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慧宇居士

【慧宇解老】 老子的学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的顶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1 03: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宇解老】——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白(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正误】
    有人可能觉得“知其白,守其辱”实在是不可理解,于是擅自改成“知其白,守其黑”和“知其荣,守其辱”以及杜撰出“天下式”,“ 无极”这样的词汇。谁知道“天下式”是怎么样的一种姿式?“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和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怎样的一种对应关系?告诉大家一个大秘密:太极就是道。后面的两仪是一,四象是二,八卦是三,而六十四卦就是万物。把这两句话一对照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老子说的非常的直白,非常的准确,非常的形象,非常的精炼。就这么一句话就把所有的一切全都涵盖,全都说明白了。在这里根本就没有无极的位置。什么太虚,太素等更是无稽之谈。但是这一毫无根据的改动给后世的道家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的白与黑被演绎成了白汞黑铅。“黑中有白为丹母,雄里藏雌是圣胎”,“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此是用铅真妙诀,用铅不用是诚言”(悟真篇)。铅和汞是什么?凡铅与真铅的区别在哪里?也许紫阳真人明白“黑中有白”,“雄里藏雌”是怎么回事。知道丹母,圣胎是什么东西。以及用“铅”的妙诀。但后人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这里,紫阳真人用了不是老子的话来解读生命的奥秘,反倒不如老子说的明白。
    “常德不离”,“常德乃足”。说的是修道的两个不同的境界。有这两条就够了,说的非常简单明了。那个什么“常德不忒”究竟是什么东东?。忒,差错。说常德不会有差错,本身就是画蛇添足的没有意义的废话。

