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知恩

祖师大德谈念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1 06: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美国华府,周广大先生,我们不称他居士,为什么?他一生没学过佛,临终的时候听到阿弥陀佛,临终前三天才皈依,才念佛,他也真的往生。这就是弥陀十八愿,临终一念十念都能往生,也给我们做了证明。周先生是中国人,移民在美国开面包店,这个人非常忠厚,有慈悲心,常常救济这些穷苦的人,面包卖不掉的剩下来的,他都去布施。临终也是得的癌症,很痛苦。那个时候华府有个佛教会,我曾经一度在那个佛教会担任会长,我们有一个同学念佛念得很好。因为人病到那个时候医院医生已经放弃医疗,这把人从医院抬回家,没有法子了,这才到处求神问卜,这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就找到这佛教会,问问佛教会有没有办法救他。我们这边就去了几个人,看他那个样子没有办法再好了,就劝他放下,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要再想住人间了。他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就接受了,就告诉他家里人不要去找什么药,求什么医生希望他的病好,全家都跟我念佛,我们求往生。这很难得,真不容易!一说他就相信,他就接受。全家人都帮他念佛,佛教会也有同修们轮流去助念,三天,三天他就往生,佛来接引他。这就是缘非常稀有,你要遇不到这个缘,可惜了。他自己的福报、善根深厚,临终的时候听劝,你劝导他马上就接受,立刻就依教奉行,头脑清楚,一点不迷惑。这是他善根福德现前,遇到佛缘,他真的能走!这些例子让我们亲眼看见,亲耳所闻,决定不是假的。所以我们要想求往生,我是常常劝勉同学,在生前第一桩大事情要消业障、要化解怨怼。冤家对头要化解,你要不化解,到临命终时业障现前,最常见的迷惑颠倒、不省人事,这就麻烦,人在这种状况之下,肯定是随着业力转,继续去搞轮回。所以往生最重要的第一个条件,临终走的时候清清楚楚,神智清楚一点不迷惑,自己才能做得了主。善导大师说过,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掉的。为什么又说:净宗修学,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万修万人去,何以一万个人修,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两、三个,什么原因?原因是他没有修,他要修了,他就去了,他不肯依教奉行,这就没有法子。真正依教修行,没有一个不成就。(净空法师)

