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蓝天百云

1、中医名词术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04: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阴虚肺燥

指肺燥之由于阴虚所致者。肺为娇脏,怕受火灼,如肺肾阴虚,内热虚火灼伤于肺,则肺燥而阴更虚。主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咽痛嘶哑,舌嫩红苔少,脉细数等。可见于肺结核,慢性咽喉炎,白喉,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水寒射肺       

指寒邪和水气影响肺脏的病理。平素患痰饮或水肿的病人,外感寒邪,寒邪引动水饮,寒水上逆,以致肺气失宣。主要症状有咳嗽,气喘、痰涎多而稀白、舌苔白腻,脉浮紧,伴有发熟、恶寒等。

肺肾两虚       

指肺脏和肾脏俱虚的病理。临床表现有二:肺肾气虚。肺司呼吸,为气之标,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肺肾气虚则见喘促短气,自汗易汗,形寒肢冷,或咳嗽痰多等症。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患。肺肾阴虚。有因肺虚不能输津滋肾的;有因肾虚阴精不能上承或 虚火灼肺的。往往呈现干咳,短气、咽喉干燥,腰酸腿软,骨蒸潮热,遗精盗汗等症状。多见于肺结核病。

金实不鸣       

金实指肺气实;不鸣,即音哑。金实不鸣,是指肺气实而声音嘶哑的病理。多由于感外邪而致,但有寒热之分:外感风寒,内遏于肺, 寒气凝滞,肺气失宣,开合不利,可突然声音嘶哑。风热燥邪,灼伤肺阴;或寒郁化热,煎熬津液,痰热交阻,肺失清肃,证见声音嘶哑。此外,亦有因肺有蕴熟,复感外寒,热受寒束,肺气失于宣畅而 音哑的,都属二证。金实不鸣是病机上的术语,病名称为“暴瘖”,即突然失音,相当于喉部或声带的急性炎症、水肿等。

金破不鸣       

是肺气损伤而声音嘶哑的病理。肺主气,肾纳气,二脉均与发声有关。肺肾阴亏则肺燥而热郁,阴液不能上承,咽喉失于濡润,故声音嘶 哑。多见于晚期结核病,慢性喉炎等。本病多属虚证,失音呈慢性进行,故又称为“久瘖”。失音可间歇出现或持续存在,说话较多时则加重,完全失音者少见,一般无外感症状。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05: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5、中医名词术语

大肠虚        

即大肠气虚,常兼见脾虚证候。主要症状有脱肛,久泻不止,完榖不化 ,粪便色淡不臭,肠鸣等。若久泻不止,临床上多虚寒并见。称为“大 肠虚寒”。详见该条。

大肠虚寒        

是大脉由于虚寒而传导失职的病理,多与脾肾虚寒有关。主要症状有下利稀薄,食少,四肢冷,腰酸,怕冷,苔白,脉沉细等。多见于慢 性肠炎,慢性痢疾等。

大肠寒结        

指寒气结于大肠而出现便秘的病变。主要症状有腹部隐痛,大便秘结、口淡、舌白少苔、脉沉弦。多见于寒性便秘。

大肠液亏        

大肠津液不足所出现的病变,多与阴血不足或热病伤津有关。主要症状有便秘或排便困难,兼见消瘦,皮肤干燥,咽干,舌红苔少,脉细。多见于老年性便秘或习惯性便秘。

大肠热结        

指因邪热结于大肠而引起的病变。临床表现有便秘,腹痛拒按,舌黄 苔燥,脉沉实有力。多见于各种外感热病的气分阶段。

大肠湿热        

指湿热蕴酿于大肠的病变。主要症状有下痢脓血,腹痛,“里急后重 ”,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痢疾(菌痢或阿米巴痢)、急性肠炎。

热迫大肠        

指湿热伤及肠胃,以致大肠传导失常,发生腹痛泄泻的病变。 主要表现为泻下如注,粪便黄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肾虚        