【慧宇解评】
    第二十八章也是《道德经》极为重要的一章,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
    对于那些俗解《道德经》的人来说,对于那些喜欢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德经》的人来说,“知其雄,守其雌”这六个字无异于天书,是没有能力说清楚的。因为他们不知道雄和雌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勉强解出来也是牵强附会。
    “知其雄,守其雌”只有六个字,但这六个字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令人难以想象的内容。如果说在生命科学领域专门为其开辟出一个学科也不是不可以,在医学院设立一门教授真气运行与生命关系的课程也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金刚经》说:“佛是真语者,是实语者”。老子这“知其雄,守其雌”六个字就是真语,就是实语。因为它涵盖了生命的生理与心理的各个领域,包括健康与疾病,愉快与愤怒,欢乐与痛苦,正直与邪恶,幸福与灾祸都跟雌雄息息相关。“知其雄,守其雌”是一个人觉悟的重要的标志。判别一个宗教教义,一个理论学说是否是真语,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看它是不是“以人为本”。那些以神为本,以皇帝为本,以利益财富为本的教义学说通通都是歪理邪说。人类文明就是人的文明,不是神的文明,不是皇帝,领袖,英雄的文明,所谓“英雄创造历史”,这个历史一定是杀戮的,毁灭的历史。人类文明也绝对不能是利益欲望的使唤丫头,不能是任人随意捏估揉搓的橡皮泥。一个不是“以人为本”的文明,一个不是“以人为本”的民族精神必然是残酷的,血腥的。因为人本身反而成了一个次要的甚至是无足轻重的不需要考虑的因素。在上帝真主天子红太阳全能神的映衬之下,那些不愿意匍匐在地虔诚归顺山呼万岁的草民百姓不过是一堆连猪马牛羊都不如的肉和骨头。这些歪理邪说的共同特点就是杀人不眨眼乃至杀人如麻。所以那些善良的人一定要警惕歪理邪说表面的花言巧语,他们不是为了人,不是为了人的幸福安宁,不是为了人类的未来。他们是为了神,为了皇帝,为了领袖去杀人,肆无忌惮的,心安理得的,疯狂暴虐的,兽性大发的去杀人。人不过是蝼蚁、是草民、是工具而已。难道历史留给我们的惨痛的教训还不能让我们睁开眼睛,分清是非吗?
    雄是什么?雌是什么?首先要明白这两个概念。从字面来讲,雄是阳是真气,雌是阴是意识。但老子为什么不说知其阳,守其阴?那是因为阴阳对于人来说,显得有点太大了。天地万物乃至宇宙都有阴阳。而用雌雄,就是特指生命中精神和肉体的规律性的特征。非常的精准贴切。
    “知其雄”,知道自身的真气分布态和真气运行态。
    “守其雌”,守住自己的意识不让它放浪形骸。
    “为天下溪”,让身体像巨大的山谷中的涓涓溪流一样空旷静逸。
    “常德不离”,德是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只有让自己的意识和行为时时刻刻相守在德的身边,在世俗生活中保存崇高纯粹的德行。
    “复归于婴儿”,正是婴儿在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里,处于无为的状态,他才能够正常健康的成长。“复归于婴儿”就是像婴儿一样有着极高的活力和极大的发展空间。顺便说一句,在老子的词汇里,母腹中的胎儿叫婴;已经生出来的叫孩。“如婴儿之未孩”。婴儿在母腹中基本上是处于无为的状态。他从一颗受精卵发育成一个人,其中的每一步在我们看来都是特异功能的展现。
    人们看重的是感觉,而任何感觉都是气感,都是真气态的一种反映,一般人的意识只是停留在感觉这一层面上,“跟着感觉走”。对真气分布和运行的状态漠不关心。他们在意的是感官的刺激和激情的宣泄,而对感觉后面的真气,不是没有注意到,而是觉得这些真气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可以随意的挥霍。等到了油枯灯暗的时候就悔之晚矣。 “知其雄”,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不是随便一说就成了的。一个人用其一生的时间也未必能看清自己的真气态。真气的分布和运行的状态,固态的真气的分布,液态的真气的分布及其增减,气态的真气的分布运行变化以及和周围环境与自身意识相之间的关系。这需要多少代文化的积淀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如何使自己强盛起来?老子说:“心使气曰强”。只有“知其雄”才能做到“心使气”,不知道自己的真气态,其结果就是气迷心。世人的意识停留在感觉的层面,停留在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状态,如何能做到“心使气”?
    为什么“知其雄”的难度如此之高?
    首先,世俗之人只看到自己眼皮子底下的那点事。为嘴伤身,为财丧命。宁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生命本身对于他们来说反倒是无足轻重的东西。这样的人你跟他讲什么健康?讲什么养生?讲什么洁身自好?讲什么远灾去病?没用!其实不是他们不明白,也不是他们不想好。只是他们已经被习惯和欲望所控制,自己不能做主了。但是在他们吃喝嫖赌抽的时候,并不认为自己沦为欲望的奴隶,而觉得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享受。你们没权没势没钱还享受不了这样花天酒地的生活。怎么着?给你找个小妞让你乐呵乐呵?呸!就你这穷样你也配。边儿呆着去。唉,美食美酒美娇娘,纵是伤身亦何妨。人生苦短及时乐。就是见了阎王老子我也比你强。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其次,当人们意识到欲望不过是感觉的一种无法控制的爆发的时候,就会变得理智一些。他们会仔细的审视感觉,分析感觉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不要让欲望毁掉自己的人生。跟着感觉走,绕过欲望的陷阱。这样的人也许会活得很好,在欲望,名利,权势与健康之间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平衡。但是,想象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当意识发现自己被感觉带回到似曾相识的起点的时候,对感觉的亲切感就变成了怨恨。原来感觉它是个骗子。
    感觉是意识跟外界沟通的桥梁。没有感觉,精神就会被封闭在身体里形成不了意识和人格。感觉所感知的是具体的东西,是事物本质的表象。生命自身和生命所面对的外界无比的复杂,单靠感觉无法形成完整全面的认知。在没有地外文明介入的情况下,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到现在为止可能还停留在饥寒交迫,流浪生死的感性阶段。而人类文明,说白了就是理性的认知。从理性的认知达到生命的本质。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断了就得从原始,蒙昧,野蛮状态重新开始。所谓“打碎旧世界,建立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只是一厢情愿的疯狂的想法。打碎了,就中断了,理性的认知就烟消云散了。于是人们又挣扎在感性的爱与恨,得与失中间,追忆那残存的支离破碎的理性。
    既然我们赖以存在的感觉是如此的不可靠,那么感觉究竟是什么东西?是感官的功能还是荷尔蒙的效用?又是又不是。所谓推崇感性是唯感觉论,感觉是行为唯一要遵循的准则。而理性是要在错综复杂的感觉之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从而绕过感觉带来的陷阱。任何感觉归结到最后都不过是传递到大脑的信号。这些信号的大小则是由人体中的真气来决定的。真气可以决定感官的感觉细胞的兴奋程度,从而决定产生信号的大小。真气可以决定神经传导细胞的兴奋程度从而决定传导信号的强弱。真气还可以决定脑细胞的兴奋程度从而决定大脑对信号反应的快慢。所以真气是感觉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调节控制感觉系统的决定性的因素。
    于是,要想控制感觉就必须要控制真气。要想体验舒适的感觉就要找寻良好的真气状态。要想找寻良好的真气状态,首先就要知道自身现实的真气状态是什么样。这就是老子说的“知其雄”。而现实生活中的现实之人又有谁会没事吃饱了撑的去探查自身的真气分布态和真气运行态?他们早被自己的七情六欲引出来的乱七八糟,混乱不堪的真气态折腾得五迷三道的了。
    “知其雄”这三个字包含了太多的东西。首先这个“知”要有一个主体,一个意识,一个我。这个主体要清静明白,无欲无求。能够透过感觉的迷雾看清楚自身的真气态。若是这个主体沉迷于追逐感觉,享受感觉。那么这些感觉背后的真气,恰恰是这个主体玩弄蹂躏的对象。还谈什么探究真气态,知晓真气态。这个“其”,指的是自己的身体。这个身体,既是主体的居所,又是主体之外的东西。这就需要辩证的对待,既要重视又要超脱于身体之外。否则很难真正的看清楚自身的真气态。这个“雄”,指的就是自身的真气分布态和真气运行态。
    “知其雄”之所以难就难在真气不是以单一的形态存在于人体内的。真气是一种极细微的能量物质,以气态的形态存在于自然界。老子用“出于无有,入于无间”来形容真气的产生和其细微的形状,“入于无间”,真气细微到可以穿越各种材料显微的缝隙。所以把真气理解为空气是不对的,真气比空气要细小得多。
    真气是生命存在必不可少的物质,也可以说没有真气就没有生命。不同的物种与真气的关系各不相同。植物是从周围环境吸收真气,够用就行了。像人参,黄芪,首乌,山药乃至萝卜等能够贮存真气的根茎类植物,其中真气的多少是根据年份来决定的。一年生的萝卜就没有多少真气。人工栽殖的两三年的人参也没有多少真气。只有千年的人参首乌才有大量的真气。但是这种真气进入人体后需要马上转换成液态存储起来。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过多的真气就会让人得病甚至死亡。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大补真气的东西用错了就是虎狼之药。生命到了动物的阶段就学会了贮藏真气。会把气态的真气转换成液态和固态的真气并以此形成真气运行的通道。真气之所以要运行是因为要均衡体内的真气。真气的多少决定了人的兴奋程度。同时也决定了细胞的兴奋程度。均衡的真气会让人平静或者兴奋。不均衡的真气会让人难受或者痛苦。胃真气多了会产生饥饿感乃至痉挛呕吐。大脑真气多了会头晕脑胀,思维混乱,统合失调,精神分裂。肚子上挨了一拳会疼得满地打滚,因为真气出来了。那些经过抗击打训练的人就没事,因为真气没有出来。一个幼儿可以在一两个小时内疯狂的嬉笑打闹,换个老人试试看,根本承受不了。因为老人的经络很细,无法运行由此产生的大量真气。这些真气堆积在一起,很可能致老人于死地。
    其实人每时每刻都在通过感觉来体会自己身体的状态并由此来决定自己的言行。他们不知道这其实体会的是自身的真气状态。这种体会非常的不可靠,因为自身的真气态随时在改变。所以一个不清楚自身真气态的人必定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因为他无法通过判断自身的真气态来确定自己的出发点和立场。
    人的真气态的变化是由很多种精神因素决定的,每一种精神因素都会对应一种特定的真气态。我们把精神因素称之为阴,把真气态称之为阳。每一对阴阳组合就是人的一重人格。人的阴阳组合越多,这个人的人格越复杂。一个人每做一件对自己有着深刻影响的大事,每深入接触一个能够改变自己的人,都会给自己的意识相跟真气态烙上深深的印记。这个印记即是自己的一重人格,同时也是自己可能伴随终生的业力。人做一件好事会产生善业,做一件坏事会产生恶业。结交一个好人会产生善缘,结交一个坏人会产生恶缘。那些有偷盗,奸淫,杀人恶业的人,只要处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业力所致就极有可能再次偷盗,奸淫,杀人。如果你结交恶人,就要承担其恶业带来的一切恶果,尽管你没有做坏事。所以交友一定要谨慎。人在不同的场合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格。若是在同一场合表现出两种以上的人格我们称之为人格分裂。而一个在不同的场合始终能够保持同一个人格的人,“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或者是一个无趣的脱离现实的不知道变通的书呆子。
     “知其雄”就是清晰的了解真气运行的状态,了解其大小走向以及未来在各种不可预知的情况下真气运行的状况。也就是说真气的运行将有可能被量化,其意义就是人的生理,心理,病理将被人们清楚的感知,认识和精确的控制  。到那个时候, 意识不再是脱缰的野马,真气也不再是让人疯狂,致人死地的魔鬼。
     “知其雄”就是要知道真气运行的规律以及周围环境对真气运行的影响。黑格尔说:“科学表现为一个自身封闭的圆圈,这个圆圈的末端通过中介而同这个圆圈的开端连接在一起;同时这个圆圈是圆圈的圆圈。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中被赋予了灵魂的东西,都是自身的反思。当它转回的开端时,同时又是一个新的环节的开端”。其实,真气运行的轨迹就是一个自身封闭的圆圈。这些圆圈有大有小。“自身封闭的圆圈”理论是黑格尔的又一个天才的认知。列宁利用这一结论得出了历史发展的螺旋形上升的规律。列宁是这样说的:“人的认识不是直线,而是无限的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片面的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而僧侣主义(等于哲学唯心主义)......无疑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在列宁的这一段论述中存在的问题是:螺旋线就像是一个弹簧,是一个具有持续的指向性的图形。实际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是360度全方位发展的,是没有特定的方向的。黑格尔有这样一句名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的进步同时就是它的退步,因为这个进步消除了向其它方面发展的可能性”。这个螺旋线的中心线的指向,本身就是一条直线。当这条直线指向共产主义的时候,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物质极大的丰富。但是地球的资源就那么多,从根本上限制了物质的丰富。就像如果没有狼,草就会被羊吃光最后导致羊的灭亡。这是辩证发展的结果。而自身封闭的圆圈,它的物理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任何事物都会走向自己的反面,这就是思辨思维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人生中的任何一个圆圈都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展现。当意识返回到自己开端的时候,下一个圆圈的走向和空间位置是随机的。不变的是都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否定,在黑格尔那儿叫扬弃,保存好的东西,放弃恶的东西。这叫善行,这里面包含的是良性发展。如果一个社会恶占了上风,展现的就是黑格尔说的“恶的无限性”也叫恶性循环。如果一个人意识中妄念占了上风,这个妄念就会引导人们像螺旋形曲线一样沿着堕落的直线走向灾难与灭亡。比如抑郁症,是意识对真气的认识和采用的手段出了问题。抑郁症的发病都有一个诱因,或生病,或生气,无非是真气态出了问题。意识想干预改善真气态,结果适得其反,真气越出来越多。后果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个很要强的人一下子就垮了。感觉浑身是病,去医院检查又什么事都没有。看着别人异样的眼神内心充满了屈辱感,又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严重的抑郁症无法学习,无法工作,无法和别人交往。大量的真气把自己折腾得要死要活却又得不到理解同情。“别整天胡思乱想”是外界千篇一律的劝解。有的人崩溃了,精神分裂了。被送到精神病院接受电击和药物治疗。没有了人格尊严自我,不再被现实观念认同为人。同时他们也从肉体上解脱了。有的人精神倒是没分裂,但是承受不了地狱般的肉体折磨,选择了自杀,还被认为是意志品质薄弱。有的人通过治疗和自己的努力康复了。有的人则一辈子生活在抑郁的阴影下,没有工作,不能成家。成了一个脾气古怪的游走于社会边缘的人。抑郁症真的就那么难以防治?不是。只要意识能正确的认识和对待真气,不干涉,不惧怕。静静地站在一边,“吾以观复”,看着真气慢慢的回去,归根,完成这个“自身封闭的圆圈”。“归根曰静”,根本就不会得什么抑郁症
    大的圆圈是从生到死,人生就是一个大圆圈。
    小一点的圆圈是,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又是一个圆圈。从上学到毕业,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从得病到痊愈,从怀孕到分娩,从孩子出生到孩子出国,从结婚到离婚等等等等。真气态仿佛又回到了刚开始的那一点。
    对于真气运行,一年四季也是一个圆圈,真气春发夏长秋收冬藏 。
    再小一点的是常说的生理周期,从一个生理低潮到下一个生理低潮。身体里的真气出来的太多,浑身难受,吃饭不香,睡觉不实,什么都不想干。有一句话叫物极必反,一天早上醒来,突然就感觉浑身轻松,真气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回去了,也就是老子说的“归根”。这就是生理高潮期。然后随着奔波劳碌,真气不断地在体内聚集,又会进入生理低潮期。
    还有就是女性的月经周期也是一个真气运行的圆圈。在绝经后,原来通过月经排出体外的真气在身体里到处乱窜。打乱了正常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就是所谓更年期。
    再有就是性交的周期,这个周期的状况因人而异。人们都在追求性高潮而讨厌性焦虑,殊不知这只是一个真气的聚集与释放的过程。这个过程看似是人的主动行为,是意识在挑逗真气。其实当真气出来以后,就以性冲动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时意识已经成了被真气裹挟的附庸,它根本停不下来。当意识随波逐流且不厌其烦的一次次的享受释放真气带来的快感的时候,生命已经被折腾得破败不堪。在这个过程中,真气只是在重复的划着那个虚幻的圆圈。另外,像抽烟喝酒吸毒等等都是如此,真气在描绘着各不相同的圆圈。哪怕是赌咒发誓剁手指头,这些恶的圆圈最终还是要完成的。还有一些真气运行的圆圈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清晰的感觉到的。比如吃饭,两顿饭之间的真气运行是一个圆圈。比如抽烟,喝酒,吸毒等都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真气运行的圆圈。它们之间的差别是:吃饭是为了维持生命,抽烟喝酒吸毒是为了满足欲望而虚耗真气。其结果是加快死亡的到来。
    真气运行再小一些的圆圈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白天黑夜日作夜息,真气在重复着释放和回收。这个圆圈对人来说是最直观的,也是最重要的。若是白天释放得多了,晚上又收不回去,人就会精神萎靡不振。在一天24小时里,真气运行的圆圈其实就是小周天。只要小周天通畅,身体就是健康的。白天的劳作和思虑使得真气出来,周天通畅,真气出来得再多也不会出问题。所谓“气血方刚”,睡一觉就恢复了。而周天不通畅的人,事事处处都得小心,不敢让真气出来。就像北京的道路,得限行。这还时不时堵得一塌糊涂。人到老年气血衰微,这其实是经络损耗多了就细了,真气通行就困难。人老了精神固定真气的能力就差了,也叫定力差了。所谓人要服老就是客观的认知自己的真气态,不要去做自己已经承受不了的行为。这个圆圈从健康的状态向不健康的状态变很容易,无非是过多的消耗真气造成经络越来越细。但是要恢复健康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是因为要恢复健康就要补充真气。若是不能及时的让这些真气转换,真气多了就是病。所以人堕落很容易,一下子就出溜下去了。恢复起来感觉就像是要过重重难关。
    就拿这最小的二十四小时的真气运行圆圈来说,我们把握得了吗?我们有谁认真的观察过自己一天二十四小时真气运行的情况?了解这些真气运行的情况?知道下一刻真气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很少有人这样做。很少有人能这样做。真气态是一个不断变换的东西,当然一瞬间的真气态是一个定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这个真气态跟每一个大小不同的真气运行的圆圈都有着不可分割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一瞬间的这一个点朝哪个方向运动,是变大还是变小,偶然的因素太多,一般来说是难以预测的。但这个真气态绝对不会按照你的指挥去行动。这个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圆圈每一天都是各不相同。在如今瞬息万变惊心动魄的环境条件下,民众的真气态在急剧的恶化。而且生命中大大小小的圆圈在交互影响,意识根本就跟不上真气态的变化,永远是疲于奔命。晚饭后去河边散步,本来是一天中最平静的时间,却遇到了劫匪,遇到了初恋,遭到了狂风暴雨,与手握生杀大权的顶头上司狭路相逢。这时真气态的变化既是你没有预料到的,也是你没法控制的,除非你已经做到了心如止水。意识对真气态的了解,确定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赶不上真气的变化。这大大小小的圆圈,早就把意识转得迷迷糊糊了。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会对自己目前的真气态满意的。他们会千方百计的去改变真气态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状态。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想睡觉却根本睡不着,想放松却紧张得浑身哆嗦。主观意识的加入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意识只会让真气出来而没有能力让真气回去。于是放纵成了唯一可以成功的选择。无可奈何的意识甚至动用各种极端的手段来对付真气,像抽烟喝酒纵欲吸毒,只是为了彰显意识作为君主至高无上的威严。科学研究表明,除了人之外的其它动物没有得脑萎缩的,正是意识的焦虑毁坏了自己的大脑。一个生活有规律的人的真气运行也是有规律的,也比较容易了解和把握自己的真气态。在现今社会这样的人真的不多。因为缺乏文化的传承,缺乏从小开始的系统规范的教养,形成不了对生命的正确的认知,就会放纵意识对真气的玩弄与伤害。更何况在世俗生活中,人们只注重名利欲,谁还会去留心反观自身的真气态?也不会为了保持一个好的真气态去把持住热情洋溢,蠢蠢欲动的本心。
    “知其白”,知道什么是纯洁高尚。
    “守其辱”,甘愿守住自己的清贫卑微。
    “为天下谷”,这是在经过“知其雄,守其雌”之后,真正的觉悟了,不仅悟道了,而且还证道了。虚怀若谷,包容天下。
    “常德乃足”,人在证道以后,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合于道,表现在德行圆满。那些自称高僧大德导师领袖的,把自己打扮得完美无缺,从而迷倒众人。但是他们不可能做到“常德乃足”,总是要露出狐狸尾巴的。因为他们离不开名利欲。“知其白,守其辱”,哪那么好做到的!若是一个六根不净的人号召你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克己为公无私奉献,你怎么办?问题是那些相信的民众都把这些人当做了神或神一样的人了。他们把这些人的缺点当成了幽默,把这些人的做作当成了魅力,把这些人的刻意独行当成了情有可原的无心之失,把这些人的残忍无情当成了千古一遇的胸怀天下。当民众长时间生活在这些人精心编造的虚幻的意境时,就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你能力。话说回来,古今中外任何一个独裁者都是极具人格魅力的,这是他们上位的先决条件之一。
    “复归于朴”,剥离了世俗生活中的繁花似锦,显现出生活的真谛,生命的本质。一切都是那么简单,真实。道是最简单的,比一还要简单。道又是最复杂的,因为它包容天地万物。“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就是这样一个辩证的存在。空只是道的一个表象,因为抛开了世俗的一切才能隐约感受到道的影子。空只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以道莅天下”才是目的和结果。“莫说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山”。
    “朴散则为器”,朴,道的别名。散,可以理解成外化。器,有形的实际存在的物体。这里指的是人的身体或者是社会民族国家。“天下神器不可为也”,无论是我们的身体还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国家,都不能拿来随意的玩弄。这个“天下神器”就是道外化出来的。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圣人君临天下,是理所当然的领导。换句话说,若发现这个人不是圣人,千万不要让他当领袖。如果实在是找不到圣人,让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凡俗之人当了领袖,那就要像小布什说的那样,把他关到笼子里面去执政。“苛政猛于虎”,一个权力不受限制的领袖比老虎可厉害多了。昏庸无道,权迷心窍,以行将就木之躯来面对手里拥有的绝对权利,必会陷入癫狂。会搞得天下大乱,这对社会国家民族都是毁灭性的伤害。那些独裁者其实早就明白领袖必须得是圣人,一个个无不把自己打扮得像个圣人一样。比如那个小丑一样的金三胖在朝鲜人眼里就是无比的神圣,其实只是因为一个凡俗之人掌握了对其它所有人的生杀大权,其它所有人中的大部分人就会把他臆想成一个无所不能的圣人。扒下他的画皮,其实就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喜怒哀乐 ,残忍专断,心地狭窄,翻云覆雨,鱼肉百姓,眦仇必报,荒淫无道的世俗胖小人而已。
    “故大制不割”,大制,国家体制。不割,不会分裂,崩溃。中国自秦朝以后就是专制社会,皇帝老儿一个人说了算。碰上明君还好一点,碰上一个无道的昏君,百姓受苦,国家衰亡。何以如此?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出了问题。社会结构出现了问题。要想“大制不割”,就要从“官长”入手解决。这一结论也适用于个体的人。若是能够“以道莅天下”,你也就不会生病乃至死亡。


