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
邪客篇帝曰: 夫邪气之客人也, 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 何气使然? 伯高曰: 五谷入于胃也, 其糟粕, 津液, 宗气分为三隧, 故宗气积于胸中, 出于喉咙, 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营气者, 泌其津液, 注之于脉, 化以为血, 以荣四末, 内注五脏六腑, 以应刻数焉。 卫气者, 出其悍气之慓疾, 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昼行于阳, 夜行于阴, 常从足少阴之分间, 行于五脏六腑。 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 则卫气独卫其外, 行于阳, 不得入于阴。 行于阳则阳气盛, 阳气盛则阳蹻陷; 不得入于阴, 阴虚, 故目不瞑。 帝曰: 善。 治之奈何? 伯高曰: 补其不足, 泻其有余, 调其虚实, 以通其道而去其邪, 饮以半夏汤一剂, 阴阳已调, 其卧立至。
大惑论帝曰: 病不得卧者, 何气使然? 岐伯曰: 卫气不得入于阴, 常留于阳。 留于阳则阳气满, 阳气满则阳蹻盛, 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 故目不瞑矣。 帝曰: 病目而不得视者, 何气使然? 岐伯曰: 卫气留于阴, 不得行于阳。 留于阴则阴气盛, 阴气盛则阴蹻满, 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 故目闭矣。 帝曰: 人之多卧者, 何气使然? 岐伯曰: 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湿, 而分肉不解焉。 肠胃大则卫气留久, 皮肤湿则分肉不解, 其行迟。 夫卫气者, 昼日常行于阳, 夜行于阴, 故阳气尽则卧, 阴气尽则寤。 故肠胃大, 则卫气行留久; 皮肤湿, 分肉不解, 则行迟, 留于阴也久, 其气不清, 则欲瞑, 故多卧矣。 其肠胃小, 皮肤滑以缓, 分肉解利, 卫气之留于阳也久, 故少瞑焉。 帝曰: 其非常经也, 卒然多卧者, 何气使然? 岐伯曰: 邪气留于上焦, 上焦闭而不通, 已食若饮汤, 卫气留久于阴而不行, 故卒然多卧焉。 帝曰: 善。 治此诸邪奈何? 岐伯曰: 先其脏腑, 诛其小过, 后调其气, 盛者泻之, 虚者补之, 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乐, 定乃取之。
口问篇帝曰: 人之欠者, 何气使然? 岐伯曰: 卫气昼日行于阳, 夜半则行于阴, 阴者主夜, 夜者卧。 阳者主上, 阴者主下, 故阴气积于下, 阳气未尽, 阳引而上, 阴引而下, 阴阳相引, 故数欠。 阳气尽, 阴气盛, 则目瞑, 阴气尽而阳气盛, 则寤矣。 泻足少阴, 补足太阳。
寒热病篇曰: 阴蹻, 阳蹻, 阴阳相交, 阳入阴, 阴出阳, 交于目锐眦, 阳气盛则瞋目, 阴气盛则瞑目。
卫气行篇曰: 平旦阴尽, 阳气出于目, 目张则气上行于头, 夜行于阴, 则复合于目, 故为一周。
营卫生会篇曰: 夜半为阴陇, 夜半后而为阴衰, 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 日中为阳陇, 日西而阳衰, 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 夜半而大会, 万民皆卧, 命曰合阴, 平旦阴尽而阳受气, 如是无已, 与天地同纪。 帝曰: 老人之不夜瞑者, 何气使然? 少壮之人不昼瞑者, 何气使然? 岐伯曰: 壮者之气血盛, 则肌肉滑, 气道通, 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故昼精而夜瞑。 老者之气血衰, 其肌肉枯, 气道涩, 五脏之气相搏, 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 故昼不精, 夜不瞑。
水热穴论曰: 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 上为喘呼, 不得卧者, 标本俱病。
评热病论曰: 不能正偃者, 胃中不和也。 正偃则欬甚, 上迫肺也。 诸水病者, 故不得卧, 卧则惊, 惊则欬甚也。
太阴阳明论曰: 犯贼风虚邪者, 阳受之; 饮食不节, 起居不时者, 阴受之。 阳受之则入六腑, 阴受之则入五脏。 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 上为喘呼; 入五脏则卅满闭塞, 下为飧泄, 久为肠澼。
逆调论曰: 不得卧而息有音者, 是阳明之逆也, 足三阳者下行, 今逆而上行, 故息有音也。 阳明者, 胃脉也, 胃者六腑之海, 其气亦下行, 阳明逆不得从其道, 故不得卧也。 <下经>曰: 胃不和则卧不安。 此之谓也。 夫不得卧, 卧则喘者, 是水气之客也。 夫水者, 循津液而流也, 肾者水脏, 主津液, 主卧与喘也。 帝曰: 人之不得偃卧者何也? 岐伯曰: 肺者, 脏之盖也, 肺气盛则脉大, 脉大则不得偃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