也称“肾亏”。是肾脏精气不足的病变。一般症状有精神疲乏,头晕耳鸣 ,健忘,腰酸,遗精,阳痿等。参见“肾阳虚”、“肾阴虚”条。

肾阴虚(真阴不足)        

即“肾水不足”。由于肾精耗损过度所致。临床表现有腰 酸疲乏,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口干咽痛,两颧潮红,五 心烦热或午后潮热,舌红无苔,脉细数等。这种现象,也 叫“下元亏损”。

肾阳虚        

肾主一身阳气,肾阳衰微,则一身之阳气皆虚,故肾阳亦称“元阳”, 是命门火的体现。一般的虚弱,称为肾阳虚,是命火不足所致,主要症 状有身寒,怕冷,腰酸,滑精,阳痿,夜尿频多等。如虚弱的程度较严 重,称为“肾阳衰微”,或“命门火衰”,主要表现除上述症状加重外 ,常见精神萎靡,腰痛,脊冷,天亮前泄泻或浮肿、脉沉迟微弱等。这 些现象,又称为“下元虚惫”或“真元下虚”。

命门火旺        

肾脏元阴和元阳,元阴指肾精,元阳即命门火。如肾阴亏损而致命门 火偏旺,表现为性机能亢进,阴茎易举,多梦失眠等。参见“相火妄动”条。

龙火内燔        

燔,焚烧之意。这里指“肾火偏亢”。龙火,指肾火,命门之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若肾 水亏损太过,则可使肾火偏亢,产生阴虚火旺的病理变化,因而使肾主封藏的功能失职,出现性机能亢奋,遗精、早泄等症状。

相火妄动        

一般多指肝、肾的相火,因失却肾阴滋养而妄动。临床表现,属于肝火上炎的,可见眩晕头痛,视物不明,耳鸣耳聋、急躁易怒,睡眠多 梦,面觉烘热等症;属于肾的虚火内灼的,可见五心烦热,头目眩晕,腰背跟酸痛,性机能亢奋,遗精早泄等症。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7/29 21:1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05: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灼肾阴

热灼肾阴       

指热性病后期肾阴被邪熟所消耗,出现低熟,手足心灼热,口齿干燥,耳聋,舌光绛干瘪,脉细数或虚数等症。
肾气不固        又称“下元不固”。肾主藏精,开窍于“二阴”。若肾气不固,可出现遗精、滑精、早泄或液尿频多、遗尿、小便失禁等症状。

封藏失职       

封藏,封闭贮藏之意。肾有贮藏精气的功能,而主二便。如肾气不固,出现遗精,滑精,早泄,小便失禁,夜尿频多,黎明前泄泻等症, 称之为封藏失职。

肾虚水泛       

指肾阳虚出现水肿的病理。肾主水液代谢,肾阳虚弱而不能主水,则膀胱气化不利,小便量少,同时也影响脾的运化,致水液泛滥形成水 肿。一般症状有全身浮肿(尤以腰部以下较甚),按之凹陷,腰痛酸重,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润,脉沉脉等。常见于慢性肾炎,心性 水肿等。

脬气不固       

脬(音“抛”),是膀胱的别称。脬气不固,指膀胱之气虚弱,不能约束小便而出现小便失禁或遗尿,故称。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气虚 多与肾阳虚有关。

膀胱气闭       

即膀胱气化的机能障碍。其病因多与肾、三焦气化不利有关。主要症状有小腹胀满,小便困难或尿闭。多属实证。

膀胱虚寒       

指膀胱气化不足或受寒邪影响而丧失约束的能力。多与肾阳虚有关。主要症状有遗尿、尿急、尿频而清、淋沥不尽,苔薄润,脉细弱等。

热结膀胱       

膀胱位于下焦,为足太阳经之府。若伤寒太阳病不解,化热入卅,邪热循经脉与血气相搏,结于膀胱,出现下腹部硬满、拘急不舒、发热 而不恶寒、神志如狂等症,称为热结膀胱。

胞系了戾       

《金匮要略》用以解释“转胞”的病理。胞系,指溺之系;了戾, 缭乱屈曲之意,或作绞纽解。《诸病源候论》指出:「胞转者,由是胞屈辟小便不通....其病状,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此病或由小 便应下,便强忍之,或为寒热所迫。此二者俱令水气还上,气迫于胞,使胞屈辟不得充张,外水应入不得入,内溲应出不得出,外内相壅 塞,故令不通。」泛指膀胱排尿功能紊乱。

