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净密禅房-
›
★《般若境缘集-如何究竟成佛》校对修订稿(电子档)之 ...
1
2
3
4
5
6
/ 6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楼主:
知恩
★《般若境缘集-如何究竟成佛》校对修订稿(电子档)之『精校版』发布,欢迎下载!
[复制链接]
知恩
知恩
当前离线
积分
11113
楼主
|
发表于 2007/8/9 16: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为了宣传中医,末学在百度论坛的一个吧里发了一些介绍中医知识的帖子,这个吧相对较乱,这好像也是末学选择这里的一个原因吧,觉得越乱的地方越是需要正知正见,对可能受到的挑衅和质疑末学也有心理准备,因为那个吧里反中医的人特别特别多,确实也是这样,很多攻击,这些天越发多些,而且一些直接是针对末学的人身攻击谩骂,末学实在想不明白那些资讯怎么能让一些人反应如此过激。末学很疑惑这是为什么,末学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答:有很多的人已经被市面上那些所谓的中医害苦了,至少是长期吃药也治不了病,自然就不相信中医了。
有很多人迷信西方的东西,当然不信中医,比如嚷嚷废除中医的那些人,他们也有非常多的支持者赞成者。
有些人喜欢随意自在,自己有身体健康,没有这方面的需要,对于中医一些规矩太大太多而又没有太大的作用的的养生知识自然不愿意接受,等等等等。
发讲的道理很明显地对、说服力强、让人比较容易接受的,否则就不发。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都有分别执著,所以人家可以认为你说得不对,而你也有分别执著,所以你认为你的对大家都要接受,从这个角度看大家得的是一种病,所以要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极乐世界没有这个问题。
如果知道一切都是自己的因缘果报,如果认定一切人都是好人,就没问题了,消自己的业障。如果随缘,不度无缘之人,就没问题了,就像净空法师讲的,如果这里没有人愿意听,赶紧走开。如果还有人愿意听,就讲下去。
另外,提醒师兄应注意有的中医帖子里有提倡吃肉补充营养的话,这是跟师兄的信仰有矛盾的,在转贴时对于这样的内容应敏感一些,应有所筛选。况且,靠肉食补充营养的说法在正统的真正的中医治病养生理论中没有直接的根据,更多的是后人的发挥。
在大乘法里,自己吃肉是破戒,自己心里有吃肉的念头也破戒,赞叹杀,劝杀,随喜杀,介绍杀,都破戒。佛弟子不应做卖肉的行业,吆喝着推销肉也不应该做。
对于佛法是真的信还是假的信,要在生活中去考验,不然当年李炳南老师就不必指着净空法师说你要信佛的话了。所以要反问自己,信不信佛?
佛弟子有问题要向佛经中找答案,或者找大德法师求解答,不可以随意自己去解释,我们普通学佛人之间(包括末学在内)交流学佛体会时,应注意因为普通学佛人不一定是知见完全正确的,或者说还不一定是真信佛的,所以如果普通学佛人给了答案,也要按照佛经的教诲去鉴别,不可盲从。但是如果自己疏于对基本的佛经的学习,疏于听经学法,或者学了不入心,还是没办法,全看自己在佛法上所下的功夫,和实际的修行了。
生活中难免有做错的时候,前些日子有亲友来末学这里,不学佛不吃素的,因为心里知道他们会有吃海鲜的目的,谈话时末学竟顺口主动谈到哪里有海鲜馆,这就是介绍杀了,后来意识到了很是后悔。当然,如果他们主动问起,就像问路一样,因为是亲友,不好不讲,也是可以告诉的,但最好加上一句劝他们不吃少吃至少不吃活物的话才好,听不听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当然,能让他们理解自己是佛弟子,不向自己问这些更好。
离经一字判同魔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我们的三皈依,是皈依佛法僧,如果我们皈依后在行世法比如中医时,对于世法中不符合佛法的内容还是照样随顺,就像黄念祖老师说的,连皈依都不清净!如果念念求治病求健康,把自己的时间精力过分地用于学习种种的法子,要把身体搞好,都是不清净,都是身见,就是皈依中医学而不是佛法僧了。
学佛不容易,信佛不容易。嘴上说信容易,心里真信不容易,很不容易。末学也是在不断反省修正自己,与师兄共勉!
