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净密禅房-
›
祖师大德谈念佛
1
2
3
4
5
/ 5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楼主:
知恩
祖师大德谈念佛
[复制链接]
知恩
知恩
当前离线
积分
11113
楼主
|
发表于 2007/6/26 22: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能不能往生?就看你肯不肯放下,放下就往生。所以四十八愿,第十八愿是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能往生。那是一生都没有遇到过佛法,在临终时候遇到善友劝他放下,劝他念佛求生,他听了马上就接受,马上就放下,都能往生。(净空法师)
◎
你到医院去看看病重的人就晓得,有几个人临终时头脑清楚。我们能保证自己,将来死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概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迷惑颠倒,不省人事。在这个时候,助念都靠不住,所以不能存侥幸的心理。
还有一种,就是意外的灾难突然发生,惊慌失措,这样走的人,决定不能往生。几个人在大难来的时候,他的心是定的?果能不慌张而若无其事,则此人能往生。想想我们有没有这个定力?实在不容易。这些功夫都是在平时锻炼、修养,到时候才管用。
不要把这个事情看得太简单,看简单会把这一生耽误,空过了。一定要认真努力去修学,所以发心非常重要。(净空法师)
◎我们宣导的重点要在一向专念。一心不乱是功夫,我们勉励大家往这个目标趋近,但是入门决定是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这个非常重要。(净空法师)
◎“弥陀本愿摄受”是尽虚空遍法界,他的“威神加持”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今天我们不能被他摄受,不能被他加持,障碍在自己,不在他,就是我们没有做到“发心念佛”。真正做到,障碍就没有了。你就晓得这四个字多么重要。(净空法师)
◎我们现在念佛没有尝到法味,念一念就忘掉了,念阿弥陀佛想到别的东西去了。这个不要紧,这是功夫不得力,继续努力地去念,要继续努力,要认真,凡是障碍的东西,统统要舍弃。换句话说,要专心,要一心,要清净心,要真诚心,要恭敬心,这样去念,你念个半年,在一般讲需要半年,就能尝到味道,法味尝到之后,往生西方信心就有了,你愈往下去念,信心就愈坚强,所以往生的时候,预知时至。功夫要是更深更好,那就不是预知时至,是可以随意往生,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想早去也行,想晚去也行,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生死自在”,所以功夫深的人可以达到这个境界。这个境界,说老实话,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干,肯不肯专念。最怕的就是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所说的,念佛最忌的是夹杂。所有一切功夫不能成就,都坏在夹杂上,简单讲就是不专心,一面念佛,一面想念咒,一面还要看别的经,这叫夹杂,所以你功夫不得力,这是一定要晓得。诸佛菩萨教化众生,虽然说一切法门,我们要晓得,他所说一切法门是诱导大众,换句话说,都不是正说,是方便说,这是有道理的。真正的正说是什么,正说就是教你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这才是正说。所以说《华严》拐弯抹角,费那么多事情,到最后还是叫你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可是一般凡夫要不经过那一番,他不相信啊!你直接告诉他念佛就行了,不信哪,不能接受,正所谓“难信之法”,就难在这个地方。所以我们晓得佛菩萨慈悲,苦口婆心,善巧方便,种种方法诱导,让我们入这个境界。所以真的入这个境界了,明白了,对于佛菩萨的恩德才生起感谢的心。不是这样委曲宛转,怎样能够认识?怎样能够死心塌地去学此法门?唯有此法门,一生成就。不用此法门,这一生在佛门种点善根而已,来生还照样搞轮回。(净空法师)
回复
举报
知恩
知恩
当前离线
积分
11113
楼主
|
发表于 2007/6/26 23: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
念佛人,临终三疑,不生净土
。
一者疑我生来作业极重,修行日浅,恐难往生。二者疑我虽念弥陀,或有心愿未了,及贪嗔痴爱未息,恐不得生。三者疑我虽念弥陀,临命终时,恐佛不来接引。有此三疑,因疑成障,失其正念,不得往生。故念佛人,切要谛信佛经明旨,勿生疑心。经云,念阿弥陀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上至一心不乱,下至十念成功,接向九莲,令辞五浊。苟能心心不昧,念念无差,则疑情永断,决定往生矣。(慈照法师)
◎由是念佛常行精进……是年冬,大吐血一次,时人命何止在呼吸间!然省察自心,一不慌张,二不恐惧,但觉佛尚未念好为憾。愈后,与一缁友朝江浙诸山,至苏(苏州)谒师(印光大师),禀告病危时心理。
师闻之,大喝曰:“汝若如此想,西方去不得矣!什么叫念好?十念当往生。”
聆言之下,生大感泣,师破去我自障矣!由是常生自信,我决定往西方,我决不再分段生死,我已是西方人。(王慧常居士)
回复
举报
净土莲花
净土莲花
当前离线
积分
413
发表于 2007/6/27 20: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哉善哉!解真实义,持真实行,得真实利!