    附上一些奇奇怪怪的解读让读者放松一下心情。
    我在文章的开头写到:还世人一个真实的老子。田间第一人坏坏的问我不真实的老子是什么样的。我回答说:不真实的老子各有各的怪模样。下面这个解读是不是让人觉得怪怪的。

《老子道德经破译•孙享林》
第六十一课 常 德
【原文】     【破译】
知其雄,      知道公的,
守其雌,      守住母的,
为天下溪。    为天下之自然。
为天下溪,    这种自然,
常德不离,    这是一种常见的男女之德,
复归于婴儿。  归根到底是传宗接代。
知其白,      知道白色,
守其黑,      包围着黑色,
为天下式。    这是天下的一种模式。
为天下式,    这种模式,
常德不忒,    这是一种不散的德,
复归于无极。  最终融为一色。
知其荣,      知道繁荣,
守其辱,      守其耻辱,
为天下谷。    这就是天下的稻谷。
为天下谷,    天下的稻谷,
常德乃足,    这是一种富足的德,
复归于朴。    最后归根于朴实。
朴散则为器,  纯朴之气散开,
圣人用之,    圣人吸之,
则为官长,    就有了精神
故大制无割。  所以再大的制度都无法割开。

这是一个较为官方的解读 ,一些解老的文章就是以这个文本为依据稍加修改写出来的。摘自《先秦诸子今译丛书》中的《老子白话今译》张忆著
【译文】  
深知什么是强雄,却安于柔雌的地位,甘做天下的溪涧。甘作天下的溪涧,水(永)恒的“ 德”就不会离失,而回复到婴儿似的单纯质朴状态。深知什么是光彩,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作预测天下的工具。甘作预测天下的工具,永恒的“德”就不会有过错,而回复到最后的真理。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于卑辱的地位,甘作夫(天)下的川谷,甘作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才得以充足,而回复到真朴的状态。真朴的“道”分散形成万物,有“道”的“圣人”沿用真朴,则成为百官的首长。所以完善的政治制度是制然天成、不能割裂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3 03: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宇解老】——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慧宇解评】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物,指的是社会创造的财富以及人体中的真气。老子对战争的态度是不赞成,因为战争会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毁掉千百年来辛辛苦苦构建的人类文明。为什么说物在这里还指的是人体中的真气?这和战争又有什么关系?其实,在一般人的内心世界,意识与真气经常的处于战争状态。只是人们一般不会去仔细观察分析罢了。大家想想,能让人最终自杀的思想斗争,会是怎样惨烈的一种战争状态。所谓思想斗争,不是两种思想之间的斗争,那是因为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何事上,永远处于两难的选择之中。其中真气的状态,是决定如何选择的关键。当意识一旦关注到真气的时候,真气态就被意识改变了。但是这种改变绝不会按照意识的意愿改变。最终的结果是“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也就是说在意识与真气的战争中,失败者永远是意识。其结果是吹灯拔蜡,嗝屁着凉。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打砸抢烧杀,无恶不作。焦虑加抑郁,失望加恐惧。把真气都给折腾跑了,你还活个屁。
    “不得已而用之”。老子也不是绝对的否定战争,在人类发展的蒙昧阶段,不同部落,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阶段,战争是解决问题的终极手段,却不是最好的手段。老子说战争是不祥之器,会毁坏很多东西,恶化人们的生存环境。所以有道的人,民族,国家不会动不动就诉诸武力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关于左右,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寓意也不同。有的民族,习惯左手抓饭,右手擦屁股。是不能用右手和别人握手的。在春秋时期,大概是左象征着吉祥,纯洁尊贵,右象征着灾祸,暴力和战乱。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一直不赞成靠暴力解决纠纷,《道德经》中多处提到了这个问题。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这在动物世界表现得最明显。也可以说战争是社会发展的蒙昧阶段的产物。这个“不祥”是对谁不祥?就看从哪个角度来考虑。从施暴者来说,战争是最终解决方案,最简单,最直接。只要把对方从肉体上消灭,一切就都ok了。换个角度来看,战争对受害者不祥,战争对整个人类不祥。除了人力物力的损失之外,更可怕的是对人类文明的伤害。文明是人类发展进化的最关键的因素,为了财富利益和欲望,不管是为了个人,集体,阶层,民族或是国家,只要最终伤害的是人类文明,都是历史的反动。狼性的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的时候,文明悲惨的呻吟至今我们还能清晰的感知到。最被一些历史学家津津乐道的是,中华文明同化了外族入侵者。这是典型的阿Q精神,满清对国人的奴化教育到现在还深深地根植在人们心中。北京的爷文化就是一个例子,为了得利,为了避祸可以毫不掩饰不知羞耻的装孙子。在比我强的人面前,我就是孙子;在不如我的人面前,我就是爷。骨子里的双重人格就这样不可理喻的融合在一起。有钱就是爷,有权就是爷。看你一眼就能让你低眉順目,浑身的不自在。这就是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奴性。
    “非君子之器”。君子,正直的人。君子安于现状,不会觊觎别人的财产,更不会因此挑起争斗。也可以这样说,战争的发起者无一例外的都是奸佞的小人。
    “不得已而用之”。老子不是完全的否定战争。在初级社会里,战争是解决利益感情存在发展问题的最终手段。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形成了与战争相关的文化,鼓吹战争,赞美战争。
    下面抄录一个叫去善除恶的人在天涯论坛给本文回复的帖子:
作者:去善除恶 时间:2014-11-07 19:43:00
  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依靠战争。
    【慧宇评注】:这是一个铁杆的战争鼓吹者,把人类的进步归功于战争,如果不是一个糊涂虫,就是一个狂热的嗜血者。

  战争与进步相辅相成,这也符合自然淘汰法则。
    【慧宇评注】:这是把野蛮的丛林法则强加在文明社会的头上,难道除了战争,人类就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吗?

  一个国家不可能维持在一个高的位置,历史上衰败的王国有的是,中国更多,这个老子并不知道。
    【慧宇评注】:当然,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但黑格尔的否定是扬弃即发扬优点抛弃缺点,而不是全盘否定乃至消灭。否则文明的渐进就会中断。在初级社会,王朝的更替是不可避免的。靠暴力推翻没落的王朝或许是唯一的选择,但是在现今的可以说是高级的社会里,人类的进步不应该也不可能靠战争来推动。如果历史的进程就是发展毁灭再发展再毁灭。那么人类是不是就显得非常的愚蠢?

  正确的看待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兴旺与衰败,老子却祈望用几个明君来苟延残喘,还不如推到(倒)从(重)来。
    【慧宇评注】:好一个推倒重来,上嘴唇一碰下嘴唇,人类社会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从什么地方重来?难道要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重来?不用明君来治理社会,难道要用战争狂人来毁灭现有的社会?这是什么逻辑?即便是苟延残喘,也要比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好的多。什么是明君?老子说是“以道佐人主者”。“以道莅天下”,也就是说用道的理念来治理国家,“其鬼不神”,什么样的鬼神邪魔都无法兴风作浪。

  史就在眼前,不从历史上吸取教训,反而以为老子说得都对,本末倒置。
    【慧宇评注】:吸取什么样的历史教训?能让我们鼓吹战争,崇尚杀戮?人世间的仇恨是如何产生的?还不是源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用仇恨作为挑起战争的借口是极具说服力的。但是一旦开战,一旦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挑起战争的人不过是战争风暴中的一只小船。这时的战争就已经完全失控了,不打个你死我活是结束不了的。你是如何评价老子我不清楚。但前面的意思是老子说的不一定全对,而后面的本末倒置却是全面的否定。是什么样的历史教训证明了老子学说是错误的?我想这一定不是从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得出来的结论。


作者:去善除恶 时间:2014-11-07 19:48:00
  鲁迅的拿来主义,老毛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从某种意义上,都是格物致知。
    【慧宇评注】:什么是格物致知?一看就是从儒家那儿捡来的破烂货。这个“格物致知”说的很不严谨。格,可以理解为分辨,可以理解为干预改变,也可以用实践出真知来形容。但是这个格物再怎么做也是一种外向的行为,属于有为法的范畴。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什么意思?阅人无数,只能说明你有一定的智慧;充分的了解自己的本心,了解生命的本质,了解“道”对于自身的重要性。才算是活明白了。这不是简单的格物就能做到的。另外,从格物很容易就联想到了革命。所以一听到有人讲格物心里就不舒服。于是不管这个人有多大的名望学问,只要是认同格物的,一定是受儒家学说影响很深的思想僵化的人。但格物对于去善除恶来说,不过是鹦鹉学舌的嘀咕两句,根本不懂其中的含义。鲁迅的拿来主义跟老毛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显然是驴唇不对马嘴。从格“老毛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致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不是认为老毛横扫得还不够,最好是推倒重来。看你的口气,你的年龄应该不会超过四十岁。文革之类对于你只是一个传说。实际上你所说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其内容对你来说实在是贫乏得很。而经历过文革的人都可以回忆起“横扫”之惨烈。依靠工人,贫下中农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实际上这一次横扫。从中央到地方,涉及所有领域各个阶层无有幸免,既触及灵魂又触及肉体。其实这就是一场全面的战争,被定义为十年浩劫。劫,天地从形成至毁灭为一大劫。浩劫,大灾难。那些至今还在怀念文革,美化文革,说文革期间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幸福的人一定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老子说得对吗?不见得,那么有没有错误呢,你自己去想。
    【慧宇评注】:其实你一点儿都不清楚,既不了解老子,也不了解现实。只是在说一些毫无意义的废话。