膀胱湿热       

湿热蕴于下焦膀胱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少而痛、尿黄赤或尿血、舌红苔黄、脉数等。多见于急性膀胱炎,

邪留三焦       

指热性病,湿热之邪留恋三焦气分,上见咳嗽胸闷、中见腹胀纳呆 ,下见小便不利。指水液代谢障碍,出现胸胁胀闷,下腹窘急,小 便不利等症。

三焦虚寒       

指上、中、下三焦虚寒。上焦指心肺的虚寒;中焦指脾胃的虚寒;下焦指肝肾的虚寒。水肿病和下消病机之一。

三焦实热       

指上、中、下三焦实热。上焦指心肺的实热;中焦指脾胃的实热;下焦指肝肾的实热。气分实热证的别称。

疮家       

指由于刀剑所伤,失血过多的病人。指平素经常有疮、疡、疖、痈的病人。对这种病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不可以用发汗法,若汗出 就会引起痉挛。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05: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绪家论

汗家       

指患病后已使用过发汗法或平素多汗的人。对这种人,张仲景在《伤寒论 》中提出不应再发汗,若再发汗,就要产生精神恍惚,心烦,小便后尿道疼痛等症状。

亡血家       

指平素患有呕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和金疮等失血性疾病的病人。张仲景《伤寒论》认为;这一类病人体内阴津本已亏损,所以不可发 汗,若发汗就会引起病人发生怕冷寒战的病象。

衄家       

指平素常流鼻血的人。由于经常失血,面虚津亏,所以,在张仲景的著作中指出这种人不可发汗,若发汗则会引起筋脉紧急、两眼直视、失眠等。

风家       

指平素容易伤风感冒的人。指伤风感冒或中风的患者。

喘家       

指平素时常发作喘病的人。

虚冢       

指平素体质虚弱的人。

饮家       

指平素患有水饮病的患者。张仲景《金匮要略》指出水饮患者的证候是患者感到口渴,在饮水后又出现呕吐,认为这是水饮停留在心下(指胃脘) 。

失精家       

指平素患有遗精病的人。由于精液损耗,以致发生下腹部紧张而不柔和 ,阴部冰冷,目眩,脱发等虚弱病状。

淋家       

指平素患有小便淋沥不尽,尿意频数而尿量短少,小便时阴茎中作痛的病 人。古代医家的经验认为,淋家不可用发汗法治病,若发汗可能会引起便 血。

黄家       

指平素患有黄胆而时时发作的病人。

湿家       

指平素患有湿病的人。

呕家       

指平素经常患有恶心、呕吐的病人。

冒家       

指平素患有头目眩晕的人。

酒客       

指平素嗜好喝酒的人。古代医家认为这种人得病,不可以给甘味的桂枝汤 ,因为酒客服用桂枝汤后容易引起呕吐。

失气       

指人体过分损耗,津液不能运化,失于精气而全身衰弱,不能化生食物 的精微,身体不能吸收营养。指从肛门排出之气,即俗称的放屁。也有称失气为“矢气”者。

更衣       

即更换衣服,古人在休息时需要换衣服,后来上厕所,也称更衣。张仲景 (伤寒论)中的不更衣,就是指不大便的意思。

诊法       

诊病的方法。包括四诊和辨证两个环节,四诊是运用望、闻、间,切等方法搜集病情的客观指征,拂证是对这些指征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两者相 互配合,作出正确的诊断。

四诊       

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四种诊病方法的合称。四诊必须结合连用,互相参证,才能全面了解病情,为辨证和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揆度奇号       