信愿行三,皆属自力。自力他力,不可偏废。
祖师大德,以婆婆心肠,呵护念佛行人,左右扶掖,前后策励,恩德之重,言辞难表,每思念及,涕泪欲下。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念佛行人,可不死尽偷心,竭尽诚敬,信愿持名,以报佛恩乎!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举报
知恩
知恩
当前离线
积分
11113
楼主
|
发表于 2007/6/27 22: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般若境缘集---如何究竟成佛》(校对修订稿)
◎净宗念佛方法简便易行,而执持名号,持之以恒,达到感通佛力、成就往生的目标,却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净业行人的首要目标是成就往生,能否往生,往生的品位如何,与念佛人的诚敬专精之程度密切相关。
经典昭示:阿弥陀佛“十念必生愿”的前提是“至心信乐”。至心即至诚心,至诚心即是不与万法为侣的妙明真心。印光大师临往生前对弟子们的最后开示:“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带业往生。” 阿弥陀佛大愿接引众生,是他的至诚,吾人念佛求生净土,是我的至诚,二诚相感,如磁吸针,岂有不任运往生之理?诚的外显即是敬。对土木金彩等佛像视作真佛,读诵佛经祖语,宜当作现前佛祖为我亲宣,不敢稍萌怠忽。对念佛行人作菩萨想,作未来诸佛想。以恭敬心对待三宝,以恭敬心待人接物,以恭敬心持佛名号,常恒如是,业障日消,慧光日益。老实念佛乃净宗心要,老实念佛的本质内涵即是诚敬,诚敬实为成就往生、超凡入圣之极妙秘诀,净业行人应恒常提撕,拳拳服膺。世出世法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专精,专者用志不分,精者纯而不杂。
念佛行门贵在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念佛功夫深浅与专精密切相关。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表明万法归一,契入性海,便可获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杜绝一切利欲的引诱,身心专精于一个目标,就能获得以一当十的利益;如果夜以继日地专之又专,就能获得以一当万的利益。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就是教导我们不间断不夹杂地直尔念去,心的势能增大到极限,豁破无明,现生顿证念佛三昧,心力弱的,亦可稳操生西方净土的胜券。
念佛贵在专精,净业祖师大德对此多有开示。善导大师宏阐净土,不尚玄妙,教人专修净业,即身业专礼阿弥陀佛,口业专称阿弥陀佛,意业专念阿弥陀佛,如是往生西方净土,万不漏一,而杂修净业,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则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往生者。印光大师赞叹善导大师所示专杂二修的法语:“此金口诚言,千古不易之铁案也。” 专精办道,首须遮除杂缘。莲池大师曾略开七事,作为自警之约: 一不得蓄资财,造房屋,买田地,置一切精致好物,即经像等传自太古,出自名家,皆勿留恋,一心正念。 二不得作种种非紧要福缘事,始俟他日大事已明,作之未晚,今且权置万行门,一心正念。 三不得于好色好味等起贪爱心,不得于恶色恶味起嗔恼心,于恶言讥毁我者、骂辱我者、种种拂逆我者起嗔恼心,乃至过去未来事,或顺或违,皆悉摒绝,坚壁固守,一心正念。 四不得吟诗作文,书写真草,题帖对联,修饰尺牍,泛览外书,议论他人得失长短,乃至教凭臆见而高心著述,禅未悟彻而妄意拈评,缄口结舌,一心正念。 五不得交结亲朋,应赴请召,游山玩景,杂话闲谈,凡种种世谛中事,除理所当为,决不可已者,余悉休罢,一心正念。 六不得贪著放逸,恣纵睡眠,大事未明,捍劳忍苦,一心正念。 七不得与世人竟才竟能,争名争势,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诳称知识,妄自尊高,唯应执卑守愚,终身居学地,而自锻炼,常专常精,一心正念。 莲池大师以身作则,为后人树立了专精念佛的楷模。综上所述,诚敬是念佛的心态,专精是念佛的行持,净业行人应恒常自省,提撕警觉,俾令自己的念佛行持贯彻诚敬专精的原则。(大安法师)
回复
举报
知恩
知恩
当前离线
积分
11113
楼主
|