以上是对于佛弟子而言的,并不针对中医网上的非佛弟子。但既然自己是佛弟子,要念念记得自己的第一身份是佛弟子,对于与自己第一身份有冲突的内容,自己不应主动去宣传。当然我们宣传中医时不能宣传不吃肉,但佛弟子做这个工作时至少不应宣传吃肉,至于到了中医网是否能接近素食和佛法,那要看网友个人的因缘了。
回复
举报
知恩
知恩
当前离线
积分
11113
楼主
|
发表于 2007/8/16 17: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末学定课这些天,身边的障碍也现前了,家人警告末学不要再这样下去,要求末学不要再用这些思想灌输教育孩子,末学劝说不了他,也不敢跟他讲太多,讨论越多他造业越多,因为无助因为悲哀,末学心里在流泪,但末学的信心不会动摇。
■答:悲哀、流泪就不对了,不要向外求,不要要求别人一定怎样,不要急,佛法是修自己不是修别人的,全家人学佛不成,是自己没学好,所以自己再学才对。家里对教育的理念不一致,不能强求,不能自己一定要按照儒释道教育孩子,孩子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是父母两个人的,所以不必强求,不让再讲就不要讲了,就按照普通人的教育方法教孩子就可以了,至少普通人也不会教孩子去做坏人,其他的随缘吧。大概师兄说得太多太频,引起反感了,所以要把佛尾巴夹起来,不要太过于管别人,只管自己就可以了,除了吃素和默念佛号外,自己与他们也没有太大差别,这样不干涉他人,通常会好一些,至于定课,如果晚上时间不多,不必长时间,专心默念十几句几十句佛号就可以了,关键是随时默念,早晨适当早起念佛当然好,如果实在不可行,也是专心默念十几句几十句佛号就可以了,关键还是随时默念,净土法门的一大特点就是方便,不然就不叫易行道了,所以定课不方便做不一定是坏事,逼得自己要重视平时的时间,这样时间反而多起来了,另外,家人不支持,在家中就不要出声念佛,默念,嘴动一点点,声音在心里就可以了,这样念佛反而会更专心。曾有一位念佛人,丈夫不但反对念佛,还故意做杀猪的生意让她做帮手,但她不改念佛之心,在心中忏悔念佛,后来照样预知时至坐着往生了。所以,目前不要管家人,管自己。虽然家人不学佛,但对于家人的关爱不能少,不能因为他们不听话不学佛而关爱变淡,那就坏了,生活上的关爱不能少,日常的交流也不能明显不同。
师兄家里的情况,也不是说让师兄完完全全把学佛掩藏起来,而是说不要因为自己学佛、定课就要让家里围着自己转,比如要做晚课,就要求家人看孩子,自己做定课去了,那就必然让家人对佛法没有好感了,或者自己又上网又定课很晚才睡,家人也会不高兴,但那样也是关心自己,所以除非家人理解支持,否则不应如此,应该学佛后继续或更让家人觉得自己仍然很关心家庭家人,照顾得很周到,这样自己为家人付出的不少甚至多一点,家人就会欢喜,自然慢慢就会不反感佛法了。特别是师兄孩子还小,不要为了学佛而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注意少说多做才好。比如吃素,师兄家人还是接受了吧,所以并不是什么都不可接受,但要自己先做好,要首先考虑家庭,其次再考虑修行,如果修行得让人觉得有点不管家人了,难免招来反感。其实照顾好家庭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只要我们在自己心中不要迷惑,不要贪恋家庭生活的幸福。如果早晨能适当早起,自己默念佛号家人应该也能接受吧,就像家人不会反对自己早起锻炼身体一样。当然如果孩子醒了要照顾,还是要放下佛号先管好孩子啊。
先要把身边的问题处理好,否则自己身心不安,怎么能精心修行呢。悲哀、痛苦的心情都要不得,别说修行,就是身体也受不得常常郁闷压抑呀,学佛越学越轻松自在才对路。我们明白了佛理,就要心和行同时修,修到心总是平的才对,这样念佛才念得下去,知道社会现状不正常就可以了,力所能及时就尽力帮着扭转一点,做不到时,对于社会现状深恶痛绝也没有必要,反而着相扰乱自心。我们随缘扮演好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角色,不得已需要演戏时,就随缘演戏好了。既然演戏,也不必演得太死板,只要演戏时我们的心还是清醒的就对了。
回复
举报
知恩
知恩
当前离线
积分
11113
楼主
|
发表于 2007/8/19 18: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末学的早晚功课一直都是以念佛拜佛为主,有时如果时间允许,或者末学心里感觉有需要,也会念经听经,就念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和地藏经,诵经时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末学,末学念佛时,而且多数时候是闭目念佛,从来不会有昏沉欲睡的情形,一次都没有过,但每次诵经到一定时间末学必定会昏昏欲睡,读诵过程中虽然不至于睡过去,但昏睡的感觉很强烈,而且会边诵边呵欠,末学保证自己诵经时很恭敬很专心,而且因为有这个问题末学就刻意注意不要让自己昏沉,但每次还是会这样,这应该是什么样的业障啊!诵经是这样,听经时更严重,末学下载了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每次听经时间稍长一点末学必定会睡过去,罪过罪过!阿弥陀佛!末学自己只能用业障来解释这种情形,是这样吗?那又为什么念佛时从来不会有这种情形呢?
