)的统运是火运不及,即统领全年的火运不足,水克火,火运不足相对水必盛,水主寒,所以当时的“非典”症状是体表高热而心里冷(“心属火”)。

  起居饮食需因时令
  历史上丑、未年多发生疫情,为什么2003年和2009年会加重?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网络和电视的迅速普及,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习惯。夜里11点以后,甚至凌晨1~3时睡觉成为众多人的选择。这种方式违背了自然规律。《黄帝内经》讲:一年四季阳气的变化分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种状态,即春天阳气生发,如同种子发芽;夏天阳气成长,如同稻谷长大;秋天阳气收敛,如同稻谷浓缩为种子;冬天阳气主藏,如同北方的落叶树,阳气深藏根部,免遭寒冷的侵袭,休养生息,为来年春天的生发做好准备。
     《黄帝内经》认为:一年分四季,一天也分四季,以北京时间(下同)计算,凌晨3时立春,6时春分;9时立夏,12时夏至;15时立秋,18时秋分;21时立冬,24时冬至。21时是一天的“立冬”,冬季万物闭藏。人“立冬”入眠与自然和谐,才有利于提高免疫力;早5点“惊蛰”,在这8小时的时间段睡眠,人能和谐自然,相悖则会有害。《黄帝内经》讲:无春即无夏。没有阳气的生发,就不会有阳气的成长,如同种子没有发芽谈不上成长一样。
    除起居之外,和谐自然的饮食同样重要。2009年(己丑年)有三步气,对人健康影响较大。
 大暑至秋分(公历7月23日~9月23日)主气是“太阴湿土”。这60天中包括了农历六月,六月为“长夏”,主湿。加上2009年的统运是“土运”,土主湿。脾主肉,喜燥恶湿。年运湿、地气湿、长夏湿,三湿合一影响了脾主肉的功能。此时的客气是少阳相火,“心属火”,“火炎上”,故发病往往在心肺。脾主肉,心肺的肌肉也包括其中。所以,在7月23日~9月23日之间,因心肺衰竭而死亡的老年人较多。此种气候下的饮食应避免生冷和下气的食物,如冷饮、凉拌菜、萝卜(萝卜下气)等。反而要吃些辛辣(辣祛湿、补气)和温补的食物。
    秋分至小雪(公历9月23日~11月22日)主气和客气皆为“阳明燥金”。金克木。己丑年统运是土运(不及),木气相对偏盛;木与金对抗而无缓冲。强木遇强金,木必受伤。肝属木,主筋,主藏血,血管的管壁也属筋的范畴。因而那段时间心梗、脑梗之症较多。此种气候下,应忌吃辛辣温补之物,如辣椒、人参、黄芪等;反而要吃下气之物,如萝卜等,以引过盛木气下行,避免金气太过的伤害。
    小雪至大寒(公历2009年11月22日~2010年1月20日)主气和客气皆为“太阳寒水”。己丑年统运是土运(不及),人的脾胃偏弱;终之气天气、地气皆为寒水,脾胃畏湿寒。在脾胃十分虚弱的情况下,应忌吃生冷食物。例如:水果不宜生吃,生吃会引起胃隐痛且感阴凉,重则会胃寒,发生绞痛、腹泻等症;水果可蒸热或煮热吃。这种奇特的现象30年发生一次,即六十甲子中的己丑年和己未年。己丑年、己未年土运不及,使人的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肉,脾气虚弱导致主肉气不足,而人体除骨头之外,包括脑髓、骨髓和十一脏腑乃至筋脉都属肉的范畴。所以,脾气不足实际上导致了人体整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在此期间,恰当地选择食物种类,均有效地避免了特殊气候对人带来的不利影响。

 链接:《黄帝内经》谈四季养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阂疟,奉收者不和,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本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16: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庚寅年立春时令提示 2010-2-2

公元2010年2月4日(农历己丑年十二月廿一)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庚寅年统运(即统治一年的五运之气)是金运(太过)。金性凉主燥,因而庚寅年总体上气候会偏凉燥。

    一年六步气中初之气为大寒至春分(公历1月20日至3月21日),大寒是初之气的第一个节气。庚寅年初之气地气(主气)厥阴风木,天气(客气)少阴君火。地气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天气是木、火、土、金、水星围绕太阳公转周期的不同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地气与天气相加形成了一定时空下的气候。