发表于 2007/6/27 22: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怎么能够使一丝杂念没有呢?要求没有杂念必须在你念佛时要至诚恳切,不可飘飘忽忽悠悠荡荡,随声唱和,不入你自己的耳,不通过你自己的心,这样,不得受用。讲到此地,要告诫大家,
念佛越久有一种危险,初念佛的没有这种毛病,为什么念佛久了反而有危险呢?这是因为成了老念佛的了。
这老念佛的是怎么样的呢?念珠不离手,佛号不离口,嘴里咕咕哝哝地总是念阿弥陀佛,可是心中无佛,佛中无心,完全把念佛当成一种形式。大家请想,你心中无佛,佛中无心,怎么能算念佛呢?初学念佛的就没有这个毛病,他们都有一股精进心、虔诚心,佛号一起,念佛心就随着而起。念久了,就容易流向这种“老念佛”的毛病了,所以大家不要变成了老念佛的。还有人和我说:“我办公,我上课,我做事,念佛真没有时间。” 你不要烦恼,念佛正须要忙中抽闲,抓紧时间去念。你不要看有些人天天无事悠悠荡荡,天天念佛,天天掐念珠,可是他心里不见得有佛。如果你时间宝贵,工作忙碌,抽一点时间偷闲念佛,那倒是至诚恳切真念佛了。真切念佛可以得到真实受用,而他清闲无事,有口无心地念佛,反而不得受用。
抓紧时间念,并不等于紧张念佛,念佛时倒非常需要自然真切地念。(
智谕法师)
◎对治散乱的方法,以念佛最有效。自念自听,念得清,听得明,用出全身力气,将一句佛号看得稳、把得牢,像捧油钵走路一样,丝毫不敢松懈,不休不息,又如将军临阵,高举一声佛号,要与八万四千烦恼作殊死决战。一句如此,一心不乱,句句如此,一心不乱,一句净念,句句净念,要把句句净念打成一片,这样念佛,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决定往生无疑。如果大家名义上来打佛七,
而妄想不歇,散心不除,纵然弥陀有怜悯心,也救不了你。我看见大家念佛时,有人不知不觉笑出来,那都是在乱打妄想。乱打妄想不老实念佛,决难往生,这不是佛不度你,只怪你自己不想去。
应该想到地狱就在左右,牛头马面的铁叉,就在我们身边,恐怖都来不及,哪有时间生嬉笑呢?(智谕法师)
回复
举报
知恩
知恩
当前离线
积分
11113
楼主
|
发表于 2007/6/27 22: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经常告诉许多朋友,
求生不易,求死也难。“千古艰难唯一死”,
谈什么学佛做功夫,念佛打坐,多了不起,别吹牛了!生时没有痛苦烦恼,快快乐乐,穷也穷得心安理得,死时不拖累自己,不麻烦别人,这已是世上第一等人。我看到许多财势两全的人,躺在医院两三个月,吊个氧气筒,颠颠倒倒,半死不活,苦了自己,也累了别人,至少朋友得来来回回,多跑几次医院探望。其实,看也死,不看也死,但是又不能不看,不是做给死人看,是做给活人看哪!这就痛苦了,对不对?我讲的是实在话。所以,我如生病不希望别人来看我,别人生病即使去看他,也不多留恋:一到医院,看看好了一点,那么,再见吧,自己好好保重;若是不行了,还得赶快回去准备挽联。生命就是这样,要放下、看开,因此,
念佛不可有任何挂虑。所以,念佛念到一念清净,身心俱忘,不要怕,继续定在此种境界,愈定功夫愈纯熟,念念清净,念念你在佛心中,佛也念念在你心中,久而久之,无相的无量净光自然现前
。(南怀瑾老师)
◎
我们念佛一定要认清这个念,是全心全意的想念,不只是口宣佛号便成。
几十年来,我看过许多人念佛,有一次在一个地方主持一项活动,有位念佛的老太太念佛已达四十年之久,这种毅力真了不起。她在我面前走过,一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念个不停,恰好旁边有个年轻的女同学,不大注意礼节,坐在那里两脚分开,不成规矩,很难看。这位老太太每次转到她跟前时,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念声变了调,意思是提醒这位小姐将脚摆正一点,但是又表示自己没有中断念佛,而且也不是在骂人。你看看,这种念佛能得一心不乱吗?!遇到别人咳嗽,心里讨厌,口中就念阿弥陀佛,看到别人不合己意,也不喜欢地念阿弥陀佛,这算念个什么佛呢?你干脆骂人好了。所以我常说,我们中国人的念佛很有意思。有时候在街上看到一个人不小心跌倒了,旁人“哎呀、阿弥陀佛”那一声,意思是说摔得漂亮,你说这不是用阿弥陀佛在咒人吗?这样子的念佛有没有用?有用,但不是我们念佛为求一心不乱,为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应效法的。(南怀瑾老师)
回复
举报
知恩
知恩
当前离线
积分
11113
楼主
|
发表于 2007/6/27 22: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是想,是意识。我们作意去想,想佛的相好光明,想佛的无量功德,想佛的依正庄严。譬如说,我们平常读经,没有事情的时候,常常想经里面的境界,这都属于忆佛。为什么要常常想呢?因为你不想佛的境界,你就会胡思乱想,你这个头脑决定止不住的。换一句话说,