有这样的问题末学应该怎么做呢?是更应该经常诵经听经,一直到克服这个问题呢?还是就专一念佛拜佛呢?
■答:末学自己只能用业障来解释这种情形,是这样吗?----的确应该是业障
那又为什么念佛时从来不会有这种情形呢?-----大概还是因为跟念佛有很深的缘分吧,而诵经听经有业障也许是前生对于佛法的闻思修和法布施做得差一些的原因吧,这是末学猜想的,不必太当真
有这样的问题末学应该怎么做呢?是更应该经常诵经听经,一直到克服这个问题呢?还是就专一念佛拜佛呢?------念佛拜佛最消业障,所以目前还是应以念佛拜佛为主,听经诵经为辅,建议诵经不要同时诵几种经书,如果师兄还想诵地藏经,就先专心诵地藏经,诵一段时间,比如三个月、五个月、半年,不管是不是还有昏沉现象,可以不再诵了,关键是把地藏经所讲的道理记在心里,然后改诵阿弥陀经或无量寿经之一,诵半年到一年,或者阿弥陀经诵半年,无量寿经诵一年或两年,然后也是不管是否还昏沉都不必再诵了,就专念佛好了。建议诵会集本的无量寿经。诵经可以选在自己头脑清醒的时候,比如早晨起来诵经,可以站着诵经,这样应该对克服昏沉有帮助。听经也是这样,可以站着听经,听经诵经都要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闻思修的思不是研究思考的意思,应该是时刻记着忆着惦念不忘的意思。听经不要贪求广学多闻,以基础经论如地藏经十善业道经和净土经论为主,心经金刚经可以听一听,法师的开示和学佛问答可以选听选看,比如可以按照净空法师专辑网站的基础学科。。。那样的安排顺序听经。总之以念佛为主,听经诵经为辅,听经诵经为坚定信愿老实念佛服务,老实念佛最根本。
回复
举报
知恩
知恩
当前离线
积分
11113
楼主
|
发表于 2007/8/24 00: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末学拜佛时也有一个障碍在心头反复,看过师兄注的这个说明后『拜佛时不应出声念佛以免伤气』,末学就不断提醒自己拜佛时一定不要出声念佛,所以一直以来拜佛时都只是在心中默念佛号,但心里却一直有个想念出声来的执着,有时需要到忍耐的程度,这些天末学不想忍了,就试着拜下去之前念一声佛号,拜下之后只在心里默念,这样做过了,又一直执着于师兄提醒的会『伤气』,末学身体的种种不适先生曾经说过主要是因为气虚,所以看到伤气就怕怕。总而言之,出声不出声末学心里都着相都执着了,只好再请师兄解解
般若境缘集摘录:◎问:请问绕佛和拜佛有什么分别? 答:绕佛是一种缓慢的运动,非常适合于年岁大的人、体力弱的人,拜佛是一种激烈的运动,适合于年轻人、身体强壮的人,而绕佛、拜佛效果是一样的。拜佛是礼忏,礼拜忏悔,第一个目标就是降服自己的贡高我慢,以我们最尊贵的头顶去礼佛之足,在此学习一切恭敬。为什么?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我们要把所有一切众生当作佛一样的恭敬,折服自己的傲慢心。(净空法师)(说明:经行绕佛必右绕即顺时针方向行走;拜佛时不应出声念佛以免伤气;以缓慢的速度拜佛同时心中默念佛号同样很好)
■答:印祖讲到过躺卧时不应出声念佛。拜佛时不应出声,一者是因为末学听法师讲经时提到拜佛念佛都是说拜佛时心中一句佛号不断,而不是简单地说念佛,二者是因为自己体会:拜佛的动作实际上也是在使我们做深呼吸,身体贴在腿上额头触地时就会做深呼气,站起来时做深吸气,所以呼吸动作有一定的规律,如果这时出声念佛,通常在发声时也要配合气的出入,这样就有可能动作要求呼气时,发声要求吸气,或者相反,这样就发生矛盾,拜佛和念佛都可能受到影响而不能顺畅,同时,身体各部分的肌肉为了拜佛而紧张或放松,但发声也要求胸腹和颈面部肌肉紧张或放松,这也可能发生矛盾。伤气应该是指这些矛盾会导致身体不适,长期以往就可能伤气伤血。我们平常走路时出声念佛没有问题,是因为走路基本用不到上身的肌肉,同时习以为常的较缓慢的走路动作不需要呼吸的配合,所以走路时出声可以,但拜佛这种相对较耗体力且调动全身肌肉的动作时就不宜出声念佛。拜佛时在心中默念佛号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念,拖长一点,不要快念,一定不要急,慢慢念应该就不会有要念出声的要求了。师兄自己体会一下,快念,慢念,再慢一点念,完全在心中念,有什么不同。其实在心中念完全不出声,或只出一点点声,更容易摄心,因为口中没有声音,就要认真听心中的声音,如果有杂念就听不到了。如果出声,往往边念边打妄想,因为打妄想也能听到口中的声音,不觉得自己在打妄想了。如果坐着或自己走路念佛,最好也是声音尽量小一点或完全在心中念佛,但即使完全在心中念佛,这时嘴还是最好轻轻地动一点,这样最好,但在拜佛时,就完全在心中念,嘴也不要动。
回复
举报
知恩
知恩
当前离线
积分
11113
楼主
|
发表于 2007/8/28 00: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末学昨天看净空法师鉴定开示悟正法师讲述的陈俊彦居士往生记时(
