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07|回复: 0

心理呵护:肿瘤治疗的首要环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0 15: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呵护:肿瘤治疗的首要环节

在全国医师继续教育项目上的专题报告,石家庄,1023

一周前,本人主持的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在石家庄开了年会,举办了一期国家级医师继续教育项目,本人主讲了两场。对象是一般医师,有些内容有一定意义,故挂在博客上,供讨论!




尊敬的石家庄市卫生系统的各位领导,尊敬的董院长!大家上午好!我们这次一起来讨论肿瘤患者的心理呵护问题。

这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但也有争议的话题。

今天我先讲两个故事:一个就发生在你们石家庄。80年代心身医学刚刚兴起,当时你们石家庄有位姓郭的女士参加我们协会年会,在会议上讲了一个故事:石家庄一家医院(白求恩医院)一次替市内中层干部做常规体检。一位姓张的处长做完体检过两天去到医院。医院的护士看到他,就说:“老张你来了,你的情况不好!检查结果出来了,你的火箭电泳升高了,你生肝癌了?”那时候,俗称的“火箭电泳”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甲胎蛋白”,是个反映肝癌的主要指标。这个人听了这话后,当时脚就软了,瘫倒在地了,抬回家,第二天晚上就走(死)了!他显然不是死于肝癌的!而是死于对癌症的高度恐惧!更可笑的是,当检查报告寄到他家的时候,他的甲胎蛋白指标是正常的。另外一个姓张的干部的甲胎蛋白指标才是升高的!

在我们同时召开的石家庄全国心身医学年会上,我也做了一个报告,上面我讲了一个最近刚刚发生的案例:某党校的一个老师,今年年初体检的时候,偶然发现患有胰腺癌肝转移,所有医生告诉他只有三到六个月的寿限了,他自己网上查的结果也差不多!得知这一消息后的几天时间内,他体重直线下降,四五天跌了10斤肉。悲伤无奈之中,他在西单书店无意中看到我写的:《癌症只是慢性病》,眼睛一亮,从头翻到尾,发现我书里讲到的几个胰腺癌病人都恢复得还不错!回家后,连夜他把书又看了第二遍,信心大增,情绪明显好转,几天后再称体重,恢复了八斤!他现在恢复得不错,前几天刚刚又来找过我复诊!那短暂的几天内体重像过山车一样,是什么因素促成的?当然,他那段时间没有做任何治疗,这个根本没有办法从生物学角度解释。只能从心理学角度解释!因此,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是:在中国肿瘤患者生存质量不好、生存时间很短的因素很多,其中不完全都是技术因素,有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中国人的肿瘤生存率比一些同等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差多了,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社会、文化加心理。所以,我们说“心理呵护”是肿瘤患者治疗的首要环节。

在这里,我还要做个铺垫,在座的很多是临床医生,也很多是基层的医师,以后我们会碰到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和慢性病患者,这是肯定的。因为肿瘤的发病率在中国估计在2030年以前才会达到峰顶,所以你们会经常遇到这种问题。而且,即使你不是搞医的,你的身边早晚也会有癌症患者。有个统计:预测城市里人一辈子中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会生癌,农村稍低一些。

这里我再讲个故事:上海原南市区有位统战干部,是1998年4、5月份生的胰腺癌,她的妹妹是华师大的数学系教授,患肠癌,是我的老病人。姐姐生癌后立刻被送到了上海最权威的瑞金医院开刀。打开一看,肿块太大了8乘8.8公分,且周围裹着了大血管,没法拿掉了,就只能关腹。我刚才就强调了,她是名统战干部,一辈子搞统战工作,统战无小事(这是她亲口告诉我的!),工作原因,导致她的性格非常认真、谨慎、追求完美。然后,妹妹术后第一时间就把她送到我这里来看。当时,她体质非常虚弱,我在五楼办公,她找我时没法上楼,只能我下楼去给她看病。之后,我和家属都告诉她,肿块手术已经开掉了,是良性的,开得很好,以后只需要调整调整就可以了!到2000年的时候,她的确恢复得很好,已经能天天上街买菜和外出旅游了。那一年(2001年)春节,她妹妹要去美国探亲,就让她的老公陪她一起去做定期检查,她妹妹每次陪她去医院时都会事先和所有科室医师打好招呼:“我姐姐什么都不知道,只要说好,没有问题就是了”……但是她的老公很老实,还碰上个认真的年轻医师,仔细地给她做了半天的B超,做完后说:“钱根娣祝贺你,你胰头的肿块小了,才两点几公分了”……她当时就傻了,怎么,我还有肿块?你们不是说已经开掉了吗?当下就感到心窝处疼痛,回到家后就疼得不能吃东西了。老公马上给妹妹打电话,妹妹赶紧从美国赶回来,开始劝她,把我也紧急找去了,我们把她每次检查的正式资料如实告诉她,但她就是不信,认为自己肿块没开掉,自己肯定不行了……这种心理情况下,她三四个月后就走了!你说她是死于癌症吗?她的肿块已经控制住了,并且小了!所以,她是死于恐惧,死于心理上的危机。其实,我们每天接触病人时,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所以,更应该重视这个问题!而且,不仅仅是肿瘤,包括冠心病,包括脑血管意外的患者等,也多多少少会有这类现象。