你想其它的,你是想六道轮回,你在造六道轮回的业,我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我是在修净业,那个感应果报完全不相同
。这个方法就是忆佛。念佛,就是心里面真的有佛,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了,不去想他也有,一到时候,这佛就冒出来了。念是会意字,上面是今,下面是心,就是你现前的心,现前一念心中忆佛,这个叫念佛,不一定挂在口上。念的第二解释,就是口念,也叫做念佛,持名念佛,用持名的方法。
持名是念佛的初阶段,初期。念久了,不念,心里头真有了,那是你念佛的功夫深了,所谓功夫成片了。一切时,一切处,不念佛,佛也在你心中,所以说:“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净空法师)
◎实在说,修福,念佛是修最大的福报。人在临命终这一刹那,这是与来生祸福关键的时刻,那么真正有福报的人,他临终的时候可以不生病,预知时至。你看有很多站着走的,坐着走的,你看他走得多么自在。这一些事实,我们在这几年看得很多,这不是假的。他们为什么能够,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关键就在他们的心清净,万缘都放下了。我们为什么不行呢?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了,一样也放不下,麻烦在此地。……问题的结症,就在你如不如法?经典上讲的是道理、方法,你跟它相不相应?你要相应了,你就能做到。……
万缘放下,身心清净,感应不可思议
!(净空法师)
◎民初,谛闲法师有一位徒弟,这徒弟四十多岁才出家。他的年龄跟法师差不多,他们是从小一起玩的朋友。谛闲法师家庭环境比较好一点,所以念过书,他的舅父做生意把他带出去,所以算是见过世面。他那个同学生活非常困苦,学一个“锅漏匠”的手艺。什么叫锅漏匠?就是碗碟打破,他能把它补起来再用。他就天天挑个担子在外面叫喊,非常的辛苦,他真正体会到人生太苦了!他也知道小时候在一起玩的朋友,出了家,做了和尚,于是就找。找到谛闲法师,在寺里住了几天,就跟老法师说:“我要出家。” 法师问:“为什么?” “人生太苦了,我一定要出家。” 老和尚说:“你不要开玩笑啦!住几天还是去做生意吧!” 为什么不让他出家呢?老和尚考虑他年岁太大了,在当时,四、五十岁就是老人,体力也衰退了,出家,五堂功课学不会,念经也念不来,这样,住在寺院里,让人瞧不起,冷眼看待,心里有多难过啊!学讲经吧!他不识字。于是,老和尚就拒绝他。结果他就硬赖着:“我非出家不可,我不做生意了。” 老和尚就说:“这样好了,你要是真的想出家,你得答应我几个条件。” 他说:“这没问题,我认你做师父,你说什么我统统听,统统接受。” 老和尚就说:“这很好!我给你剃头,剃了头之后,你也不要去受戒,也不要住在寺里。受戒,五十三天你受不了。再说宁波乡下,有很多小庙、破庙、废庙没人住,就找一个小庙住下来。” 老法师在附近,找几个护法、信徒每一个月给他送一点钱、送一点米,安住他的生活;又在附近找一个念佛的老太太,每天给他洗衣服,并烧中午、晚上两餐饭;然后教他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交代他:“你就念这一句佛号,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你就再念,一直念下去,你将来一定有好处。” 这个人没有读书,但是听话、老实,他就死心塌地念这六字圣号,他真的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在那个庙里,
三年都没有出门,一句佛号,一点也不杂
,这就叫精进。有一天,他离开寺庙,到城里去看他的亲戚朋友。晚饭吃完,就跟那位烧饭的老太太说:“明天你不用替我烧饭了。” 这老太太心想:师父三年都没有出门,今天看朋友,大概明天有朋友请他吃饭,所以叫我不要给他烧饭。到了第二天中午,老太太到庙里去看看,师父有没有回来?那是个破庙,庙门都是不关的,到庙里,喊师父,没人应,就再去找一找。看见师父站在寮房里,面对着窗户,手拿着念珠。叫喊,他不回应;走到他面前,才知道,他死了!站着死的,念佛往生了。这时老太太吓了一跳,她从来没有看见人死是站着的,于是赶紧报告那几位护法。这些护法一瞧,也不晓得怎么办,就派人到观宗寺报告谛闲法师。那时候没有车,请人去报信,来回需三天。你看他,站着往生,还要站三天,等他的师父来替他办后事。谛老看了之后,非常赞叹说:“你没有白出家啦!你的成就,讲经说法的法师,名山宝刹的方丈住持,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你啦!”
