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慧宇居士

【慧宇解老】 老子的学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的顶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06: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宇解老】——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慧宇解评】
    这里老子用三个简单的事例说明“无”的作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中的宾语指的是真气。有真气才能有命,无真气才能入静。对于生命来说。真气越多越好。真气多了,就要妥善的储藏起来,怎么储藏呢?就是把它变成液体,古人造了一个字——“炁”,意思是无火。造字的人一定是一个悟道之人,他明白必须得把真气转化成炁的道理。真气是火,火大了就会把细胞器官身体烧坏。体内的真气多了,就会兴风作浪,为非作歹,走火入魔。前面是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有与无的辩证关系。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用三十根辐条支撑起车圈就做成一个车轮。这样的车轮比实心的圆木做成的更轻便更耐用。    “埏殖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用泥土制作陶器,虽然其价值在陶器本身。但实际上有用的是陶器中的那个空间。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我们盖房子也是如此,不是房子的空间越大越值钱吗?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这里,有与无的宾语只能是真气,你换其它的词试试看,比如金钱,财富,权利,欲望等,根本就解释不通。就拿金钱财富来说,总不能解释为:作一个有钱人固然很好,但不如作一个穷光蛋来的实惠。“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作天下的主人”。这是一个很奇特逻辑推理,一个从奴隶到将军的转换是一个血腥的过程,“一将功成万骨枯”。其实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即没有奴隶也没有将军。
    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也有“有”和“无”两个概念。老子的有无说的是生命之本,黑格尔说的有无则是概念之初,也就是老子说的“无名”。黑格尔的有无一开始叫纯有和纯无,它们之间并无差别,纯有等于纯无。通过变异发展,纯有变成了有,或者翻译为存在。这个有区别于无并且与无相对立。这个有建立了一个实存,而无对此加以否定。事物的发展按照这个模式就是辩证的否定之否定,亦即是老子所说的“损之又损”。要知道老子可是比黑格尔早两千年说出这个原理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8: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慧宇居士 于 2014/4/6 00:21 编辑

【慧宇解老】——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慧宇解评】
    《金刚经》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五色,五音,五味,猎杀,财宝都是“相”,也就是表象。《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意思是说,修行证到了开悟的阶段,意识返归内心,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固执的坚持对感官的依赖,成了修行的障碍。    “五色令人目盲”,有一句话叫“眼见为实”,其实未必。因为你看到的不过是事物的表面现象。五颜六色的花花世界会使人只看到眼前的虚幻不实的表象,看不到事物与生命的本质。众生芸芸,有多少人沉溺于声色犬马,徘徊在生死边缘,就像一个睁眼的瞎子一样。
    “五音令人耳聋”,五音六律的本质其实是大脑真气运行波动产生的旋律,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人,其大脑内在的旋律是大有区别的。产生区别的因素有,成长的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在成长的过程中主要接受的是什么样外在的旋律;在成长的过程中被灌输的是什么样的教义或思想以及形成怎么样的人生观;即便是成年以后,一些重大的事情或遭遇也会改变一个人对旋律的感受,这种改变其实是对其大脑真气运行状态的改变,这种改变其实是大脑对听到旋律的共鸣点改变了。
    人在精神状态好的时候,可以耐受很多不同风格的音乐旋律。测试一个人适应哪种音乐风格,可以在他最疲倦的时候,也就是在大脑真气最混乱的时候进行。适合他的音乐旋律会引领大脑的真气沿着熟悉的经络顺畅运行,不会产生难受的感觉,身体也会轻松一些。不适合他的音乐旋律会引领真气朝着从未走过的经络运行,真气堵在某一点会异常的难受,这种感觉甚至能让人疯狂。
据说有一种死亡音乐,听了能让人失去生存的愿望,有当时就自杀的案例。也是一种独特的旋律作用于大脑的真气,产生了活着不如死去的想法。

    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宗教唱诵虽说在实质上并无区别,但在形式上各不相同。它们之间是格格不入的感觉,各自诚信并深陷其中的人念唱得摇头晃脑,怡然自得。不信的人听得云山雾罩,不胜其烦。
    再比如有些老北京人喜欢唱京剧,很多中老年人喜欢唱红歌,一些青少年人喜欢听摇滚重金属。他们之间的感觉也是格格不入。不同风格的旋律会让真气的运行偏离原来习惯性的轨道,可能会进入死胡同,一些被人疯狂追捧的歌曲在不喜欢的人听来可能会起鸡皮疙瘩。那些喜欢听红歌唱红歌的中老年人,基本上是听着红歌长大的。他们并不是多么怀念过去的苦日子,而是红歌旋律的轨迹已经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大脑里,时隔多年红歌在耳边响起,因共鸣产生的感觉在大脑中顺畅运行的时候,会让人莫名的兴奋。但是这种莫名的兴奋无可避免的会左右一个人的道德取向与价值取向。正是因为音乐旋律是大脑真气运行态外在的表现,所以音乐旋律对人的思想、情感、意向、取舍有着非比寻常的影响力。你只要能改变一个人对不同风格的音乐旋律的好恶,就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一个人的认知。
    老子为什么说“五音令人耳聋”?有一句话叫一叶障目,一曲“多么熟悉的声音”可以在短时间内占据一个人的思绪,而不再去感知周围其它的事情。
    “五味令人口爽”,山珍海味吃到嘴里感觉当然很爽,但是过了嗓子眼就是屎。问题在于,不管你吃了什么好东西,吃了多少,最后剩下只是一种感觉,也就是一股真气流。好吃的食物会让嗓子眼的肌肉紧张,会拼命的想把东西尽快的咽下去。只有当食物通过嗓子眼的时候,才能缓解那里的紧张。而难吃的食物会让胃的肌肉紧张,只有吐出去才会感觉好一点。一提到屎人就会恶心,苍蝇却甘之如饴。所以好吃与难吃只是一种表象,本质还是真气在起作用。老子说的“味无味”,其实是美食的最高境界, 控制了味觉神经的真气,随时都可以体会品尝美食的滋味。而追逐感官的刺激只能让人失去真我,流转于世俗的滚滚红尘中。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猎杀是一项残忍的活动,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逞一时之快大肆杀害动物,是一种不人道的行为,从心性上来讲,和为了权利利益杀戮人类两者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人看到死猪觉得是美味,垂涎欲滴;看到死人就会觉得恐惧,毛骨悚然。那是因为产生了共鸣,感同身受。若是泯灭了人性,失去了对其他人痛苦,恐惧,悲伤,绝望的共鸣,那么这样的人就不能称之为人。其中一些能力小的叫鬼,能力大的叫魔。我想很多人都感受过并能回忆起那些魔鬼横行的年代。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把它改一下:“忘记了过去的痛苦,就意味着对人性的背叛”。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所谓难得之货指的是那些値钱而又稀少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一定有什么实用价值,却是人们追逐的对象。金玉满堂大概是这些人心目中理想的状态,却“莫之能守”。只不过是莫之能守也得守。你守着一屋子的金银财宝还能干什么其它的事情呢?我们管这样的人叫守财奴。“行”,可以理解为世间的各种社会行为,也可以理解为修行。“难得之货”对这两种“行”都是有影响的。一个孜孜不倦的钻营财富的人,德行的积累对他又有什么意义呢?就像黑格尔说的:“正如经验对于知识是首要的,而理论的洞见对于公私生活中的干练精明,则甚至是有害的”。于是人们放弃了对生命的本质与生存的意义的沉思,转向了生活的奢靡和欲望的放纵。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这个“腹”不是口腹之欲的腹。腹为丹田所在之处,是固态的真气聚集的地方。“实其腹”就是提高自己的修为。圣人修行,不是为了增长见识,而是为了“复归于朴”,即让自己与道相合,进入无为的境界。“无为而无不为”,这样的境界对于人类,对于每一个人难道没有吸引力吗?难道我们还要把自己的身心乃至生命奉献给上帝,奉献给真主,奉献给“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仔细想想,迷信真的是不可理喻,但也是残酷的现实。为什么迷信,是因为见到了神通。任何宗教都是以神通作为基础。至于个人迷信或个人崇拜,都伴随着一场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要是大家都“为腹不为目”,谁还会去理会什么“创世纪,伊甸园,诺亚方舟,生死约定”之类的神话?谁还会去理会什么“伟大天才,人民救星,星宿下凡,万寿无疆”之类的说辞。生活会更为轻松,人生会更为圆满。因为我们抛弃的是心灵的枷锁。
    “故去彼取此”,去什么?取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去有为,取无为;去妄念,取清净圆明;去贪欲,取节俭;“无智亦无得”,去的是小聪明,取的是大智慧。