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等篇。揆度,揣测或估量;奇,指特殊的 ;,卅,指通常的。是指诊断中要善于观察一般的规律和特殊的变化 ,才能正确地判断病情。一说揆度与奇号指《内经》引用的两部古医 书名。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05: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外测内

意即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道理,从反映于外表的各种症状或 绨征,测知人体内部发生的病变。

平人       

语出《素问.平人气象论》。指气血调和的健康人。健康和疾病是相对而 言的,故诊法上可用健康人平静的呼吸,脉搏和脉象等正常生理指征,进行对比作为判别病症的依据之一。

先别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强调 医生临床诊察疾病时,运用四诊的方法,首先要分析疾病的阴阳属性 ,这是辨症论治的基本原则。

望诊       

四诊之一。是运用视觉,观察病者的神色、形态、舌象、大小便和其它排 泄物等的方法,对小儿还包括诊指纹。

观神色       

望诊内容之一。神是生命活动总的表现,从精神、神识、表情,以及面 部色泽、目光神采等反映出来。色是色泽,主要指面部色泽,它是脏腑 气血的外荣,是神的表现,因此,察色是观神的不可分割的一都分。神 与色同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气血旺盛,则色具神采,明润光泽 ,反之,则神夭色败,枯萎不荣。故观神色是了解正气盛衰的方法之一 。参见“色诊”及“得神”、“失神”各条。

望形态       

望诊内容之一。形指体形,包括肌肉、骨骼、皮肤等;态是动态,包括 体位,姿态及活动能力等。从望形态可知病者的体质,发育及营养状况 ,并有助于了解气血的盛衰、邪正的消长和伤痛的部位等。

察目       

望诊内容之一。察目的神气,有助于了解内脏精气的盛衰。精气充沛则目 有神,视物清晰;精气衰则目无神,视物不清。如《素问,脉要精微论》 :「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 是则精衰矣。」察目亦当注意其色泽的变化。参见“五色主病”条。

审苗窍       

望诊内容之一。苗窍,即表露迹象的孔窍。按照脏象学说:心的苗窍为 舌,肺的苗窍为鼻,肝的苗窍为目,脾的苗窍为口唇,肾的苗窍为耳。 因此,审察这些苗窍的异常变化有助于了解内脏的病变。例如:心火炽 盛则舌绛;肺气将绝可见鼻翼煽动;巩膜黄染如橘子色,见于肝胆湿热;口唇卅疹,多属脾胃湿热;耳鸣如蝉声,多见于肾气亏损。但人体是 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组织器官是密切联系的,故诊法上也不能机械地认为一脏审一窍。

得神       

即有神气。神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审察神的存亡是判断正气的盛衰, 疾病的轻重和预后吉凶的重要内容。例如精神饱满,目光炯炯、言语清晰 、面色润泽、气息平顺等,可称为得神。得神者虽有疾病较易治疗,预后 亦较良好,故有“得神者昌”(《素问.移精变气论》)的说法。因此, 不应把得神的含义局限地理解为精神正常。

失神       

即神呆丧失。神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当生命机能严重障卅,五筋精气 衰败时,出现目睛昏暗、形羸色败,暴泻不止、喘息异常;或周身大肉已 脱,或两手循衣摸床,或卒倒而眼闭口开,手撤尿遗等,均称为失神,有 “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的说法。此外,望诊中的“真脏 色”,脉诊中的“真脏脉”,亦是失神的表现。故不应把失神局限地理解 为精神症状。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05: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色诊

脱神       

指神气外脱,即“失神”。是生命垂危的表现。因精气消亡,神便失去了 存在的依据。
目下有卧蚕        语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冶》。形容眼脸浮肿,下睑如卧为 蚕样,多见于肾炎病人。

大骨枯槁       

大骨,支持躯干和四肢的主要骨骼;枯槁,即枯萎或干竭。描述某些 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因极度消瘦,而肌肉瘦削,全身骨骼关节显露; 又因气血亏损,骨髓不充,骨骼有如枯萎而不能支撑躯体,类于恶病 质的情况。

