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dhdhdhasdf

肝胃不和的方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03: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江海余生 的帖子

5剂药喝完没有明显效果,不知道是不是不对症
看到您以前的回帖中,您是不是估计到不会有明显效果的

您给开个方子吧,想试试

麻烦您了
发表于 2013/12/15 04: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只能是如你所说的估计一下,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也有人吃乌梅丸说效果很好地,所以我是比较犹豫。之前的方子也是要变一变了。等一下啊!
发表于 2013/12/15 04: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党参12 ,川楝子10,半夏12,白芍12,麦冬10,玄参20,生地20,淡竹叶12,丹参20、丹皮10、白术12,薏苡仁20、乌梅15、木瓜10、白蒺藜10、秦皮10、白芷6、泽泻12、竹茹12、枳壳12
试一试这个方,还是先2剂吧,看效果再调整。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04: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江海余生 的帖子

看到您开的方子中有水肿胀满和清热化痰的药,有几个问题请教:

现在的腹胀是那种外表看不出来,而是感觉腹内胀的不舒服


偶尔咳嗽,是干咳,痰不多,感觉嗓子不爽


还有一个现象,最近老是感觉身体发痒,中医里面说肺主皮毛,是不是肺有问题导致的


麻烦了




发表于 2013/12/15 05: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海余生 于 2013/12/15 21:29 编辑

回复 dhdhdhasdf 的帖子

嗓子不舒服是胃气上逆,敛液为痰,阻滞咽喉而为病,胃胀也是这样,阴不含阳,气有余便是火。皮肤瘙痒是风蕴皮中,与肺燥有关,也有可能与冬季气候干燥,两燥相引而风动瘙痒,如果抓一下,就是一条白痕就是这样子的。在方子里再加蒲公英20克,泛酸严重的加煅牡蛎20克。
你说的水肿胀满的药是指泽泻吧?我用这个是利小便实大便的,还能清热利湿,将下焦的湿热由小便而出,大便就不会粘滞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05: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江海余生 的帖子

好,我喝2剂试试看
麻烦您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05: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江海余生 的帖子

没有明显泛酸的感觉,煅牡蛎就不要添了吧
说实话,看到您的方子中有20味药,有点晕

看到sunjingxin1955先生说到我很瘦的问题,顺便说一下,我体重一直是这样,从高中到现在,一直维持在100斤左右,我家里人都很瘦,不知道是不是遗传




发表于 2013/12/15 05: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是还有其他的因素的,如果瘦而无不适,可以不用管,如果有不舒服的地方,很可能疾病的因素占的比重要大一点。这次的药味是多了一点,可能是我太想面面俱到了吧,希望下次精简一些。
发表于 2013/12/15 19: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3/12/16 12:08 编辑

        1、寸脉浮,其他脉沉细,舌淡红,舌中心有舌苔,微黄,舌体胖大
        2、大便较稀,颜色较暗,排便困难,感觉肛门堵胀、坠胀,屁多
        3、感觉肚脐周围发胀
        4、有时候感觉胃发胀,这几天有发热的感觉,有点反酸
        5、平时有时候感觉左胁和左小腹发胀
        6、感觉手脚心发潮,有些出汗

       以上是楼主一楼的主诉症状,到今天没有大的改善。患者当初根据自学获得的第一感官柴胡桂枝症还是靠谱的,其实患者就是柴桂干姜汤证。
       已故原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中医大家刘渡舟先生对此证的概述:
       本方“治胆热脾寒,气化不利,津液不滋所致腹胀、大便溏泻、小便不利、口渴、心烦、或胁痛控背、手指发麻、脉弦而缓、舌淡苔白等证。”刘老应用本方,则以口苦便溏为主证。其机理所在:既然是少阳兼太阴之证,当然应该有一个少阳主证,作为病在少阳的证据,又有一个太阴主证,作为病在太阴的证据,方能放胆使用本方。
   
发表于 2013/12/15 19: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3/12/16 13:09 编辑

       刘老判断病在少阳,以口苦为准。这也是他临床应用柴胡类方的主要依据。刘老曾经说过,火之味苦,然他经之火甚少口苦,惟肝胆之火,则多见口苦,故口苦反映少阳的邪热有现实意义。所以张仲景把口苦作为《伤寒论》少阳病提纲证的第一证。
       便溏之证,是判断太阴病的主要依据。《伤寒论》太阴病提纲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突出了下利为重。所以刘渡舟教授认为,阳明主阖,其大便秘结为实证,太阴主开,其大便作泻而为虚证。在临床上,不论什么病,及其时间多久,凡见到腹胀满而又下利益甚者,应首先考虑太阴虚寒为病,则庶几近之。刘老对于便溏之证,理解也极其灵活,或为腹泻如水、或为溏泻,甚至大便不成形者,也作便溏而使用本方。
       于是“口苦”即作为少阳证之主症,“便溏”则作为太阴证之主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