讲到这,我们可以确定一些新观点:

第一、心理因素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之一。这要明确。

我们今天确定的影响癌症发病的因素中,第一位的是遗传因素,其实,笼统地说:遗传起到的作用大概只占到大概5%到8%。

第二、大的影响因素是生活方式,其中饮食占到35%左右。

第三、慢性炎症也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环境污染。

此外,很重要一方面还有个性和心理。研究表明:癌症发病过程中,它占到15%到20%。

还有就是乱用药物,对此,我们就不多说了。

所以,心理因素是诱发癌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家知道,很多个性和癌症有关,像胰腺癌、胃癌往往都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可见个性是个重要因素。还有情绪也是重要因素。早在古罗马时期,凯撒大帝与安东尼的御医盖伦就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忧郁能使妇女更易生乳腺癌”!中国南宋的名医朱丹溪也说过:“不得于姑嫂,不得于公婆”,乳内生一核,十年后烂了,乃为奶岩(“岩”古代就是癌),也就是我们说的乳腺癌。所以,心理因素可以诱发癌症,是癌症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古今中外的共同认识!

第二,心理因素在触发癌的“急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这里,我先跟大家交流一个癌症的新观点:我们以前总认为癌症的发展就像坐火车,从一点出现,不停地走,走到终点就是癌症。今天的观点认为:细胞的癌变是走走停停的,甚至于还会往回走的,所以,癌症有自我控制和自愈倾向。我讲个简单的研究结果:丹麦研究人员用很细的基因探针,做了个实验,发现20岁左右的女孩子乳腺很光洁;30岁左右有细胞20~30%蜕变(癌变);到40岁,这一比例超过百分之四、五十;五十岁至六十岁之间达到最高;然后逐步下降。当然,其中有部分人发展成癌症了。也有部分人没有了。所以说癌细胞的发展是走走停停的!可能会骤停在某个阶段;可能会自愈,甚至变成正常的。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过分疲劳或者某个重大刺激,巨大的精神压力等就促使它加速进程,等于是癌症发展的促进因子。

国内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做了一个多省市的食道癌大样本调查,得出一个结论:食道癌病人在发病前的半年到两年之间,百分之六十的被调查者有过重大的精神打击。因此,一是心理因素是癌症诱发因素之一;第二是加速因素之一。

第三,它决定着患者能不能渡过急性心理危机期。

就我看来一般的普通癌症,非进展期的、恶性程度不高的,诊断出来后半年以内走掉的患者,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渡过心理危机期,他一大半的原因是死于心理问题,而不是癌症本身,明天我还会重点讲这个问题的。

第四、癌症治疗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患者的精神状态。

中医有句很经典的话,很有意思——就是“运药者,神气也!”药的疗效怎么样,不仅仅取决于药的质量,还取决于你的精神状态?你对药物的接受程度。我记得我们心身医学界有个经典的研究,拿糖尿病人做研究,同一批病人,分为A、B两个组:医师也分成两组,前半组医护人员态度非常凶蛮,后半组态度却非常好。然后,前25天A组接受的是态度非常凶蛮那组医师治疗的;后25天,同样的病人,两组医护人员调换过来。前后比对,发现使用相同批号的胰岛素(理论上说,同一批号的药物,疗效一致),但药物的效果却前后差异明显,最大的可以相差八倍!也就是说明药物起效与否,还和个性心理状态很有关系。临床非常典型的就是对化疗、包括中医药的效果,和病人对医生的接受程度有关系,这是非常典型的。所以说心理状态还决定了治疗的成败与否。