  先人留下的东西,是让你个格物的,而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你从反对中找到了什么。
    【慧宇评注】:格物又格到老子头上了。反对就是反对,赞成就是赞成。“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这是什么屁话?如果说我“从你的反对中找到了什么”的话。找到的是你本人糊了八涂,自不量力,别有用心,死不改悔。

  如果大家都是老子说得对啊,那么这个世界不会再出现老子,不会再出现牛顿,不会再出现爱因斯坦。
    【慧宇评注】:这是根据什么逻辑得出的推断啊!也太奇葩了吧。好像正是老子的学说阻碍了文明的进步。难道只有在战争中才会出现老子,出现牛顿,出现爱因斯坦?我不知道两千年来的战争杀死了多少牛顿,杀死了多少爱因斯坦?但是我知道在这些战争中,国家的大部分财力用在了战争,所有的尖端技术用于战争。只是为了杀人,只是为了毁灭。然后在废墟之上再重建文明。然后又是新一轮的战争。一个残暴的独裁者在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废墟上构建了庞大的帝国。若干年这个暴君死了,所有的这一切就都烟消云散了。难道这就是人类进化的最佳途径?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不幸的是这就是现实。

  因为,说老子对的那帮人,只是在前人的裤裆里,不是站在肩膀上。                 
    【慧宇评注】:如此明目张胆的反对老子,否定两千多年以来国人对老子学说的学习研究和探讨。污蔑这些人是“在前人的裤裆里”。不知道你是糊涂还是混蛋。你又是从哪一个的裤裆里钻出来的?
    这是一个讴歌鼓吹战争的代表人物,这个帖子,全都是自以为是的武断的下结论。缺乏逻辑,缺乏论据。这个人把战争提到了这样一个高度,即战争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战争是自然淘汰法则即丛林法则的最终解决手段。伊斯兰教把战争叫做圣战,即神圣的战争,又叫杰哈德。杰哈德分为大杰哈德和小杰哈德。大杰哈德是消灭心中的魔鬼,小杰哈德是消灭现实中的魔鬼。《古兰经》说“不信道而且否认我的迹象的人,是火狱的居民,他们将永居其中。”  如此看来,大杰哈德是为小杰哈德服务的。只有消灭了心中的魔鬼,才能真正的信奉真主,把那些不信教的人放逐到火狱之中。
    那么战争真的是如此的神圣吗?战争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其实战争毫无神圣可言。老子认为:人是一个缩小了的社会;社会是一个扩大了的人。根据这一原理,我对战争的定义是:战争是两个部落,两个民族,两个国家之间的一次性交。是国力,人力,物力的全面的较量。(关于对战争的定义,在我的未发表的文章《爱到底是什么》(续)中有更为详细的解读)。享受战争带来快感的是发起战争的那几个人及其倡导的民族意识,受到伤害的是交战双方的社会和人民。这就是战争的本来面目,这样的战争何神圣之有?战争是人类愚蠢的不负责任,不计后果的选择。而性交是两个人之间的一场战争,是真气以及精力的比拼,所以性交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美好可言。享受性交带来的快感的是意识,而受到伤害的是身体及其真气。性交的意义是为了繁衍后代,这种行为是要付出身体受损的代价的。性交的原动力是性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为没有性欲就没有后代。房中术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糟粕,宣扬靠吸取少女身体的精华提高功力长生不老。这样的东西,肯定是某些邪魔写出来的,这绝对是胡说八道。如果御女一百就能成仙的话,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早就各个都是神仙了。如果说战争能使人类社会进步的话,人类早就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战争进化论和纵欲成仙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显然是别有用心的骗人的鬼话。王朝的更替除了外族入侵之外,大部分是因为统治者对自己国家无节制的摧残造成的。其实就是外族的入侵而亡国,也是因为自己内乱不断,自我摧残造成国力衰微,无力抵抗才被打败的。
    其实社会的进步真的跟战争没有太大的关系,一个充满了战争的世界绝对不会比一个和平的世界更合理。一个没有专制独裁的蹂躏,没有主观臆断的干预。“以道莅天下”。社会只会进步得更快。就像离开了计划经济,国民生活就会很快的好起来一样。战争是野蛮的代名词,前一阵子不是有人不遗余力的推崇狼性吗?不要像羊一样的任人宰割,而是要像狼一样勇于进取,残忍贪婪,团队配合以取得最大化的利益。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人群却分成了狼和羊。一方是强取豪夺,一方是任人宰割。现代和野蛮,这里的反差也太大了吧。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真正意义的人的社会,一个充分考虑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的社会,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
    “恬淡为上”。平静的面对冲突,面对战争。何以做到这一点?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以道莅天下的民族国家,看起来很柔弱,其实是天下无敌。有了这样的信心和底气,才有发自内心的恬淡。
    “胜而不美”。打了胜仗不要就美得跟什么是的。因为战争造成了双方人力物力生命情感的重大损失和伤害。若是一个落后野蛮的民族依靠强大的军队灭掉了一个先进富庶的民族,那就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大的损失。
    “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打赢了战争以后兴高采烈,大肆庆祝。是野蛮愚昧的表现。这样的人,一定是暴君,是专制独裁者。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以杀人为乐,杀人如麻的人,虽然得逞于一时,但必然是短命的。古今中外的暴君都不会有好下场。不是说他们一定会死于非命,但他们一定是心里阴暗,脾气暴躁,性格孤僻,疑心极重,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人。这样的人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左表示吉祥,右表示凶险,灾难。偏将军一般是管理后勤补给,善后安置。是对战争毁坏的一种补偿,相比较之下算是平和。而上将军则是直接指挥战争,是灾难的制造者和责任人。
    “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说起战争,无非就是杀人放火,所到之处弹痕累累,尸横遍野,极尽破坏之能事。。即便是打赢了战争,也没有什么可庆祝的。在被战火硝烟破坏的废墟上,哀悼战争双方死去的人,以尽快消除战争的阴影,安抚民心。更重要的是端正人民群众对战争的认识。一个沉浸在杀人放火带来的快感之中的民族,一个随时准备靠战争来解决矛盾冲突的民族,一个没有对外战争就自己跟自己打的民族,最终一定会被战争所毁灭。就像一个纵欲无度的人最后会死在女人的肚皮上一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由萨达姆领导的伊拉克。


发表于 2014/11/23 04: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喜欢道德经  清静经,经常听白云老师的朗诵,有时候也看看原文,感觉很受益,但是没有楼主那么研究的深入,道德经  清静经对我来说,有时候好像比佛经的加持力都大,读起来朗朗上口,用来指导生活非常好。随喜楼主。收藏了,最近在学习藏传佛教的入行论,感觉藏传佛教太庞大了,根性一般的人很难坚持到底,我现在每天都诵药师经,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发表于 2014/11/29 05: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人,只是自然界的千万物种之一,所以,别高看自己。
其次,老子的学说,是对自然界的一种高度总结,是站在人的角度,和人的智慧能力范围之内说的话。
说句笑话,别笑话井底之蛙。
发表于 2014/11/29 05: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有些人想什么,所以,补一句:我一向瞧不起西方哲学。
 楼主| 发表于 2014/12/9 22: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宇解老】——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小谷之于江海。

【正误】
    《老子本义》《老子注》《老子正诂》是“天下莫能臣”,帛书本楚简本是“天下弗敢臣”。这个敢字添加了太多的主观因素,而“能”说的是一个事实。至于人对道的认识程度与态度,只是决定了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命运,对此道其实是漠不关心的。“犹小谷之于江海”,有的版本是川谷。两者的区别不大,不影响对老子的解读。