 楼主| 发表于 2014/4/11 16: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宇解老】——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处)天下。
【正误】
    (通行本)是这样写的:“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这是一个非常可笑的错误。得宠跟受辱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天差地别,但你的得宠也是被别人宠,你还得请客送礼,感恩戴德。你再觉得高人一等也不过是一个奴才。普天之下,在上面的只有皇帝,但到了皇帝那里就不叫宠而叫尊了。宠辱的主体是掌握权势与财富的人,而受体则是服从权势和接受财富的人。宠辱的得与失都是处于下位,不可能“宠为上”。

    “贵为身於为天下,若可以橐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楚简本)
    “贵为身於为天下,若可以橐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女可以寄天下矣”(帛书本)
    “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於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河上公本)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黄元吉本)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王弼本)。
    这里,关键字是“寄”与“托”。这两个字在当时是什么含义已不可考。但从传抄的混乱说明后人对这两个字的含义不是很明了。从现在看,这是两个近义字,一个寄存,一个托付,都有暂时的意思,连起来是寄托。使得自爱与自贵显得区别不是很大。老子说:“自爱不自贵”,这两个范畴在老子这里显然是不一样。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自贵只能暂时居于天下,自爱才能活得天长地久。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处天下”,我在一本书里见过这样的版本,觉得很贴切,就记了下来。这次一查出处,能找到的版本都没有这么写的。只好作为一个疑案先搁起来。
【慧宇解评】
    老子这一章的核心思想就是“没身不殆”。也可以叫“不生不灭”
这个“不生不灭”太玄虚了,太难以理解了。老子在这里用非常简明的说法诠释了“不生不灭”,抛开世俗的羁绊,直接的证入无为的境界。
    关于“没身”,《金刚经》和《心经》都有论述。《金刚经》说:“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说的都是一个意思。 关于“没身”,《道德经》中也多有涉及。所谓“没身”其实是修炼的结果,“道冲而用之”,于是真气归根,“归根曰静”。“归根”,这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凡俗之人思绪万千,连绵不断,根本静不下来。他们习惯了这种状态,也不想静下来。静反而不正常,是有毛病了。你看一个人宅在家里,好静不好动。其实他只是身体静了,他的思绪却如脱缰的野马奔腾不息。真气拥堵如北京二环的晚高峰。只有在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突发情况,紧张得浑身哆嗦的时候,才想到了静。也非常羡慕身边一些能不哆嗦的人,夸他们“每逢大事有静气”。其实这些人只不过是真气出来得少一些而已。所谓“流转生死”就是:在外人,外事,外物的引导制约下,真气在体内生发,运行,消散。只要体内的真气总量足够多,那就是生;当真气总量下降的生死线以下,不足以维持真气在体内正常运行的时候,那就是死。所谓“不生不灭”,就是说只要你能做到不让真气生发,就能不死。也就是老子说的“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回复到生命本来应该有的状态。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老子在这里说的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在社会关系的各个层面上,得到上级领导的宠信都有可能收获一定财富与权势,会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而失去了宠信则意味失去了原有的地位与利益。接着面临的就有可能是灾祸与羞耻。人们很惧怕这样的灾祸降临到自己身上。得宠与受辱关乎人的社会地位乃至于生死,有一句话是:人往高处走。还有一句话是:高处不胜寒。越是高的位置,权势名利的争夺越激烈。一旦失宠,就可能是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不由得不让你重视甚至表现得一惊一乍的。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宠和辱都是居人之下者的一种切身的感受,切身到面对自己的上级领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灾祸降临到自己头上。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从得宠到失宠,本身就有一个地位和感觉上的巨大的落差,从不可一世到遭人白眼,会有一种强烈的屈辱感。何况接下来很可能要面对欺辱与灾难,这怎能不让人感到震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灾难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争先恐后的趋吉避祸。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灾难之所以能对我造成伤害,是因为我有一个脆弱的身体。“没身不殆”。没身是怎么一回事,只有亲证才能说清楚。从字面上理解,无非就是把身体空了,真气归根。进入无为的境界,“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一方面是,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如如不动”。另一方面,因为没身,什么样的人和事都不能伤害到自己。所以如果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尊贵无比也许可以一生荣华富贵。如果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虚耗自己的精力与真气,就可以自然而然的更长久的生存于天地之间。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等我修到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世间的人情冷暖,风雪严寒,艰难困苦,天灾人祸还能奈我何?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处)天下”。老子说:“自爱不自贵”,“自爱”是意识对自身的自我相关的全面的认知人的生命是道的外化,是世间横贯虚无,有限和无限三个大千世界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这样的东西是不是比世间一切金银珠宝都要珍贵,都值得我们好好地去爱惜?“奈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老子把人提到了“万乘之王”的高度,无奈百姓不知道自爱,“皆注其耳目”,吃喝嫖赌抽,“圣人皆孩之”,在圣人看来,这些老百姓都幼稚得像孩子一样。而“自贵”则是世俗中的差别法,在相互关系中通过分辨差别来找寻一个能让自己高人一等的理由。如果说“自贵”是人之常情的话,那么把高低贵贱上升到理论就是居心险恶。什么天尊地卑男尊女卑,尽管你贵为天子也不过是吃喝拉撒睡,七情六欲那点儿屁事儿。哪怕是三宫六院,酒池肉山,穷奢极恀,洪福齐天,灯油耗尽之日也不免长吁短叹,遗憾无限。皇帝为什么都想寿与天齐,万寿无疆?那是因为拥有天一样的尊宠权威却没有与之相应的天一样的寿命,终归是造化弄人。“贵以身为天下”,又能贵到哪儿去?不过是肉眼凡胎的作作表面文章,哄得大伙山呼万岁罢了。爱以身为天下”,身就是天下,心也就能包容天下。“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00: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宇解老】——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处)天下。
【正误】
    (通行本)是这样写的:“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这是一个非常可笑的错误。得宠跟受辱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天差地别,但你的得宠也是被别人宠,你还得请客送礼,感恩戴德。你再觉得高人一等也不过是一个奴才。普天之下,在上面的只有皇帝,但到了皇帝那里就不叫宠而叫尊了。宠辱的主体是掌握权势与财富的人,而受体则是服从权势和接受财富的人。宠辱的得与失都是处于下位,不可能“宠为上”。