    “五运六气”的初之气处于春三月之中,春天应肝。初之气的地气(厥阴风木)千古不变,而天气是变化的,庚寅年初之气的天气是少阴君火(按地气来讲,少阴君火是跨越春夏之间的气候,应在春分时到来)。人体厥阴经分为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人体少阴经分为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综合地气和天气因素,庚寅年的春天是个“暖春”,立春至雨水15天气温暖于往年,且风不大。

    综上所述,立春时令起居饮食可参考以下提示:

    一、起居

    晨起夜睡总的原则是:跟太阳走。天睡我睡,天醒我醒。太阳是生命的起源。得阳则生,失阳则死。人气随太阳之气升降。白天太阳高悬天空,人的阳气随之上行而精力充沛;夜晚太阳在地球的对面,人的阳气随之潜藏使细胞得以休养生息。人好比一部机器,晚上睡眠如充电,白天工作学习如用电。充电不足,必用电不利。

    天地为人充电是有节律的。这个节律分为四部分,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同四大乐章循环往复。顺应则健康长寿,相悖则自毁身心。一年有四时(四季),一天也有四时,即北京地区北京时间(以下均以此计)3~9点为一日之春,9~15点为一日立夏,15~21点为一日之秋,21~3点为一日之冬(使用北京时间的京外地区计算出时差,在国外则按当地时间)。日春、日夏、日秋、日冬划分了人一天行为应注意的时间段,日冬时段是人“冬眠”的最佳选择。清朝时期,皇家规定皇帝和5岁以上的太子早晨3点起床理政、读书,19点左右睡觉。3~5点是寅时,也称平旦之时,即阳气未升,阴气未退。古代早起不过3点,晚起不过5点。一年有24个节气,一天也有24个节气,3点“立春”,5点“惊蛰”。惊蛰时分,地球生物阳气涌动。人在此之前起床活动,阳气化为清气,不起则使阳气转为火气。5点不起,则6点春分阴阳不分,易引起人头昏脑胀、腰膝酸软。

    3点以后醒了,可以继续睡,但勿过5点;如果睡不着则不宜赖床,可起来喝杯热茶,在室内做缓和的锻炼,乏累者可早饭后补上一觉,而不宜一觉睡到7点。

    二、饮食

    从总体上讲,庚寅年金气太过,则会克制肝木太过。肝主藏血,主筋,主情志,开窍于目。肝气被抑欲发而不得发,容易引起人郁郁不乐;血热、血粘、血稠的人则易怒,身上皮肉发紧而硬;血稠的人还易引发脑梗、心梗之类的疾病。

    但是庚寅年初之气气候先于节气,即春分的气候大寒到,提前了60天。人的阳气生发过快导致气虚体乏。在春分之前,饮食应注意自身寒热:体寒的人宜吃下列温、热性食物,不宜吃生冷及寒凉性食物;血热的人不宜吃温热性食物。近期不宜吃萝卜(胡萝卜除外),否则会加重人的气虚。

   (一)温性食物

    1. 谷类:高粱米。

    2. 蔬菜类:大葱、葱头、蒜苗、蒜苔、柿子椒、香菜、南瓜、茴香。

    3. 调料类:大蒜、生姜、醋、大料(学名:八角茴香)、花椒。

    4. 水果类:山楂、金桔、甜橙、桃、荔枝、杨梅、杏、樱桃、木瓜。

    5. 肉类:鸡肉、鸡肝;羊肉、羊肚、羊肾、羊骨、羊油、羊奶;牛骨、牛油;鹿肉。

    6. 水产品:海参、海虾、带鱼、鲢鱼、鲩鱼。

    7. 酒类:黄酒、葡萄酒、啤酒、米酒。

    8. 其他类:大枣、人参;炒干果。

    (二)热性食物

    辣椒、胡椒、肉桂、精白面、豆油、白酒。

    未满16虚岁的男孩和未满14虚岁的女孩尽量不吃上述温、热性食物,易引起蹬被、盗汗、烦躁不安,重则感冒发烧。

(作者系北京养生文化学会会长)
 楼主| 发表于 2010/3/6 17: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庚寅年雨水时令提示