一句阿弥陀佛,就叫专精,不夹杂、不间断,是成功的关键。
(净空法师)
回复
举报
知恩
知恩
当前离线
积分
11113
楼主
|
发表于 2007/6/27 22: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要于一切时中(注意,要于一切时中,不是不如意事时如此,欢乐之时又如彼),厌恶娑婆生死烦恼之苦,欣慕极乐菩提之乐,力求往生。次要发愿遵照佛祖所传净土法门,勇猛精修,净除习染,使身心轻泰,现生极乐。次要立志成无上觉,圆满菩提,供养诸佛。次发广大心普度众生,众生界不空,誓不成佛。次要随有所做,若善若恶,善者回向求生,恶则忏悔求生,更无二志。又云:
念佛之心,欲得一心不乱(但不可作意求,求则反远矣)是谓净愿;不生西方誓不休息,是为常愿;成无上觉,广度众生,是谓大愿。……如是发心,方名真信切愿
。(元音老人)
回复
举报
知恩
知恩
当前离线
积分
11113
楼主
|
发表于 2007/6/28 17: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法门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念佛圆摄一切佛教,持名一法统摄一切宗、教、事、理”。(蕅益大师)
◎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便是中,忘照何曾有前后,一心融绝了无踪。悟此理而持名,则一称一念,顿圆无上菩提。纵未悟而念,矻矻穷年,未尝不暗合道妙,全在妙境妙观之中。久久熏习,性德渐显,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伏愿于此简易直捷无上圆顿法门,
勿视为难而辄生退诿,勿视为易而漫不策勤,勿视为浅而妄致藐轻,勿视为深而弗敢承任
。盖所持之名号,真实不可思议,能持之心性,亦真实不可思议。持一声,则一声不可思议,持十百千万无量无数声,声声皆不可思议也。(蕅益大师)
回复
举报
知恩
知恩
当前离线
积分
11113
楼主
|
发表于 2007/7/2 16: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妙禅偈:有大福德始念佛,发菩提心修十善,佛说无上深妙禅,浅人当作浅法看。四仪庄严三净业,坚守重戒勿少犯,打破人我是非关,放下生平闲知见。谈玄说妙不相干,三字真传老实念,只此即是长夜灯,苦海慈航斩魔剑。要拔多劫生死根,直拼此身作呆汉,五宗八教一句收,切莫念外觅方便。
过缓过急同是病,强想一心心愈乱,志坚如钢气如绵,不间不杂自成片。因心果佛互感应,根身器界潜转换,烦恼未伏念不一,习气不除佛不现。千万句如一句时,何愁不见弥陀面,此事非易亦非难,三昧全凭信行愿。(夏莲居居士)
◎不念过去,不念未来,专念现前一句。不求一心,不断妄想,只要字句分明。
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多说一句废一句,多念一句是一句。(夏莲居居士)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夏莲居居士)
◎
老实念:但只老实念,不必问如何。莫管同与异,休论自与他。只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境缘无好丑,佛号一扫过。句句念能真,决定出娑婆。(夏莲居居士)
◎念佛最忌,精神涣散。字句模糊,先快后慢。既无音节,又不连贯。心不应口,声不摄念。轻忽养识,古德所叹。如此念法,永难成片。(夏莲居居士)
◎声和韵稳,字正音圆。恳切绵密,沉着安闲。声合乎心,心应乎声。
心声相依,妄念自清
。(夏莲居居士)
◎佛号如珠,念头如线。分则各离,合则成串。
心不离佛,口不离念
。如线贯珠,相续不断。(夏莲居居士)
◎
未能一心,先求专念。未能不乱,先学成片
。真勤真专,功效自见。无须问人,还请自验。(夏莲居居士)
回复
举报
1
2
3
4
5
/ 5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