大肉陷下       

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大肉,泛指身体较大的,显露的肌肉或 肌肉群;陷下,因消瘦而低陷。是指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消瘦情况 ,类于恶病质的情况。

脱肉破[月困]       

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月困],隆起的肌肉。王冰汪:「 [月困]者肉之标,脾主肉,故肉如脱尽,胭如破败也。」是指内热炽盛脾的阴精亏损,出现肌肉干憋消瘦的症状。

跖跛       

跖,足底(通“跖”)。跛,跛行。指因足底的病变而跛行。《 素问.通评虚实论》:「跖跛,寒风湿之病也。」说明本症可因 风寒湿等邪气所犯而致。

毛折       

指毛发枯搞,稀疏折断的情况。多因久病精气将竭,不能濡润皮毛所致。

色诊       

望诊内容之一。是观察颜面肤色的变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诊察时须注意 颜色的沉浮、散搏、润泽和上下扩散的方向等。如色明显为浮,主表病; 色隐晦为沉,主卅病;色淡而疏落为散,多为新病、邪浅;色深而壅滞为 抟,多为久病或邪盛。润泽为有胃气;枯稿为胃气衰败。病色上下扩展的 方向,一般亦认为与病变方向有关。上述几点,尤以枯槁和病色结聚一处 为病情深重之象。临床上,色诊以“五色主病”为纲,但须结合症状,脉 象等全面分析,才能作出判断。

正色       

正常人的色泽,明润含蓄,红黄隐隐,容光焕发,表示气血平和,精气内 充,为有胃气、有神之象。正色有主色、客色之分,主色是每个人基本的 肤色,视个体而异;客色随气候,环境及当时的生理状态而变化,均不属 病色。

病色       

指疾病反映在色泽上的变化,诊断上以面部色泽为主。病色有善恶之分, 不论出现何种颜色,皆以明润含蓄为佳,称为“善色”,一般表示病情较 轻或预后较好;若颜色显露枯槁不泽,称为“恶色”,一般表示病情较卅 ,预后不良。参见“色诊”、“五色主病”各条。

色随气华       

色,色泽;气,五脏之精气;华,外荣的意思。正常的色泽是五脏精 气的外荣,上见于颜面,光泽明润,含蓄不露,这是五脏精气充足的征象。如果病重或久病,脏气已衰,则表现出枯槁而败露的各种病色 。说明色泽是随五脏精气的盛衰而相应变化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05: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气由脏发

气是机能活动的总称。五脏主藏精气,是生命活动的中心,故表露出 来的各种机能活动气,都是从五脏发生的。

五色       

指青、黄、赤、白、黑的五种颜色。按照五行学说,它们的归类是:青属 木属肝,黄属土属脾,赤属火属心,白属金属肺,黑属水属肾。但以此来 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宾际,与病史和脉证互参,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

五色主病        

五行学说中的五脏配五色。即:青色主肝病,赤色主心病,黄色主 脾病,白色主肺病,黑色主肾病,此五者均为一般情况下的病色,合称为五色主病,但其中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处。后世在临床实践中发 展了五色主病的理论,较为切合实际。归纳为:青色主风病,寒病、痛证、惊风等;赤色主热病(包括虚热、实热);黄色主湿热,寒湿 或血虚;白色主虚证,寒证;黑色主寒证、痛证及劳伤、血瘀等。

五色诊       

属望诊的内容,即根据患者面部出现青、黄、赤、白、黑等色泽的变化 而进行诊断辨证的方法。参见“五色主病”、“正色”、“病色”各条 。

病色相克       

根据脏俯生克关系来分析面部颜色的变化,以判断病情顺逆的一种方 法。根撩五行学说,凡有病的脏腑与面部显现的色泽相克者,均称为病色相克,一般都属逆证。例如麻疹一类血热的病(属火)而见白色 (属金),根据火克金的关系,称为“病克色”,说明病情可能加重;又如肺结核病(肺属金)而见两额潮红色(属火),同上理,而称 为“色克病”,亦常表示病倩加重。这些只能作临床辨证的参考,不能视为必然。