    “贵为身於为天下,若可以橐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楚简本)
    “贵为身於为天下,若可以橐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女可以寄天下矣”(帛书本)
    “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於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河上公本)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黄元吉本)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王弼本)。
    这里,关键字是“寄”与“托”。这两个字在当时是什么含义已不可考。但从传抄的混乱说明后人对这两个字的含义不是很明了。从现在看,这是两个近义字,一个寄存,一个托付,都有暂时的意思,连起来是寄托。使得自爱与自贵显得区别不是很大。老子说:“自爱不自贵”,这两个范畴在老子这里显然是不一样。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自贵只能暂时居于天下,自爱才能活得天长地久。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处天下”,我在一本书里见过这样的版本,觉得很贴切,就记了下来。这次一查出处,能找到的版本都没有这么写的。只好作为一个疑案先搁起来。
【慧宇解评】
    老子这一章的核心思想就是“没身不殆”。也可以叫“不生不灭”。这个“不生不灭”太玄虚了,太难以理解了。老子在这里用非常简明的说法诠释了“不生不灭”,抛开世俗的羁绊,直接的证入无为的境界。

    关于“没身”,《金刚经》和《心经》都有论述。《金刚经》说:“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说的都是一个意思。 关于“没身”,《道德经》中也多有涉及。所谓“没身”其实是修炼的结果,“道冲而用之”,于是真气归根,“归根曰静”。“归根”,这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凡俗之人思绪万千,连绵不断,根本静不下来。他们习惯了这种状态,也不想静下来。静反而不正常,是有毛病了。你看一个人宅在家里,好静不好动。其实他只是身体静了,他的思绪却如脱缰的野马奔腾不息。真气拥堵如北京二环的晚高峰。只有在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突发情况,紧张得浑身哆嗦的时候,才想到了静。也非常羡慕身边一些能不哆嗦的人,夸他们“每逢大事有静气”。其实这些人只不过是真气出来得少一些而已。所谓“流转生死”就是:在外人,外事,外物的引导制约下,真气在体内生发,运行,消散。只要体内的真气总量足够多,那就是生;当真气总量下降的生死线以下,不足以维持真气在体内正常运行的时候,那就是死。所谓“不生不灭”,就是说只要你能做到不让真气生发,就能不死。也就是老子说的“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回复到生命本来应该有的状态。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老子在这里说的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在社会关系的各个层面上,得到上级领导的宠信都有可能收获一定财富与权势,会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而失去了宠信则意味失去了原有的地位与利益。接着面临的就有可能是灾祸与羞耻。人们很惧怕这样的灾祸降临到自己身上。得宠与受辱关乎人的社会地位乃至于生死,有一句话是:人往高处走。还有一句话是:高处不胜寒。越是高的位置,权势名利的争夺越激烈。一旦失宠,就可能是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不由得不让你重视甚至表现得一惊一乍的。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宠和辱都是居人之下者的一种切身的感受,切身到面对自己的上级领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灾祸降临到自己头上。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从得宠到失宠,本身就有一个地位和感觉上的巨大的落差,从不可一世到遭人白眼,会有一种强烈的屈辱感。何况接下来很可能要面对欺辱与灾难,这怎能不让人感到震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灾难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争先恐后的趋吉避祸。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灾难之所以能对我造成伤害,是因为我有一个脆弱的身体。“没身不殆”。没身是怎么一回事,只有亲证才能说清楚。从字面上理解,无非就是把身体空了,真气归根。进入无为的境界,“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一方面是,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如如不动”。另一方面,因为没身,什么样的人和事都不能伤害到自己。所以如果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尊贵无比也许可以一生荣华富贵。如果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虚耗自己的精力与真气,就可以自然而然的更长久的生存于天地之间。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等我修到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世间的人情冷暖,风雪严寒,艰难困苦,天灾人祸还能奈我何?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处)天下”。老子说:“自爱不自贵”,“自爱”是意识对自身的自我相关的全面的认知人的生命是道的外化,是世间横贯虚无,有限和无限三个大千世界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这样的东西是不是比世间一切金银珠宝都要珍贵,都值得我们好好地去爱惜?“奈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老子把人提到了“万乘之王”的高度,无奈百姓不知道自爱,“皆注其耳目”,吃喝嫖赌抽,“圣人皆孩之”,在圣人看来,这些老百姓都幼稚得像孩子一样。而“自贵”则是世俗中的差别法,在相互关系中通过分辨差别来找寻一个能让自己高人一等的理由。如果说“自贵”是人之常情的话,那么把高低贵贱上升到理论就是居心险恶。什么天尊地卑男尊女卑,尽管你贵为天子也不过是吃喝拉撒睡,七情六欲那点儿屁事儿。哪怕是三宫六院,酒池肉山,穷奢极恀,洪福齐天,灯油耗尽之日也不免长吁短叹,遗憾无限。皇帝为什么都想寿与天齐,万寿无疆?那是因为拥有天一样的尊宠权威却没有与之相应的天一样的寿命,终归是造化弄人。“贵以身为天下”,又能贵到哪儿去?不过是肉眼凡胎的作作表面文章,哄得大伙山呼万岁罢了。爱以身为天下”,身就是天下,心也就能包容天下。“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22: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宇解老】——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正误】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帛书甲乙本)是“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我以为应该是执古之道。理由是,道早在老子那个时代的古代就已经被人们发现、认识和运用。老子还有一句话:“古之善为道者”,老子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他所说的古代应该距今也得有四五千年。我想,谁也不会认为在老子的那个年代,是天下有道,那么何来执今之道呢?就连老子也不认为他生活的年代有道,否则他不会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也不会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失望之情,溢于言表。“执今之道”,现今天下有道吗?