【慧宇解评】
    “道常无名”。道的存在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所以老子也只能“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因为根本不能用语言形容出这个道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到底有多大。而且道无处不在。从微观世界到我们生存的直观世界再到宇宙乃至宇宙之外的宏观世界,简单的说就是从虚无到有限再到无限,道都是它们的主宰。道之所以无名,是因为它太大了。大到我们用最高倍的望远镜也看不到“道”的踪迹。道之所以无名,还因为它太小了。小到在分子原子基本粒子中,道也在其中呼风唤雨,叱咤风云。但是最精密的科学仪器也无法感知“道”的存在。在地球上,在我们的身体里,道也在不露声色的主宰着人类的命运,主宰着我们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但我们同样无法完整,清晰,准确的感知到它。“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老子这样一个悟道的圣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肉眼凡胎,不知有道,只知有欲,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俗人。“道常无名”,这就是道的常态。我们从它模糊的痕迹中感知到它的存在。实际上道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是漠不关心的,人类文明的进步只是向道的回归。道没有主观意识,也没有喜怒哀乐。它虽然主宰万物却不会介入人类社会的进程。所以除了极个别悟道之人敬畏追随道之外,“中士闻道,若闻若亡”,绝大多数人对道不闻不问。“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少数人不信道,嘲笑道,正是因为道的不可知性。
    一些具有超能力的人,也可以叫神,也可能是外星人。他们把自己打扮成道的模样,说自己有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能力,贪天之功据为己有。说自己变换万千,无相无形。名字不可说,行为不可预知。对人类动不动以死相威胁。大家可以自己去仔细看看《旧约》,去看看《古兰经》。相信很多人会认同我的看法。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朴,简明无华。是道的别称。有一种说法叫大道至简。意思是说向道的回归是一个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人世间最简单的莫过于“一”。到了“一”的境界,离道就很近了。既然朴是道的别称,那么朴跟道的区别在哪儿呢?那就是道大朴小。朴应该是道在生命中的存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总指挥,是生命中内在的大智慧,是内心深处的那一点清净圆明。能清楚地认识到朴,即“复归于朴”,就是悟道。要敬畏人,敬畏生命。因为在这之中有道的存在。一个人再有权势,也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其他人之上。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守之”,守住了朴。“自宾”,自动,甘愿地成为宾客,成为次要的辅佐的力量。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什么是天地相合?这句话的意思绝不是说天上下雨地上流,天下一片绿油油。老子的每一句话都是大有深意的,绝不会说一些无聊的大实话。天是阴地是阳,天地相合也就是阴阳相和。天是精神地是物质,天是般若地是元气。所以这里说的是人而不是大自然。“和曰常”,人只有到了阴阳相和的境界才是正常的。“知和曰明”,只有知道了“和”到底是怎么回事才能说这个人活明白了。其它所谓的明白都是自欺欺人。那么和”到底是怎么回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是人的境界。在人的境界,阴阳是不能相和的。这是因为此时的阴阳分为老阴和老阳即所谓潜意识和全身的真气,以及少阴和少阳即意识和神经系统中的真气。在这里意识是君,老阳和少阳是臣。君臣之间的和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君臣之间的斗是绝对的全方位的,是从生斗到死的。你若是想叫少阴和少阳相和,最终的结果就是抑郁症乃至精神分裂。老子清清楚楚地告诉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明明白白的要你“知其雄,守其雌”。作为一个人要守住自己内在的大智慧,而不是去追求气感,追求高潮。作为一个国家要守住自己的民族精神乃至人类文明,而不是追求财富,追求享受。人们常说现在道德缺失,为什么?就是因为守错了。守感觉,守真气,守利益,守财富,守权势。结果就是“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意守真气,真气乱窜。聚敛财富,身陷囹圄。只有到了“一”的境界即圣人的境界。才能做到真正的天地相和。“各复归其根”,意识归于天根,也就是少阴归于老阴,叫纯阴。在纯阴的境界,即《金刚经》说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真气归于地根,也就是少阳归于老阳,叫纯阳。也就是说纯阴纯阳才能合而为“一”。甘露,即“上善若水”中的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这句话怎么讲?真气归根而为真水,“归根曰静”,人之所以能静下来是因为“水”。如果真气不能归根,充斥于身体之中。真气是火,怒火中烧,欲火焚身,不是得病就是死亡。
    “始制有名”。始,开始。制,社会结构,国家体制。“始制有名”应该不同于“有名,万物之母”,“始制有名”所指的人类社会应该已经超过了原始社会。而“有名,万物之母”是人类文明的开始。
    “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人类社会既然已经发展到较为高级的程度,那么就应该具备理性和起码的自制力。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人类文明的作用,就是让人们明白什么样的想法和做法才是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最根本的需求和利益。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像小谷汇入江海。任何回流,任何泄漏都会让由无数雨滴组成的“文明之水”停留在某一龌龊之地从而演变成为人间地狱。文明是由无数的认识与观念组成,其中有正念也有邪念。正念,一切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进步发展,“能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邪念,为了一己之私利而毁坏社会,毁灭文明。就像癌细胞疯狂的吸收掠夺营养和氧气一样,最终的结果就是无可避免的灭亡。人类的历史,就是由一连串这样愚蠢的事组成的。要是我们不能从中吸取教训,这样愚蠢的事还会一次次的重演。
    “知止可以不殆”。止和观,是佛法的两个修行的法门。止是定,也可以叫静;观是慧,也可以叫般若。而戒定慧是无漏三学。止,可以指戒律,也可以是自律。是觉悟之后对自身行为的规范。止和戒在意思上有点类似,它们的区别是:止是一种状态,戒是一种要求。就好比不抽烟的人永远不会想抽烟,而让抽烟的人戒烟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知止”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社会。一个有理性和自制力的人能够保持健壮的体魄,聪慧的大脑,坚强的意志以及俗人难以企及的健康长寿(我不说长生不老,因为这在现在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是人类在目前这个阶段,说是井底之蛙也不为过。“玄之又玄”才是“众妙之门”。)。一个有理性和自制力的社会或国家才会长治久安,和谐幸福。
    “譬道之在天下,犹小谷之于江海”。我们的生命和周围的环境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不过是有限的存在物。但是跟看不见摸不着的道相比,绝大多数人没把道当回事。他们看到的感兴趣的就是眼皮子底下的名利欲,臭皮囊里边的冷热麻。于是人类社会在生死流转中徘徊在战争与和平之间。人们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有这样一个词叫穷兵黩武,依靠强大的军队去征服世界。老子不这么认为,老子说:“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有人会说这不合情理。这种分歧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造成的。从战争双方的当事人看来,战胜了对方就是胜利。从整个人类来说,战争本身就是人类文明中恶的爆发。战争的结果伤害的其实是人类自身,最终并没有真正的胜利者。就像家庭内部的争斗,打得头破血流,一片狼藉。谁是胜利者?那个杀了自己父母妻儿妹妹一家六口的北京大兴的小伙子李磊,他是够强的。他胜了吗?
    “道之在天下”,是道大还是天下大?看似是天下大。“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可是人们看不到,如果没有了道,哪来的生命?哪来的人类社会?人与人类社会不过是小谷,道才是江海。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0: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宇解老】——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慧宇解评】
    “知人者智”。知人,通过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了解其他人的人格类型与内在本质。知人是教训的积累,是经验的总结,甚至是血和泪的付出。挫折让人清醒,逆境让人成长。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了别人刻意隐藏的目的,看法和欲求 ,只能说这个人很聪明。
    “自知者明”。自知,在人际关系中,所有的外人外事外物是一面镜子。人是通过这面镜子了解自己的。只是在意识跟这面镜子之间有名利欲及其反射到自身的感觉所形成的障碍。所以世俗之人通常不会看到这是一面镜子,只能看到周围人的好坏以及与自己的利害关系。而自己的名利欲则成了评判好坏及其与自己关系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于是只要你足够的聪明,只要你能广泛的接触各类人群,阅人无数,知人不是什么难事。只有那些觉悟的人,看透了生命与人生的人,能做到“知其雄守其雌”的人才能通过这面镜子充分的认清自己,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思想,情感,欲求,能所及其产生的根源清醒的认识和理解,才能说这个人很明白。一些世之枭雄,只知道知人,不知道自知。在权利和欲望的双重诱惑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自己的性命。
    “胜人者有力”。  古今中外的豪杰枭雄,都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闻名天下。这只能说明他们孔武有力,精于算计且不择手段不留情面。但是他们不敢面对自己的本心。那是一个自私,阴暗,放纵,残忍的黑洞。
    “自胜者强”。自胜,战胜自己。在人的内心世界,时不时的也会发生战争。谁跟谁打?是意识跟真气打。意识是阴,真气是阳;意识是君,真气是臣。意识能够调动真气,但只能让真气出来,却没有能力让真气回去。当意识被名利欲所迷惑,肆意妄为的调出真气以供自己使用和享受时,他根本不会顾及真气对身体的伤害。因为真气是火,会破坏正常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欲火会焚身。这是真气对意识的报复,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自胜,是意识完全的改变自己。看透生命,看透人生,真正的觉悟。不再无谓的玩弄自己的生命。只有战胜了自己本心中的恐惧,迷茫,贪婪,嗜欲,嫉妒,仇恨,才能算是真正的强大。 此时的强大不仅表现在意识不再挥霍自己的真气,还在于意识与生命中内在的大智慧相合,从二的境界进入到一的境界,“圣人抱一而为天下牧”,开发了生命中潜在的功能。不只是能让真气出来,还能让真气回去。这意谓着真气过多造成的不适和伤病,只要一想就能好了。这就是老子说的“心使气曰强”。是“无为”的最直接的功用,是生命的一次升华,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外在的强大不算强,内在的强大才是真的强。那些流氓恶棍独裁者看似强大,其实在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意识和真气的战争,扒下他们精心伪装的光鲜的外衣,充其量不过是一些内心龌龊卑鄙无耻的可怜虫。
    “知足者富”。富有只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我在前面说过,人作为一个有限的存在物,其生存所需的物质财富也是有限的,不过是衣食住行而已。但人的贪欲却是无限的。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满足于已经获取的财富。那么满足的标准是什么?一个乞丐吃了顿饱饭就很满足,而一个人在征服了天下之后却不会满足,还想要去征服天下的女人。于是朝廷的大臣们就给皇帝配备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基本上满足了皇帝各种各样的性欲,不再去祸害天下的女人。外在的享受抵不过内心的空虚,暴发户的一掷万金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贵族的奢靡把这种虚荣披上了文化的光环。只有那些睿智的富翁才会过着简朴的生活,把巨额的财富造福于社会。知足就是放弃对外的欲求。一个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要,追求内心完美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这样的人多了,整个社会就会真正的富起来。
    “强行者有志” 。强行,于不能行处而行是为强行。世俗之人习惯随波逐流的走完自己的人生。只有那些勇于探索的人,才能在没有路的情况下,攀登到觉悟的高峰。
    “不失其所者久”。所者,身体也。身体是心灵的居所。维护好这个居所,人才会活得长久。这句话看似很简单,但其中的道理却非常玄妙。要想让身体长久的保持良好的状态就要“没身”。老子说:“没身不殆”,只有没身才能不失身。如果用《心经》来解释就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关闭身体的感觉系统,消除外界的各种干扰。充分发掘身体的潜能,达到“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即从无为达到无不为。
    “死而不亡者寿”。在现在死和亡的含义差不多,都是生命完结的意思。在老子时代,两者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死是意识丧失或是昏迷;亡是因为真气的丧失而造成生命完结。“死而不亡” ,有点类似于一些动物的冬眠,以度过恶劣的天气环境。在这里老子的意思是:如果你要想长寿,就要像动物一样催眠自己的意识,淡化自己的感觉。也就是老子说的“无为”,这和动物冬眠的区别是: 意识并没有真的丧失,非常的清醒,只是没有显现出来。这样做不是被动的躲避,而是主动的去发掘自身内在的潜力,把道赋予人类的强大的能力展现出来。寿,活多少年才算寿?一般说活过百年就算长寿。科学家测算人最多可以活一百五十到一百七十五岁。其实寿命是生命的遗传密码自己设定的。是为了发展进化选择的最佳数值。要是都老而不死,生命就不会进化了。要是能够破解这个遗传密码,细胞可以无限制的更新,长生不老或许不再是匪夷所思不可理解的了。我想老子的“没身不殆”,“知止可以不殆”应该不是没有根据的随口说说。“没身”和“知止”是人觉悟之后认识行为上的外在的表现,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毕竟在意识与道之间隔着层层的迷雾。这迷雾从表面上看是感觉,进一步看是真气。人的感觉实际上是假的。冷热酸麻胀痛不过是真气态外在的表现,会随着真气态的改变而变。但是,感觉是人的思想情绪言论行为最重要的标准,决定性的因素。感觉乱了,人的人格也就乱了。要想感觉不乱就要真气不乱。要想真气不乱就要做到“知止”。从“知止”再到“没身”,又是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真气“归根”,感觉就会微弱而灵敏。从“无眼耳鼻舌身意”到“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尚且可以做到“没身”,而况于人乎。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老子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百岁算是长寿,那么千岁,万岁就可以算是长生不老。对于世俗之人来说,“人活百岁不是梦”。但万岁万岁万万岁,万寿无疆就有点滑天下之大稽了。又想洪福齐天,又想长生不老,哪有这样的好事?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开端。生命的奥秘远没有被揭开。老子说的“死而不亡者寿”我想不会仅仅只是指长寿百年吧?“死而不亡”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其活的寿命应该远远地超出百年以上。如果“死而不亡”只是为了多活个几百年那还有什么意思?就是块石头都比这强。“死而不亡”应该是与道相合的手段,是证道的必由之路。