http://www.mpjzxh.cn/WangShengSL.htm
这里下载的,末学这些时日较多关注这类往生纪实的内容,不知有没有过偏),学到这么一个念佛方法,就是印祖的十句念佛法,这个方法末学原来看到过很多次,但因为读和学时都不用心不务实,不能领会书意;又念佛素不喜欢掐珠和计数,就没把这个方法放在心上,看过讲座后才知道这个方法的殊胜之处不在计数而在摄心(不知末学这样理解是不是正确),听完讲座后末学曾经迫不及待的试过,对治末学的散乱的确是非常有帮助,一直以来末学念佛时心散乱的程度都不敢跟师兄言说,试过很多种方法,包括就想一个『死』字之类,都没有明显的效果。末学原来念佛不喜欢计数,是怕计数也乱了末学一心念佛的心,所以定课都是按时间而不是按数量,看到印祖的十句念佛法,末学也想当然的视其为一种计数方法,实际这并不是计数方法对吗?末学念完十句就念完了,不去想和记总共念过多少个十句,就一至三,四至六,七至十的念完一轮再念一轮,末学想不明白为何这个方法能收住末学散乱纷飞的心(当然也不是完全一点不走神了,但比起以前,用不可同日而语也不为过)?请师兄开示末学这样理解和实践印祖的十句念佛法正确吗,末学有没有误解和曲解
附末学搜到的十念计数法:
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捨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
■答:十念法如果对师兄念佛有益,就用十念法很好,十念法也是祖师大德提倡的念佛方法之一。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根机不同,因缘不同,所以不能强求一致,大概用十念法就比较容易鼓起勇气,提起精神和注意力,一鼓作气念十声,然后再提神念十句,如此反复,时间久了就达到摄心念佛的目。净空法师也重视十念法,提倡精要十念法,
http://www.mpjzxh.cn/JingYaoShiNianFa.htm
不过末学体会根本的念佛要诀应该是印祖强调的念得清楚听得清楚,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念佛,都应注意这个关键问题。另外,不知道师兄念佛是否有贪快贪多的习惯,念十念法可能都会念得比较快,末学觉得在用十念法念佛时,以十念中摄心为主,如果念得快才能摄心,不妨念快一些,但也不要念得含混不清,平时念佛,要念得慢,一个字一个字地念,一个字一个字地听,定课时十念法念得快能摄心是因为利用了念佛的心念的惯性,形成了相续状态,平时念佛念得慢又要保持摄心,需要的心力就大,这样就能培养锻炼自己的心力,也有好的作用,所以末学建议师兄目前可以两种方法都用,体会一下,坚持下去,时间久了,可能两种方法互相融合,不分彼此了呢。总之,方法没有一定,但以摄心为要,以念得清楚听得清楚为标准。还有,师兄在念佛前可以先在心中默想一下,把自己的眼光从外面收回来了,把自己的听力从外面收回来了,把自己的身体对外界的感知收回来了,然后开始念佛,这样也许对收心念佛有帮助。用十念法,还要注意除非自己确实确实没有时间,否则不宜只用朝暮十念,平时还是要随时多念佛才对,要保持功夫的连续,佛气不断,这一点在境缘集中元音老人有开示。
看一些往生纪实,帮助自己坚定信心,又能学到一些念佛的方法或注意事项,是很有益的,在最终做到专一念佛前不是说不可以看经听经等,只要是帮助自己学佛老实念佛的都可以学习,只要我们这个多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念佛。
师兄注意念佛时不要关心自己有多少妄念,念佛初期妄念多是正常的,要把注意力放在佛号上,就像南怀谨老师说的,不要管黑烟,只管念佛的佛号,玉峰法师说的,念佛时不要有求一心的念头,黄念祖大德说的老实念,我们普通人,总要有一年两年乃至三年的功夫,才会感觉到妄念减少,一心渐露的气氛,所以不能犯急躁的毛病,不要把妄念看得那么可怕,智谕法师说的,妄念本是空的假的,佛号才是真的实的,所以根本不理会妄念,只照顾自己的佛号。
◆问:关于十念法和十句念佛法,可能有些误会。末学自己理解十念法和十句念佛法是两个概念。印祖的『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这是末学理解的十念法,也就是师兄引给末学看的精要十念法,不论一口气念多少,一口气念下来,这样念十口气。末学说的十句念佛法是印祖开示的这个方法『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不拘一口气念法,就是十句佛一轮再一轮的分明念下去,不是念完十口气就不念了,是十句十句一直念下去,就是印祖所言的『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
对十句或十念,无论是否有理解的区别在里面,末学想要的问题答案师兄已经给末学了,师兄教给末学的方法和忠告都很切实,谢谢师兄!