【慧宇解评】
    这一章是对“道”的具体描述。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 ,
对于人来说,道是一个神秘的东西。它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
    “此三者不可致诘”,“道”的这三种特质就是用现代科学也说不清楚。
    “故混而为一”,对于“道”我们只能模模糊糊的看到一个影子,也就笼统的称之为“一”。
    “其上不徼”,这个影子从宏观上大到看不到边际,
    “其下不昧”,在微观世界的细微之处也能找到它存在的痕迹。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我们寻找线索,搜寻证据也无法说出它到底是什么,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相”,只能说它是无相无形。
    “是谓恍惚”,恍惚是修炼中的一种状态,是见“道”的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恍惚之中似有似无,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无奈只能说道像神龙一样既不见首也不见尾。古人见道,我不知道是怎么得来的。可能是史前文明,也可能是地外文明。反正道不可能只眷顾现在地球上的人类,相反,现在地球人与道还相去甚远。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我们要是能够把握住古人留下的对道的认识,来规范我们对自己、对别人以及对整个社会的看法和行为。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让我们返回到自己内心的深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去感悟和发现道之形与道之用,去体会“古之善为道者”他们的意境。生命不是从无演变进化出来的,而是道的外化。地球的生命,绝对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绝不是宇宙中唯一的一朵生命之花。精神的发生与发展是源于“道”。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向道的回归。所以老子说“天下之物生于有”,这个“有”指的就是“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就能了知“道”外化出天地万物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道纪”。这个人类文明发展的每一个进程都可以说就是“道纪”,道的纪元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23: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宇解老】——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不成。)

【正误】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非溺(弱)玄达,深不可志”(楚简本)
    “古之□為道者微眇玄達深不可志”(帛书乙本)
    老子的“士”应该指的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不会单指修道之人。否则也不会有“上士,中士,下士”之说。我以为,楚简本的“士”是误传。
    “竺(孰)能浊以朿者,将?清。竺(孰)能仄以往者,将余生”(楚简本)
    “浊而?之徐清女以重之徐生”(帛书甲乙本)
    从词句的完整和意思的通顺来看,楚简本无疑是最好的。从意思的表述来看,楚简本和帛书甲乙本基本一致。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不成”,楚简本没有这最后一句。从字面的意思看,这一句话的含义有点窄,缺少了前面的大气。疑是在传抄的过程中,把前人的注解当成正文留了下来。

【慧宇解评】
   “古之善为道者” ,古代悟道证道的人。老子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古人,而古人的古人,怎么也得生活在三五千年以前。那个时候应该是蛮荒时期,和“善为道”好像是无法联系在一起。于是只能这样设想,在那个时期存在着一个先进的史前文明或者地外文明的介入。我更倾向于地外文明的介入。在几乎相同的时期,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以及犹太文明中,都存在地外文明介入的痕迹。上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不是人。而我们中华民族的“古之善为道者”,看起来和蔼可亲,谦虚谨慎,像一个邻家的怪老头。如果说我们的“古之善为道者”也是外星来客的话,他们跟上帝那伙外星人肯定不是一拨的。他们到地球只是来做客,不是来掠夺,也不想统治地球。他们对地球人充满善意,把自己对宇宙和生命的奥秘的解读留给了我们古华夏民族之后,或许就已经离开了地球。这个解读就是我们在老子的《道德经》看到的关于“道”的学说。但是,这个“道文化”似乎并没有被当时的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老子本人对此也多有抱怨,“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世人莫能知,莫能行”。也许是这个理论对于当时的文明来说太过于超前了。“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于是“犹兮其贵言”。怎么说才能让人明白呢?问题是怎么说世人也不明白。犹豫再三,也只能是像《金刚经》说的:“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了。“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问题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不言之教”又有几个人能接触到?普天之下能够获益的人少之又少。不像上帝真主,连蒙带唬,连哄带骗,好多人就相信了。
    那么“古之善为道者”是不是《道德经》中常常提到的圣人呢?这个还真是不好说。我觉得应该还是有区别的。圣人是一些遵循“古之善为道者”传授的学说和方法,通过刻苦的修炼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境界的地球人。

   “微妙玄通”,通达一切玄妙之法,神通无碍。

   “深不可识”,他们修行之深让普通人无法看清其真实的状态,神龙见首不见尾。 《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样的境界作为一般人能理解吗?能感同身受吗?根本不可能。按理说菩萨的道行应该是低于“古之善为道者”,所以老子只能从一些表面现象去形容他们的存在。他们行走世间,为人处世非常低调,不为人们所认识。于是通过几个方面简单的介绍一下:

    “豫兮若冬涉川”,他们做事小心翼翼,像走过初冬结冰的河;