 楼主| 发表于 2015/5/10 18: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宇解老】——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正误】
    “大道泛兮”的泛字,有的版本是氾,有的版本是汎,是同音不同字。估计是在传抄的过程中的误抄造成的。道生万物,老子用了一个“泛”字来概括这一过程。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外化,绝对精神外化出自然界。
    “衣养万物”,有的版本是爱养万物。《道德经》里,老子两次提到了爱。“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以处天下
”,还有“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请注意,这里的爱有两个限制,一是这是圣人的爱,二是这个爱是返回的自身的。爱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也是真气态的共鸣。自爱是返回自身的一种清醒的认知,是觉悟的先决条件。而爱别人就纯粹是意识相和真气态的共鸣,是把一个外在的存在物主观的纳入到自身中的盲目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占有和自我的扩张。这种占有和扩张是要付出代价的,就是要把过多的真气发散到自我意识中多出来的这部分上,比如妻子儿女,奸夫情妇,不良嗜好,非法所得等在自我中的映象。所以爱是世俗之人的一种情感,到了圣人的层次就没有爱了。那么圣人就那么无情了吗?就像有人诟病第五章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认为老子无情无义。其实老子这一章说的是修炼的心法,要想“没身”就必须舍弃身体中的各种感觉。而不是真的把老百姓当做刍狗。因为老子在后面还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圣人把老百姓当做小孩子一样看待,对老百姓仁慈,慈悲。但这不是爱。圣人无爱,是因为圣人已经超出世俗中的喜怒哀乐,如何与世俗之人产生感觉上的共鸣?没有共鸣就没有爱。圣人尚且如此,道如何会“爱养万物”?所以“爱养”是因为没有理解道的真义,认为衣养不如爱养好听而擅自更改的。

    很多版本把“常无欲”给去了,就形成了“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于是整个意思就变得含混不清,难于理解了。

【慧宇解评】
    这一章的前半部分说的是道在天下的作用。后半部分说的是圣人在天下的位置。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大道遍布天下,无处不在。是宇宙运行演变的主导,外化出天地万物以及生命。控制左右着自然界的演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道生万物。道在创造出万物之后,并不是撒手不管,任其自生自灭。而是主导着天地万物以及生命的演变进化。生命从一个细胞发育为一个成熟的个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的总指挥就是道。道无处不在,大到天体,小到蚂蚁,你说道累不累?不辞辛劳就是道的一个特质。于是接下来就有了这样一个问题,道有主体吗?也就是道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吗?这怎么说呢?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说道没有主观意识,是因为道跟意识之间的距离太远了。意识在展开的过程中,表现为与周围的人和物的相互关系。如果离开了这些,意识就会混乱和疯狂。我们说“道生一”的“一”是圣人的境界,“一生二”的“二”是单纯的人的境界。那么展开了的意识就是三之后的甚至是四五六的境界。所以如果说“道”有了我们所理解的主观意识的话,那么道就有了喜怒哀乐,有了七情六欲,会介入到人类的社会生活中。那么我们想想,一个自称是创造了天地万物的,又具有喜怒哀乐的;一个自称是慈爱的为人类的未来着想的却又用大水毁灭了人类社会的;一个承诺不再毁灭人类却又动不动就以死亡相威胁的;一个认为说出它的名字都是对它亵渎的存在物,有的人叫它上帝,有的人叫它真主,有的人叫它主,有的人叫它神。在西方,这样一个存在物主宰了人们的心灵。当人们在灵与肉的搏斗中迷失了自己的时候,神的怀抱就成了心灵唯一的庇护所。是善与恶的最后一道脆弱的防火墙。问题是这个有着主体或自我意识的主宰是否真的能够当得信众的信任和托付?也就是说这个上帝真主耶和华安拉以及上帝的儿子耶稣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他们带给人类的真的是和平幸福美好和谐吗?不容置疑的是: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而其中的大部分战争是宗教战争。犹太教跟基督教打,基督教跟伊斯兰教打,犹太教跟伊斯兰教打。实在没得打了伊斯兰教自己跟自己打。其实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犹太教的分支,说白了就是兄弟之间的骨肉相残。他们为了什么这么玩命的打?是为了上帝真主去消灭异教徒。把那些不信道的人放逐到火狱中去,因为他们毕竟不信。打来打去谁也消灭不了谁,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对平民百姓的杀戮和财产的毁损以及对人类文明的破坏。
    如果说道有自己的主观意识,那么这个主观意识也绝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有人说宇宙就是一个大脑,这有一点牵强附会。因为星球,星系,星云的交互作用就能产生意识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如果在更大的范围,比如宇宙只是这更大范围内的一个细胞并由这样的细胞构成了一个我们无法想象的巨大的生命。我想这个可能的生命及其主观意识一定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俗人的简单重复。然而,不管是俗还是不俗,这样一个主体跟我们这个世界绝对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如果有一个人说他创造了天地万物,这个人的精神一定不正常。如果有一个自称是神的东西说自己创造了天地万物,我们能相信吗?一个有着道的主体的存在不可能会顾及到我们这个世界的生命的生存发展与灭亡,就像我们不会顾及到身体里某一个原子中的电子上可能存在的生命一样。难道我们会想到去跟这些生命之中的某一个女人生一个孩子?去跟这些我们所认为的低等生物订立什么合约?这是无法想象也根本不可能的事。但是我们的某些境遇可能会影响到这些生物 ,比如我们遭遇了核爆炸,这些生物会观察到宇宙大爆发。这里我想说的是,不管创造天地万物的“道”有没有主体,它都不可能掺和到地球上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来。只要是掺和进来的,都是跟人类处在同一层次的,跟人类有着生存竞争和利益冲突的高等级的生物。
    有一个要“统一万教理论,使万教合一,引导人心向善,回归朴素自然”的程一丰说:“道就是神,神就是道,道就是上帝,就是圣父,就是元始天尊,请看圣经创世纪第一章。德就是心,心就火和光,耶稣(主)就是光,就是道德天尊。请看圣经创世纪。 父在子中,子在父中,道以德显,德中含道,道化万物,上帝造万物。” 这里所谓的万教合一就是以基督教一统天下。但是基督教一统天下后会是什么样子呢?就会天下太平了吗?大家看看《旧约》就会有自己的答案了。上帝,一个可能是有特异功能的人;一个可能是有大智慧的人;一个可能是类似于外星人的人;一个可能是长得丑陋无比,无法以自己的真面目示人的人,为了寻找在地球的代理人,宣称自己创造了天地万物,制造了人类。这是一个弥天大谎,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有人指出其中的荒谬。但是到现在为止,有太多的人相信神,相信造物主?不管这里面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反正他们信了。" 父在子中,子在父中"。上帝是父,耶稣是子。这说明了什么?如果这是真的(基督教的本尊犹太教并不承认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说明上帝也不过是一个有限的生命,是一个走在了地球人前面的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或者就是一个外星人。他用自己的科技或者是超能力让处女玛利亚未婚而孕,生下了耶稣。这个未婚而孕应该是指上帝在没有跟玛利亚发生性交的情况下,利用高科技或者超能力让其受孕。否则就是诱奸甚至是强奸,因为上帝可能实在是长的太丑了,除非它能幻化成一个翩翩美少年。如果说上帝就是“道”,这个无相无形,其大无外,没有本体的“道”如何让一个像微尘一样的少女受孕?这太荒谬了。除非有这样一种可能,就是“道”被另一个更强大的存在打败,给流放到地球。空有通天彻地的神通无处可用。穷极无聊之际,找一些看着比较聪明的犹太民族做小弟。挑一个单纯漂亮的处女给自己生一个儿子,于是圣父圣子圣灵就三位一体了。这么荒诞的事让我说的合情合理,其前提是:自称是“道”的上帝或者是认为就是上帝的那个“道”,一定是一个有限的,世俗的,有情感有欲望的主观的存在物。
    有神论荒谬,那么无神论是不是就会好一些?在中华文明中,神游走于社会的边缘。无论是释迦牟尼还是老子都没有把自己的思想用某种手段强加在民众的头上,因为他们对世俗社会无所求。他们宣传自己的学说只是为了教化众生,希望众生能真正的觉悟。但老百姓“莫能知,莫能行”。所以老子只好出关;因为无法阻止末法时代的到来,释迦摩尼只能涅槃。
    中华民族就用虚幻的天,用世俗的皇帝取代了神。皇帝是天子,老天爷的儿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所有的一切都是皇上的。“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皇帝掌握了天下人的生杀大权。这之中的弊端是,皇帝只不过是一个俗人,有着七情六欲,知道吃喝玩乐,却有着神一样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遇到一个明君是老百姓的福气;遇到一个昏君就民不聊生,天下大乱。纵观历史,中国是一个王朝更替比较快的社会,而且每一次更替都会造成很大的社会动荡,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是因为在皇权垮掉以后,就没有什么思想或权威来规范人们的意识行为了。而在其它一些国家,皇权垮掉以后还有神权在制约着社会和人的思想意识。
    为了这个俗不可耐的皇权,儒家和法家用各自不同的学说来维护皇权的稳定。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儒家大树特树皇帝的绝对权威,皇帝管大臣,大臣管百官,百官管百姓。还有男人管女人,父亲管儿子。层层监管,形成了森严的等级观念,即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当然儒学当中有很多劝人向善的东西,比如三钢五常仁义礼智信。但这是属于有为法,是相比较而言随时会转换到自己反面的东西。老子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很不待见这类似是而非的说教。《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就指出了仁义礼的虚假和祸乱社会的弊端,“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始也”。延续了近两千年的儒家礼教,严重的束缚了人的思想,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孔子通过注释《易经》把儒学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是为了彰显皇权的正统与合理。什么“大哉乾元”,其实乾卦作为六十四卦之一中的一卦,只是世俗生活中的一个表象,就像皇帝不过是集世俗之大成的一个符号而已。把绝对的权力交给一个凡俗之人就必须承担这个人可能会发疯而带来的一切恶果。
    既然儒家如此的不济,那么法家又如何呢?法家分成以管仲为代表的务实温和派和以商鞅为代表的无耻疯狂派。同样是法家,但二者的治国理念截然相反。管子是一个有着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智者,如果他的思想和观念能够被大家理解和执行,中国将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管子》的治国理念是以民为本,“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而商鞅则是一个投机取巧者和文化流氓。他不像管子本身就是一个国家的管理者,他为了在人才济济的战国时代给自己的仕途某一个出路,只能是不走寻常路,发明一套用极端手段治理国家的理念。这是一个让社会大踏步倒退的理念,而这么做看似使一个国家在短时间内迅速强大了起来,却从根本上破坏了整个社会的生机。我想商鞅一定是通过观察蚂蚁蜜蜂的社会活动才萌发了这些令人匪夷所思胆战心惊的想法的。他也不想想,蚂蚁蜜蜂不过是最初级的社会结构,自身的进化程度决定了不可能有高级的治理模式。工蚁务农,兵蚁征战。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欲望,要求。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不遗余力的劳作和拼死的征战。于是商鞅就想把这种模式移植到人类社会中去,一定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商鞅在四处碰壁之后终于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陈年的抱负得以展现。经过商鞅的变法,秦国确实强大了,老百姓成了农耕的工具和征战的利器。与蚂蚁不同的是:老百姓兼顾了农耕和征战两种职责,平时耕种,战时打仗。这很像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但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是自然形成的,没有欺诈,没有强迫,没有摧残,只有无可奈何的丛林法则。当一个民族把自己的全部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战争的时候,就像食人蚁,就像狼群,一往无前的横扫杀戮。 蒙古铁骑驰骋在欧亚大陆,以灭绝种族的方式大肆掠夺,证明了野蛮可以战胜文明。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蒙古人创造的无敌于天下的神话就再也无法复制了。在商鞅试图用野蛮代替文明以强国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毁掉的是什么。一个社会的本体是人民,当强权把人民置于面临死亡的绝望境地,就注定了整个社会行将崩溃的命运。李白赞叹“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秦朝为什么二世而亡呢?人们在分析其中的原因时,给出了各种各样偶然的因素。但亡国的必然性就是野蛮的治理毁掉了社会的生机。老子认为:人是一个缩小了的社会,社会是一个放大了的人。试想一个严酷的对待自己肉体的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采用什么方法,最后必定是个短命鬼。 为了能够用野蛮取代文明,商鞅都出了什么样的鬼点子馊主意?“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农战是治国之本,把老百姓置于无以为生的地步,加入农战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于是把一个国家改造成一个战争机器,以农养战,从而横扫六合,一统天下。接下来就是二世而亡。商鞅的确可以说是精明人,但精明得过了头。在他看来,大部分人都是傻子,只要自己有了权势,就可以把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中。而任何把人民放在自己对立面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因为他们不是神,无法超然于社会之外。比如上帝,它可以用大水毁掉人类社会而不受惩罚。人呢?那就是玩火者必自焚。商鞅的人生就是从害人到害己。
    儒家和商鞅的法家都不能振兴中华,管仲的法家又无人喝彩,所以中国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一个无神的社会奸人当道,百姓失去了人格和应有的尊严。没有神的规范和指引,灵魂就只有委身于感觉之下。这样的人很容易被物欲诱惑,被环境左右,被别有用心的人控制。也就是说无神论不如有神论。问题是有神论尚且荒诞无稽,那么人类将何去何从?“大道甚夷”,凡俗之人看不到。于是只能“民好径”。可是人类社会想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走大道。生命是道的外化,生命本身具有无限的潜能。这些潜能的开发就是从无为到无不为。到了无不为的境界那就不是人了,我们把它叫作神,这就是泛神论。大家都是神,也就无所谓神不神了。就像大家的歌唱得比歌星还好,哪还有什么歌星?谁敢说自己是歌星?也就不会有追星。到了大家都不再去拜神的那一天,才是人类真正解放的时候,就连上帝也不好意思高高在上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高高兴兴,自由自在的过自己幸福的日子。“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有什么可争?有什么可斗?
    “功成而不名有”。道生万物,又有多少人看见了道?理解了道?有人会说:“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我一个肉眼凡胎的如何去见道?”于是那些神鬼伟人大救星就应运而生,因为他们有相有形看得见啊。道是万物之母,很多人却不把它当回事。若闻若亡还算是好的,大笑者也大有人在。问题是他们不信道,却相信造物主,顶礼膜拜,诚惶诚恐。他们也不想想,所谓的造物主他有创造天地万物的功能吗?“道法自然”,天地万物是在道的引领下经过漫漫的时间长河自然形成的。用六天创造天地万物和人,这个耶和华或者后来又叫安拉的还真敢开牙。可怎么就那么多人相信?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社会的财富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好像跟“道”没什么关系。其实仔细想想,人的智慧是道的显现,而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合理性和创造性同样是道的显现。我们不能因为道没有强迫大家去感恩它而忽略道的伟大,却去感恩那些神和一些自称是神的臭不要脸的东西。可以这样说,凡是宣扬要大家感恩的,都是别有用心甚至是包藏祸心的人的欺骗。财富是人类共同创造的,也由人类共同享用。问题就是财富分配的合理与否,不存在谁感恩谁的问题。说到感恩,子女应该感恩父母。但是又有哪一个真正爱自己儿女的父母要求儿女对自己感恩戴德?那些把自己对儿女的付出时刻挂在嘴边的父母一定是心理不正常的。所以父母对自己儿女的爱“故几于道”。感恩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受惠者内心情感自然的流露,持续时间的长短因人因事各不相同。若是施恩者反复强调每个人都要有感恩之心岂不是一件咄咄怪事,其中必有蹊跷,不是骗财骗色就是骗天下。高尔基有一句名言:天下“没有比受惠者更可伶,没有比施恩者更无耻的了”。这句话可能有点偏颇,却是他人生的感悟。施恩者付出的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却要受惠者自贬人格,交出人的尊严甚至是生命。一个公平的社会没有受惠者,同时也没有施恩者。可是看看我们这个社会,有多少施恩者,有多少人想要成为施恩者。因为作为一个施恩者,一要有能力,二要有权力,三要有财富。而施恩与否全凭自己随心所欲。能够成为一个施恩者确实很爽,这样的施恩者遍布社会的各个层面,即便是乞丐瘪三也会想成为更加弱势者的施恩者。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会有很多施恩者,还会有更多的受惠者。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个社会像一个陡峭的山崖。往上看是冰冷的屁股,往下看是谄媚的笑脸。我不踹你几脚就已经是格外施恩了。所以你的笑脸必须让我看着舒服。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人要想心理正常是很难的。他要时刻观察别人的脸色 揣摩别人的感受,调整自己的表情。因为每个人都是以受恵者的身份开始的,除非你是天之骄子,高高在上的那么“一小撮人”。
    “常无欲,可名于小”。常无欲是怎么样一种状况?第一章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说的是人到了无欲无求的的无为的境界才能看到并理解道的奥妙,也就是悟道。悟道之人就很了不起吗?老子说了,悟道之人还只能算是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万物指的是什么?归于何处?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里的物指的是真气,真气归根,人就会真正的安静下来,回复到生命本来应该有的正常状态。也就是说老子认为:只有真气归根,处于一片清明的证道的境界,才能算是一个正常的人。老子做人的标准很高,世俗中所有妄念缠身的人都不正常。证道的人万物归焉,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社会中的俗人俗事根本不在话下,“圣人皆孩之”,都是些小孩玩的游戏。怎么会去掺合到这些你死我活的争权夺利,烧杀抢劫中去?只有上帝耶和华真主安拉穷极无聊,弄出个《圣经》《古兰经》鼓动天底下那些善男信女们杀得昏天黑地,血流成河。还什么圣战,战争有神圣的吗?没有。“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战争只会毁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天下无道”才会“戎马生于郊”。以前有一个词叫“破旧立新”,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所谓打碎旧世界,建立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旧世界是打碎了,建立的是不是新世界还两说。迄今为止中国的历史就看见破了,但除了旧就是旧,哪看见什么新了?也许有人会说科学技术就是新。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目共睹,不容置疑。君不见科学技术首先就是为战争服务的。人类世界就那么一个,反复的把它打碎,到了拼不起来的那一天,就是人类灭亡的那一天。
    像老子释迦摩尼这些悟道并证道的人,注意是人而不是神。圣人是人,佛的意思是觉者,就是觉悟了的人。也就是说他们对于人类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不会把人类引向毁灭的死胡同。悟道只能说是小,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悟道不证道,到头瞎胡闹。只有证道,真正的与道相合,才能具备道的大的属性。“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这个王可以理解为圣人,觉者,也可以理解为法王。“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如果哪个圣人愿意入世拯救众生,他就必须忍受一切艰难困苦,承担救国之各种责任。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里边有这样一种大与小的辩证关系。老子提出了这样一种说法——不为大。那么什么是为大呢?天人合一就是为大。练功的时候想象自己顶天立地,手一举就伸到了宇宙之中。以及想象自己是上帝,是佛陀,这都是错误的心法。因为道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所以老子说“致虚恒也,守中笃也”,意思是说守住自己这个有限的生命,让意识进入虚无的境界。在这里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但是这里面有道。虽说这个道看起来非常小,但根据全息的原理,它是和宇宙的那个道相通的。所以只有“终不为大”才“能成其大”。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21: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宇解老】——第三十五章


