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经典学习
›
医易人生
›
交友学中医
›
肝胃不和的方子
1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27
/ 27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楼主:
dhdhdhasdf
肝胃不和的方子
[复制链接]
sunjingxin1955
sunjingxin1955
当前离线
积分
5172
发表于 2013/12/15 19: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3/12/16 12:10 编辑
该患虽然没有在主诉中谈到有无口苦,但4、5两项基本确定了少阳证,江海先生更是将第二项也列为少阳证的证据。第二个主症摆在那里,无需多言。
《伤寒论》的柴桂干姜汤经折算为下方:
【处方】 柴胡24克 桂枝9克 干姜3克 栝楼根12克 黄芩9克 牡蛎6克(熬)甘草6克(炙)
【功能主治】和解散寒,生津敛阴。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寒重热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用法用量】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温服150毫升,日二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其中胸胁满微结”即为楼主之胁肋胀痛。至于没有列出下利为主症,是刘老在发现当时该方应用极少,在其师陈慎吾提示下,总结该方适应证时发现并作为该方主症的,其后刘老及其学生用该方治愈过许多此类疑难病症,是刘老对中医药学的一大贡献。
回复
举报
sunjingxin1955
sunjingxin1955
当前离线
积分
5172
发表于 2013/12/15 20: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该患确实没有口苦之证,方子里的黄芩还应该减少到6克或不减(还应该有其它功效)。该方生津敛阴,栝楼根起了重要作用。桂枝是江海先生最为顾虑且反对的一味药。该药不仅具有疏畅肝机之效(桂为木中之木,尤善条畅),与柴胡一放一收,又与干姜甘草温中通阳,协同煅牡蛎纳邪归正,水液归于膀胱,以愈腹泻。
回复
举报
dhdhdhasdf
dhdhdhasdf
当前离线
积分
174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16 00: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unjingxin1955
的帖子
本站的帖子
,水中火先生治好肛窦炎的,我的病是否也是这样?
回复
举报
dhdhdhasdf
dhdhdhasdf
当前离线
积分
174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16 01: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hdhdhasdf 于 2013/12/16 17:47 编辑
回复
sunjingxin1955
的帖子
您说的柴胡桂枝之类的方子吃过,逍遥丸也吃过,效果不大,不知道是不是个别药不同的区别
因为有抽烟的习惯,口苦症状没有说,可能抽烟的人都口苦吧
现在的主要症状是:腹胀(肚脐靠上位置),肛门憋胀,大便不畅,颜色暗,不成型
没有明显的发热症状
记得郝老是在他的课中提到说少阳症以“呕”为主要特征,我现在没有呕的情况
看不明白您和江海先生对我的诊断是不是一样的
回复
举报
dhdhdhasdf
dhdhdhasdf
当前离线
积分
174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16 01: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江海余生
的帖子
看到
sunjingxin1955
先生又发表见解了,不知道和您对我的诊断是否一样?
回复
举报
江海余生
江海余生
当前离线
积分
1262
发表于 2013/12/16 02: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观点很明确的,楼主本就津液偏少,再用这些助阳的方子,我担心犯虚虚实实之误。
回复
举报
sunjingxin1955
sunjingxin1955
当前离线
积分
5172
发表于 2013/12/16 04: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3/12/16 20:47 编辑
郝万山是刘渡舟老的学生,曾经目睹了柴桂生姜汤的新生过程。该方以口苦为其代表性的主症,自然也不排斥呕作为主症,就如同小柴胡所列诸症,有其一即可认定一样。以口苦为主症,是取其便宜判断,因为并不是多数该患都有呕的症状。
您说是曾经服用过柴桂之剂,什么时候?还留有该方吗?
寒热并用是伤寒论立方的主要特征,您既有热,更有寒,而且寒大于热,该方仅有桂枝、干姜、炙甘草为温性,其余都为寒凉,尤其是黄芩、天花粉(瓜蒌根)一清肝胆之热,一个大补阴液,肝胆有热时时想着,却不道肠胃泄泻的寒凉。
回复
举报
sunjingxin1955
sunjingxin1955
当前离线
积分
5172
发表于 2013/12/16 04: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3/12/16 20:54 编辑
因为有抽烟的习惯,口苦症状没有说,可能抽烟的人都口苦吧。
求诊的不是本人吗?那你究竟有没有口苦?舌苔微黄也是因为吸烟吗?
回复
举报
dhdhdhasdf
dhdhdhasdf
当前离线
积分
174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16 05: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unjingxin1955
的帖子
是本人求诊
舌苔微黄不是抽烟引起的;口苦的感觉不太明显
回复
举报
dhdhdhasdf
dhdhdhasdf
当前离线
积分
174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16 05: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hdhdhasdf 于 2013/12/16 21:39 编辑
回复
sunjingxin1955
的帖子
大概在去年10月份左右,有个中医给我开过一个方子:
干姜15,远志10,桂枝10,白芷10,白蔹10,白鲜皮10,白头翁12,白胡椒5,鸭胆子10,薏苡仁50,柴胡15,升麻10,苍术15,桔梗10,桃仁10,土元12,红藤50,党参40,熟地20,当归12,白芍10,五味子10
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柴桂之剂
记得当时喝了3剂,感觉没有明显效果
这位中医开的算是大复方了,是不是药太多的缘故,没有感觉有明显疗效
回复
举报
1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27
/ 27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