◎凡圣同居土往生的人,四十八愿第十八愿说,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能往生。我们要问,临命终时一念十念,有没有达到功夫成片的标准?肯定没有达到。那他怎么能往生?佛力加持的,因为临终一念十念用的是真诚心、清净心,对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这一念得生,这一念,佛光一加持就等于成片,凡圣同居土往生。这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现象,而实际上?实际上这个人过去生中一定多生多劫修净土,临终时候一个妄念错过了,所以不得成就。这一生机缘又碰上了,临终的时候三个条件具足,第一个头脑清楚,没有迷惑颠倒;第二个遇到善友,就是提醒你,助念;第三个条件,自己听到善友的劝导,一点怀疑都没有,万缘放下跟着大家一起念佛,成功了!所以每个往生的人都不是偶然的,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我们要清楚,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要认真地争取,这才是真正聪明人。要知道这个世间,就像经上讲的,世间所有一切法,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连身体都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何况身外之物?身外之物,你要放在心上,错了,错得太离谱了!所以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净空法师)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6: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同修问:“怎样念佛才能功夫得力?”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问得非常之好。祖师大德告诉我们,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浅深,这话说得好。可是“三辈往生” 世尊教给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十八愿是“一向专念”,第十九愿就是“发菩提心”。我们专靠十八愿行不行?现在社会上有人提倡本愿念佛,不错,是很好,本愿就是指第十八愿。其实,本愿应该要概括四十八愿,那个本愿就没有问题,如果本愿只说第十八愿,第十八愿要讲得透彻,要讲得清楚,“至心信乐”这里面就包括了发菩提心,如果是仅就这一愿来讲。菩提心是一个真正觉悟的心,我们今天没有发菩提心,换句话说,不是至心信乐,而自以为是至心信乐,这个问题就严重了,如果我们自己知道这一句我们没做到,还会反省,还会检讨,还会改过自新,努力认真地来做到,这还行!如果自以为是至心信乐,而并不是真正至心信乐,他连反省改过的机缘都断掉了,他怎么能成就?由此,至心的“至”这一个字,黄念祖老居士他说这个“至”,至是“真、诚、实”,这三个字说得好。真心,我们今天心不真,我们用的是假心。“我念佛用真心,待人接物用假心。” 你这个心还有二用,你很高明。佛法告诉我们“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处事待人接物用妄心,你就要觉悟,你念佛也是用妄心。诚心,什么叫诚?“一念不生是谓诚”。我们一天到晚妄念纷飞,哪来的诚心?实是实实在在、老老实实,我们不老实。这三个字,我们全都没有,不但“至”没有,“心”都没有。我们今天不是用心在念佛,用什么?用妄想在念佛,用第六意识在念佛,所以“信”跟“乐”都成了问题。诸位要晓得,妄心、假心,这是轮回心,我们用轮回心来信净土,来修净土,修到最后还是搞六道轮回。我跟诸位同修说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古德常说,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不多。李炳南老居士常讲:“一万个念佛人当中,真正能往生二、三人而已。”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古来的祖师大德给我们讲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现在万修只有二、三去,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古人万修万人去,是至心信乐,我们今天万修只有二、三去,只有这二、三人是至心信乐,其余都不是的,都是轮回心。所以我们念佛在这一生当中能不能往生,关键在此地,第一个认识清楚,认识清楚就是看破;第二个万缘放下,你不放下,你的心就不真,真,把虚假放下,诚,把自欺放下,真正做到真诚老实。这个话说出来,恐怕还是很难理解、很难懂,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里面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个也说得好,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里面给我们讲九个字,意思跟大势至菩萨讲的相同:“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个更好懂。我们今天对于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怀疑?很多人说:“我不怀疑了。” 好,不怀疑你做到了,不夹杂?“没做到。” 你还夹杂,你就不是至心,至心决定不夹杂,决定不夹杂人我是非,决定不夹杂贪嗔痴慢,不但世法不夹杂在里面,佛法也不夹杂,一门深入,这才叫“至心”,而且还不能够间断,要相续不断。所以此地这个十念,我们要把它认识清楚明白,虽然是讲口念,但是心行一定要与佛相应,如果心行不相应,要想真正成就往生,还是难事情。“至心信乐”,《观无量寿佛经》上也是这个说法,“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可见得这个十念是要至心信乐,至心是心真诚到极处,这个说法,还是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里面教给我们的九个字:“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丝毫怀疑都没有,绝不夹杂。不夹杂,难!都在平常生活当中去培养。怎样去做?古大德教给我们,凡是带不去的东西,不要放在心上。你们想想,什么东西能带去?“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净空法师)