    “犹兮若畏四邻”,说话考虑再三,生怕街坊四邻传闲话。

    “俨兮其若客”,接人待物像去别人家做客一样不苟言笑,正襟危坐。

    “涣兮若冰之将释”,处理事情有板有眼、不急不躁、按部就班,就像坚冰融化,抽丝剥茧。

    “敦兮其若朴”,给人的印象敦厚温良,朴实无华。顶天立地,

    “旷兮其若谷”,像山谷一样的胸怀宽广。

    “浑兮其若浊”,为度众生行走于五浊恶世,“以百姓心为心”,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既然行走于五浊恶世,面对着邪恶残暴,就不可能无动于衷,超然事外。百姓穷困潦倒,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悲天悯人,善待一切众生,“为天下浑其心”。浑,浑浊。感同身受,真气同样会混乱。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随时可以恢复到清静无为的状态。
    顺便说一句,这就是圣人与上帝的区别。试想上帝会对百姓的艰难困苦感同身受吗?它是高高在上的神,拥有绝对的权威。它可以决定下面蝼蚁一样的众生的生死,它可以因为一时的不满用大水毁掉人类。上帝说:“我要将我所创造的人类、都从地上擦灭∶无论人类兽类或爬行动物,以及空中的飞鸟,都要擦灭,因为我后悔造了他们。我要使洪流大水临到地上,来毁灭天下凡有血肉的,就是有生气的活物∶凡在地上的都必溺死。《旧约·创世纪》”。这就是圣人与上帝在地位、观念、心性、做法上的区别。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相信上帝而对圣人却不屑一顾?那是因为“百姓皆注其耳目”,他们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而不是仔细想想是否真的有道理。当然,简单的比较说明不了问题,那我们就把比较搞得复杂一点。信仰上帝比信仰魔鬼要强得多,上帝是统治,是利用,而魔鬼是要毁灭。在圣人几乎已经完全的销声匿迹的情况下,魔鬼把上帝衬托得成了一个救世主。“只要你相信,就能得救”。那么是“道法自然”,外化出天地万物。还是上帝用六天创造天地万物?你相信哪一个?显而易见是上帝在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从“道”的角度看,上帝也不过是一个有限的存在,它却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至高无上的,无所不能的东西。跟“古之善为道者”相比,它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真正的入了静,在外人看来就跟死了差不多。修行没有到家,很难真正的入静,若勉强入静,也很难从里面出来的。因为真气并没有完全的归根,会兴风作浪使人入魔。圣人能从绝对安静的状态下走出来,靠的是意念对真气的控制力,“心使气曰强”,就是这个意思。若是控制不了真气,反过来被真气扰乱,就叫气迷心,也叫走火入魔。真气是火,邪念是魔,魔上加火,焉能不意乱神迷。练功就怕出现这种情况。
    冬眠的青蛙钻到泥里,不吃不喝不呼吸,像死了一样,其实这就叫清静无为,比埋在地下的瑜伽大师还要强。来年从泥里出来,又是一个欢蹦乱跳的小青蛙。一般人没有这种能力,就算进入了这种清静无为的假死的状态,单靠自己他也活不过来。人处在生命链条的顶端,但从这一点看比不上一只小青蛙。一个人若是能把青蛙的这点本事学到,他就是一个大气功师。人何以比不上青蛙,就是因为人太聪明了,聪明反被聪明误。

    “保此道者不欲盈”,保有这种能力的诀窍就是进入空灵的境界,不要让体内的真气充盈。“不欲盈”,简单的三个字,包含着很深的道理。凡俗之人有七情六欲,有诸多牵挂,想要“不欲盈”是根本做不到的。金钱美女,爱恨情仇,心念一起,真气马上就出来了。业力有多大,出来的真气就有多大。世人的意识依现实而产生,依现实而存在。因而意识便被牢牢的束缚在现实之中。哪怕一时一刻一分钟离开了现实,意识就会不知所措,惊慌乃至于恐惧。何以如此?现实中的具体事物以其对意识的影响力与意识产生了相应的连系。这个影响力最终表现在体内真气出来的多与少。意识不敢离开现实是因为意识不敢面对离开现实之后体内激荡的真气态。有时意识不敢面对现实是因为恶劣的现实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既不敢离开现实又不敢面对现实,这就是迷茫中人的矛盾的心理状态。“宠辱若惊”,惊出来的真气太多,产生的压力会让人不堪重负。这个“压力”就是真气对感觉系统产生的作用力。
    人为什么会抑郁?就是因为不能正确的理解和处理意识和真气的关系。在繁杂的现实压力下真气一旦失控,意识就会无能为力,无所适从,越挣扎陷得越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绝望而自杀的不胜枚举。
    “不欲盈”就是意识既不主动的去挑逗真气,也不在外人外事外物的影响下被动的胁迫真气。“如如不动”,意识不动,真气就不动。“万物方作,吾以观其复”,只要真气稍一出来,意识就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真气自己回去。只有这样,才能在世俗生活中真正的做到“尊道而贵德”。那些凡夫俗子利欲熏心,控制不住自己的真气,却想要把自己装成一个圣人。一肚子的男盗女娼,满嘴的仁义道德。把嘴说出花儿来也是枉然。行将就木之时,呜呼哀哉,悔之晚矣。   
 楼主| 发表于 2014/4/21 21: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宇解老】——第十六章

    致虚恒(极)也,守中(静)笃也。万物方(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正误】
    致虚恒也,兽(守)中笃也,万勿(物)方作,居以颁复也(楚简本)
    至虛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帛书甲本)
    至虚极也,守静督也。万物旁(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帛书乙本)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通行本)
    楚简本是最早的版本,这一章说的也最接近于老子的本意。理由如下:
    “致虚恒也,守中笃也”,虚是一种状态,也可以说是无为的状态。虚就是虚,不虚就是不虚,没什么极不极的。难道能把虚的状态分为低级,中级,高级?“致虚极”是误抄或篡改,正确的应该是“致虚恒也”,意思是进入一种虚静的状态并把这种状态长久的保持下去。
    至于“守静笃”,静是一种境界,静下来了,不用你去守。静不下来,守也是白守。正确的应该是“守中笃也”,守中是一种方法。通过守中让真气归根,“归根曰静”,是入静的方法,真气归根,全身通泰,大脑一片清净。“笃”,守住了不动。有人说抱一就是守中,其实他根本不了解两个词的意思。抱一是一种境界,是圣人,佛,菩萨的境界。跟守中没有可比性。
    “万物方作,吾以观其复”,只要是真气一冒头,我就看住了让它自己乖乖地回去。老子这里说的和佛家的止观是一个意思。“观”,在一旁静静的冷眼相看,完全从思想,情欲,利益中解脱出来。“万物并作”是误抄,老子说“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要是“万物并作”,所以的真气一起出来,那就是到了天下大乱的地步了。不是精神癫狂就是病入膏肓,意识自己都已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了,还怎么去守?怎么去观?
    帛书甲本的“守情表也”  肯定是误抄。《红楼梦》中有一句:“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情是世俗中感觉的一种共鸣,跟虚静不在一个层次上。菩提萨埵的意思是觉有情,但这个情是悲情。是发愿普度众生的原动力,根本不是守与不守的问题。那些把帛书本当做唯一真本的人,一字不变的去解释。楞是把这一句话牵强附会的给解释出来了。