■答:再谈一点自己对十念法的认识。十念法和十句念佛法的确不一样,都是一种念佛的方便法,各有所长,念十口气的方法是以保持念佛念满一口气为一个小单位,十句念佛是以十句为一个小单位,都是为当前的念佛定下一个容易实现的短期目标,以期达到专心念佛的目的。两种念法应该是一个方便法,用于初期念佛达到摄心的目的,我们平时散乱惯了,在念佛的同时还是有一些妄念起起伏伏,如果不能看破放下这些妄念,在意这些妄念,就更不能把注意力放在佛号上了,用十句念法,其实是在念佛的同时又用了一个计简单的小数目的念头,也就是说是在用二心,这个计小数目的轻微念头就配合着佛念把其他的妄念排挤掉了,所以感觉能起到摄心的作用,但一定要知道这是在用二心,用二心能伏妄念也是非常不错的,总比不能伏妄念的三心四心五心六心要好太多了,时间久了,逐渐不需要计数也能伏妄念了,不就从二心达到一心念佛了吗。所以是很好的方法,但也是一个方便法,从方便法达到殊胜的一心念佛。用念十口气的方法,在一口气中间也利用了念佛念头的惯性,不过通常在两口气中间佛号会有停顿,与我们希望最终达到的绵绵密密无间无断的念佛境界也还是有距离的,所以也是方便法。念佛功夫的提高总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这两种方法虽然是方便法,但也有非常殊胜的作用。
回复
举报
知恩
知恩
当前离线
积分
11113
楼主
|
发表于 2007/9/2 18: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一个是在师兄的帖子里看到的,一个是师兄给末学的放生链接里看到的,又想起师兄曾经教给末学的『最好把款项的大部分用于助印经书,少部分用于放生,因为印经是财法无畏三种布施同时具足的,不是说放生不必做或不好,而是最好适当突出印经』
法供养和法布施是一个概念吗?供养和功德有何关联?最和第一都是首要的意思吧,法供养和放生,都是最?末学又笨到绕不清了,问题也无法很明确地表达清楚。
■答:布施是我给别人,我帮助别人,我施给别人,供养是以最极真诚心奉献给别人,捧给别人,敬献给别人,是对别人极尊重的态度下作供养,布施和供养是同一件事,但用心不同,所以所得的果报也不尽相同。这是净空法师在讲经时讲解的布施和供养的区别。对于放生和法供养何者最殊胜,不要用我们的分别执着心去想这个问题,都很殊胜,但最殊胜的是如法修行,在放生和法供养之间偏重法供养,使更多的人明了佛法,不是就会有更多的人吃素放生了吗,而且还可以得到不止放生的更多的佛法道理,不是很好嘛,但不能说放生就是第二,佛法中没有二,二是分别执著。
布施和供养两者相比,供养离功德更近,如果没有分别心,法供养和放生中应偏重法供养一些,虽然如此,因为没有分别心修两者的功德都是第一的,如果有分别心,无论怎样作法供养和放生,即使专门做一样,也会与第一功德有一些距离。放下心中的功德念头,再作布施和供养,就离功德近了。这是理,末学只会讲,与师兄共勉!
回复
举报
知恩
知恩
当前离线
积分
11113
楼主
|
发表于 2007/9/5 17: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为何通常都称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而不称财供养法供养无畏供养?为何叫布施波罗蜜,不叫供养波罗蜜?末学原本不是想分别法供养和放生功德孰重孰轻,但看到两个都是最的说法之后,心里的疑惑起了,分别执着也跟着起了。师兄解得很好,末学很受用!请师兄接着给末学解为何要分别出布施和供养不同的说法,直接都叫供养多好啊,布施总是有施舍的意思在里面吧?