◎我们必须要记住,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的心善、行善、念头善,就是发菩提心,奉行六波罗蜜,这是善的标准,一定要懂得,一定要能够落实。不但要能落实,而且要“坚固不退”。可见得菩提心、菩萨行,不是做个几天就可以放下,至少我们要发心尽形寿,换句话说,活一天我们就要认真地做一天,这个样子才能相应,然后十念、一念决定得生净土。要记住,如果我们的心不善、念头不善、行不善,纵然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古大德讲得非常好,“口念弥陀心散乱”,心不善,念头不善,行为不善,这样念佛是“喊破喉咙也枉然”!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一个缘而已,做为往生的远因,这一生不能成就。说到跟阿弥陀佛结缘,我们在座每一位同修过去生中这样的缘不知道结了多少次,所以我们跟佛的缘很深,生生世世都发愿念佛,都没能往生,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认真依教奉行,我们对于经义一知半解,理解得不够透彻,心虽然发了,发得不够,发得不圆满,发得不符合往生的条件,所以每一次都是这样耽误。这一生当中,这是借着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一生我们得人身,又遇到了,务必要搞清楚、搞明白,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自然欢喜,依教奉行,把多生多劫坏的习气、坏的毛病改过来,坏习气、坏毛病就是心行不善。“菩提心”是善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是善行,“坚固不退”是善意、善的念头,这三个条件具足了,才是后面经文所说的三辈往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这四个字我们懂了,明了了,我们真发了,具备这样的条件,“一向专念”才决定得生净土,这是我们不能不了解的,不能够不明白的。“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我们从经文、从古大德注疏里面,明了修学净宗的人,这些真修的人,他们是发大心,他们是修大行,菩提心跟菩萨行合起来就是普贤行愿,坚固不退,决定不改变。菩提道中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很多。我们在修学,过去生中就不说了,就在这一生当中,我们的遭遇有顺境、有逆境,我们遇到的人事有善人、有恶人,这四桩事都会造成退堕的因缘。顺境、善人,你起贪念,贪念的心生起来,就退转,就堕落,逆境、恶人,也容易堕落,起嗔恚心,所以修行很不容易有成就,就是处处都有退堕的因缘。我们如果没有智慧,没有坚定的毅力决心,就要把心安住在道业上。什么是道业?经中字字句句的教诲就是道业,我们要把心安住在这里,念念不忘,依教奉行,决定不可以违背经中的教诲,要“如是愿心永不退”,我们这一生才有成就。所以“坚固不退”的意思,我们要很清楚,很明了。末后“一心念我”,这一句话非常重要。念佛要怎么念?一心。黄念祖引用祖师大德的教诲,唯一坚定的信心,决定不会被外境改变,这个叫“一心念我”。一心难,一心从什么地方生起来的?从真心、胜解(对于经教深刻的理解,殊胜的理解),从力行(认真努力地去干),一心从这个地方生起来的,所以说,一心就是真实的信心。贤首大师在《华严经》批注说得简单,说得扼要:“一心者,心无异念故。” 这个境界高,这个说法就是觉明妙行菩萨所讲的“不怀疑,不夹杂”,这叫一心,“昼夜不断”是不间断。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才是真的叫一心。大势至菩萨在《楞严经》上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也是这一句,他说的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八个字跟此地愿文里面“一心念我”完全相同。“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净念”,这里头有怀疑,你这个念就不清净,有夹杂,也不清净,所以,决定没有疑惑,决定没有夹杂,这才叫净念。“相继”就是不间断,日夜不间断。诸位总要明了,不是叫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那普通人还能受得了吗?念是心,心上真有阿弥陀佛,这叫念念不间断,不是口里头称念不间断,口里面称念,间断不间断没有关系,心里头重要,口里头纵然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心里面还打妄想,一面念佛一面想别的,已经断掉了,所以那个不管用,心里头没有断,口里不念,真管用。所以这个“念”字,诸位要仔细看清楚,“今心”,就是你现前的心,心是阿弥陀佛,我们得会念。(净空法师)

正修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或者祖师在弥陀经里面教给我们的,一心称念,相续不断,这是正修。助修,是断恶修善。自己过去所造的恶业,现前的恶业,一定要知道,不知道,怎么忏悔呢?没法子忏悔啊!一定要晓得自己所造作的恶业。怎么知道呢?一定要读经,一定要持戒。印光大师将感应篇、阴骘文、了凡四训传授给我们,教我们把这些书当做戒律,每一天看一遍,对照对照自己身、口、意三业,于是,自己的恶业就被检查出来了,被发现找出来了,找出来之后,要把它改掉,要认真去改,彻底去改,丝毫都不能留。原因在什么地方呢?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聚会之处啊!带业往生,古今大德都告诉我们,是带旧业不是带现前造的业,换句话说,是带着罪业的“种子”,不能带现行,现在造作的,这个不行,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千万不能把经典和祖师的意思错会了:“带业往生,可以造业没关系,天天造业将来还能往生”,这个观念就错了,把佛祖的意思解错了。佛祖的意思,这一个法门跟其它法门不一样,其它法门必须要罪业消除,也就是这个业障要真正断掉,才能证果。小乘初果就要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你要断不掉,你就证不了初果,然后再将三界、九地、八十一品思惑断尽,才能证阿罗汉果,见思烦恼要不是断得干干净净,你就不能成阿罗汉,你也就不能出三界,这个是佛法修行证果最低的限度。净宗法门不需要断惑,烦恼不需要断,这就讲带业往生,不断怎么办?带着去,这就方便了。所以,净宗讲的是伏烦恼,虽没有断,你要能够伏得住,这伏不住不行啊!伏不住不能成功,所以说要有能力把烦恼伏住,这个才行。烦恼伏不住,伏不住就常常会起现行,烦恼会常常跑出来,这个不行。因此,这个正助双修就非常重要,这个正修就是正念,正念着重在念佛三昧,也就是我们讲的,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那么,我们都知道我们念佛很勤奋,为什么功夫成片也没得到?毛病出在哪里呢?出在这个烦恼时时刻刻起现行,扰乱了正念。换句话说,念佛的功夫不得力,要想念佛功夫得力,还是要借重持戒,也就是要借重断恶修善,用这个来帮助我们念佛,才能达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才是往生的最初的条件,也就是最起码的条件,你要念到功夫成片,这才能往生凡圣同居土。(净空法师)
 楼主| 发表于 2007/7/16 05: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念佛是断烦恼的功夫,念佛要这样的念法,才能够得一心不乱,因为这种念法,念到有相当功夫,烦恼不起现行,虽有烦恼,你念佛功夫念得很好,佛号完全把烦恼降伏住,这就是“功夫成片”,净宗讲带业往生就是这种程度,决定往生。没有往生之前,我们身心很自在,因为一天到晚没烦恼,没有烦恼就快快乐乐,很自在。功夫再深一点,把烦恼念断,烦恼障整个破掉,没有我执,就得念佛三昧,就叫做“事一心不乱”。如果功夫再深,连所知障也破掉,那就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成佛(分证佛),因为理一心不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可见得这一句佛号妙不可言。(净空法师)

