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火德星君

感觉身体 完善生命——依照《道德经》修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4 21: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不容易读完了!斑竹高人阿!!
发表于 2009/9/16 04: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老师出书。
发表于 2009/9/16 23: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本来就是一般修行的书。
发表于 2009/9/17 22: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您辛苦了。
发表于 2009/9/17 23: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楼主到了什么道行??知行合一否?
发表于 2009/9/17 23: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楼主的大才让我佩服。
   支持你出书!如果书名更贴近生活,相信还是有人读的。
   我读后有些过去模糊的问题清晰了。善良本身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09/9/18 1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inxing3m 于 2009/9/18 15:06 发表
不知道楼主到了什么道行??知行合一否?

我的知识可不是学习能学出来的,是修行到了这里才能出来的(太多和学者们的理解不同了,但自认为更解得通。最主要的是我给别人治病,病人的痊愈过程也合于这些认识,我认为也合于道),所以,你就可以想象了。
其实网友的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如果我说是,那有些不谦虚了。要说否,那我这些知识是咋个出来的了呢?整本《道德经》我都译完一年了,有时我都有些怀疑我是不是有前辈附体,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9/9/18 17: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uru 于 2009/9/18 15:07 发表
楼主的大才让我佩服。
   支持你出书!如果书名更贴近生活,相信还是有人读的。
   我读后有些过去模糊的问题清晰了。善良本身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之一。

其实这个问题还可以再展开来说,但我只是一介平民,谈这些就可能说到政事了,怕自己把握不好。以后如有机会,我会在有关社会发展这一块好好说说,可能为我们社会的发展,指明一个明确的方向哦,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9/9/18 17: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 章  
内心的平和
在今天,能入道修行的人,真是很少了,而我们的身体也真是荒废得太久了,我们体内也是充满了矛盾。这样的我们,看起来是精明而精神的,可是却是不和的。我们不管是什么事情,都想要去寻找依据,好象我们自己就没有判断能力一样。这样我们的内心,就会装着许多的观念,而我们也要为我们的行为而导找很多的理由。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的心如何得空?如何才能安宁?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大脑为我们的身体所用?
人们会说,如果不这样,我们就会失败,就会失去很多。说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随时都要积极奋斗。我们的奋斗为的是什么啊?不就是为了我们的生命吗?但这样的生活对我们的生命不利啊!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
是不是我们放松了自己,我们就不能获得成功呢?是不是这样我们就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呢?这就要靠大家去想了,我的这本书里会有明确的答案的。
还有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正确呢?人们是不是可以有更加有利于我们人本身的社会呢?我们是不是应当为这样的理想社会而作些什么呢?当我们反思我们的现状,是不是可以憧憬一下未来呢?今天我们国家提出的和谐社会,是不是应当以我们自身身体的和谐为中心和目标呢?当然,这些想远了,还是想想如何能为大家的身体健康,告诉一些能让大家掌握的办法吧。
现在也有好多人在为了身体的健康而想办法,因为大家对于身体被医药绑架这样的情况还是很担心的,一旦自己得了慢性病,弄不好就终身服药,想一想都可怕。本来身体还能自己调整得动,可吃了那么多的药,那就不容易了。
现在中医的好些不吃药的方法,开始流行起来了,我这里也再给大家一些心法,这些才是能让身体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方法,才能避免被医药绑架。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注释)
微:细微,不易观察.
妙:优,好.
玄通:通于玄境,得于玄境.
识:见识理解.
强:勉强.
容:形容,描述.
豫:谨慎,犹豫不决样.
涉川:过河.
犹:胆小疑惑样.
畏四邻:邻本来不足畏,畏四邻,也就更小心胆小.
俨:客气严肃的样子.
涣:懒散放松涣散.
释:融化.
敦:老实.
朴:原木,意指原始的,没受过教育的.
旷:旷达,心胸宽阔.
混:指思维不清.
浊:混水,也指糊涂不清.
安以动之徐生:种子在发芽时,不能总是去动它,这样让它自己萌动,才能顺利萌芽生长.我们的生命力的提高,也是要把心安静下来,让大脑能感觉身体,而这一过程,是比较慢的,是个渐进的过程,如同种子发芽.
不欲盈:不去追求精神饱满.我们现在的人,部是去追求精神饱满,以为那是身体好的表现,可是如果你身体并不好,而你强打起精神,不能放松自己,反而过后身体会更不好的.
蔽而新成:就是旧了又变成新的,我们现在有个词叫新陈代谢,就有这意思.
(意译)
在上一章,我给大家讲了修道有些成就的人的内心感觉,在这一章,我就讲一讲修道到了这一步的人的外在表现。只是现在这种人已经很少见了,我就拿古人来说吧。古代修道有成的人,因为他的很多知识是来源于玄境对他的思维能力的提高,来源于他的灵性。所以就会比一般人的思维能力和预见能力更高,一般人难以理解.由于这种人一般人难以理解,我就勉强给大家描述一下他的外在表现。有时,他就象在冬天里过结冰的河一样小心谨慎;有时他又象担心损害邻里关系一样的紧张;有时呢,他又恭敬严肃得象在外作客,有时他又放松散漫得如同春天里快要融化的冰一样,有时他是一副老实巴焦的样子,如象完全没受过教育的人;有的时候,你感觉他有如山川一样的宽阔空旷;有时你又觉得他象白痴一样的糊涂混浊。谁能够象这种人一样,让自己混乱繁杂的心念慢慢归于平静清明,如同混浊的水静置起来慢慢澄清。谁又能在清醒平静的状态下,让自己的生命力逐渐强大起来,象春天里植物的萌生。记住,掌握了这种能力的人,要保持经常放松,多感觉自己的虚弱,不要老是去感觉自己的强壮。你只有这样,才能让你不断的自我更新,才能延缓衰老。

(解释)
修行到这时,由于身体和心理上的矛盾已经很少了,内部的刺激很少了,所以修行者的表情和行为常常表现得很放松安然,在别人看来就象白痴一样的木讷。你根本就看不到他有那种精明能干的样子,但是他做事又往往恰到好处,这就可能给人以高深莫测的感觉。当然,这是老子对他那个时代的人所讲的,现在的人所受的教育比那个时代的人可多了。现在的人可能只对地位、文凭等外在的东西,才能产生高深的感觉吧。
(发挥)
我们现在对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康,往往看他是否精神好,如果一个人神彩飞扬,就会觉得他身体好。在有道者看来不是这样,有精神还要看这人的精神是否能内敛,还要看身体是否通泰。不过现在真是少有通道的人,也就难以看到这种人的外形。当然,我觉得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步一步的来修行,不要太去管外形。
发表于 2009/9/20 18: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我差点找不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