真脏色       

指五脏精气败露的颜色。色诊上,面部的色泽以明润而含蓄为佳。明润 为有胃气,含蓄是脏精充足;反之,枯槁为无胃气,色泽显露为五脏精气衰竭。这种枯槁而显露的色泽,反映五脏的精气已竭,五脏的真气外 露,故称之为真脏色。它显示较严重的内脏疾病。如黄色,若面目全身枯槁如黄土,或如干枯的枳实,叫做脾的真脏色.表示脾胃已衰败。可见于晚期肝硬化、肝癌、胰头癌,或某些严重的营养代谢障碍的疾病等。真脏色的出现,对于诊断某些严重的病变有一定临床意义,但不宜按 五行配五色之说法套用。

青如草兹       

语出《素问.五藏生成篇》。是肝的真脏色。草兹,即初生的青草, 形容青草样青黑的病色,见于风邪极盛,胃气将绝的病,如小儿慢惊 风及破伤风的持续痉挛状态等。参见“真脏色”条。

白如枯骨       

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是肺的真脏色。形容苍白而枯槁不泽的 病色,见于久病气血俱虚,胃气衰败,如严重的失血、贫血及呼吸衰 竭等。参见“真脏色”条。

黄如枳实       

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是脾的真脏色。形容枯黄失泽的病色, 见于久病脾气将绝,胃气衰败。参见“真脏色”条。

赤如衃血       

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是心的真脏色。衃血,即凝积 的死血。形容紫黑枯槁的病色,可见于心血瘀阻、胃气衰败的疾 病,如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参见“真脏色 ”条。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05: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如炱

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是肾的真脏色。炱,即灰烬。形容灰黑枯 槁的病色,见于久病肾气将绝,胃气衰败,如某些恶性肿瘤,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的疾患等。参见“真脏色”条。

面色缘缘正赤       

语出《伤寒论》。形容满脸通缸,有别于两颧丽艳的嫩红而言。 见于急性热病,热邪成盛。

面尘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六元正纪大论》等。指面色灰暗如蒙上灰 尘。有实证和虚证。实证多因燥邪所伤或伏邪内郁,常伴有口苦咽干等症状;虚证多因久病肝肾阴虚,常伴有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酸、遗精等症 状。

面垢       

乍看时脸上似有污垢,但又不能洗净。见于外感暑邪或内有积滞等病症。

色悻       

面色樵悴无华,为慢性病容。若久病显露颜色枯槁不润的,称为“天然不 泽”,属慢性重病容,是气血亏损,胃气将竭的现象。

辨络脉       

望诊内容之一。络脉,这里是指“浮络”,即浮行于浅表的小血管丛。 诊察络脉的色泽、充盈度等,并结合皮肤的冷暖,有助于了解脏腑经脉 气血的病变。如痛证见青色,多因气滞血凝;若痹痛而黑色,多属慢性 的寒证痛证;若皮肤灼热而色黄赤,多见于湿热引起的痈肿;若皮冷而 色淡白,多因气虚血少。诊察掌大鱼际的络脉,有助于判所胃气状况。 如《灵枢.经脉篇》:「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 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老者留久痹也( 顽固的痹证);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寒热错杂的病); 其青短者,少气也(气虚)。」此外对幼儿“诊指纹”及耳后络脉,也 属这个范围。辨络脉必须与临床症状相结合,并注意区别于它的生理变 化。