■答:同样一个事相,在佛法里通常有多种不同的称呼,比如佛就有很多种称号,当然也各有其意义,但这其中还有一个深义,就是防止我们着名相之相,以为佛只能叫佛,不能叫其他的称呼,这不是就着相了吗?所以,用很多种称呼防止我们执着一种称呼。布施和供养也是这样,从事上讲是一样的,但用两种称呼就能防止我们着相,师兄现在正是在着相,其实叫财法无畏供养也可以啊,没有不能这样叫,叫供养波罗蜜也可以,但如果都叫供养了,可能人家又会问为什么不叫布施呢?所以只有心中不着相了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说布施有施舍的意思在里头,那是因为这样说的时候心里真的是这样认为的,如果一个人真的伏住了妄念乃至断除了妄念,那它在说布施或作布施的时候,心里肯定没有布施的意思,如果还有意思,即使在作所谓的供养的时候,心里也难免有布施的意思,即使没有布施的意思,有供养的意思,也不如以三轮体空之心作事更好。
学佛是学觉悟求智慧,这是根本,没有智慧,也就不知道怎样修福报,只有智慧可以令我们解脱轮回,所以我们凡夫要偏重一点修慧,有了慧就不怕修不来福,放生得健康果报,是福报,当然慧也要在修福中来修,离开修福无法修慧,比如放生时要修三轮体空就修了慧,助印经书则是三种布施同时修的,这是从自己果报角度讲的,从其他生命从我们布施中所得的利益讲,以能听经闻法为最重要,能最快解脱,所以以对人行法布施为最紧要,其他生命次之,当然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众生闻一佛名终将得到解脱,所以以这种观点看,得到法布施的人和得到生命并得到皈依和佛号回向的被放生的动物所得的利益也就不分孰胜孰略了。分别也是无分别基础上的分别,佛讲法都是应机而讲,在佛那里是不分法布施和无畏布施的优略的,因为佛都是行无为法,而我们则难免执著于有为法。老实念佛,随缘布施吧。老实念佛---自己把世间事都看破放下不牵挂,也就是在念佛时啥也不想,十念当往生,坚信自己必往生,自己已是西方人,所以往生这样的最大的事也能放心了,还有什么世间事世间念头好惦记着急的呢,只要一声接一声不缓不急自在安闲地念佛,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与阿弥陀佛保持联系感应道交就是老实念佛了。
回复
举报
知恩
知恩
当前离线
积分
11113
楼主
|
发表于 2007/9/9 19: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
http://post.baidu.com/f?kz=221616592
转了这个帖子招来这些对法师的攻击,末学感觉自己是在创造条件让他们造业
■答:是有这个问题,这种帖子只适合转发到对佛法有一定认识的人群中,如果转到不信佛法对佛法没有正确认识的人群中,难免引起他们造更多的罪业,所以要避免这种情况。如果转到百度佛法帖吧中就恰当了。如果是简单的初步的向人们介绍佛法的文章,可以考虑发到不信佛的人群中,但最好对这些人群有些了解以后做决定,如果人们已经知道自己是学佛的,对自己没有太大的反感,在这样的人群就比较适合尝试介绍佛法了。但话又说回来,不能因此吓得什么时候、什么也不敢发,那也就无法宣传佛法了,如果发了感觉不对,啥也别说,别再发就是了。总之要用智慧、看对象、看时机、看场合。师兄以后注意就是了,不要忐忑不安,净土法门可以带业往生,以前不学佛时造的业,还有学佛后还没有真正搞明白的时候造的业都是可以带的,真明白了以后还造业,就不好带了,所以忏悔并以后注意就是了。末学在未学佛前,受气功、特功的影响还曾把家中摆放的菩萨像毁掉了呢。不要总是忐忑啊!阿弥陀佛!
回复
举报
知恩
知恩
当前离线
积分
11113
楼主
|
发表于 2007/9/13 20: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然后,不违安养,迴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佛菩萨再来娑婆度脱众生时,示现的人自己知道自身是佛菩萨么?就像印光大师,知道自己是大势至菩萨再来么?
■答:当然知道了,佛菩萨以自身本性光明智慧的显发而灵知不昧,虽然示现入胎出胎,却不会有隔阴之迷。不过,佛菩萨也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所以不会有我是佛菩萨的念头,虽然没有这些念头,却啥都清楚明白。
◆问:『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就是说有无量无边的佛菩萨乘愿再来,在世间示现人身的佛菩萨也是无量无边。但现实还是很让末学悲观怀疑,末学浅陋闭塞,生平身边实实在在接触交往的人群,的的确确有很多好人,但也的的确确未曾见过能真正不为贪嗔痴所迷的人。末学知道一点点『唯心所现』的大概意思,知道有这个想法错的是末学自己,印祖教我们『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末学知道这是真言,知道末学所想:乘愿再来的佛菩萨在哪里?说是无量无边分身无数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末学见不到,是很严重的着事相,更关键的或者应该是末学凡心俗眼,佛菩萨就在身边就在眼前末学却不识,譬如一直未曾谋面的师兄,跟师兄学习这么久,回想起来师兄的种种就全都是闪光点,阿弥陀佛!
末学身边信佛学佛的人都很少很少,更别说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自己是再来人的佛菩萨了,乘愿再来广度众生无量无边的佛菩萨示现在哪里了呢?