同样的方法,为什么有些人效果很好!有些人效果不好?其中,既有个体差异,可以是躯体的,也有精神差异。

心理因素决定着治疗的成败,也决定着能不能长期康复。

我们有太多的肿瘤患者康复几年后的一次打击,就复发了。我有位住在四川北路的淋巴瘤患者,女性,90年代中期的患者,本来康复得很好,已经不需要吃药了。几年前的一天,哭哭泣泣地来找我,儿子出车祸死掉了!我想糟了,过两月果然复发了,再也不调整过来了。

所以,心理因素可以决定能否长期康复。这方面有充分的研究成果,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心理、情绪问题结果是出在病人身上。但主导权、主动权却很大程度在医生(包括重要的家属身上)。应该说:肿瘤的治疗康复过程中,家属的地位也很重要。

怎么呵护法?我刚刚说了,对于肿瘤患者的心理调整,首先要全过程。这个全过程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第一,要改变认知。因为错误认识才会带来恐惧,所以,首先要从改变认识着手。

这里,我讲个背景性因素。肿瘤是最近几十年才变成大病,而且,人们到现在为止,对它认识仍显不足,因此而高度恐惧,因恐惧而慌不择路,拼命过度地使用一些征伐性的手段,肉体痛苦的同时,还要承受巨大精神的压力。这时,就需要从改变认识出发。强调“癌症只是慢性病”!这是全新的、受到广泛重视的正确观点。而且,要强调在很多情况下,癌症患者要悠着点,理性一点更好……

第二、呵护要渗透到各个环节。肿瘤的心理呵护是不光肿瘤科医生能解决的。除了医院,社会也要重视,不要过度渲染对癌症的恐慌。当然,社会我们是影响不了的,但是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对待肿瘤患者的态度应该要注意。

关于癌症患者的知情权问题,我们国内有过讨论。有一句话,我特别强调:“生命权大于知情权”!我们做过一个调查,多数患者是既想知道(真实病情),又怕知道!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适当的告知。

我提出了三个“适当”:在适当的时候,一般三个月以后;以适当的方式,很理性的人可以明白地说,多说一点!不理性的人,婉转地说,少告诉一点!这就是:以适当的方式,告诉他适当的部分。

比如,我们进一步提出一个告知理论:要“延缓”,让病人晚一点知道这个负面信息,更好!因为刚刚开始时他也在疑惑。这个时期病人的心理最脆弱,他会有一个心理危机期,这个期间病人在心理/身体上都遭受着巨大的折磨!当然,这个延缓我们有时间限定:一般以三四个月为佳,除了老年人。对于老年人,一般不告知最好,因为老年人的生存目标就是让他活得更好一点、更长一点。此外,告知方式也要掌握好,一个要有个延缓期,二是适当稀释,三是要给他以支持。

肿瘤的心理治疗需要整合各种技巧。这里,光光强调心理治疗不够,身体治疗必须配合上去。老祖宗说过一句话:“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变,开之以其所苦”……(《灵枢》),可见,心理治疗和身体治疗是必须配合的。

心理治疗中,我们强调以不经意的方法告诉他病情最好!以很巧妙的,不像是以教育的方法告知为佳。

我们临床中有个圆桌诊疗的方法,以这种方式告诉他最好!因为每个人都有心理防御机制,当心理防御机制启动时,他会对你所说的话进行筛选、打“免疫针”,就是听不进去,听了不接受!通常,我们圆桌诊疗的过程中,比如一位新病人是肝癌,我在对其他肝癌老病人诊断治疗时,就会借题发挥,一并传递给他正面的信息,这是不经意的透露。如果日常生活中透露,千万不要有安排好的痕迹,不要像心理教育那样。

同时,要注重诊疗的氛围和情景。最近有一个研究,英国一家医院的病区,一面的病房靠马路,车水马龙,很喧闹;一面的病房靠医院内部花园,很宁静,结果有专家细心研究发现,同样一个科室、同样一批医生,靠花园的病人康复就是比靠马路的好,可能差别就是因为马路的喧闹、花园的宁静!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氛围对肿瘤病人的康复很重要。