◎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都是以清净心的纯度来区分。功夫愈高,清净心愈纯,心净则土净,才能往生。心里有贪、嗔、痴,念佛如何能往生?即使带业,古德讲得很清楚,只可带旧业,不可带新业,一面念佛,一面造业,这样不能往生。念佛怎么会造业?如果用贪心念佛,想到净土都是七宝、黄金,用这种心态一面念佛,一面起贪心决不能往生。所以,要以清净心念佛,贪嗔痴都放下才相应。念佛的功夫在清净心。(净空法师)

◎经上也常说的“心净则土净”!你用信、愿、行这个方法念到心清净,什么叫心清净呢?妄想、分别、执著、烦恼不起作用,这个心就清净了。这说起来也不简单!这就是说明了,这个念佛往生人为什么会那么少?要念到清净。但是这个法门,跟其它法门做一个比较,容易太多,其它的法门要断烦恼,这个法门不需要断烦恼,只要你这个信、愿、行能把烦恼控制住,不叫它起作用就行了,所以这个法门叫伏烦恼,古人有个比喻比喻得很好,叫石头压草,根在里头,没有断根哪!那么其它的法门,必须要连根拔除,它才能够起作用,才能够超越三界,才能够脱离轮回,这个法门只要把烦恼暂时控制住,它不起现行,这不起作用,那就行了。所以我们念佛,最低限度要念到这样的功夫。(净空法师)

如果人家赞叹你几句就很欢喜,骂你几句就烦恼几天,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得定,外面风一吹,他就动了,受不了外境的诱惑,外面境界一诱惑,他心就动了,他定就没有了,这样的人念佛,一心不乱得不到,不但一心不乱得不到,连最起码的功夫(就是功夫成片)也得不到,换句话说,往生就成了问题。往生最低限度要得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相似的定,不是真正的定,接近定了,也就是说烦恼虽然没有断,(真正得定,烦恼断掉了,不会起现行),但是他这一句佛号有功夫,有力量能把烦恼伏住,他有伏烦恼的力量。我们古人有个比喻说“石头压草”,草根虽然没有除,石头压了它,它不能往外生长,石头压草就是功夫成片的意思,草根除掉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它永远不生,但是你有石头能压得住,这行!决定能往生,这叫带业往生,生同居土。但是这个功夫从哪来的?从忍辱,忍辱有力量,但是还没有得定。由此可知,忍辱非常非常重要,比喻作大地,这个大地能忍,你洒了香水,它也受了,你拉了大便,它也受了,它不会说:“香水我喜欢,大便我排斥,我不接受。” 没有,它什么都接受。所以就希望我们修忍辱,心要像大地一样,一切是非善恶统统能够受得了,一律平等,若无其事,要这样修忍辱才能够得定,才能够开慧。(净空法师)