【慧宇解评】
    “致虚恒也”,长久的保持在一种虚静的状态。关于虚有两种解释,一种说的是真气的多少,身体里面真气少了为虚,真气多了为实。对此又有两说。一种是现行中医理论认为虚分气虚和血虚,虚表明身体不好,需要补气补血。另一种是老子的观点,认为身体里真气少是健康的表现,真气要归根。真气多就是火大,是百病之因。虚还有一种解释是物质的极细微的存在状态。比如到了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的微观的存在。于是“致虚”就有了两种解读,一种是指身体的真气归根,进入虚静的状态。另外就是从微观的层面,从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的层面去把握身体,从而完成向道的回归。
    “守中笃也”,“中”,用现代科学去解释就是十字坐标的中点。十字坐标的纵轴往上是无限,往下是虚无,这个中点就是有限。十字坐标的横轴往左是过去,往右是未来,这个中点是现在。守住了现在,过去的一切,所作所为,所得所失如过眼云烟。未来的一切,不去想不去望,顺其自然。守住了自己的有限,不在虚无与无限之间循环往复,自卑自傲,患得患失,流浪生死。就是老子所说的“守中”。这两句话应该可以反过来读,守中致虚。守住了现在和有限,向着虚静的状态发展。
    “万物方作”,“万物”——人的情感,欲望,想法和行为的幕后主使是真气,因为它形态各异,层出不穷,所以老子在这里把千变万化的状态的真气称之为万物。修炼的目的是达到虚静的状态,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俗之人心猿意马,想静也静不下来。意识与真气是阴阳相对的两个方面,它们永远处于不可调和的争斗之中。意识是君,真气是臣。意识可以把真气调动出来,却没有办法让真气回去。老子为什么说“观复”?就是让意识别去管真气,到时候它自己就回去了。对治的方法就是在真气刚出来的时候就看住了它,若是等到“万物并作”再想办法就晚了。所以老子说“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
    “吾以观其复”。“观复”,意识在一旁看着真气回去,勿助勿忘谓之观。有人以为观复就是回过头来去看过去的历史,欣赏过去留存的文物,这是误解。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各路真气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大本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归根曰静”,真气回归到生命的根基,整个人才会真的安静下来。
    “是谓复命”,回复的生命本来应有的状态。
    “复命曰常”,什么是正常?世俗中这个标准不高,只要是随大流都算是正常。到了老子这儿这个标准就太高了,真正的静下来,红尘之中大概也没有几个人。只有这种状态才是正常的,那么,世俗中的七情六欲,吃喝拉撒睡倒是不正常了。这就要看从哪一个角度去看问题。从生活的角度看,生命离不开这些东西。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从开悟的角度看,生活其实很简单,而生命其实很玄妙。“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世俗中的“正常”和开悟后的“正常”不在一个境界里,“麻雀焉知鸿鹄之志”。世俗之人怎么会理解圣人的世界观呢?“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只有到了临死前的回光返照,抛开了世俗的一切羁绊,人们才会明白“死去原知万事空”。不过也有例外,财迷心窍的谓之守财奴,死到临头伸出二指不肯咽气。只是因为灯碗里点了两个灯芯。权迷心窍的谓之守权奴,死到临头想的是如何把权力交到自己后代的手上。像这样的人死前是没有回光返照的,虽说临死前身体里的真气已经很少了,但因为迷,真气态一直混乱,静不下来。
    “知常曰明”,只有了解知道生命本来应有的状态,才能说是真的明白。老子在后面还说:“和曰常,知和曰明”,这里的“和”指的是在“一”的境界里的阴阳相合,可以说这是圣人,佛的境界。只有理解了“和”的意境才能说是明白。“知常曰明”与“知和曰明”说的其实是同一个境界,同一个思想。
    “不知常,妄作凶”,如果你不知道这些,流连在虚妄的七情六欲,吃喝玩乐之中,凶险和灾祸就有可能降临到你的头上。
    “知常容”,知道了生命的本质,生命本来应该有的状态,就会从容、宽容、包容天下。
    “容乃公”,包容天下才能真的出以公心。
    “公乃王”, 出以公心则可以领袖天下,“圣人用之则为官长”,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应该是一个圣人,而不是用权力与财富的光环点缀的一个世俗的穷凶极恶的专制者。
    “王乃天”,把一个国家治理好就下和民心,上合天意,即符合天地万物的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一个由圣人领导的无为而治的国家是合于道的,这样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一个用道的理念规范自己的言论行动来为人处事的人,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好人。若是能够刻苦的参悟修炼,明白了道对生命的重要性,让自己的精神与肉体脱离世俗的羁绊而合于道,就能健康长寿乃至长生不老。“没身不殆”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被理解的,因为它超出了人们的认知和欲求。其实,辟谷在一些小众范围内已经开始尝试着去做,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辟谷与没身还相去甚远,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一个人证到了“没身”的境界就可以不惧任何灾难,“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以其“善摄生”。那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都能做到“没身”,做到“善摄生”,人类是不是可以避开很多的天灾人祸,和“思想极大的提高,物质极大的丰富”这样毫无根据的假设相比,防患于未然,立足于不败之地是不是要更好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15: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宇解老】——第十七章

    大(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正误】
    大上,指的是圣人。大者道也,“强为之名曰大”。合于道的人也可以称之为大,“天下皆谓我大”。上者,圣人居众人之上。“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必以其身后之”,圣人不会高高在上、不会目中无人、不会恃强凌弱、不会巧取豪夺,不会骄奢淫逸,不会草菅人命。他带领人民群众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谓“大上”。如果老子说的真的是“大上”而不是“太上”,那么太上老君这个称谓的起源就成了问题。
    “下知有之”,有的版本是“不知有之”。两者的意思大相径庭。


【慧宇解评】
    “大上,下知有之”, 道与圣人,一般老百姓都知道。
    “其次亲之誉之”,在他们当中,善良明白的人会去亲近,赞美道与圣人。
    “其次畏之”,而浑浑噩噩,庸庸碌碌的人会畏惧远离道与圣人。
    “其次侮之”,那些邪恶的人会污蔑辱骂道与圣人,因为他们的思想行为与道格格不入。道的精神,圣人的理念会妨碍他们强取豪夺,作恶多端。

    这就是为什么道行天下是如此的艰难。一句话叫“道不远人,人自远道”,其实道就在每一个人的身体里。所以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我们每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包括很多潜在的特异功能都是道的外在的展现。世俗之人被眼前的利益,欲望,冲动迷住了双眼,他们只看重自己能理解的直观的现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宁可做个饱死鬼,有钱就比没钱强。世俗中的欲望得失主宰着人们的主观愿望。一些邪魔外道趁机蛊惑人心,用现实的利益诱惑,用痛苦和死亡威胁。人们宁愿相信上帝真主,皇帝老儿,伟大领袖,用来填自己空虚的精神世界,也不愿意去内心寻找“道”带来的宁静与解脱。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是因为他们不信。“信”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词。世上的任何宗教,任何学派都强调“信”。“信基督就能得救”,“主信独一”。我们通常会把信说成信仰,就是相信一个高高在上的东西。那么这个高高在上的东西是什么呢?我说过,任何宗教的基础都是神通,也可以理解为特异功能。一些狗屁不通的说辞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相信?就是因为其中夹杂一些常理难以说清楚的神通。正是这些说不清楚的神通让凡俗之人相信了那些稀里糊涂的理论说教。还有就是把学识,财富,权势这种世俗的变换不定的因素当做判别和划分人群的绝对的标准,并以这种划分为基础衍生出一系列的有关国家和社会的认知和管理的理论学说。把世俗有为法的一些观念当做判别是非的最高标准是非常危险的做法,这样所谓的真理就成了任人捏顾的口香糖。因为世俗的有为法“其无正也”。比如当财富成为划分人群的标准时,在产生了富人贵穷人贱的观念的同时,也产生了杀富济贫的做法,并且这种做法在马克思学说的引领下达到了高潮。结果是整个富人阶层强制性的被消失了。但是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于是在富人阶层消失之后再产生的就不是简单的富人阶层而是变异了的权贵阶层,因为这种富贵是伴随着权力产生的。《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类似的说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说出大天来也离不开有为法,也不可能离开有为法。因为所有这一切包括最基本的教义都没有超出有为法的范畴。正因为如此,才更容易为世人所理解和接受。在现在有谁还相信“道”呢?即便在老子那个时代也不容乐观,所以老子说“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母者道也,道生万物,所以道是母亲。所以,任何人,任何神,任何宗教,任何组织称自己是人民群众的父亲或者母亲,都是贪天之功据为己有,都是别有用心的胡说八道!
    “悠兮其贵言”,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世人莫能知,莫能行”。老子为什么少说甚至是不说?是因为老子的话没有人愿意听,也没有人听得懂。更没有人愿意照着做。他们被世俗的名利欲蒙住了眼睛和耳朵。老子不愿意对牛弹琴,才会“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人类和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是谁的功劳?难道是上帝耶和华?是真主安拉?还是皇帝领袖?都不是。所有这一切,都是生命中本身就有的“道”。当真的到了世界大同的那一天,大家会说,世界本来就该如此啊!生活本来就该如此啊!也许,到了世界大同的那一天,就没有圣人与俗人之分了,大家都是圣人,也都是凡人。《金刚经》说:“佛说有我,即非有我,是名有我”,到了那一天,佛与凡人的区别也就难以分清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楼主| 发表于 2014/4/28 10: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宇解老】——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正误】
    (《帛书本》: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我以为通行本的这一章符合老子的一惯主张,帛书本的这一章让我有点困惑。关键是这个“案”字。有人把案写成安,又用的是反问句,整个意思就变了。这个“案”字是什么意思,我真说不清。还请有识之士给考证一下。