绝大多数肿瘤患者怕到医院,特别怕到肿瘤医院。医院变成很恐惧的对象,为什么?我们没有注重人的另外一方面的需求,情感的、精神的,我太多病人告诉我说“我要去检查了,头两天就睡不着觉了”,最怕的就是医生说“你不行了”!所以,要注重氛围,注重情境,这个情境包括病房及花园设施,包括挂张图,都能有所改善!这些事情不在于难做,在于我们意识到没有,有没有意识营造这个氛围。

在我们诊所里没有白衣服,像我门诊穿着淡淡的绿衣服;护理人员穿的是淡紫红色的衣服,也不是大红色,因为肿瘤病人怕白色、怕大红色,这也是个小的环节。

我们一般同肿瘤病人对话时不说“癌”字,说“肿瘤”,或者说“你这个病”,因为每个人都会触景生情,像这些都是细节问题。我们不是一直在说“细节决定成败”吗!真的,细节很重要!

必要时,也要适当借助药物。这个药物是指心理治疗药物。

有时,病人有点情绪波动,特别是在初诊阶段,刚刚获知病情的病人,情绪肯定会有巨大波动。这时,如果控制不好,情绪对治疗肯定是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巨大失败!我们临床通常先中医药上去,如果有抑郁倾向,中医药效果不好,我往往会建议先用些抗抑郁西药,因为,西药抗抑郁药见效比较快,但用过一段时间之后,要把它抽掉。有些癌症患者很恐惧,彻夜不眠。不用劝他,劝也没用,也可以用些药物。用之前要明确告诉他,精神状况不好对治疗的影响。这个药物能对你的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只能用两三个月,两三个月后心理危机期已经过了,完全可以抽掉。那么,他们大多数都能够坦然接受!

此外,还要加强社会支持。病人常对我说,“我在你那里时感到很心安,但一回家,尤其晚上关了灯,就特别恐惧”……这是事实。但医生不可能24小时看护。这就需要加强社会支持。这个社会支持有许多方式方法,一个是通过家属。第二,还有可以通过网络。第三,我们圆桌诊疗常常给患者们牵线搭桥,让他们自动组成“搭子”,已经康复了的肿瘤患者常不能正常参加社会工作,空余时间比较多,刚刚接受治疗的患者又常特恐惧,所以他们会自动经常联系。

我们有个比较棘手的卵巢癌患者,当时情况不太好,康复后她写了《让生命之花绽放》一书稿,挂在网上,就我把这篇内容转载到了我的博客上,让更多的人共享。他子女与我说:“何教授,您转载了这本书稿后,很多病人联系到我的母亲,她也很开心”。所以,要帮他们牵线搭桥,这样,心理呵护靠的就是社会的力量!

我们还很重视组建癌症患者的“非正规”康复组织。我们创办了“民生健康家园”,在自愿的前提下,把他们组织起来,可以到处旅游去,我们有个门诊部,原来有三个男的,一个女的,像“四人帮”一样,天天在一起玩,这三个男的都是肺癌患者,一个女的卵巢癌患者。他们的条件都比较好,康复六、七年了,经常一起到处去旅游。然后,现在像滚雪球一样,新的病人不断加入,变成了二十多个人,进了这个团队里的,都死不了!为什么?因为有了大家的支持,互相劝慰、帮忙,大家正面的相互鼓励,因此,各个都能活得很好。

我们看到许多人,住医院时,一个病房四个人,相互结识了,如果两个走了,还有两个的话,也活不长了。为什么?看到病友走了,他当然吓坏了,听到的都是负面的!所以,我们要创造氛围。这就是个社会支持系统。

这些东西,今后的医院因为竞争,我相信肯定会先后创办的。特别肿瘤医院。这些方面的工作,当然超出我们原来理解的医生职责范围,但是非常重要。我们要知道,很多药物不是装在瓶子里的,很多药物不是吃进去的,很多药物非物质形态的,是精神的、情感的,甚至只是一句话。

今天我先抛砖引玉,明天我会继续讲肿瘤患者的急慢性危机心理干预,谢谢各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