公元2010年2月19日(农历庚寅年正月初六)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庚寅年统运(即统治一年的五运之气)是金运(太过)。金性凉主燥,因而庚寅年总体上气候会偏凉燥。
一年六步气中初之气为大寒至春分(公历1月20日至3月21日),雨水至惊蛰15天仍在庚寅年初之气之中。雨水是初之气的第三个节气。庚寅年初之气地气(主气)是厥阴风木,天气(客气)是少阴君火。地气由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天气是木、火、土、金、水星围绕太阳公转周期的不同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地气与天气相加形成了地球上一定时空下的气候。
“五运六气”的初之气处于春季三个月之中,春天应肝。初之气的地气(厥阴风木)千古不变,而天气是变化的,庚寅年初之气的天气是少阴君火。少阴君火是跨越春夏之间的气候,而在大寒时节已经到来,提前了60天。人体厥阴经分为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人体少阴经分为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综合地气和天气因素,庚寅年的春天是个“暖春”,雨水至惊蛰15天气温暖于往年,雨水渐多,且风不大。 综上所述,雨水时令起居饮食可参考以下提示:
一、起居 晨起夜睡总的原则是:跟太阳走。天睡我睡,天醒我醒。太阳是生命的起源。得阳则生,失阳则死。人气随太阳之气升降。白天太阳高悬天空,人的阳气随之上行而精力充沛;夜晚太阳在地球的对面,人的阳气随之潜藏使细胞得以休养生息。人好比一部机器,晚上睡眠如充电,白天工作学习如用电。充电不足,必用电不利。
天地为人充电是有节律的。这个节律分为四部分,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同四大乐章循环往复。顺应则健康长寿,相悖则自毁身心。一年有四时(四季),一天也有四时,即北京地区北京时间(以下均以此计)3~9点为一日之春,9~15点为一日立夏,15~21点为一日之秋,21~3点为一日之冬(使用北京时间的京外地区计算出时差,在国外则按当地时间)。日春、日夏、日秋、日冬划分了人一天行为应注意的时间段,日冬时段是人“冬眠”的最佳选择。清朝时期,皇家规定皇帝和5岁以上的太子早晨3点起床理政、读书,19点左右睡觉。3~5点是寅时,也称平旦之时,即阳气未升,阴气未退。古代早起不过3点,晚起不过5点。一年有24个节气,一天也有24个节气,3点“立春”,5点“惊蛰”。惊蛰时分,地球生物阳气涌动。人在此之前起床活动,阳气化为清气,不起则使阳气转为火气。5点不起,则6点春分阴阳不分,易引起人头昏脑胀、腰膝酸软。
3点以后醒了,可以继续睡,但勿过5点;如果睡不着则不宜赖床,可起来喝杯热茶,在室内做缓和的锻炼,乏累者可早饭后补上一觉,而不宜一觉睡到7点。
二、饮食 从总体上讲,庚寅年金气太过,则会克制肝木太过。肝主藏血,主筋,主情志,开窍于目。肝气被抑欲发而不得发,容易引起人郁郁不乐;血热、血粘、血稠的人则易怒,身上皮肉发紧而硬;血稠的人还易引发脑梗、心梗之类的疾病。
但是庚寅年初之气气候先于节气。正因为春分的气候大寒到,提前了60天,人的阳气生发过快导致气虚体乏。在春分之前,饮食应注意自身寒热:体寒的人宜吃下列温、热性食物,不宜吃生冷及寒凉性食物;近期不宜吃萝卜(胡萝卜除外),否则会加重人的气虚。血热的人不宜吃温热性食物。
(一)温性食物

    1. 谷类:高粱米。

    2. 蔬菜类:大葱、葱头、蒜苗、蒜苔、柿子椒、香菜、南瓜、茴香。

    3. 调料类:大蒜、生姜、醋、大料(学名:八角茴香)、花椒。

    4. 水果类:山楂、金桔、甜橙、桃、荔枝、杨梅、杏、樱桃、木瓜。

    5. 肉类:鸡肉、鸡肝;羊肉、羊肚、羊肾、羊骨、羊油、羊奶;牛骨、牛油;鹿肉。

    6. 水产品:海参、海虾、带鱼、鲢鱼、鲩鱼。

    7. 酒类:黄酒、葡萄酒、啤酒、米酒。

    8. 其他类:大枣、人参;炒干果。

    (二)热性食物

    辣椒、胡椒、肉桂、精白面、豆油、白酒。


未满16虚岁的男孩和未满14虚岁的女孩尽量不吃上述温、热性食物,易引起蹬被、盗汗、烦躁不安,重则感冒发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