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073|回复: 0

重新格式化:“格物致知”真义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8 23: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新格式化:“格物致知”真义论
大约两年前,一位表亲来访,带着表侄女,一个刚参加完高考、正在选专业的小姑娘,小女生很好学,读了很多书,我给她讲
中国文化,劝她选中医专业,她却直接问了我一个问题:“格物致知”的“格物”是什么意思?
晕!!!
直接把我给问住了。
这个问题,骨鲠在喉,断断续续思考了两年多,今天似乎有了答案了,一吐为快。

据说,明代理学的大儒王阳明,他在少年时期,研究探讨儒家的理学,好学深思,要想明白“致知在格物”的真义,便曾对着竹
子,用心去格。竹子是物,用心对着竹子在格物,这不能说是不对吧!他是打起精神,用心不乱,专心致志去格竹子。不像陶
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轻松潇洒;也不像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那样的闲情逸致。所以他格了不久
,格到心胸发病了!因此,后来他才下一定论,“格物”的意思,是格去心中的物欲,并非是对着外物来硬格的。
那么王阳明的理解究竟对不对?好像还不太透彻。有时候想,老祖宗阿,你们就不能多刻两个字吗?累死人哪。
下面,先看看“格”字的意思。现代使用格字,多半如“格式”,“规格”等。查康熙字典,格有变革的意思,如《书·益稷谟》格
则承之庸之。
笔者认为,格在“格物致知”里,取变革的意思。
下面看“物”字,王阳明认为是格去物欲,有些牵强。笔者认为,“物”在这里,是当“物质"或者是当“对物质的观念”来讲。那么
“格物”连起来的意思就是“改变人对物质(世界)的理解”。“格物”清楚了,“致知”就相对顺理成章了,当然还是不简单:“致
知”就是“达到某种智慧的成就”。连起来讲,格物致知的意义就是“通过改变人对物理的理解,从而达到某种智慧的成就”。
下面一个连带的问题是,这里的“知”,或者本文说的“某种智慧”究竟是什么?
如果没有理解错,格物致知的“知”指的就是佛家所讲的“般若”智慧。佛经当初翻译的时候,这个智慧没有办法翻译,所以只能
选择“般若”音译。
那么这种对“格物致知”的理解究竟对不对?说到这个程度,只有借助佛经来说明了。
《楞严经》讲“生因识有,灭从色除”,几乎是很精确的对应,人要修道,获得般若智慧,转识成智,必须从色法开始,“色”在
这里,类似于现代的物质范畴。
《成唯识论》在解释“转识成智”时,做如下描述:
1)眼等前五识转至无漏时,得成所作智。此智为欲利乐诸有情,故能于十方以身、口、意三业为众生行善。
(2)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此智善观一切境界之自相、共相而无障碍,能摄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在大众会中说法自在,能
断一切疑惑。
(3)转第七末那识,得平等性智。此智观一切法、自他一切平等,恒与大慈悲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
(4)第八阿赖耶识转至无漏时,可得大圆镜智。此智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
杂染,如大圆镜之能现众色像。
坛经》记载:
智通禅师曾启请六祖大师为他讲说“四智”的意义,六祖以偈回答:“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
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人爬出娘胎,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这个物质世界。无论古人今人,东方西方,都是这样。现代科技,是通过对物质的分析,
分子、原子,夸克纳米,细胞基因,一步一步走下来,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虽然到了微观世界,发现了测不准原理,但这
种观念,也就影响几个顶尖物理学家。对大部分人来讲,其对外在物质世界的认同,这一根本观念并没有改变和突破。思想还
是停留在十八世纪。
据海森伯晚年回忆,爱因斯坦1926年的一次谈话启发了他。爱因斯坦和海森伯讨论可不可以考虑电子轨道时,曾质问过海森伯
:“难道说你是认真相信只有可观察量才应当进入物理理论吗?”对此海森伯答复说:“你处理相对论不正是这样的吗?你曾强
调过绝对时间是不许可的,仅仅是因为绝对时间是不能被观察的。”爱因斯坦承认这一点,但是又说:“一个人把实际观察到的
东西记在心里,会有启发性帮助的……在原则上试图单靠可观察量来建立理论,那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恰恰相反,是理论决定
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只有理论,即只有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才能使我们从感觉印象推论出基本现象。”
反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而中国的古圣贤们,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直接通过改变观察世界的方式和
观念,获得了大智慧的成就,并且建立以四书五经为中心的修学体系,功垂万代,泽被千秋。这是每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都值
得引以为豪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南怀瑾:大学微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