诊指纹       

指纹,是指食指掌面的表浅小静脉。幼儿皮肤薄嫩,静脉易于暴露,故 指纹此较明显,以后随着年岁增大,皮肤增厚,则指纹逐渐模糊不清。由于小儿脉部短少,诊病时每每啼哭噪动,影响脉象的真实性,故对三 岁以下的小孩常结合指纹的变化以辅助切诊。诊指纹主要是观察它的颜色和充盈度,检察者用左手食、拇二指握小儿食指末端,以右手拇指在 小儿食指上由指端向指根部轻轻推动几次,使指纹更为显现,然后察看。正常指纹是红黄隐隐而鲜明,一般不超过连掌部的第一指节。病理情 况下,指纹浮现,多属表证,沉着多属里证,色淡多属虚证、寒证;紫红多属热证,青紫可见于惊风、风寒、痛证、伤食、风痰等,黑色多属 血瘀。有关指纹分节及伸延的问题,参见“透关射甲”条。近人认为,指纹的变化,与静脉压有关,静脉压愈高,指纹充盈度就愈大,也就愈 向指尖方向伸延,指纹的色泽,又与缺氧、贫血等病理变化有关。因此,指纹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病变的性质和轻重。

透关射甲       

看小儿指纹,把食指分成三节,食指连掌部的第一指节称为“风关” ,第二指节称为“气关”,第三指节称为“命关”。指纹显现在风关 的,表示病较轻浅;伸延至气关的,病情较重;伸延至命关,病情更 重。如果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射至指甲端,称为“透关射 甲”,多属病势凶险、症情危重,但也不是绝对的,还须结合四诊全 面分析。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05: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片锦

小儿指纹形状及其伸延方面的各种类型的合称。如鱼刺形主惊风痰熟, 垂针形主伤风、泄泻,水字形主食积,乙字形主肝病惊风,环形主府积 吐逆,珠形主病危。此外还有去蛇形、来蛇形、弓形等。但现今临床较 少应用,有待探讨。

舌诊        

望诊内容之一。主要察看“舌苔”和“舌质”两方面的形态、色泽、润燥 等变化,作为辨别病变的性质、病邪的浅深和病情的虚实等的依据。故有 “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的说法。

舌质        

又称“舌体”。舌诊中,一般以舌尖候心肺,舌边侯肝胆,舌根部候肾, 但也不宜拘执。舌质的望诊包括形状、色泽、动态和润湿度等。一般来说 ,脏腑的虚实、重点看舌质。近人认为:舌色变化与舌的血循环关系密切 。贫血及组织水肿则色淡,充血或血管增生则色深红,瘀血或缺氧则色青 紫。舌体胖嫩,多因血浆蛋白减少、舌组织水肿而致。若因水肿或肌张力 降低,舌体增大或松弛,压在齿缘上,则舌边出现齿痕。舌燥是由唾液减 少或唾液含水量降低所致。阴虚患者,常有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副交感 神经紧张性降低,改变了唾液分泌的质和量,故舌常干。舌上裂纹是舌乳 头融合而成,有人认为它兴舌粘膜萎缩有关。舌面光滑是因其粘膜上皮萎 缩所致(《新编中医学概要》)。

荣枯老嫩      

望舌质的一些基本内容。荣,指舌体明润,说明津液充足。枯,即舌 体干涸,说明津液已伤。若舌体瘦薄干枯,多属久病气血亏损。老,指舌体形色坚敛苍老,属实证。嫩,指舌体形色浮胖娇嫩,属虚证。 舌体淡红胖嫩为阳虚,舌体瘦薄鲜红属阴虚。

舌红        

舌质比正常的淡红色较深,主热证。深红而有黄苔为实热,鲜嫩红色为虚 热,舌嫩红无苔为阴虚火旺。舌鲜红而起芒刺,是营分有热;红而干说明 胃津已伤。舌尖红,可见于心火上炎;舌边红,多属肝瞻有热。

舌绛        

舌质深红色。多见于温病邪热传入营分。苔初起绛色尚有黄白苔,是邪在 气分,未尽入营。舌质鲜绛,往往是心包络受邪。舌绛而中心干,属胃火 伤津。绛而光亮,是胃阴大伤。若绛而有大红点,是热毒乘心。舌尖独绛 是心火盛。若绛而干枯,是肾阴已涸。若舌络,望之似干,用棉签拭之而 有津液的,是津液亏而湿热上蒸或有湿痰。舌络而有粘腻白苔,是“湿郁 热伏”。近人从临床观察发现,重症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机能 亢进、严重的肺、肝、肾等实质脏器的疾病等,患者舌质多红绛,舌体瘦 小,舌干而有裂纹,有的舌苔光剥,舌边尖有红刺,后期全舌光剥如镜( 《新编中医学概要》)。