有很多念佛的人迷信,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以为阿弥陀佛会保佑他,没想到阿弥陀佛没理他!怎么晓得没功夫?纵然一天念十万声佛号,脾气还挺大的,你得罪他,他生气好几天,你赞叹他几句,他欢喜好几天,这怎么行!这就是烦恼一点都没断,烦恼还是常常起现行,佛号压不住烦恼,不能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没说你一天念多少声佛号,我就来接引你,查遍净土经论没这个说法。人家的条件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哪怕一生就念了一声佛号,这一声佛号就念到一心不乱,可以往生;一天念十万声佛号,没有念到一心不乱,去不了。《弥陀经》上讲得清清楚楚,往生的标准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破烦恼障就一心不乱,破所知障就心不颠倒,净土法门与教义完全相应,不能够通达教义,这一句阿弥陀佛念不好。所以无量法门都是要破二障,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不例外,也是要破二障。(净空法师)

◎念佛非常重要,其功德无量无边,无比殊胜,不但这一生的业障能消除,无量劫的业障也都能消除,而消除就在一念之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念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就是与佛心相应;念念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应,就是与佛愿相应;念念帮助一切众生,就与佛行相应。妄念是从业障变现出来的,妄念就是业障,所以,我们念念都是佛,妄念就没有了,业障也就消除了,不念佛时,有妄念就是业障起现行,所以要常念佛,不可间断,业障才能消除。“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功夫一定得力,这是念佛的秘诀。(净空法师)

◎在这一个社会、这一个时代,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乱世,真的是天下大乱的时代,生活非常的艰苦。世界有许多落后的地区,我们就不必说了,像美国这种先进的国家,我们仔细观察这边大众的生活,还是苦,真的苦不堪言。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如果我们还以一部分时间用在“解”上,实在讲是相当可惜!应当把精力用在行门上老实念佛,这一生当中取得决定的成就。就像古时候祖师所说的“三藏十二部让给他人悟”,自己下定决心,一门深入不求解了,时间精力都用在行门上死心塌地念佛,这是求得决定成就的唯一方法。用什么态度去修行?要“和”、要“正”。“和”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中道”,不缓不急,用这种心态。“正”是决定与佛的教诲相应。解悟之徒不了生死!(净空法师)

◎“无住”就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心里不染著六尘,干干净净;“而生其心”就是生念佛之心,生专念阿弥陀佛之心,就能成功。……自己决定不要勉强,不要刻意压伏烦恼,这样不好,将杂念、妄想转过来就好。若想断它,麻烦就来了,一转,什么事都没有。无论什么念头起来,转念阿弥陀佛就好,不要去断那个妄念,根本不理妄念,第二句就换成阿弥陀佛,这样稳稳当当,不会出事。……念佛,老实念下去就好,就如法。要是常常挂念着,我念那么久还没得一心,几时得一心,都是打妄想。念佛最忌讳夹杂,还夹杂什么时候得一心,功夫就破坏了。老实念,根本就不要问,自自然然得一心。如果有得一心的念头梗在那里,则念一生的佛都得不到一心。障碍在此,不可不知。(净空法师)

◎马鸣菩萨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 本有当然可以恢复,本无当然可以断掉,我们一定要相信,这叫做自信,信自己。佛法里面讲信心,信解行证,第一个就要相信自己,然后相信诸佛菩萨能够为我们做增上缘,能够帮我们的忙,帮助我们自信,帮助我们自悟,帮助我们自修自证。一切要依靠自己,不依靠自己,别人是帮不上忙的。(净空法师)
 楼主| 发表于 2007/7/25 04: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宣导的重点要在一向专念。一心不乱是功夫,我们勉励大家往这个目标趋近,但是入门决定是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这个非常重要。(净空法师)

◎“弥陀本愿摄受”是尽虚空遍法界,他的“威神加持”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今天我们不能被他摄受,不能被他加持,障碍在自己,不在他,就是我们没有做到“发心念佛”。真正做到,障碍就没有了。你就晓得这四个字多么重要。(净空法师)