■答:佛是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佛所说的当然都是真的。
“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这一段话不能忽视,佛菩萨应化世间,不一定都是正面的形象,以怎样的形象应化世间教化众生是要根据世界因缘而定的,比如应化为一个大贪官,然后示现被人种种勒索威胁乃至绳之以法,作为恶有恶报的教材,其教化作用同样是非常大的,在混乱的年代,如果佛菩萨示现非常正面的形象,反而可能受到周围人的攻击陷害打击报复,虽然佛菩萨无所谓,但因为周围人所做对佛菩萨应化身的攻击报复的就是在谤佛谤法,其罪过极大极大,慈悲的佛菩萨怎么会给这些人谤佛谤法的机会呢,所以要么暂时不示现在人间,要么示现为不是非常正面的形象或者是反面的形象,总之都是佛菩萨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都是佛菩萨无尽的慈悲,种种方便又不一定是我们凡夫所能想到的。
所以,我们身边真的是有佛菩萨的示现,这是一定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佛菩萨示现为一个不信佛的人甚至是反面的形象,哪里会告诉我们呢?我们哪里会知道呢?如果示现为凡夫的佛菩萨告诉我们自己是佛菩萨,我们就会相信吗?不一定会相信,而且更可怕的是魔也示现为凡夫然后告诉我们自己是真的佛菩萨,我们又如何辨别呢?如何保证自己不上当呢?所以佛菩萨示现为凡夫绝对不会告诉我们的,这也是不给魔冒充佛菩萨的机会,也是佛的慈悲啊。
每个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人家的好样子我们要学,人家的坏样子也是在教我们注意自己不要犯同样的毛病,所以都是我们的老师,都是我们的佛菩萨,全看我们自己会不会学了。
回复
举报
知恩
知恩
当前离线
积分
11113
楼主
|
发表于 2007/9/17 02: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合掌现前是可以方便一点,但大家坐下来一定要盘腿,最低限度也要单盘。为什麽?腿的功力不到,心的功夫也就不能相应;你心的功夫还没有到安下的时候,腿就疼得很难受,那心又怎麽静下来呢?所以一定要盘腿,决不能方便。忍一时之痛,千秋自在,怎可不勉励!』(妙莲法师佛七开示摘录)
盘腿就是通常所讲的跏趺坐吧,法师讲坐下来时一定要盘腿,只有这样坐才能跟心的功夫相应,末学原来没关注过盘腿静坐之类的内容,不知道原来盘腿坐有这么关键。不过末学自己早晚课时都是跪念或者立念,从来没有坐念过,在末学心里跪念是最恭敬虔诚的姿势,跪累了或者跪麻了再站着念,从来没想过坐念,一来末学从来不知道盘腿有这些玄妙殊胜在里面,二来末学感觉自己的身体很僵硬,对盘腿,想想就怕,所以也没想到去练去试,三来在末学心目中潜意识里似乎一直觉得这样张腿而坐总是不适合女性,种种原因,所以末学虽然学佛时间不短了,但盘腿静坐的功夫一点都没有。倒是末学的女儿常常看家里供养的跏趺坐的本师释迦佛像,有一天自己突然摆出了很地道的盘腿坐,让末学惊喜羡慕不已。
法师这么强调盘腿坐的功夫,是因为在寺院打佛七一定都要这样盘腿坐吗?师兄看末学是继续原来的跪念立念呢,还是应该坚持学习练习盘腿坐呢?如果需要学习,还要有劳师兄传授经验。
师兄有机会参加过打佛七吗?末学学佛以前曾经以游客的身份进过寺庙,真正学佛后反而一直再没有机会去过了,前些天末学邻县有瞻仰佛舍利的法会,末学创造条件想去,无奈天时人和都不具备最终没能成行。学了这么久,末学知道只要老实念佛,即使一生没去过道场在家念佛一样成就,但心里总是向往能够去道场感受一番庄严清净的气氛,向往能够有机会去打一次佛七,但潜意识里又担心害怕道场里繁文缛节规矩太多末学去到反而找不到感觉,心里就这么矛盾着,跟姐姐谈起,姐姐说喜欢静哪里也不想去这样自己在家里修就很好,末学也是喜欢静,但总是感觉能有机会参加一次佛七对精进修行应该会有很大的帮助,师兄看呢?还有如果想要去参加佛七就一定先要把盘腿坐的功夫练好吧?
天气越来越热了,拜佛时满脸满身的汗让末学退缩了,拜佛时身体也没有前些天那么轻快了,退堕的时候末学常常会找一些理由为自己开脱,这就是堕落的开始吧?阿弥陀佛!
昨天看般若境缘集雪公开示的当生成就之佛法,看到这句话『念佛往生极乐,是佛八万四千法门以外的一个特别方法,叫作“门余大道”』,原来看过很多次,从来没注意到,原来念佛法门竟然是在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之外?这是表明这个法门殊胜佛要特地单独宣说吗?说了八万四千法门都不包含念佛法门?门余大道,正门以外的别门?怎么会有这种表述?