舌面如镜        

舌面无苔,像去了膜的猪腰子样,光滑如镜。多见于肝肾真阴亏损的 病症。

舌肿        

舌体肿胀而疼痛,甚则使喉头梗阻而窒息。多由心经火盛血壅而致。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06: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舌诊含义

重舌       

舌下静脉郁血而肿胀,如多生一小舌,或与舌体连贯成花状,伴有头项痛 、发热等,日久可溃烂。可因心脾积热或酒后受风而发。

舌歪       

舌偏于一侧,伸出亦歪斜。多因“肝风内动”所致。见于中风等病。

舌强       

即舌体强硬,浑动不灵。若兼有肢体瘫痪,口眼喎斜等症,多属中风;若 舌强硬,舌质红络,并有颈项强直、神昏谵语者,属温热病“热入心包”,热毒壅盛。

舌短       

又称“舌缩”,即舌体收紧而不能伸张。可因有寒热或痰湿所致。舌淡而 苔白润,是寒凝经脉;舌红绛而干,无苔或有焦黑苔,是热病伤津;舌胖 粘腻而短,是痰湿阻闭。凡舌短缩强硬、神昏不语者,多属危重证候。

舌蹇       

蹇,迟钝之意。指舌体卷缩、转动迟钝或强硬不能言语。多因痰阻心窍或 热灼阴伤所致。多见于中风或乙脑及其后遗症等。

舌卷卵缩       

舌卷,舌体卷曲不伸;卵缩,睪丸上缩。皆为足厥阴肝经气绝证候。 肝主筋,肝脉经外阴、上循咽喉。当火热燔灼肝经,病情发展到危重 时,则其筋脉挛缩,故舌卷曲不伸,睪气上缩。可见于急性热病的衰 竭期或严重的脑血管病变等。

木舌       

舌肿满口,坚硬不能转动。多因心火过盛,或心脾积热,火热上冲所致。

伸舌       

舌常伸出舔唇的症状,多见于脾胃“内燥”,津液不足的病症。又如舌觉 热胀,常欲伸出口外,是心或心包经有痰热的实症。

吐弄舌       

舌吐出口外,长而弛缓为“吐舌”;舌微伸出,旋即收口或伸出舔唇上 下和口角左右,称为“弄舌”。吐弄舌见于热性病多属心脾实热;若舌 色紫赤而吐弄,是热毒内攻心包的重证。小儿先天不足,大脑发育不全 也可出现吐弄舌,但舌色淡白,多呈虚象。

舌痿       

舌软弱无力,不能自由伸缩转动。多因阴液耗损,筋脉失养所致。新病舌 红干而痿,是热灼阴伤;久病舌绛而痿,是阴亏已极;久病舌白而痿,是气血俱虚。

舌颤       

即舌头颤动。多因“内风”引起。舌色淡红而蠕蠕颤动,见于血虚生风; 若舌色紫红而颤动,多见于“热极生风”。此外,舌挺而颤动,可见于酒 精中毒。

舌胖       

舌体胖大。一般舌形稍胖而嫩,色淡,舌边有齿痕的,多属脾虚;若舌色 深红而肿大满口,是心脾二经有热,参见“舌肿”条;若舌肿胖,色青紫 而暗,多见于中毒,参见“舌胀大”条。

齿痕舌       

舌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多因舌胖,即舌体较正常者稍肥大而受齿缘所 压而致,多属脾虚。若舌质淡白而湿润,多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舌胀大       

舌体肿胀而增大。赤色而肿大满口,是心脾两经有热,舌赤肿满,甚至 妨碍呼吸的,为血络热盛,气血壅滞;也有因食物中毒,而舌肿青紫晦 暗;舌色紫暗而肿是酒毒上壅,心火上炎;舌肿而质淡,边有齿印,属 脾虚而寒湿壅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