◎我们现在念佛没有尝到法味,念一念就忘掉了,念阿弥陀佛想到别的东西去了。这个不要紧,这是功夫不得力,继续努力地去念,要继续努力,要认真,凡是障碍的东西,统统要舍弃。换句话说,要专心,要一心,要清净心,要真诚心,要恭敬心,这样去念,你念个半年,在一般讲需要半年,就能尝到味道,法味尝到之后,往生西方信心就有了,你愈往下去念,信心就愈坚强,所以往生的时候,预知时至。功夫要是更深更好,那就不是预知时至,是可以随意往生,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想早去也行,想晚去也行,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生死自在”,所以功夫深的人可以达到这个境界。这个境界,说老实话,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干,肯不肯专念。最怕的就是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所说的,念佛最忌的是夹杂。所有一切功夫不能成就,都坏在夹杂上,简单讲就是不专心,一面念佛,一面想念咒,一面还要看别的经,这叫夹杂,所以你功夫不得力,这是一定要晓得。诸佛菩萨教化众生,虽然说一切法门,我们要晓得,他所说一切法门是诱导大众,换句话说,都不是正说,是方便说,这是有道理的。真正的正说是什么,正说就是教你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这才是正说。所以说《华严》拐弯抹角,费那么多事情,到最后还是叫你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可是一般凡夫要不经过那一番,他不相信啊!你直接告诉他念佛就行了,不信哪,不能接受,正所谓“难信之法”,就难在这个地方。所以我们晓得佛菩萨慈悲,苦口婆心,善巧方便,种种方法诱导,让我们入这个境界。所以真的入这个境界了,明白了,对于佛菩萨的恩德才生起感谢的心。不是这样委曲宛转,怎样能够认识?怎样能够死心塌地去学此法门?唯有此法门,一生成就。不用此法门,这一生在佛门种点善根而已,来生还照样搞轮回。(净空法师)

◎起心不晓得念佛,是“迷”,就开始迷了。你要问,我几时迷的?把阿弥陀佛忘掉就迷了,你几时忘掉就几时迷了,你几时想起阿弥陀佛,几时就觉悟。净宗修学实在是简单容易。什么叫迷?什么叫悟?你一念有阿弥陀佛就悟了,一念没有阿弥陀佛就迷了。所以,希望你常常觉悟,不要常常迷,一天到晚念念要有阿弥陀佛。这法门快速,确实可以念到把妄想念掉,业障消除。什么是消业障?妄想就是业障。业障怎么消掉?妄念少了,佛号多了,不念,佛号也现前,就是业障消除了。心中常常有佛号,就是善根福德现前。(净空法师)
 楼主| 发表于 2007/7/25 04: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吾人生死关头,唯二种力,一者,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负债,强者先牵,此业力也。业力最大,心力尤大,以业无自性,全依于心。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故心力唯重,业力唯强,乃能牵生。若以重心而修净业,净业则强,心重业强,唯西方是趣,则他日报终命尽,定往西方,不生余处矣。如大树大墙,寻常向西而歪,他日若倒,决不向余处也。何谓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愿切故,一切邪说莫能摇惑,一切境缘莫能引转。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汝但舍置念佛,吾即以此禅授汝。但当向祖师作礼,谓我先已受释迦如来念佛法门,发愿受持,终身不易,祖师虽有深妙禅道,吾则不敢自违本誓也。纵或释迦如来忽尔现身,谓曰:吾先说念佛法门,特一时方便耳,今更有殊胜法门,超于彼者,汝当且置念佛,吾即为说胜法。亦只可向佛稽首陈白:我先禀受世尊净业法门,发愿一息尚存,决不更张,如来虽有胜法,吾则不敢自违本愿也。虽佛祖现身,尚不改其所信,况魔王外道,虚妄邪说,岂足以摇惑之耶?能如是信,其信可谓深矣!若赤热铁轮,旋转顶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愿;若轮王胜妙五欲现前,亦不以此乐,退失往生之愿。此逆顺至极,尚不改所愿,况世间小小逆顺境界,岂能引转哉?能如是愿,其愿可谓切矣!信深、愿切,是谓重心,而修净业,净业必强。心重故,则易纯;业强故,则易熟。极乐净业若熟,娑婆染缘便尽。果得染缘已尽,则临终时,虽欲轮回境界再现在前,亦不可得;果得净业已熟,则临终时,虽欲弥陀净土不现在前,亦不可得。然此信、愿,要在操之有素,临时自不入于歧路。如古德临欲命终,六欲天童,次第接引,皆不去,唯专心待佛。后佛现,乃曰:佛来也!遂合掌而逝。夫临欲命终,四大分张,此何时也?六欲天童,次第接引,此何境也?苟素常信、愿,不到十分坚固,当此时,对此境,而能强作主宰乎?如古德,真可谓千古修净业者之标榜矣!(彻悟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07/7/25 04: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代天台宗大德谛闲法师说:一句阿弥陀佛,哪个不会念?偏偏不容易念。极乐世界,哪个不愿生?可是少有人往生。这主要由于念佛的人不懂诀窍。念佛的诀窍就是个“死”字。有个“死”字在心头,对外界环境自然冷淡,情爱也会减轻,名誉、金钱、权力在“死”面前都帮不上忙,知见道理在“死”上也不起作用。一旦四大分离依靠什么?孤魂受业力支配哪有自由?这时候不见弥陀,可能遇见恶鬼;不生净土,可能投生驴胎马腹。作这样想,念佛就有紧迫感,就能至诚恳切,就容易相应。(昌臻法师)