【慧宇解评】

    “大道废,有仁义”,大道被世人抛弃了,假仁假义就充斥天下。所以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始也”。道是文明的灵魂,即便是失去了道的德,也是苍白无力,徒有其表。“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何况是那些失去了道和德以后的仁义。有多少罪恶都是假借仁义的名义做出来的。那些哥们义气喊得最多的恰恰是最惯于在背后捅刀子的至于礼,不过是在权利欲的争斗中为了保护自己和得到最大好处的一个面具。一旦摘下这个面具,就是血腥的厮杀。现实中酒文化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没有酒办不成事。办什么事?无非是权利欲的交换。有“礼”这个面具戴在脸上,很多话不好讲,很多要求不好提,怎么也得保持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因为“酒话不算数”,于是礼这个面具就可以“犹抱琵琶半遮面”,于是,无耻就成为有趣,下贱就成为时尚。于是大伙心照不宣,哈哈一笑,一切都在酒里边了。如果有一天,办事不再需要用酒来开路,那么……。所以老子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始也”。

    “智慧出,有大伪”,这个智慧,指的是世俗中的差别智。世人分聪明人和傻人,精明人和实在人。社会生活中,聪明精明的人占尽了便宜。当然,聪明也是一种资源,得到相应的收益无可厚非。一个公正公平的社会,会尽量避免聪明人利用聪明才智以外的手段去获取巨额的收益,从而产生过大的贫富差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欺骗是一种生存技能,越是贫困的社会骗子越多。在动物世界里也可以看到很多欺骗行为。欺骗是一种高智商行为,没有一定的聪明才智是做不到的,很多人的聪明才智被用在欺骗上面。所以老子把智慧与作伪联系在一起。说谎是一种习惯性思维,这种不良的习惯甚至会遗传。说谎是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也有很多谎完全没有必要,只是习惯了。在他们看来说真话反倒是不正常了。说一个瞎话就要用十个一百个瞎话去圆这个瞎话,脑子笨的人真的做不了这件事。
   “六亲不和有孝慈”,孝属于有为法的范畴,是一个两说的概念。孝和慈是亲子关系的一种理想的状态,即父慈子孝,是人类文明传承的最佳形态。    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亲子关系就像其它的人际关系一样,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我们说父爱如山,大爱无疆那都不是绝对的,其实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其中的爱是和恨无可避免的搅和在一起择也择不清楚。即所谓“爱之深,恨之切”,“如果没有爱就没有恨”。如果父亲是一个地痞流氓,让儿子如何去孝?把孝的作用无限的放大,其实对孝与被孝的双方都不是一件好事。
    亲子关系实际上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可以有很多的模式。我们实在是说不好哪种模式才是最适合儿童的成长。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亲子关系的现状也是各不相同。在世俗的生活中,在有为法的范围内,最无私的爱也有它对立的反面,或者说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我说过,爱是性别的认同和自我认同,是感觉的共鸣。父母为什么有时候会对子女表现出无私的爱?注意,是有时候,不是在所有的时候,那是因为在这个时候父母对子女的无差别的认同和感觉的高度的共鸣。会把孩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之所以如此的重要原因,是父母把子女的感受完全的加载到自己的身上,以至于最后没有弄明白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我。当然这种无私的爱是值得褒奖的,但是这样的行为在动物世界也是屡见不鲜,所以用不着往道德方面上纲上线。我们还常听到这样的话:“早知道你这样,小时候就应该把你给掐死”。其实一个人从出生的时候开始,就是在对父母的依赖和与父母的斗争中成长的。最能概括这种关系的是老子说的那句话:“物或益之而损,或损之而益”。一个被父母精心呵护的孩子最终成了宅在家里的寂寞的羔羊,或者成了一个横行乡里的恶棍,一个邪恶的杀人犯,就是因为不理解什么是“益之而损”。生命的展开充满了辩证法。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孝与不孝,善与恶都是有为法中的二律背反。单独去宣扬孝道,实际上是在扼杀下一代的心灵。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是不会出现忤逆的情况的。只有在一个道德沦丧,良心泯灭的社会,稀缺的孝子才会彰显出他的珍贵。反过来,一个道德沦丧,良心泯灭的社会,是很难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孝子的,因为其中掺杂了太多的思想认识上的冲突和利益情感上的欲求。即便有孝子,也是一种畸形的亲子关系。    一个开明社会中的一些觉悟了的人,他们自在解脱,本身具足,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情感上,都不用再依赖他人而存在。于是孝道就完全失去了存在的任何意义。亲子关系就剩下了关心和问候,每一个人都自在愉悦的生活在天地之间,还用得着拿孝慈去禁锢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吗?