    老子学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的顶峰。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足)既。


【正误】
    帛书甲乙本是“安平大”,楚简本是“安坪大”,坪应该是平的异体字。河上公是“安平太”,其它的版本大多是“安平泰”。朱谦之说:“泰”、“太”古通,平者安之至,泰者平之至,“安平太”为并列语。这里“大”跟“泰”就有了不同的意思。道大天大地大圣人亦大。圣人执大象行走于世间,说大也没有问题。但是圣人“终不为大”,是因为他根本没有必要为大。圣人对世间无欲无求却悲天悯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可谓是设身处地。圣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天下往”就是圣人去感悟自然,所以“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圣人悟道证道,心如止水。“为天下浑其心”就是感同身受。而上帝真主高高在上,视天下百姓如一群蝼蚁,说毁灭就毁灭了。皇帝领袖洪福齐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上圣明,百姓感恩戴德山呼万岁;皇上昏庸,百姓吃糠咽菜民不聊生。皇上发疯,天下大乱,生灵涂炭。那些臭不要脸的凡夫俗子装神弄鬼,自比天地,巧言令色,妄作爹娘,好话说尽,坏事做绝。到头来害人害己,一枕黄粱。正所谓不比不知道,圣人跟上帝真主皇帝领袖孰大孰小一目了然。 其实圣人不屑于做那些蛊惑人心以售其奸的事,因为他执的是“大象”。“天下皆谓我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圣人要是也像上帝真主皇帝领袖一样做一些损阴丧德的事,时间长了也会变成小人。
    老子的原话是“安平大”还是“安平泰”,似乎是无可无不可。因为两者的意思并无些许的对立。若是但就圣人本身来说,“安平大”比较贴切。若是说圣人行走天下,会给社会和百姓带来安康幸福。那么“安平泰”就比较准确。
    最后一句多数版本都是“用之不可既也”,楚简本是“而不可既也”。有个别版本是“用之不足既”。“既”,朱谦之案:“既,小食也,从皂,旡声。”玉篇皂部:“既,居毅切,小食也,又已也。” “旧注训‘既’为尽,昧于古训,故不能岂切也。”道之用不可既跟不足既意思相近,只是程度上的差别,就像不可惜跟不足惜一样。“不足既”跟前面的两句表述上一致,而“不可既”,有点绝对了。当然,道之用对于世俗之人来说非常的难。但老子也说了:“道冲而用之有不盈”“冲气以为和”,这里说的就是道之用。问题是楚简本和帛书甲乙本是早期的版本,可信度非常高。就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了。
   
【慧宇解评】:
    这一章描述的是圣人的人生观。
    “执大象”,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
    老子说:“大象无形”,看不见摸不着,你怎么执?这不是一个大局观可以概括的。这不是执小象,不是执眼皮子底下那点事,也不是执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的事。所以这个大象不是用眼睛看,用手去抓,而是用心去把握。人类借助望远镜可以看到一两百亿光年以外的天体,可以大致勾勒出宇宙的模样。但这还不是大象,在宇宙之外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我们就无从观察,甚至是无法想象。有人说宇宙就是一个大脑,这只是一个科学幻想。真正的大象在人的内心深处。可以用佛学的圆觉来诠释,“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圆觉,也就是360度全方位的照见宇宙和生命的真相和实相。是一种高度觉悟的状态。老子用“大象”两个字就给概括了。