◎劝世偈: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岂免衰残病苦。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善导大师)

◎奉劝诸位,切莫再去搞这些人我的是非之见,只须依照古德的一首名偈修去便好:“修行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趋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一个人修道,先把自己肯定下来,此心不再动摇,有如铁铸一般。自己用功,自己念佛,自己境界,自己成就,都是自己造的业,好与不好,自己明白。只要一条大道,一直走去,管它那些是非论辩作什么!请看:龙树菩萨所作《大智度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三恶道,历无量劫,虽修余行,不能灭罪,后遇知识,教念阿弥陀佛,乃得灭障,超生净土。” (南怀瑾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0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一生修学的期间,势必要断绝外缘,这一点很重要。凡是在念佛堂念佛,将来不能往生,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他外缘没断,这个心一面念佛,一面还系念着外缘,这是障碍。临命终时,再一念攀缘到外面境界,那就又是旋出旋入,这非常可惜。要避免这一重的障碍,必须要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我们平常要下这个功夫,统统放下,不要再放在心上。心里面只有一句佛号,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我们这一生当中,有没有成就关键就在此地。(净空法师)

◎老实念,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念佛。除了用脑的工作要思考,我们把念佛放下,专心办事,事情办完,马上念佛。工作若是用体力,不用思考的工作,可以一面念佛,一面工作,不相妨碍。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可以念佛,真正把烦恼念掉,把无明念掉,这就是宝。(净空法师)

◎一天到晚,行住坐卧,心里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外,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要。吃饱了,穿暖了,什么都不求,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能这样念三年五载,禅定得到了,念佛三昧成就了。所以,人家站着走、坐着走,就是这个道理。(净空法师)

◎念佛人,临终三疑,不生净土。一者疑我生来作业极重,修行日浅,恐难往生。二者疑我虽念弥陀,或有心愿未了,及贪嗔痴爱未息,恐不得生。三者疑我虽念弥陀,临命终时,恐佛不来接引。有此三疑,因疑成障,失其正念,不得往生。故念佛人,切要谛信佛经明旨,勿生疑心。经云,念阿弥陀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上至一心不乱,下至十念成功,接向九莲,令辞五浊。苟能心心不昧,念念无差,则疑情永断,决定往生矣。(慈照法师)

◎只此一念,是我本师。只此一念,即是化佛。只此一念,是破地狱之猛将。只此一念,是斩群邪之宝剑。只此一念,是开黑暗之明灯。只此一念,是渡苦海之大船。只此一念,是医生死之良方。只此一念,是出三界之径路。只此一念,是本性弥陀。只此一念,达唯心净土。但只要记得这一句阿弥陀佛,莫教失落,念念常现前,念念不离心。无事也如是念,有事也如是念。安乐也如是念,病苦也如是念。坐也如是念,走也如是念。生也如是念,死也如是念。如是一念,分明不昧,又何必问人觅归程乎!(优昙大师)