■答:特定的身体姿势确实可以对心性的修持起到相当的影响作用,但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修心。相对而言,应该是修禅宗更加重视盘坐的功夫,盘坐功夫深了,可以促使身心达到深度平和安稳的状态。不过,打坐参禅也不是终日盘坐的,据说通常还是要在打坐时隔一定的时间就起来活动活动,也就是跑香,用快步或小跑的方式活动一下身体,否则终日盘坐不动,身体血脉不畅,反而容易出问题,当然,这是对于修行功夫还不深的人而言的,修到一定层次后,身心都已经发生某种程度的转化,就自在多了,可以不受身体的困扰了,即使终日盘坐也无妨碍。因为大多数人要能到盘坐得住的水平是需要下大功夫并忍受盘坐初期的痛苦的,所以说盘坐功夫深的人修行也不会差,是有道理的。不过,打坐功夫深,并不与心性的修持层次成正比,过去参禅打坐的人很多,一辈子不悟的有的是,而开悟的人,却可能是终日劈柴做饭的人,或者打坐时间不长的人。所以,盘腿的好处是肯定的,但又不是修行的根本,根本还是在心性的修持。
我们念佛,很不容易做到专心,其中也有来自身体方面的干扰和影响,如果有好的打坐基础,可能来自身体方面的影响就少很多。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身体坐得住,心却仍然可能妄念纷飞,所以,和不能单从打坐看参禅功夫一样,并不能单从打坐看念佛的功夫。或者,打坐念佛时念得很好,起来后行住坐卧、生活工作中能不能继续保持净念相继又是一个问题了。
身和心既有密切的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根本讲,身体是服从于心的,心却不一定服从身体。心是正报,身体是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我们在日常中能够随时恳切执持一句佛号,自己的心力越来越专,越来越强,到了某种程度,应该就能体会到身体的转变了,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就好比念佛功夫深了身体也会进入轻安状态一样。这方面末学可没有体会,只是根据道理和有关的介绍来谈的。
我们在家人,如果自己练习盘坐没有太大困难,或者虽然有困难但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练习,不妨习练打坐念佛,但是如果有困难,完全可以不练打坐,把精力专一用在摄心念佛上就是了,心是最难把握最难管好的,如果我们能把心管好,不愁管不好腿,话又说回来,心管好了,还管两条腿干什么呢。
印祖说:◎在家人不随众,各人念佛。坐立绕跪,皆无不可。但不可执定一法,若执定,则人易劳而心或难得相应。当斟酌其自己之色力及功夫,而取其合宜行之,则有益矣。若常途通行,宜先绕,次坐,次跪。绕跪皆觉辛苦,宜坐念。坐念若起昏沉,宜绕念,或立念。昏沉去,当复坐念。宜按钟,不宜掐珠,以掐珠难养心故。(印光大师)
我们在家不随众,就依印祖这段话最好。如果能有机会去打佛七,就要随众,但是不同的念佛堂要求不一样,看网上的介绍现在的念佛堂好像很多都是以绕佛为主,拜佛和坐念为辅,坐念也不强求跏趺坐或单盘坐,散盘也是可以的。所以大众打佛七随众就是了,如果是要求跏趺坐或单盘坐的,要知道在家人中做不到的人多,能做到的人少,所以也不必担心没有作伴的。实在不能跏趺坐或单盘坐,就设法参加不要求跏趺坐的佛七嘛。要知道,能克服困难练成跏趺坐当然很好,如果确实有困难,绕道过去也是个很好很省事的方法,因为绕过去并不影响我们到达修心这个根本目标。不过在自己家里或道场盘坐是很正常自然的,不要有什么女士不宜的想法。末学的腿也盘不好。如果长时间跪着,腿下应垫一定厚度的垫子,以防时间长了膝部被硬地面硌伤,垫子不应太厚,太厚了难免有贪图安逸之嫌,不应过薄,过薄伤了膝盖也不妥。长时间拜佛也有必要用薄垫以保护膝部。
参加佛七肯定是有很大好处的,但也不要过于强求,目前还是随缘吧,我们自己能不空过时日就最好。天气太热就暂时不必拜佛了,不必刻意修苦行,只要不是为了偷懒为了安逸而随便放弃自己的修行安排就好,汗流浃背过于消耗体力也会反过来影响念佛的心力。天气热就选择不太耗体力的姿势念佛。
关于门余大道,说净土法门在八万四千中可以,八万四千分之一,说在八万四千之外也没错,八万四千零一分之一,两个分数值的差别完全可以忽略,呵呵,师兄不要钻到文字相言说相中,只要知道这是在突出强调念佛法门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和易行性就可以了。
回复
举报
1
2
3
4
5
6
/ 6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