    一般人习惯于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抓住不放,执,总要有实质真实的东西可以执。权力、财富、美食、美女。难以放下的是“我执”,我的感觉,我的欲望,我的牵挂,我的所有。再高级一些是“法执”,对自己的一隅之得,一孔之见宝贝得不得了,沾沾自喜,见人就说。谁要是有异议就恨不得上去抽他一百个大嘴巴。这样的人即便有再大的权力,再多的财富也是不可能“执大象”的。别看那些冠冕堂皇,正气凛然的豪言壮语,扒下其光鲜的外衣,看到的不过是世俗有为法中的龌龊的权利欲的追逐。
    执小象。这是有思想,有见解,有主意的人,像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军事家等。
    执表象。这样的人只看见眼前的那些事,自以为聪明伶俐而精于算计。
    执感觉。大多数人都是执感觉,跟着感觉走。其实感觉这个东西千变万化,是最不可靠的。可有太多的人把感觉当做行为的准则。于是跟着感觉就走到郁闷,走到麻烦,走到病痛,走到卑微。走到初衷的反面,走到生命的终结。
    执妄念。当认识专注于表象,专注于某一具体事物时,就无可避免的会片面和偏激。一旦这种片面和偏激成为常态的时候就是执妄念。小的妄念可以是一针一线,大的妄念可以到国家社稷。所谓妄念就是不能正确的对待。买东西少找了一毛钱,就能大老远的跑回去跟小贩要。为了打天下坐天下,可以置天下百姓的生命财产于不顾。当妄念把自己看重的东西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的时候,首先缺失的就是人性。这个“东西”可以是一件物品,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个理论伦理,甚至可以是一个概念一句话。首先,这种执着是一叶障目,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这形形色色的妄念一旦控制了人的意念好行为,就会做出各种匪夷所思,骇人听闻,伤天害理,惨绝人寰的事情来。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一切罪恶都是源于妄念。不要说生存竞争,不要说优胜劣汰。野蛮战胜文明,丑陋毁掉美好,正义不敌邪恶,善良惨死在阴险狡诈之下。这样的事,发生在过去,发生在现在,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太多太多了。而且还将会继续发生。老子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大道无相无形,老百姓肉眼凡胎怎么看得到?分不清正道和伪道,于是稀里糊涂就走上了歪门邪道。难道人类非得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直到头破血流,无路可走的时候才想起老子早就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天下往”。心怀大象行走天下,就不会盲目行动,就不会心存妄念。


    “往而不害安平泰”。关于这一句,老子作了如下的注解:“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必以其身后之。是以圣人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这是一个圣人在人世间的风范。这样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就不会害人害己,处在百姓之上而百姓不觉得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走在百姓的前面百姓不会觉得是对自己生存发展的危害。就能避开和远离灾祸与凶险。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圣人,是一个凡夫俗子行走于天下,在情感利益欲望的驱使下免不了伤害别人或是伤害自己。能力越大,权力越大,这种伤害就越大。


    “乐与饵”。音乐与美食,或者是欢乐与诱惑。


    “过客止”。老子不是让人们禁欲,去过苦行僧的日子。而是在生活的悲欢离合中感悟道的存在。你不过是生命长河中的一个过客,人生不过是一次旅游。看了吃了玩了乐了哭了笑了,就可以了。“视死如归”,死亡不过是回家而已。对于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浅尝即可,知道怎么回事就行了。过于执着感觉上的享受和宣泄,只能让自己沦落在风花雪月,醉生梦死之中。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为什么?因为语言无法把道说清楚。就像《金刚经》说的:“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佛法者既非佛法,是名佛法”。一般的佛法,不过是引导甚至是引诱人们学佛修道的手段,叫“不了义经”。而“了义经”像《金刚经》《心经》又有几个人看得明白?同样,关于“道”,老子说了这么多。众人都听出了什么?有多少人听明白了?道的本体是超出意识的感知的,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任何关于道的言说都是苍白无力的。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足)既”。这一段跟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都是对道的具体的描述,人的感知能力不足以认识理解“道”。因为“大象无形”所以“视之不足见”,因为“大音希声”所以“听之不足闻”。道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道离我们好像非常远,与日常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当我们想把自己理解的道向别人解释的时候,别人并不会有太大的兴趣去听,因为“用之不可既”,远不如吃喝玩乐来的爽快。如果吃喝玩乐都不能让自己满足,进一步就是吃喝嫖赌抽,再进一步就是打砸抢烧杀。当人们离开自己的内心,专注感觉,流连在欲望与冲动的时候,唯有金钱,情色和权势可以吸引到他。个人生死和民族兴亡都可以不顾,哪还管什么道不道的。
    俗人不用道,但是圣人可以用,悟道的人也可以用。怎么用?“道冲而用之有不盈”,“冲气以为和”。“冲”的结果是“恍惚”,“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恍惚之中“无眼耳鼻舌身意”,在无为的状态下进入自己的内心,这样离道就不远了。
    修道是自我相关的事,看破红尘,诸相非相,“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有的人练功刚有小成,就迫不及待的出山布道。自称大师仙长,为弟子答疑解惑。殊不知很多问题像道魔生死他自己都没有弄清楚,就敢开课敛财,误人子弟。
    传道是费力不讨好的事,“中士闻道,若闻若亡”,哪怕你说的天花乱坠,广大人民群众置若罔闻。说得再好也是白搭。“下士闻道,大笑之”,下士者无非就是那些昏庸皇帝,奸佞大臣,无良商人,市井无赖,土匪强盗,流氓文人之类。“不笑不足以为道”,你讲的那些大道理要是能让这些下士们俯首帖耳,心悦诚服的话,那你讲的还是道吗?老子只好感叹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世人莫能知,莫能行”。释迦摩尼则随机说法,大字不识的老太太让她念佛,而《金刚经》是说给大比丘及天人阿修罗听的。如果佛陀给老太太讲经七天七夜,然后对她说:“你发现了没有,这七天七夜我其实什么都没讲”,这老太太还不得气疯了。
    还是上帝耶和华他老人家聪明,首先连哄带骗,说自己六日创造天地万物和人,其次连蒙带唬,耶和华说:“ 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造他们后悔了。凡在地上有血肉的动物,就是飞鸟,牲畜,走兽,和爬在地上的昆虫,以及所有的人都死了”。从亚当坐上诺亚方舟开始,上帝耶和华就全面的介入了人类生活。从吃喝拉撒到生儿育女什么都要管。他带领犹太人攻城拔寨。《圣经 旧约》是这样写的:“耶和华你的神把城交付你手,你就要用刀杀尽这城的男丁。惟有妇女,孩子,牲畜,和城内一切的财物,你可以取为自己的掠物。”“其中凡有气息的,一个不可存留,”“只要照耶和华你的神所吩咐的将这赫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都灭绝净尽。”(我不知道这样的东西怎么跟老子的《道德经》比?难道人类只信服强权而蔑视智慧吗?)上帝凭着他的超能力拉一批,打一批,关一批,杀一批。到现在倒腾出这么大的家业来。而上帝化身的真主安拉比他更狠,搬出了刑罚和火狱。那些不信道的人(真主居然说他的那些东西是道?)“是火狱的居民,他们将永居其中。他们绝不能逃出火狱”“火狱...是用人和石头做燃料的,已为不信道的人们预备好了”。看来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就是真主安拉假借伊斯兰极端势力制造的火狱。问题是,现在世界上有那么多人相信了真主安拉的说教,这是一个极具破坏力的不稳定因素。单从上面引用的几句话就可以看到,《圣经》和《古兰经》其立论的基础是荒诞无稽的。稍有科学常识的人就可以看出其中的问题。历史上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学说都会强调一个“信”字。有基督教“信耶稣得永生”“信上帝得永生”的诱惑,有伊斯兰教“信主独一”“不信道的人是火狱的材料”的威胁恐吓以及毛泽东“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的谆谆说教。在这之中“信”是唯一的贯通一切的要点。不管我说的如何,就是一定要让你相信。如果你不信,那就是死路一条。
    老子也说“信”。把老子的“信”跟前面的对比一下,高下立判。“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也”。相信我的人,我相信他;不相信我的人,我还是相信他。因为众生都是道化生的,每个人心中都有道。不过有的觉悟有的没觉悟。“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那些没有觉悟的人就像是孩子,总有一天会成长为圣人。这就是“德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说出事物真相,生命本质的话都是朴实无华的,那些说得天花乱坠的都是骗人的玩意儿
    我们一般把对上帝真主皇帝领袖的信叫迷信,迷迷糊糊的相信。难道这些人都是弱智脑残?非也,在这里边不乏大科学家和高级知识分子。为什么会相信?这里一定有更为深刻的道理。我说过宗教的基础是神通。它的理论神乎其神,它的实践一是显示神迹,耶和华安拉是有神通的,包括以后的大主教大毛拉其中很多人也是有特异功能的。二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比如基督教的祈祷,伊斯兰教的拜功,都可以让人进入一种无为的状态,从而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进而消除疾病恢复健康。一个神乎其神荒诞无稽的理论,用在自己的身上产生了奇迹。让人生不如死的抑郁症好多了,花费巨资都治不好的癌症痊愈了。身体健康,生活愉快,整个人获得新生。这样,他会无条件的相信这些理论,他会把功劳归于上帝真主神。他们不知道所有这些其实都是“道”的功用。是自身之中的“道”在起作用。对于普通人来说,“道”“用之不可既”。他们是通过宗教的一些仪式方法拉近了与道的距离。所有这些耶和华安拉心里非常明白,它正是借用人们身体里的“道”的功用来迷惑众生,让人相信。抛开这些单看那些宗教理论,不过是一些混乱不堪,乌七八糟的东西。不信可以去教堂清真寺去看看主教神父阿訇毛拉都讲些什么?能讲出什么有说服力的东西?无非就是信教之后身体好了,心情愉快,生活幸福,事事如意,去祸免灾,好事连连。相信的人听了甘之如饴,不信的人听了云山雾罩,心里说真的假的?
    与相信上帝真主神的人相比,那些相信凡夫俗子的人就悲催多了。从古至今,所有的皇帝领袖独裁者无不搞个人崇拜个人迷信,无不在用各种方法神化自己。什么天子真龙,日月星辰,星宿下凡,万寿无疆红太阳,什么慈父领袖母仪天下。这些人不过是个普通人,他们要吃喝玩乐,他们有七情六欲,他们会病痛衰老,更可怕的是他们会悲观失望,丧心病狂。不管宗教的教义如何荒谬,但耶和华安拉会给信众带来希望和憧憬,通过一些似是而非的假无为法离道近那么一点点。而那些皇帝领袖独裁者哪有什么无为法?他们不过是用世俗的那些高大上的东西装点自己而已。退去了权力和财富的光环,他们不过是一个个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文革用语)。《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否定才能发展进化的。世俗中的有为法绝不能作为民族的精神和行为的准则,否则就会被带到沟里去。作为一个人,风花雪月,吃喝嫖赌抽,结果就是被否定。但浪子回头金不换,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还是一条好汉。作为一个民族,所有的人都追逐名利,不择手段的巧取豪夺;追求享受,不惜代价的吃喝玩乐。这样的民族,走的就是穷途末路。因为这样的民族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这样的人没有自己的灵魂。为什么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必须是无为法?只有无为法才能让所有的人返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找寻生命的本质,“以道莅天下”才能升华自己的生命,同时让整个民族真正的强盛起来。儒家的那些狗屁东西,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什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嘴上是“忠孝仁信礼义廉耻”,内心里“不忠不孝不仁无信无礼不义寡廉鲜耻”。这样的学说能让中华民族强盛才怪。
    把儒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向世界推广,其实意义不大。儒学作为维护君主专制合理合法性的理论,是缺乏系统和逻辑性的,是牵强附会的。其核心理论是通过曲解《易经》得来的。庸俗的道德说教只能僵化人们的思想,森严的等级观念只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让社会成为一潭死水。儒家的那些玩意儿只能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下苟延残喘,到了国外也只能流行在华人的圈子里。一个人是龙,一群人是虫。为什么?因为中国人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了内耗上。因为是严酷的等级社会,每个人都想爬到别人的头上去,否则就会被别人踩在脚下。依靠这样的东西走向世界,你怎么跟西方宗教的假无为法去争?
    那么,人类社会的正道在哪里?这个问题留待后面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