◎所谓执持名号者,即拳拳服膺之谓,谓牢持于心,而不暂忘也。稍或一念间断,则非执持也。稍或一念夹杂,则非执持也。念念相续,无杂无间,是真精进。精进不已,则渐入一心不乱,圆成净业。一心不乱,乃净业之归宿,净土之大门。未入此门,终非稳妥,学者可不勉哉。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五以专持四重律仪,为入道根本。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七以一心不乱,为净土归宿。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以上八事,各宜痛讲,修净业者,不可不知。(彻悟大师)(说明:参看第69页之“于持名时……”六段和第283页之“修净业人……”两段)
发表于 2007/8/3 21: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佗佛

洋洋万言
而皆为善知识

如食于蜜,中边皆甜

赞叹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6: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时净业学人,终日念佛、忏罪、发愿,而西方尚遥,往生不保者,无他,盖爱桩未拔,情缆犹牢故也。若能将娑婆恩爱,视同嚼蜡,不管忙闲动静,苦乐忧喜,靠着一句佛号,如须弥山相似,一切境缘,无能摇动。或时自觉疲懈,惑习现前,便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无始情识,销铄无余。此人虽现处五浊之乡,已浑身坐在莲花国里。又何待弥陀授手,观音劝驾,而始信其往生哉。(行策大师)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若真为生死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彻悟大师)

◎佛法要妙,唯在乎诚。汝能始终守之以诚,则更无可言矣。谈玄说妙,弄口头,求神通,宜置之东洋大海外,方可亲得实益耳。(印光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19: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诺那金刚上师问答

◆问:阿弥陀佛所变化之诸佛菩萨,不知有多少?

■答:阿弥陀佛为普度众生,所化身之佛菩萨,无量无边,算不出数来。总而言之,千佛万佛,不离阿弥陀佛。

◆问:显教法门修西方净土者,照阿弥陀经所说,须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方可决定往生。但一般居士,世务憧憧,终日奔走衣食不暇,且人命无常,口气不来,便成隔世,倘忽得急病,尚未能念到一心不乱程度,不知临命终时,亦可往生否?

■答:修净土以信愿行三字为主,愿字是否恳切,尤为能往生与不能往生之重要关键。只要汝一心愿去,毫无疑心,虽功德浅点,亦可往生。如誓愿不坚,往生心不切,虽功德甚大,亦未必能往生。我讲个譬喻汝听,阿弥陀佛之慈悲愿力,譬之为一大圆圈,行者之心,譬之为一条坚牢长绳,绳端还要系一钩子,将此钩确确实实钩住大圆圈,不使活脱,则临终时,无论何人,佛力一吸,全蒙接引往生矣。如行者之心,虽为一条长绳,但行者不死死抓住,绳端无钩,钩不住大圆圈,则功德再大,亦恐怕未必能往生。总之,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平等普度众生,汝能往生与不能往生,只看汝是真愿意去与不愿意去为断。

◆问:修显教净土者,命终时能否往生,以愿去不愿去为断之理,已蒙上师开示。请问命终时,应如何发愿,方可决定往生?

■答:修显教净土者,临命终时,对于一切事务,不管它亦不理它,亦不问自身四大分离痛苦不痛苦(平时念佛精进者命终时不痛苦),万缘放下,一丝不挂,将心团结为一,不使散乱,一心观想弥陀,求佛接引,如平时失足落海,求人援救,又如头发着火,扑救头燃之心一样,更要有坚固往生之自信力,我自信一定能往生,一定能蒙佛接引,果能如此发愿,无论何人一定往生。如稍存个恐怕自己功德不大,不能蒙佛接引之犹豫心怀疑心,则一念之差,心力散乱,不能往生矣。学佛恰如打仗之理相同,决心不坚确者,往往功败垂成,决心坚确不顾成败者,终获最后胜利。命终之顷,正如打仗者,判分胜负最后五分钟之有决心与无决心耳。我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唯心净土,本性弥陀,并无东西南北方向之差别,有方向之差别者是凡夫心,我心万法具足,汝信得过自己是阿弥陀佛,念念向自心发愿,一定往生,一定成佛。但不可有疑心为最要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