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微明道观
›
感觉身体 完善生命——依照《道德经》修行 ...
1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8
/ 18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楼主:
火德星君
感觉身体 完善生命——依照《道德经》修行
[复制链接]
yinxing3m
yinxing3m
当前离线
积分
195
发表于 2009/10/9 22: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的好习惯____实用道德经,如何???
回复
举报
火德星君
火德星君
当前离线
积分
1372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10 19: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上面网友的建议,还需要更多网友的意见,希望大家多提,随便说,没关系。
回复
举报
6315436
6315436
当前离线
积分
505
发表于 2009/10/10 22: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你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老子很不错,也很有勇气,无论观点我是否赞同,都要赞同支持一把。
多年以前我看老子,认为自己基本上已经已经粗略理解了老子的基本精神,但是随后随着认识的加深,才感觉到自己的粗陋与无知,认识到老子本身的深刻与复杂,似乎无论如何解释都不能把其意蕴阐发出来。
我觉得,时代不同了,人的观念也不同了,一本严肃的解老作品,首先要尽量忠于老子的原意,其后才是我们的阐释。而且我觉得从整体上把握老子的基本精神也非常重要。
回复
举报
火德星君
火德星君
当前离线
积分
1372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11 19: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的网友能不能把你理解的老子说出来让我也学习学习?我谈不上勇气,只是一种好心,呵呵。
千百年来,少有人真理解老子。当然,别人也可能说是我狂,不认同我解的老子是真,他们会认为自己真理解了老子的。但问题是老子他活了一百多岁,理解了老子,就该也理解他的养生理论,可有多少解老的人活过百岁?所以我相信大多数理解有误。
我这样理解了老子,也印证了他的认识,才发现我们关于身体的认识有很多的失误,这才是我发心写这文章的原因。
回复
举报
6315436
6315436
当前离线
积分
505
发表于 2009/10/12 00: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7 火德星君 的帖子
古人的书如老子论语等,并不是用来传授知识,而更像是一种印证(关于这个提法可以参考一下李零的《中国方术考》,里面一节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我们是否真正能够理解古人是个问题,因为我们根本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理解那个时代的各个方面其实也只可能让我们离作者稍微近一些罢了。
我想其实还有一个问题,老子修道德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也挺麻烦,我觉得老子视野涉及到形而下的人、社会、自然界,还涉及到形而上的道,想用一句话或一个命题表述出来至少我是做不到。但是如果用“天人合一”这个词,至少能够表达出一个比较主要的方面,虽然这个词用在这里和其本意有很大的差距。或者换个说法“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鬼神合其凶吉。”
养生思想在老子里面不是没有,也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在老子中并不占有核心地位,长寿只是其修道德副产品而已,如史记中说的“以其修道而寿考也”。
个人想法仅供参考,如果八十一章全部完成,一定硬盘收藏。
回复
举报
唯安方达
唯安方达
当前离线
积分
28
发表于 2009/10/12 00: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太太太长了
回复
举报
火德星君
火德星君
当前离线
积分
1372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12 02: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8 6315436 的帖子
嗯,知道你的道是哲学上的道了。
人们一直都在努力把握自己的生命,可总是难以成功,所以最后就只好回避到了精神世界,追求那种虚无的形而上的道了。
我认为道的本意,就是一条路;一条通往健康的身体、完美的人格的路;一条由凡入圣的路。这条路的入口就是玄之又玄的那种感觉,那种大脑脱离了身外事务纠缠的,进入自身调节功能的初始反应。以后身体基本会逐渐顺道老子描述的过程发展,直到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这样的完人老子称为圣人、真人、至人等。
而至于哲学上的,社会学上的道,只是并没有成为真人的凡人所学习的道之理而已。不好意思,我这样说。
回复
举报
6315436
6315436
当前离线
积分
505
发表于 2009/10/12 07: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0 火德星君 的帖子
道是一条路,那这条路通向哪里,身心健康、圣人、真人、至人等的标准是什么。根据我的想法,道这东西应该是非心非物、亦心亦物,或者说是心物一元的东西(像是佛教说法),不能把它看做纯精神的东西也不能看做纯物质的东西,如田诚阳的修炼心得(?名字一时想不起来)或是禅宗祖师们修行的介绍中反映出的那样。这问题太复杂了。
无论如何,只有看到了目标我们才有了努力的方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至于入了门后“身体基本会逐渐顺道老子描述的过程发展”说实话我不太相信,按道家的说法是“法外有法,诀外有诀”,岔路很多,如果目标正确,可能少走很多弯路,尤其是没有师承的人(如我)。
回复
举报
火德星君
火德星君
当前离线
积分
1372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12 18: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条路我不是说得更明白了吗?因为我是走进去了的,而且也快走到头了,呵呵。然而真要让别人理解认可,我又不好这样说,此所谓“知其白,守其黑”。嗯,我先让天下知我白才是正理。难啊!
回复
举报
yinxing3m
yinxing3m
当前离线
积分
195
发表于 2009/10/12 18: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看4章
回复
举报
1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8
/ 18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