    “国家昏乱有忠臣”,和上一句意思一样,一个健康有序的文明社会,没有因为争夺权势和利益引起的性命相博,既用不着要谁去表忠心,也用不着向谁去表忠心。在现今的社会里,“忠”的观念在人际交往上是大家都很在意一个人格特征。即便是一个小人物甚至是小学生也会专注的考察别人会不会在下一个时间出卖背叛自己。各级领导人更是把这个考察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人们内心的危机感,别人的不忠很可能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每一个人都抱着趋利避害的心态来处事,忠诚就成了一种稀缺的品德。一个混乱的社会,一个道德沦丧,危机四伏的社会,才需要忠臣出来维护和拯救。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12: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慧宇居士 于 2014/5/1 04:31 编辑

【慧宇解老】——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正误】
    “绝智(知)弃便(偏),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又(有)。绝伪弃虑,民复季子。三言以为吏(文)不足,或命之,或有所属。视索(素)保朴,少厶颁(寡)欲。”(楚简本)
    “绝声弃知,民利百负。绝仁弃义,民复畜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帛书本)
    本来这一章应该是争议最少的,因为它体现了老子认为仁义是虚伪的一贯主张。问题是最早的楚简本的出现把事情弄得有点含混不清了。有人藉此提出老子不反对倡导仁义,是后人强加给老子的。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绝智”就是防止世上的奸佞小人用差别智来欺骗以获暴利。而后面的“绝伪”却跟“孝慈”联系在一起,这不合逻辑。
    我会综合各个版本去揣摩老子的意思。不会认准某一个版本而无视其它的版本。老子《道德经》的原版不知所踪,而后人对《道德经》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传抄混乱就不可避免了。要是像《圣经》《古兰经》那样就好了,抄错了一个字就是对上帝真主的大不敬。谁让老子不愿去装神弄鬼让大伙儿对他无限忠诚,无限热爱,无限敬仰,无限崇拜呢?既然如此,我们只能把所有面世的《道德经》当做一个整体去看待,整理出一个尽可能接近原版的版本来。其中主观臆断是难免的,只好留待后人去裁判。如果有一天老子《道德经》的原版重又面世也未可知。



【慧宇解评】
    “绝圣”,《金刚经》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连佛土的庄严都是相对的,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是绝对的不容置疑的庄严?现实生活中有神圣的事物吗?有。比如热恋中有关两个人的很多琐碎的小事都会牢记在心,都是神圣的。但是这个神圣的光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暗淡。所以所谓的神圣是相对的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的感知。既然两个人都会产生神圣的感觉,那么一个团体,一个部落,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事,是不是更为神圣呢?确实如此,但也只是在相应的范围内如此。而且这个神圣随时在向相反的方面转化。世俗生活中没有圣人,若是有圣人也是“为百姓浑其心”的圣人。真正的圣人在现实生活中十分的低调,他们不会要求世人像他们一样过着恬淡虚无的生活。那些张扬的,前呼后拥的自封的都不是圣人,他们自己过着荒淫奢靡的生活,却要求老百姓像苦行僧一样。所谓“绝圣”绝的就是这些打着圣人的旗号却欺凌压榨老百姓的无耻之徒。
    “弃智”, 老子说“以智治国国之贼”,“使夫智者不敢为”。《心经》说“无智亦无得”。这里的智指的是世俗中的差别智。所谓差别智就是分别以取巧,权衡以得利。在世俗社会里,那些聪明人大多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争权夺利上。其实人与人之间智能的差别不是很大。那些富人们不过是在社会体制转型期间占得了先机,攫取了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使得后来的人再有聪明才智也富不起来了。所以这里有问题的不是才智而是体制。一个良好的体制会让那些聪明人放弃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争权夺利。这样才会“民利百倍”。

“民利百倍”,现在的世界是一个争斗的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而“民”就是争斗的受害者。有多少财富用于战争?有多少财富毁于战争?有多少人死于战争?是人类本身就是一个野蛮蒙昧的群体,必须通过战争优胜劣汰最后才能达到起码的相对和谐的文明呢?还是有人散布一些邪恶的思想理论,把人群分成对立的两个方面,挑起争斗把水搅浑从中渔利呢?老子说:“夫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有道者不处”。那些崇尚战争决定一切的人就是无道的昏君。一场战争打下了,其实是没有胜利者的。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而这伤的其实就是人类自身。当胜利者举杯相庆,瓜分并开始享受胜利的果实的时候,就已经是下一次争斗或战争的开始。如果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的话,那么摒弃战争的人类文明早就会让老百姓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了。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老子说:“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用道来规范每个人的思想、言论和行为,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道。而失道以后的德是下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只是一些表面上的德行。如果连这些表面上的德行都没有了,才出现了仁和义。这样的仁和义其实就是假仁假义,因为仁和义都是权衡之后的行为,是有目的和要回报的。这个仁义只不过是个面具。掀开这个面具,就会露出本来的狰狞面孔。孝和慈,是人的本性中的固有的东西,用不着靠仁义的说教去培养。父不慈,子不孝是因为他们被权利欲迷住了本心。“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让人们过上简单而富足的生活,亲情的珍贵性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摒弃投机取巧的做法,鄙视不当得利的行为,人们就不会费尽心机的去巧取豪夺。当一个社会把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的时候,什么无耻的事情都可能发生。
   “此三言以为文未足”,以上这三句话还没有完全把事情说清楚。这三句话是从管理者也就是圣人的角度出发,用以引导众生走向开悟的。而众生要想真正的开悟,还要从自己的本心去寻找答案。
    “故令之有所属”,还要从根本上去认识清楚。
    “见素抱朴”,去除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光环,看清楚生命简单朴实的本质,摒弃那些使人心惊肉跳的奢华,过简朴的生活。
    “少私寡欲”,老子的“少私”和《金刚经》的“无我”是一个意思,“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里还是一个辩证的关系。老子之所以说“少私”,是因为这句话是对世俗中人说的,绝对的自私就会把自己跟周围的人,跟社会隔离开来。减少私心,从大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人处世。去掉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诞无稽的欲望。
    “绝学无忧”,所谓“绝学”,不是说什么都不学。人的智慧就是从有为法入手的,是从简单的语言文字开始的。离开了有为法就会成为一个白痴,更别说悟道证道了。圣人,佛都是从有为法证入无为法的,有为法是证入无为法的一条船。“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伐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陀的这句话等同于老子的“绝学”。世人一辈子多停留在有为法的阶段,满足于一隅之得,一孔之见。要知道有为法是最靠不住的东西,“如梦幻泡影”。人世间的助人为乐,损人利己,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是有为法。至于“非法”就是一些语言不能描述的东西,比如冷热疼痛,酸甜苦辣等。当这些东西占据一个人的大脑的时候,想不忧虑是不可能的。哪怕你学识再高也没用。老子说的“多闻数穷,不如守中”,就是让你放弃所熟知各种法与非法,守住自己这个有限的存在,守住及其宝贵的现在,从而进入无为的境界从极大地增强人们应对自然和社会的各种能力入手,从有为到无为乃至于无不为。在这一过程中,博学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再博学,也只是在有为法的阶段转悠。证入“五蕴皆空”,就会“度一切苦厄”,何忧之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